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2100000013

第13章 王炎午:生祭文天祥的“义士”

王炎午的亡朝岁月乏善可陈,无非是隐居山林,誓不做元朝的官。然后写了许多文章编辑成文集流传后世。他的文集名为《吾汶稿》,“炎午”这二字是南宋灭亡后,他改的。他的本名字为“应梅”。不过,这个人流传给后世的并不是他的遗民精神,而是他激励文天祥必须去死的行为。

不辞辛劳的鼓励

王炎午天生就具备报国热血,年轻时,父亲一死,王炎午就把自己掌管的家产通通卖掉,然后到刚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文天祥处,参加了文天祥的谋士团。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省海丰县五坡岭兵败被俘。敌人千方百计想要让这位南宋军民的精神领袖投降,但文天祥就是不让他们得逞。

第二年十月份,蒙古人见文天祥真的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了,就把他押解回元朝大都(北京),希望北京方面能让这位汉子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王炎午得知这一消息后,惊恐不已。他却不是惊恐文天祥被杀害,而是南宋士人都知道,一旦被俘的官员送到北京后,不久就会出来,然后站在敌人一边。

王炎午对文天祥的了解并不深,他不知道这位此时已经是南宋军民心中偶像的人会不会变节,从而给南宋军民的心灵带来一个大的打击。

他跟人说:“天亡大宋,为子民之势不能生,文丞相是宋室重臣,更当以死殉国,为天地间留正气。”

大家当时全都疯了,认为他说得即使不是那么有理有据,但绝对不是错误的。就鼓励他为文丞相必死做点什么。

王炎午是一个优秀的才子,在大家的重托之下,如何肯推辞,就挥泪写了一篇一千八百多字的《生祭文丞相文》。写完之后,他让人将此文抄录一百多份,从文天祥的必经之路,赣州至吉安、樟树、南昌、九江等地,张贴于驿站、码头、山墙、店壁诸显目之处。抄录的文章字大如掌,很怕文天祥肯不清楚似的。

蒙古人押送文天祥从广东进入江西赣州后,王炎午一直跟随其后,他非常想和文丞相见上一面,让他知道,大家现在都希望他去死,只有死才能对得起南宋百姓的心。

但是,蒙古人对文天祥的看管相当严格,王炎午始终没有找到机会接近文丞相。

在文天祥到达赣州之前,王炎午早早赶到,在赣江码头,王炎午亲自贴了几份“生祭文”,然后设了祭坛,还哭天嚎地的烧纸钱,弄得满码头都乌烟瘴气。当文天祥达到南昌码头上岸后,王炎午冲到蒙古军队面前,就跪下,祭拜文天祥。

据说,文天祥当时见到王炎午的所为后热血沸腾。我疑心这热血里有七分是感动,三分是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当然也能让血沸腾。

倘若不是蒙古军队的阻挡,文丞相一定要当年问一下王炎午,提前给自己办丧事,到底是何居心。

当然,在王炎午看来,以这种生祭的方式是想劝文天祥速死,以全其节。但这种方式是否真的能让文天祥全其节,或者说让文天祥立即去死,恐怕还是个大问题。

倘若按照王炎午的鼓动,文天祥就应该在南昌码头立即拿脑袋碰囚车,或者咬舌自尽。但文天祥并没有这样做。他到了元大都后,跟忽必烈进行了几番你来我往的投降与不投降的较量后,才被忽必烈杀掉的。

等于说,王炎午的这种行为并非是要让文丞相全其节,而是让他赶紧去死。后一种希望才是他最大的希望。

据清人笔记记载说,王炎午的行为代表了当时南方广大群众的一致愿望,这篇祭文对当时的震动相当大。

这可是天下最糟糕的事情,让一个英雄赶紧去死,居然是广大群众的一致愿望。那将来谁还敢做英雄?一旦被敌人活捉了,唯一一条路就是死。王炎午连救文天祥的想法都没有,似乎文天祥一生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被敌人捉住然后马上去死一样。

一路上,后来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看到那字大如掌的祭文后,任何人都知道,他想不死都不成了。但他终究还是到了元大都,在这位英雄看来,全其节并不一定要选择自杀这条路,誓死不降,有不知道时限的生命去对抗敌人,也是一种全节的表现。

