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9900000007

第7章 云水篇(3)

还有,对于拨无因果的尼干子外道苦得,善星却夸他是最上乘的阿罗汉。佛陀说苦得实不解阿罗汉道,并预言他在七天里会因吃太多腹痛而死。善星马上跑去告诉苦得,要他想办法,千万别让佛陀的预言成真,“当令瞿昙(指佛陀)堕妄语中”。

为了活命,苦得即刻断食不吃,过了六天,满七日后,他才放心的吃黑蜜,又喝冷水,不久便腹痛而死。化成食吐饿鬼的苦得还劝导善星:佛陀所言皆是实语、善语、真语、义语。

善星三番两次和佛陀作对,佛陀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我虽为善星说法,而彼都无信受之心。”

善星出家后,原已断欲界烦恼,得了第四禅定,后来因亲近恶友而生邪知邪见,并对佛陀生起了恶心。纵令如此,佛陀仍让他跟在身边二十年,因为“我久知是善星比丘当断善根,犹故共住满二十年,蓄养共行。我若远弃,不近左右,是人当教无量众生造作恶业。”

这是佛陀将“恶徒”留在身旁的理由,甚至“求觅善星微小善根,便欲拔济。”虽然到最后结局是“终日求之,乃至不得”,善星终究堕入阿鼻地狱,佛陀的一番苦心和深重情义,仍令人敬佩感动。

每每从经典中如是亲炙了佛陀浩瀚无尽的慈悲、智慧与耐烦、善巧方便……。

而每次读着佛陀、念着佛陀,我都会自然的想起我的师父(星云大师)。是宿世的慧根,也是十二岁即出家,清纯六根所熏习的尽是佛法善种的缘故吧,感觉上,师父宛如佛陀的化身。

为弘法利生,师父不畏艰难,永远向前;面对灾难、毁誉,师父举重若轻,不动如山、不着心;面对“恶徒”,小事,师父不计较,危害到常住、佛教、信徒,他会生气,但在严厉谴责声中,更隐含深深的沉重和悲悯。

今生不见如来金色身,但佛陀法身亘古长存,无所不在,从经典的教法,从历代高僧大德的行谊,从师父的慈心悲愿、言行举止,我看到圣者风范、佛陀法身,正如阳光煦煦遍照,如流水汩汩流淌。

我不敢轻于汝等

看到别人的言行与自己的道德标准相抵触时,我们大都会先打个问号,紧接着脑海里浮现“自以为是”的论议、分别和评价。

《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每次见到人,无论出家、在家、好人、坏人,他都礼拜赞叹:“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即使别人以杖木瓦石打他、掷他、赶他,他躲到远处,仍是高声喊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常修“不轻之行”,永远对人尊重赞叹是何等不易!对于有德有才之人,我们会自然升起敬重之心。至于无才无德,甚且懒惰、虚浮、恶口、两舌、傲慢、谄曲、狡诈等等之人,厌之避之,犹嫌不及,何能升起尊敬之心?

如来十号里有一个为“明行足”,指三明、五行皆圆满具足。五行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

其中的婴儿行,很耐人寻味,它含有两种意义,就利他而言,是将一切众生视同婴儿,以大悲心来呵护度化;从自利而言,菩萨修持,不能有所分别,须以婴儿般天真无邪之心看待世间,对所有人事物之高低、好坏、美丑……,皆无分别、一律平等视之。

将婴儿视为修行指标之一,是多美丽、多令人莞尔的修行呀!这和基督教说的“把自己变成婴儿,才能进入天堂”,有异曲同工之妙。

刚出生的婴儿洁净如白云、朴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这样的面貌来到世间,怎么走到后来就变形了?

小孩子开始学步,探索世界,也是如空荡荡的干净瓶子,如全然松软的海棉,四处汲取生命成长之水。他们仰望众人,人人都崇高伟大。

身高逐年增加,俯视范围越广,睥睨角度也更傲更斜了。

佛光山的净土洞窟里,有一区是佛陀为诸大菩萨、比丘、天人们说《阿弥陀经》的场景,入口的门很低,只有五尺高,大人必须弯腰低头才能走进去,意即告诉我们闻法、求法须得放掉我执、放下身段,谦卑虚心,才能真正遨游佛法大海。(小孩不用低头,因为他们有浑然天成和佛菩萨相应的心吧?)

