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无法破解的禹王碑
伟大的英雄禹因为制服了洪水而受到人们的崇拜。相传禹开山制服洪水后留了一块碑在衡山岣嵝山峰上,但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它。据记载,在唐代德宗时期,着名文学家韩愈、刘禹锡等就听说过衡山有禹王碑的事了。由此可见,最迟在唐代德宗时期禹王碑就早已竖立在衡山上了。据说,韩愈曾游览衡山,却没有亲眼看到禹王碑。他在《岣嵝峰》一诗中写道:“千搜万索竟何有?森森绿树猿犹悲。”同时,刘梦得却记述“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升姿秘,文蛹虎形”,肯定此碑实有之,独异好古者搜索不得,遂致疑以传疑:“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直到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有一个名叫何致的人游览衡山,在樵夫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这块禹王碑。他照原样拓描下来,回到长沙,摹刻了一块碑竖立于岳麓山。从此,岣嵝峰的禹王碑名扬四海。据描述,碑面宽110厘米,高184厘米。共77字,每字径约17厘米。
据古代传说,大禹为了寻求治水方法,日夜奔波于三山五岳。后来,大禹在南岳衡山梦见苍水使者,在仙翁的指点下,获得治水方略和金简玉书,终于制服了洪水。有些人根据此神话传说而猜测,禹王碑正面所刻77个奇字就是大禹记述有关治水方略的内容。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要揭开石碑的真正面目还要依靠科学。明代学者杨慎曾对禹王碑进行过考译,他认为碑文有两层意思,一是舜命禹去治水,二是禹治水历尽千辛万苦,累弯了腰,长年泡于水中,连汗毛也掉了,最后治平了九州岛洪水。但杨慎释文也只是说法之一,难作定论。现代许多学者经研究发现,这篇碑文既不同于甲骨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文,很难辨认。无论如何仅凭碑上这些文字是考证不出其内容的。
禹王碑至今仍是无法彻底揭晓的一个谜,它涉及远古历史及古文字发展问题,只有等待哪一天像甲骨一样被大量发现,才有可能通过相互对照来解读。
河图、洛书是上古的无字天书?
河图、洛书是中国上古时期传下来的神秘图案。相传在远古伏羲氏时代,有一个丑陋怪物游到黄河边上的孟津,背负一块刻有古怪图案的玉版,这个怪物大得吓人,不但吃了百姓们的稻谷和庄稼,最后竟然开始生吞人类。伏羲听到此事,带剑来到河边要斩除妖怪,妖怪打不过伏羲,跪地求饶,自称黄河里的龙马,并将背上的玉版献给伏羲。由于玉版是来自黄河的宝贝,伏羲称这张图为“河图”。后来,伏羲还按照“河图”做出了“八卦”,以推算历法,预测吉凶。
到了大禹治水时,有一次禹在洛河引水疏通河道,从干涸河底浮了出一只可以驮起百人的巨龟,禹认为这是一只通灵神龟就将它放生了。不久后,大龟腾云驾雾再次来到洛河,将一块光芒四射的古老玉版献给禹,上面同样有一些神秘文字和图画,禹将这块玉版命名为“洛书”。传说该书上有大禹完全不认识的65个红字,后经反复揣摸,整理出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九方面的内容,古人将其整理成传至今日的科学法典《洪范篇》。上述这些传说在《周易》、《尚书》、《论语》中都有记载。其中比较可靠的是《周易》中的系辞篇。里面是这样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宋代朱熹解《周易》时,曾派手下学者蔡元定去四川,用高价在民间收购到华山道士传出的“河图”、“洛书”,都是由圈点构成的图形。另外,在现今洛宁县长水一带有“洛出书处”石牌二块。1987年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玉片和玉龟,据专家考证是距今5000年无文字时代的原始的洛书和八卦图。
