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34800000003

第3章 英诗的“含混”(1)

1.概述

“含混”,是英语ambiguity的汉译。据载,ambiguity这个词源来自于拉丁语“ambigo,-ere”(徬徨,不确定),是根据词根“ambo”(两、双、双重的)构成。韦氏大字典对 ambiguity 的解释是:“doubtfulness or uncertainty,particularly as to the signification oflanguage,arising from its admitting of more than one meaning—anequivacal word or expression.”与“明晰”(clarity)相反,“含混”在一般用法中通常指一种文体错误(a stylistic fault),传统上被视为文学创作的一大弊病。然而,自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于1930年发表了了其著《含混七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以来,现代文学批评却把“含混”变成了优点,使之大致接近于“丰富”和“智巧”的意思。不少批评家认为它是“一种有价值的诗歌手法”。“含混”的内涵意义产生这样大的逆转,大概由两个因素促成:剑桥大批评家瑞查兹(I.A.Richards)认为,诗人很少用科技的精确语言,对科学语言的要求(例如清晰性)不一定适合于诗歌语言;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对诗之“含混”的提出和研究,认为“含混”是“诗的语言的具有定义性质的特征”。其中,尤以后者的作用最大。

2.燕卜荪的“含混”说

燕卜荪是瑞查兹的高足。《含混七型》是他在瑞查兹批改的一份作业启发下写的。通过对三十九位诗人、五位剧作家、五位散文作家的两百多作品的仔细分析,燕卜荪发现,语言中的“含混”现象并非像世人所诟病的那样全是“弊病”或“文体错误”。在对洋洋三百多页的例证作了详细解读之后,他得出一个直截了当的结论:“这些含混我觉得大部分是美的”。于是,他向传统的西方文学批评观点提出挑战,认为“含混”是诗歌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从理论根本上推倒了视“含混”为“大忌”的成见。

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虽然沿用了“含混”这个旧名称,但却给它赋予了新的内涵意义。他给“含混”下的定义是:“语言上任何微妙的差别,不管多么细小,只要它使同一片断文字能引起可此可彼的反应余地,就算含混”在语言学中,“含混”一词一般用于狭义,就是说,同一片断文字可以有一种以上的认知意义,而在文学研究中,它却用于非常广泛的意义,即燕卜荪在上面的定义中所给的意义。《含混七型》一书使燕卜荪关于“含混”的意义得到普遍推广。自该书发表后,不少批评家也对“含混”进行解释,提出了各自的界说和定义,但都大同小异,这里无须一一述之。其中有些人对“含混”这个术语不满,主张用“多意”(multiple meaning)或“复义”(plurisignation)抑或“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以取代之,因为“含混”一词带有贬意色彩。对于“含混”这个术语,我国译法也不统一,吴景荣将其译为“隐晦”,钱钟书译为“两可”,一些语言学工作者把它译为“歧义”,赵毅衡根据《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现成术语“复意”,略改一字,将其译为“复义”……鉴于目前尚无固定的译法,同时又为了不被混淆,我们暂时仍采用“含混”二字来表述燕卜荪的这一概念。

对于诗之“含混”,在燕卜荪之前,事实上就有人论述过。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两义语”,就是一个与“含混”有关的问题。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批评家勒·卡伦(Le Caron)就声称:“诗的秘密是晦涩”。普莱斯柯特(Frederick Prescott)1922年用心理分析法分析诗歌得出相似结论,格雷符斯(Robert Graves)的《现代诗述评》(A Survey of Modern Poetry,1925)中对一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分析直接给燕卜荪以启迪,而燕卜荪的老师瑞查兹则在《含混七型》发表之前就直接论述过含混问题,他说:“诗中大部分词是含混的,要靠读者自己选择一个最能满足被诗歌形式所激起的冲动的意义”。不过,瑞查兹的这后半句话显然还没达到燕卜荪的理解水平,因为他认为读者在诸歧义中必须选一个。但使“含混”从昔日的“创作弊病”变成今日的“诗之特性和技巧”,却是燕卜荪的功劳。是他给“含混”平了“反”,昭了“雪”;也是他,第一次对英诗的“含混”现象作了详尽的阐述和分类。

