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4800000064

第64章 民国时代(16)

(1)何信恩、高军:《越中名人谱·滕伟石》,研究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2)绍兴市总工会、绍兴市档案局:《绍兴劳模风采·滕伟石》,中国工人出版社。

农药研究名专家——农药研究所研究员陈馥衡

陈馥衡(1928~),诸暨县店口人,生于上海,北京农业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农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药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农药合成和天然物化学的研究。

陈馥衡1946年考入东吴大学,在学期间,积极参加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大游行,1948年被当局逮捕,后保释出狱。

1949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攻读法律,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留校任教。英语可读、听、说、写,德、俄、日、法语可读。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20余名。

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新农药创制攻关子项目,其中“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啶的研究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获1984年农业部技术进步一等奖,1985年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高效低残留农药品种开发”获三委一部奖;“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安的研究”获1991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代表性论著有:《新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新除草剂的合成研究》等。出版著作《有机化学》,译著《九十年代的农药工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等。发表论文70余篇。

1980年、1983年、1987年分别去瑞士、西德及美国考察和讲学。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段展样、方显辉:《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陈馥衡》,中国人事出版社。

(2)朱顺佐、何信恩、张能耿:《绍兴名人辞典·陈馥衡》。

针刺镇痛出新论——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莲芳

何莲芳(1930~),祖籍绍兴,生于上海。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理科学会、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会员,《中国生理科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心副主任。

何莲芳1955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1981~1982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进修神经生理。长期从事神经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针刺镇痛及脑刺激镇痛原理有较深的研究。参加研究的“针刺镇痛原理——临床规律及尾核头部递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获1978~1979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级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与他人合作),获1985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在国内外发表有关针刺原理研究的论文70多篇。

何莲芳痛刺镇痛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外医学界的重视。1982年3月,应美国纽约现代亚洲医学科学研究所邀请,在世界传统医学讨论会上作了《针刺镇痛的神经基础》的学术报告;1982年10月,在澳大利亚参加现代针刺国际讨论会,在会上作了《边缘系统与针刺镇痛》的报告;1983年5月,参加第三次北欧针刺会议,在会上作了《鸦片肽能系统与针刺镇痛》的报告;1985年赴日本,在东京、京都、大阪等地大学进行学术讲演。1986年赴美国进行学术讲座,还去芬兰讲学。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华夏妇女名人词典·何莲芳》,华夏出版社。

(2)王志邦、黄佩芳:《浙江妇女人物传略·何莲芳》,团结出版社。

土壤环保科研人——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燕玉

吴燕玉(1932~),绍兴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土壤地理、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质量生态评价以及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科领域研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吴燕玉,195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1957~1960年为沈阳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土壤地理学副博士研究生,曾任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环保协会理事等。1972年开始从事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环境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全国土壤背景值”的研究。

主编《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制图》、《辽宁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参与编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等8本。代表论文有《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生态效应》、《张土灌区隔污染及其改良途径》等及国际会议论文共60多篇。

先后有15项成果获奖,其中“中国土壤背景值”等多次获省部级及国家奖项。是我国最早将土壤污染元素化学应用于环保领域的研究人之一,为发展我国环保事业与污染生态学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何信恩、高军:《越中名人谱·吴燕玉》,研究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军中理论翻译官——哲学研究所译审(教授)沈真

沈真(1933~),绍兴县钱清人,长期从事哲学研究和编译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译审。

沈真1952年毕业于上海俄专(即今上海外国语学院)。1952年至1956年任华北军区司令部后勤部随苏联顾问做翻译工作。1956年至1958年在军委总后勤部随苏联顾问做口译和笔译工作。1959年转业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资料室,从事苏联、东欧哲学社会科学资料编译工作。1966年至1978年调河北新城中学任俄语、英语教员。1978年归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现代苏联哲学研究与翻译工作。曾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费希特研究与翻译工作。

