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25600000011

第11章

释名第五。释名有二种。先释通名次释别名。通名不同有三家。第一解云。佛性两字皆是果名。佛名觉者。此故宜非因。性以不改为义。果体既常。所以不改也。因中暗识故非觉者。既其迁改不得名性。但众生必有当得此佛性之理。故言悉有佛性也。第二师释。佛性者此是因中。难第一家云。经既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云何言因中无有此名。因中众生。有觉义故是佛。有必当之理不改名性也。第三家分字解释。佛是果名。性是因名。还举第一家为难。众生愚暗痴惑耳。然未有智慧。若有觉法。可许佛觉。而即众生都无有觉。云何言众生是佛。乃研生死小智。终成果地大觉。其果始名为佛。故佛是果名。但众生必当得。此之理不改故名为性。性只是理。所以性是因中也。然此三说。今并不用。皆须洗之。还以三家义自相难破也。问今义云何。为当在因为当在果为当在因果耶。答今时明义。无在无不在。故云无在无不在。佛所说也。只以如此义故名为佛性。虽无在无不在。而说在说不在者。佛性在因性佛在果。故果因名佛性。因果名性佛。此是不二二义。不二二故二则非二。故云二不二是体不二二是用。以体为用。以用为体。体用平等不二中道。方是佛性。一切诸师。释佛性义。或言佛性是因非果。或言是果非因。此是因果二义非佛性也。故经云。凡有二者皆是邪见。故知。一切诸师。不知佛性。各执一边。是非诤论。失佛性也。若知因果平等不二。方乃得称名为佛性。故经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也。佛性既尔。涅槃亦然。若知生死涅槃平等不二。此乃得称名为涅槃。故经云。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是涅槃相。不复更灭也。次释别名。先言正因佛性非因非果。非因而因故有二因。谓境界因与了因。非果而果故有二果。谓菩提与涅槃也。言境界因者。即是十二因缘能生观智。以是观智境界故名境界因。以能生观智之前缘故。亦名缘因。言了因者。观智能了出佛果故名了因。既了出佛果之缘因故。有时呼了因以为缘因也。菩提者此言正遍知道。是从智为名。涅槃者。此言寂灭。是则从断为目也。前四句有因者。谓十二因缘。正言十二因缘。非菩提之正因。而言因者。以其能生观智。与因作因。故名为因。若例此者。大涅槃亦非是正观之正果。以菩提果为果。故亦应单名为果。若言涅槃与果为果故宜名果果者。十二因缘亦尔。与因作因故应名因因。而经云因因者。谓十二因缘所生观智。此因因而有故名因因。若尔十二因缘。亦因因而有。何故不名因因。然虽复例通有如此义。但十二因缘作因。因始故单名为因。所以经云是因非果也。观智从十二因缘而生。因因而有故名因因也。所以有果则是三菩提。从观智因而有故名为果。若言三菩提是观智之正果故单名果者。观智亦是三菩提之正因。亦应单名有因。若言观智从因而有故宜名因因者。三菩提亦从果而有故亦应名果果。而不尔正言三菩提。酬因之始故直名为果。涅槃从三菩提果而有故名果果也。然此四种两因两果。并皆是傍不得名正。非因非果乃名正因。不因故有二因。不果故有二果。所以此因是不因。此果是不果故。非因非果乃名为正。然非因非果自可名正。但其在因故名正因。其果则呼为正果然此正义。终不复可定言故。或时呼为道。或时呼为中。或时呼为正因。若齐言而取。终亦不得。何者言其正也。果自不正。因亦非正。亦非是非因非果。亦不非是非因非果也。问若尔是何。答此中无是故。当有以超然悟言解之旨。点此悟心以为正因。付此观心非言可述。故迦叶每叹不可思议也

