登陆注册
24876700000015

第15章 明代的造船和航海

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的造船业和航海业,有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特别是明代初期,船舶的建造能力和建造技术,均发展到空前的水平。远洋船队规模之大,航行范围之广,航海技术之先进,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造船

明代的造船业,发展到中国古代造船业的顶峰。造船工场遍布于全国滨江沿海各地,尤以江苏、福建、湖广、浙江等地最为发达。除民办的以外,还有官办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廷规定:“如或新造海运船只,须要量度产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明会典》卷二百)根据这个原则,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官办船厂,其中最大的有南京的龙江船厂、苏北的清江船厂、山东的清河船厂、福建的台南船厂和东北的吉林船厂。

这些船厂规模大,组织严密,工种齐全。如龙江船厂,隶属工部都水司,占地8100亩。厂设工部分司,掌管督察;提举司,负责造船业务;指挥厅,指挥生产。该厂的生产组织仿照明代城市居民的坊厢组织,按专业性质分为四厢:一厢制木梭橹;二厢制造船木、铁件及缆;三厢修补旧船;四厢制造棕篷等物。

生产的合理组织和分工的严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明初的造船能力是惊人的。

明代造船除数量多以外,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船体增大,二是船型名目繁多。明代船舶最大的,要算郑和下西洋的大型宝船,“长肆拾肆丈肆尺,阔壹拾捌丈”。根据明朝规定的斛斗称尺制度,当时的1尺相当于31厘米。依此换算,大宝船的长与宽约为138米和56米。据英国学者米尔斯推算,郑和大宝船的载重量约为2500吨,排水量为3100吨。(J。V。Mills:《Thelargest Chinese Junkandlts Dis-placement》)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在其著作《西洋番国志》中,说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这样的巨舶,不仅“盖古所未有”,而且达到了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木帆船的顶峰。因此,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指出:“在造船方面,中国曾远远走在欧洲的前面。”(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480、509页)

明代船舶种类繁多。根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的分类法,以形定名的有“海鳅”、“江鳊”、“山梭”、“蜈蚣”等;以量定名的,如“一千料船”、“万石船”、“四百料战座船”(料是载重量单位,1料=1石=92.5斤)等;以质定名者有楠木船、杉木船等。《明史·职官志·工部》则按用途,把船分为江海转运的漕船、江河交通的杂用船和海防备倭的江海兵船三大类。这些分类说明明代船型已越来越多,到了非分类不可的时候了。

明代的海船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型,即广船型、福船型和沙船型。凡属海船,无论是民船,还是战船,都属于这三种船型。

广船因广东所造而得名。首尖体长,吃水较深。梁拱小,甲脊弧不高,有较好的耐波性。结构上,横向以密距肋骨与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和大维持。造船材料为荔枝木、樟木和铁栗木(乌婪木),坚固耐用,但材料来源困难,且造价高,有碍于其发展。广船侧前方装有能垂直升降,伸出船底之下的摔板,起减摇和稳定航向的作用。舵板上开有成排的菱形小孔,使操舵省力,又不影响舵效。大型广船的中桅和前桅均向前倾,上悬布质硬帆,篷杆较粗且排列稀疏。在中、小型广船上备有橹、桨。广船破浪性能力好,利于深水航行。

福船因福建所造而得名。船有四层,下层装压舱石,第三层放置淡水柜,第二层住人。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尾封结构呈马蹄形,两舷边向外拱,有宽平的甲板,舷侧用对开原木厚板加固。造船用材主要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有些福船首或尾有活水舱,舱在满载水线附近有孔。当首或尾在浪中下降时,水流入活水舱;上升时,水又缓缓流出,使船上升速度降低,以达到减小纵摇的目的。福船的破浪性能好,宜于海上深水航行。

