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25600000010

第10章

佛性义十门

甘药停山由来已久。圆珠沉水实自积时。而随其流处六味不同。竞捉瓦石三乘成异。谬言羊角之刀。复据如绳之像。敢承佛意轻布弱言。庶得影现镜中。面还得所。少失乡土名为弱丧。不知反本称曰无明。荡识还原目为佛性

异释第二。古来相传释佛性不同。大有诸师。今正出十一家。以为异解。就十一师皆有名字。今不复据列。直出其义耳。第一家云。以众生为正因佛性。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既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故知。以众生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知。众生是正因也。第二师以六法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不即六法不离六法。言六法者。即是五阴及假人也。故知。六法是正因佛性也。第三师以心为正因佛性。故经云。凡有心者。必定当得无上菩提。以心识异乎木石无情之物。研习必得成佛。故知。心是正因佛性也。第四师以冥传不朽为正因佛性。此释异前以心为正因。何者。今直明神识有冥传不朽之性。说此用为正因耳。第五师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无不有避苦求乐之性。实有此避苦求乐之性。即以此用为正因。然此释复异前以心为正因之说。今只以避苦求乐之用为正因耳。故经云。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故知。避苦求乐之用为正因佛性也。第六师以真神为正因佛性。若无真神。那得成真佛。故知。真神为正因佛性也。第七师以阿梨耶识自性清净心。为正因佛性也。第八师以当果为正因佛性。即是当果之理也。第九师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也。第十师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也。第十一师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故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也。但河西道朗法师与昙无谶法师。共翻涅槃经。亲承三藏作涅槃义疏。释佛性义正以中道为佛性。尔后诸师。皆依朗法师义疏。得讲涅槃乃至释佛性义。师心自作各执异解。悉皆以涅槃所破之义以为正解。岂非是经中所喻解象之殊哉。虽不离象。无有一人得象者也。是故应须破洗。今一一问义若得立。可得以为正因。义若不成。岂不取邪因为正因耶。大略言有十一家。其问细论更有诸释。今时无有用者故。不复出之。然十一家。大明不出三意。何者。第一家以众生为正因。第二以六法为正因。此之两释。不出假实二义。明众生即是假人。六法即是五阴及假人也。次以心为正因。及冥传不朽避苦求乐及以真神阿梨耶识。此之五解。虽复体用真伪不同。并以心识为正因也。次有当果与得佛理及以真谛第一义空。此四之家。并以理为正因也。今次第须破之。第一师以众生为正因者。今只问。何者是众生。而言以此为正因耶。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则非菩萨。又言。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正因本为菩萨。经既说言有众生相则非菩萨。宁得以众生为正因耶。故知。有众生者皆是妄想。何可以妄想颠倒得为正因耶。又若以众生为正因者。只问。昔日初教已明有众生不。若初教已明有众生者。便应初教已明正因佛性。彼释言。初教已明众生。但未说为正因耳。若尔后教说众生为正因者。还指初教众生以为正因不。若尔初教众生理中已是正因。若理中已是正因者。则理中已明佛性也。若不可言初教已辨佛性者。云何以众生为正因耶。又汝引经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知。众生是正因佛性者不然。既言众生有佛性。那得言众生是佛性耶。若言众生是佛性者。可得言一切众生悉有众生。一切佛性悉有佛性不。若不得者。故知。众生与佛性有异。不得言众生是佛性也。又难第二家。经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离六法者。言此是何语而横引之此文乃明佛性。非是即六法。复非是离六法。何时明六法是佛性耶。若言不离六法故六法是佛性者。复言不即六法故六法非是佛性。此语若为得通。明知。以不解读经故。所以致谬耳。次问中有五家。虽复五解言异或体或用。而皆是心家体用。前第三家。以心为正因佛性者不然。经云。有心必得菩提者。此明有心之者必得菩提。何时言心是正因佛性耶。于时畏有如此谬故。即下经云。心是无常佛性常。故心非佛性也。经既分明。言心非佛性而强言是者。岂非与佛共诤耶。心既不成。心家诸用冥传不朽避苦求乐等。悉皆同坏也。大涅槃经。处处皆明佛性。是故时人解佛性者。尽引涅槃为证。何处文辨冥传不朽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耶。胜鬘经云。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者。此正明由如来藏佛性力故。所以众生得厌苦求乐。何时明厌苦求乐是正因佛性耶。彼师云。指当果为如来藏。以有当果如来藏故。所以众生得厌苦求乐者不然。性品云。我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佛性。明佛性本来有之如贫女宝藏。何劳指当果为如来藏。且当果体。犹尚未有而能令众生厌苦求乐。岂非是漫语者哉。若据人证者。旧来谁作如此释。此是光泽法师。一时推画。作如此解。经无证句。非师所传故不可用也。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故。摄大乘论。云是无明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识七识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见。故次有第三四家。并以理为正因佛性。而不无小异。前之两家。以当果与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者。彼言。是世谛之理。次有两家。以真谛与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真谛之理也。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诃衍师所用。今问。若依涅槃文。以第一义空为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故知。以中道为佛性。不以空为佛性也。真谛为佛性者。此是和法师小亮法师所用。问真谛为佛性。何经所出。承习是谁。无有师资亦无证句。故不可用也。当果为正因佛性。此是古旧诸师多用此义。此是始有义。若是始有。即是作法。作法无常。非佛性也。得佛理为佛性者。此是零根僧正所用。此义最长。然阙无师资相传。学问之体。要须依师承习。今问。以得佛理为正因佛性者。何经所明。承习是谁。其师既以心为正因佛性。而弟子以得佛理为正因佛性者。岂非背师自作推画耶。故不可用也。通论十一家。皆计得佛之理。今总破得佛之理。义通十一解。事既广。宜作三重破之。第一作有无破。只问。得佛之理。为当有此理为当是无。若言是有。有已成事。非谓为理。若言是无。无即无理。即堕二边不得言理也。第二作三时破。只问。得佛之理。为是已理为是未理为是理时有理。若言已理。则理已不用。无复有理。若言未理。未理故未有。若言理时有理者。若法已成则是已。若法未有则堕未。故无别第三法称为理也。第三即离破。只问。得佛之理。为当即空为当离空。若言即空者。则早已是空。无复有理。若言离空有此理者。空不可离。岂得离空而言有理。又离空而有理者。则成二见。经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岂可以二见颠倒为正因耶。作此三条推求不可得。非唯四家义坏。通十一计皆碎也。问破他可尔。今时何者为正因耶。答一往对他则须并反。彼悉言有。今则皆无。彼以众生为正因。今以非众生为正因。彼以六法为正因。今以非六法为正因。乃至以真谛为正因。今以非真谛为正因。若以俗谛为正因。今以非俗谛为正因。故云非真非俗中道为正因佛性也。以药治病则须此说。对他虽尔。又须横竖论之。故此非众生义有浅有深横论为药。则如向辨。竖则望道。只非众生等即是正因。若言是是非是。亦何者非众生而说众生乎。但非众生而说众生。此之众生岂可言其是有。岂可言其是无。岂可言其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耶。若识此众生者。何为问非正因。乃至六法真谛义亦如此。若彻了深悟。此则正因佛性义已具足。前是横论一重。此复是竖论一重。便成两重论正因义也

