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3900000008

第8章 汉之哲学(4)

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同上。参观《对策》三,“王者有改制之名,无变道之实”一段,引见前节。)这就是说,新王改制不过是改去一些极不重要的东西,如称号,正朔,服色之类,用来骗骗老天爷,表示承天受命而已。其他大纲,都不必改动。

例如咸阳是应该改作长安的,服色是应该改的,岁首是应该改在十月的。但“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难道政治腐败,官吏食污,武人横行,土匪遍地,都可以不改吗?

这又不然。董仲舒很明白的说:

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对策》一)怎样的情形才可说是“当更化”的时机到了呢?他说:

道者,万无世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对策》三)道是不变的,而人事有偏枯,有腐败,故有更化的必要。

但更化,改制,变法,都不是变古,只是法古;不是变道,只是顺天。为什么呢?因为天道虽不变,却有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先王之道也不止一端,也有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沿革。

天道有日月的周而复始,有四时的冬而复春,始卒若环,其实没有变化。先王之道也有个循环的运转,儒生的大任务是要寻出那循环运转的原则。孔子不曾说吗?

殷因子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不曾说出何以百世可知的道理。他在别处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周监于二代(夏、殷),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又屡次提到“文”和“质”的问题,当时有个棘子成,便主张:“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孔子自己却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但墨子·家的反动起来,非乐便是反对一切文艺。老子、庄子一派更是明白反对文化的。后来邹衍一派“五德终始论”起来,大倡循环的历史观。各派思想都受了这种循环终始的观念的影响,于是孔子“百世可知”一句话便成了一种“文质循环论”的根据。故董仲舒解释《论语》此章说:

夏上忠,殷上敬,周尚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对策》三)和董仲舒同时的严安(临淄人)也曾说:

臣闻邹衍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也。”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汉书》六四)这是文质循环论出于邹衍的铁证。《公羊》是齐学,文质互救之论正是齐学。

文质循环互救,而其形式则有夏忠,商敬,周文的三式,故又名为“文质三统论”。《繁露》有《三代改制质文篇》,说:

王者改制作科奈何?曰,当十二色,各厉法其(旧作而,从苏校)正色,逆数三而复。绌三之前曰五帝,帝迭首一色,顺数五而复。五帝各主一色,顺数五而复,这正是五德终始之说,也可证质文三统之说正是从邹衍一派衍出来的。这一篇里说的文质三等,与董生《对策》里的三统颇有不同。此篇说:

一商一夏,一质一文。商质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这是说质变为文,文又变质,质又变文,是质与文相为循环。但《对策》里的三统说却是忠变为敬,敬变为文,文敝之后又应回到忠。司马迁作《高祖本纪赞》,便用此说:

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迷信鬼神),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一作薄),故救僿莫若以忠。

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史记》八)

这个说法比那“一质一文”说满意多了。忠是朴实,是质之至,故其敝为鄙野。进一步为敬,有鬼神宗教之事,已趋向文了。

虽然宗教的流弊使人迷信,然而宗教的末流却成了一种制礼作乐的文化,便进了“文”的时代了。

这样说法,由朴野到宗教,由宗教到文明发达时代,是由质到文的演进,是直线的,不是循环的。这里面颇有一点历史演进的思想。

但汉初的儒者,既受了老、墨子·排斥文明的影响,又受了五德终始论的影响,先存了尚质的成见,希望文胜之后有个返朴归忠的时代,于是有文质三统循环的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周而复始”,故以忠救文的改制不是改制,只是复古;不是易常,只是“奉天承运”。

故董仲舒说:“承周文而反之质,则化所务立矣。”他主张“更化”,而“化所务”却在救文化之敝,而回到那质朴的社会。这一个极幼稚的循环史观,却影响了两汉的思想界几百年之久。(参看《说苑》的《修文篇》,《白虎通》的《三正》《三教》两篇,《盐铁论》的《铸币篇》,《论衡》的《定贤》《齐世》等篇。)又因汉朝思想笼罩后世,故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思想界二千年之久。

我们试问,何以二千年来但见人人主张文胜返质,何以无人主张救质以文呢?这岂不是很值得我们细想的一个问题吗?岂不是因为我们受了排斥文化论的流毒太深了吗?

