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0300000005

第5章 风云际会(4)

由于当时手握京畿主要武装力量的胜保在辛酉政变时,于“太后垂帘听政”之外,又提出一个“近支亲王辅政”的问题(参见《清代全史》第7卷,第320页。),迫使那拉氏不得不接受太后、皇叔联合执政的体制,犯武人干政之大忌,那拉氏早就对他恨之入骨,起了杀以泄愤之心。其后胜保又对恭亲王多方行贿、拉拢,二人关系日益亲密。这就更加坚定了那拉氏杀掉胜保、以剪除奕羽翼的决心。而胜保自己亦行为不检,授人以柄,这就无疑为那拉氏实现这一图谋大开方便之门。同治元年七月那拉氏先下令将胜保由安徽调往陕西,接着又于十一月以恃功骄盈、多次庇护苗沛霖与宋景诗部“降而复叛”等罪,密令督办陕西军务的钦差大臣多隆阿将其逮捕,并于同治二年二月槛送至京师。七月,下诏赐其自尽,从而剪除了奕的羽翼。由于在此之前几次欲杀胜保,都因奕的阻挠而未获成功,故这次那拉氏还特地耍了一个小花招。为了避开奕的阻挠,她又重施杀肃顺时的故技,先令人背着奕秘密拟定谕旨。“一日,帘内传旨无事,各直员皆散,恭邸甫出而赐胜死之旨从中降。”(《能静居日记》,同治七年二月十四日。)当奕发现回救时,已经来不及了。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兄弟率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随后将该地区湘军五万人陆续调走或裁撤,仅留数千人戍卫省城,其前敌统帅曾国荃亦被迫辞职回籍。那拉氏以为时机已到,便暗中布置,于同治四年三月向奕开刀。

日讲起居注官蔡寿祺首先发难,以议论朝政的形式呈递奏折,对奕进行政治攻击。他根据那拉氏的授意,在折中提出“广言路、勤召对、复封驳、振纲纪、正人心、整团练、除苛政、复京饷”(《能静居日记》,同治四年四月初四日。)八条要求,并批评奕重用汉臣,指责劳崇光、骆秉章、曾国藩、刘蓉、李鸿章等督抚大员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该折留中。时隔十日,蔡寿祺又上一折,好象得到什么高人的指点,一改上次万箭齐发的做法,将攻击的矛头集中于奕一人,列出“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四大罪状,要求奕引咎辞职,“归政朝廷,退居藩邸,请别择懿亲议政”(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9、101页。),从而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更大的震惊与混乱。那拉氏乘乱出击,避开奕控制的军机处,召集周祖培等八人,命其照蔡折给奕定罪。周祖培等惊惧交加,怵于那拉氏的淫威,尽管查不到事实,最后仍不得不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由,将那拉氏事先亲自草拟的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上谕,加以润色,仅在“恭亲王”与“妄自尊大”之间,增添“议政之初,尚属谨慎,迨后”十字,即匆匆发向全国。蔡寿祺胆子如此之大,那拉氏动作如此之快,不能不令人联想起四年前那拉氏、奕导演的,作为政变先声的董元醇奏请太后垂帘听政的闹剧,内容有变,手法雷同,个中奥秘,不言自明。那拉氏的“上谕”称:“联奉两宫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日据蔡寿祺奏,恭亲王办事徇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似此劣情,何以能办公事!查办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究属暧昧,难以悬揣!恭亲王议政之初,尚属谨慎,迨后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视朕冲龄,诸多挟制,往往暗使离间,不可细问;每日召见,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许多取巧妄陈。若不及早宣示,朕亲政之时,何以用人行政!凡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正是联宽大之恩。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以示联曲为保全之至意。至军机处政务殷烦,著责成该大臣等共矢公忠,尽心筹办。其总理通商事务衙门各事,宜责令文祥等和衷共济,妥协办理。以后召见、引见等项,著派惇亲王、醇郡王、钟郡王、郛郡王四人轮流带领。特谕。”(翁同龢:《翁同和日记》,中华书局1969年版,同治四年三月初八日。)