寻经第三。既识佛性。应须遍读众经。由来旧辨阿含经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众生悉有声闻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尔。其余诸经。亦有说佛性语。但不甚分明。如是众经明佛性。亦复何嫌。故新金光明经云。若了义说是身。即是大乘。即如来藏。即如来性也。华严经云。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又言。欲不断佛种性者。当发菩提心。又华严性起品。即是明佛性义。从宝王如来性。而起离世间因。得入法界果。结前因果。生后因果。故华严明佛性有因有果。而未作正因缘因之名。亦未作果与果果之秤。至如具足明佛性义。即如涅槃中所辨。故具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然此一教处处皆明佛性。故哀叹品中琉璃珠喻。亦是具足明佛性义。如是如来性品皆明佛性义。乃至师子吼迦叶广明佛****。义乃显然。故一师所引文句。以师子吼文为正也。故师子吼菩萨问言。云何为佛性。以何义故名为佛性。如是凡有五问佛性。如来次第答。答第一问言。善男子汝问云何为佛性者。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斯则一往第一义空以为佛性。又言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岂不异由来义耶。今只说境为智。说智为境。复云。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对此为言。亦应云。所言智者。不见智与不智。即不见空除空。不见不空除不空。除智又除不智。远离二边名圣中道。又言。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此岂非以中道为佛性耶。是以除不空则离常边。又除于空即离断边。不见智与不智义亦如是。故以中道为佛性。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是故今明。第一义空名为佛性。不见空与不空。不见智与不智。无常无断名为中道。只以此为中道佛性也。若以此足前十一师。则成第十二解。然若识正道知。道无有一。岂复有二释于其间哉。而言第一义空为佛性者。非是由来所辨第一义空。彼明第一义空但境而非智。斯是偏道。今言智慧。亦非由来所明之智慧。彼明智慧但智而非境。斯亦是偏道义。非谓中道也。但中道义难识。具如二谛中辨。非中非边不住中边。中边平等假名为中。若了如是中道。则识佛性。若了今之佛性。亦识彼之中道。若了中道。即了第一义空。若了第一义空。即了智慧。了智慧即了金光明诸佛行处。若了金光明诸佛行处。则了此经云光明者名为智慧。若了智慧即了佛性。若了佛性即了涅槃也

