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5900000028

第28章 约翰·洛克和谐教育法(3)

当有不良行为时,使之承接厌恶刺激或取消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惩罚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如体罚、训斥等);另一类是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对孩子惩罚的方式从上述两类分化为四种,包括体罚;责打(责打的部位很有讲究:一般不能打头、腰、屁股等部位,上千年的私塾研究成果表明,打手掌是行之有效的策略;责打的刑具有且只有用大人的手,切不可上东西;责打时也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刺激越强烈、疼痛越难忍。所以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惩罚方法是指尖掐一点其屁股,注意别掐得太小,以免把肉掐下来。);电击(国外多使用安全电棒点击的方法);谴责:瞪眼谴责(杏眼一瞪或两眼瞪圆)、皱眉谴责(柳眉倒竖或横眉冷对)、言辞谴责(和风细雨式的或暴风骤雨式(不等于劈头盖脸式的));隔离:墙角隔离、椅子隔离、禁闭隔离;取消特权:取消游戏、脱离集体、取消资格等。

惩罚有时候比奖励见效快,用起来也方便,同时可以使实施者得到情绪的释放,产生短期的快感,所以图省事的大人使用惩罚的几率远比奖励要多。惩罚和奖励最大的差异在于惩罚的副作用太大,而且不易消除。惩罚还特别容易用错了,常见的惩罚误用有讽刺、嘲讽:伤害自尊心、产生逆反情绪;只有谴责而无其他后续惩罚:疲了;延时惩罚(秋后算账):孩子已经忘了,感到莫名其妙、抱怨、委屈;滥用惩罚:胆小、拘束、反抗、两面派;惩罚太轻或累进式惩罚:不能一步到位,阻止不了,白受惩罚等。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

常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是为侵犯行为提供示范,此外体罚有辱孩子的人格,往往引起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所以一般要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奖赏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以抑制或消退其不良行为,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抓起,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方法。

对学龄儿童,奖赏、惩罚不仅可以用于行为矫正,还可以用于学习外部动机的激发。通过奖赏和惩罚从外部给学生以适当的动力,在孩子还没有完全明确学习目的之前,学习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通常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机制,家长不妨一试。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一旦孩子与家长形成了朋友式的深层次交流,双方都会意识到,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洛克

洛克提醒那些总觉得自己才是孩子最能依靠的父母,不要妄自尊大,事情可能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虽然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他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这不表明父母就一定是孩子最贴心、最密切的人。孩子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的父母,所以才尊重你,但也会敬而远之。孩子有话不跟父母讲,有事瞒着父母,令许多父母黯然伤心,却不知如何是好。其实,为什么不把跟孩子的关系当作平常的朋友关系来对待呢?家长们如果这么做了就会发现,孩子跟自己的关系骤然轻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听话、顺从、不得有异议,不得有争辩,否则,就是没大没小,无法无天。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几乎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不少孩子自身的事情,也是要由父母说了算,父母认为斥责甚至打骂管教孩子是自家的事情。孩子没有隐私权,信件被拆开,书包口袋被搜查,抽屉被撬开,日记被偷看,行为被追踪等司空见惯。而这些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子女的人格和自尊,也大大地削弱了家长的权威,束缚了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

父母要成为孩子亲近的人,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的感情、他的愿望、他的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待。你的话孩子也能听进去,并且与你产生感情共鸣。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真正了解孩子心愿,真正了解孩子的感情。

当然,要想取得孩子的信任,家长首先要以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平时大多数时间与孩子相处,应当轻松愉快,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和游乐,可以打闹和开玩笑,让家庭充满幽默感、亲切感。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以兴趣盎然的姿态倾听孩子的喜与忧,这样才能了解他们。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候他们的问题或者疑虑有些十分幼稚单纯,这时你千万不要轻视或者取笑他们,而是应当认真地听他诉说,与他一起讨论或诱导,着重对事态的发展进行一些利益得失的分析,鼓励他们去自己面对与战胜困难。

父母听孩子诉说时,既要抱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又要充满着家长的慈爱。让孩子体会到关心、爱护与温暖,从而加深对父母的亲近与尊敬感。这才有利于孩子把自己的困扰和想法告诉你,有利于你对他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与帮助。一旦孩子与家长形成了朋友式的深层次交流,双方都会意识到,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注意孩子修养的培养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既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孩子的品性,在生活中受欢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他们也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与人际关系。

把孩子培养成坚强的人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唯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洛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我们来看看他们一些做法。

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这仅仅是英国家庭中绅士教育的一个侧面。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英国人认为应该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负责,现实原则是第一位的,而亲情是第二位的。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这也是英国人的观点。父母应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他们应该感到愧疚,向社会检讨。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作为父母会悉心照料他们,但不应娇宠、溺爱他们。所以,英国的年轻父母很少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们随便地爬,随意地玩。总之,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道德教师,而不是孩子的保护神。所以当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时,父母绝不会扶起他,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使他们明白,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依靠父母去生活,而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在英国的家庭里,孩子永远不是中心。这一点西方的大部分国家的观念是一致的。

