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7200000007

第7章 汤姆·麦奇勒 一位特立独行的出版家

章祖德

汤姆·麦奇勒(Tom Maschler,1933— ),是20 世纪英国著名出版人,1933 年生于德国柏林,1938 年全家迁至奥地利维也纳。希特勒并吞奥地利后,生为犹太人的麦奇勒一家逃往英国。汤姆在那儿读完中学,考入牛津大学,却又放弃学业,仅揣5 美元游遍美国。此后当过导游,服过兵役,随着电影导演梦的破灭,汤姆踏入英国出版业,因出版“愤怒的青年”的论文集《宣言》而初露头角,被企鹅出版社创始人艾伦·雷恩看中,去“企鹅”任小说编辑助理,其间策划出版的“英国新戏剧家系列”成为“企鹅”的品牌。随后受聘于凯普出版社,开始了他事业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在他主持下,凯普先后出版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多丽丝·莱辛、聂鲁达等十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他还是菲利普·罗斯、库特·冯尼古特、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约翰·福尔斯、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朱安·巴恩斯等一大批英美当代主要作家的出版人,并一手创办了英国文坛最重要的奖项———布克奖。

汤姆·麦奇勒在出版界特立独行,性格高傲,始终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身上有一种本能,使他在业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报界评论说,倘若出版界没有汤姆·麦奇勒,当代英国文学将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2000 年英国《书商》杂志评选20 世纪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该刊形容入选的汤姆·麦奇勒是“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最有创意、最富有冒险精神,也最有新闻价值……他使出版业充满魅力,他为这一行业所创造的光环,至今未曾泯灭”。

2000 年末,英国《书商》杂志评选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该刊形容入选的汤姆·麦奇勒是“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最有创意、最富冒险精神,也最有新闻价值。在近20 年里,他使出版充满魅力,他为这一行业所创造的光环,至今未曾泯灭”。但汤姆·麦奇勒的名字在我国业界却显得十分陌生。作为英国一家中等出版社———凯普出版社的社长,他何以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做一番研究的。

