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2600000001

第1章 在人间(1)

1

我从记事时起,就知道这个盲人大舅了,他个子高高腰杆笔直,说话声音洪亮,但手里拄着一根棍,走路时要用棍不停地捣着地面,摸摸索索地走。比起其他两位脸上充满威严的舅舅,我更喜欢这个盲人大舅,他待人随和,说话总是笑容可掬。

大舅为什么是一个盲人?我不明白。

为了体验盲人的神秘,小时候我曾紧闭着双眼学大舅走路,眼前的黑暗和东撞西碰的脚步,使我坚持不了两分钟就不行了,这给我幼小的心灵很大的影响,原来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失去光明,生活在黑暗之中。

在我的记忆里,许多盲人都是独身的,因为,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健康的人都难以生活下去,哪有女人肯嫁给一个盲人。大舅虽然是一个盲人,但却有一个大家庭,家里一共有六个老表,和我们弟兄五个年龄相仿。这样的家庭在那个年代无疑是贫困的,但大舅和大舅妈用辛勤的劳动把艰难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让我更没有想到的是,大舅原来并不是盲人。

这就要从粮站说起。

村子离乡政府所在地黄疃庙不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乡粮站要从几十里外的另一个粮站运一批大米过来,两地相距四五十里,翻山越岭,不通公路,粮食全靠民工用肩膀挑,一担米规定的重量是一百二十斤,从几十里外挑回来,工钱是二斤半的米。那是一个饥荒的年代,这二斤半的大米,可以帮一个家庭渡过短暂的难关,但那时候,人们的身体普遍虚弱,能挑一百多斤担子,走几十里路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据说,有的人挑着担子,走不动了,坐下来歇歇就再也没有起来。但许多人还是冒着风险,要去挑粮站的大米。

大舅那年十六岁,但劳动已使他有了结实的身材和高高的个头了。大舅也想去挑米,但米不是什么人都能挑到的。大舅的姨妈在街上住,大舅通过她,找到了粮站,粮站的工作人员,看了看大舅,就同意了。

那是一个晴天,大舅一早就起来了,他从屋里的架子上,抽出去年放在上面的桑木扁担,用抹布擦去灰尘。扁担露出一层黄的包浆来,这是大舅的汗水浸润出来的。大舅用手按按,扁担在结实中露出柔软的弹性,在庄稼人眼里,这就是最好的扁担。大舅找来两根绳子绕在扁担头,就出门去了。

大舅走到半路上,外婆从后面追了上来,外婆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头上挽着一个发髻,胳膊挎着一个篮子,她在弯曲的田埂上,一边跑着,一边喊着大舅的名字。大舅停了下来,外婆追上来,从篮子里拿出几块用小麦面煎的饼子递给大舅说,儿呀,你不带点干粮上路,要是饿了怎么办啊?你早晨还没有吃,怎能就走了?

大舅这才知道,自己还没有吃早饭。

大舅接过外婆手里的饼子,还有着浓浓的热气。大舅说,妈,你从哪弄的面?外婆说,从大户家借的。大户是村子里的一个剃头匠,家里带了几十个小徒弟,每天有几十把刀子出门,到方圆几十里的村子里去剃头挣钱,在村里是一个富裕的人家。

大舅说,你怎么借到的啊?

外婆说,我对他说了,说你是去粮站挑米,回来就有米还了。

大舅要分一半给外婆,大舅说,我只要这几块就行了,你吃几块吧。

外婆不同意,外婆说,儿呀,你这是出体力,你可挑下来?你吃了吧。外婆望着眼前的大舅,他虽然长成一个大个子了,但外婆心里清楚,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大舅啃着饼子继续上路了,他的身子里鼓满了力量,他觉得自己的肩膀一定能挑起家里艰难的生活。

外婆挎着篮子往回走,走了两步,又舍不得地回头望。大舅的身影在宽阔的田野上显得十分地单薄,大舅开始下河坎了,他的身影慢慢地矮下去,终于消失了,过了一会又一点点地从对岸慢慢高出来。外婆看得眼睛有点发酸了,她揉了一下眼睛,踽踽地走回了村子。

大舅到粮站报到后,站长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有一个挑粮的人,在半路上死了,让他去把粮食挑回来,人不要管。

大舅一听就头皮发麻,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死人,就磨蹭着不想去。

站长是一个大肚子的男人,说话声音低沉,充满威严。他说,你不愿意就回家吧,我这里愿意去的人还很多哩。

大舅只得去了。

大舅一口气走了十几里路,到了地方。那里还有一个粮站的工作人员,他看了大舅的介绍信,让大舅去挑粮。大舅看到那个挑粮的是一个瘦弱的中年男人,面孔惨白地躺在田埂上,歪斜着身子,看得出来,这也是一个养家糊口的人,但他终于体力不支,倒在了挑粮的路上。

大舅把中年男人的扁担退下来,换上自己的扁担,弯下腰,把扁担放在肩上,一起身,两只沉沉的袋子就起来了。大舅挑起来就走,他越走越快,生怕后面的男人起来了,追要他的担子。

几天后,大舅带着几斤大米回来了。大舅把装米的布袋子往桌上一放,一家人就围了过来。我的母亲,那时还是一个小姑娘,她调皮地把鼻子贴着米袋子使劲地嗅,她嗅到了大米散发出的清香,是那么地醉人。外公戴着瓜皮帽走过来,他不动声色地用粗大的手指在米袋子上攥了攥,米在袋子里发出轻微的声响,外公的脸忽然就堆满了笑,然后,坐到板凳上。外婆过来赶紧把米袋子拿起,转身到里屋藏了起来。

此刻的大舅倚在门框上,门框是陈年的老木头,经过岁月的打磨,已露出里面毛绒绒的纤维来,阳光照到他的脸上,他的眼睛明亮着,黑色的眸子里隐藏着自豪的神情,他第一次愉快地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大英雄。

村子里都在大食堂吃饭,不准私自在家做饭,白天要是谁家的烟囱冒烟,就会有人找上门,不但米要被没收,人还要挨批斗。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门外走动的人影也越来越少了。外婆和外公坐在床上没有睡,他们小声地商量着,今晚要做顿饭给孩子们吃,这么长的日子里,大人孩子都在食堂里吃,食堂里的米越来越不够吃了,就用榆树皮、野菜代替,但还是吃不饱。特别是他们的老丫头——我的母亲,更是面黄肌瘦,让他们心痛。