英诗有那么多的“含混”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语言上讲,英语原是一种“含混的语言”(ambiguous language),语法关系比较松弛,不像法语那样严密、准确(法国象征派大师马拉美就曾怨叹法语不如英语之语法关系松弛,致使法语诗不得不被束于单解之中)。“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并且具有某种随意性,因此在句法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语言符号中,句法可能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表层结构’可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深层结构’”(《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加之英语中又有为数不少的同音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和一词多义,所以“含混”的词和句极易产生。因此,燕卜荪说,“含混”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其次,从英诗本身来讲,它的意义比散文或日常会话的意义要更为含混,这是因为诗的语言比较凝练、简洁,“在诗歌中,上下文的意义难以确定(或者彼此毫不相关),而且诗的结构层次特别丰富”,因此往往歧义丛生,数解共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燕卜荪才把“含混”视为“使诗区别于其他话语形式的特性”。

既然诗有许多重意义,那么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就应多体会、琢磨那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充分探索诗歌语言的“含混”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人们死抠字眼(over-reading)或搞泛“含混”主义。关于“含混”的理论并非自我放纵的许可证。无边无际的自由联想只能导致读者对诗过于感伤的理解,并把诗变为主观附会的意义的堆砌。诗的多重意义的合理性必须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证明。我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和穿凿附会地诠释诗歌,也不能置其他意义不顾而只强调其中一种意义。我们应当撷取那些相互之间有着微妙关系的意义,而排除其它种种意义。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句:“那些在凛冽寒风中摇动的树枝”,其中的“摇动”(shake)既可理解为被动的,即指那被寒风欺凌的树枝,也可理解为主动的,这样它就象征摇晃的拳头,亦即对即将莅临的死神的挑战姿态。这是很普通的句法上的含混,然而它恰恰是这首诗所需要的。彼此冲突的意义正好体现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衰朽的精力和充沛的元气所形成的对照。这里不仅讲到了“摇动”一词的双重含义,而且还把这些意义同诗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了。对于诗中的“含混”——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含混”,而不是“无能含混”(ineptambiguity)或“不诚实朦胧”(insincere obscurity),我们应该这样去分析、理解。

“金无足赤”。与其他的批评理论一样,燕卜荪的“含混”说也是瑕瑜互见。赵毅衡在他的《新批评》一书中曾对燕卜荪的“含混”说作过概括和总结。他认为,代表燕卜荪“含混”说的《含混七型》一书有三大缺点:其一,没有把“复义”机制说清楚,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在赵毅衡看来,燕卜荪用“含混”即“或此或彼”这个术语不够恰当,因此他建议用“复义”,即“亦此亦彼”。“复义”的机制就是“数解不仅共存,而且组成一个家庭,互相丰富,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整体”,简言之,“亦此亦彼”。)其二,“不敢明白宣称复义是诗歌语言力量之所在”。其三,“燕卜荪对新批评派的语境原则理解得不够。”除了这三个大的方面的缺点之外,赵毅衡还认为,《含混七型》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漏洞极多。例如,“含混”七型的分类十分勉强,互相很难区分开来(燕卜荪的七类“含混”已有人作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燕卜荪所分析的例子,“往往脱离了原作语境,所以有时候解错了原作”,如此等等。对于燕卜荪的“含混”说,我国以前是持否定态度。主要是因为《含混七型》一书有泛“含混”主义之嫌,仿佛给人的结论是“诗歧解越多则越佳”,而这种结论正是我国那些穷毕生之力于析义辨疑上,必求确定一义而后止的诗歌研究者们所不能接受的。其次,是因为燕卜荪对“分析无止境”(相当于我国的“诗无达诂”)这句话的理解过于牵强。我国学界以前对燕卜荪的“含混”说基本上予以否定,这显然有失公允。