汤姆· 麦奇勒的自传《出

版人》

汤姆·麦奇勒1933 年生于柏林,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出版商,性格直率、循规蹈矩,母亲却生性浪漫、不合传统,小汤姆身上则两人的性格兼而有之。1938 年,麦奇勒全家迁至奥地利维也纳;希特勒并吞奥地利后,生为犹太人的麦奇勒一家逃往英国。汤姆幼时生活清贫,6 岁那年就读于一所乡村学校,4年后得到一笔助学金,得以去贵格派创办的私立寄宿学校读书。汤姆从青少年起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书呆子。他12 岁时整个夏天寄宿在法国农民家里学法语,暑假结束时独自从法国回到英国。中学时为了能去以色列,便直接给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写信,要求其提供旅费,结果如愿以偿。中学毕业后考取牛津大学。当他知道自己能进这所古老的名牌大学主要是因为曾获网球和壁球冠军时,便毅然放弃学业,仅揣5 英镑(当时约合13 美元)而游遍美国,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文章。回到英国后当了一段时间导游,攒了一些钱,又去军队服役,为抵制无聊的训练而宣布绝食,被送进疯人院关了一阵子。解除兵役后,他怀着电影导演梦去了意大利;在那里四处碰壁之时,邂逅了穷困潦倒的美国诗人哈罗德·诺斯。诺斯给他讲了许多文人的趣闻逸事,使汤姆对出版萌生兴趣。他回国后便应聘于安德烈· 多伊奇出版社,在那儿审稿人弗朗西斯·温德姆成了他的出版启蒙老师。初入行当的汤姆·麦奇勒此时已显露出对文学作品的敏感和鉴赏能力。他无意中看到一份未曾发表的打印稿,署名为弗吉尼亚·斯蒂芬。他告诉弗朗西斯,自己被作品深深地打动了。后者称赞他有双慧眼,因为弗吉尼亚·斯蒂芬即婚后的弗吉尼亚·吴尔夫。他还认识了一个名叫科林·威尔逊的年轻人,看了他刚完成的书稿。书稿中出色的思辨和明晰的观点,汤姆·麦奇勒深受吸引,又倍感愉快。这本书便是后来使科林·威尔逊一举成名的《局外人》。但汤姆在安德烈出版社得不到重视,只是个记录印刷用纸库存的“印制经理”,每周工资仅为6 英镑,当他要求每周工资提高到8 英镑而遭到拒绝时,便决定跳槽去一家有品位的小出版社麦吉本与基出版社担任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社会与战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中下层出身的知识分子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但他们踏入社会后,却发现备受歧视,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不满“福利国家”,不满社会不公和贫富不均,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愤懑与不满在一批被称为“愤怒的青年”的年轻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他们一反乔伊斯、吴尔夫等大家单纯追求技巧、远离生活的创作倾向,这正好适应了战后文学发展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的要求,表达了时代的心声,从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汤姆·麦奇勒凭着自己敏锐的嗅觉以及与这批作家思想上的共鸣,构想约请一批文学界居领军地位的年轻作家撰文,表明他们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此举影响社会和文学的发展方向。这本合集的撰稿人包括多丽丝·莱辛、肯尼思·泰勒、约翰·奥斯本和科林·威尔逊等,书名定为《宣言》。《宣言》的出版是“愤怒的青年”的一次集体呐喊。尽管这批年轻作家的政治立场和创作观点不尽相同,但该书系统地阐明了他们对社会不公正的抗议和诉求,对英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书出版后著名评论家菲利普·汤因比和西里尔·康诺利在《观察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长篇评论。这使该书的销量达到2 万册,对一本论文集而言,这一数字可谓非同寻常。《宣言》被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日文,是后人研究“愤怒的青年”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宣言》的出版使时年25 岁的汤姆·麦奇勒在出版界崭露头角,媒体对他的青睐甚至招来了老板对他的妒忌。很快他进入了企鹅出版社创始人艾伦·雷恩的视线,被聘请到企鹅出版社担任小说编辑助理。

企鹅出版社以出版经典名著平装书起家,并取得极大成功,但这种出版模式并不十分符合麦奇勒标新立异的风格。他到企鹅出版社后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特别的领域———戏剧。在麦奇勒到来之前,企鹅出版社的当代剧作目录上只有萧伯纳、克利斯托弗·弗赖伊和特伦斯·拉蒂根这些已有定评的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在伦敦舞台上连续演出18 个月,掀起了一场戏剧革命,这些反映当代人现实生活的作品使观众耳目一新。在麦奇勒的倡议下,企鹅出版社出版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阿诺德·韦斯克的《大麦鸡汤》、伯纳德·考普斯的《斯特普尼·格林的哈姆莱特》和多丽丝·莱辛的《每个人的旷野》。这一系列定名为《英国新戏剧家》,结果第一卷就售出了20万册。全系列将近20,成了企鹅出版社的一个品牌。但麦奇勒还是不甘心于“企鹅”

的出版方式,一年半后(1960 年5 月)一家具备文学出版传统的乔纳森·凯普出版社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次他担当起了拥有出版发言权的文学主编角色。