晚上,外婆决定做顿饭给孩子们吃,外婆把手伸进米袋子里,米的光滑从指缝间流过,这种感觉已好久没有了。外婆舀了半碗大米,不小心,有几粒米掉到了地上。母亲端着油灯照着,外婆蹲下身子,找了半天,终于把米用手指捡了回来。

外婆把家里的窗户封严,把门关紧。然后,小心地在灶堂里点着了一把火,火苗先是小小的在稻草上爬,然后轰的一下,充满了整个灶堂,印红了外婆紧张而激动的脸庞。

一会儿,锅里就冒起了滚滚的热气,喷出了米饭的香味。外婆有点慌张,要是被别人闻着了,可就完蛋了,外婆赶紧把火压住,然后把家里的窗户检查了一下,确实是严实的。外婆重新坐到灶下,待锅里的热气小下来后,再烧上一把火。

米饭做好了,外婆小声地把孩子们叫醒。孩子们在睡觉,听说有饭吃,一下子来了精神,他们迅速穿好衣服,围到锅灶旁。外婆揭开了锅,昏暗的油灯光照着锅里白花花的米饭,孩子们像在梦境里一样,外婆给每人盛了一碗,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大舅吃到最后,把妹妹——我的母亲叫了过来,然后,从碗里拨了一小团米饭到她的碗里。大舅最喜欢这个小妹妹了,小妹是他带大的。

母亲望着大舅,煤油灯微弱的光线照着大舅的眼睛,大舅的眼睛发出两点星星一样的亮光。母亲说,大哥你吃,我不要。

大舅说,大姐你吃,以后我会挣好多米回来的。母亲在娘家,家里的人都喊她大姐,这是我们当地对女孩子的爱称。

两人推让了一会,最后,那一小团米饭还是母亲吃了。

这是一个幸福的夜晚,米饭的香甜绵软,通过唇齿间渗透进饥饿的血液里,好多年后,母亲还在讲给我们听。

从此,大舅就在粮站做挑粮的工作了。

到了第二年,外婆开始张罗着给大舅找对象。不远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女方家人听说小伙子在粮站做事,在饥饿的年代,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差事。——而且长得一表人材,就欣然同意了这门亲事。

女孩子长得端庄娴静,她一看大舅,壮壮的身子,短短的头发,眼睫毛长长的,像女孩子的睫毛,两只眼睛黑黝黝地深,心里很满意。

腊月里,大舅结婚了。

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大舅的婚礼也简单,乡亲们喝过喜酒后,洞房里只剩下大舅和新娘子两个人了。大舅看着新娘子羞涩地坐在床沿上,自已的脸也通地红了起来。这个夜晚将是一个青年生命的重新开始,大舅挨近新娘,觉得心快要跳出来了,新娘的气息飘过来,轻柔的、紧张的,这是一种陌生的、他从没有嗅过的一个女性青春的气息。大舅把手朝她的身后搂去,新娘由于营养不良,身体也是单薄的。新娘强力地扭动了一下身子,大舅知道这是她在反抗,便把手缩了回去。

两个人新婚之夜平安无事,这让她很是感动。做姑娘时,她就听到过嫂子们议论过谁谁洞房之夜遭到新郎的粗鲁对待,她很害怕,没想到大舅很尊重她。她的心里油然升起一股美好的愿望,这也给他们未来的日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新娘以后就是我的大舅妈了。

结了婚的大舅,沉浸在无比幸福的生活中,他青春的身体里充满着力量,如果能把地球放到砧板上,他可以把它揉成一块面团。

春天时,粮站要把腾出来的仓库消毒,准备储存夏粮,粮站安排大舅和几个年轻人去干这活。

消毒的方法是用六六粉对水,然后灌到一个喷雾器里,加压力后往外喷。那个时候,喷雾器还不多见,是一个洋玩艺儿。大舅他们几个年轻人背着喷雾气,干活像在做游戏,很快活。

喷完了药要清洗喷雾器,喷雾器加上水后,不知是谁先带头,用喷雾器当水枪,相互喷着玩。

水沟里的水清澈见底,沟边长着厚厚的杂草,埂边的野草已耐不住寂寞,在春风中颤巍巍地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几个年轻人的笑声使这寂静的水沟热闹起来。忽然,一团水雾喷进大舅的眼睛里,大舅感到一阵炽热和疼痛,他揉了揉眼睛,又玩了起来。喷雾器洗干净后,大舅又用布条把上面的水渍擦拭干净,然后,和其他喷雾器一起,并排挂到墙上。

大舅回到家里,他的眼睛开始疼痛了,赶紧用清水冲洗,眼睛还是睁不开。大舅认为这会像害眼一样,过几天就会好的。

大舅在家睡了两天,眼睛越来越肿,眼前越来越黑,疼痛使他只能看到几丈远的路了。问题严重了,外婆东借西借,凑足了路费,催促外公赶紧带着大舅去合肥看医生。

一个眼科医生给他动了手术,然后回家住了半月,半月后,再回到医院拆线,线拆下后,医生用手在他的面前晃了几下,问大舅能看见吗?大舅说能看见。医生问是什么?大舅说是五个手指头。医生拍拍他的肩膀说,对了,过一个星期再来,再动一下手术就好了。

大舅和外公都高兴地回家去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外公带着大舅来了,这次是扫尾的手术,那个老医生没来,是一个中年的医生接手的,他看了一下大舅的治疗记录,用沙哑的嗓子问了大舅回家后的一些情况,大舅一一回答了,然后,沙哑嗓子的医生开始给他动手术。

大舅躺到手术台上,开始了新的手术,大舅很高兴,想到这次手术后,眼睛就能和过去一样,他又能干活了,心里很高兴。

在手术台上,大舅分明听到肉里有了咔嚓的声音,眼睛顿时一黑,是他从没见过的黑,他下意识地用手在眼前拂了一下,想把眼前的黑暗拂去,但一点用也没有。术后,大舅的双眼被打了重重的纱带,大舅感到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也是用纱布包着的,但能从厚厚的布里感到朦胧的光,这次怎么是漆黑的一团呢?大舅问沙哑嗓子的医生是怎么回事?沙哑嗓子的医生说,等过几天拆线看看就知道了。

大舅抱着希望回家了,到了拆线的那天,大舅眼前的纱带被揭开了,但他的眼前仍是一片黑暗。大舅当场泣不成声,尽管护士一再劝他不要哭,否则会感染的,但他还是忍不住。

从合肥回家,下车后,外公拉着大舅,外公的心里一阵阵难受,难道儿子一辈子就要这样让人牵着走路了?

