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91500000055

第55章 藏地密码之小昭寺(1)

在拉萨的几天里,除了团队的统一行动之外,我和诗人、泥流石、红红、赵静、夏瑞、边勇几个人每天都会把行程安排满满。

拉萨之美,除了布达拉宫、哲蚌寺、色拉寺、大昭寺之外,更多地体现在不经意之间闯入的那些小街道——藏式民居聚集的地乡。街道上永远有那么多的人,随处可见一家家卖酥油的店,卖藏饰珠宝的店,卖时装的店,各种品牌服装折扣店;小街上曲径通幽的石板路,古老的门洞和穿洞而过的手摇转经轮、友善的藏族老奶奶……

那天,我们沿着一条小街漫步。

当我们抬头看到小昭寺的大门时,才意识到自己这一次又走对路了,真乃天使神差、机缘巧合!到跟前一看,发现小昭寺大门里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像是在举行某种仪式!

早听说小昭寺是修炼密宗的寺庙。这不,都走到小昭寺门前了,我还没搞明白密宗是怎么回事呢!

而小昭寺以如此古旧的模样出现在我们眼前,似乎应该也是意料之中的。

小昭寺位于拉萨北京东路北面一条小街上,坐西朝东,由庭院、神殿、门楼、释迦牟尼佛像、屋面金顶和内外转经回廊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小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的641年(藏历铁牛年),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供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以及诸多珍贵文物。

小昭寺全名为“甲达热木齐祖拉康”,意为“汉虎神变寺”。小昭寺是汉语称谓;小,是与大昭寺相对而言;昭,藏语为“觉卧”的音译,是“佛”的意思。

小昭寺主楼三层,底层分门厅、经堂、佛殿三部分,周围是转经廊道,廊壁上遍绘无量寿佛像;顶层是汉式金瓦,金光闪闪、凌空摩天,伫立其上,可以观看到拉萨各个方位,蔚为壮观。

小昭寺没有想象中的金碧辉煌,但其香火已经延绵逾千年。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赤金像,行经现在的小昭寺时,木车陷入沙地。公主通过历算,决定把释迦牟尼像安放于此处供奉,遂建小昭寺。小昭寺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与大昭寺同时开工、同时竣工、同时开光,大门朝东,以寄托公主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思念。

小昭寺主殿原来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等身像,大昭寺主供尼泊尔赤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等身像。后来,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两座佛像换了位,把尼泊尔赤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佛像供奉于小昭寺。

著名的拉萨上密院也设在小昭寺中,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研读佛经颇有成绩的喇嘛进一步深造、修习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同时兼任小昭寺主持。

在这里,历史仿佛被定格,时光却刹那间沧海桑田般逝去。

龟裂的雕花盘龙门柱支撑着风雨飘摇陈年的老寺,古老的尘封的味道里浸满酥油、桑柏和藏香。转经的人流川流不息,围绕着经堂、释迦牟尼像四周狭窄的通道,默诵着经文,顺时针向前走。他们专心致志,没有交谈,没有喧哗,尾随着前边的人向前走。走到释迦牟尼塑像两侧,那里专门设有膜拜的小窗口,信众可以在释迦牟尼塑像的膝盖上叩头膜拜,奉上哈达。这一切,都是在经堂里传出的诵经声中完成的。

望着慈眉善目的释迦牟尼塑像,我祈愿能成为那案头一盏小小的酥油灯。在单纯而庸长的日子里慢慢去体味生命的本质和佛法的曼妙!