按麦奇勒的说法,他是个运气颇佳的出版人。1960 年,海明威在美国去世,其遗孀希望有人能把海明威年轻时在法国写的文章和当时他与朋友间的书信整理成书。这项工作阴差阳错地落在初来凯普出版社的汤姆·麦奇勒身上。他兴奋地全力以赴投入此项工作,其间他偶然发现海明威一批备选文章的清单,并据此编成一部书稿,这便是后来颇为读者称道的《流动的盛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已举足轻重,凯普虽是一家以文学出版著称的英国出版社,但每年一次去美国寻找合适的文学作品已成了惯例,在麦奇勒到来之前已出版了海明威、尤金·奥尼尔和欧文·肖的作品。麦奇勒到美国的最大收获是结识了当代美国杰出的出版家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的鲍勃·戈特利布,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在戈特利布的帮助下,他用850英镑的预付金买下《第十八条军规》(后改为《第二十二条军规》),此书起先是推荐给英国另一家著名的塞克与沃伯格出版社的,却被他们以不适合英国读者口味而拒绝。《第二十二条军规》精装本在3 个月内卖掉5 万册,其销量甚至超过美国版,被评论界称为“英国式的成功故事”,这无疑给麦奇勒在凯普出版社的地位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从此他在选题和经营上一发而不可收。他首次向英国读者介绍了加西亚·马尔克斯、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汤姆·沃尔夫、库特·冯内古特的作品;在其主持出版社期间,多丽丝·莱辛、约翰·福尔斯、阿诺德·韦斯克、罗尔德·达尔、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马丁·艾米斯、萨尔曼·拉什迪等一大批著名作家成为凯普出版社的作者。汤姆·麦奇勒的目光没有停留在西欧和北美,他对拉丁美洲文学也情有独钟,除马尔克斯外,凯普出版社的拉美作者队伍包括奥克塔维奥·帕斯、巴勃罗·聂鲁达、博尔赫斯、阿斯图里亚斯、卡洛斯·富恩特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等,难怪他被富恩特斯称作“拉丁美洲文学先生”。在这长长的作者名单中,有16 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此强大的阵容,不仅在英国出版史上,而且在世界出版史上,几乎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在争夺拉什迪的《撒旦诗篇》时,汤姆·麦奇勒面对作者经纪人50 万英镑的开价而在竞价中败给了企鹅出版社,但也正因如此,这个幸运儿逃过一劫。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将出版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带动资金迅速回笼、快速淘汰图书”,另一类是“倾向长期前景……希望图书再版,以便不断吸引新的读者”。如果说上面提到麦奇勒编辑出版的海明威著《流动的盛宴》和约瑟夫·海勒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取得了非凡的市场业绩,也为他本人带来极大声誉六十岁生日派对时与伊恩·麦克尤恩在“石子山冈”

的凯普出版社的纯文学类图书大多着眼于后者的话,那么汤姆·麦奇勒还做了一批属于前一类的图画书和童书,由于其构思巧妙、营销屡出奇招,出版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蝴蝶舞会和蚱蜢宴会》是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体作品。汤姆·麦奇勒请诗人威廉·普洛默重写文章,并由时任企鹅出版社艺术总监的艾伦·奥尔德里奇构思配图,然后在一家费用昂贵的意大利印务公司用特殊油墨印刷图书。《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彩色增刊为《蝴蝶舞会和蚱蜢宴会》做了专题,并撰写长篇评论文章。该书被誉为“新绘画革命的基石”,结果销售量达30 万册。凯普出版社筹划的三维立体图书《人体》,其内容和艺术想象力受到评论家们的褒扬,被认为是非小说类立体图画书中最杰出的一本,在英国销售40万册、在别国销售100多万册;该书在哥伦比亚制作,为此哥伦比亚总统特地给麦奇勒写信,感谢他对该国经济作出的贡献。汤姆·麦奇勒还用5 年时间筹划了一本名为《假面舞会》的图书,其构思独特,一经推出,仅在英国就销售60万册,并在全国掀起寻宝热潮。与此同时,一家美国航空公司还开发了飞往英国的“假面舞会”之旅,棋盘游戏和拼图游戏也以此为内容,明信片、杯子、陶器制品之类的衍生产品也相继推出。这股热潮持续三年之久,电视台作了专门报道。汤姆·麦奇勒促成了著名作家罗尔德·达尔与插图画家昆丁·布莱克的长期合作,该事历来为出版界所称道。