这条熟悉的小路,现在大舅看不见了,大舅踉踉跄跄地走着,几次要挣脱掉外公的手,他不愿回去。外公的手紧紧地握着大舅的手,生怕他从自己的手中脱去,两人在一个土坡上坐下来。大舅吼叫着,我要去死。外公泪流满面,但大舅看不到了,外公强忍着悲痛对大舅说,你还年轻,你不要呆,我们一家人能养活你。

两个人走得好累,晚上才到的家,外婆一接到大舅就哭得死去活来。母亲拉着大舅的手,大舅脸上原来一双明亮的眼睛没有了,现在是两个深深的眼窝,母亲哭着喊,哥,哥。

“洋”医生治不好了,外婆只有求助神灵。

晚上,外婆准备了一些祭品,和外公一道来到村头的大谷堆下,给祖宗祭上。这个大谷堆下埋葬着祖辈,村子里有大小事情都要来祭祀的。外婆一边烧着纸,一边磕头,嘴里喃喃地祷告着,祈求祖宗们保佑,让大舅的眼睛重新看到光明。

过一段时间,听人说几十里外荒野里的一个小庙灵验,有求必应,外婆和外公顾不得被抓着了受批斗的危险,一路找了过去。这是一个小土地庙,里面除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泥菩萨外,什么东西也没有。外婆把篮子里的供品一一拿出来,放到菩萨的面前,又拿出一把土香点燃后,插到泥菩萨前,劣质的烟味浓烈得有些呛人。外婆拉着外公扑通一声跪下去,深深地磕头,每磕一下,外婆抬起头来,望着菩萨祈祷,如果能让她的儿子重见光明,她将如何如何的还愿,而菩萨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一丝表情。外婆又深深地磕下头去,三个头磕下来,外婆和外公的额头上已粘上一层淡淡的灰尘。

外公和外婆盼望着奇迹发生,但奇迹始终没有发生。

从此,大舅就失去了光明。失去光明的大舅对那个沙哑嗓子的医生记得十分地深刻,他一辈子不能听沙哑嗓子的人在他面前说话,一听到这种声音就有条件反射,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那个沙哑嗓子的医生,然后亲手把他杀了。

2

大舅失去光明后很长一段时间,适应不了这黑暗的生活,他像一头困兽一样疯狂。许多墙壁就立在他的面前,他一动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就会摔倒在地。

大舅妈身边的丈夫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活泼,能干的丈夫,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这样的日子以后怎么过啊!大舅妈抱着孩子,偷偷地以泪洗面,她叹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苦啊,她还年轻,她不能守着这样一个废人生活一辈子,大舅妈跑回了娘家,娘也和她抱头痛哭。

大舅妈一走,家里的人就慌了,想大舅妈再也不会回来了。外婆要托人去找,大舅不同意,说,我不能害了人家。她要不回来就不要去找了。

大舅妈在娘家过了一些时日,开始放不下大舅了。大舅妈的父母冷静下来后,也一再劝她,伢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眼瞎也不是胎带来的,人家现在遇到了困难,我们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啊。

那天,天是阴沉的,北风刮到人脸上像小刀子割一样疼,大舅妈的母亲送大舅妈回家。两人走在冬天的田野上,庄稼收割完了,树上的叶子落完了,田野更空旷。远处的村子里,低矮的茅草房子葡匐在地面上,好像一阵大风就能把它们像落叶一样卷起来。

大舅妈善良的母亲一路走一路叮嘱着大舅妈回到家后,要贤慧,不要恶语相向。人家虽然没有眼了,但人家的心里亮堂着,日子能过。

大舅妈背着孩子,一路嗯着,心里也渐渐轻松起来。

大舅妈的母亲把大舅妈送到村头,就要回去了。大舅妈让她回家去坐坐,她不肯,说家里的事离不开,坚持回去了。

大舅妈回到家,看到大舅呆坐在板凳上,两只眼窝子空空荡荡,大舅妈一把抱着他的头就哭了起来。大舅惊了一下,知道是大舅妈回来了,他用手抚着大舅妈的脸,抚着大舅妈的手,两个空荡的眼窝里顿时滚下一串串泪水。

外婆和外公也赶来了,外婆拉着大舅妈的手,说,伢子,我们想你不回来了,你回来,这个家就有救了。

大舅妈回来了,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村子,大家都过来劝大舅妈,今后,不会让他们吃亏的,大家一定会帮助他们过下去的。

大舅又有一个完整的家了,有外婆和外公里里外外地帮衬着,日子很快就进入了正常轨道。

大舅虽然没了双眼,但多少年来的劳动,已使他掌握了许多劳动技能,家乡田野里的情景也都刻在他的脑子里。

大舅开始下地干活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挑水。水井在离家较远的村子外,要穿过村子,走过几条田埂才到。井有一些年头了,石头的井栏上已勒出一条条深深的凹痕,井边上有一块青石,上面刻着先人挖这口井时捐款者的姓名,下面是一块石头,中间有一个凹窝,是春节时人们来供井神用的。

大舅妈在前面用一根棍拉着大舅走,大舅挑着水桶跟在后面。走到村头的枣园旁了,大舅问大舅妈,到枣园了吧。大舅妈惊诧了一下,说,是的啊,你怎么知道的?大舅说,我怎么不知道呢?大舅停下来,用手摸到了路旁的一棵枣树的树干,然后用力晃晃,枣树发出一阵哗哗的声音,他感到这是难得的笑声。

