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4800000063

第63章 民国时代(15)

1968年,鲁迅夫人许广平在北京逝世后,除周建人健留于世外,鲁迅的同辈亲属均已谢世,因此周建人已成了研究鲁迅生平史实的一部唯一的活字典。可他时年已九旬,除工作忙碌外,双目已近失明,无法亲自执笔,组织上决定让他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大女儿周晔从上海赶来北京,帮助他撰写鲁迅回忆录。1981年5月,在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前,在周建人的指导下,周晔写了《鲁迅第一次和茅盾的深谈》、《宋庆龄和鲁迅的珍贵友谊》、《鲁迅为什么定居上海》等文章。为了帮助父亲撰写回忆录,周晔早在杭州、上海时就动手搜集材料。1981年,她把自己整理的稿子带到北京,念给父亲听,然后根据父亲的意见,反复进行修改整理,经过一年多时间,正式定稿。周晔整理的两部书籍,一是《鲁迅故家的败落》,于1984年7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二是母亲王蕴如口述的《鲁迅在上海》(未刊稿),部分章节现已发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出版,不仅为鲁迅研究界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对探明清朝末年鲁迅故家的史实、研究鲁迅和周建人早期生活,以及对他们以后思想的发展及对创作的影响,提供了外延广阔、内涵丰富的重要资料。可惜,周晔不幸于1984年1月去世,父亲周建人也于同年7月逝世,父女双双在一年中过世,这不能不说是周建人一家,也是鲁迅三兄弟研究工作的重要损失。

周瑾(1927~),周建人次女。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共党支部书记、合成室副主任等职。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药物合成的研究工作。

周瑾毕业于南京药学院。195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化学副博士学位。在药物合成方面,对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的合成等有较深的研究,取得较显著的成就。所参加的“山莨菪碱的研究”,获1981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联苯双脂的研究”,获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发表过《山莨菪碱类药物的合成》、《联苯双脂及五味子丙素类的合成及研究》、《消旋棉酚的析分》等论文30余篇。参加编译《有机化学的保护基因》、《有机化合物命名法》、《药理和药物学》等书。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王志邦、黄佩芳:《浙江妇女人物传略·周瑾》,团结出版社。

(2)朱顺佐、何信恩、张能耿:《绍兴名人辞典·周晔》。

(3)谢德铣:《周建人评传》,重庆出版社。

“性格演员”扬美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

王文娟(1926~),原名彩娟,曾用艺名小小素娥,嵊县明山人。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越剧旦角流派王(文娟)派创始人。曾为上海越剧院二团担任主要演员(后任副团长)、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王文娟父亲是个乡村教师,她13岁那年,因家中贫困,远离家乡,到上海学戏。师从表姐越剧著名小生竺素娥。戏班里的武功老师要求十分严格,王文娟刻苦练习跑台步、练棍棒,舞刀枪剑戟,寒暑不辍。师傅竺素娥,文武兼备,擅长做功,表情、动作细腻,对她的要求很严,影响很大。王文娟跟师傅学艺两年后,师傅认为她身材、脸形和气质宜演花旦,断然决定让她改学花旦。竺素娥教她第一个开蒙戏是她自己的拿手好戏《投军别窑》。师傅教他演王宝钏,每句唱词、每个动作,师傅都口授身传,还不断地启发诱导和鼓励。当时越剧著名旦角姚水娟、王杏花、支兰芳、小白玉梅都和竺素娥合作过,王文娟暗暗地向她们学习技艺,同时也得到了各位师傅的指导,得益匪浅。从前演《梁祝哀史》,梁山伯死后,祝英台吊孝哭灵,要一个演员扮演已亡的梁山伯躺在灵堂内。著名越剧演员支兰芳饰演祝英台,她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王文娟为了把她的戏学到手,自告奋勇扮演死后的梁山伯。她躺在台上,眯着眼睛,边看边听边记。戏演完后,又把学到的东西记下来。那时支兰芳唱的“四工调”很受观众欢迎,王文娟一直学她的唱腔。