他所筹划的意大利画家英诺森提所画的《匹诺曹》(即《木偶奇遇记》)成为当年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的“展会之书”。此外,汤姆·麦奇勒还尝试出版传记、画册、摄影集,乃至烹饪书和家庭实用大全,均做得风生水起,取得不俗的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文学奖项的作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它不仅给作家带来极大的荣誉、鼓励他们努力创作更为优秀的作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作品的推广、普及。一部没有获奖的作品,可能只能卖掉5 千本,但获奖后却能卖掉5 万本甚至更多。受龚古尔奖的启示,经汤姆·麦奇勒的倡议和努力,一家销售阿加莎·克里斯蒂和伊恩·弗莱明作品的布克兄弟公司给予了经济资助,设立了布克图书奖(现已改为曼布克奖)。该奖项的评审委员会有5 名评委,每年设6 部候选小说,评审一共3 轮,最后选出一名当年获胜者。这个奖项自1969年以来,经多年运作,现已取得极大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超过了他们当时仿效的龚古尔奖,对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小说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20 世纪60 至80 年代,汤姆·麦奇勒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

他不仅和当时几乎所有当红的欧美作家以及拉丁美洲作家有交往,而且首版了许多作家的成名作。汤姆·麦奇勒毫不隐讳地宣称:“我们有最好的作者,我们的营销最为成功,我们的书也是最好的。”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凯普出版社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社乐意接受凯普人推荐的任何作品,因为他们知道,“凯普”的出版物质量无可挑剔,市场亦有保证。他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使他的出版物在20 世纪60 至80 年代成为英国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据此我们可以领略英国战后出版黄金时期的盛况。然而从1986 年起,凯普出版社的财务麻烦接踵而至,到1987年,凯普出版社被卖给了美国兰登书屋。又过了10 年,兰登书屋老板纽豪斯把兰登书屋连同自己控股的这家英国公司一起出售给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汤姆·麦奇勒把这场交易称为“背叛”。其实凯普出版社的改换门庭在当时也不是个案,20世纪80 年代,文化界的大新闻不是旷世巨著的亮相,而是出版界一连串的整合和并购。在社会经济变动的大形势下,许多历史悠久的名社不是因此消失,就是被大型出版社吞噬而降为出版事业部,其中不乏闻名遐迩的出版机构。例如西蒙·舒斯特、麦克米兰、斯克里布纳、利特尔·布朗等。这种并购的目的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过大型集团成立后的实际效益很可能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在归入兰登旗下后,汤姆·麦奇勒仍领导着凯普出版社,就在2004 年他的回忆录《出版人》问世时,他写道:“人们经常问我是否退休。的确,有不少人梦想着退休生活,但我并非如此。所以,我总是回答说,自己现在干的是兼职……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出版生涯是多么令人振奋,我无法想象自己这一经历行将结束。”眼下,麦奇勒还在从事着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他发起了一项慈善活动,通过募捐建立了一个汽车图书馆,即用一辆二手车装载了千余册图书送往南非和赞比亚的偏僻村镇,在那儿访问当地的学校、孤儿院及艾滋病防治院,通过讲故事、宣传阅读,举行义务演出和体育比赛等形式,激发当地儿童的求知欲,提高其阅读兴趣。他认为这是一项让当地居民增长知识、扩大眼界的有效措施,能帮助他们消除贫困。他甚至认为汽车图书馆比当年倡立布克奖更有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汤姆·麦奇勒是英国个性最鲜明、事业最成功的文学出版家,他把乔纳逊·凯普出版社打造成一流的标志性出版社。他那目空一切、特立独行的风格使他始终被认为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即使如此,不论他的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身上有一种本能,使他在业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报界评论说,倘若出版界没有汤姆·麦奇勒,当代英国文学将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多丽丝·莱辛在麦奇勒位于贝德福德广场的办公室里汤姆·麦奇勒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是得益于他对图书的热爱和专注。他没有上过大学,但在中学时代他的阅读量就远远超过同龄人。成年后,他眼界开阔,阅读广泛,目力所及几乎涵盖所有战后的英美文学和拉美魔幻文学。他加入出版行业时正是英国出版业的转型期,绅士型循规蹈矩的旧式出版人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出版人。他们有敏锐的眼光,动作果断,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时甚至“老脸皮厚,与书评人、文学编辑、销售商关系密切,逢人便把样稿塞在你手中”。麦奇勒就是新一代出版人的代表———其中的佼佼者。他一旦发现他喜爱的、打动他的图书,就会不遗余力去争取,任何困难也无法阻挡他,甚至不惜冒犯别人。他在筹划《宣言》时,最初,约翰·奥斯本和多丽丝·莱辛等人对这个冒失的年轻人都不屑一顾,但在他一再的鼓动和恳求下,他们终于允诺撰稿,使初出茅庐的汤姆·麦奇勒一下子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功,他出版的许多图书现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其实,作者们起先并不一定都心甘情愿地把作品交给他,但在他的热情和信心的影响下,最终大都被他争取了过去。