他们再往前走,走出枣园就是田野了。在田埂上遇到缺口时,大舅妈停下来,提示一下大舅,大舅用手中的棍在前面捣捣,找到了对面的落脚点,就一步跨过去,然后,大舅妈拉着大舅再走。这样他们一直走到了井边上,井栏边有一块青石碑,上面刻着菩萨的像,春节时供人拜的,平时,青石碑就供挑水的人放扁担或井绳用。大舅放下水桶,摸索着找到那块青石,把扁担靠上去,然后凭着记忆,用棍子敲敲,棍子敲在青石板上发出当当的声音。大舅妈站在一边提示着,大舅找到高出地面部分的井栏,用手摸摸,又摸到那些凹痕了,大舅的手有些颤抖,井栏像一个老朋友在等待着大舅,但老友相见却物是人非了。大舅叹息了一声,然后,把桶放下去,晃了晃,井水发出清亮的声音,大舅用手一提,沉沉的,说明桶里的水是满的。他弯着腰,一用力,一桶水就提上来了。

两桶水提好,大舅就挑着和大舅妈往回走,井水担在肩上,沉沉的,但大舅有着痒痒的快感,他想自己不是一个废人,还是一个能劳动的汉子。

村里的人和大舅打着招呼,大舅响亮地回答,他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重新找回做人的信心,不能给人家有废了的感觉。

家里的水缸挑满要四担水,大舅在大舅妈的带着下,接着挑第二担水。到了井栏上,就在他放下扁担一转身的时候,他的嘴猛地碰到了青石的棱角,只听大舅啊的一声,大舅妈看时,他已是满嘴的鲜血。大舅用手捂住嘴蹲下身去,一会儿,从嘴里吐出两颗牙齿来,大舅妈接过一看,手里的牙齿黏着丝丝鲜血。大舅妈也哇地哭了起来,说,菩萨啊,你还给他一双眼呀。

大舅一听大舅妈在旁边哭得狠狠的,一颗男人的心又激起了他的责任感,他站了起来,说,伢他妈,不要哭,没事的,我们挑水。大舅每说一句,他的嘴里都剧烈地痛疼,但他不能伤心,他需要坚强,这个家庭需要他的脊梁。大舅妈还在哭,他发起了脾气,说,我都不疼,你疼啥,我们挑水。大舅妈忍住了哭泣,大舅站起来,大舅妈这次要亲自引导他,怕他再出意外,大舅说不用,我熟悉,它们都在我的心里。大舅终于又把第二担水打上来,两个人挑着往回走。

大舅的嘴肿得像馒头,血水和口水从他的嘴角往下流淌,大舅妈心疼地用衣袖帮他轻轻地擦着,大舅忽然一把拉住大舅妈的手,问:“我的那两颗牙齿呢?”

大舅妈奇怪地说:“扔了。”

“扔了!”大舅问,“不行,赶快找回来。”

大舅妈说:“掉了,就没用了,又安不上,要它干啥?”

大舅斩钉截铁地说:“要,我有用。”

大舅妈只好又回头去找,她来到井栏边,蹲下身子,在草丛里翻动,青草绵软的蓬勃着,大舅妈终于在草丛中找到了那两颗残缺的牙齿,上面还黏着血丝。

大舅妈把牙齿递给大舅,大舅把牙齿装进口袋里,这两颗牙齿,成了大舅励志的珠宝,他要带着这个家生活下去。在遇到困难时,他就把手插进口袋里,摸着这两颗牙齿,直到把两颗牙齿摸得光滑如玉。

大舅的心像打破了的瓷碗,就在快要被修复完整时,第一次被邻居骂是瞎怂,使他的心又一次被打得粉碎。

大舅家有一块菜地,和村子里的另一户人家查三嘴家的菜地紧邻,大舅家的菜地比查三嘴家的菜地高出两锹土,查三嘴每次挖菜地,都要想办法从大舅家那边多松动松动,几年下来,中间的田埂都被查三嘴挖完了,而且这种趋势还有越来越严重的样子。

这块菜地是大舅一家人的菜篮子,紧邻菜地是一个塘坝,浇水方面,离家又近,煮饭时,顺便来择点菜,一点不耽误。一年四季,大舅妈把菜地收拾得井井有条,从没断过家里的吃菜。但查三嘴的蚕食,使大舅妈看了很痛心。查三嘴家在村子里人多势众,大舅一家敢怒不敢言。

这天大舅家的大老表看到查三嘴又在挖地,便跑到菜地上看了看,查三嘴挖到地界时,便用锹把自己家的一面修得像墙壁一样笔直,这样土经雨水一淋,自己家菜地的土就会朝查三嘴家的菜地倒塌。

查三嘴埋着头挖着地,没想到大老表站在他的身后,大老表越看越生气,便大叫一声,不能挖我家的菜地。大老表青春的嗓子还带着变声期的青涩和面对邪恶时的怒火。

查三嘴惊悚了一下,这个正值壮年的汉子,身子里蓬勃着野蛮的力量,他一看是大老表站在身后,有些不屑地说,你叫啥啊?

你这样挖,我家菜地不是朝你家那边倒了吗?你看这几年,我家菜地给你挖去了多少。大老表用脚踢着地界,不高兴地说。

你看到我挖了吗?不要睁着眼说瞎话。

挖了!大老表毫不畏惧地说。

查三嘴没想到这个半大的孩子敢向他叫板,放下锹,走到他的跟前,朝他的胸推了一把。大老表踉跄了一下,朝后退了两步,然后站稳身子,又朝前上了两步,他紧咬着的牙齿发出格吱吱的声音。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有能力维护家庭的权利。就在查三嘴又要弯腰去挖地时,他又大喊了一声,不能这样挖,你听到了没有!

查三嘴又放下铁锹,嘴里骂骂咧咧地走到跟前,伸手就给了大老表一个耳光,大老表愤怒地握起拳头,朝他的胸膛砸去。两人抓在一起扭打起来,用不了两下,查三嘴就被大老表摔倒在地上,大老表用身子压着他,他一动不能动。大老表还是手善的,没有打查三嘴,只是把他压在身子底下,然后放了他。

大老表回到家,见到大舅心里害怕极了,这是他第一次和一个强势的人打架,他怕给家里招来灾祸,躲在了家里。

查三嘴从来没受过如此欺负,他追到大舅家的门前,叫嚣着要和大老表拼个你死我活。大舅从家里出来了,他知道大老表和查三嘴打架了,便上来向查三嘴赔礼说,老查哥呀,伢们不懂事,我一定好好教育他,你不要再闹了,村子里家家吵架都能和,你和一个伢子吵架和不掉了?