她通晓俄文,并且掌握英文与德文,长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编译工作。60年代中期,她与人合编了《苏联哲学社会科学人名录》、《波兰哲学社会科学人名录》、《匈牙利哲学社会科学人名录》,为我国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了解那个地区的思潮提供了基础材料。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她翻译与编译了反映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成果的大量论著,为我国哲学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她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在莫斯科国际书展中获得了好评。从80年代中期开始,她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德国古典哲学,翻译了费希特、黑格尔《自然哲学》动物学部分(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有利于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主要译著有:《俄汉军用后勤词典》等。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绍兴市档案馆:《情满中华——当代绍籍人士在外地·沈真》。

(2)朱顺佐、何信恩、张能耿:《绍兴名人辞典·沈真》。

海洋矿物研究人——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蓉

陈丽蓉(1934~),上虞县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海洋矿物学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陈丽蓉1962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地质系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主要从事海洋矿物学研究,对中国海的矿物组合、分布模式及迁移规律有深入研究,阐明了中国海的物质来源及有用矿物富集的远景区。进行了中国海中自生矿物的课题研究,尤其对自生海绿石的矿物学特性、沉积环境及形成机理有精细的探讨。

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东海沉积物中海绿石的研究》、《闽南——台湾浅滩大陆架海绿石的研究》等。为《黄东海地质》、《渤海地质》、《东海地质》等3部书的主编之一,其中《黄东海地质》获中科院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东海地质》获198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朱顺佐、何信恩、张能耿:《绍兴名人辞典·陈丽蓉》。

暨阳才女作精品——江西省文联主席杨佩瑾

杨佩瑾(1935~),诸暨县街亭高岑下村人。江西省文联主席、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学基金会全委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南昌大学兼职教授;江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1985年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杨佩瑾1949年7月从浣沙江畔的暨阳中学初中毕业后参军,入华东军政大学及三野通讯学校学员。1951年7月入朝参战,任志愿军六十三军电台报务员。1953年9月归国后,任电台台长、通讯参谋。1958年转业,曾任南昌铁道报及《星火》文学月刊记者、编辑。“文革”中下放农村劳动。1972年调宜春地区,曾任地区文联主席、中共宜春地委宣传部长。1985年调江西省文联。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银色闪电》、《黑眼睛天使》、《剑》以及长篇小说三部曲《霹雳》、《旋风》、《红尘》。《剑》发行逾300万册,并译成英、日、法等国文字出版。《旋风》获江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此书曾在京沪江浙皖赣等10多家省市电台连播。中国京剧院将其改编为京剧《恩仇恋》,在全国戏剧会演中获奖。电影文学剧本《雁红岭下》、《仇侣》、《非常岁月》、《明月松间照》、《黄金时代》、《雾江帆影》等发表于《电影文学》等刊物,前3部已拍摄上映。《浣沙王后》获1996年第十届中国图书奖。此外还发表短篇小说、散文等100余篇。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朱顺佐、何信恩、张能耿:《绍兴名人谱·杨佩瑾》。

研制新药创第一——全优避孕药主研人徐鸣夏

徐鸣夏(1935~),上虞县下管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从四川医学院药学系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及药物合成教育与科研工作。擅长新药设计、研究与开发,先后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课7门。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生9名,还与制药公司合作招收博士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科研工作中,作为主研人之一的《已酸孕酮酯化反应新工艺》,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为当时全国唯一全优质量的避孕药。负责国家医药局“七五”攻关课题“新型正性肌力药甲氧呱喹酮的研究”,已通过卫生部临床前评审,在低剂量时,该药能显著降低心衰病人的死亡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参加中日合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的研究”,作为分题负责人,已取得可喜成绩。科技革新项目“贝诺酯生产新工艺”转让给厂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5年中,负责研究开发或技术转让6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已转让),申请发明专利2项。

主编、合编出版医药教科书及参考书11部,其中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药物化学》(第二版)及《有机药物合成原理》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发表论文40余篇。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中共上虞市委党史研究室:《上虞名人录·徐鸣夏》,大连出版社。

(2)陈忠瑶:《绍兴的中国之最·徐鸣夏》(续编),浙江摄影出版社。

“国际协会”女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

张弥曼(1936~),原籍嵊县,生于江苏南京。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著名古鱼类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