汤姆·麦奇勒的成功还应归功于他的出版理念。他很少纯粹出于商业原因来甄选书籍或作者。他说,他只想出好书,出使他感动的书;好书能感动他,他希望也能感动其他人;至于此书能否获奖,或是否会产生多大的轰动,那不是他考虑的主要方面。他强调艺术家的力量应来自艺术家的内心,这是他最注重的品质。他是个精明老道的生意人,同时也是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个真正懂得书之价值的人,他的出版社的红火只是对他独到眼光的一个预期回报而已。凯普出版社出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便是体现汤姆·麦奇勒出版理念的一个典型例证。他访问古巴时看到一部名为《没人写信给上校》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当时名不见经传,寒碜得连将稿件从墨西哥寄往阿根廷的钱都不够。但汤姆·麦奇勒认定这是本好书。当时在英国出版翻译小说是件冒险的事,经常无利润可言,然而他对马尔克斯的作品却一反常态地一次签了5 本书的合约。合同上的前4 本在英国都卖得不好,但第5 本成功了,这就是使加西亚·马尔克斯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孤独》。汤姆·麦奇勒凭着对选题的眼光,更凭着他的胆识和魄力来了个咸鱼翻身。出版成名作家的成名作是每个出版人都不遗余力去争取的,但敢于出版尚不知名的“小人物”的作品,才足以显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一起

示出版人的独特眼光和气魄。当汤姆出版沃尔夫、福尔斯、品钦等人的作品时,他们在文坛上都还默默无闻。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些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肯定会在历史的长河里得到证明,但在具体出版过程中,恐怕没有一本不是在博弈———理念、眼光、勇气、智慧。因此可以说,是汤姆·麦奇勒成就了这些作家在英国文学史中的辉煌,当然,他们也成就了汤姆·麦奇勒在英国出版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汤姆·麦奇勒经常把他的成功说成是运气,这只是一种俏皮的托辞,实际上他始终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有一次他看到宾馆里有一些信纸,纸片上满是手写的诗和素描。当他知道这是著名歌手列侬的信手涂鸦时,立刻从中捕捉到了商机。他和列侬商谈出版时,后者语带讽刺,让他觉得自己对列侬无聊之作印象深刻显得很愚蠢。但汤姆·麦奇勒相信自己的判断,对列侬反复劝说和鼓励,使其信心十足地完成了汤姆构想的作品。凭着列侬当时的声望及其诗歌字里行间的幽默和独树一帜的语言,该书在英国和美国各销售了40 万册,成为超级畅销书。《裸猿》的出版是其营销成功的另一个例子。动物行为学家戴思蒙德·莫里斯是电视节目上的红人,但他的学术著作每本却卖不到4 千册。麦奇勒建议他写一本名为《裸猿》的通俗作品,但莫里斯顾虑科学家写“通俗”书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汤姆·麦奇勒始终强调大众阅读的需求,告诉他“莫里斯”就是畅销的保障。该书出版后不仅在英国吸引了大批读者,而且向多个国家(包括中国)输出版权,报刊也竞相登载,《裸猿》词条被列入《牛津大词典》,更使他们兴奋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动物学家尼古拉斯·廷伯根写了一封长长的贺信,感谢他们向大众普及了动物行为学,对科学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