王炎午折腾了半天,纸浪费了不少,但始终没有激励起文天祥的“自杀”之心。不过,一个人抱有必死之心,一定会死;倘若没有这种必死之心,就是一百篇生祭文也拿他没有办法。

在元大都那段时间,王炎午时刻关注着动静。在那段时期,他最希望听到的可能不是南宋军队击败了蒙古军,而是文天祥的死讯。

我想,从1279年文天祥进北京到1283年,王炎午的精神肯定大受打击。因为他一直听不到文天祥的死讯,终于,1283年刚开始,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

此时,王炎午正在流落途中准备做他的遗民,听到这一消息后,他大痛哭。谁也不知道,这种哭里面到底有什么让人不耻的含义。文丞相的死自然让他悲痛,但文丞相死得这么晚是否也是他痛哭不已的原因呢?

他让文丞相速死,全其节,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文天祥的死可以激起江南百姓的抗蒙激情。但是,这种激情早已经消亡,任是最有演讲力的演讲家在世,也不能让南宋人恢复他们消失了许多年的斗志而与蒙古人决一生死。

王炎午在流落中,仍然不忘为文天祥的死写点什么。他遥对北方,作《望祭文丞相文》:“呜呼!扶颠持危,文山诸葛,相国相同,而公死节;倡义举勇,文山张巡,杀身不异,而公秉钧。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秉气捐躯,壮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仗深,唯回者天,不负者心……今夕今夕,斗转河斜,中有光芒,非公也耶!”

但这一切对当时是否还有意义,或者说积极意义有多大,已经不是王炎午之流所能预测的了。似乎只在这个时候,文天祥的身影立即在南宋遗民中树立起来,高大而威猛,永远不倒。后人对王炎午的那篇祭文评价为:“洗练凝重,气势磅礴,对仗排列的句式使祭文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浪潮,同时也体现出王炎午本人悲壮激切的忠贞气节。”

后人简直和王炎午一样,无耻之极!

文天祥生时,南宋人的爱国热情一般,文天祥死时,南宋人的爱国热情仍旧平平。

可是,人类历史却因为这样无耻的论调而牺牲了一个优秀的读书人,宋人不但不对这种悲剧感到惋惜,居然非常欢喜!

在王炎午的整个生涯里,他所做的最积极的事情恐怕很多,但一旦将《生祭文丞相文》这篇文章拿出来,他所有的事情都显得苍白。

《生祭文丞相文》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王才子所写的这篇“有力推动了当时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浪潮”的《生祭文丞相文》吧,我不知道,为什么鼓励别人去死的文章,还能让那么多的人认可,并且号称推动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潮!

丞相再执,就义未闻,慷慨之见,固难测识。因与刘尧举对状共赋,感慨嗟惜之。尧举先赋,云:于留中子坟孤竹,谁向西山饭伯夷。予闻其下句,义则谓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予谓:向字,有忧其饥而愿人饷之之意,请改作在字如何?尧举然之。予以寂寥短章,不足用吾情,遂不复赋。盖丞相初起兵,仆尝赴其召,进狂言有云:愿名公复毁家产,供给军饷,以倡士民助义之心,请购淮卒,叅错戎行,以训江广乌合之众。他所议论,狂斐尤多慷慨戆愚。丞相嘉纳,令何见山进之幕府,授职从戎。仆以身在大学,父殁未葬,母病危,殆属以时艰,恐进难效忠,退复亏孝,倥偬感泣,以母老控辞。丞相怜而从之,奖拔之公,许养之私,丞相两尽之矣。仆于国恩为已负,于丞相之德则未报,遂作生祭丞相文,以速丞相之死。尧举读之流涕,遂相与誊录数十本,自赣至洪,于驿途、水步、山墙、店壁贴之,冀丞相经从一见。虽不自揣量,亦求不负此心耳。尧举名应凤,黄甲科第,授建康军签判,与其兄尧哲,文章超卓,为安成名士。