查三嘴叫嚷着说,你这个瞎怂,还想在我面前称大王,你这个瞎怂,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你这个瞎怂,你这个瞎怂……

查三嘴还说了什么,大舅听不到了,瞎子的声音在他的耳边绕来绕去。

这还是大舅头一次听人叫他瞎怂,他先是头皮一炸,感到有点支撑不住自己了,他握紧手中的棍子,支撑着自己不致于倒下。大舅嘴唇抖动着,还想说几句话,但没有说出来。

查三嘴还在骂,你这个瞎怂,你这辈子不要看见路了,你去死吧。

大舅忽然大叫一声,儿子,出来,你们两个人在地上画一个圈,谁打死了谁倒霉,决不装孬熊。

大舅挥着棍子,疯了一样踉踉跄跄地朝查三嘴发出声音的地方扑过来。在他的记忆里,查三嘴不是他的对手,大舅扑向他,然而,还没接近他的身子,大舅却一下子磕到了石磙子上,只觉得一阵剧痛,他门牙被磕掉了一颗。大舅满嘴鲜血地扑向查三嘴,他伸向空中的手,仿佛抓住什么就能撕碎什么。几个乡邻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查三嘴给大舅雄狮一样的气势震撼了,他有点胆怯了,在邻居的说和下,自找台下地走了。

大舅回到家里,躺到床上,查三嘴的声音还在他的耳边嗡嗡地响着,大舅从小到大都只有一个大名,还从没有人给他起个外号,他在心里从没把自己当成是瞎子,现在,他被人骂是瞎子,他不能接受,他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他恨自己为什么就是一个瞎子哩,一个瞎子还算个人吗?被人家看不起,还不如死了好。

大舅越想心里越难受,忍不住抽泣起来。大老表也吓懵了,他站在屋里不知所措。

大舅妈从地里回来,知道家里发生的事后,心里很难过,她对站在屋里发愣的大老表说,伢子,做得对。看到还在被窝里抽泣的大舅,她嚷道,人家说你是瞎子,你眼睛就看不见啦?你心里要亮堂,我们一大家老小哩,你要好好地活着。一个瞎子就把你毁了,那你太没用了,我还能跟你过一辈子吗?瞎子就是瞎子,比谁也不孬。

大舅妈这一骂,反而把大舅的心给骂醒了,他翻身坐起来,说,瞎子,以后你们就叫我瞎子,一个外号怕个熊。

夏收到了,村子里开始忙碌起来,大舅也是生产队里的一个劳力,母亲在前面用棍牵着他,他和男劳力们一样挑担子。

妇女们在前面把稻割下来,放成一铺一铺的。母亲带大舅到稻铺前,停下来,大舅就弯下腰身,一铺一铺地抱到怀里,然后,母亲牵着他,放成一捆,用绳子用力勒紧,捆好了二头,大舅把扁担插进去,挑起来就走。大舅把稻捆得很沉,他全身有着力量,他恨不得要把整个田野一下子挑回家去,让村里的人看看。

母亲说,哥,你看不见怎么能把稻把捆得这样好?

大舅说,妹妹,我心里看见哩。我的眼睛看不见了,以后就用心看。

母亲不懂,就说,心又不长眼睛怎么能看见。

大舅说,心里明亮了,人就什么都能看见。

母亲至今还记得大舅说的这几句话,后来,我才知道,大病也能使一个人成为哲人,当年我的大舅也是这样一步跨进哲人的行列的吗?

大舅就这样与其他正常的男子汉一样干着农活。

有一次,在跨一个田缺时,没有跨准,一下子跌了下去。秋天干爽的田埂,坚硬如钢,大舅的膝盖钻心地疼痛,用手一摸,湿糊糊的,大舅知道是淌血了。母亲吓得不知所措,但大舅身子一纵,像负重的老马一样站起来,担起稻把,说,大姐,走。

母亲拉着大舅,两人飞快地走在田埂上。

大舅仍然是一个劳动的好手,没有一个男子汉敢小看他,他和别人一样,每天拿满分的工,是家里的顶梁柱子。

3

**********开始了。

社员们每天上工前,都要学习一遍毛主席语录,晚上收工回来,都要跳忠字舞。乡里开始搞起了学习竞赛,树立各种学习典型。

每次,大舅作为一个社员也要去学习。

有一次,大队书记来生产队里指导大家学习毛主席语录,大舅也坐在黑压压的人群中,大舅虽然看不见,但书记讲的话他理解得最快。书记问大舅,你怎么记得的?大舅说,我记性好。书记忽然灵机一动,要培养大舅为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典型。

书记安排村里小学的李老师专门教大舅学习毛主席语录。李老师是一个秃顶的年轻男子,一年四季都戴着帽子,他刚高中毕业,在家待着,父母为了好给他找对象,请大队干部喝了几餐酒,被安排在学校里代课。大队书记安排他来教大舅,他不愿意,李老师说,睁眼的学生都不好教,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瞎子你让我怎么教,这不是让我难堪吗?

大队书记说,你不能这样理解,这次你教好了,我找上面,给你转正,如果你教不好,你就回家种地去。

李老师没有办法了。

那天李老师很不满意地拎着包来找大舅。来到村子前,他看到一个人拉着一头牛在水稻田的田埂上放牧,走到跟前时,看到这个人走路要用棍子捣着路面,就感到很奇怪,注意一看,原来是一个瞎子。他牵着牛绳,牛刚想吃水稻,他就抖动一下绳子,牛就把头转回到田埂上继续吃草。一个瞎子怎么能放牛呢?

牛要是把两边的稻子吃了,不是很麻烦吗?他奇怪地问大舅。你是怎么知道牛是在吃草不是在吃庄稼?

大舅说,我靠听,牛吃草的声音和吃水稻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李老师说,我听都是一样的啊。

大舅说,不一样,我们盲人就靠耳朵的,你有眼睛不用听。

李老师一问,才知道,眼前这个瞎子正是他要来教的大舅,他觉得这是一个聪明人,顿时充满了信心。

李老师开始教大舅学毛主席语录,大舅为此头痛了好多天,他对李老师说不愿学了,太耽误出工了,一家人还要吃饭哩。

李老师把情况上报给大队书记。大队书记找上门来,做大舅的思想工作,你一个瞎子,又不能做其他事情,给你学毛主席语录的活是最轻巧的活了,其他人想学还搞不到哩。最后,大队书记说,每天给大舅记两个工,也就是说,大舅学毛主席语录,一个人可以算两个劳力,这样的好事到哪里找得到?