本有始有第六。问佛性为是本有为是始有。答经有两文。一云。众生佛性。譬如暗室瓶盆力士额珠贫女宝藏雪山甜药。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所以如来藏经。明有九种法身义。二云。佛果从妙因生。责草马直不责驹直也。明当服苏今已道臭。食中已有不净。麻中已有油。则是因中言有之过。故知。佛生是始有。经既有两文。人释亦成两种。一师云。众生佛性本来自有。理性真神阿梨耶识故。涅槃亦有二种。性净涅槃本来清净。方便净涅槃从修始成也。第二解云。经既说佛果从妙因而生。何容食中已有不净。故知。佛性始有。复有人言。本有于当故名本有。问若尔便是本有耶。答复有始有义。又问。若始有应是无常。答我复有本有义。此何异二人作劫张王互答耶。彼若如本有。应如如来藏经诸喻。若言始有。应是无常。而言本有于当。此是何语。定本定当耶。无量世界无边佛智。应不圆耶。若言如无边而照可自破之。何劳更难。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智则不圆。此难那得去。本有始有义亦如是。一切有所得义。无不自死。而人不觉耳。故一切诸人莫不网罗于其中矣。若执本有则非始有。若执始有则非本有。各执一文不得会通经意。是非诤竞。作灭佛法轮。不可具陈。但地论师云。佛性有二种。一是理性二是行性。理非物造故言本有。行藉修成故言始有。若有所得心。望之一往消文似如得旨。然寻推经意。未必如此。何者。但大圣善巧方便。逐物所宜破病说法。何曾说言理性本有行性始有耶。例如说如来藏义。楞伽经说无我为如来藏。涅槃说我为如来藏。此两文复若为配当耶。本有始有其义亦尔。若言理性本有非始行性始有非本者。更执成病圣教非药。而世间浅识之人。但见其语定以为是。以成迷执也。今一家相传明佛性义。非有非无非本非始亦非当现。故经云。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以非本非始故。有因缘故。亦可得说故。如涅槃性品明。佛性本有。如贫女宝藏。而诸众生执教成病。故下文即明始有。故知。佛性非本非始。但为众生说言本始也。问若言佛性非本始者。以何义故说本始。答至论佛性理实非本始。但如来方便。为破众生无常病故。说言一切众生佛性本来自有。以是因缘得成佛道。但众生无方便故。执言佛性性现相常乐。是故如来。为破众生现相病故。隐本明始。至论佛性。不但非是本始。亦非是非本非始。为破本始故。假言非本非始。若能得悟本始非本始。是非平等始可得名正因佛性。众生因是深保成佛道。若不如是非佛性也。若广论本有始有义。例如新故。何者第一念是新。第二念是故。譬如新米初出者是新。次者非复是新。亦得第一念为故第二念为新。先者名故。后始起者是新。是则先后皆得名新。故言新新生灭。亦可。初后皆得名故。故言初故后亦故。新故既通初后。本有始有义亦复然。新故义通初后。但说初故名新。久新名故。定知。何者为新。何者为故。故知。都无新无故。故释十号文云。上者名新。士者名故。体大涅槃无新无故。既言体大涅槃无新无故。亦得言体大涅槃无本无始。此一往明无本无始义。然无本无始义。此是清净体。亦何失寄言本始义耶。今约事论之。如无明初念始起为新佛果后起为故。何异先两念相望初念为新后念为故耶。亦得佛果始起此则名新。无明住地已久此则名为故。何异两念相望初念名故后念名新。然本始只是新故。本只是故。始只是新。无明初念与佛果相望。既皆得是新。皆得是故。亦皆得是始。皆得是本。无明与佛果既得如此。生死涅槃亦尔。皆得是始皆得是本。是故生死为始。涅槃为本。涅槃为始。生死为本。生死始有。涅槃本有。何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生死本有。涅槃始有。何异第一念为故第二念为新。故生死涅槃。不是本有不是始有。而终是无本无始。而今假名说故更互为本始无异。经言本有今无本无今有。本若是有今则是无。本若是无今则是有。故今之与本。皆得名有。皆得名无。此文意终为明无本无今义。故下文即结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故知。三世皆不得言有。但今假名说故。本有今无本无今有。通生死涅槃。皆是有无。若悟假名。论有论无。至竟终是无有无无。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何异说新故本始至竟终是无有新故本始义耶。当知。说新故本来指新为故。指故为新。本始亦尔指本为始指始为本。指始为本故。此本是始本。指本为始故。此始是本始。本始非始。始本非本。故云至竟终是无本无始义也

