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000000038

第38章 田垛(3)

他想起庄上前几年死掉的顾海金,那时是全乡学生中勤奋刻苦的典型,真的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会做作业解习题,别的都不懂,也没得兴趣。他用功用得把身体都搞坏了,戴的近视眼睛像酒瓶底。劳动课根本不上,事实上他瘦弱得一盆水都端不动;也不上体育课,操场一圈跑不下来就脸色煞白,喘不过气来。他考中专的那天是父亲背着上考场的,人已疲惫得走不动路了——鼻孔里还塞着个咽鼻血的棉花球儿——那幕情景让许多老师和群众都感动得流泪,没人不说这伢子有出息的,学习学得这个样子,“懂事啊,要前途啊!”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可上学不到两个月就写信回来,把订了八年的娃娃亲退了,嫌人家配不上他了,他国家户口了嘛。就这德性!毕业后,分回顾庄中学做化学老师,为国家教育事业作贡献不到一学期,就被查出染上了黄疸性肝炎,到县里医院住院,公家在他身上花了若干钱也不见好。他在上中专时谈的女朋友也对他疏淡了。他受不住,爬到医院的楼顶上跳了下来。他死了倒也拉倒了,父亲受不住,活生生地恨死了;妈妈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发起来就到学校找他……

但眼下的现实就是这样。你知识面再广,你特长太多,你气质再好,你品德再高洁,你考不上,你就只能是农民。许多自小就萌生的理想和抱负在那个“黑色七月”里倾刻间化为云烟。你将会让人瞧不起,让人讪笑,甚至包括你的家人都不能幸免,甚至你自小订的娃娃亲都保不住。就因为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你没有考上,你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成了生活的“半吊子”……

7.

这天上午放学后,李金祥邀存扣一起上他家吃中饭。李金祥是本镇上人,自从那天存扣在球场上为(1)班扬眉吐气后,他没事就愿意往存扣跟前靠。男同学总是惺惺相惜,对于这个学习成绩好、为人忠厚的金祥也是一样。

存扣犹豫了一下,看他脸上极诚恳,就半推半就地去了。他没有上同学家吃饭的经验,想到要和素不相识的大人坐一张桌子吃饭,心里不免有点小紧张。又有些激动。

走过老街,七绕八拐走了好几条长长短短的巷子,又过了一座很长的水泥大桥——几乎已到镇外了,终于来到一户人家的旧门头子前。推开门,一条大黑狗撒着欢儿向李金祥扑来,把七八只母鸡惊得翅膀扑扇着乱跑。黑狗又绕着存扣嗅来嗅去,存扣有些害怕。李金祥喝了它一声,黑狗便见风使舵地向存扣摇起了尾巴。

存扣跟李金祥走进堂屋。一个面目慈善的长者正坐在一个旧藤椅上吃水烟,一个老大妈在地上铡猪草。存扣有些诧异,想不到李金祥的父母这么老了。后来才知道,李金祥的大哥已经三十四岁了,大孩子都上五年级了呢。

存扣看靠西墙的大桌上放着好几碗菜。桌中间有一碗他最喜欢吃的糯米酒酿,盛得带尖儿。心想,李金祥家生活还不错呀,中饭吃这么好。李金祥对他父亲介绍存扣说是他的好朋友,今年才转来的。存扣有些腼腆地叫了声“大伯”,又低头叫了声“大妈”。两个老人高兴地应了。大伯笑眯眯地站起来说:“好啊,正好你两个哥哥都有事,不能来了。有同学陪你吃生日饭,再好不过了。”存扣看了李金祥一眼,才知道原来今天是他过小生日。

大伯大妈去院里灶房忙活去了。大伯烧火,大妈站锅——还有两个菜没弄,怕烧早了冷了不好吃。李金祥对存扣说:“你坐着,我上猪圈那儿小个便。”存扣一个人坐在空屋里,有些局促,也起来走到屋东山找到李金祥。猪圈里养着两条大肥猪,正闷着头在食槽里咕嘟咕嘟地用功,你推它搡的,很是不讲风格。存扣看得有趣,他家这两年没养猪,养的羊子。

两人回到屋里,看见有只胆大的鸡婆飞上了桌子在啄那酒酿儿,李金祥忙把它撵下来,一路咯咯咯地叫,仿佛很气愤、很不甘心似的。李金祥用筷子把那啄的地方挑了出来扔在地上,被跟进来的黑狗一口就舔掉了。吃饭的时候存扣就一筷子也不往酒酿里伸。李金祥的父母以为他不喜欢吃,就频频搛鱼夹肉往他碗里装,弄得他很不好意思。

1.

