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3600000033

第33章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隐喻(13)

[2].Aristotle. On Rhetoric. Trans. George A. Kenned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 276.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38页。

[4]. 诺思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圣经文学”研究续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3页。

[5].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6页。

[6].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桂裕芳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第102页。

[7].杨文华,《西方戏剧导论》。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5,第319页。

[8].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39页。

[9].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 249.

[10].“Racism”. Def. 1a.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2004.

[11]. 转引自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41页。

[12]. 易红郡,“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教育史研究》,1(2004):72-75。

[13].易红郡,“英国的种族问题与种族教育”,《教育史研究》,(2004)1:72-75。

[14].洪霞,《和平之途———当代世界移民问题与种族关系》,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第83页。

[15].同上,第85页。

[16].洪霞,《和平之途———当代世界移民问题与种族关系》,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第85页。

[17].Martin Esslin.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London:Penguin Books,1978,p. 235.

[18].Martin Esslin.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London:Penguin Books,1978,p. 236.

[19].Ruby Cohn.“The World of Harold Pinter”. The Tulane Drama Review,Vol. 1,No. 3(Mar. 1962):55-68.

[20].Ibid.,p. 55-68.

[21]. Harold Pinter.“The Room”.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p. 85.

[22].Harold Pinter.“The Room”.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p. 107.

[23].Ibid.,p. 110.

[24].Harold Pinter.“The Room”.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p. 110.

[25].D. Keith Peacock. Harold Pinter and the New British Theatre. London:Greenwood Press,1997, p. 48.

[26].Michael Billington. The Life and Work of Harold Pinte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6,p. 69.

[27].Allen David Prosser.“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at Flesh Is Heir to”:The Body Politics of Trauma in Pinter’s The Dwarfs, The Room, A Slight Ache, and The Homecoming. Dis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2005,p. 59.

[28]. Martin Esslin. Pinter,the Playwright. London:Methuen,1982,p. 73.

[29].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200页。

[30].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201页。

[31].“Lice”是“Louse”的复数形式,See“Louse”. Def. 1a.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2004.

[32]. Catherine Reid Green. The Diseases of Listening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Diss. Dalhousie Univer-sity,2003,p. 29.

[33]. 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10.

[34]. 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p. 39.

[35]. 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40.

[36].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41.

[37].Ibid.,p. 42.

[38]. 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42.

[39].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45.

[40].Ibid.,p. 46.

[41].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57.

[42].Ibid.,p. 44.

[43].Harold Pinter.“The Birthday Party”. Harold Pinter:Plays One.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 p. 56.

[44].Ibid.,p. 46.

[45].Martin Esslin. Pinter,the Playwright. London:Methuen,1982,p. 40.

[46].“Brainwash”. Def. 1.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2004.

[47].多米尼科·斯垂德菲尔德,《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张孝铮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第367页。

[48].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第55页。

[49].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95页。

[50].Michael Billington. The Life and Work of Harold Pinte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6,p. 309.

[51].Harold Pinter.“Mountain Language”. Harold Pinter:Plays Two.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3, p. 255.

[52].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7页。

[53].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第342页。

[54].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4页。

[55].Quoted by Michael Billington. The Life and Work of Harold Pinte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6, p. 309.

[56].Michael Billington. The Life and Work of Harold Pinte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6,p. 70.

[57]. Harold Pinter.“The Caretaker”. Harold Pinter:Plays Two.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6,p. 16.

[58]. “Religion”. Def. 4a.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2004.

[59].在西方的《圣经》神学研究中,对于疾病是否是上帝带来的存在着激烈的争议。有些学者,例如St. Basil认为,上帝是仁爱之善神,他是不可能带来疾病的,在上帝造人过程中并未发现上帝对人施加了疾病;但另外一些学者,例如Larchet却认为,上帝虽是仁爱之神,但上帝认为人类违逆了他的好意,拒绝了他的恩典,因而必须予以惩罚,疾病正是上帝的责罚。See Jean-Claude Larchet. The Theology of Illness. New York:St.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2002,p. 24.

[60].Jean-Claude Larchet. The Theology of Illness. New York:St.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2002,p. 24.

[61]. James Aho and Kevin Aho. A Phenomenology of Sickness,Disease and Illness. New York:Ro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p. 65.

[62]. 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张大庆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139页。

[63]. Harold Pinter.“Ashes to Ashes”. Harold Pinter:Plays Fou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3, p. 412.

[6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316页。

[6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319页。

[66].Harold Pinter.“Family Voices”. Harold Pinter:Plays Fou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3,p. 145.

[67].Ibid.,p. 141.

[68].Harold Pinter.“Family Voices”. Harold Pinter:Plays Four.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3,p. 134.

[69].Ibid.,p. 141.

[70].Harold Pinter.“Family Voices”. Harold Pinter:Plays Four. London:Faber and Faber, 1993, p. 147.

[71].Ibid.,p. 145.

[72].Harold Pinter.“The Lover”. Harold Pinter:Plays Two. London:Faber and Faber,1991,p. 149.

[73].邓中良,《品品特》。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第94页。

[74].Alan D. Gilbert. The Making of Post-Christian Britain.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0, p. 77.

