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5900000009

第9章 蒙台梭利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法(4)

混龄教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儿童学习,得到大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而且,幼儿喜欢模仿年龄、能力与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同样,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也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儿童,与他们一起活动而得到益处。他们通过帮助小年龄儿童,获得快乐的体验。蒙台梭利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同伴教学对扮演教育者的儿童有正向的影响。他们由于帮助了别人,又得到成人的赞扬,会更加善于互相帮助。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436名1~12岁儿童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随着孩子长大,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持续减少,而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则持续增加。而在儿童交往的同伴中,他们与年龄有差异的儿童交往比同龄人交往更加频繁。

很多家长会认为年龄不同的孩子一起玩有问题,大孩子的家长担心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小孩子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受欺负或是因“跟不上”而失去自信。河北省家教中心的王彦敏主任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父亲因为工作原因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一个美国家庭里,这个美国家庭有8个年龄大小不同的孩子。到周末时,父亲来看儿子,却发现自己孩子的脸被这家孩子给抓破了,于是就去找这位美国母亲理论,但这位美国妈妈却一点道歉的意思也没有。她说,“这是孩子们之间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把我的孩子的脸抓破了,我绝对不会对你提出任何抗议。”

这位中国父亲开始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教育,他也发现,虽然孩子脸被抓了,但孩子在跟美国孩子的争吵甚至打闹中,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以后每一次他来看孩子,都发现孩子的进步,孩子学会了竞争,变得越来越强壮。

另外,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不良,则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混龄教育这种类似于家庭的编班方式,对克服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良的现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孩子天生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再加上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更是习惯了从自我出发。要想完全改变,他们必须经历各种各样和人打交道的事,从中感受、体验、学习各种社会生活规则。而让孩子有机会跟不同大小的孩子一起游戏,可以让孩子更早体会到人与人的不同,渐渐消除自我中心的习惯性思维。

混龄教育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这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认识:

1.孩子的心理发展由被动到主动的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与模仿的学习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年龄相差几岁的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榜样的效应,不光是小孩子对年龄比自己大几岁的孩子容易接受,大孩子也会因小孩子的“崇拜”而变得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2.社会学家认为,吵架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孩子们正是在一起玩耍、争吵,然后又重归于好的过程中,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学会申辩自己的主张,提高语言应用的能力,并逐渐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让、控制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茁壮成长。

目前,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进行婚龄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是早一点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二是多带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一起游玩。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儿童是聪明的——总是渴望着知识,并随时为学习做好准备。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认为,0~3岁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潜能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刚出生的孩子虽然听不懂书的“内容”,参不透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但是,这个时候读书给他听,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在浪费时间。孩子有着不可低估的吸收性心智,他能接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孩子读书可为他今后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经验,况且,丰富的语言对孩子的感官发展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所以,每天拿出几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或者鼓励孩子自己看书,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将成为他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之一。

婴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态度常常在父母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开始了。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他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日记里写道:记得儿子还在3个多月的时候,我依靠在床头看书,让他枕在我的臂弯里,而他居然聚精会神地盯着我手中的书本看得津津有味。

婴儿期所萌发的阅读意识和出现的阅读行为说明,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发需要。阅读最初也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图书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刺激。从孩子降生那天起,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因此,他们总在不停地感知、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做父母的此时如果顺应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呵护孩子刚刚萌芽的阅读兴趣,就能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除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之外,每天给孩子读书还能带给孩子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心理学家西格曼指出,睡前10分钟的亲子共读除可帮助孩子入睡外,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象力的发展都十分有益。因此,近些年,在美国的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培养阅读的兴趣并非要一步登天似的培养孩子循规蹈矩地阅读书籍,而是要培养孩子对图书的兴趣,进而培养他阅读的兴趣。书页翻动时哗哗的响声、纸张的清香、页面图画的色彩及图案的变化、内文叙述的精彩内容,这一切都将成为吸引孩子的有趣元素。让孩子听听书页翻动的声音,闻闻书香,欣赏欣赏书页内的图画,像这样从引导孩子探究图书奥秘入手,孩子就不会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图书的作用不只是向他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担当引导他探究书里奇妙世界的工具,与玩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调动孩子看书的乐趣,是孩子亲近书本、学习阅读的重要一步。

给孩子多一些自由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课题。

——蒙台梭利

假如我们承认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他只受自己的发展法则所约束,那么儿童的成长就必须需要一个条件——自由。儿童“只有借着自由才能产生一种最敏感而独特的能力。”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爱和自由被作为这个教育原理的最基本的条件而存在,失去这两个条件,也就无从谈教育。

但是一提到自由,就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洪水猛兽的感觉,成人总是以为自由给予儿童后儿童会胡作非为,人性会顺着自由之道滑入罪恶的深渊。

凡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从孩子生下那时起,除了睡眠,他会一刻不停地活动,一刻不停地到处抓、摸、攀高、玩水、玩沙,不停地寻找吃的,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例外。只有那些受到强制的孩子才会在成人的眼皮底下保持一时的安静,但随后便是加倍的好动和发泄。我们自问一下,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所有的孩子是否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他们有自己发展的法则,他们就是借着品尝、借着触摸、借着不停地活动来发展和满足他内在的需求。但是多少年来,我们总是在尽力做一件事情,阻止儿童这样的行为:不让孩子吃手,不让他任意把东西放到嘴里,也不允许让儿童没完没了地寻找食物并不节制自己的食欲,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卫生观念和关于消化方面的想法;我们尽力阻止儿童到处抓摸,因为那样会损坏我们的东西,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而且一点也不符合我们需要儿童安静、懂事、听话,能在客人面前背儿歌,给我们长面子,好让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要求。