维年月日,里学生旧大学观化斋生王炎午,谨采西山之薇,酌汩罗之水,哭祭于文山先生未死之灵,言曰:呜呼,大丞相可死矣!文章邹鲁,科第郊祁,斯文不朽,可死。丧父受公卿,祖奠之荣;奉母极东西,迎养之乐,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将相,功名事业,可死。仗义勤王,使用权命,不辱不负所学,可死。华元踉蹡,子胥脱走,可死。丞相自叙死者数矣,诚有不幸,则国事未定,臣节未明。今鞠躬尽瘁,则诸葛矣;保扞闽广,则田单即墨矣;倡义勇出,则颜平原、申包胥矣;虽举事率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奈何再执,涉月逾时,就义寂廖,闻者惊惜。岂丞相尚欲脱去耶?尚欲有所为耶?或以不屈为心,而以不死为事耶?抑旧主尚在,不忍弃捐耶?

果欲脱去耶?夫伏桥于厕舍之后,投筑于矐之际,于是希再纵求,再生则二子,为不智矣。

尚欲有所为耶?识时务者在俊杰,昔东南全势,不能解襄樊之围。今以亡国一夫,而欲抗天下?况赵孤蹈海,楚怀入关,商非前日之顽,周□未献之地。南北之势既合,天人之际可知。彼齐废齐兴,楚亡楚复,皆两国相当之势,而国君大臣固无恙耳。今事势无可为,而国君大臣皆为执矣。臣子之于君父,临大节,决大难,事可为则屈意忍死以就义,必不幸则仗大节以明分。故身执而勇于就义,当于杲卿、张巡诸子为上。李陵降矣,而曰欲有为,且思刎颈以见志。其言诚伪,既不可知,况刑拘势禁,不及为者十常八九,惟不刎,刎岂足以见志?况使陵降,后死他故,则颈且不及刎,志何自而明哉?丞相之不为陵,不待智者而信,奈何慷慨迟回,日久月积,志消气馁,不陵亦陵,岂不惜哉?

欲望不屈而不死耶?惟苏子卿可。汉室方隆,子卿死耳,非有兴复事也,非有抗师仇也。丞相事何降,与死当有分矣。李光弼讨史思明,方战纳剑于靴,曰:夫战,危事也。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一不利,当自刎。李存最伐梁,梁帝朱友贞谓近臣皇甫麟曰:晋吾世仇也,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麟于是哀泣,进刃于帝,而亦自刎。今丞相以三公之位,兼睚眦之仇,投明辩,岂堪存李光弼、朱友贞下乎?屈且不保,况不屈乎?丞相不死,当有死丞相者矣。且死于义,死于势,死于人,以怒骂为烈。死于怒骂,则肝脑肠肾,有不忍言者矣。虽获汤刀锯,烈士不辞,苟可就义以全归,岂不因忠而成孝,事在目睫,丞相何所俟乎?

以旧主尚在未忍弃捐也?李升篡杨行密之业,迁其子孙于广陵,严兵守之,至子孙自为匹偶,然犹得不死。周世宗征淮南,下诏抚安杨氏子孙,景升惊疑,尽杀其族。夫抚安本以为德,而反速祸。几徵之,得失可不惧哉?蜀王衍既归唐,庄宗发三辰之誓,全其宗族,未几信伶人景进之计,衍族尽诛。几徵之,倚伏可不畏哉?夫以赵祖之遇降主,天固巧于报施,然建共暂处,皓坐苟安,旧主政坐于危疑,羁臣尤事于肮脏,而声气所逼,猜疑必生,岂无景升之疑,或有景进之计?则丞相于旧主,不足为情,而反为害矣?

炎午,丞相乡之晚进士也,前成均之弟子员也。进而父没,退而国亡,生虽愧陈东报汴忠,死不效陆机入洛之耻。丞相起兵次乡国时,有少年狂子,持裴牍叫军门,丞相察其忧愤而进之,怜其亲老而退之,非仆也耶?痛惟千载之事,既负于前,一得之愚,敢默于后?启足非曾参乎,得正而毙。乃取童子之一言,血指慷慨,非南入乎?抗义迟回,终待张巡之一呼,进簿昭之素服,先元亮之挽歌,愿与丞相商之。