一花一世界,

一佛一菩提。

夕阳余晖下,

信徒静静地迈向永恒。

眼前就有一位老妇正在敬佛。

那绛红色的氆氇已经褪色得很严重,红色之中泛着黑,黄色之中泛着微微的黑,七色彩染的帮典也已破旧不堪,几块补丁很不协调地缝缀在上面,羸弱的身姿倨偻着,伸不直手指的双手合十,颤颤巍巍放于胸前,明亮而充满敬畏的目光,在走进小昭寺的大殿后,整个身子都在敬畏中收缩。给人的印象是:在佛的面前,她要把自己收缩到极小。在佛祖塑像前磕完头,许过愿,然后摸摸索索地从衣襟里摸出大半瓶酥油,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怕没有放稳,小心翼翼地拿起来,重新放妥当。

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她的神情是那么的安详、自然,理所应当,一点看不出有什么索求的意愿和猥琐的心态。顿时,她那收缩着的身体变得让人景仰起来。

我们挤进人群一打听,原来小昭寺正在举行火供仪式。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场景呵!

火,乃是因生息在极为苦寒的青藏高原上,在那里,火不但可以带来光明,驱散猛兽,可供熟食……更重要的是没有火就无法生存。正因为如此,藏传佛教密宗举行的火供仪式是神圣和庄严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有它自己的艺术土壤,这种土壤培育了其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火供仪式——喇嘛们彼此密切地配合着,诵经的诵经,添火的添火,进行着一项只有密宗信徒才得以了解其真正含义的极其神秘的仪式。

我曾在书上看过有关火供的资讯。

这时,一个简单的概念在脑子里跳出来,火供仪式是为亡灵超度的仪式。

为亡灵超度,在佛教来说是必要的修为。

药师琉璃光佛投身地狱,以六方曼陀之花,解开数千年积郁的怨气;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曾以莲花生持说法,度劫无数极恶之灵;就连释迦如来,也放下自身的坐骑,守护那些灵魂被遗弃、徘徊于黄泉路上无法回头的孤魂。

火供仪式是在小昭寺大殿前的广场举行的,为今天的仪式,广场上搭起了巨大的帐篷。法师坛上端坐的是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请来的八十多岁的德高望重的大法师。据说这位大法师自幼出家在青海塔尔寺,二十岁进藏求法,现已修炼成大德高僧。

依我看,这位法师是个异于寻常之人,其特立独行的表征是那双眼睛,那里发出来的光和神不仅坚定而且让人望而生敬。大法师内穿僧服,外罩同色大披风,头戴姜黄色鸡冠帽,手持佛珠,口中念念有词。那身袈裟,使人联想到由金黄色大幕遮挡的某种间隔与疏离。

他端坐祭坛之上,面对熊熊燃烧的火堆,气定神闲,若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靠多年修炼而获得气定神闲,一门多么了不起的艺术!

坛下就座的有40多位喇嘛,他们身穿着绫罗绸缎制成的袈裟,头戴着鸡冠一样的僧帽,随着大法师的引导,高一声低一声地朗诵着经文。诵经之声穿透帐篷,飘飞在朗朗晴空。

今天是藏历六月初四,还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的日子。

在藏传佛教的教义里,释迦牟尼有三个生日,即出生日、成佛日和涅槃日。所以,今天的火供仪式还包含有另一层意义——为生者超度。

火供一开始,无论僧俗人等,脸上均显现出宁静而亢奋的红晕,显得光彩照人。

喇嘛们正在为亡人念经,经声时而低转徘徊,像灵魂呻吟;时而响亮高亢,如灵魂在抗争。法鼓声沉闷地敲着,纠结不尽,像是要把亡人的心灵掏空,快快被天堂收了去,以求尽早转世。

主持火供的大法师就端坐于火堆前的法座上。

大法师满身裹着绫罗绸缎的袈裟,头戴麻黄鸡冠帽。袈裟外面又套以贡缎质地的锦绣大坎肩,其间配饰五彩丝绸飘带,一直拖落至宝座下,闪闪烁烁。闭目正身,口中诵经,为生者和死者超度。

围在火堆四周的信徒脸膛被火光映红,双手合十,或在胸前,或在头顶,有的在许愿,有的在诵经,各自口中呢喃着,振振有词。恭敬与沉默的神态竟形成一个偌大的气场,震慑着每个人的心灵。

