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37600000030

第30章 母亲的布鞋

【我坐下来,低头看着小小的花儿,我忘了当时和花说了什么悄悄话,只记得花的颜色,这种小花,我偷偷地叫它勿忘我。

父亲的“黄金

时代”

抬眼望去,红屋顶上,已经是金黄一片,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泛着细浪。父亲坐在屋脊上,身后是深远的蓝天,眼前仿佛是黄金万两。

老家有宽阔的平原,那里生长着一望无边的庄稼。那里的乡亲,把玉米叫棒子。

盛夏的风吹过,长长的棒子叶沙啦啦响着。记忆深处,我和父亲一直在给棒子追肥。

闷热的靑纱帐里,玉米秸已经高过父亲,我们虽然穿着长袖,可叶片时时划过脸刺着手,火辣辣的疼,汗水流过伤痕,更是难耐。父亲在植株附近刨出一个坑,我把化肥撒进去,再用脚一抹填上土。如此反复,直到喂好每一棵玉米。化肥是米粒大小的白粒子,有股刺鼻的味道。我不喜欢做这事,然而,能和父亲一起做事,内心一点儿也不烦躁。只要有父亲,怎样的辛苦里,都能安然。

眼见着玉米越长越高,开花了,秀穗了,等棒子上的红缨也枯黄了,棒子粒就瓷实了。该收获了,棒子很沉,肩上的筐子里没几步就摘满了,然后倒到大堆上,继续摘。当摘完棒子,接着就该割棒子秸了,秸子粗壮,根须牢牢地抓住泥土,是个力气活。那时主要是父母亲在做。我们兄妹就把割倒的秸子束到一起。父亲有时直起腰来,擦擦汗,遇到一棵看相好的秸子,会像吃甘蔗一样尝尝,要是甜,就喜笑颜开,招呼孩子们:“过来啊,这根也很甜呢!”于是,我们就跑过去,津津有味地咂摸起来。得了空,我们也会自己去寻,找到了就高举着,跑到父母跟前,炫耀起来,父亲尝一口,会露出很享受的表情,说真是很甜很甜呢。割到秸子的田野上,飘荡着甜甜的气息,长风自由来去,吹过我们的头发。

割倒棒子秸,父亲就开始用小推车运了。父亲的双手使劲抓着车把,身体前倾着,用力抿着嘴,踉踉跄跄,一趟一趟,在并不平坦的田地里踩出一道深深的车辙来。父亲要时常留心脚下,否则,脚一歪,锋利的棒子茬儿就有可能刺到布鞋。

后来,有了牛车,有了拖拉机,就省事多了。

带着苞谷皮的棒子被拉到院子里,堆成了小山,当褪去了青白的皮,黄澄澄的玉米,就格外晃眼。院子里晒不开,也容易发潮,这时候,父亲要爬到房顶上,系下一根粗绳子来,我们就来回穿梭,把棒子拾进筐里,再系好绳子,父亲一筐筐提上房顶。抬眼望去,红屋顶上,已经是金黄一片,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泛着细浪。父亲坐在屋脊上,身后是深远的蓝天,眼前仿佛是黄金万两。

看着看着,就羡慕起父亲来,我大着胆子也爬上屋顶,腿却发抖了,不敢看向房檐。

当棒子晒干了,我们就在屋檐下撑起大布包,父亲再爬上屋顶,把玉米推下来。玉米骨碌碌倾泻下来,有声,有色,热烈,喜庆。

玉米晒干就不用着急了。等冬天农闲了,一家人围在簸箩周围,拧着粒,说着话,日子,分外从容。

后来,剩下母亲一个人,田地也分给儿子们种去了。

父亲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父亲要的,只是

一碗白开水

他怎样在陌生的地方,向人讨要一杯水?他的方言本地人是否能听得懂?我一无所知。

我一直想着给父亲买碗汤呢。

我不知道,父亲要的,只是一碗白开水。

秋意渐浓。

猛然惊觉,父亲去世已经三年有余,那坟头的萋萋青草想必也染上萧索之意了。

对父亲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终日魂牵梦绕,那份无望的惦念已经化作生命里渐浓的寒意,在不经意间袭入了骨髓深处,又在渐多的白发里明晃晃着,提醒我活着的意义。

然而,近日,或许是因了仲秋的缘故,却是频频梦见父亲。在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的那一刻,我没能守在他身边,这成为我永久的痛悔,也因此,梦里的父亲总依稀还是旧时模样。

父亲来了,来到我所寄居的小城,然而,我却没在家。那时我一人正在一家很大的快餐店里吃着什么,其实我很讨厌环境的嘈杂,讨厌那种多种气息的大杂烩,各种调料的飞扬,鼎沸的人声,杂乱的脚步,我只想糊弄吃点东西快点离开。我甚至不停地想,我为什么不去找一家优雅静谧的去处呢?好像是没有时间,好像是小城根本没有,好像是即使有,我又根本消费不起,我只能匆匆吃点东西,然后奔波在路上。