1944年,竺素娥搭档的旦角,著名越剧演员王杏花因事离开剧团,老板为缺少主要旦角发愁。经竺素娥向老板推荐,王文娟一跃成为正式与师傅合作演出的头肩花旦。当时演的骨子老戏是《碧玉簪》、《盘夫索夫》等,师傅一招一式、一字一音,毫无保留地将表演技艺传授给她,并大胆地提携她,她自己也刻苦学习,反复揣摩,使她在艺术道路上有了新的突破。那时王文娟才19岁,就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45年下半年,王文娟进同孚戏院为二肩花旦。当时戏班里的当家花旦著名越剧演员小白玉梅认为,演正面花旦或青衣,不如演反派泼旦耍得开,还可以发挥,因此她经常派王文娟演正派主角,而王文娟又能观摩小白玉梅反派角色的表现,得益不浅。1946年秋,原在市中心区皇后剧场演出多年的越剧名旦姚水娟因事离开,剧场老板聘请小生陆锦花与王文娟合作。她俩都不过20岁,艺术上年轻敢闯,打出少壮剧团的牌子,开始演出《礼拜六》、《金蝉记》一类现代剧,这对王文娟是在艺术上新的尝试。

1948年春,王文娟离开皇后戏院,与尹桂芳合作,在兰心剧场演出,可谓是“小花旦与名小生”搭档,尹桂芳一向提携姐妹,合作很好。同年夏,王文娟应邀进玉兰剧团与著名小生徐玉兰合作,受到观众欢迎。从此王文娟开始了与徐玉兰长期合作演出的艺术生涯。

建国后,王文娟开始在艺术上新的探索,创造角色。1950年,排演越剧《白毛女》时,在导演的启发下,她开始学着开展生活联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次演出观众反映很不错,有许多观众为喜儿的悲惨遭遇流泪。这也使她体会到“假戏一定要真做”的道理,演员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观众。1952年,她与徐玉兰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这是她艺术生活中又一次大转折,更使她在创造人物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排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西厢记》时,导演和同志们不断地提醒她注意祝英台与莺莺在不同场次中的内心活动,促使她去思考每句台词和动作的意义,使她认识到,一个演员只有把握住角色的内心感情和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饰演《西厢记》中的莺莺,获演员二等奖。1953年,王文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在朝鲜前线的坑道里、简易舞台上,为志愿军指战员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一次演出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借着战指员百余支手电光束继续演出。在炮火连天的朝鲜前线演出期间,她们又向长期为战地服务的朝鲜文艺工作者学习,将朝鲜的古典名著《春香传》改编成越剧,介绍给中国观众。在《春香传》中,她扮演朝鲜仕女春香,祝英台和春香都是两国人民所喜爱的少女形象。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二等军功章。1954年春,王文娟所在的剧团编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同年秋,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春香传》中扮春香,获表演一等奖。由于在该剧中出色地表演了朝鲜少女的情怀而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赏,成为她的成名作。1955年,上海越剧院成立不久,徐进同志就打算写《红楼梦》越剧本,王文娟决心演好林黛玉这个人物。林黛玉是一位外形弱不禁风,而内心感情却异常丰富的少女形象,她性格既有多愁善感一面,又有孤傲不屈的一面,而且在戏曲中,用老戏中花旦、青衣、悲旦等来套都不行。王文娟反复阅读小说《红楼梦》和有关资料,与编导一起研究如何表演,怎么掌握人物的独特性格,并和作曲、琴师一道设计唱腔。经过大家的努力,《红楼梦》演出后,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艺术形象得到观众喜爱。

20世纪50年代后期,王文娟艺术上日臻成熟,扮演了神话《追鱼》中的鲤鱼精、《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角色,都以演技精湛、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1958年8月,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1960年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她与徐玉兰合演的《追鱼》、《红楼梦》,曾多次招待国内外贵宾。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抒予她金质奖章。自50年代中期起,她多次随上海越剧院赴朝鲜、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演出。为越剧艺术传播海外作出了贡献。

“文化大革命”后,在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杨开慧、传统剧《西园记》中饰王玉贞、《孟丽君》中饰孟丽君。80年代中期,积极投入剧院体制改革,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1996年,领衔主演了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

王文娟和徐玉兰从1948年开始长期搭档,两人在舞台上表现非常默契,真可谓是旗鼓相当、珠联璧合。1980年12月赴港演出前,排练《西园记》中,由于她们两人从外形动作到内心感情的表现容易合拍,一块绣罗帕,能在导演马科的精心帮助下,两虽然默默无言,但却含情脉脉,通过一块绣罗帕的拾与不拾,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排出一节好戏来。