亘古不变的日出日落纯一的形式,造就了四季更替的丰富和五行运转的玄奥。这种纯一的形式不仅仅是种形式,也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是仪式就有章法、就有过程、就有约定俗成的模式。仪式是对万物的一个非常虔诚的礼节。远古的宗教活动的圣典或春祈秋报的祭祈等等,无论其如何发展,它也同样是种仪式。仪式是形式的血肉之躯,形式是仪式的丹炉。

所以,仪式是滚动于形式之中的一枚金丹,即使不会发生变化,也照样震慑人心。

诵经的声音逐渐急切起来,主持大法师高台下的火堆越发熊熊燃烧。白米倒进去了,青稞倒进去了,五谷杂粮倒进去了,写有祝词、祈祷语的纸条丢进去了,亡人亲友的心愿也随之倾注了进去……

未来飘忽不定,现实如此美妙;

那些亡灵升天的路是不是漫长、绵延,崎岖难行?

抑或是火供仪式的过程令它漫长、绵延、崎岖难行?

还是因为漫长、绵延、崎岖难行才需要火供仪式一路相伴?

为什么时间显得如此之慢长?

似是遥遥无期!

其实,火供只不过才进行了短短十几分钟。

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诵经声、锣鼓敲钹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就像被电流击中了一样——有一道无形的电波在僧众和俗众和法师之间流动。

有专职喇嘛为前来超度的僧俗书写名字,然后为之念经,之后,把书写名字的红纸条连同上好的苎蔴、锦缎、酥油、大米和青稞投入到法师脚下的火堆里——供养我佛,并祭奠生与死的灵魂。

刹那间,有一种奇妙的气氛把我的心灵震动,让我觉得这火供的仪式既像为死者举行的葬礼,又像是为生者举行的超度。

同类推荐
  • 小妇人罗曼史

    小妇人罗曼史

    阿尔志跋绥夫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其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帕沙·图马诺夫》和让其声名鹊起的《兰德之死》。从这部小说集可以看出“自杀”是其小说创作的一大主题,死亡也几乎是他长篇和中篇小说的主角。与之相随的是,主人公往往陷入疲惫不堪的孤独和无意义的绝望中。阿尔志跋绥夫就向人们展示其主要的创作特点和风格,即表达“纯粹个人的体验”和自己独特的个性,“因为这种个性既博大又丰富”。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私人会所大起底:富豪俱乐部1

    私人会所大起底:富豪俱乐部1

    国内顶级私人会所揭秘,国内第一本私人会所揭秘小说。读懂了富豪这个群体,也就读懂了这个时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人的影像:黄光裕顾雏军周正毅袁宝璟……一个用低调包裹着蓬勃欲望的争锋秀场,小团体成为大气候的风向标,大社会变成小集团的私募人。揭底高级会员制俱乐部不为外人所知的私秘,真实呈现不同派系富豪们的百态人生。品味与奢华的光环下虽是阴谋与算计的盛宴,却也抛不开利益的取舍与人性坚守的两难。
  • 最经典的微型小说

    最经典的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为了让广大读者欣赏到最经典的微型小说,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最经典的微型小说》,并精心编写了点评附于每篇小说之后,供读者玩味。
  • 最后的幸福1

    最后的幸福1

    “剩女”的幸福是什么?美瑛一不小心把自己熬成了“剩女”,经历过拒绝与期待、错过与被错过的情感煎熬和纠葛之后,她终于心有不甘地把自己嫁了出去。自此生活优裕,可是所嫁非人,灵与肉的苦闷又让她心生旁骛,她该何去何从,她最终能获取自己期盼的幸福吗……
热门推荐
  • 神洲天录

    神洲天录

    被诅咒了的天武神洲,传说中的仙神不见,没落的中原圣道,帝国的中原逐鹿,何时才能还我神洲太平?何时才能还我生民尊严?西蜀的一个苦苦挣扎于死亡边缘的孤儿,正一步步地在揭开神洲的诅咒之谜。中原定鼎,万世太平,光怪陆离的仙神传说终于再现,孤独的少年开始了另一个世界的艰苦征程
  • 公主劝你别傲娇

