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9900000008

第8章 云水篇(4)

恐怖的胎记

自幼生性怯弱,胆小怕黑,极少晚上九点以后,还一个人在外面闲荡。出门逛街、看电影,总有哥哥姐姐陪着。 曾经走过阒暗的街道,顶上是广袤无垠,如巨伞般弥天盖地的一片黑;脚下是冷硬无情,如巨蟒般蜿蜒匍匐的一片寒。一步一步踩在好似永无尽头的孤寂黑寒里,全身不觉毛骨悚然,心中无由地惧怕,害怕什么?害怕突然冒出杀人抢劫的坏人?或害怕没见过却常听人绘声绘影、面目狰狞的恶鬼呢?我不知道!只知道这样的记忆,已经烙印成孤独黑暗的恐怖胎记了。

第一次看见“死人”,是在小学二年级左右。有一天晚上十点多,整条街道突然奔腾起来,随着人潮,我来到对街一家常去看病、熟识的小儿科诊所。从大人身体缝隙间挤进去,只见平常患者候诊的长条椅上,躺着湿漉漉的一个人,穿着一身白,没看到脸孔,只看到一双毫无血色、白皙皙的脚丫子朝着门口。

由大人们的窃窃私语中得知,诊所的“先生娘”跳海自杀……怎么可能?躺在那儿,让大家指指点点的“死人”,竟然是那位年轻、漂亮又亲切的先生娘!

当时忘了问,现在仍不明白,为何一位雍容华贵的医生夫人会去跳海自杀?三十几年了,她那由海里捞起的白色湿濡身影,偶而还会浮上脑海。

是否死亡必然是孤独?人死后必然会变成鬼?鬼的世界里都是阴森漆黑?蒙瞳的年少心灵,在无人开导下,兀自把死亡、孤独、黑暗三者画等号,于是,死亡也成了恐怖的胎记。

当然,胆小怯弱的我会本能的“趋吉避凶”──不走暗路,不接触恐怖的事物。如此的“明哲保身”,数十载人生也过得愉悦温暖,平安明亮。

死亡的课程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自我省思,以及刻骨铭心的体悟,在生命的抉择处,走向了出家修行之路。祖师大德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慈心悲愿,在辞亲割爱,剃刀摩顶,青丝落尽的那一刻起,虽时时谨记在心,只是怎么也没料到出家之后,死亡成了必修课程,死人则是须用心面对、费心渡化的重要众生!

第一次走进殡仪馆,穿过罗列的花圈,一栋栋由无数黄花白花布置的肃穆灵堂,还有和这硬设备极不相称,在周围或碎语、或喧哗的一簇簇人群。转过几面灰灰的水泥墙,蓦地,顿入另一世界,一阵森阴诡异的气息猛然扑上来,我不禁全身寒颤,头皮发麻。

右侧是一排老旧斑驳宛如早期教室的建筑物,两眼不自觉的从一面面污秽暗淡的玻璃窗望进去,竟是一具具尸体!约有七、八具吧,直直的躺在与窗棂等高且紧临窗沿的桌子上面。虽然惊慌的收回视线,但剎那的一瞥,已隐约瞧见变形的头颅,扭曲的五官和一滩滩黑褐色的血渍……

再往里走,出现三合院般,三边由一间间小小的、没门的水泥屋组成的区域。跟随指引,我们几位法师来到门口设有香案的屋前(它也可以称为房屋或房间吗?)这是一场入殓的佛事,站在香案侧边,我双手敲打法器,心里随着嘴里诵出的经文,观想亡者解脱一切肉体的病痛,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早登极乐净土……

不久,屋内传来窸窣骚动,我睁开眼偷偷瞄过去,有两个人正抬着亡者往棺木里放。由于站立位置的角度,只看见那两个人抬东西的动作,以及从他们手臂下露出的两只脚;两只穿着白色袜子,套在尖头黑色包鞋里的脚,垂下来,像吊在铁丝下面微微摇晃的两条死鱼!

