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2600000016

第16章 名石与文化素养(3)

宋徽宗(1082~1135):名赵佶,不仅是皇帝而且是北宋书画家,宋神宗第11子。在位25年,政治昏庸、腐朽,但在书画上很有造诣。在位期间重视和大力发展画院,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宋徽宗为建造垦岳聚敛了各种奇石,堪称全国赏石之最,其中以湖石为主,他精选了65块并亲自编绘成图谱,名为《寅和石谱》、《祥龙石图卷》。其中,尤以《祥龙石图卷》御笔画十分珍贵。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苏轼不但是文学家还是诗人、词人、书画家,创作了许多石诗、画石作品。不仅爱石成癖,醉后还与石居,提携了赏石与书画的交融,深化了赏石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传世之作有《古木怪石图》。

苏汉臣:南宋画家,开封人(今属河南)。擅于人物仕女及佛道宗教画,尤以绘写婴儿嬉戏之景称着,在《秋庭戏婴图轴》中,在画面竖向的三分之二处画了一块挺直的园林石,此石像一块由沉积岩变质成的片麻岩,层状明显,配之芍药或牡丹,相映成趣,更突出苏汉臣所画赏石之遒劲、之细腻、之名贵。这是一幅极其美妙的传世之作。

刘松年:南宋画家,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工画人物、山水,界画神气精妙,名过于师。传世作品有《四景山水图》,树石笔法劲挺。其山水画笔墨精严,着色妍丽,多写茂林修竹,山水清秀,青峦耸翠,云烟睦霭,多半是江南之景,以赏石入画,是其一长,为后人所仰慕。

④元代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大同人(今山西)。传世之作有《春山欲雨图》、《云横秀岭图》、《竹墨坡石图》,他也是赏石绘画的积极参与者。

赵孟(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浙江湖州人。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以书法绘画成就尤高。工墨竹、花鸟,单墨圆润苍秀,常以飞白法画石。世人称其画山石已脱离形似,惟求神韵。赏石传世名作《秀石疏林图卷》的画法,秀石以干笔、枯木勾勒,皴擦,匀多飞白之痕,似草如篆,在赏石入画方面颇得后人喝彩。

柯九思(1290~1343):元代书画家,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今浙江)。擅画墨竹,用笔润泽涣烂,善画湖石带钩带染,“用文同法作竹木,而坡石过之”笔墨沉着苍劲,石皴圆厚,问作山水,亦绕生趣。丰富发展了赏石的文人清雅情愫,提高了画石的表现技巧。

顾安(1289~1365):元代画家,字定之,平江人(今江苏苏州)。擅作湖石新竹,行笔严谨,遒劲挺秀。传世之作《墨竹图》,十年作《平安石图》轴,与倪瓒等合作《古木竹石图》,二十五年作《拳石新篁图》都被收入了《中国历代名画集》。顾安的竹石较恪守宋代“以形写神”的传统,画石亦呈相同特色,他的《幽篁秀石图》轴以秀石为主体,重点刻绘太湖石之灵性,萧疏情逸,涡孔窍穴,连勾带染,跌宕起伏,峰石惟妙惟肖。

倪瓒(1306~1374):元代书画家,号云林子,无锡人(今江苏)。擅画水墨山水,创“折带皴”写山石,被益之:“天真幽淡,似嫩实苍”,是元代赏石绘画潮流的积极参与者。

⑤明代

吴伟(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江夏人(今湖北武昌)。以画人物所长,兼画山石,画风健壮放纵、墨如泼云,曲折巨细,各有条理,仿佛宿构,晚年用笔更洒脱,用乱柴、乱麻、破网等法,画法奇逸潇洒动人,世人称之为山石与赏石同行者。

米万钟(1570~1628):明代书画家,字仲诏,号友石,关中人(今陕西一带),米芾后裔。性好石,善画石,山水细润精工,布局深远,不作残山剩水。后居燕京(今北京),并在京师谴工匠建造“湛园”、“勺园”和“漫园”,均以奇峰怪石取胜。在陈衍的《奇石记》中,记载了他所收集的5块最着名的奇石,均是米氏家藏数百年之珍贵奇石。米万钟在藏石、赏石之余,还画石,并编有《灵岩石子图》,绘有《墨石图》轴。在画作中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奇石之形与神。在技法上运用勾、皴、染结合,洗练凝重,根据不同石质形态,运笔以粗细或刚柔,使诸石呈现瘦骨嶙峋,空灵剔透,厚重清润,小巧玲珑等多种石韵。