每一个人也都是一块宝,能让我们开采获益。佛性人人本具,如果尘埃蒙蔽,我们可以做拂尘的人。而且,“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表相上若有残缺、丑陋,那也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照,引为殷鉴。

“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我们也来效法菩萨,行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尊重、行赞叹……,在大众中,彼此相互成就佛道吧!

一床棉被

出家时常住提供的一套棉被,接收时已是“二手货”,它们跟着我从南到北,再由北至南,睡了十几年,被单已洗得泛白,棉絮也早失去弹性。

尤其被身体压熨成扁平烙饼般二尺半宽的垫被,铺不满木板床,每到冬天,躺在上面就蜷缩得像一只蛹,有时手臂不留意平伸出去,碰触裸露的冰冷木板,触电似的赶紧缩回胸前。

于是,心头直念着:再买一床棉被吧!

只是忍过极寒的两三个月冬季,天气暖和些就忘了这档事。如此过了好几年,这一年冬天终于下定决心向佛学院请购了一件棉被。

当天晚上,将原来的盖被移做垫被,看它将整张床铺得满满无缝隙,我心满意足的笑开来,然后期待冬眠似的钻进那件宽大膨松的新棉被。许久不曾拥有的温暖感觉瞬间紧裹全身,很快的沉入甜甜的睡梦中。

第二天闹钟铃声响,我竟不似往昔一跃而起,兀自闭眼耽溺于柔软舒适的被窝里。

日本天台宗初祖最澄大师,他出家后曾独自至比叡山修行。湿热的夏天,夜夜忍受蚊虫的侵袭,到了冬天,更得咬紧牙根承受穿心透骨的凛冽风雪。

有一天,他哆嗦着到山脚下托钵,一位老婆婆交给他一个包裹,告诉他:“这是你母亲要给你的,她不知你修行的地方,托我转交。”

最澄捧着包裹回到山中小屋,打开来,里面除了一些干粮,还有一件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袄。最澄非常高兴的穿上它,嘴里念着:“今晚可以好好睡觉了!”

穿着温暖的棉袄,最澄进入了甜蜜的天伦梦。梦里,他和父母亲一起围着火炉喝茶谈天,父亲说:“有最澄在,家里就变得很明朗。”母亲也笑咪咪的说:“孩子在身边,我就安心了!”

最澄的孺慕之情,也被深深卷入温馨的家庭氛围里。蓦地,他惊醒!回味一下梦境,之后他坐直了身体,脱下棉袄,将它仔细折好放进柜子,心里一面说着:“妈妈,您的关爱,我心领了,但是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我道业未成……。”

今日,一床棉被的柔软温暖,险些令我贪恋而耽误了早课,不禁想起最澄大师的这段故事。

《缁门警训》里写道:“卿已出家不可自宽,形虽鄙陋使行可观,衣服虽麤坐起令端,饮食虽疏出言可餐,夏则忍热冬则忍寒。”渴望饱暖、舒适、安逸、慰藉等感觉,是生命的本能和需求;刻苦节欲、淡泊坚忍、精进不懈,却是修道者须自我砥励的。

亲情与道情,温情与寡情,这之间如何从抗衡、矛盾,行至平衡、自在,其心路历程,唯修行者能惺惺相惜,能理解体会吧。

打成一片

平时,我们将思想、情感、行动等的密切融合称之为“打成一片”。禅门另有不同的诠释,或言是非、好恶“打成一片”,或谓内与外、心与境“打成一片”,或谓众生与佛、真与俗“打成一片”;都是指泯除理事上的计较分别,将一切千差万别归于平等、统一、和谐。

日前,韩国海印寺的法师们应邀来佛光山参访,他们一行二十人在大雄宝殿里,用韩文唱出祈愿祝祷的梵呗,浑厚嘹亮的音声,整整回荡了二十分钟。罗列两旁接驾的我们当然听不懂,只听出最后是以《心经》作结束。

远来的和尚以他们的语言,向不同国度的僧俗二众,传达心中的敬意及谢意;这是祥和美丽的一刻。

稳坐大殿,崇高伟大的佛陀、阿弥陀佛、药师佛,敛眼慈视走进来的人们:日本僧侣端坐佛前以日语诵经;道教人士抬着神像来礼拜、行法;天主教的神父、修女,带着虔诚的宗教情怀来瞻仰问讯……。

于诸佛菩萨前,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的人民,自然的、不可思议的会涌生出水乳交融的感情!