然而,就在这时,父亲来了。就在我一抬头的当儿,父亲拨开川流不息的人群,站到我的座位旁边。他显然很劳累的样子,沟壑纵横的黝黑的脸上不时有汗珠滴落。父亲依旧穿着一件白背心,弯曲的手肘上搭着一件青布衫。啊,父亲,怎么竟不打一声招呼就来了啊,我都没能去车站接,父亲下了火车是坐公交车呢,还是走来的呢?我竟一无所知,只是,父亲,站到我的面前了。

我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招待父亲,啊,父亲,父亲是怎么在这熙熙攘攘的闹市区里径直来到女儿身边的呢?我一无所知。只是知道,父亲来了,父亲来了。父亲来看我了,他总是知道他的女儿在哪里,他总知道他的女儿一直奔波着,因此他没回女儿的家,就径直来到女儿面前了。

我想起和父亲一起的许多片段来。

那时,我大概十多岁,在炎炎夏日里,我和父亲在给玉米追肥,热汗直流,玉米叶子划在裸露的胳膊上,生疼生疼,然而,看到硕大的玉米棒子,我和父亲还是坚持着。泥泞的路上,父亲为我背着沉重的书包,送我上学;凛冽的冬天,父亲骑着那辆大金鹿,围着那件青色长围巾,到学校给我送干粮;婚后,父亲护送身体欠佳的我来到军营;孩子尚小,父亲正抱着我的娇儿……那么多场景,一股脑都涌到眼前来,和父亲的影像交叠。

父亲的一句话终于使我回过神来,父亲打量了我一会儿,然后蠕动了一下嘴,说:“我渴了,给我去倒杯水吧。”

父亲跋涉了千里,如此憔悴的样子,最急需的就是一杯水啊。听到父亲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忙不迭地让父亲坐下,一边说让父亲等一会儿一边急匆匆出去买汤。

啊,买饭的人很多,我只得排队等候,依旧是热火朝天的场面,我有些烦躁,然而,我无处表达内心的焦灼,不时地往前张望,又不时地望父亲坐的里间望望。然而,我看不到父亲,虽然知道父亲就在那里,然而,我看不到。

他在等着女儿为他端一杯水。

记得那年,我看到村子里的小女孩辍学在家编柳条小篮贴补家用,知道她们经常去集市卖柳条。假期里的我也想挣点钱,于是炎炎夏日,我也让父亲把镰刀上绑上一根长长的竹竿去河边洼地找柳条,柳条哗啦一下从树上掉下来之后,我要捡粗细合适的枝条,小心地捋去外面翠绿的外皮,露出洁白坚硬的条子,然后晾干,捆好。一个假期,我只找了两大捆。那天,父亲带我去20里外的恩城集市去卖柳条,来到柳条市场才知道,别人卖的都是长短粗细均匀的,而我的虽然千挑万选,仍然看出是劣等来,因此快到晌午了,才卖掉。看到自己的辛苦换来的几块钱,心里也是格外高兴。看看日已中天,父亲说,咱用这钱买斤油条吧?我当时是立即拒绝了父亲。我的辛苦钱,早有了打算呢。看到父亲微微一笑,知道他并不是真要花这钱的,只是逗我玩玩而已。然而,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竟没考虑到父亲大热天还要带我回家,该很累很渴了,我怎么竟一点没想到过父亲呢?那年,父亲卖了一拉车的苜蓿,给我买了一双凉鞋;也是夏天,父亲骑自行车带着我去80里外的德州赶往中专面试现场,在回来的路上,父亲买了一个大西瓜。那时,父亲已近50岁了。

父亲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不要油条,也不要儿女什么回报,只需要一杯白开水。

可是,这是一家快餐店,一家红红红火火的快餐店,没有水,只卖汤类。而且,我内心也想给父亲买碗鸡蛋汤或者面条之类的。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轮到我了,那火苗的炽热店家的冷脸更加剧了我内心的烦乱。终于做好了,店家一手端着锅柄,一边急三火四地问,放哪放哪?能放哪呢,我怎么竟没拿碗呢?啊,放哪里呢?我撑开了布口袋,然而,这怎么可以呢?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父亲走过来,说:孩子,咱走吧,我已经喝过了。

啊,父亲已经喝过白开水了。他怎样在陌生的地方,向人讨要一杯水?他的方言本地人是否能听得懂?我一无所知。

我一直想着给父亲买碗汤呢。

我不知道,父亲要的,只是一碗白开水。

每一张鞋样都凝结着母亲的一份心思,每次母亲翻开毛选,总是看来看去,若有所思的样子。是想孩子曾经的欢笑,还是那小小的脚走进家门的样子呢,我没问过,也不知道。如今问起母亲,母亲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只是笑笑。