蓝瑛(1568~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擅画山水,早年笔墨临摹唐、宋、元诸家。其画多以青山绿水,远山纵横,近山巍峨,丛林杂树,古亭临溪,矶石屋宇,明快苍润,细笔折带;写山石万峰峦,雨点聚攒其间,山水岩石中充满着苍翠葱茏的生机。蓝瑛画湖石,出神入化,在他的《拳石折枝花卉》中有十一帧,并自题:“丁酉,花朝书得米家藏石(米万钟)并写意折枝,计二十一帧。”蓝瑛曾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米氏藏石,成为赏石绘画的一代宗师,为后人所传颂。

夏昶(1388~1470):明代书画家,初姓朱,字仲昭,昆山人(今江苏)。擅画竹石,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传世之作《为叔明写墨竹图》、《夏玉秋声图》轴以及《竹石图》卷,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世人提及金浞都连带夏昶,因两人都非常善于画石,使竹石相得益彰。他对于赏石入画的技法探索,使画石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晚号白石翁,长洲人(今江苏吴县)。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画山水,题材多取自江南山川、园林和湖石景物,善用重墨浅色,别饶韵致。沈周也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在许多绘画作品中,多以文人园居图为主,常见奇石形象,传世之作《东庄图册》和《续古堂》就画了两块硕大的太湖石,以粗笔勾,简练而妖挑,雄浑朴实韵味隽永。

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画家,初名壁,号衡山居土,今长洲人(今江苏吴县)。少年时代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与祝允明、唐伯虎,徐祯卿相交,人称“吴中四大才子”。擅画山水、花石,传世作品甚多,有《杏花茅屋图》、《山水图》、《石湖图》、《横塘图》等。其作《东名图》中,满目虬松湖石,赫然屹立,气势非凡;《真赏斋图》画中,左方一大片太湖石,几占半幅,构图严谨缜密,境界优雅清旷,画法精细苍秀,是晚年绘制观赏湖石的得意杰作。文徵明除在绘画作品中绘制赏石外,还酷爱园林,并参加对造园的规划设计。1533年他绘成了《拙政园图册》,赋与画石以鲜明的个性与风格,故文徵明的赏石在吴门文人中极具代表性。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文长,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其行草纵横飞动,中年始学绘画,涉笔潇洒,天趣抒发;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旺畅。作画时,他能直接将物像作为倾诉主观情感的载体,使无生命的山石也能充满无尽的生命和激情,如他的传世之作《牡丹蕉石图》轴中所描绘的湖石,使用泼墨成形,淋漓浑沌。据他自己画题:“焦墨莫州石”判定,其石为产于今广东的英德石,英德石夸张变形,凸凹起伏十分生动。他采用“舍形脱影”的写意手法,简练概括,着重描绘了赏石的意态神韵。

陈洪绶(1598~1652),明代画家,字章侯,号老连。擅画人物、山水,传世之作颇多,有《溪石图》、《五山图》、《亨茶图》、《眷秋图》、《玉堂柱石图》等。大部分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眷秋图》中一仕女手执菊花信步于庭院林石之中,画中湖石浓墨粗点剔透,洞穴空灵绝妙,这是一幅以园林赏石为主体的典范。另一幅《玉堂柱石图》,亦以太湖石为主体,衬以玉兰、花、草,用笔坚实,线条弧直相映,赏石的造型凸显太湖石的“瘦、皱、漏、透”之美。

⑥清代

龚贤(1618~1689):清代画家,字半千斤,昆山人(今江苏)。工画山水,取法董源,用墨层层染溃,浓郁苍润。传世作品有《茂竹清泉图》、《千岩万壑图》、《中峰苍翠图》、《溪山无尽图》、《夏山过雨图》、《木叶丹黄图》、《山水图》、《云岭残曛图》。龚贤在画山石方面独树一帜,其画注重写实,重山复岫,秋林山溪,亭园赏石,山泉飞流,气势雄伟宏观;其笔墨娴熟,皴染浑厚,细密工整,层次分明,这是作者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结晶。龚贤的山石画法很奇特,运用“积累法”,重复皴擦默染,笔墨浓厚,层次丰富,在山石绘画的独创性方面,风格独特新颖,也是雨花石收藏大家。