像死鱼般的两只脚,深深印入眼帘,镌嵌心版。那两三天,每晚一阖上眼,这两只脚便在眼前的黑洞里缓缓摇摆,吓得我不敢阖眼。

还有,一场“迁棺”仪式。棺木于佛号声中,由屋内移至屋外搭有蓬子的告别式场,家属哭号着、跪爬着跟在棺木后面;这一拜别送出门,往生的亲人再也回不来了!目睹此景,我鼻酸眼热,几不能自持,赶紧闭上眼,司法器的手已颤抖,念佛声已哽咽……

一场一场的佛事,一次一次亲临生命凋萎的伤痛,在在都是情感的考验,我必须时时警惕自己:“我不能哭!亡者要靠我超渡,家属要求得慰藉,我是法师,怎能跟着哭起来……”

一位教授日文的老师罹患胰脏癌,几次到医院探望,她那原本圆胖,长年一直喊着要减肥的身躯,急遽消瘦得判若两人。走的那一天,她家人打电话给我,我赶去医院,她已无一丝气息,扁扁的摊在病床上,好像一具木乃伊,干瘪缩水的程度,让我惊愕不已,很难想象这曾是一个神采飞扬,充满活力的生命。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不是吗,才喟叹,她已被送往太平间,经过八小时的助念后,推入冷冻库,接下来便是例行的入殓、做七、告别式、火葬,然后薪尽火灭,结束一生。

悲智的平衡

果真薪尽火灭?对于生命,佛教讲的是“非断非常”的轮回观,一期一期的生命,会随着个人的业力,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除非已证悟成佛,永断三界生死,否则“声闻犹昏隔阴,菩萨尚昧出胎”。而人死之后,神识要离开这已不堪使用的肉体和周围的亲人时,会因极端贪念不舍而如乌龟脱壳撕裂般的痛苦。佛教为亡者所做的各种超荐佛事,无非是帮助亡者渡过生死难关,并且能有更美好的下一期生命。

了解诵经超渡的意义,对僧人弘法渡众的使命又多了另一层的诠释。自我修持上,则藉由他人的死亡,观照“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返思量?”自身这四大假合的躯壳,必然也会同他们一样,呼吸停止、肿胀、溃烂,最后成为一堆枯骨,所以呀,有何可爱可执着?

只是,常不禁思惟:习得“不净观”,教人看破放下、不贪念,是否也得无情无泪?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三千发丝一落,岂止胭脂洗尽,女儿相不再,还要从骨连心,彻底的成为坚毅、无畏、勇敢,能担当任何磨难和挫折的“大丈夫”。但是,谈何容易?

多少年来,入世与出世、悲悯与豁达、精进与放任、有情与无情……等两极的迷惑,仍会因寻不着中间的平衡点,而如斯煎熬摧心啊!

生命里的苦痛、无奈和种种失衡,从佛教的“因缘法则”都可以找到答案。虽然如此,有多少人能明了、看透而真正转化为观念,再落实于生活,成为真正圆满无碍的生命?

感同身受,入戏之深,凭添多少愁?究竟应坚强的冷漠?或柔软的深情?于仰瞻佛陀慈颜,还诸暮鼓晨钟的岁月中,当能逐日丝丝剥落,层层剔晰吧。

娑罗树下的悲歌

台灯下静静的躺着四颗娑罗果子,褐中泛绿形状自然朴拙的四颗干小果实,不时凝住我的目光,忍不住一颗颗拿在手上把玩。摩挲缓转间,它们跌入一只又小又黑沾满尘土的手掌里,耳边同时响起一串串“娑罗──娑罗──”似呢喃又迫切企求的稚嫩童音……

断垣残壁觅佛踪影

造访这块已有五千多历史的古老土地,踏寻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足迹,我们一行三十二人转了两趟飞机,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来到尼泊尔与印度边界的蓝毗尼,接下来展开从佛陀降临人间、出家、证道、说法至涅盘的圣地之旅。幅员广袤的印度,让我们十二天的旅程几乎有一半是在车上渡过。每一圣地之间的距离,少则一百公里多至四百公里,加上当地道路不甚平坦,车辆又为二手老车,平均一天总要坐上七八小时的车子,也因此到达圣地大都只能走马看花了。

曾是佛陀诞生的蓝毗尼,现在只是一处简陋、宁静而寂寞的村落;菩提迦耶因是佛陀证悟成佛之地,弥漫着浓厚的宗教味道,在高耸壮丽的摩诃菩提大塔,及繁茂苍翠的菩提树周围总有不少修行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此精进的大礼拜、诵经、持咒、经行……;曾是佛教学术中心的那烂陀,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说它:“僧徒数千,并俊才高学也,德重当时,声驰异域者,数百余矣……印度诸国皆仰则焉。”十二世纪惨遭兵燹剧烈焚毁之后,残留一簇簇令人缅怀唏嘘的斑驳遗址,踽踽行走历史的沧桑间,不禁思惟:一千三百年前,或许我也曾在此居留修学,今日是来此旧地重游?