大舅凭借学习毛主席语录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大舅的劲头越来越大了。他需要的是工分,是秋后的粮食,不是那些语录。过去这些语录离他很远,现在离全家的肚皮最近。大舅以他的聪明才智,几个月就把那本毛主席语录从头背到尾。

大队书记亲自来考试,大舅对答如流,大队书记很满意地走了。

不久,公社开展学习毛主席语录比赛,各个大队的积极分子都来了,大家都登上会议室的讲台,各展特长,一番比赛下来,大家各有所长,不分彼此。这时大队书记把大舅拉了上来,台下的观众一看,这个大队书记领上来一个瞎子,都掩鼻嗤嗤地笑,一个瞎子怎么能学习毛主席语录?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大舅是大队书记的秘密武器,他沉稳地说,大家不要看他是一个瞎子,但他是一个贫下中农,他从心里热爱党热爱毛主席,他把毛主席语录学得十分深刻,他不但能领会每条毛主席语录的精神,而且毛主席语录哪条在哪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不信,下面请大家提问。

大舅站在主席台上,心里定定的,有人开始提问,大舅对答如流,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舅的出色表演让台上台下的人都惊叹无比,大舅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先进分子。公社书记在总结时说,没想到一个盲人能把毛主席语录学得这么好,我们这些有着双眼的人,更应当要学好。

这一次大舅为书记争了光,书记很高兴,把大舅重重地夸了一通,又奖励了大舅许多工分。

这以后,大舅又作为公社学习毛主席语录先进分子,去县里参加竞赛,果然又夺得了第一名。一时间,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大舅的先进事迹,大舅成了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典型。

大舅家的墙上也贴了一排奖状,大舅虽然看不见,但他喜欢用手摸,摸到上面的绒绣,喜悦就上了眉头。

没想到一个瞎子,还有这样的路子,这真令大家感到意外。

大舅已经很久没有下地了,他被安排着到处做报告。有一次他的讲话在村头的大喇叭上响起,村子的人听了,都传着,这下子不得了,村里出人才了。外公还买了一挂鞭炮到东头的祖坟上去放,表示感谢祖上的阴德,保佑了这个苦命的孩子。

大舅每次回来,都有车子送到村头,这很风光,大舅成了大明星,成了村子的光荣。

大舅每次回来,都会从土布包里掏出一些东西给大舅妈,如一块熟肉,几只包子,几颗糖果,几个苹果,这都是大舅在饭桌上吃饭时省下来的。大舅妈又把这些东西分一些给外婆和外公吃。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有眼的人,现在却享起了一个没眼人的福了。

不久,大舅就出事了。

因为有了盲人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典型,县委也被表彰为全省学习毛主席语录先进单位。这一次,县委在县体育广场举行万人学习毛主席语录交流大会,省里也来了人。

为了隆重迎接省里的领导,县委早就做了安排。这天一大早,从省城来的路上,站了两排学生,有几公里长,每隔一百米站一个背着枪的民兵。

到了上午八点多的时候,一排小轿车开过来了,学生们齐声喊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童稚的声音,在这个早晨显得十分清爽。坐在车里的领导伸出手,不断摇着手,然后缓缓地通过。

车队直接开进了会场,会场里已是黑压压的人头。主席台的四周拉着红布标语,主席台的正中,用红布扎着一朵巨大的红花。会场上,红旗招展。

过了一会,大会开幕。省领导在县领导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台下掌声雷动。

大舅也被搀上了主席台。昨天,工作人员就告诉他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让他做好思想准备,大舅说没问题。他现在已练得老成多了,胸有成竹地坐在主席台上。凭经验他知道,一场大会最精彩的时候,是群众对他的提问,回答得多了,也不外乎那些问题,他现在已经能对答如流了。

县领导先作报告,声音通过会场四周的高音喇叭传出去,响彻云霄。县领导讲话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着是省领导讲话,省领导对县里的学习做了充分的肯定,还特别提到了大舅的名字。大舅听了心里一阵激动。

接着,开始批斗反革命分子,每个反革命分子的身边早就站好了两个民兵。主持人大喝一声:“把反革命分子押上来!”两个民兵一左一右各拧着反革命分子一条胳膊连推带搡地跑步上台,像旋风一样壮观。把反革命分子押上了批斗台后,全体社员高唱完革命歌曲,接着就开始高喊“打倒某某某”,口号声排山倒海。

批斗的人有农民,有学生,他们慷慨激昂,揭露反革命分子的滔天罪行。偶尔,有人说着说着,趁民兵不注意,上前就给反革命分子一个耳光,一方面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场,一方面借机发泄个人的恩怨。

这已是批斗会固定的程序了,演过了上百次。

终于,主持人说,学习毛主席语录,是我们每个干部群众都要认真对待的事,一个瞎子都能把毛主席语录学习得炉火纯青,我们有着一双眼睛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

下面请盲人为大家表演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功夫。

毛主席语录大舅已倒背如流,几个代表的提问,大舅回答得完美无缺,完了后,根据以往经验,大舅照例要带领会场里的人喊几句口号。

大舅举起拳头喊:“共产党万岁!”

“共产党万岁!”过去,大舅每喊过这句口号,场内也响起一阵响应的喊声,但今天,这响应的喊声如雷声滚过,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凭感觉,他知道,底下有不少人,不是过去在生产队、大队里做报告的几十人或几百人,大舅的耳朵被撞得生疼,他有点慌乱,但很快冷静了一下,又振臂高呼:

“毛主席万岁!”

会场响起一阵雷动的呼喊:“毛主席万岁!”