原济(1642~1718):清代书画家,绘画理论家,姓朱名若极,号石涛,广西全州人。善画花果、兰、竹,尤善山水,画名极盛。其画构图新奇,笔墨雄健,淋漓酣畅。传世之作有《春江垂钓图》、《细雨虬松图》、《搜尽奇峰打草稿图》、《西园雅集图》、《黄山八胜图》以及《秋山图》、《石竹图》、《柱石图》,画中所绘奇石、怪石多缘物寄情。在他的《西园雅集图》中,画面湖石形态各异,其自创技法使用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更增强了赏石的表现力。在《古搓短荻图》轴中,垒成的山石惟妙惟肖地体现了园林叠石之趣。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自称为“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借以寄托其坚韧倔强的品质。郑燮向别人描述自己的画石方法为“有横块、有方块、有圆块,有欹斜侧块,何以从之目,毕竟有皴法以见层次,有空白以见平整,空白之外又皴,然后大包小,小包大,构成全局,尤在用笔、用墨、用水之妙,所谓一块元气结而不成矣。”《柱石图》的画石技巧,全部使用了他上述论点,在画石的技巧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板桥的传世名作很多,有《安澜图页》、《沈芦订读画图册》、《临八大山人八奇图》轴、《天竹白雕图》轴、《女娲补天图》轴。其中《女娲补天图》的练石无论从画中主题、立意、气韵都非常生动,女娲衣纹的刚直,骨法用笔的尖锐山石,经营位置的造型布局,色墨飞动的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的勾皴浑染,不拘一格的连写线条,在画石灵气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2)赏石的绘画技法自赏石文化的出现,画石便成为中国画中重要的主题之一,也是实践中国画绘画技法的重要领域。画石虽尚未独立成科,但无论在山水、花鸟、人物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专题表现石文化的类型中,还可以独立成章。

在现实生活中,石头几乎到处可见,如云南的路南石林、湖南的武陵源,石壁石峰几乎是景观的主体,庭院置石中的湖石和各种岩溶洞中的石笋、石柱、石钟乳,还有常被视作赏石珍品供于案头或置于盆景中的小型假山、奇石等都使人赏心悦目。

画家们常用运笔、用墨、赋色、着水等技法来表现岩石的形和质感,在运笔过程中,必须注意内圆外方,或内方外圆,并且要刚柔相济;以中锋为主,侧峰辅之,要浑朴凝重,藏巧于拙,并注意取势之向背,漏洞之聚散等。画石应连钩带皴,不能以线条四面封闭、密不通风,而缺乏生气。如果把园林置景的太湖石品类细化,则画石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侧峰太湖石画法:侧峰太湖石可用简练的侧峰勾勒,轻重运笔;转折拖迤,可用皴法来画,皴笔方圆结合;外廓见刚,有棱角,石不露光;内缘见柔,有弧圆,石不藏柔。

②园林广榭太湖石画法:此石性坚而润、嵌空险怪,因常受湖水冲击淘洗,缺少锋角,整体圆缓。画时,山石勾勒圆润而有层次,用卷云皴笔为宜,应注意用笔的转折,力求浑朴自然。

③独立成峰太湖石画法:此石在园林中的置景是不可或缺的缀景主体,应在“留白”空间较大的地方设立,也就是应在“筑垣须广,空地多存”的地方才能显现其美。要画得有亭亭玉立之姿,娴意中不失其重心。可用细密的“牛毛皴”加以渴墨点苔,以追求一种苍苍茫茫的意境,并使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技法境界。

④多孔嵌空的太湖石画法:此石的颜色,色青而黑、或微黑青、或灰中有一种白色,石体多坎,垂窍当悬,有空穿眼宛转险怪之感。此湖石应观察其分层斜叠之势,并注意洞穴的大小,必要地舍取;疏密的空间,必要地留白。可用中峰,用笔应雄强、老破而浑厚,以水墨“笼染”。石体皴法,以点攒簇为巧,下笔均直,以雨点皴为宜。

⑤卷毛如云的太湖石画法:此石在太湖石中虽有嵌空,但柔白婉约,依皴合掇。置景于濯魄清波、递香鹤廊、古柏老藤、佳木郁葱的环境中尤佳。石质纹如卷云细密中笼络起隐,多用卷云皴法画成,画中如补充适当的短披麻皴,笔笔紧跟,层层交搭,则更具有章法。

⑥品质完整的太湖石画法:此石在太湖石中当居极品,理所当然品质完整,石姿完整博大,气势冲激。多置于书屋亭台旁或深庭曲院前,三维观赏,不同凡响。可用侧锋、中锋等运笔,取顺势、逆势,墨色浓淡相宜,注意留洞,以长披麻皴运笔,皴笔多层积累,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毛笔的特征,润而不薄,厚而不松,交融自然妥贴。

⑦没骨浮姿的太湖石画法:此石淡巧雅洁,深邃含蓄,是太湖石叠山理水、营造意境的极佳上品。画时不用笔墨为骨,直接用彩色或墨色描绘石体。润丽华滋、浓淡相宜,以苔为皴、各有相当,润笔点风、突糊铺染。一笔之中分浓淡,是绘制没骨浮姿太湖石的恰当技法。