就这样,存扣渐渐融入到新的班级当中。对于他来说,田垛,田垛中学,是一个纯朴的地方,亲切安全的地方,放飞理想的地方。虽然他时常还忆起吴中的情景,那些逝去的快乐和伤心的往事——比如秀平,比如阿香,比如上高一时开学才两个多月就得癔病回家,一直未复学的王树宝……

存扣期终考试各科总分进入全班前六。他重新拾起了“尖子生”的自信。这说明转学之举是明智的,成功的。一年多来,他靠自己好不容易的努力从失去爱人的灾难和被人错爱的纠缠中走了出来,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信。现在回顾起来真是惊心动魄。在成长的道路上,他打赢了最凶险的一场硬仗。他带着欣慰的心情走进了暑假。

七月中旬,存扣目睹了机工保国的娶亲,心里很是为他快慰。三十九岁才明媒正娶地结上婚,新娘子是几千里外的贵州山里人,还是个才二十岁的黄花闺女哩,真是把保国睡着了笑醒了。新娘子生得苗条,一双毛狸眼,忽闪忽闪的,还孩子气哩。听说自小在家乡的云雾山里放牛,那里的太阳没有这里狠,水色好得不得了,瓜子脸嫩嫩白白的。一些闹糖闹烟吃喜酒的汉子看了眼馋,就有人说:“难怪保国等了这么多年不寻婆娘,他是在等‘七仙女’哩!”

保国家的房子早就翻建过了,七架梁,青砖小瓦,箍的大院子。堂屋里摆四桌酒席,厢房里两桌,还有四桌摆在邻居家里,一起十桌,正好“十分圆满”。晚宴上,保国穿一身簇新的“的确良”,领着新娘子各桌兜圈儿敬酒,满脸喜气,鼻头喝得红通通的。有人逗他:“喝醉了就逑不动了!”他真的喝多了,胸脯拍拍得“嘣嘣”响:“逑得动,我劲大哩!”旁边桌上的大嫂婶子看闹出荤来了,就示意新娘子,要她不要保国多喝。新娘子却听不大懂兴化话,以为是要她替保国喝。她连喝十几杯,脸上粉朵花色的,笑眯眯的,一点事没有。满屋人惊成一片:“不愧是出茅台的地方来的,硬是能喝!”

“喝水似的——不买账!”

“乖乖,这女伢子了不得,正好两个都能喝,这下喝到一起来了。”

有人喊到:“不能叫新娘子喝了,两个都醉了怎么弄啊!——只能醉一个。”

一屋人哄然大笑起来,大家都顾了插科打浑,筷子都不大动了。不是大集体那会儿了,上了酒席就光顾吃,一扫光。现在人对吃已不那么上心了,更多是图个喜庆热闹。新娘子的哥哥终于站起来,轻声和妹妹说了几句“蛮话”。妹妹有些羞了,拧着小腰钻进了洞房。关上门又把头探出来,朝保国招手。保国马上朝大家作了一圈揖,“得罪得罪,大家吃好喝好!”踉跄着扑进房门中去。

“急什事唦!”

“黑天长哩!”

“难怪,人家憋了多么年了,别饱汉不知饿汉饥了。”

“这下逮住了——今晚不晓得要逑几伙(次)哩!”