王文娟创立越剧旦角流派王(文娟)派,她扮相俊秀,文武兼备,表演细腻,擅长描摹人物神态,有“性格演员”之誉。她嗓音柔美,在继承施银花的高足支兰芳唱腔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平易质朴、流畅自然、情感浓郁的“王派”唱腔。王派唱腔善于表现压抑、缠绵的感情,亦能表现热情奔放、刚强坚毅的人物性格,其唱腔保留了许多朴实流畅的四工调音调和浓郁厚实的演唱韵味,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很大发展。她以真声为主,吐字清晰,行腔自然,不追求花哨,唱得精细传神,在朴实中见华丽,于淡雅中见浓艳,腔自情出,委婉动人。唱腔中最富有特征的“甩腔”颇具戏剧效果,尤其在表现明快情绪时,更能显示出其特有的风采。

王派传人有上海的王志萍、单仰萍,浙江的钱爱玉、舒锦霞、洪瑛、吴杰、姚建平等。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张正、张桂彬:《越剧名家艺术生涯·王文娟》,上海大学出版社。

(2)李永鑫、邵田田:《百年越剧概览·王文娟》。

蔡女好学成英才——蔡元培女蔡睟盎

蔡睟盎(1927~),蔡元培幼女。中科院上海分院测试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蔡元培注意培养子女无忌、威廉、柏龄、睟盎、英多,具有开朗的胸怀和远大的眼光。他对孩子们正当的课外阅读主张“开禁”,不同意限制过多。蔡睟盎1985年6月2日,在嵊县县委招待所回忆说:在香港时,“他自己看《浮士德》、《西行漫记》,也给小女儿睟盎看。当时家里有一位英籍家庭教师林太太(丈夫是中国人)说:‘报纸杂志内容不大好,不应该让小孩看’。父亲却不同意禁止我们,而是培养我们广泛阅读的兴趣。”蔡元培的“开禁”,对后来子女们的立志和成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蔡睟盎青少年时代,不忘父训,广览博学,不懈工作。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55年至1957年,在苏联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学习。从事电生理仪器的研制。负责组织电子计算机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仿生学研究。组织青藏高原高山生理考察任务并参加模拟7500米海拔高度低压舱试验,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落实高山病防治研究任务,参加组织云南深潜水试验中水下生理指标测定工作。1983年带领研究、技术人员18人去美国培训。1984年后,负责大型计算机双机系统安装维修及培训。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

(2)朱顺佐、何信恩、张能耿:《绍兴名人辞典·蔡睟盎》。

甘为“发酵”付辛劳——食品发酵研究所副所长傅建生

傅建生(1928~1980),绍兴人,生于江西南昌,长期从事微生物发酵的研究,成绩突出。

傅建生1941年入江西赣县南昌女中初中学习。1947年考入浙江大学。1951年毕业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农化系。1952年后任南京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助教,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讲师,南京林学院林化系教研室主任,江苏省化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江苏省食品发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副所长。为全国轻工业学会理事、全国微生物学会专业委员、全国发酵科学分会理事、全国《食品与发酵》杂志编委、江苏省轻工业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理事、江苏省发酵工业情报中心站负责人。

她在长期从事微生物发酵的研究中,先后主持11项科研项目。其中利用甘薯制造丙酮丁醇的研究获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奖;利用黄浆水制造面包酵母获南京市科学大会奖。曾被评为江苏省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

发表的论文有:《宇宙航行员食品》、《多聚麦芽三糖——普鲁兰的生产和应用》、《国外发酵工业发展趋向》、《用面包酵母制造乌苷酸》等18篇。译有《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酵母生产工艺学》(与人合译)、《工业发酵》(与人合译)。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王志邦、黄佩芳:《浙江妇女人物传略·傅建生》,团结出版社。

(2)《绍兴县志·人物·傅建生》,中华书局。

越中教坛一名师——绍兴师专校长邓伟石

滕伟石(1928~),祖籍苏州,寓居绍兴。热爱教育事业,勤奋耕耘近40年。任职期间,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9年初退休。同年4月,被浙江省教委聘任为“省教委副主任级督学”。1991年5月,又被国家教委聘任为“国家级督学”。其先进事迹曾先后在《人民教育》、《浙江教育》作过介绍。

滕伟石195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在华东师大哲学研究班进修,继在师大第二附中任党支部书记,又任师大数学系党总支副书记。1962年至1974年先后在松江二中、遵义县中任书记、校长。