初转法轮的鹿野苑,不见鹿影,矗立如茵草地上的依然是一片片的残砖瓦砾:迎接朝阳的恒河边,火葬场袅袅上升的青烟,和河中沐浴的居民,以及一艘艘载人或载货的木筏,在灰浊的河流中交织成一幅千古神秘的面纱。

此次朝圣旅程中让我印像最深刻的是灵鹫山,沿着石阶山路一步一步往上走,想象自己正跟随佛陀上山,准备聆听法音,步履顿时变得轻快起来。攀登至山顶的“说法台”,环顾四周群山拥抱下的蓊郁绿林,遥想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曾在此说法十二年,宣说了《法华经》、《大品般若经》、《楞严经》等重要大乘经典,留给后人无数的指路明灯。虽说报身已远,法身常在,伫立说法台前,穹苍茫茫,冷风飒飒,顿然涌上“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的悲凉而两行热泪滚滚如雨下。

还有,于菩提迦耶传授的三皈五戒法会,也是一项颇殊胜的经验,同样的皈依传戒,但是在菩提树下,金刚座前顶戴领受,分外的澄明清凉!有人期盼菩提叶能飘然落下,好捡拾回去当纪念,我却在唱诵中让由天飞落的两颗菩提子轻敲头顶;愿真能敲醒愚眛昏蒙的心灵,开出智慧的花朵!除此,拘尸那罗的佛陀涅盘地,卧佛殿里的卧佛身体虽然被裹上艳丽的金黄色绸布,但庄严安详的慈颜仍散发着摄受人心的力量。卧佛殿前的两棵娑罗树,并非当年佛陀涅盘处的娑罗双树,重新栽种只为留给后人象征性的追思。乞钱的印度小孩了解这点,他们会一边热心的指着那两棵娑罗树,一边拿着果实向观光客兜售。

地老天荒人贫畜瘦

早已耳闻印度的贫穷、落后、脏乱、卫生差,但是亲眼目睹仍让我震撼不已!

路旁到处都是一间间由茅草搭成或由几片木板钉成的破旧小屋(能成为一间屋子吗?我有些怀疑!)原以为是放杂物或畜生寮,走近一看,里头竟住了一大家子的人!较“豪华”的砖瓦房子也大都如经历大火焚烧后的废墟。马路上有公交车、货车、三轮车、脚踏车、牛车、马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杂乱无章的流动,点缀其间的是果皮、杂草、纸屑和牛粪、羊屎,更有那特大号的黑苍蝇一群群的在各个路边摊东游西逛。

当地居民的穿著不论是传统或现代,都好似穿上去就再也没脱下来洗过,一如他们所饲养的牛羊一般披着一身脏脏的毛皮。而这里的牛羊牲口也和他们人口一样众多、一样瘦骨嶙峋。因此无论有生命、没生命,整个景观便是如此“灰头土脸”的搭配着,真是地老、天荒、人贫、畜也瘦!

最让人刻骨铭心、难以释怀的是那一大串到处存在且挥之不去的乞丐!乍一见他们破旧污秽的褴褛衣衫下,裹着犹如一层黄土黏黑炭般的干瘦身躯,以及企盼哀求的眼神、似喃喃自语的乞讨声,我想只要是血肉做的心肠是很难不动容而拂袖离去的,尤其是枯槁的老妪、刚学步的小孩,和怀抱同样干瘦婴儿的弱妇,夹在乞讨的行列中倍是触目心惊!