庐陵非丞相父母邦乎?赵大祖语孟昶母曰:勿戚戚,行遣汝归蜀。昶母曰:妾太原人,愿归太原,不愿归蜀。契丹迁晋出帝及李大后、安大妃于建州,大后疾死,谓帝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阳僧寺,无使我为虏地鬼也。安大妃临卒,亦谓帝曰:当焚我为灰,向南扬之,庶遗魂得返中国也。彼妇人,彼国后,一死一生,尚恋恋故乡,不忍飘弃,仇仇外国,况忠臣义士乎?人不七日毂,则毙。自梅岭以出,纵不得留汉厩而从田横,亦当吐周粟而友孤竹,至父母邦而首丘焉。庐陵盛矣,科目尊矣,宰相忠烈,合为一传矣。旧主为老死于降邸,宋亡而赵不绝矣。不然,或拘囚而不死,或秋暑冬寒,五日不汗,瓜蒂喷鼻而死,溺死,煨死,排墙死,盗贼死,毒蛇猛虎死,轻一死于鸿毛,亏损篑于泰山。而或遗旧主忧,纵不断赵盾之弑君,亦将悔伯仁之由我,则铸错已无铁,噬脐宁有口乎?

呜呼!四忠一节,待公而六。为位其间,讣则哭。

为何不以身作则

文章写得的确“洗练凝重,气势磅礴”,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王炎午在鼓励别人来做一个标本的同时,为什么自己不来做。

王炎午生于1252年,死于1324年,活了73年。即使是从文天祥就义后算起,他还活了41年。41年的时间,倘若他认可自己给文丞相的鼓励,每天都有时间让自己“全节”。

即使是在文天祥被捕后,许多热血之人也在文天祥被押往北京的路上,纷纷自杀“全节”。这里面就没有王炎午。

王炎午在南宋灭亡后,的确可算作是一个合格的南宋遗民。元朝政府派人来请他,他跑掉了。找到他,又请他,他再跑掉。总之,不肯为蒙古人做事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但这一原则倘若被其他遗民所坚持,倒值得称赞。可若是发生在王炎午身上,就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了。非但不大惊小怪,我道认为,他做的远远不够。

古人云,听其言而观其行,则知人也。

我看王炎午,说得比唱得好听,而做得倒不及说得百分之一。其实,无论是从民族大义还是从他与文天祥的关系,只凭他生祭文天祥一事,他就应该去死。

有人说,他人微言轻,即使去死,也产生不了文天祥去死所产生的效果。但是,“人死重于泰山”并非是说大人物的死,而是说有价值的死。王炎午倘若以身作则,去找个人潮汹涌的地方那么一死,其引起的轰动可能并不下于文天祥的死。

但他就是不死,在颠沛流离的遗民岁月里,他活得非常顽强,始终不肯为“推动当时的爱国主义思想浪潮”而尽一份力。

既然你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别人来做?!

而当别人真的做了,你是不是该有点表示?

可王炎午没有。他虽然活得很艰苦,但终究还是活下来了。在他留下来的唯一一首词《沁园春》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苦大仇深的南宋遗民。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

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

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

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

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

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

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

“凭吊亡宋”是南宋遗民所做诗词的一个主旋律,这点我们无需做过多解析。但王炎午做出这样一首词来,就显得很造作了。

既然“不知江左,燕子谁家”,南宋已灭亡,你为什么不给自己写一篇生祭文,却去“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呢。由此看来,他活得还很潇洒。

难道他忘了几十年前曾经让别人去速死的事情了吗?

说到,做不到。这样的人,我们不能称之为“义士”。所以,王炎午做为遗民应该是合格的,但其所作所为应该遭到我们的唾弃,即使不唾弃,也应该漠视,不能让这种冷血动物的精神存于这个世间,甚至还被人称颂!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我就是这么不科学

    我就是这么不科学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一切,被隐藏在社会背后的虚假还是真实……
  • 竹韵桂花劫

    竹韵桂花劫

    一场邂逅,让夜云希结束了流浪的生活。也让漠秋逸展现出了难得的温柔。欢迎来到作者不当人系列。没吃过甜点?买!被欺负过?来,你说,为师帮你打回来。不想修行?行,那我们就周游四海。“师尊会有师娘吗?”“要什么师娘?要云希一个人就够了。”想要稀释珍宝?拿去!掌门仙家怪罪?不怕,师尊替你扛着。要什么师尊都给你。有人欺负你就告诉师尊,师尊替你教训他。
  • 宋代军火商