1974年至1989年先后任绍兴二中党支部书记、校长,绍兴县(市)教育局长、党组书记,绍兴师专校长、党委副书记。任绍兴县教育局长的五年半,着重解决了农村普及初等教育的难题。1983年11月任绍兴师专校长、党委副书记。期间,她团结“一班人”,依靠广大教职工,在建设校舍、改变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及办学指导思想等方面均有建树。为适应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调整专业,扩大招生,开设多种选修课、技能课。还从实际出发解决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同时,她十分重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从严治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人师表,廉洁奉公。为学校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关于高师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及高师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师办学方向等论文多篇。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同类推荐
  • 张大千徐悲鸿

    张大千徐悲鸿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一个优雅的诗人,一个多情的才子。如一颗光华四射的明珠,沉沦碧海,永难再见。他留下那一闪光亮,却永世照耀人心。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番外情

    花千骨之番外情

    瑶池初遇,他是高高在上的上仙,而我是落在她酒盏里的虫子。一年之约,只为了叫他一声师父。师父从此以后有小骨陪着你,你再也不是一个人了。师父,至少……至少……不要用断念,我当初赠你断念是为了什么?剑断念,人断情。从此以后,你我师徒,恩断义绝。当花千骨与白子画重生再遇时,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内心的梦

    内心的梦

    人的一生,思想以外的世界,又是什么,我们的思想在哪里。
  • 封仙传:妖天

    封仙传:妖天

    万古前……蛮兽纵横,魔道漫天。弱小的妖族与人族只堪于夹缝中求生存。直到一个天生圣心的无名小子出现……我要这世间,成为妖的天下……不,是我的天下!——【天地荒魔乱,万古我独仙!】新书上传,望大家多多支持!QQ书友群:558097787。感谢大家,一路前行,有你有我!
  • 末日之起

    末日之起

    一道飞光飘过,银河的消失,位面的融合战争起源,却看医者的崛起。
  • 国民天后重生啦

    国民天后重生啦

    生日那天,歌坛天后白楚瑜坠楼而亡,三年后,官方姗姗公布调查结果——抑郁症自杀。啊呸!重生后的某女,已提四十米大刀赶来!古人云:谁年轻时,没瞎眼遇到过渣狗?既重活一次,那便——让那些人付出鲜血的代价吧!她,要将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样样拿回来。要将曾欺辱过自己的人,一个个踩在脚底。只是,这位时先生什么情况?她,来自地狱,遇鬼杀鬼,佛挡杀佛!她,以为自己孤军奋战,却不知有人始终惦念!原来,这世上从不缺温暖…*多年后,记者:“请问时总,您的家庭排序是?”无奈的时煜:“老婆,宝宝,狗,我……
  • 三国1:大乱之兆

    三国1:大乱之兆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一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桃园之卷和群星之卷。桃园之卷:刘备为母买茶途中遭遇黄巾贼,被张飞相救,后结识童学草舍教书先生关羽,三人志趣相投,在桃园结为兄弟,故事由此正式开始。群星之卷:三国风云人物悉数登场——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曹操荥阳首败、孙坚袁绍因玉玺反目、连环计吕布诛董卓、吕布战败投刘备……各方势力杀伐不断,群雄逐鹿愈演愈烈。
  • 签约夫妻:首席我要离婚

    签约夫妻:首席我要离婚

    这场婚姻她一步一算计,最终在自己的算计中丢盔卸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从来都不是她以为的黄雀…你想要什么‘’很简单,做汪夫人‘’哦‘汪邵良嗤笑’你有哪些让我同意的‘条件呢?’.......................他愿意在她需要的时候,任她安排他的所有。他愿意在她想要的时候,拱手相让他的所有。却决不允许,她擅自逃离更不同意,...........离婚。
  • 苏公住处今尚在

    苏公住处今尚在

    九州大陆,有万千仙士,有亿万众生,经历了漫长的种族战争后,本来应该迎来人类发展的高潮!然而,当真神降临的那一天起,一切就变了,陆地真仙也好,渺渺众生也罢,都逃不过被豢养的命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万千世界里,什么才是生存的真实目的?
  • 科学技术哲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科学技术哲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科技哲学的前沿问题作了梳理和探讨,主要涉及历史认识论、体知认识论、社会本体论、认知科学哲学、技术的社会塑形、技术现象学、信息技术伦理等问题,分析全面、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