福船还派生出一些船型,如哨船(草撇船)、冬船(海沧船)、鸟船(开浪船)等。鸟船有一种小型的称为快船。冬船中最小的叫苍山船,比苍山大一些的叫艟艇。

有人将鸟船看作一个独立的船型,与福船、广船、沙船并列,从而将我国海船分成四大类。

沙船是起源于上海祟明的一种平底海船。沙船的特点是:底平,方头方艄,利于行沙,少搁无碍;吃水浅,受潮水影响小;船宽稳性大,有披水板、硬水木和太平篮等减摇设备;多桅多帆,快速性好。由于沙船船底平,不能破大浪,故主要航区是北方海域。

封舟明代还有一种专供使臣出使外国时乘坐的官船,称为封舟。封舟长15丈~20丈(47米~62米),宽3丈左右~6丈(10米左右~19米),深1丈3尺多(约4米)。封舟有23个~28个舱室,都是密闭的。舱外有4尺高的遮浪板。封舟船体钉捻后用铁条数十根从底龙骨沿舷板箍到两厥。封舟上的属具一应俱全,有桅3~5根;橹36支;铁力木舵1具,备用舵2~3具;锚4具,共重五六千斤。据《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记载,明代海船上的锚,还有重达6350斤的。能制造这样大的锚,反映我国当时的造船水平是相当高的。此外,封舟上有40个水柜,以保障远航的用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明代造船能力之强,造船技术之高,在当时是举世无匹的,这就给航运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航海

明代的航海事业与造船业同步发展,达到了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一支由60~200艘船舶、2.7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纵横驰骋,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我国旷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公元1420年前后的明代,是中国航海史上的“黄金时代”。他说:“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79~484页)

郑和航海图(局部)明代航海发达,还表现为航海技术的先进。《西洋番国志》作者巩珍,就其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所见,对航海技术作了简要的综述:“往返三年,经济大海,绵邈弥茫,水天连接。四望迥然,绝无纤翳之隐蔽,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经月累旬,昼夜不止。海中之山屿形状非一,但见于前,或在左右,视为准则,转向而往。要在更数起止,记算无差,必达其所。”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明代的航海已综合使用天体定向与定位、罗盘指向、物标导航、计程、计时等技术了。

过洋牵星图郑和船队的航海术,主要记录在《郑和航海图》中。《郑和航海图》,全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据考证,这张图可能绘成于郑和留守南京时期(1425~1430年),后由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郑和航海图》涉及的海区广,航线长。自我国长江下游、东海之滨,东南至爪哇、西北至刺撒(今民主也门伊萨角),西南至麻林地(同麻林,今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西尼瓦),航线遍及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亚非海岸,绘记了地名530多个。

我国早在南宋时期就有“海外诸番图”,惜已佚散;元末也有“海道指南图”问世,但仅及国内北洋沿海。而《郑和航海图》既包括近海,又涉及远洋,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洋航用海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明初先进的季风航海术与航海气象知识,也是重要的航海保障。琚有关文献分析,郑和船队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规律已运用娴熟。他们从国内启航总在十月至次年正月的冬季,此期间沿海与南洋水域盛行东北季风,船队扬帆南航,一路顺风;而返航则在五至八月的夏季,这时正值西南季风,船队北返,也是顺风。所以,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说:“时值南风指归路,舟行巨浪若蛟龙。”在印度洋方面,从祝允明《前闻记》所提供的航程表可知,无论是往返孟加拉湾还是横渡阿拉伯海,都在十、十一月至次年三、四月间进行。这段时间,主要是冬季,这两个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平均风力为3~4级,气候干燥,天气晴朗,海况平和。船队向东西方向航行,只要使帆适度,基本上可吃侧顺风,航行条件颇佳。这种航期的安排,完全避开了阿拉伯海上凶险暴烈的西南大风与巨浪激流,对确保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在航海气象方面,郑和船队的每一艘船,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官军,“日上看风看云,夜来观星观斗”。(《瀛涯胜览》)这些官军可能是兼职的。此外还有专司占验海上风云变幻的“阴阳官”、“阴阳生”。他们通过“占天”、“占云”、“占风”、“占日”、“占雾”、“占电”、“占海”、“占潮”,预报近期海上气象,同时对常年的气象变化规律也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航海的安全得到保障。

总之,明代初期的航海,不仅规模大,航程远,而且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水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同类推荐
  • 潜在威胁