当我们阻止了儿童的这些行为后,我们还希望儿童多坐在那儿听我们说教,明明到处是车和桌子,我们却愚蠢地认为儿童需要我们在图片上教他们,我们希望他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儿童的智力得到发展,长大以后当然更希望他能成名成家,当不了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至少也能大学毕业,有个好职业。当我们不了解儿童,当我们所做的事情与我们希望的结果正好相反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需要克制一下我们的专制,把自由给予孩子,让他充分地去品尝、去触摸、去活动、去游戏。儿童就是靠这些来发展他的心智的。

当自由给儿童时,儿童不再听成人的摆布,而听从他内在老师的呼唤,他会依照他生命的秩序和要求来发展。他在玩水中变得专注而且安静,虽然他玩儿的满身是水,满地是水;在玩沙中,他把整个世界都忘掉了,虽然他会把衣服搞脏;在攀高中,他充满了探险和勇敢的精神,虽然让你提心吊胆;在家里冲饮料时,他不断地把高乐高倒在杯中搅拌、倒水,在你看来既浪费又搞得很恶心人;在捉迷藏时,他总藏在一个地方,从不试图换个藏身处,当你每次都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发现他时(他很高兴让你发现他),他就会快乐地哈哈大笑,而且不断地重复这个在你看来既愚蠢而又毫无意义的游戏……所有这些,你都不明白它的意义何在。对他的未来有什么帮助?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样?我们知道,这一切就像小猫扑抓毛线团是在为捉老鼠做准备。

只有人类童年的精神发展是潜在的,甚至不为我们所知。但是生命都会遵循它内在的法则,并且都会为自己寻找最佳途径,以便建立起一个只属于自己并同环境相和谐的生命系统,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展示它的智慧、意义和高贵。当我们剥夺了儿童发展的自由而按我们的主张训练和强化儿童的思维时,我们肯定卓有成效地培养出大批相同的人,个性和创造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庸。

同类推荐
  • 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教育观念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给孩子的最好补品:鼓励与赞美;玉不琢,不成器—帮孩子改掉毛病和缺点;批评孩子的八大原则;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等。
  • 好爸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爸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愿望,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就一些家长来说,让子女成才的愿望却似乎很难实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父母在教育上没有把握好尺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通过高尚品德、阳光心态、良好习惯、社交礼仪、热爱学习、勇于创新、学会感恩等多方面教育途径,让好爸爸好妈妈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掌握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教出好的孩子。
  • 等待nemo的日子

    等待nemo的日子

    雷死人不偿命!史上最麻辣孕妇的爆笑十个月!一位精灵可爱、充满奇思怪想的准妈妈,为了记录怀孕经历在天涯论坛上发布的怀孕日志。由于文风麻辣、爆笑温情迅速走红,并吸引了众多“孕友”和“孕迷”一路同行,蔚为壮观。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德式教养的铁律!此书以一个华人家庭在德国的生活与育子经验做为主轴,以简明的生活故事说明一个远嫁德国的妈妈,因为受到了德国教养观的冲击,进而省思中国人的教养观念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而我们又可以从德国的教养观念中获得什么启发。
热门推荐
  • 罪炼之狱

    罪炼之狱

    看作品相关~换马甲了喜欢看本书的书友,可以前去帮忙点击收藏书名:戮罪地狱
  • 数据化时代

    数据化时代

    未来的世界,丰富多彩。这里有科技,机甲横行。这里有武道,超越自我。这里有现代魔法,超越你的想象。科技年2015年。主角无意中来到这个世界。这时科技兴盛,魔法崛起,但是武道却显得较为没落。看在武道上不断前进的主角如何闯荡这个世界。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QQ群:43565170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妖族当影帝

    穿越妖族当影帝

    后世说:我是妖族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队友说:我是妖族第一探险者。敌人说:我是一位令人恐惧的“影帝”。云凡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作者说:这是一部具有悬疑色彩的妖族穿越小说,喜欢爽文,寻宝,探险,热血的朋友加个收藏。
  • 体系之墨

    体系之墨

    人类的进步,是万千个偶然之后凑成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这一个结果,并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结果,末日,所谓末日,只是又一次的进步的偶然过程,只是,这个过程之中,只能有一个必然的结果——灭亡,或是崭新的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产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生产管理实用必备全书

    本书共分为六章,所有的内容都是基于生产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编写的,首先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构成组织结构的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叙述,对生产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又对具体的工作规范与流程进行描述,并采用流程图的方式使其更加具体化,提高了工作的执行效果,进而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本书系统理论与具体操作相结合,流程图和表单的大量使用,更为从事生产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
  • 向大庆精神学习

    向大庆精神学习

    本书包括:美丽的宝岛、成长印记、音符旅程、天凉好个秀、罗李罗嗦、现象、纽约、京城夜等文章。
  • 我的倾城岁月

    我的倾城岁月

    都说大学是高中爱情的刽子手让恋人遍体鳞伤的地方。可我不这么认为,我以为那样的结局绝对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以为我们会走到最后,我以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原来一切都只是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