据说“河图”、“洛书”在古代出现时都有无法识别的文字,后来都慢慢散佚。现在人们经常看到的两幅图是朱熹的《易学启蒙》中的,因为有图无字又神秘难解,人们把它们叫做“无字天书”。其中”河图”是用黑白环点示数、排列成图的。即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而“洛图”也只有用黑白环、点示数的图。有人形容它:“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环居中。”这些神秘的图案自古以来无人能破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图、洛书已经开始与天命、阴阳、占卜等有关了。孔子周游列国不得意时悲叹说:“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那时就已经有老子、孔子写的关于天命的书《河洛谶》各一种。在两汉时期的算命文献中,河图洛书更复杂和神秘了,共有《河图括地象》、《河图始开图》等37种,《洛书甄曜度》、《洛书灵准听》等9种。宋时出现的河图洛书又加进了新的内容,是融天文、人体、阴阳、象数为一体。
关于河图、洛书的解释非常多,有人认为它是古人对天象活动的记载。原因是有关河图的记载最早曾见于《尚书·顾命》篇。记载周康王即位时,在东边厢房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后人就认为河图是测日晷仪与天象图标,这些实物在当时是观天察地的仪器,带有神圣和神秘的性质,因而才可能和代表古代王权威严的古玉器陈列在一起。还有根据《魏志》中说的“宝石负图”是一幅河图洛书的八卦综合图,看上去像罗经盘,磁针居中,外围着八卦,最外层为二十八宿。所以河图是古代测量太阳的晷仪时根据日影而画出的;而洛书则是张天文图,用来概括天文的原理。还有人认为西安半坡出土的石板上用锥刺的圆点排成的等边三角形图案是它们的原型,但这也还不过是一种设想。
最近,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退休高工杨光和儿子杨翔宇发现,“洛书”的核心“十”字与墨西哥发现的“阿兹特克”(Aztec)历石中心人像的“十”字、金字塔俯视图中心的“十”字完全吻合。他们提出,“洛书”是外星人遗物,“河图”则描述了宇宙生物的基因排序规则,而“阿兹特克”历石则是外星人向地球人的自我介绍。当然这也只是推测之言。
各种关于“河图”、“洛书”的说法都没有真正找到依据,河图究竟是什么样的图案,洛书究竟是什么样的书写符号?它们原型是什么?古人又是如何按照它们画出八卦的?这些疑问都有待解答。
“巴蜀图语”谁来解?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文明轰动全球,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考古专家在遗址上没有发现可以辨识的文字,只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神秘符号,这些符号被称为“巴蜀图语”。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孙华副院长认为,“巴蜀图语”在众多兵器上出现,绝非偶然。“巴蜀图语”既不是纹饰也不是文字,它应当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色彩的吉祥符号。将这种符号铸于兵器之上,其用意大概是佑护使用者免于伤害,给其以力量和勇气,激励其奋勇杀敌。
什邡市文管所的考古专家杨剑和刘明芬提出,万物有灵、人神互通的宗教信仰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三星堆宗教祭祀活动充满了“萨满教”色彩。在晚期巴蜀文化的图形符号中,面具纹、神树纹、眼形器纹、手形纹、心形纹、璋形纹、戈形纹等仍然带有“萨满教”的原始巫术色彩。这些符号不能一个符号、一个图形地宣读,只有当这些图形符号构成一组特定的“巴蜀图语”时,它们才有意义。
目前关于“巴蜀图语”大致有3种说法:巴蜀古族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冯广宏认为:“巴蜀图语”就是巴蜀文字的雏形!