简正因第四。但正因难识。今作两种检之。一作车轮明义。无始终检。二作三世明义。有始终检也。无始终义。即如涅槃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因不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也。是以无始终义。作四句明之。所言因者。即是境界因。谓十二因缘也。所言因因者。即是缘因。谓十二因缘所生观智也。境界已是因。此之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体十二因缘。应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后。皆是因因也。所言果者。即三菩提。由因而得故名为果。所言果果者。即是大般涅槃。由菩提故。得说涅槃以为果果。菩提即是智。涅槃即是断。由智故说断也。此是无始终义。何者。如所生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十二因缘。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既互为因与因因故。是无始终也。第二作三世有始终检者。凡有三句。一者是因非果。即是境界因。故经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即是果果性。故经言。是果非因名大涅槃。三者是因是果。即如了因及三菩提。斯即亦因亦果。望后为因。望前为果。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槃是果非因。所以名为有始终义。问先明四句后说三句。有正因不。答未有正因。问若前明四句后说三句。既并非正因者未知。何者为正因耶。答前四句所明因果。因是傍因果是傍果义。所以然者。因则异果。果则异因。岂非是傍义。故先言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皆未是正因。若言非因非果。乃是正因耳。后说三句。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皆未名正若言非因非果。此乃是正。故经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也。故于四句中。更足第五句。方是正因。于三句中。更足第四句。方是正因。所以佛性非因非果。而说因说果。不因而因。开境智故有二因。谓因与因因也。不果而果。开智断故有二果。谓果与果果。至论正因。岂是因果。故非因非果。即是中道名为正因。故以中道为正因佛性。故经云。佛性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所以佛性即是中道种子。亦可。得以中道因为正种子也。若单道义者。此中应须眼见师子吼文也。然先言正因佛性。非因而因故有二因。谓境了二因。非果而果故有二果谓菩提与涅槃。今此二因二果。并非正因。由非因非果正因故。有此因果。所以此二因二果。并皆是傍。若非因非果乃是正因。故若缘若了并非正因。非缘非了乃是正因。若菩提涅槃并非正果。非菩提非涅槃乃是正果也。问若尔则成六种佛性。何者因中有缘因了因。复有正因。岂非三因。果有菩提涅槃则成二果。复有非菩提非涅槃名为正果。岂非六种佛性耶。答亦得六种佛性。今则不尔。所以然者。但因中名为佛性。至果便成性佛。故在因但名为非因。在果则名为非果。只是一个非因非果。而今为辨佛性。故经为正因。所以但有五性不为六性也