    宋代军火商

    一群军火贩子在一次任务当中意外穿越到古代,在这完全陌生的一个环境里,军火贩子们凭借手中先进的现代化热武器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这并不是长久的,总会有弹尽粮绝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这几个军火贩子的命运又该如何。且看现代格斗术对阵古武术的较量,现代化热武器与古代冷兵器的交锋。两个时代的人物又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谁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领导者,谱写出一段传奇之路。。。
  • 大唐军火商

    大唐军火商

    原本是设计好的一场阴谋,没有想到最后的结局把自己给坑了,且看一位超级天才如何在古代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创造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热门推荐
  • 工业革命奇幻事件薄

    工业革命奇幻事件薄

    在19世纪的末尾,维多利亚时代的终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千年之前消失在历史中的诸多神秘事物,于这个人类历史关键的时间点再现世间。表面的科技大发展与暗地里的神秘复苏历程中,各种新奇事物瞧瞧出现在暗影之中。21世纪的卡尔于此时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在一个奇妙的夜晚和自称为神的少女相遇。“我只是想赚点小钱过上腐败的生活啊!”卡尔看了看身后追赶自己的恐怖邪灵,忍不住大声喊道。“为什么总是遇到这些东西,给个机会好不好嘛?”
  • 神秘的闻谦

    神秘的闻谦

    那年的夏天,曾经的同窗,过早的离去是否有心底的遗憾?在奋斗的同时,我想要用稚嫩的文笔,努力抒发并记录那些宝贵的时刻...
  • 苍穹降临

    苍穹降临

    苍穹裂,无上混沌器出世,神帝大战,血染苍穹!
  • 苍凉的萌生

    苍凉的萌生

    颓灰的世界,被吞噬的不是熹微的日光,是一片苍凉的萌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新安

    再新安

    如果人类重回起点那这场乱世谁来领航从生存到文明又该如何演变梦想从温饱到睥睨未来将会何去何从这一切都将印入那崭新的星辰与大海
  • 重生商场:雇佣兵女王,宠无天!

    重生商场:雇佣兵女王,宠无天!

    “万八,我们赚了!”杨玻玻兴奋的大叫。是啊,赚了,夜家和夏家,一个身价是一百亿加大小公……
  • 那年三月三日

    那年三月三日

    意义?生死?无常罢了。无尽的远方,与你我,都无关。 (本文由五个人一同完成,短篇小说。)
  • 养只猫宠着

    养只猫宠着

    ??????书怡,高二年十七。捎着最温婉的名字做最狂的事,人称明学一姐。人美路子野,据说这位社会姐还踹开过校长办公室,差点把校长打残了… ???????自从书怡那帮狐朋狗友听说了她的丰功伟绩后纷纷调侃。 ??????书怡双手插兜无语望天,她什么时候打残了校长?她好歹也是个和蔼可亲的社会姐好吧。 *某天 ??????"一起吃饭吗?"书怡敲了敲徐瑾的桌面 ??????"不了。"放下笔的徐瑾踢了踢椅子转身就走 ??????赵然颜:"书怡,说明了还是有人不怕社会姐的。"说完还竖起拇指挑了挑眉 ??????书怡:"……" * ??????书怡靠在天台的扶手上,望着灯火辉煌的城市,问:?"徐瑾,你知道日本的烟火大会吗?" ??????"我还没去看过,那天到了一起去看看吧。"说完书怡正了正身,眼睛望向他 ???????徐瑾神情松懒的转过头,笑了笑:"怡姐说什么我都答应。" ? ??后来谈起书怡,徐瑾捏了捏啤酒罐仰头猛灌了一口 ?????徐瑾:"书怡吗?老子快爱死她了。" ??【人美心善社会姐&漫不经心大狼狗he】 ????????
  • 炎阳决

    炎阳决

    为了一本书家破人亡,为了一把剑掀起血雨腥风;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头,多少人为之丢掉了性命。唯我平常心,不敢忘初心;知足者常乐,莫要太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