张弥曼的父亲出身于贫困家庭,凭刻苦努力读完大学,通过考试获得“庚款”留学机会,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医学院及其他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母亲虽然读书不多,但对子女却相当严格。“八·一三”事变后,张弥曼随父母逃难到四川北碚,后辗转江西,小学时掇时续。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受到较为持续的教育。

1953年,张弥曼毕业于同济附中。毕业前,学校政治辅导员动员她报考地质专业。她也在许多杂志、报纸上看到相关宣传文章,尤其是刘少奇的讲话:地质是工业的尖兵,国家要建设首先需要工业,而工业首先需要矿产资源。同时她自己对跋山涉水、骑着骆驼在沙漠上遨游的情景充满了幻想,于是决定报考地质专业。可父母以为她长得太瘦弱,吃不起苦,希望她报考医学或外语,母亲还请人来说服她。好强的张弥曼却坚持报考地质,并于同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后被学校选拔为留苏预备生。

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任职。1965~1966、1980~1982年在瑞典国家自然史博物馆进修并获斯德哥尔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3年~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1986年被聘为研究员及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年,在国际上成立了“国际古生物协会”,由各国最优秀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任主席。1992~1996年,张弥曼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第十四任主席,是我国第一位担任该协会主席的人,也是该协会第一位女主席。

1993~1997年,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1995年,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1997年,被选为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曾先后被聘为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客座教授、北美《古脊椎动物学杂志》编委、英国《古生物学》杂志国外联络人及我国《古脊椎动物学报》编委及主编。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张弥曼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考察和研究中生代晚期(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的鱼类化石。1965年底~1966年在瑞典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开始泥盘纪鱼类化石的研究。经约10年的“文化大革命”间断后,70年代中期调查、采集和研究了东北白垩纪中期(距今约一亿年)及勃海沿岸地区新生代始新世(距今约五千万年)以来的含油地层中的鱼类化石,对含油地层的时代和环境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该意见后来被石油地质专家们采用或部分采用,为祖国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她还结合前人长期以来的工作成果,总结了我国东部晚中生代以来鱼类区系的演替情况,指出了由各时期中国东部鱼类区系与世界其他地区鱼类区系的异同而引发的一系列有意义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动物地理学方面的问题。她的这些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兴趣。

同类推荐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习仲勋传

    习仲勋传

    一代政治家习仲勋的奋斗传奇首度面世!在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受命在广东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习仲勋在主持中央书记处常务工作期间是如何致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习仲勋如何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严格家教家风的?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讲述了:在某种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这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特别是在商界——这些人建立起美国的商业王国,他们生产的产品远销全球。我所要记录的事件对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如何把握公开个人隐私的尺度,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攻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热门推荐
  • 绝世苍穹

    绝世苍穹

    从坟墓中爬出来,是来世还是今生......233297775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甜心女仆,主人,听话

    甜心女仆,主人,听话

    “木小雨,我要你当我的女仆,这是契约,上面写着,主人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知道了吗?”
  •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难以忘记情伤的隋佳佳遇到了一个能看透她心事的林幕,在前任的痛改前非和治愈系弟弟面前,她究竟应该选择原谅前任还是接受弟弟的守护?现实和浪漫,似乎难以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家至圣

    百家至圣

    许弋惊异的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综合世界。整个世界被分为五大诸侯国,秦国、唐国、宋国、明国、清国和数百小国天下又分十大家分别为墨家、儒家、道家、武家、药家、医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虽说诸国争霸,百家争鸣,但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修仙成圣!而许弋却发现圣人之外竟还有更大的天道!!!
  • 亵神

    亵神

    浩瀚的沙漠,无穷的杀戮,战争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主题。一个孤儿,怎么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人的欲望会不会削弱他的理智?面对种种挑战他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 新星中的新星

    新星中的新星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闪耀的一颗新星,只不过你不肯承认内心的自己罢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跟着主角一起踏上寻找真正的自己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尔巴尼亚一家

    阿尔巴尼亚一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