反正仗着女方的哥哥听不懂,由着性儿胡说。

保国的婆娘是他舅舅李国香带回来的。顾庄是个大庄子,历来食风盛,很讲究吃的品位档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至亲好友上门,用牛肉最客气。红白喜事更是要用牛肉,否则便寒碜。国香杀牛六七年了,赚了不少钱,但近年来本地和周边的牛越来越不好买了,原因是大集体生产队留下来的牛越来越少,个人养又不划算,现在都用机器的多,只好到外地贩。湖南、湖北、贵州都去,调卡车往家运。那边山区比江苏这边落后多了,缺少机械化,养牛的人家多。国香经常跑贵州,那些山区人都尊称他叫“李老板”。李老板收牛价格公道,人又和气,在当地人缘呱呱叫,结识了不少朋友。据说还有几个女子跟他相好哩。一次,在酒桌上有个朋友说:“你们江苏富,不似我们这山里,穷苦。”他用筷子指着山坡下那些赤脚放牛的女子,“你看这些娃娃,从小就放牛,连个学也上不起。”国香信口说:“嫌苦找几个合年龄的跟我回江苏做媳妇,保准吃好穿好。”虽然是酒话,那朋友当了真,在外面放出风来。还真有女伢子愿意的,一下子来了七八个。国香说:“我先带两三个回去,人多了车上难蹲。人家不说我贩牛,说我贩人了。”就先选了三个,其中一个临走时又舍不得她的寡妇妈妈。她妈妈抹着泪求她跟着李老板走,说嫁到江苏就等于脱了苦胎了。女伢子就是难舍难分。村里有个人说:“得了,李老板,你行行好,把她妈也捎上吧,看那边有没得相合的人家。如果不行,你下次来贵州再带带她回来,好歹陪她女儿几日。”国香允了。四个人带到顾庄,哪晓得都不够分,恨不得动抢。那个寡妇妈妈被一个看网的老光棍领走了,据说非常恩爱,老光棍什么好的都省把女人吃,没几天女人就挑着鱼篓上街卖鱼了,人养得比来时俊了不少哩。国香跟每户人家收一千元彩礼钱带到贵州给人家父母。第二次又带了四个,没回来时,国香就瞅准了一个叫小芳的俊俏姑娘,跟她家长说要介经给自己的外甥,说他外甥虽然岁数大些,但绝对一表人材,家里高堂大屋,在外打水斫田,在家碾米打粉,是个赚钱手,嫁过去一世享福。小芳父母说:“人大些不打紧,果真人好有手艺,家里殷实,我们同意。但口说无凭,这千山万水的我们去不得,让他哥哥陪他去看下子我们好放心。”带回来一看,他哥哥屋里屋外一打量,满面笑容,比他山里不知要好到哪去了。保国里外一簇新,梳个分头,人精神了不少,看样子也就三十四五的样子。可能是多读了些大书,好衣裳一装扮竟有点斯文气象。那小芳红着脸就点了头。保国第二天立马带小芳上吴窑买衣裳,上下一套笼,买了好几身;也给舅老爷买了衣裳,香烟,还塞了零花钱,让他自己买些可心的东西。

2.

这个暑假存扣更真切地体会到改革开放的神奇魅力,不仅农民的衣食住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了农村的婚姻结构。以前寻人嫁女,大多在十里二十里的圈子里,伢子要上外婆家,甩开脚丫子就跑;亲家往来,行船也顶多小半天功夫。婚姻像一张网,把周遭的村庄都联系起来,真是“骨头连着筋”。如果掰着手指头弯弯绕绕算过去,哪村哪庄都有自家的亲戚。可现在不同了,因为农村子女可以考大学,不少分到外县外省,有的就和当地人联了姻。现在富民政策好,乡下人已越来越不满足在几亩田里刨食了,胆大的纷纷往外走,特别年轻人更是敢闯,出去打工做生意找活钱,有些灵通的丫头就嫁给了可心的外地人,出息的小子也把外地姑娘往家带。国香带回的两批贵州女子,使顾庄的外地“蛮媳妇”更多了。听到这些水灵的“蛮媳妇”蛮声侉气地说笑,看到她们很远地方的家里人赶过来走亲戚,顾庄人就很自豪,认为他们庄子毕竟是风水宝地,梧桐树上落满了天南海北的金凤凰,对这些外地媳妇和远方客人相当的客气,充分显示了大庄子人的宽厚风范。存扣同样有这种心理,顾庄的外地媳妇多,他也欢喜。

现在庄上有个奇怪的现象,每年春节一过,等不及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有一拨一拨的年轻人挎着包背着行李出去了,逢年过节才又一拨拨地回来,穿着外面的时新衣裳,像海外侨胞衣锦还乡,神气活现的。不消说,走的时候他们屁股后面保管又跟上一两个丫头小子,下一次回来的时候便有了同样的神气。东连七月里把他的淮阴小对象带回来了,那姑娘朴实又大方,身体发育得很成熟,穿着短袖T恤,两个大奶子饱实实的鼓得老高,有促狭的家伙戏称“人没到奶子就到了”,也有人说准是东连天天拿手去摸,摸大了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姑娘叫小琴。东连带小琴到存扣这里玩,小琴见到存扣却有点不好意思,偷着问东连“他真是你的同学啊”。存扣见了小琴也有点不好意思,也不知道咋的。东连在外面刻章刻得好,据说一个月弄过上千的,他戏谑地对存扣说:“存扣呀,你这是要上学的,要不凭你这样子到外面准是赚大钱的人,什么好丫头弄不到?你看,我小琴一看到你就不做主了。”小琴听了马上用手狠狠拧了他一把,脸上嫣红一片。

存扣被他说得不自在,但心里有个地方也不由一动。他嗔了东连一句:“瞧你瞎说的,一张嘴越来越贫了!”

