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5400000035

第35章 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人色 自色人空——《红楼梦》的大旨谈情及宇宙观

钰报道:《红楼梦》开篇写到“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我看到其中涉及“空空道人”、“情僧”还有关于“空、色、情”等说法,大异传统佛道观点,请先生给我讲讲其中的道理好吗?先生道:好的。

一、这些认知的由来。

这是我在我自己的人生历练中,经历了“太虚”浮梦的幻灭,在我身陷真假曹颗的自我认知的精神分裂中,在我如庄生梦蝶般的自我认知里,从中华文明精髓里,悟出的世界终极追问。也就是现代人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我是谁?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在我生命最困惑的时候,我不停的追问自己,不停地思索这个问题,有时竟至于如人魔道一般。在我的生命里,最初只是曹荃的次子,作为一个金人的包衣奴才,康熙五十年,伯父幼子曹颗病死,伯父万分痛苦,伯父自知自己年老多病,唯恐来日无多。我是曹家除了大哥曹顺以外唯一已经成年的而且没有进人宫中做事的包衣男孩。无奈之下,伯父嘱我人嗣,改名曹颗,这本来也没有什么,我心里虽然也觉着不舒服,但父命难违,也考虑算是对伯父晚年丧子的慰藉。皇上对改名也是默许的。我本来也没有什么富贵追求,也没有什么齐家治国的理想,只是醉情石头,畅游在诗画顽石之间。伯父病故后,康熙皇帝竟然命令我继任伯父之职,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伯父晚年,因为债务缠身,经常失眠,对自己和家庭未来很是忧虑。为此,我也不想袭职为官,只以为与多数包衣后代一样到内务府做一般差事。既然皇上高看,也曾下决心承家传后,整理家务,革除积弊。我关爱每一个和我一起生活的人,怕他们得祸,怕他们离散。我把这些当成自己的责任。李煦舅舅(书中王熙凤形象)被康熙和继母李氏嘱托帮助我理家治政,我也很佩服舅舅的才能,但并不完全同意他的做法。他也和曹寅父亲一样陷人债务苦海,再帮我做事时,会占一些小便宜。但随着事情的进展,我越来越看到事情的真相,感觉到问题的可怕和无奈。我的改革企图夭折。我开始反思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怎么做?我没有答案。只有自己脑海里常常萦绕的一个字“情”,为了知遇之情,为了孝顺之情,为了青年义气之情,我在这些情里迷失了自我,我已经不是我,我每天生活在那个“假”字里边。我也看清了帝王之情,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李煦舅舅申请再延伸一年盐税征收的申请被康熙无情的驳回,我们两家还债的希望破灭,等待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在看了“庄子文”、听了《山门》后悟了,我才知道这个叫曹颗的我是假的,我是“独出”,我现在是孤独的那个情字的化身。是庄生梦里的蝴蝶。所谓的帝王之情都是假的,“秦”之情实可轻,曾经的忠心耿耿换来的都是无穷无尽的债务。我只有斩断那个“情”字,戗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无欲无求。我本来就是一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我还是赤条条的去的好。我终极的彻悟是在李煦舅舅请求再征盐税一年的奏章被驳回后,我感觉到我们曾经依仗的康熙的“情”是有“分定”的,那也是假的,我们只是他需要时呼唤来去的奴才。我真切的预感到抄家破败的日子不远了,人世间的有情、知情终归于无情,一切的繁华都将是过往云烟,都将复归于空无。无限的痛苦吞噬了我。我终于在无穷尽的困惑中找到了世界的根本,终于彻悟,所谓“情极之毒”使我走上了“撒手悬崖”离家出走的道路。本来的打算是,金玉富贵我不稀罕,我以人死帐坏的思路,让我家彻底脱离债海,用我的死亡拯救其他的人,哪怕他们从此过清贫的生活,只要家人还在,靠祭祀之田活命就好,我的妻子马氏也事先做好了安排,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家庭破败就托付朋友照看,留下信物,嘱咐将来有信物相见。可是这一切的安排并不如愿。康熙虽然没有追究我,但是以降隆恩的名义让曹頫弟弟再次袭职驼债。在弟弟的任内,终于被“夏之金贵”,“两地生孤木”的雍正、胤臻抄家。我身已在槛外,已经是槛外人,不可再露面,不应该再踏人浊世。但是巨大的痛苦使我没法心静起来,还是拿起了笔,书写了这些故事。这还是六根不净,陷人污泥浊世。惟愿我的呐喊可以警醒世人,作为人间的“********”。其后,由我的儿子,因麒麟相认的儿子,化名雪芹把这部天外之书带到人间。此书到抄检大观园一节,关于我的故事就结束了,其后的两回是香菱的故事,是婉转映射曹頫的。现存八十回后的都不是我的作品,它们是反制前作的坏东西。后面的思想完全与我的思想是相反的。我的思想正是这些苦难和复杂的经历以及思想焦虑的产物。