接着,大舅喊:“听共产党话,跟毛主席走。”

台下并没有雷动,只有稀稀落落的几句,大舅感到奇怪。

喊惯了口号的大舅没有注意,他把口号中的“共产党”和“毛主席”喊颠倒了。本来大舅因为成为红人,就得罪了一些对手,这下出错还得了,有人站出来高声指责,说这个瞎子安着什么心,这是路线问题。

大舅的身体颤抖着,他有从高处一下跌落到深渊的感觉,作为一个农民,他的脑子里没有任何应对措施。

大舅只觉得自己的双肩被重重地按了一下,然后,又被抓起,他的肌肉有点疼痛。几个民兵背着枪,推搡着大舅走下了主席台。

大舅先是被拉上了一辆车子,走了一会,又被拉下来,带到一个屋子里,只听砰的一声,门被锁上了。大舅心里想,不好了,被关起来了。

大舅跌坐在地上,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站起来,摸摸墙壁,两面墙距离很短,又摸摸,没有一扇窗子,这是一间窄小的黑屋。大舅又摸了摸,没有床,墙角的地方有一堆草,他顾不得许多了一屁股坐下去,躺倒休息。

大舅被关到小黑屋里,每天要他交待问题,小黑屋对大舅倒不成问题,因为他的眼睛本身就看不见,但他不明白错在哪里了。人家对他说,你把毛主席喊成共产党了。但他实在理解不了,毛主席和共产党不都是好人吗?这问题重大在哪里?

民兵开始对大舅实行无产阶级****。他们用小拇指粗的麻绳将大舅两只胳膊反捆起来,然后往脖子上一搭一抽,大舅的腰便弯了下去,胳膊越抽越高,起初大舅努力想把头抬起来,但民兵有经验,把绳子用力一拽,大舅的头耷拉下来,整个人就成了一个问号,一副低头认罪的样子。民兵扎绳子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绳子是活扣,越抽越紧,放手后却不会松劲。民兵边抽边问:“罪不认罪?”起初大舅不吭声,他们便把大舅往死里整,他们说:“我们两只眼亮着还斗不过你一个瞎子。”大舅实在忍不住了,只好哭泣着说:“认罪,认罪。”民兵这才住了手。

大舅在县里被关着,工作组来外婆家,调查大舅的家庭背景。

那天,外婆、大舅妈和村里的一群妇女在生产队的地里干活,看到一辆小车朝村头开来,估计又是大舅从外面回来,两人就提前从地里回家来接大舅。

到家后,一看大舅没有回来,是大队书记陪着几个衣服笔挺的城里人来了,外婆和大舅妈就感到不好。外婆和大舅妈把他们让进屋里后,大舅妈端来板凳,板凳本来是干净的,但大舅妈还是不放心地用抹布擦了擦,然后端到几个城里人跟前,几个城里人坐了下来。

外婆和大舅妈局促而慌张地站在一旁,望着这几个城里人。大队书记先讲话了,他把大舅在县里犯了错误的事简单地说了一下。“妈呀”,大舅妈轻轻地叫了一声,外婆感到头晕就蹲下身子坐到了门槛上。大队书记叫她们不要急,把家里的情况跟工作组说说。工作组里的一个领导开始问话,另一个人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外婆让大舅妈赶紧去喊外公回来,她们两个妇人什么时候经过这事。大舅妈慌忙地去了,过了一会,外公回来了。外公的腿上还粘着泥巴,他高大的身子,一跨进家门时,变得矮小起来。几个城里人严肃地坐着,使一向亲切的家里,突然变得陌生起来。外公掏出粗劣的香烟来要递给城里人抽,城里人摇着手表示不抽,外公找了一个破凳子坐下来,点着香烟猛吸了一口,然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工作组开始询问,另一个人开始记录,外公一一地回答着,从家里祖辈帮人种地,到感谢共产党使他们翻了身。从大舅怎么成为瞎子,到怎么成为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典型等等,外公虽然也是一个文盲,但在回答工作组的提问时,却表现出了一个农民非凡的聪明,滴水不漏。

工作组的人要离开了,外婆一把抓住领导的手,乞求地说,我儿是一个好人哟,你们放了他吧。大舅妈见状,也上前抓住另一个工作组人的手,说,他是一个瞎子,你们行行好,饶了他吧,回来我哪也不让他去了,在家种地安稳哩。

工作组的人很不习惯这两个女人拉着他们的手,用力地甩开,赶紧钻进车里,车子轰鸣着,拖着一股灰尘驶远了。

经过这场惊吓,当天夜里,外婆就生病了,她高烧不止,嘴里不断地说着胡话。

到了第二天,外婆原来的肺炎老毛病犯了,她迷迷糊糊,大口喘气,水米不进。第三天,外婆醒来了,她感到口渴,外公端了一碗水给她喝,喝了水后,外婆问,大儿回来了吗?我想见见他。外公说没有。外婆停了一会,断断续续地说,大儿回来后,叫他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别在外面乱跑了。我们是庄稼人,城里的事水深,趟不得。到了晚上,外婆忽然又昏迷过去,这一次她再也没醒来,到了后半夜,停止了呼吸,但她的眼睛还大睁着。

半个月后,大舅被民兵押送回来了,此时的大舅已瘦得皮包骨头。当他听说外婆已去世了,腿一软就倒在了地上。

大舅妈领他去外婆的坟上,走过长长的一段田埂,来到一片高岗地,大舅妈停了下来,说到了。大舅扑通一声跪下去,颤动着双手摸到了外婆坟上的新土,他号啕大哭起来。他抓着一把黄土使劲地捶打着自己的额头,搂着坟头声声呼喊着:妈,我怎么这么糊涂,去学什么毛主席语录,只要妈能回到世上,我哪儿也不去。他用双手把外婆的坟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摸了个遍,像摸着外婆的身子……大舅妈拉不起来他,外公也拉不起来他。直到他头破血流,精疲力竭才停下来。大家劝他,死人已经死了,活人还要活着,不能跟她走。大家拉着大舅往回走,大舅踉踉跄跄着感到大地都是软的,扑通一声,跌倒了,又站了起来。

大舅从此做了一个脚踏实地的农民。

4

大舅家的老表们越来越多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已有了六个孩子,其中有五个都在读书,大老表和二老表都在外地的县城中学住校,每到星期天就要回来讨一次米和钱,但大舅的村子在高岗上,水头不好,全靠天收,收下的粮食接不到来年的新稻。大老表和二老表经常回来讨不到粮食,又两手空空地回到学校,这让大舅很难受。