9.“木生火,火为夏,天之端。”这是说董生的阴阳五行论。《汉书·五行志》说:

……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这几句话须要一气读下去。当时的学者很明白的承认《春秋》里含有阴阳咎征的道理,又承认董仲舒的春秋学是“始推阴阳”来治《春秋》,为汉朝儒者的宗师。《公羊》本是齐学,而董生的公羊学更是充分吸收了齐学的阴阳五行的思想。他说: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白虎通》,“言行者,言为天行气之义”。《释名》的《释天》云:“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皆与董说相合,此为汉儒的通说。)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故为治逆之则乱,顺之则治。(《五行相生篇》)从邹衍以来,阴阳家只注重在五行的相胜。但董仲舒倡出一种新的学说,主张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相生是常事,而相胜不过是偶然的事。(《博物志》说刘向始用五行相生,是错的。)一个“间”字,便轻轻的把邹衍的五德终始论撇在一边了。

五行相胜的旧次序是:“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但董仲舒的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义篇》

《五行相生篇》等等)

相胜的次序是容易懂得的。相生的道理,如钻木生火,火烧灰成土,土里出金类,都还说得过去。水生木,是说植物得水润而生,已很勉强了。金生水一条最不好讲。汉人说此条,只能说“销金亦为水”(《白虎通》说)而已。

怎么说“木生火,火为夏,天之端”呢?董仲舒把四季分配五行:

五行之随,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

……土居中央,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义篇》)他用“木生火,火为夏”二句来代表这个五行分配四时的系统,故说这是“天之端”。

董生所以要用五行相生说来替代五行相胜说,大概是因为政治的理由。战国晚期,人人都希望“天下定于一”,故期望有个继周而王的新朝代。五德终始之说便是这种心理的暗示。

但景帝、武帝之世已是一统帝国的心理了,人民只期望长治久安,并不希望革命换朝代,五德终始之说倒成了一种破坏太平好梦的恶兆。所以五行相生说起来替代了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之说叫人知道天命无常,得其“德”者昌,可以警告人君。一统帝国之下,人民不便明说革命易代,却也可以用五行之说来陈说“阴阳之大顺”,规定一年四季的施政大纲。

所以说:“为治逆之则乱,顺之则治。”《五行顺逆篇》说五行的顺逆最详细,如说“木”是“生之性”,故劝农事,行什一之税,进经术之士,……便是顺木性。如好淫乐,不顾政治,多发役以夺民时,增税以夺民财,……便是逆木性了。火以下都有同类的顺逆。

董仲舒推演五行之说来解说《春秋》的灾异,又借此来规定政治上的救济方法。他说:

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冰,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

(《五行变救篇》)

其他四行也各有变救。他又把五行分配五事,便建立了洪范五行学的基础。《尚书》有一篇《洪范》,说箕子对周武王陈说“九畴”。九畴是九大类:初一曰五行。

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叶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飨用五福,畏用六极。

《洪范》一篇大概是古代的一部伪书,借箕子和武王的问答来陈说一些道德常识。(《左传》襄三年,文五年,成六年,共引三次,称“商书”。《墨子·兼爱下》引一次,称“周诗”。《荀于?修身》及《天论》各引一次,皆称“书”。《吕氏春秋?君守》及《贵公》各引一次,称“鸿范”。汉以前人引此篇仅有这八次可考。)但这一篇书到了汉儒手里便成了儒教五行灾异学的大系统的间架了。建立这个间架的祖师便是董仲舒。他是用五行附会五事来讲灾异的第一个人。他说: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夫五事者,人之所受命于天也,而王者所修而治民也。……王者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容。……王者貌不肃敬,则木不曲直,而夏多暴风。……王者言不从,即金不从革,而秋多霹雳。……王者视不明,则火不炎上,而秋多电。……王者听不聪,则水不润下,而春夏多暴雨。……王者心不能容。则稼穡不成,而秋多雷。……(《五行五事篇》)

这一个间架,几十年后,渐渐造成一部大书,名为《洪范五行传》。后来又演成更大的《洪范五行传论》。旧说以为《洪范五行传》起于伏生,那是沈约的瞎说,毫没有根据。

这种学说是董仲舒造出来的,到武帝晚期有夏侯始昌传此学给他的族子夏侯胜,夏侯胜在昭宣之间大得政府的信用,此学遂成显学。一部《五行志》便是用《洪范五行传》作间架的。

(看《汉书·五行志》及《夏侯胜传》)

六、论“天人之际”

董仲舒《对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又说“天者,群物之祖也”。《繁露》云,“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篇》)他处处说人是像天的,人道也当效法天道(看《人副天数篇》)。他说天道如下: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之不可以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对策》。参观《阴阳义篇》《阳尊阴卑篇》《天道无二篇》。)这种完全不合论理的议论,本不足取。但他的本意只是要推明“天人”的关系,使人君有所畏惧。他说: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君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又说:

《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对策》)这两段乃是一切灾异家的根本观念。从此儒学遂成“道士派的儒学”。这个根本观念里面含有几个重要问题:

1.天是有意志的,宇宙是有主宰的。老子、庄子的自然无主宰的天道观念一笔抹倒,自不用说了。即儒家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和这说相反。

《易》言阴阳即是宇宙中的动静两种力,一开一阖,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全是自然,无有主宰。如今说天“任”阳“任”德,用一“任”字,便有主宰的意思。至于说“天心仁爱人君”,明说天有意志。这是中国哲学的一大退化。

2.天的意志有种种表示的方法,恶轻的用“灾害”为谴告,重的用“怪异”为警戒,更重的方才降灭亡之祸。这种观念说“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把“天人”的关系说得如此密切,遂使儒学真成了一种天人感应的宗教。

七、论性

董仲舒论性,也用他的名学作论证的根据。他说:

今世暗于性,言之者不同,胡不试反性之名?性之名非生欤?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诘性之质于善之名,能中之欤?既不能中矣,而尚谓之质善,何哉?性之名不得离质,离质如毛,则非性已,不可不察也(《深察名号篇》,下同)。这是说,性之名单指“生之自然之资”,单指“质”。质是无有善恶可言的资质,决不能说是善的。他说:

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性,止之外谓之人事。

又说:

性有似目,目卧幽而瞑,待觉而后见。当其未觉,可谓有见质而不可谓见。

这一段说性有可以为善的资质,但不可说本来是善的。董仲舒的阴阳说也影响他的性说。他说:

栣众恶于内,弗使得发于外者,心也。故心之为名,栣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栣有驯扰之意。)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古音身与天相近,故天竺又名身毒)。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栣,与天道一也。

王充说“董仲舒览孙、孟之书,作情性之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这一段即上文所引之意。

因为性不是本来善的,故须待教化,方才可以为善。董仲舒《对策》道:

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儒家本来最重教育,无论是言性善的孟子,言性恶的荀子,言性相近的孔子,都极注重教育。董仲舒是儒家第一个功臣,因为他是第一个有“教育政策”的。

他的教育政策主张兴太学,用“考问”之法,行贡举之法,定孔氏为一尊,罢黜百家。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政教制度的沿革,几乎没有一件不曾受这种政策的影响。

八、动机说

董仲舒的名学把“名”看得极重,凡偏重“名”的名学,一定偏重动机说的人生哲学。这也是百试不爽的定理。他说:

《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志为质,物为文……《春秋》之序道也,先质而后文,右志而左物。(《玉杯篇》)又说:

《春秋》至意有二端,……小大微著之分也。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诚知小之将为大也,微之将为著也。……吾所以贵微重始是也。

这是《春秋》嫡派的动机论。董仲舒是这种学说的极端代表。他对江都王说: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一派和墨子·、韩非等人的实用主义恰成反对。董仲舒以后,中国的人生哲学几乎完全属于动机派。

同类推荐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2.《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完结篇,加措活佛在书中对于学会放下后,人生如何精进等问题给出了暖心开示。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以自我、内在、逆境、情绪、相处、快乐、生活为主题,详细讲述了我们在遇到人生种种困顿、挫折、痛苦时,如何有效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
热门推荐
  • 这个反派不一般

    这个反派不一般

    穿书请注意1.男主总是对女主角一见钟情2.猪脚在的地方,总是危险,或者死一片3.其他的炮灰也不简单,随时都可能遇到有金手指的穿越者……颜小痕不小心穿到了男主视角下的修仙文,遇到无血不欢的蛇精病变态男配后。她只想着劝大家一句,人一定要洁身自好,有自知之明。毕竟说不定哪天就遇到变态。注意:这真的不是你以为的修仙界。【女配文,炮灰逆袭,逆袭逗比文】
  • 赏金堂

    赏金堂

    世间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除了我们和他们。——赏金堂创始人姬昊天。我们的宿命,无非杀死他们,或者被他们杀死。——赏金堂创始人姜太虚。只要我们还在,他们就无法威胁到我们的家人、朋友和所有我们要守护的人。——赏金堂创始人嬴山海。我们自命为赏金猎人,赏金自然是少不得的,可是更重要的,是猎人的信条!——赏金堂创始人玄正道。
  • 星际领域者

    星际领域者

    明明是进自己的空间,怎么突然就穿越了?晶核消失,身体里的异能还换了一个吸收和储存的方式你们说这些变异得东西很危险?可是在顾筱眼中这些都是自己能量和食物的来源
  • 繁华珞夏