    潜在威胁

    在每一场战争中,总会有一些人,会对战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就是,狙击手,“我只需一颗子弹,便能让你死亡,击透你的心脏...”
  • 高原大作战

    高原大作战

    在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西藏局势却变得紧张起来,西藏反动当局在外国势力的鼓动下,进行着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而且开始扩充藏军,在昌都依靠金沙江的天险,试图阻止解放军进入西藏。
  • 战斗机科技知识(下)

    战斗机科技知识(下)

    本书介绍了战斗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15、美国F-18战机、苏联苏-24战斗轰炸机、俄罗斯苏-47战斗机、英国GR4战斗轰炸机、JU-87轰炸机等。
  • 军魂不灭之军犬事迹

    军魂不灭之军犬事迹

    猎豹,这只立下汗马功劳的军犬,它经历过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从军队到特警支队,再回到退役军犬,这只狗无时无刻都在想念它第一位训导员。。。
  • 我要成为战神

    我要成为战神

    本文讲述了一个名叫陆宏的少年因父母被杀,而拜战神为师,最后成为新的战神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下山后我成了娱乐圈顶流

    下山后我成了娱乐圈顶流

    改革春风吹满地,齐振山也要努力。齐振山是千年的妖山,白狼族盘踞齐振山已久,眼看人类社会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头狼白诚遂派女鹅——白狼族唯一的“门面担当”白裳雪下山学习,但约法三章:“1.不得暴露身份2.必须女扮男装3.不得与人类恋爱。”凭借狼族的韧性和耐心,白裳雪在人间一路所向披靡,见招拆招,更从校园小白变成了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大姐大。白裳雪:嗯?什么玩意?提倡狼性文化???我爱了……第一天,季林树:“臭小子,放学后见!”深度解析“狼性文化”【存稿充足,每天更新,甜苏爽,轻松搞笑】【女扮男装/奇幻现言/娱乐圈/宠宠宠/爽文】
  • 技能复制者

    技能复制者

    公司职员王韬一直过着混日子的生活,偶然一次机会获得了一个学习系统。金手指很BUG有木有,瞬间拥有别人辛苦几十年才有的技能。天才大家见得多了,可是全才只有王韬一个……
  • 轻衣诀

    轻衣诀

    轩琅山里的她,坚决果断。可谁又曾知道,正是潇湘湖,积累了她的泪水。一双眉目藏着忧愁,藏着仇恨。如果有一天,放下刀剑,她能否再对旁人坦然相见。她曾这样问自己,可她不敢,也不能。她以为事实如此,却不知那彼岸深藏的真相。她以为是旁人对不起她,原来,她早就负了最爱的人。待她一点一点地去追寻真相,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想象中的模样。有时候,看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所谓的真相呢?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那年夏天爱已注定

    那年夏天爱已注定

    认识他那年,我23岁。我们本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安排——相遇。“你好,是唐梦嫣吗?”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对,我是。请问您是?”我狐疑的回答到。“我是仲博浩,仲建平的儿子。”。富有磁性的声音这样答道,仅凭这声音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讨厌电话那头的男人。但是这样的开场白,这样的开场方式,让我很反感。“哦,好。那一会儿见……”说完挂了电话。“你好,合作伙伴!拟定好你的契约发我!祝我们合作愉快。”一句合作愉快拉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的爱情赛事,只是那时的我们都还为察觉……
  • 一城江水

    一城江水

    这日,他俩相对而坐。窗外是滚滚江水,夕阳打在江面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金辉。“要是你不同意嫁给我,那么我们便一起跳入这城边江水,与这一城江水永存!”“好啊,如果你愿意在阴曹地府与我结亲的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释夜

    释夜

    在这个世界没有造化,没有轮回当生存的关键——生机成为了人们必须争夺,必须赚取的东西,甚至成为了货币的存在世界又是怎样的局面八门大开世界终将因此改变每个人都朝着永生的方向前进但是终究没有人永生永生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当一切被黑暗笼罩,黑暗的背后,就是答案。。。
  • 万古青诀

    万古青诀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一群人,一个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