不料,上谕发布之后,在统治阶级上层,招来一片惊异、反对之声。惇亲王奕,乃奕同父异母第五兄,为人蠢笨、憨直,出承惇亲王爵,因不直其政变杀肃顺事,多年与奕不和。这次见奕突然遭此沉重打击,顿生兔死狐悲之感,疑为那拉氏擅作威福,欲灭觉罗近支诸王,遂警惕起来,愤然上疏抗争。随后,醇郡王奕譞、通政使王拯、御史孙翼谋接连上疏力争,不同意罢免奕。将这些奏折发下复议,结果也是反对者多,赞成者少,且反对之声越来越大,几乎众口一词,要求收回成命。尤为严重的是,有人竟以“夷人”为词,称“该王素为中外仰重,又为夷人所信服,万一夷人以此为请,从之则长其骄肆之心,不从则别启猜疑之渐”(《晚清宫廷实纪》,第109页。),更使那拉氏有所顾忌。这样,她也就只有退却一条路了。然而,那拉氏毕竟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在其前行无路必须退却时,也要竭力掩盖自己的政治意图,以免陷于被动。于是,她再次耍弄两面手法,在将这一问题提交王、公、大臣集议之前,分别召见意见不同的两派人物,使双方都以为得到那拉氏的支持,造成意见相持不下、一时难以成议的局面,从而冲淡了反对派黑云压城的政治气氛。当与议朝臣意见渐趋一致时,她便乘机发布明谕,恢复奕内廷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职务。接着,召见奕,面加训诫,见其“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深自引咎,颇知愧悔”,完全屈服于自己的脚下,那拉氏便故作“衷怀良用恻然”的姿态,恢复奕军机大臣的差事,但“毋庸得议政名目,以示裁抑”(《翁同龢日记》,同治四年四月十五日。),并将上述情形与新的决定以上谕的形式发布全国。至于奕的内务府大臣、宗人府宗令及正黄旗满洲都统等军政要职,则已于数日前由他人接替。经过这次打击,奕不仅实权顿减,地位降低,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此失去议政之权,再不能与那拉氏帝、相联合,隐隐相抗,完全变成驯服的臣仆,同咸丰初年以前的军机大臣无异,徒有相名,而无相权。

至此,通过辛酉政变建立起来的听政、议政联合政体宣告解体,肃顺执政时由咸丰皇帝出让的相权,亦由那拉氏对奕的突发一击而夺回。从此,那拉氏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武曌之后的一代女皇,而清王朝则通过她的手,以帝权兼并相权,在经过一场惨烈的战乱之后,重新恢复了昔日极端的君主专制体制。

§§§第三节 清政府政治对策的形成与实施

清代咸同年间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咸丰后期军机处的失势和相权的产生,都与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所采取的政治对策,尤其围绕这些政策在中央政府内部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有关。肃顺所以敢于力争这一久已消失的权力,并强行加以使用,以及咸丰帝所以出让这一权力,容忍肃顺以御前大臣、户部尚书行使相权,皆因这些政策对清王朝至关紧要,生死攸关,而又非如此不能克服障碍,将之得以贯彻执行。

为了将太平天国革命尽快镇压下去,清政府采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这里只讲政治方面的,主要有以汉制汉与放权督抚两项,与此相关的还有重用士绅、重用勇营两项。实际上,这是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再分配。满洲贵族,尤其觉罗皇室、皇帝本人,为了打赢对太平天国的这场战争,保住自己至高至大的权位,不得不从自己手中分出一部分权力,授予汉族地方督抚,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