    繁华珞夏

    大龄剩女珞夏在逛街途中,无意成为赌注,成了某个花心大少的女朋友。珞夏由于没有恋爱经历竟坠入其中,珞夏为给大少惊喜偷偷回家,竟听到大少的奸情以及事情的真相。珞夏该何去何从~~路上不小心碰到的花店老板又是谁~~珞夏的演艺生活由此展开......
  • 回首那年:首席的完美娇妻

    回首那年:首席的完美娇妻

    她因为晕车,跟旁边的人借了几张纸。他因为自己的车坏了,搭公交车却没有钱来车费,正当尴尬之时,旁边的她给他付了车费,笑着说到:“你给我纸巾我帮你付车费。…”……“南宫北宸,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讨厌你,看见你就烦。以后再也不想看见你。”楚梦萱绝恨的说。“好,如你所愿?”……五年后,她从美国回来,再次相见时又是什么情形。
  • 步步惊婚:误惹终极BOSS

    步步惊婚:误惹终极BOSS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用这一条,肖旷成了云茉雨的债主。肖旷阴冷的道:“报纸拿过来……”云茉雨郁闷的拿了,结果他又要水果、咖啡……难到你就没有爪子吗?一天,外面下着大雨,肖旷却关上了门严厉的逼视:“你错没?”“……”“你不知道错在哪吗?”我错在要走门,绕到旁边跳窗户,弹弹身上的水,哎马!真的不是故意跟恶魔作对啦(*^__^*)
  • 名侦探柯南之异世界的邂逅

    名侦探柯南之异世界的邂逅

    她一心求死,却在半空意外穿越;他御翼飞翔,却在半空巧救“美人”。她与他,悄然邂逅。一次意外,她竟看到死亡两年的妹妹的身影。路边多次停留的黑暗保时捷,究竟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黑暗来袭,她对他冷言相伤,加入组织。他仓促告白,却换来她冷漠拒绝,决然离去。她为他,双手染血;他为她,深陷黑暗。她疑心自己身世,却无处追寻多遭阻拦;他迫近幕后黑手,却似乎与她千丝万缕。她身染黑暗,他能否不计前嫌?当青梅竹马的忠诚守护对上他的默然相伴,她将如何抉择?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一切因果走到了终点,那漫天飞舞的光尘碎片,究竟是谁带走了谁的思念…【欢迎加入读者群:573791641】
  • 东方默示录之幻想梦境

    东方默示录之幻想梦境

    由于同名游戏剧情模式的开发遥遥无期,所以为了先满足一下玩家老爷们,就让大家先看看剧情吧。设定上是原创的《世界树默示录》系列与《东方Project》系列的同人,讲述的是《世界树》第二部结尾时,魏潇承与启示7战斗后几乎失去存在,被朋友八云紫送入幻想乡保住了性命,之后在那里愉快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内的故事。阅读之余,还请好好地去玩一玩游戏哦~游戏地址:http://www.*****.com/?p/4442464186
  • 快穿白月光攻略

    快穿白月光攻略

    【没心没肺貌美白月光×深情专一舔狗前男友】1v1,甜宠虐渣向盛卿,在天界是一个知名人物。并非因为她是帝姬,她名动三界的盛世美颜,她所传承的强大神力,而因为她居然甩了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君珩上神!两人的cp粉天天盼他们复合。盛卿:不好意思了各位,老娘不吃回头草。后来:真香。————————————————“经检验,笔下三千世界中最适合您的身份是白月光,已为您绑定白月光系统。”盛卿带着对帅哥的兴趣进了笔下三千世界开始历练。不知后头还跟了一个得知消息匆匆赶过来的男人:“让我进去。”“等等,经检验,笔下三千世界最适合您的身份是...隐形深情舔狗,您确定要进去吗?”“去,和盛卿去同一个。”“好...”的呢。你怎么就蹦进去了呢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已经历练过了进去之后记忆也会没有的啊!不过为什么清冷高傲战斗力max的君珩上神会是隐形的深情舔狗?突然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他是她的老师,可他逐渐他发现他对她的感觉不再仅仅局限于师生这个范围,他想,他爱上了她!没错,他比他大八岁,可那又怎样!年龄不是问题,距离更不是问题,师生恋又如何,关键的是他爱她“陆老师,你是不是爱上我了!”听到云彩的问话后,陆天边显然有些震惊,但只是片刻,就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是啊,我早就爱上你了!”“可是我们之间隔着八年的时光!”云彩咬住下唇,显然对此很纠结“八年又如何,我只知道我爱你,一直都未变过!从你高中,再到大学,我步步紧逼,只是想把你守在我的范围内,我想让你成为我的唯一!云彩,八年的时光真的不算什么。我不会说什么情话,但我想告诉你,你会一直是我的独家记忆,你是我陆天边最美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