二○○二年九月,我们到日本参加讲习会时,曾抽空参访临近的寺院。有一天,在信徒安排下,造访有名的筑波神社,住持热心的介绍筑波的历史之后,即由专人带我们走过饶富古趣的庭园,来到一间木造殿堂。在象牙白的洁净地板坐定,首先,身着紫、黄不同颜色道袍的道士击鼓,硕大的太鼓上,响出震摄人心、节奏明快的韵律,接着,一位道士行至前方法坛,在神像前为我们祝福。

虽然不懂他们的礼仪和其中涵义,但由其肃穆慎重的神情和动作,能感受到他们待客的诚意。因此,他们的仪式结束后,我们也礼尚往来,诵了一部《心经》,并为他们三皈依、回向。

那天双方以各自的语言和仪式,作了一场欢喜圆满的宗教交流。

容纳异己,允许不同的声音,才是民主社会的正常状态。《碧岩录》言:“长短好恶,打成一片;一一拈来,更无异见。”放下国家、宗教、种族的对待,彼此以尊重包容的高贵情操,平等的打成一片,不亦美哉!

佛陀当初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见机微笑,而传下“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这是一般人熟悉的公案。后人另作文章,说须菩提闻佛说法,深解义趣而涕泪悲泣。到底笑者是?哭者是?

将这一笑一哭相提并论,乍看愕然,继而一想,有何不可?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世界才多彩多姿呀!

纯熟、浑然,打成一片的境界里,有你有我,无你无我。

自性花无影树

青林禅师有一次问他的弟子石门:“你今天做了什么事?”石门回答:“种菜。”青林说:“遍地都是佛身,你在何处种菜?”石门不加思索答道:“金锄不动土,灵苗到处生。”

是呀,自性本来具足,何劳翻土播种?

青林禅师很满意这个答案,第二天在园林遇见石门,再考考他:“栽些无影树,留给后人看。”石门认为无影之树不能栽种,青林问他没见过无影树,怎知不能种?石门则回答:“正因为没见过,所以才不能栽呀!”

无影之树,一说“没见过,怎知不能栽”,一说“没见过,所以不能栽”,禅宗这种着着进逼至短兵相接,又层层否定剥落的公案,常叫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父母、师长及书本的教育,而建构一套标准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认知与价值观。一代一代传下来,我们有了文明的生活,却无可避免的,我们也用约定俗成的是非观念来评论事物,以制式僵化的思想来看待活泼泼的生命,以愚昧幼稚的眼光面对磅礡的大自然……。

向外追求、向外批判,胡乱的到处耕耘,忘了自家宝藏一直等在那儿。

如此跌跌撞撞的走过一年又一年,总要等到哪天蓦然回首,才发现人事已非,寻不回来时路了!

来时路上,原本有晶亮的阳光,在翠绿林间轻盈曼舞;原本有婉啭啼不停的鸟语,原本有欢喜飞跃的松鼠,原本还有清水淙淙……,怎的,这一切如隐入雾中,已模糊难以辨识了?

或许物质生活富裕了,亲人感情疏离了;事业有成了,精神空虚了;名利到手了,健康失去了;权势掌握了,内心腐蚀了。我们已失去原有的完整!

或许正好相反,或许拥有一切的幸福快乐,或许已一无所有了。(不过,能到达身心一无所有的境地,可不容易呢!)

每一年,我们常是年尾检讨,年头期许,不妨掂一掂:得失的天秤又如何?时时检点心田:是长出无明草?或开出自性花?

学习禅师的“不预设立场”,和“行不涯岸”的广博胸怀,当能让我们自利利他,并且安身立命!

动静之间

二○○四年的春节比往常动荡、忙碌许多!

为了春节的“花木奇石艺展”,佛陀纪念馆预定地这块“尚未开发”的五十甲土地,一个月内以惊人的效率,神奇的技术,快速的擘建了一座结合宗教、艺术、教育、观光等多元功能的美丽净土。

有半个多月的日子,一大清早,全山大众即如潮水般,一波波涌向佛陀纪念馆。三、四百位头戴斗笠、身穿围兜的出家众和在家菩萨,有的弯腰掘土、捡拾石头;有的清扫落叶、砍枯枝;有的种花、植草皮;有的挂平安灯、漆油漆……。

从皎洁的月亮犹高挂黝黑夜空,到亮晃晃的阳光映照大地,极目望去,一推一推钻动的人群,宛如米勒笔下的“拾穗”:一幅勤劳、丰收、祥和的感人图画!