存扣心想,这世界真奇妙,许多不如自己的人走出去了居然都混得有声有色的,一个个很有奔头,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这真是得益于这个时代。只要你敢想,敢干,勇于投入外面的世界,连不健全的人都能找到理想的支点,扬眉吐气地活着。原来十七队的瘫子巧三,跟他一般大,打小就在地上爬来爬去,像个泥狗子,稍微大些撑着一张独凳儿“走路”,小学读到三年级就不上了,闲在家里看鸡吆狗,等于一个废人。哪晓得他还敢跟着人下江南,在无锡、常州、镇江边流浪边刻章。十个残疾九个巧,虽说没上几年学,但汉字就那几个笔划,只要人家把名字写出来,不管认得认不得,他都能刻得很漂亮,加上人家可怜他是个瘫子,很多人都照顾他的生意,他就在外面弄得发了财。去年春节前存扣在北大圩遇到他和一拔人下了轮船回家,巧山撑着锃亮的高级铝合金双拐走在当中,上身穿件崭新的茄克衫,下面是笔挺的西裤,脚上是三节头的黑皮鞋。茄克衫敞开,胸前飘着一根鲜红的领带,头发还烫成“爆炸式”。他脸上没有一点残疾人惯有的猥琐神色,相反非常的自信,目光坚定。巧三给了存扣一种强烈的震撼。他想一个瘫子都能拼得如此有尊严,何况我这四肢健全的人?一种豪情从他心里升起,他迎着扑面的寒风心里发誓:一定要珍惜自己,努力成为庄上最优秀的人。

暑假间,关于庄上人出外打工的趣事存扣听了很多。他哥哥讲本队的朱学华在江南有家窑厂上挑砖的事。朱学华养下来浑身就是白的,皮肤白,头发白,眉毛白,眼珠子是蓝色的,像个白色人种。这种人在月红嫂嫂的娘家李庄也有一例,本地人称之为“沙公子”。朱学华皮肤不禁晒,夏天不能赤膊,否则会起泡蜕皮。存扣小时候老和他玩,捉迷藏(一般是在夜晚)时他总是先找到躲藏的人。都说他的蓝眼睛是猫眼睛,晚上东西看得真。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而是他聪明。他小学成绩很好,上了初中因为老受人歧视,没人肯跟他同桌,给他添了“美国鬼子”、“妖怪”等浑名儿,他就气得不上了,回家务农。几年下来人生得高高大大的,身板强健,就跟人上江南找工做,在窑厂上挑砖。白天辛苦一天,晚上民工们有时也结伴出去找乐子,到城里逛逛。学华买了一套廉价的西服穿在身上,居然常有人把他看成“老外”,他有时就顺水推舟跟人家挥手喊“嘿啰”,喊得像极了,喊得兴高采烈。哥哥讲到这里的时候可把存扣乐坏了。他就想出外打工卖力虽然苦,但苦中也有乐——这是多么实在的生活、可爱的生活啊!

存扣有时候就有些心急火燎的,他觉得自己都十八岁了,还整天圈在学校围墙里,真是没意思,还不如马锁、进财、东连、巧三、学华他们痛快呢。他恨不得今天就考上大学,明天就大学毕业,后天就投入真正精彩的生活。

1.

同类推荐
  • 艾迪的自白

    艾迪的自白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生,在圣诞节的早晨,我迈进了警察局。早在几个小时前,圣诞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我遇见了雷德——一个管道工人。在愉快的交谈过后,我们一起回家庆祝节日。然而,意外发生,我被他袭击了。警察、朋友、亲人,所有的人都在让我回顾事情的起因、过程、细节,一遍又一遍。而作为受害者的我,却失去了沉默的权利。一夕之间,仿佛所有人都拥有了雷德的脸,让我胆战心惊。没有人能理解我内心的痛苦,也无人意识到我的恍惚和恐惧。伤害就像永不落幕的电影,我成为唯一的观众。或许只有逃离,才能改变痛苦的生活……
  • 黄金世界

    黄金世界

    1894年3月17日,中美两国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简称《华工条约》,是美国政府为限制、排斥在美华人而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此条约使得饱受欺凌虐待的在美华人处境更加艰难,引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本书共二十回,以此事件为背景,包涵三方面内容:赴美洲的华工被虐待的情况,上海等地反美华工禁约抵制美货的情况,内容深刻悲壮。作者意在反对《华工条约》、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人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 愤怒的村庄