二、“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哲学意义。

为了更明白的讲清楚这四句话的哲学意义,我采用现代惯常使用的词汇和通俗的语言来说吧。“空”,佛说不是空无所有的顽空,不是无因果的断灭空,是缘起性空。道说,空就是无,无就是大有。太极说,道生一,一生二;太极生于无极,太极生两仪。王阳明说,道在我心。存在主义说,存在本质是虚无,是那个在,在却是虚无。辩证唯物主义说,世界的终极是“客观在性”,其实这个“性”,本身就是虚无,就是“空”。很明白,这个“空”用目前中国人最容易理解的词汇就是“客观在性”,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叫做物质的那个东西。“色”就是“相”,就是那个“空”的“相”。现代哲学里常说的那个“现象”。

由空见色,说的就是“客观在性”的那个“空”因“缘”而生,就是在人的认知下的“外化”、“现象化”。“由色生情”,“我”生存在这个“万事万物”的“色”里,产生了对“色”的“缘”和“情”,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主义哲学里称作“意识”的东西。

“传情人色”,“我”在对“色”的“意识”、“缘和情”,进人“万事万物”的“运动”中,也就是现代哲学说的“意识对于现象”的反作用,也就是由“法”、“因”、“缘”到“果”的“报”。现代哲学叫“运动”。

由色悟空,“我”在一系列的运动中,看到的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现象,悟觉到的是此一“色”因为某种因素发生了,因为另一种因素发展消失了。比如,一把椅子,因为木匠“传情人色”,木头成了椅子,又由于使用者“传情入色”毁坏成了木头。椅子这一“色”在“情”运动下幻灭,然而它的“客观在性”犹存,而这就是“空”。对于“我”的感知过程来讲就是“空空”,就是“悟空”,就是一种“自性”的存在态,就是一种“虚无”态。

这儿,我明确的悟出了世界的四个形态,即“空”的“客观在性”的第一世界,叫做“无极态”,叫做“自在界”。“色”作为“客观在性”的主体意识外化态,即是“现象态”,这是第二世界,叫做“太极态”,或者叫做“自然界”。“情”,也叫“传情”,是“我”对于现象的“作用”态,也可以说是“意识”态,这个意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附着于现象并存的,是现象的运动态,这是第三世界,中华哲学可以叫“八卦态”;我称之为“自为界”。第四种形态叫“悟空”态,是一种“自性”存在状态,是最高级的“空”的存在形态,是“客观在性”的“自由王国”态,是中华哲学的“天人合一”态,也叫“泰”,是第四世界。所谓佛、真人、圣人、完全的人、超人。它是一种真实的“在”,一种真实的无穷运动态,是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无穷的追求,它的基本特质是运动,它的存在是悟,它的表征是美,它的感知是体验,它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每一个人的行为之中。它是人类无穷无尽的美的追求和无穷无尽的善行修持。我叫它“自由界”,自由王国。这四个世界,就是自在、自然、自为、自由。我反对进人神界,但不反对人的美的追求和性的修持,人的存在必须在那儿。

这些思想自我提出后,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被掩埋了三百年,我想也必将在中华文明自己独特的运行轨道上与人类社会进步同步,走上了美好的未来。

对于这些东西,我是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讲的,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比附性词汇,很难确切表达意思。而且许多词汇概念不同于当前的一些表达。虽然如此,我想还会有多数读者很难领悟,至少要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和潜心参悟的心。我给的也只是“法”,还要读者尽心的“缘法”参悟才好。

钰报道:先生说的这四个世界的理论,我似乎在有些书上读过,好像意思不大一样。

先生道:是的,我现在的解释是结合了现代一些词汇,取其相似性加以改造,以契合我的古典说法,使其变得更通俗而已,这些词的内涵不同于曾经出现的字面相似的词汇,是我的独特的语言。