“出坡”是佛门重要的一项修行与功课,大家早习以为常,不过像这次动员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幅地之广,倒是少见。虽然每天“收工”时,大家都拖着疲累蹒跚的步履,但是,工作时所散发的同心协力为常住打拼的共识与凝聚力,却如无形的丝线,将每个人一个个给绾起来。

作为人间佛教的道场,每逢春节,佛光山除了传统的点灯、朝山等祈福消灾法会,也用心规画各种能让人赏心悦目、舒畅身心且具启迪教化意义的活动。

事前的大扫除、布置,已嗅出忙碌的年味,从除夕开始更迎入川流不息的人潮,有携家带眷、有好友结伴、有一大票团体;摩肩接踵的人群,将热烘烘的喜气布满全山!

我欢喜而平静的承受这一切。

过去的我无法如此看待。因为光目耀眼的事物总难持久,融洽难舍的餐聚有结束的时候,精彩热闹的晚会总会散场,异国异地的旖旎风光总不能一辈子流连逗留。欢乐不可能永远持续,曲终人散的落寞伤感,常常排山倒海掩盖先前的所有快乐!

这种“情伤”应也是许多人不愿甚至无法承受的吧!于是,有的人不是让自己不停的在缤纷声色中沉醉,就是选择远远的避开,在不起不落的生活中维持平淡的心情。

进入佛门,才逐渐体会所谓“静中养成,动中磨炼”的修行。宁静中的孤独、充实、沉淀,是自受用、是修慧;动荡里的观照、付出、参与,是他受用、是修福。能自利利他,福慧俱足,才是真正圆满的修行。

沉寂,须有变动来提起;动荡,也终归于平静。于动,不拒不黏;于静,不执不耽。新春之际,期许在动静之间,皆能清楚观照、提醒:“莫使年年增长无明草,莫让岁岁凋枯般若林。”

替他空堕泪

“叩─叩─叩─”随着木鱼节奏,缓缓的佛号声,萦绕在四方冰冷的水泥墙之间。偶而目光往金黄色往生被覆盖的亡者身上望去,总不由得停留在被缝空隙隐约可见,垂在身侧的一只手,和往生被末端微微拱起而成外八字的脚形。

一个生命,不,一个躯体躺在那儿。手中的木鱼棰“叩─叩─叩─”内心的哀沉凝结出一声声的“南─无─阿─弥─陀─佛─”。

不忍见家属的哀伤,我总是垂目或闭眼。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前方有影晃动,抬眼看到同是一袭黑色海青的僧人──远道赶回来奔丧的师兄,他回来了!紧抿着嘴,无以言喻的肃穆挂在苍白漠然的脸庞上。看着他静静的上香及凝视往生被下的身躯,突然,我心中一紧,两行热泪汩汩不止……彷佛躺在那儿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是那奔丧回来的出家儿!不是彷佛,终有一天,也必定会有这一天……敲着木鱼的双手,腾不出手拭泪,只能任它滑下脸颊,濡湿衣领。

同类推荐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沟通技巧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沟通技巧

    人人都要与人沟通,人人都要学会沟通。沟通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沟通也是一种生活更趋完美的补充,良好的沟通让青年人开拓眼界,获取广博的知识精华,良好的沟通也可以让青年人,从他人那里获取智慧与力量。勇敢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你的生活更加美丽无暇,让你的人生更加璀璨辉煌。
  •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

    商汤网开三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我们要从历史中学习团结友爱。
  • 舍与得的励心课:人生有度方坦然

    舍与得的励心课:人生有度方坦然

    人生的尺度,丈量的是自己,观照的是世界。它是筛眼,决定着我们的取舍;它是尺子,衡量着我们的对错;它是缰绳,一收一放之间,掌控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88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88条人生经验

    20几岁以前,你还是个小女孩,你可以不问世事,可以纵容放肆,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哭大闹,用撒娇来摆平一切困难,但20几岁以后可没人买你账了。进入社会,你就要去接触很多你以前没见过甚至没想过的事情,去经历很多以前你没有感受过的情感。你要经历美好的、丑陋的、好的、坏的,你躲不开,也逃不掉。20几岁将是你的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候,也是你最该珍惜的年龄段,因为在这个年龄段里,你将经历人生最精彩的生活——工作,恋爱,甚至于结婚生子。但20几岁的你,还有些青春年少,还缺乏人生经验。这时候,有的女孩就容易误入歧途,走许多弯路,甚至钻进死胡同,自误一生。当猛然醒悟时,人生格局已定,且年华已逝,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回。
  • 观心术