以汉制汉的思想与政策由来以久,满洲贵族人关前后曾被广泛地加以运用:如收编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汉族降人,于满、蒙八旗外建立汉军旗;招降吴三桂等明将及大批明军,于八旗骁骑营外建立绿旗营;招降洪承畴等明臣,借以制定各项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维持统治秩序,以及在各级政权中选用汉族官员等,都属于这一类。只是当其统治地位逐步稳固,尤其平定三藩之后,这一思想与政策渐渐淡化,且其借重汉人的程度,亦远不能和咸同年间相比。因为上述人员至多起一些配合、辅助作用,满洲贵族从未让他们唱过主角。其原因无他,主要还是由于斗转星移,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对满洲贵族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军事形势,无论其自身还是客观环境,都已起了很大变化。所以,这项政策之能否得以实施,及其实际上的深度与广度,对他们自身来说,则具有更为严重的意义。

清王朝是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建立起来的一代政权,一开始就陷入占中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汉族民众的包围之中,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满洲贵族乘明朝末年旧政权垮台、新政权尚未巩固之机带兵杀入关内,其得天下之巧、杀戮之重为前所未有。虽然以暴力镇压了汉族人民的反抗,而民族对立情绪,包括地主士绅在内的、各阶层民众的反满思想,却仍长期存在,难以消除。所谓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如何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成了他们政治上的一个大课题。他们接受元朝统治者仅居有天下八十年即行灭亡的教训,为了长久保持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除加强满族团结、推行汉化政策、联合蒙回藏族上层人物、对反满思想加紧镇压外,还刻意对汉族民众进行分化,吸收一部分汉族士绅参加各级政权,担任各种职务,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但这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而民族歧视则根深蒂固,民族藩篱与警戒之心依然存在。所谓条件,就是誓死效忠满洲贵族;所谓限度,就是名义上满汉兼用,六部堂官缺额对等,而实际上则不让汉员掌握实权,尤其不让他们掌握兵权。所谓民族歧视,就是旗员与汉员之间同样条件下的种种不平等,差别相当悬殊。所谓民族藩篱,就是对一些要害部门官吏任职资格的限制,或明或暗地规定,某些缺额只能由旗员担任,汉员不得与闻。所谓警戒之心,则指清廷对担当督抚要职的汉族大吏放心不下,往往在身边安插旗员加以监视,一动一静上报皇帝。据载,“六部皆有匾,上书某年满大臣等,宜时至大内某官(宫),敬谨阅看某朝所立御碑。”而“宫内所立碑,系专谕满大臣。大略谓本朝君临汉土,汉人虽悉为臣仆,然究非同族。今虽用汉人为大臣,然不过用以羁縻之而已。我子孙须时时省记此意,不可轻授汉人以大权,但可使供奔走之役云云。”可谓立意“深远矣”(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中华书局民国四年版,第3卷,第95页。)。这样,就不能不常常发生以往朝代所未曾有过的怪事,下吏无法无天,上司不敢管束,甚至竟有下吏欺压上司、逼死(或直接或间接)上司之事。究其原因,则不外上司为汉员,不得皇帝信任,而下吏属满员,有监视上司之责而已。至于下吏挟私诬告,皇帝偏听偏信,汉员蒙冤受屈之事,则更是屡见不鲜。咸丰四年湖广总督吴文镕,就是在旗员鄂抚崇纶的一再上告、诬陷和不断逼迫下,带少数兵力出防黄州,终致败死的。从军事的角度看,这是个明显的错误。当时湖北兵力不敌太平军,所谓“战则不足,守则有余”是尽人皆知的。出发前吴文镕曾致函曾国藩,明知送死却不敢不赴黄州,其原因就是崇纶受咸丰宠信,有言必听,吴文镕无处可以申辩。曾国藩当时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待其政治上站稳脚跟之后,便即专折弹劾崇纶,为吴伸冤辩诬,也为自己出了一口气。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满洲贵族以勇武自雄,自视种族优越,藐视汉族,鄙视汉员。虽然让这些人做官,但仍视为恩赐。在他们看来,这些汉员在清政权中的作用,不过是一种陪衬。他们很少认为,没有这些官员,就很难统治下去;更不会想到,将来会有一天,只有依靠汉族官员的支持,才能维持他们的统治。