钰报道:先生提到了中华传统哲学,主要提到了太极理论,我想就太极理论用现代术语给我大题解说一下。

先生道:好的。我们现代人读哲学,大多读到的是文字表达的东西一文章,这些是文章出现在文字可以清晰地表达语义的阶段的产物。作为中华哲学的太极理论,是一种来自远古结绳时代而且传承不断的古老哲学体系。它的语言就是图和数,它用〇代表无极,自在界;1代表太极,自然界;$代表运动,自为界;组合数就是解析的太极,类的存在,“泰”就是美好的类,自由界。《易经》是太极理论在文字成熟后,产生了“辞”的解释的结果。辞是片面的,带有极大局限性,它仅仅解释了图和数表达的很小方面。深人的领会太极图和卦爻之数,才可以真正的读懂太极理论。比如“泰卦”,它的图就是天地和合,天人合一的状态,是一种和谐、交泰、美好的状态,它涵盖了运动的美满阶段,卦辞的解释就很片面了。卦辞永远只能是截图,不是动态。

三、《红楼梦》文本中关于这些思想的产生的具体表述。

钰报道:请问先生,这些思想在全部八十回文字中也有表述吗?

先生道:有的,可以说,整部书就是贯穿了宝玉悟道展开的。写的就是宝玉自出生到兼爱、兼美,迷惑于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到识分定,到抄检大观园面临赐婚必然,一步一步认识到人生的无奈和世事缘法,逐步走向了彻悟,从而离家出走的过程。书中交代,此书大旨谈情。大多数人是误解的。这部书谈的不仅仅是儿女之情,是刚才说的那个“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的那个“情”字。在书中,我使用宝黛二人之情、以及兼美之心设喻,演绎了一出贾宝玉从“兼美”到“识分定”到“彻悟”出家的心路历程。书写了“宝玉情悟”的曲折美丽故事。揭示的就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自色悟空”的哲学意义。这就是整部书“大旨谈情”全部内涵。如果仅仅寓于儿女之情,那只是看到了此书的皮毛,看到的仅仅是“贾雨村言”,没有看到“隐甄士”。为什么空空改名“情僧”呢!大意在此。

薛宝钗是富贵之美,林黛玉是天真之美。贾宝玉爱林黛玉天真之心,爱薛宝钗之富贵之美。贾宝玉看不下任何女儿委屈、离散、丧亡,她“兼爱兼美”,用自己微弱的血肉之躯卵护她们。他的这些想法却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打击。

第一次悟道。因为自己关爱众姊妹的关系,袭人看不过,故意不理她,劝说他,宝玉自己的好心没被理解,感到了孤独和无奈:

“提笔续曰: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灭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邃其穴,所以迷惑缠陷天下者也。”

这是宝玉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遭到误解进行了反思,领悟到,自己的困惑乃是来自“兼爱”之情。无情无爱就没有了烦恼了。我对你们的承担都是为了对你们的****,你们为什么不理解我呢?

第二次悟道。因为湘云说黛玉的缘故,宝玉好心双方袒护、调停。结果,双方都恼了他。

细想自己原为怕他二人恼了,故在中间调停,不料自己反落了两处的数落,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内,“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句。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如今不过这几个人,尚不能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想到其间,也不分辩,自己转身回房。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的,一言也不发,不禁自己越添了气,便说:“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了,也别说话!”

“那宝玉……提笔立占一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又填一只《寄生草》: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宝玉这一次的挫折,使宝玉对自己的自我开始了反思,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他开始意识到,我原来就是我,我为什么要对你们承担呢!我也无需这么对你们承担什么,我在对你们的承担上失去了我自己。从前我的忙忙碌碌,是毫无意义的。我是谁?我就是我自己。

第三次悟道是因自贾蔷与龄官的爱情故事。她和贾蔷相好。一日,宝玉见她用金簪在地上一连写了几十个“蔷”字,把宝玉都看痴了。为了使她高兴,特花了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个名为玉顶儿,会衔旗串戏的小鸟来,龄官见了说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贾蔷听后,赌神起誓说自己没想到这上头,随即将雀儿放了生。后戏班解散,她离开贾府。宝玉想起龄官唱的《牡丹亭》好,便往梨香院中来寻,见了龄官她正歪在枕上,宝玉刚在她身边坐下,龄官赶紧避让,不假以辞色的说嗓子坏了,娘娘叫唱还没有唱呢!宝玉从未遭人如此嫌弃,只得红了脸,退了出来。别的女孩子见状告诉说等贾蔷回来,叫她唱她必唱的。宝玉也是至此方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悟道,这一次,宝玉开始知道,各人各有所爱,所爱自会给予所爱之人。自己只可能得到爱自己的人的爱,自己也应该给予自己所爱的人爱。此后的宝玉渐渐明白了自己的真情所在。