同类推荐
  • Winesburg Ohio

    Winesburg Oh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席上腐谈

    席上腐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收一切藏经音义

    新收一切藏经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医籍考

    中国医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施公案

    施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有无数兄弟系统

    我有无数兄弟系统

    我兄弟不多,也就一个诸天万界。你打我一下,我兄弟可能会搞死你。
  • 我怼哭了整个三国

    我怼哭了整个三国

    穿越到三国,获得无敌次元怼人系统,曾被祖安人怼哭N次的梅长生表示自己真的太难了。曹操被怼得放弃了“铜雀深宫锁二乔”的美梦,刘备被怼得放下了假仁假义的面具(基),孙权被怼得放逐了东吴所有的小萝莉,吕布关羽张飞被怼得在徐州城搭伙摆摊卖烧鸡,诸葛亮周瑜庞统被怼得结成了复仇者谋士联盟……当所有英雄都被自己怼得穷途末路死伤惨重,我该怎么才能收割怼值升级呢?梅长生表示在线等,挺急的!!!
  •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可以这样读

    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灵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在安静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花点时间,读读本书,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这个社会,没有人不求人,也没有人不被人求。你求人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人求你呢?事情会难办吗?所以,通常办事,是要想办法转换关系,转换角色,让你求人转变成人求你。人与人的相处,有时会很难,有时会很简单,由难变易,需要智慧。要想寻找这种智慧,读读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和光同尘,处事有道。
  • 是偶遇

    是偶遇

    每个故事的发生源起于相遇,偶然的相遇勾起一段淡淡的回忆,没有波澜就是波澜,没有结局就是结局。
  • HOLD住,女神

    HOLD住,女神

    十年前,袁子宸对易可馨说:我想穿上你设计的衣服,跟你一起站在T台中央,让众人感叹我们天生一对。十年后,袁子宸对易可馨说:我想脱掉你身上的衣服,包括你戴的这张假面。缪斯女神,你伪装太久——这一穿一脱,说的便是,时装设计师与顶级男模间不得不说的JQ。潜规则?陷害?黑幕?怕什么!只要HOLD得住,她就是女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妻去当兵总裁似妻如命

    萌妻去当兵总裁似妻如命

    她一心想要去当兵,他一心想要爱护她保护她她为了当兵嫁给了他,他为了摆脱家里的相亲取了她,当相亲时却发现自己对她一见钟情,他似她如命,在她危险时不顾自己安全保护她,这样的他会不会让女主爱上他,本文无大虐,男女身心干净。
  • 老少屌丝的忧伤

    老少屌丝的忧伤

    一个游手好闲满脑坏点子的农村老屌丝,走进灯红酒绿的城市……一个满腹锦纶规矩老师的农村青年屌丝,走入迷幻的社会……当他们一个遇到迷惑和利益,一个遇到正义和女神,什么将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是两代农村老少屌丝的现代式迷失和纠结生活的悲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晨夕之恋之豪门甜宠

    晨夕之恋之豪门甜宠

    人间陌上,许多故事,悄然间开始,蓦然间结束。青丝白发,相聚别离,说不尽的沧海桑田。这是他和她的故事。四年后,携子归来,却又为他沦陷,一步步走向他布的情网,当真相大白时,又是谁伤了谁的心,谁伤了谁的身?
  • 毁灭纪

    毁灭纪

    新书《血灵骑士传》已经上传,希望大家移步
  • 异能王道

    异能王道

    一个高中生,学习本来是一个传奇,无人能敌,但爱慕上夏明雪并和夏明雪分手后,传奇坠毁,一直暗无天日,不过他却意外得到了异能,赤手斗绑匪、英雄救美、与高手对决、速过魔鬼林、毁灭饿狼洞、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