但是诚如导游一再的“警告”:一念不忍的布施,将会引来不可收拾的后果──只要你掏出钱给眼前的两三位乞丐,马上会冒出一群乞丐把你团团围住不得脱身,而当你的钱或物品不够分配时,他们便会展开一场你争我夺的火爆群架。

为让大家的慈悲有落脚处,有时导游会像老师一样拿起竹枝,叫这些乞儿排队,让我们依序发放糖果、原子笔等物品。知道希望有着落,他们不再喧闹,安静的围成一圈蹲下来,上扬的双眸闪烁乌亮的光芒,我将各式糖果一颗颗平均分配放到他们手中,当我口念“阿弥陀佛”,心怀欢喜慈悲布施之时,突见一只小手接过两颗糖果,马上迅速的藏至身后,再伸出另一只手索取,耍此“技俩”不只一人,甚至两岁的小孩也熟练的习得此道;顿时,我心情沉落,拿在手上的糖果如千斤重……

除了哀怜的索求,他们(包含大人、小孩)也学习到用热心的“服务”,如走山路时跟在身边搀扶你,为你指路提物,捡些自认观光客会收藏的纪念品如菩提叶、阿茉罗果、古迹之石块等,状似诚恳的赠予,当你感激的接受,他们便会积极的收取“服务费”。在这儿金钱的交易也须得步步为营,以免落入陷井。是因长期的穷困不满足,以致贪婪成性?或是没受教育,不懂出卖尊严的廉耻?对人性怀疑,无法真心相待的感觉,让我非常不舒服!

十二天旅程,只要踏出饭店、车厢的“保护壳”,这些亦步亦趋的大小乞儿即成如影随形的梦魇,原是庄严虔敬的朝圣之旅,缅怀宁谧的寻根心情就如此被“落慌而逃”的窘迫捏碎!

甚深法音开示悟入

面对一张张乞怜的悲愁脸庞,我曾驻足、凝视、落泪,后来因脆弱的心灵实无法承受这悲惨、丑陋的人间面貌,我开始罩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坚强外衣,任凭他们锲而不舍的跟在身旁,我依然目不转睛、不理不睬的低头直行。有一天,突然发觉我这颗心竟已由愀然同情,茫然无情走到愤然恶情!我厌恶那一件件如抹布般污浊的衣服,我厌恶那一只只布满尘土的龟裂裸足,我厌恶那一双双空洞无知却又贪婪的眼神(为何不能穷得知足自在有骨气?)我厌恶呀!厌恶痛恨贫穷落后的业力,如此丑陋的缠绕着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众生!

于是每到一个圣地,瞻仰思念佛陀时,诵经、念佛、礼拜时,我一遍一遍恳切的祈求佛陀,请祂庇佑祂的故乡,让它早日富庶康乐,让这故乡的子民们早日脱离贫困,免受饥馑匮乏之苦……

我们旅游地区只在印度东北的up省和比哈省,据说这是印度最贫穷的两个省,因此我们所见或许并非印度的全貌,听说也有非常繁荣富裕的地方如孟买、新德里等都市。但是为何这些圣地──佛教的起源,佛陀的故乡会如此贫穷?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示现于此有何意义?今日它如斯凋蔽残破,又代表什么?

我一路不停的思惟。

如果佛教圣地在今日的欧美、日本等进步繁荣的地方,它仍是维持和现今大地相融的古朴面貌吗?朝圣的心情是否消弭于观光热潮里?经中所言的“贫穷多苦,饥渴所困”“蚊虻寒热,昼夜逼恼”皆在此历历呈现。难道佛陀是要在这块土地上示现人间疾苦,让前来朝礼的人藉境体悟吗?一如当年他“游四门”而得以从生老病死诸苦中出离、解脱、开悟一般?以事显理,事相上的丑恶、痛苦,不是在告诉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的各种实相吗?而内心的苦又岂止是四苦、八苦?“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呀!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不就在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在佛陀的故乡,于贫瘠、于垢浊、于贪欲、于怖畏……愚钝的我,隐约聆听到佛陀开示悟入的微妙法音。

同类推荐
  •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或是运气?其实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我们光顾思考了,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怎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和成功者只有很小的差距,这点小小的差距来源于自己平时的行为气场。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他们热情洋溢的生活式,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格言寄语篇》共有七辑,主要收入人生与命运、理想与追求、学习与求知、爱情与婚姻、道德与品格、交际与处世、生活与娱乐等方面格言。
  • 马钧品马云

    马钧品马云

    古今中外,真正有所作为者,并不一定都经历过什么大灾大难,但他们都必定有自己完整的人格,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以踏实的行动让自己的意志在人生道路中占据着主动。马云虽然出生在贫困家庭、相貌平庸,但一直保持着自信,无论是在成长阶段还是在创业阶段,他都坚持按自己的意志行动。这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本书讲解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心理自备、主动搭讪、继续沟通、结束交谈、印象装饰、投其所好等。
热门推荐
  • 腹黑少爷的绝宠