    观心术

    记录了一个现代人在红尘滚滚的世界里,发出的真实而自由的心灵之声。讲述了一生中所珍惜的情缘往事——亲情、爱情以及友情。
热门推荐
  • 卷阿异事

    卷阿异事

    《诗经》中记载:“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所有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洪荒神兽、青铜器、妖魔鬼怪,惊奇险境就在这里!
  • 帝国老公强宠妻

    帝国老公强宠妻

    安如嫣从来都没想到自己重生后的丈夫竟是一身桀骜的夜墨尘。此人清冷,腹黑,狡黠,她处处堤防,然而他却步步紧逼。她想利用他,夺回自己所失去的一切,让渣男狠女自食恶果。某天。“夜墨尘,你就是一混蛋,我对你没有爱。”他大手狠厉钳住她的小脸。“招惹我之后再说对我没有爱?女人,也只有你敢在我面前如此放肆。”只是她没想到这场利用背后,她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心交了出去。从此她踏上了那只幸福的船舱中,所谓的因祸得福大概就是这样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天衙门小江湖:捣蛋女捕快

    青天衙门小江湖:捣蛋女捕快

    看过捕快吗?看过女捕快吗?看过不按常理出牌的捣蛋女捕快吗?随我来看看吧!
  • 我是刹那

    我是刹那

    根据SE原作《祭品与雪之刹那》和2016新作RPG《我是刹那》灵感创作,触动心灵的尘封故事,大家可以点一下加入书架就能收藏了哦,并且QQ阅读,腾讯文学两个平台是同时首发的,作者QQ1513221978
  • 幻想园

    幻想园

    她,小米,一个十分普通的女孩子,过着十分普通的生活,只是偶尔喜欢做梦,偶尔喜欢幻想一下下。虽然她无数次的想过自己死去的狗狗点点能够还在她身边,但拜托,它突然间的复活是很吓人的好不好,并且它居然还会说话?并且她还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奶奶,和一堆奇奇怪怪的亲戚,口口声声理直气壮的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小米,好像多不情愿似的,噢,这到底是什么世界啊?
  • 崩坏世界:世界

    崩坏世界:世界

    这是两个世界的事情,却在一个世界上上演。少年背负着世界的希望,承担了世界的痛苦,在本不应该走上的不归路上行走。若是存在即为合理,那么,不应该存在的存在是否是合理的呢...
  • 我在异世当爸爸

    我在异世当爸爸

    穿越怎么办?当然是让他们跪下叫爸爸┐(?-`)┌
  • 君误凰

    君误凰

    “君误凰,乱风华,侯门嫡女谋天下”她是高门贵女,他是王府世子她是清高孤傲的准阳侯嫡女,三千青丝暮如雪,狡猾狐狸迷人心,芊芊玉手掌天下,心狠手辣却仍存善念。他是桀骜不驯的少年战神,一袭白衣飘如雪,一双狼眸识人心,玩世不恭亦洁身,野心勃勃藏心底,让人看不透,识不懂故事的开始是在一场宫宴,两人擦身而过,惊鸿一瞥——————那日,她假扮朝臣被他发现后,两人站上高高的城墙,一青一白,两人皆望向繁华的街道“天下之纷争,源源不断,犹如虎狼之穴,让人闻风丧胆,一介女子,竟也有如此野心”“权势地位,无人不喜,有那个实力,为何不争一争,哪怕我一介女子,不也骗过了明宋满朝文武百官”“既然如此,可有雅兴,一同谋四国六州一境之大地”“荣幸至极”心思深如海,城府高如墙,两人相像之处,莫过如此这场四国与六州一境的棋局,各方英雄辈出,争斗不断,最后鹿死谁手,就要看各位的智谋了
  • 王妃倾城

    王妃倾城

    上官燕儿一身才华,如今却落得家破人亡的。父亲母亲只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全家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满门抄斩,为了报仇她委身成为皇帝的妃子,一步一步策划复仇计划······
  • 伸向海贼的黑手

    伸向海贼的黑手

    曾经,我是大临市第四精神病院的王者现在,我是海贼世界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