⑧干笔易工的太湖石画法:此石浑厚、苍劲,在太湖石中,显现刚劲、老辣。在皇家园林、古典园林中置景尤俱沧桑感,如有藤蔓攀缘,诗情交织,意境骤升。画时需用笔枯墨少的渴笔,“干笔皴擦,勾勒松秀”,渴笔易于着力,运用从心,画石中可以得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元代黄公望、倪瓒,现代黄宾虹为生渴笔画石的一代宗师。

同类推荐
  • 世界舞蹈艺术(上)

    世界舞蹈艺术(上)

    雅克·德比奇等人在所著的《西方艺术史》中说: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收藏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收藏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手风琴教学法

    手风琴教学法

    本书内容有手风琴音乐发展简史;中国手风琴专业教学现状;高等学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手风琴专业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手风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手风琴专业发展趋势,等等。对本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

    《画道精义》是一部着力于中国画体系构建的理论作品。作者毕建勋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提炼精华,构建出中国画背后的哲学思想体系,统合“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艺合一”等概念,将“画道”视为一种修心养命的“践形”方式,体现中国画优秀的、特有的内在价值。本书是作者基于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出,即首次将“画道”进行系统地梳理。“画道”是一种画学理论的创新,但画道的说法并非凭空而来,其基于中国画古代画论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画论传统中,一直都有“画道”这样的说法,但未见有对于画道内涵的深入论及及系统性的理论表述。本书极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画者既可以把本书当作画道的理论简明,也可以把本书当作工具书使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蛋蛋小龙仙:师父,徒弟掉啦

    蛋蛋小龙仙:师父,徒弟掉啦

    推荐新书《傲世绝宠:魔眼大小姐》,请大家多多支持。她是六界之中唯一仅存的神界血脉,唯一仅有的龙族人亦多宝,她肩负着为龙族复仇,重新创造神界的责任。他是仙界第一上仙亦清风,他一手将她抚养长大,收为弟子,毫不吝啬的将所有宠爱全部给了她,就算天地不容世人不许,他都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一切,永远只爱她一人。亦清风:“多宝,为师的心很小,只装得下你一人,生生世世,也只爱你一个,所以绝对不要离开我。”亦多宝:“师父,多宝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我的心,我的爱,哪怕山无棱,天地合,绝不断此情!”“我叫亦多宝,我是主角!”
  • 爱深埋在东京湾

    爱深埋在东京湾

    [花雨授权]那一场服装发表会上的初次相遇,那一场缘分下巧合的相亲安排,还有那一场契约般的无爱婚姻——不过是花花公子的一场没有谢幕的戏。那个自尊心受挫的男主角,终于发现原来动心跟假戏真做,真的会在现实中发生……
  • 冰落凤翔

    冰落凤翔

    一女穿越成乞丐!买噶的,这该如何是好?于是她开始了她艰难的乞讨生活!可是上天对她实在不薄!结拜好兄弟,竟然身份显赫!卷入宫廷,更没想到美男们众多,还对她如此倾心!果然穿越后的人在古代都是香饽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甜宠、1v1】前世,她本是天之骄女,岂料红颜薄命死于非命。意外重生,她成了人人唾弃的丑肥婆,怒打白莲花,脚踩贱渣男是日常,她恶名远扬,人人避她如蛇蝎。可权势滔天的他却独独对她宠爱,替她挡风遮雨。再摇身一变,她成为了人人艳羡的漠太太,有记者不怕死的问:“听闻漠少是您霸王硬上弓才得到的男人,请问是否属实?”“……”夏七七一个眼刀递向台下矜贵的男人:去他喵的霸王硬上弓
  • 繁星的恬面酱

    繁星的恬面酱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女孩孟恬樱因一次车祸伤亡,而穿越到了同一时间但地点不同的楚恬雅的体内,楚恬雅的父母在她5岁的时候离婚了,她的爸爸因此自杀,而她的妈妈嫁给了陈氏集团的老板,并将她接到了那里去住,陈氏集团的老板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和原来的妻子收养的,另一个是他们亲生的,收养的男孩叫陈卓繁,亲生的叫陈卓星。于是便开始了他们爱恨情仇的故事。
  • 才女有罪别想逃

    才女有罪别想逃

    没有公主病,却有公主命!做人难!做名人难上加难!穿越狗都逃不掉的扬名天下……可是宝宝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女子啊!
  • 自创系统当学霸

    自创系统当学霸

    重生回初中时代,没特长、没技能的普通人,如何逆袭?答: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个中年程序猿,重生学生时代,通过努力学习,挽救自己和家人命运的励志故事。
  • 灵起之契

    灵起之契

    地球第七轮灵气复苏即将到来,在十岁失去双亲的蓝离带着一个女婴生存了下来,在这灵气复苏之际,他会有什么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