其实,嘉庆初年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就已经给他们敲起了警钟。虽然它终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但其战争过程表明,不仅赖以征服中原的满蒙八旗勇武已属过去,平定三藩时充任主力的绿营也成了明日黄花,追杀堵截全靠地主团练,不过依仗特权,欺瞒天下,团练苦战,绿营收功,汉员出力,旗员受赏而已。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掩盖了事实真相,也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使他们难以发现形势的变化,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提高认识、调整政策了。《清代野史》称:“满自开国,重用满而轻视汉,不曰‘汉儿庸懦喜名誉’,即曰‘吾满勿沾染汉人习气。’”(《清代野史》,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辑,第354页。)更有所谓“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满排汉”(刘体智:《辟园史学四种·异辞录》(以下简称《异辞录》),木刻线装本,第4卷,第3页。)之说。晚清学者薛福成亦曾专门著文谈及此事。只是当时清廷尚在,恐触忌讳,语言有些含混闪避,不敢过于直露。他说:“圣清御宇余二百年,凡磊落闳伟盖世之勋业,皆出满洲世族及蒙古、汉军之隶旗籍者。汉臣虽不乏贤俊,不过以文学议论黼黻隆平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先皇措注之深意,盖谓疏戚相维、近远相驭之道当如此,而风气之文弱,不娴骑射,将略非所长,又其次也。”他还说:“乾隆、嘉庆间防畛犹严,如岳襄勤公之服金川,二杨侯之平教匪,虽倚任专且久,而受上赏、为元勋者,必以旗籍当之。”为何竟然如此?“斯制所由来旧矣。”(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以下简称《庸庵文续编》),光绪十三年刊,卷下,第4页。)就是说,这是清朝的固有制度,已行之很久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战争过程中,最早提出重用汉人、以汉制汉的是文庆。文庆字孔修,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曾任两广总督。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兼副都统。此后屡升屡降,反复进出军机处。咸丰二年起授内阁学士,寻擢户部尚书,复为内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咸丰五年复为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拜文渊阁大学士。咸丰六年晋武英殿大学士。从上述经历可知,文庆确乎清政府的元老重臣。他受道光、咸丰两帝信任,虽屡因失误褫职,却仍恩眷不衰,旋即复职,寻又提升,情形较为少见。其于满汉关系,尤具远见卓识,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宽广,不为俗见所蔽。“平时建白,常密请破除满汉藩篱,不拘资地以用人。”(《庸庵文续编》卷下,第4页。)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更力主重用汉员。“尝言欲办天下大事,当重用汉人。彼皆从田间来,知民间疾苦,熟谙情伪,岂若吾辈未出国门一步,懵然于大计者乎?”(《庸庵文续编》卷下,第4页。)曾国藩、胡林翼等皆得其护佑、识拔。

同类推荐
  • 无常乞儿

    无常乞儿

    一拥有现代记忆的人,因一场意外重生于未知名的朝代,当现代思维触碰古代封建思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话不多说,大家多多捧场。
  • 盛唐悲歌

    盛唐悲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盛世大唐一直是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这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大家井喷的黄金时期。多少后来人都怀揣梦回大唐的憧憬,想去感受一下盛世大唐的绚丽多彩。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代历史上地位和影响力,唯一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一代英主。他不仅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繁荣,而且他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至今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开元年间的繁荣,歌舞升平的盛世的景象让唐玄宗有些目眩神迷。耳边歌功颂德的声音也让唐玄宗彻底迷失了自己。改国号为天宝以后一些列昏庸的举措,更是直接导致了盛唐的由繁盛到衰落。盛世大唐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达到顶峰,又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衰败萧条。
  • 捺钵王朝之辽景宗