最深刻的一次悟道,就是抄检大观园一节。抄检大观园,逼死了晴雯,赶走了众姊妹。大家知道,晴雯之死就是黛玉之死。黛玉之死就是木石前盟的破灭,至此贾宝玉开始真切的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是什么?开始意识到我是谁?我就是我,我是曹頓,是贾宝玉;不是曹颗,不是甄宝玉。我应该有的“分定”就是草民生活,我做不了官,那金玉之贵不是我的。我也没有必要替谁承担什么?在自己这一番虚幻的经历中看到了自我的回归。“自色悟空”。

贾宝玉就是这样,逐步从“由色生情,传情人色,”到“自色悟空,”的悟道历程,终于在此后离家出走。这个情是宝玉自己的情感历程,是哲学意义上的情,不是那个简单的男女之情。

同类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2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表。25岁后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30岁没结婚,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生命就是在众人之中一眼看到从容的自己,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书中精选了史铁生、冯骥才等现当代名家43篇抒情灵动、文笔细腻的散文。这些经典作品是文学大师们与一代人的对话,他们将那份一生才了悟的道理都化作文字,跃然纸上,只为告诉你: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精华版)/读者文摘》由周霞著,本书以平凡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潜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超脱和开阔的视野,帮助身心疲惫、迷茫压抑的读者清除心灵中的杂草,看见生命的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倾城花开(精华版)/读者文摘》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以小说家知名,从来不希望被众人认为他是一个诗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小说创作中,一生仅发表过25首诗。本书收集了海明威生前发表的诗,每一首诗都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概念与意象:性与欲望、战争与后果、猫、斗牛、杜松烧酒等,表达了对桃乐西帕克、埃德蒙威尔逊等人的愤怒与反感,其中部分诗诙谐地模仿了拉迪亚德吉卜林、乔伊斯基尔默、罗伯特格雷夫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格特鲁德斯坦因……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诛魔泪

    诛魔泪

    百年前,下山历练,被魔教中人所伤,被她所救,她是富家小姐,但她身边所围绕气息,告诉我她不是人。魔教追杀,因我,她家破人亡,我领他上山,教她法术,收她为徒。本是师徒之情,却不知是什么时候变了味,变了情。是的,他爱上我了,我....“你我只能有师徒之情!”“我若不是你徒弟呢!”她不是我徒弟了,是我...小师妹。就在我放下一切,与她在一起的时候。仙魔大战,我做了交易舍弃七情,战胜了魔,获得了胜利,却失去了她。故事从这开始讲起........
  • 楼城仙踪

    楼城仙踪

    时空碰撞,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踏上修道路,在城市里寻找仙的踪迹,顺道采釆花,除除杂草!
  • 那年阳光正好像你

    那年阳光正好像你

    郁向暖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站在舞台上,述说着她们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友情和爱情的双重奏的故事,准备好纸巾,迎接笑与泪
  • 滑行

    滑行

    热血封顶之作,主角一开始便是最强,并不断踏在变强的路上,他是众人眼中的目标,他的热血甚至能感染时代,朋友们都渴望他变强,他是众人眼中的骄傲,他也踏在为众人努力的路上,拥有超级战斗天赋的他却是天然呆,这部书的主角叫做浪风,虽然是孤儿但是乐观,积极向上。
  • 狼族来客

    狼族来客

    古老神秘的狼族,身为二狼子的他居然要肩负重任背景离乡,来到人类的世界这块异域之地,在阴谋,杀戮,虐恋,和责任的摧残之下,渐渐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
  • 你好,我的竹马男神

    你好,我的竹马男神

    【食用指南:双洁/甜宠虐恋/苏/狗血】夏恩希喜欢苏莘时:堵他截他。烂桃花上门,她霸气的打走一群白莲花。夏恩希发疯似的喜欢苏莘,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苏莘喜欢夏恩希时:美食诱、美男计,撒娇卖萌,掏心掏肺。她见前男友,他偷摸尾随暗自记上小本子。后来他面向世界告白:我是夏恩希的初恋,夏恩希却是我一生挚爱!
  • 电大那几年

    电大那几年

    大学毕业,一晃过去了10年,但是那几年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有些爆笑的事情不得不说。
  • 飞天遁地

    飞天遁地

    很多地方需要重新进行修改,非常抱歉,这样实在拿不出手,自己都看不过去了。
  • 妖王溺宠:拐个蛇男当相公

    妖王溺宠:拐个蛇男当相公

    穿越落丛林?丛林有蛇男?蛇男很呆萌?拐回家去当相公!!ps:有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结尾,看了别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