《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中记载的巴县冬笋坝50号墓出土的3枚带日字格的半通印,1、2号上的印文皆为“中、仁”,3号的印文就是“巴蜀图语”,文印中上方像心型的图案表示“忠”,下方两个人的图案表示“仁”,1、2号的“中”通3号的“忠”。专家认为,应把3号文印的图形理解为文字,其表示墓主的道德标准是“忠、仁”。
“巴蜀图语是了解和发掘巴蜀古文明的关键。”着名古蜀文化研究专家谭继和一语道出解读“巴蜀图语”的重要意义。他说:“解读巴蜀历史目前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中原的文字,如甲骨文;一种是少数民族古文字,如古彝文。但这两种途径都与古巴蜀文化有很大距离。”
完全破解“巴蜀图语”目前还不可能,但是破译了“巴蜀图语”,就可以解密神秘的古巴蜀王国。比如巴蜀人种、族属、文字的来源,还有三星堆古蜀国的兴亡之谜等等。因此,我们期待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们能早一天揭开“巴蜀图语”的神秘面纱。
“万岁”一词何时归帝王专用?
“万岁”一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无疑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在封建社会,“万岁”是皇帝的特权代号,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妄称“万岁”。
据说北宋大臣寇准出行,途中遇到一个疯癫者向他“迎马呼万岁”,此事被寇准的政敌上书告发。结果寇准被罢去了同知枢密院事的职位,降至青州任知州。就连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可见“万岁”这一称谓是被皇帝——“万岁爷”独占的,任何人都不能使用这个特殊而且有点神圣的称谓的。那么“万岁”是怎么产生的,又是何时用做皇帝的专称的呢?
根据学者的考证,“万岁”这个词本来不是皇帝专用的。很久以前“万岁”只是表示人们内心喜悦和庆贺的欢呼语。在西周、春秋时,人们常用“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作为颂词和祝福语,传递喜悦与彼此间的祝福。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脐彼公堂,称彼篁觥,万寿无疆”,这里的“万寿无疆”,就是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后,举行欢庆仪式上举杯痛饮时发出的欢呼语。此外,西周金文中也有很多这类文字,如“惟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那时也不是用于对天子的赞颂,表示的只是传之子孙后代之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这些颂词、祝福语发展和简化成“万岁”一词。战国时期,人们还在频繁地使用“万岁”一词。那时“万岁”还没有成为身份的象征。上至诸侯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在使用它。而且这时“万岁”一词在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意思。这一时期,“万岁”有一种意思,即作为“死”的讳称。如《战国策》载,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曰:“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另据史书上记载,孟尝君曾派门下食客冯谖,前往封邑薛(今山东滕州南)收取债息。但有些贫民实在无力还息,于是冯谖便自作主张,“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可见那时的“万岁”只是一种欢呼语。
那么,“万岁”一词究竟在什么时候归帝王专用呢?史学界意见并不一致,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到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时时常呼“万岁”,但这时还不是皇帝专用的称呼。如汉朝礼仪规定,对皇太子亦可称“万岁”。当时皇族中还有以“万岁”为名的,汉和帝的弟弟就叫“刘万岁”。从汉到唐,人臣称“万岁”的事例,也是不绝于书。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地不许称他人为“万岁”。
目前多数人认为属于皇帝的“万岁”,始于汉高祖。刘邦本来不过是一介贫民莽夫,登上皇帝宝座后,总觉得应该用一种方式来标榜自己的功德和地位。名臣叔孙通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揣摩到了刘邦的心理。一天,在早朝上,叔孙通就说:“皇上,我有事要奏。我认为必须制定一套御用礼仪制度,否则不利于维持天子的尊严。”刘邦十分高兴,连忙问他有些什么想法。叔孙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刘邦,其中有一条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能当皇帝的人都是有天命指派的,所以,汉高祖刘邦临朝时,人们应该一起高呼“万岁”,表示对他的祝福和敬畏。并且“万岁”应该成为皇帝的专称,一般人不能再用,因为只有皇上才有资格活上万年而不朽。刘邦马上就同意了这套礼仪制度的推行。以后,每次早朝时“殿上群臣皆呼万岁”,朝廷上下显得井然有序,连刘邦也感到十分快意:“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从以上的说法可以看出,“万岁”的专称是从刘邦开始延续下去,并和一整套朝廷礼仪连在一起的。这套礼仪在后世不断补充、修订,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