    公主劝你别傲娇

    南海龙王的三女儿是这五湖四海出了名的暴脾气,天帝好不容易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可是还未等到成亲,天帝给他指的未婚夫却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间历劫去了,为了能够将自己嫁出去,她规划了一整套获取对方芳心的方法,义无反顾的来到凡间陪着对方历劫,却没想到半路蹦出个程咬金,他的所有计划都被这家伙给截胡了。
  • 总有云烟共沧海

    总有云烟共沧海

    从小因为车祸变成孤儿的亦夏,因为志愿者的资助顺利走完自己的学生时代,如今二十三岁的她初进社会,曾经资助过她的单亲家庭,夏阿姨因疾病去世,留下了十六岁的儿子简绍南。本就腹黑毒舌的他,现在又被母亲的去世所刺激,选择了封闭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用尖锐的眼神,轻蔑的笑意掩饰自己的伤痛。而她,要怎么做才能使这个恩人家的儿子重新接受这个世界呢?
  • 迷迭之翼

    迷迭之翼

    她——蓝瑰儿,在璀璨声名“赫赫”:恶赌鬼、丑鬼、八卦女……她用一系列苦心经营得来的名号掩盖自己的神秘身份,披着兔皮做着“大奸大恶”之事,弄得璀璨学园人心惶惶。冰山王子慕雪寒为了璀璨的宁静,誓要将这个花见花不开的大恶人赶出璀璨。作为“四大恶人”之一她并非浪得虚名,一场令两位当事人抽搐的恶赌开始了二人的PK之旅……
  • 将军公主驾到

    将军公主驾到

    “不是吧,阿sir!还真有穿越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林熙,21世纪女大学生,文学系高材生。高颜值,高才华,本是顺风顺水一生。偶然来到了这个在历史上没有的朝代-和顺王朝。“将军,属下查到了,但当时长公主和尚书府大小姐都在。”“拿过来!”“但是长公主和传闻有些不一样,传闻说长公主唯唯诺诺,但是属下却觉得长公主很是端庄得体,只是有些,有些…”“能在帝王之家存活下来,又怎能是不谙世事,只是有些什么?”“有些幽默。”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那就好好享受,林熙这么想的,可是出身在帝王之家,她又怎能独善其身,不知不觉中她还是被卷入一场场纷争之中……
  • 网王之风铃

    网王之风铃

    以前的认识,现在的熟悉。“嗨,龙马,你还记得我吗?”“你是谁?我认识你吗?”“不,不认识。(你果然不记得我了吗?)”
  • 幻世圣玄

    幻世圣玄

    风国南城叶家有入圣之秘的消息流传开来,世间大能倾巢而出,都想一窥入圣之秘,圣者,为神也!
  • 唐味

    唐味

    还是熟悉的配方,作者君头铁,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只不过是重头再来罢了!李小白:“我是李小白,我曾经是名厨子,一不小心带着个坑人系统穿越到大唐,还继承了一栋濒临倒闭的酒楼...”路人甲:“老板,给我来份酸菜鱼...”路人乙:“老板,我的油炸臭豆腐怎么还没上!”李治:“老板,我见你骨骼清奇,是个可造之材,首席御厨工资高,待遇好,你做不做?”李小白:“Σ(⊙▽⊙)太子殿下,请不要用钱来侮辱我的灵魂美食,容我收拾一下立马跟您进宫,我觉得工资还可以在高一点...”
  • 仙帝在人间

    仙帝在人间

    万物是平衡的。天生逆天的灵力,掌握三千大道法则,在这个全民修真的世界里,需要做什么?保护世界?还是当个普普通通的人好。
  • 怪胞策

    怪胞策

    来来来,各位看官看过来!这里正在讲述一个关于主角徐天则获得奇遇,逐渐变强称霸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另有附赠主角心灵语录、吐槽全集、女神追求实战手册、打脸秘籍等超值内容!还等什么?速速戳进来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