“裸猿三部曲”风靡世界,中文版也深受读者欢迎汤姆·麦奇勒认为,一本书的成功是出版社内部创造的,如果内部有足够的热情,最终这热情将影响外界。他说:“如果我读一本书并喜欢上这本书,我会把我的热情转达给凯普的所有同事,然后再转达给销售团队———我会把使我个人产生强烈感觉的每一本书拿到销售讨论会上———参加会议的不仅是销售人员,甚至办公室秘书和前台接待人员也参加———他们是一群爱书的人。”麦奇勒在办公室被同事形容为“一个疯狂的天才,如同失控的风车”,而麦奇勒也认为他的同事们是一个独特的团队,他们“因为成为凯普的一分子感到激动”,他们的工作场所“是一个充满刺激的地方,让你每天总也待不够。各个层面的人无需要求就夜以继日地干活———往往一连数个小时而毫不在意”。在他手下工作的人会紧张得发抖,同时又被他的情绪感染,甘愿竭尽全力地为他工作,“这地方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有这样一支对工作充满热情、恪尽职守的队伍,出版社自然会充满魅力,难怪凯普每年举办一次的派对,作家和经纪人总是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加,由此也不难理解凯普为什么拥有那么多出版资源了。

在凯普出版社工作了40年后,汤姆·麦奇勒于2004 年出版了他的回忆录《出版人》。在书中,他以生动、坦诚、幽默的笔调回顾了自己的出版生涯,其中也穿插着许多文坛轶事和书业内幕,见证了他所经历的英国出版的全盛时期。该书出版后引来不少争议和批评,主要认为他狂妄自大、名实不符。但事实证明,汤姆·麦奇勒不愧为20世纪的伟大出版家,仅凭他筹划出版《宣言》,推出十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发现、介绍一批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中的重量级作家和创立了布克奖,他就应该被载入英国出版史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你多聪明、多敏锐、多了解市场,你的决策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幸运的人只是少犯错误、少受挫折而已。汤姆·麦奇勒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一定需要比他人强,但我知道我与众不同。”综观他的出版生涯,这样的自我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汤姆·麦奇勒的经历和感受对我国当前的出版,尤其是文学出版无疑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高度市场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面对我们出版业出现的种种浮躁和肤浅,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从中吸取教益。

同类推荐
  • 全脑超能想象力

    全脑超能想象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亲情满屋

    亲情满屋

    真的,“回报”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高校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但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也随之变得轻而易举,个人信息侵权事件频繁发生。网络和媒体频繁曝光各类个人信息侵权事件,使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网络中输入个人信息进行搜索,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个人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到学生个人信息受侵害事件,如甬江职高“五十四名学生信息网上曝晒”事件中,54名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身日期、政治面貌、民族、入学年份、是否住校、户口性质、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共13项信息全部可以看到。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之歌

    本书第一章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全景展示———每个志愿者送上的奥运寄语;第二至第五章分别是场馆志愿者、媒体运行服务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媒体村服务生自己写作的岗位服务事迹与心理成长轨迹记录;第六章记录学校的条件保障团队在志愿者背后默默地付出;第七章是对奥运志愿者的特殊组成成员的访谈;第八章是“奥运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课题组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
  • 当我变成人之后

    当我变成人之后

    家族劫难来临时,云秋闲还是个不能化形的成年喵。--------------厚颜无耻陆星移:“来,我们一起学喵叫。”拿起某人的爪,“一起。”生无可恋云秋闲:“喵,喵,喵。”
  • 白夜行