燕卜荪的“含混”说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漏洞,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人们一致认为,他的《含混七型》一书“给现代文学理论界一个久久回荡不息的震动”。美国“新批评”派的泰斗兰塞姆(Ransom)说:“没有一个批评家读了此书还能依然故我。”瑞查兹在30年代不断地为他这位高足欢呼,声称:“一个符号只有一个意义的”“迷信”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认为,燕卜荪“含混”说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对“语言之本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看法”,这种看法是“极其惊人,十分新颖”的,它对一种新的阐释方法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新方法大大地扩展了我们对诗歌语言的复杂性、丰富性的认识,更有利于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诗的复杂性和幽微曲折性加以阐释。然而,正如燕卜荪和其他批评家所证明的那样,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在于:过度地寻找含混很容易导致抠字眼——独出心裁,夸大其词、甚至自相矛盾的解释,将损害英语的语言规范,忽略文章段落提供的上下文对语言含意的限定。

3.西方批评界对燕卜荪“含混”说的褒贬

同类推荐
  • 万物皆有爱意

    万物皆有爱意

    《万物皆有爱意》囊括了作者数十篇文字,大多数写作并发表于过去数年间。将文章汇编成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回顾往事的过程。一篇篇翻阅着,想到时光如水,匆匆流逝,许多事情都变得面目全非了。好在有这些文字,为生命的曾经在场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印证了曾经有过的心情,曾经的感受和领悟。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

    此书通过优美的文字对经典古诗词进行了新颖且透彻的解读,将古诗词中传递出的人生哲理、人生态度与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融会贯通。古时的君子把人生的美好、愿望、理想与抱负都融进了自己的诗词之中,他们的诗词是一道点亮夜色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追逐的方向。这就是我们心中呼唤的君子情怀,以诗为剑让人间正道成为一座永恒的雕像。
  • 刘师培讲读书

    刘师培讲读书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无声的中国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无声的中国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无声的中国》收录了鲁迅先生经典散文作品近五十多篇,其中包括春末闲谈、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学界的三魂、谈皇帝等,凝聚了鲁迅一生战斗的实绩,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风骨和骄傲!
热门推荐
  • 聪明女人会说话会办事做做人

    聪明女人会说话会办事做做人

    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你将受人欢迎把事做得恰到好处,你将左右逢源把人做得圆润精炼,你将无往不胜。
  • 这能叫长生戒

    这能叫长生戒

    “远古帝王,乱世妖妃,双鱼玉佩。”“楼兰的消亡之谜和商朝文化在千年洪流中的延续。”“一个与世无争的学生,怎么在帝辛和苏妲己之间随波逐流,演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尽在长生戒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途笙歌琉璃花

    陌途笙歌琉璃花

    十七岁那年,陈陌完成了与父亲的十年之约,踏上了陌途,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一路上,陈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还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了当今皇子天和殿下的麾下。可是太子未立,朝野内外暗流涌动,一股血雨腥风,正在袭来......
  • 傅少专宠之宝宝别闹

    傅少专宠之宝宝别闹

    “宝宝!”“爹地!”“我在叫你妈咪。”小包子皱着眉坐在沙发上:离家出走的日程可以再次提上了!他当初就不该上那么大的当!找回了爹地的宝,自己成了草………………傅霖:当初没有能力护你周全,现在的我只想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你,人潮拥挤,我只愿拥你入怀!狄小小:重来一次,我依旧会爱上你!1V1双洁,甜宠
  • 医碥

    医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唐朝那些事儿

    穿越之唐朝那些事儿

    一名普通高中生,在一次意外之下,掉进一个奇怪的洞穴,机缘巧合之下触发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一步步的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将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最好的酒店

    做最好的酒店

    曾经有位酒店的总经理在和我聊自己的员工时说!“我本想重用内部刚提拔上来的员工,却发现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新工作。这真是多了一个蹩脚的经理,少了一个优秀的主管;多了一个蹩脚的主管,少了一个优秀的领班;多了一个蹩脚的领班,少了一个优秀的服务员。真是愁人!”也许很多酒店总经理都有这样的感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经常在外参加各种论坛、总裁班的学习,感觉自己一天进步一点、一天超越一点,可一回头却发现酒店的团队与自己的要求相差越来越大,总感觉他们跟不上自己的步伐。这是谁之过呢?答案显而易见,是酒店的管理者。俗话说:一流的领导用团队,二流的领导用他人,三流的领导用自己,那我们是几流的领导呢?
  • 池北偶谈

    池北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