同类推荐
  • 佛祖统纪宋

    佛祖统纪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名医汇粹

    古今名医汇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朱文公政训

    朱文公政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锁玉关

    金锁玉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纂续

    杂纂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唱片时代

    我的唱片时代

    一位落魄的音乐制作人因为一盘残缺的唱片重回九十年代,他本可以利用脑海中的那些歌曲轻松走向人生巅峰,但好像这样的故事已有了不少,于是他选择重拾少年时期的梦想,谁知一不小心竟然开启了华语独立音乐的新时代。
  • 内心深处真实的我

    内心深处真实的我

    一个少年内心深处的独白。这也是我的日记。我的内心瞎想。致我的青春。
  • 枫人语

    枫人语

    岭南枫多生山谷间,罗浮连亘数岭皆枫,每天风起则枫鸣。语曰:“柽喜雨,枫喜风。”凡阳木以雷而生,阴木以风而生。枫,阴木,以风而生,故喜风,风去而枫声不止,不与众林俱寂,故谓之枫。枫者,风之所聚,有瘿则风神聚之,曰枫子鬼。
  • 最强神话进化

    最强神话进化

    灵气喷发,地球复苏,万物进化,基因突变。乱世中崛起...太古时代的神话是否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女御医

    倾世女御医

    她生来一副天眼可辩鬼魅。她生来一双巧手,可杀人于无形。曾经艳名在外的顾三小姐一夜暴毙。一杯鸠酒,万鬼噬心,每月子时必然毒发,皆是二姐顾语兰施与她身。此乃蚀骨之痛。当年她全府因冤被杀,除了她无一生还。皆出自那大兴新帝之口,颜相之手。此乃灭族之恨。侥幸不死,重获新生,旁人从她身上拿走什么,她便立誓在旁人身上十倍奉还什么。发誓此心只为自己而生,毁掉那人江山,掏空那人权势,她眼睛眨都不眨。他许她权贵,却要她真心。真心?她的字典里,从来不曾有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五种心态找回快乐的自己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五种心态找回快乐的自己

    境随心转,心境决定处境。放不下,看不透,想不开,忘不了,舍不得,你又怎会快乐?其实,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如果我们都能够“放下、看破、想开、忘怀、舍下”,那么我们前行的方向就会一路鸟语花香,我们的灵魂之旅就会惬意安然。人生一世,困难在所难免,但阴霾终会散去。历经风雨沧桑,饱经世间百味,而后放下那些放不下的,看透那些看不透的,想开那些想不开的,忘掉那些忘不掉的,舍得那些舍不得的,我们的内心才能平静和谐,才能坦荡无私,才会快乐如初。
  • 唐史并不如烟5

    唐史并不如烟5

    《唐史并不如烟》第五部安史之乱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末期讲起,到唐德宗李适登基为止,将唐朝这段由盛转衰的纷乱历史精彩道来。安禄山并非一开始就人面兽心,他是在胃口一点点被勾起来之后,再加上杨国忠的步步紧逼,才一步步走上叛乱道路,但最终只顾享受攻入长安之后的短暂幸福,被内侍所杀。随同安禄山叛乱的史思明是极富军事才能的将领,杀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之后,将安史之乱的主姓由“安”改成“史”……不论杨国忠怎样的祸国殃民,不论郭子仪、李光弼怎样率军平叛,也不论杨贵妃怎样被认为“红颜祸水”,整个安史之乱期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父子相疑”。
  • 余生只续你

    余生只续你

    沐小木是一个刚刚开启作家之路的普通女孩,结果才写了一页的新章节,就莫名其妙地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