    白夜行

    家门前多了口红棺材,装的是被钉死的娘……我娘因为我的嫌弃而离家出走,整整四年杳无音讯。四年过后,我家门口诡异多了口大红棺材,里面装的是已经被钉死的娘。
  • 斗罗2的双生

    斗罗2的双生

    穿越无所谓,但是我旁边这个是谁啊?除了头发和瞳孔还有啥区别吗?“是你在说话?”“不,是我在说活”“你说还是我说?”“你在搞事情?”墨白要凌乱了
  • 倾城公子卫朝颜

    倾城公子卫朝颜

    她,她!她可是堂堂卫朝颜,怎么就沦落到穿越的地步了。宿命到底是和她开了多大的玩笑啊,不过就算是要整她,也不用这么整吧?她是混迹深夜的女王卫朝颜,就算是穿越,也不用沦落到要靠牺牲色相维持生活吧,对,你没听错,真的是牺牲色相。虽然穿越之后身为女子,却必须要顶着亲娘的压力扮作男人,还不能让人察觉。就算是她亲爹,这十九年竟然也没看出来她是个闺女,这是一种多么悲惨的感悟啊。她的娘亲是卫老爷的大夫人,唯独生了她这么一个,卫老爷还有三个出自侧室的儿子,各个都是如花似玉......不,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啊!
  • 重生后我抢了女主光环

    重生后我抢了女主光环

    【双洁+高甜宠文】苏晓晓一睁眼,就重生为下场凄惨的恶毒女配。为了逃避悲惨命运,她开始作天作地!只求成功离婚!可那个对她嗤之以鼻的男人,怎么渐渐的变成了粘人精……还整天散发可怕的气息,疯狂掐她桃花!“南宫懿,我要跟你离婚!”某男紧紧揽住她的纤腰,语气危险:“狗胆不小,敢提离婚?”苏晓晓:“你不是讨厌我吗?”“我喜欢你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讨厌你!”“……”【甜宠,1V1,欢迎跳坑】
  • 乡情岁月

    乡情岁月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多篇散文作品,共计20万字。作品大都以作者所熟悉的故乡宜君为背景,展现了故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反映了故乡人的真诚豪爽和爱憎分明的正义感,歌颂了真善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怀念的思想感情。
  • 世间无我这般神

    世间无我这般神

    神族继承者,冥族的进攻。神族少年该如何应对呢?
  • 普渡异世界

    普渡异世界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普渡异世界?哥就喜欢这么疯狂!友情提示:本书雷点众多,书友谨慎入内,进入前需准备探雷器、防雷服、扫雷车,如有意外,老张概不负责。
  • 你遇见我时我也遇见你

    你遇见我时我也遇见你

    遇见,总是故事的开始。曾经的他(江峥)温柔善良,一点不似如今的冷酷暴戾;而她(白慕槿)意外闯入他的世界,在看透他的伪装后,倾尽全力温暖他的心。在经历了猜忌,怀疑,伤害后,他终于学会了守护,就像她守护他一样。原来,在多年前的那场改变他心性的绑架案中,他们就已经猝不及防的相遇......“你遇见我时,我也遇见你,那时你保护我,如今换我守护你。”这是她给予他的最深情的温暖,也是关于他们之间的最美好的遇见和最刻骨的故事。
  • 校草大人狂追痴情女

    校草大人狂追痴情女

    樱花树下,“小至,你不会离开我的对不对,会一直跟我在一起的对吧。”少女轻轻道。“对,小至会一直和小曦在一起的”少年宠溺的摸着少女的长发道。一场车祸,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光明,却带走了最爱的他…搞什么?她只是来江边散个步而已,这个男人莫名其妙的说什么:“哎,虽然我确实帅的没天理,但你也不用自卑到要跳江吧,这样我会有罪恶感的。”卧槽,跳你妹啊,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看校草大人如何倒追痴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