[75].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上海:三联书店,第27页。

同类推荐
  •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加缪最著名的两本小说《鼠疫》和《局外人》。《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西方文学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 1945

    1945

    本书以电影《海角七号》的电影插曲《1945》为题,以友情、爱情、城市、生活为基调,巧借经典歌曲,宣泄其内心情感,文笔异乎细腻成熟,对世界、感情的认知明显超过作者年龄段,其对文字驾驭能力是同龄人很难达到的。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

    《谋杀电影》一反传统影评的正儿八经和教条主义,致力于反传统,反权威,反装逼……虽然言辞犀利,吐槽满点,娱乐性强,但其实结构严谨,观点鲜明,从不胡说八道,仿佛进入某种境界,看似另类,却直指电影本质。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热门推荐
  • 万恶萌妃

    万恶萌妃

    三年前。“我纪慕寻对天发誓,就算我从这里跳下去,死外面,也绝对不要嫁给那个面瘫王爷!”尚书千金不惜跳崖拒婚,一时轰动朝野。三年后。“嘻嘻,夫君你真好看!”昔日的落跑新娘逃不过真香定律,真相究竟为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蒙路

    蒙路

    上天给他关上了一扇门,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
  • 携鸟破天

    携鸟破天

    一个小屁孩孤独的成长,担负一个无法完场的使命。再回首,天下之大无处容身,那就,建一个!
  • 蓝狐醉:花月正春风

    蓝狐醉:花月正春风

    一场失败的婚姻,一场离奇的穿越,她是她亦已不是她。临死前她许愿来生不要再做一个人,做人太累了,被骗过来骗过去的。于是,她醒来发现自己四肢短短,毛茸茸的,她变成了一只狐狸。她生在高贵的九尾灵狐家族,她是灵狐公主,可是她却只有八条尾巴,而且她和家族中的狐狸都不一样,她的毛是冰蓝色的,比大海还要蓝。父皇说,她的另一条尾巴就是她的情劫,过了此劫,她就会成为真正的狐仙。她不想成仙,做一个吃了就睡的小狐狸也没什么不好。多美的一场梦啊!梦醒,她看见了她的第九条尾巴,它是一个白头老儿手上的拂尘。天,她要晕了。老天,你耍我吗?为毛,我花想容的情劫是一个头发花白胡须老长的老头?
  • 桀骜千金

    桀骜千金

    她是从雪苑圣槿儿贵族学院转来沁琼海缇儿的学生,桀骜不驯,美丽无双!他是海缇儿的四大校草之首,高冷淡漠,玉树临风,风华绝代!当绝代学霸遇上桀骜校花,不知会怎么样呢???【云离】他握住她的柔荑,轻声说:“烟儿,你就是我的一切,永远永远……不会改变!”说罢,便用健臂轻轻缆住她的细腰,把她往怀里搂。她却使劲儿挣开他的怀抱,有些生气地说道:“离,你怎么了?开什么玩笑?!”他的目光陡然黯淡了下来,缓缓地说:“我知道,也许你的心里只有南宫浅墨,但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证明,证明我并不比他差,好吗?烟儿……”
  • 我带着玩家去征服

    我带着玩家去征服

    洪流,《星际征服》的职业代打玩家。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穿越到了游戏之中,成为了一个有着玩家模板的NPC。然后,洪流发现,他穿越的时间点竟然是叛王登基的10年之前,这个时候,正是人类世界风起云涌之际,甚至连叛王本人也还没有出现。洪流凭借着系统与自身的智慧,取缔叛王,最终干掉了那个暴虐的人类老国王。然而,当他以为可以就此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星际征服》竟然开服了,无数的玩家涌入了游戏之中……读者群号:322439460
  • 宝藏论

    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名集

    无名集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讴歌青春与爱情,第二部分抒发理想、希望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它真实地记录了蹉跎岁月里的相思离别之苦,失意的苦闷和悲哀及对祖国母亲的赞美和对人间真情的呼唤。
  • 这个皇叔有点烦

    这个皇叔有点烦

    21世纪王牌杀手因出任务时,队里有人出卖。导致任务失败从而穿越到一个未知大陆。穿越过去后发现这具身体的主人,不太受人待见。除自家爷爷和爸爸外,其他人都瞧不起她,并且,自身是个废柴。穿越过去的第二天。未婚夫上门要求解除婚约。为啥?因为他与自己的姐姐在一起了。后来灵宠任我契约。高级灵丹千金难求。啥?千金难求?昨天我才送给门口的两只流浪狗两大袋。“三小姐。”某人咬牙切齿的说着。“昨天我才帮你清理了几朵烂桃花,结果今天又来了几朵。”不好,看此人印堂发黑,定有血光之灾,快跑,免得待会儿传给我。他手持剑刃。只为掐掉她身边的烂桃花。
  • 萌女驭兽

    萌女驭兽

    谁特么说人类是唯一没有发情期的动物?站出来我绝对不打你!安小希欲哭无泪人家穿越发家致富,她穿到尼玛魔兽界是怎么个意思?还能不能愉快的穿越了?呜呜呜,人家不要了什么巫主,有这样悲催的巫主么?她要收拾自己的小包包浪迹天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