在英国不论是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不论条件如何,都不会对小孩娇宠,人们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遭受些人为的艰难,以磨炼他们的意志,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坚强的意志,适应各种意外的困难。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有些公学举世闻名。在这些名牌公学里上学的学生,都是富家子弟。公学学费昂贵,强调品学兼优。然而,在公学里读书的富家子弟却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校方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设备。学校要求每个公学学生必须在恶劣的天气里穿短裤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也要开窗就寝。这样做是为了除去孩子的娇气,养成坚强的意志,提高其身体的精神素质。在公学里,人们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树立一种合乎自然的价值观。在英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境的磨炼,准备许多实际生活的本领,以增强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对孩子的另一种钟爱,这种爱强于对孩子的和过分的呵护,这是父母必须做出的一种真爱。

传统是无所不在的,一旦形成传统,习惯就会不问理由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当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为不问其所以然则然的自觉。传统的人文思想作为一种传统深深地植根于英国人的头脑中,成为他们认识事物的标准和价值所在,也成为他们行为的主导。在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是那样的统一,以至于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按传统办事,按传统的标准去评定孩子的行为。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因为现实的成人社会里有太多的需要忍耐的事情。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绅士,如缺乏忍耐的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大哭也绝不会在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对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父母会给予严厉的训斥。这样,日子久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必求助别人,要自己去忍耐。时间一长,孩子的坚忍性格会自然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英国人一致的看法。

父母的一系列作法,孩子长大后会受益匪浅,一些人在后来的生活中便深深地领会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在其成人后也会这样去要求他的孩子,这样就形成了传统,成为儿童教育的一种固定的模式。

同类推荐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父母必懂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父母必懂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本书涵盖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理论、活动操作、应用经验和效应,汇集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方法和实践等内容。
  • 影响世界的七大教子理念

    影响世界的七大教子理念

    这是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集大成之作,它荟萃了中西方最具成果的育儿智慧,这些智慧一直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千千万万有责任感的家庭。它给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分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材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热门推荐
  • 盐焗西柚

    盐焗西柚

    【颜值主义花痴\恋爱白痴选手&隐藏绘画大神\寡言大赛亚军】文案一这一只猫引发的“惨案”三年前,因为一只猫,一个从未露脸的背影成为了许柚的白月光;三年后,“男神无数”的许柚一下子抛弃整个后宫,只为套路乔颜一人。三年前,因为一只猫,乔颜记住了那个无意撞见被训话的女主角;三年后,乔颜再次遇见许柚,只为一步一步“落入”她准备的初级套路。文案二套路是真的,深情也是真的。这是一个套路与反套路的故事。恋爱史空白的许柚,自打遇上乔颜之后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他,经历了自我内心的波折,许柚从一开始的“怂包”变成了一个使劲编套路的套路小王;表面漠然内心孤独的乔颜,重遇少年时带自己走出黑暗的“小猫”,在“小猫”还没记起自己之前,开始了自己的反套路。文案三多年以后,当许柚在乔颜的画展上见到那副名为《猫的情人》的作品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白月光始终都是一个人,原来爱情真的有迹可循。许柚:“你的猫好可爱,我可以带回家吗?”乔颜:“不行。”许柚:“那你跟我回家吧?”乔颜:“可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亦赐亦劫

    亦赐亦劫

    十六岁热爱天文的林意是权澈的挚爱亦是他的赐也是他的劫。
  • 恒源战记

    恒源战记

    啥!恒源星系又出新副本了。别BB快上线,我马上就来!!!
  • Volume Five

    Volume F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愿与你并肩而行

    我愿与你并肩而行

    学生时代纯纯的暗恋是最美好的喜欢。——整理电脑发现自己上学时候随手写过的小文章,可能不够成熟,不喜勿喷哈
  • 夜是暗流的伤

    夜是暗流的伤

    强势夺权却遭对手暗算,痛失清白,与对手同归于尽,谁知竟重生穿越。全新的身份,勾心斗角的家族,神秘的紫凌峰门派,纠缠不清的魔神,桃花满天的修仙之路。傲视众生,天下尽负我,我又何以不负天下?她说“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不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惟愿君知我死葬何处”他说“天下臣服又如何,我心只为你跳动”
  • 噬灵之初涉江湖

    噬灵之初涉江湖

    小虾米街头听戏,恰遇街头刺杀,被林虎指鹿为马,刀剑相交,陷入昏迷。无意中发现小虾米身怀灵根,林霸天则美酒佳肴款待,不料却是暗藏杀机,借散修刘伯庸之噬灵大阵,欲吞噬小虾米的灵根。小虾米却因祸得福,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修仙之路,从此驰骋四海,逍遥自在。
  • 星际战争之穿越时空

    星际战争之穿越时空

    几个六年级的孩子,穿越到未来拯救银河系,阻止了行星妄想毁灭地球的想法,然而,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好色相公是我的

    好色相公是我的

    从小生活在深山,拥有高强武功的她,唯一的弱点就是好色!她只好少爷的色,谁叫他是天下第一美男,生来就是她的克星呢!面对她,他的儒雅受到挑战,他总是嫌弃的说:“小尾巴,快滚开!”她总是理直气壮的挥拳道:“为什么不喜欢我,我这么会打架!”她非要得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