    腹黑少爷的绝宠

    人前温和谦逊,人后任性得像个小孩子。一开始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但随着相处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有些感觉在慢慢地变化!她忍耐力超强,最大的特点是刀子嘴豆腐心,是个烂好人,别人要她做的事,无论怎么样都会去做,尽管很不情愿。两人在一场微妙的契机当中,她几乎成了他的佣人。就这样,大少爷和佣人的故事,在微妙的相处中,拉开了爱情的帷幕!一段段搞笑的场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一场场惨绝人寰的误会都将展示在你我的眼前!
  • 宠物小精灵之无尽旅途

    宠物小精灵之无尽旅途

    一个少年和一只伊布,他冷漠,背着父亲的黑锅,又接二连三遇见三位伙伴,他的冒险开始!
  • 倾云之燕

    倾云之燕

    有一位少女,年仅16岁,她叫叶云儿,她背着父母来到长安,来到长安不久,有一位男子救了叶云儿,可云儿却不知他的面貌,心里暗暗决定,他便是她的真命天子,后来,她又碰遇翩翩公子云帆,在和云帆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叶云儿决定带云帆去见和自己离别已久的父母,怎知,叶家上下被人残害,只有叶母和出门三个月的长子叶禹幸存的活了下来,叶母告诉叶云儿是安家人所害,并逼着叶云儿进宫,叶母想毁了安家最大的扶椅安梦云皇后,以及次女安冰雨储妃。云儿被逼进宫,她一直信誓旦旦的对云帆和叶母说,她不会爱上皇帝,怎知,她进宫不久,却爱上了皇帝上官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狂暴系统

    我的狂暴系统

    宅男龙飞带着一款狂暴系统穿越而来,杀怪升级,杀人也升级,手持屠龙刀,纵横三界,打爆一切不服者。
  • 恨情佳人

    恨情佳人

    她,张梦琪是清远大学公认的大美人。他,陈浩宇是清远大学校草。一次偶尔的机会让这一对金童玉女走在一起,他们在一起就像一段美丽佳话。只是没料到陈浩宇竟玩起失踪游戏!陈浩宇这三个字成了张梦琪的噩梦。那个没心没肺的男人,是他让她对爱情不再产生期望,如今梦醒了碎了。这个把她热度了之后的男人居然还有脸出现在她眼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他说一国之君,第一眼一幅画,让他深深爱上了这个狡黠的绝色女子,什么?她要嫁别人,怎么可以,她已是自己认定一生良人,阴谋,计谋,连番上演,发誓追回自己心意女尊、子,绑她在身边一生一世。
  • 终极兵神在花都

    终极兵神在花都

    你是兵王?你是明星?你们请我去做一档前所未有的真人秀节目?如果我是兵,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兵神。兵王们,颤抖吧!凡人们,膜拜吧!忤逆我的人将会体会到最为可怕的事情!无论是清纯可爱的女演员,还是成熟性感的女歌手,或者是冰冷的女护士......杀手无处不在,迷离的诱惑,挡不住一颗杀手的心。别动......说的就是你,在不收藏这本书,我可是要杀人了!因为我是一个有规则的杀手!还有......我还是你们的教官......虽然是兼职的,因为杀手实在是太忙了!
  • 我给你一切你毁我所有

    我给你一切你毁我所有

    赵无柒你都自身难保了,你还要给他换心。曾经不可一世的赵无柒为了爱,付出了所有。因为自己的善良,间接害死了最好的朋友。无柒答应我好好活下去。帮我养大小宝。永远也不要让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答应我,求你了好不好无柒。你知道我也活不了多久的。痛苦的压抑着。最爱的人背叛,亲人年少的抛弃。一样都压的我活不下来了。这挥不去的种种,我该如何面对?心如死灰之后。赵无柒跟提线木偶不一样的是。每天在都地狱生活
  • 上帝金手指

    上帝金手指

    外星文明留下的游戏模拟器成为现实与虚幻世界的双向通道。拳皇世界八岐大蛇欲重返人间;神奇宝贝乱窜现实世界;三国战纪中化身为最强驯兽师;西游释厄传,夺判官、改生死,吾乃黄泉之下,三界之间,最强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