    捺钵王朝之辽景宗

    捺钵(nabo)王朝即是契丹王朝。捺钵是契丹贯穿始终的宫廷政治形态和生活方式。王朝二百零八年历史,捺钵文化始终未改。契丹建有五座京城,没有一座是真正意义的国都。帝国的心脏是捺钵行营,捺钵所在就是皇帝行在。春水秋山坐冬议夏,一年四季一座赫赫皇廷和它数万扈从的庞大队伍,不停地蜿蜒游走在广阔的田野天地之间。捺钵起源于游牧,升华为皇族特权。本书就是描述在这座游走的皇廷统治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和它的历史。
  • 盛唐太师

    盛唐太师

    李世民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渭水之耻如鲠在喉,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威加四边。仗义每多屠狗辈,位卑也能擎天!太师,辅弼国君,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治国兴邦。这是一个草根到太子太师的传奇故事,小人物的逆袭。书群:617604339
  • 纵横之召唤猛将

    纵横之召唤猛将

    地球人王赫意外魂归古代,这是哪?这不是地球,但幅员更为辽阔,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数不清的诸侯国等你来战!身怀召唤系统,三国秦汉,历史名将,信手拈来,看在异世成就帝皇霸业!
热门推荐
  • 如果只是简单爱

    如果只是简单爱

    陈槿汐在这里找到了最爱的人易家阳但是有了刘雨萱和李毅浩他们在纯爱的世界里该何去何从打开你青春的大门给予最纯的爱让它静静的绽放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裴珏

    裴珏

    刺猬精灵裴珏为了守护精灵界的圣物——圣灵,被新任族长狐狸精灵齐遥掩去真身混入人类生活的地界成了一名公司的小职员。为了完成族长交给自己的使命,她草木皆兵小心翼翼所有身边人和事,在隐约弄清楚新老板莫铭的身份后,齐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放弃了圣灵,还遣散了裴珏。一只刺猬精灵游荡在人间的无聊故事。
  • 恶魔龙王

    恶魔龙王

    如果这个世界注定不会选择你做个英雄……那就、成为恶魔吧,让这个世界为你天翻地覆……“就算生为废材,也一定要把这个混账的世界踩在脚下!”——萧断水
  • 青云之歌

    青云之歌

    她,是重生归来的相家女;他,是举世无双的皇家王。前世城门一遇,她错信良人,即使嫁作他妃,也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酿成悲剧,三年而亡。今世落水归来,她报恩报仇,为他破计、为他守候,一心与他相携相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 我的青春本命年

    我的青春本命年

    一段年少时的爱恋,牵出一生的纠缠。小学最后一年的时间,没有想到我们还会聚在一起,再次度过一个学期。夏宇阳光灿烂,是我们学校所有女生中的男神,但是也是所有男生中的仇人。我叫夏曦,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学生,但是有一点可是遇见了他,在我的青春时代留下永久的印象。
  • 三剑舞

    三剑舞

    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一个全新的大陆一段波折起伏的故事有悲欢有离合有热血...等你来加入
  • 仙侣三生

    仙侣三生

    念你不喝孟婆汤,转世轮回斩仙魔,手握彼岸花满天,踏遍万界为寻你,一笑怒之破红尘,世间何为正何为邪,三生三世倾尽天下只为你念你思你爱你缘定三生
  • 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距离寂寞还有几米

    内容充斥着白领小资情调的喃语,特别是对城市男女所处的工作、所生活的都市都有若隐若无却无比真实的反映,都市人多多少少都能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映照与生活寄托。除此之外,作者在几米的经典语句中品味生活的哲理,同时融入都市人共通的情感,通过清新舒洁的语言、诗意的忧伤、逝去的童真回忆等来探索人生的真谛,释放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缓解人们生活中的焦灼感,引导人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 凤女嫁临

    凤女嫁临

    上一辈子,凤淼淼作了一个大死,没听父母的话,蒙蔽双眼,嫁给了要造反的二皇子,结果成亲路上就被当做垫脚石给灭了。这一辈子,凤淼淼依旧没有听父母的话,没嫁给表哥,而是嫁给了那个傻子王爷,因为她知道,这王爷一点也不傻。凤家嫡女是谁?斗得过奇葩,打的过土匪,唯独算计不过自家傻王爷的妒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