大舅妈说摘一个下来,不念书了吧。大舅不同意,一个不能少,让他们读,除非他们自己不愿读了。

时间到了冬季,生活更加艰难了,原来每天吃三顿饭,现在只能改吃两顿饭。晚上的一顿饭是大麦糊,稀得照见人,也只是糊一下自己的肚子。几个小孩开始尿床了,害得大舅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喊床。

同类推荐
  • 雾锁龙山寺

    雾锁龙山寺

    因为身在徽州,所以自然会对徽州文化生起了兴趣。这个明清四大商帮之一徽商的发源地,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遍地是国宝的古老的地方,曾经发生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呢?
  • 唐诗精品鉴赏

    唐诗精品鉴赏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

    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

    本土历史科幻第一神作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天意》最完美修订版新作《飞升》首度面世,半人半蛇的伏羲,大禹铸造的九鼎,长生不老的彭祖……数千年人口繁衍和智慧开启背后,竟然是极其可怕的阴谋。故事,就从贫贱潦倒的韩信被“神”选中开始。
  • 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罗家将

    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罗家将

    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以著名军事将领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将”系列小说,一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的《罗家将》就是完整、系统地演述罗家将故事的唯一一部通俗小说。
  • 机关

    机关

    长篇小说《机关》,以独特的视角和冷峻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以西北某城市行政机关为中心舞台,围绕着市政府某部门的权力之争,上演了一出出生动而精彩的人间活剧。在各类人物之间,思想的较量和利益的争斗犬牙交错,真善美与假恶丑交替亮相,构成了一幅人间众生态的立体图画。
热门推荐
  • 保住命就行

    保住命就行

    一个偷渡真身登录游戏世界,只要保住命,随你们浪。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奕剑往事

    奕剑往事

    岂曰无衣,还有师门装。回雁峰下的酒铺里,我一直等你来尝尝我做的九香糕。
  • 喵大神别傲娇

    喵大神别傲娇

    当小说界及配音界人人皆知的高冷大神在封乔卢面前秒变小奶狗的时候,作家@糖糖命中封乔卢表示,再也不会相信小白文里的什么高冷男神了。 因为,只要他们碰到了命中注定的人,就只有傲娇的份了。记者:为什么选择和糖糖命中大大在一起?高冷大神表示:糖糖最漂亮,还……最好吃记者冷汗。群众内心哀怨,上帝不公,这把狗粮吃的太无辜了。然后……封乔卢听见了,她轻轻一抬手捏住某人的耳朵。群众见了,纷纷为大神默哀。 可怜了小说配音界的大神。自家老婆在场,尊严什么的,是不存在的。不过大神,你越来越皮了,no作nodid(不作不死)!“乔霖无,今晚,睡沙发?”“呜呜呜,痛~喵呜~”乔霖无睁着漂亮的眼睛,小奶猫似的可怜兮兮的望着封乔卢。群众瞪大眼睛,震惊:这还是我们高冷的男神吗? 喵大神傲娇:这是本喵的人,只能是本喵的人。本喵的人,本喵宠着,有问题?本文全文无虐,狗粮满天飞,糖糖命中。
  • 无限世界交流群

    无限世界交流群

    襄阳城外,郭襄被绑高台之上,火势一触即发。张三丰天人化生、白发转青丝,一步一虚度,拳拳破虚空,一连十三拳,硬生生打死金轮法王于万軍之前!白灵山上,六道鸣助怀抱桔梗,驾驭着百米高的须佐能乎,手中长刀遥指,口中淡漠道:“接下来,不会特意针对你们,但如果你们没能挡下余波的话,那死就死了吧。”马林梵多,顶上战争,战国与白胡子对峙,香克斯态度不明、凯多、BIGMOM虎视眈眈,海軍元帅路飞,身后站着七名海軍大将,一扬身后正义披风:“我以异界海軍元帅之名,暂时接管此界海軍最高指挥权!”两个现实世界,以帝国气运为引,以三山五岳和昆仑为支撑,同源而相合,促进世界稳定而平和地融合。......我是顾尽欢,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尽欢!PS:诸天聊天群流+灵气复苏流
  • 虐世狂妃:邪王的盛宠

    虐世狂妃:邪王的盛宠

    21世纪的王牌杀手在完成任务时被组织杀害一朝重生,叶府千金却与狗一样活着,哈哈不就是废材吗。逆天神域助她扫平天下。神兽萌宠排队来十方神器在手逆天而行。他神界的帝王,冷酷无情,却对她另眼相看。哈哈不就是神吗!看我超越神魔两界。他笑着对她说好啊,我陪你。她回答,你谁啊,和你不熟哦!
  • 极品毒妃:嚣张小师妹

    极品毒妃:嚣张小师妹

    “主子,师兄要另娶他人了。”某姝咬咬嘴唇“无事,待我成为他嫂嫂,大家还是一家人。”“主子,王爷一夜未归,宿在花楼。”某姝撇撇嘴角“无事,待我明日把城中姣好都抬回王府,帮他享尽美色。”“主子,公子他……他说您毫无妇德,武功奇差,天资愚钝,不可救药。”某姝抽抽眼角“无事,待我一副哑药毒哑他,便耳根清净了。”……
  • 虚假之世2暗夜

    虚假之世2暗夜

    “我奉行的正义不需要任何人评价。”为了自己所要守护的事物,究竟选择顺应天道亦或者是逆天改命?那我选择逆天改命!即使是这个世界被暗夜所笼罩,也在所不惜!
  • 暮夏锦书来

    暮夏锦书来

    韩暮夏,秦远集团独女,母亲过世后,入赘秦家的父亲韩世宇携带遗产中的盛融公司拥有了新妻子(第三者)和小女儿韩堇白,过着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与秦远集团分裂。韩暮夏自此改为母姓,秦暮夏。秦远集团由秦暮夏的舅舅秦国书运营管理,秦暮夏执手30%股份,却一直低调,谨言慎行,打工实习。直到舅舅诈骗秦暮夏手执股份,将她赶出家门,她才发现秦家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基业变成韩世宇所有。一夕之间一无所有……化身复仇王女,重回A市,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最后发现自己走在复仇的道路越来越远。
  • 我的华娱怎么不一样啊

    我的华娱怎么不一样啊

    慕鱼重生归来,一步步成为娱乐圈最顶端的男人!非系统,不重口,轻松流!PS:已有百万字完本华娱小说,书慌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