    愤怒的村庄

    曹永,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已在《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山花》《江南》《长城》《作品》《滇池》《星火》《雨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若干,有作品被翻译到俄罗斯。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
  • 十二楼(古典文库)

    十二楼(古典文库)

    本书是李渔继《无声戏》一、二集之后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约成书于顺治末年。共收小说十二篇,每篇故事中都用一座楼作为中心关目,可见它们是作者有计划创作的,这也体现着作者一向追求故事新颖奇巧的创作思想。这些小说的个别篇章,如《十卺楼》《生我楼》,因过分追求情节的奇巧,不免有描写失真之处,但总的看来,它们还是非常生动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多方面的社会生活,不愧为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佼佼者。
热门推荐
  • 史上至强大帝

    史上至强大帝

    姬武是一名网络主播,只不过和普通的主播略有不同。其他主播直播的是甩臀脱衣舞,姬武直播的是宫廷里成百上千名佳丽的翩翩起舞。其他主播直播的是游戏一路过关斩将,打造极品装备,姬武直播的是两军百万人厮杀,灭他国抢他家的公主。你问姬武为什么这么叼?没办法,直播间里上千万网友除以三,这能抵多少个诸葛亮?道友,别瞅了,说你呢,投上一票,赶明送你个公主怎么样?
  • 山贼大帝

    山贼大帝

    上抢天,下抢地,中间空气!天生万物皆可抢,山贼一统我为帝!赵虎魂穿万古,为父报仇,诛地主,杀恶吏!落草为寇,觉醒山贼系统。护良民,抢官府,民贼勾结;诛地主,合万贼,一统贼山;截朝廷,抗外虏,无法无天!终成一代山贼大帝!
  • 太虚山的宝可梦训练家

    太虚山的宝可梦训练家

    从太虚山出发的少年向着各地区联盟挑战(本文中出现的其它次元角色,只是作为龙套,并没有拥有本身的力量)
  • 红岸止(精装)

    红岸止(精装)

    本书以清丽畅美之笔,书写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一位女子,在她少女时代的种种伤痛经历:禁锢年代性无知导致的坏名声,父亲亡故,寡母门前是非多……伤痛中也伴有情窦初开的朦胧爱情带来的甜蜜。小说真实地描述了特定时代一个女孩子从心理到生理的成长过程,并以自己夺目的美丽,折射并反衬出那个时代的粗砺丑陋;呈现了浓郁的20世纪70年代社会风情,镌刻了一代人的记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乐府学概论

    乐府学概论

    乐府学是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本书首次系统阐述了乐府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历史和基本典籍。前两章阐述基本概念和方法,主张以研究乐府活动为中心,从文献、音乐、文学三个层面进行考察,目标是使乐府诗发生、发展、变化情况和所属音乐特点以及文学特色得到尽可能清晰的描述。后三章回顾由汉至清乐府学发展历程,分汉唐、宋清、现代三个阶段交代乐府学发展大致脉络。
  • 杨力谈孕期养生

    杨力谈孕期养生

    孕育新生命的过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一步,也是每个打算做父母者必须经历的一段人生插曲。在孕育的40周里,孕妇必须保持最健康的身心状态,为孩子健康一生打下基础。所以,做好孕期40周的养生保健计划尤为重要。掌握完整孕期生活禁忌,享受初为人母的幸福生活,来自养生专家的健康叮嘱,一本从怀孕到生产的着重秘笈给你全方位的细心呵护。
  • 别问这就是命

    别问这就是命

    瑾辞是六界最老的神仙,万万年过去,她看这世间从鸿蒙混沌,到太平锦绣;她览尽世间万物,沧海桑田,人事变化;她是传说,是历史长河的见证,是口口相传的吉祥物……时光奈何不了她,她奈何不了寂寞。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她的情又在何方?——嘘,别问,这就是命~—————————某天——“你到底是不是快穿系统?”“是啊,我是”“那行,你绑定我吧?”“不,不行啊!我有命定的宿主”“是这样啊……”“是呀,所以……”预知后事如何,详见正文
  • 冬元歌

    冬元歌

    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一首热血铸就的史诗;一曲繁华落尽的冬歌;一片战火纷纷的大地。
  • 明媚

    明媚

    匪我思存出道5年首部散文集,收录其多个专栏的数十篇美文。爱情小说作者笔下的狗血八卦,文字洋洋洒洒,讲波澜壮阔的帝王秘史、品龙井月饼的小巧精致,将寻常生活中许多感触与记忆用唯美的文字描绘出来,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