有20多年没穿过布鞋了,忽然就想起了母亲的布鞋。

印象里,母亲的那个红台箱里有满满的布鞋,一双双靠底捆在一起。母亲总说布鞋养脚,总是穿着她的布鞋。但我的脚比母亲的略瘦长,因此我穿母亲的布鞋并不合适,自从工作后就总嫌布鞋太土气,也嫌布鞋是低跟,渐渐的,母亲就再不给我做布鞋了。本知道母亲的台箱里早没了适合我的布鞋,然而还是在给母亲打电话时说起了布鞋。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有一本厚厚的毛选,并不是为了看的,而是夹满了全家大大小小的鞋样子,尤其是我们孩子们的,一年一个鞋样子,母亲有时自己画,有时去有一般大小的孩子的邻居家借来鞋样子再画。那做鞋样子的纸张,也许是一份报纸,也许是一张画,每翻开一页毛选就能看到不同的鞋样,每一张鞋样都凝结着母亲的一份心思,每次母亲翻开毛选,总是看来看去,若有所思的样子。是想孩子曾经的欢笑,还是那小小的脚走进家门的样子呢,我没问过,也不知道。如今问起母亲,母亲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只是笑笑。

其实,母亲是个粗枝大叶的人,秋天在地里拾棉花,母亲在前面像飞一样摘棉花,父亲在后面要再收拾一下母亲的战场,不然就会漏下很多。母亲做的衣服我从没看中过,尤其是给小时候的我们做棉衣,那棉絮总是厚薄不一,特别是胸前的掩处,棉絮总是很薄,印象里小时候的冬天总是很冷很冷,那冷风穿透棉絮钻进身体,全身一会儿就凉透了。后来我有了小孩子,母亲也给孩子们做棉衣,然而我总要改来改去,好看不好看不说,先要保暖实用才好。然而,母亲做鞋却是一把好手。早早的,夏天或者秋天吧,天气暖和的时候,母亲就把积攒的布头拿出来,扫净一块木板,通常是一扇废弃的木门,然后用浆糊一层布一层布糊起来,再暴晒,等晒干后再从木板上揭下来,挂在屋里的墙壁上待用。村子里的婆姨们管这道工序叫“打袼褙”。等冬天农闲了,母亲会把袼褙取下,按鞋样子剪下,一只鞋大概要三四层袼褙,都用白沿条儿包起,然后就是最费功夫的纳鞋底了。记忆里,冬天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总是一手拿针,一手拿鞋底,不停地纳呀纳呀,鞋底厚,一针一针,纳起来很费劲,母亲要借助顶针和镊子,一针一针,忙个没完。母亲还总是在鞋底纳出好看而结实的疙瘩,所用的绳子也是自家的棉花纺成的线搓成的,鞋底纳好后,再把做好的鞋帮上好,一双鞋才算做好。

电话里我问母亲,台箱里的鞋还有没有,母亲说还有,可不多了。母亲接着说,现在也不做了,给你爸爸做的鞋他也没穿多少就走了,剩下的大多都送人了。说到父亲,我改变了话题,不再和母亲说下去,我听出了电话那头母亲言语里的伤感。

我嘱咐母亲年后来我这里时带上两双布鞋。母亲高兴地答应了,只是说我穿她的可能不合适。我本知道的,但我仍然想要一双,这样想着,心里就生出隐隐的不安来。

同类推荐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其对王安石的评述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图还读者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可谓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论述,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 石黑一雄中英双语作品系列(套装共8册)

    石黑一雄中英双语作品系列(套装共8册)

    《双语版石黑一雄作品》收录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八部作品的中英双语版。2017年石黑一雄因“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中《长日将尽》是石黑一雄获得布克奖的代表作,《浮世画家》《我辈孤雏》和《莫失莫忘》均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双语版作品能令读者原汁原味领略石黑一雄的文本魅力,带来双重的美学体验。本套装包括《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无可慰藉》《我辈孤雏》《莫失莫忘》《小夜曲》和《被掩埋的巨人》共八册。
  • 解放韶关

    解放韶关

    1945年8月。秋阳普照,凉风渐起。粤北的崇山峻岭。五角帽、灰色土布制服、三八大盖,驳壳枪,以及一张张年轻而又喜悦的睑庞,这支1300多人的队伍似滚滚的铁流,绵延数里,向北挺进。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 顽童小番茄

    顽童小番茄

    《顽童小番茄》讲述了大家庭中九岁女孩“小番茄”的成长历程。简媜以她的敏锐的观察,生动刻画了小番茄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她那调皮可爱的独特个性。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惊讶于孩子们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时,其成长中折射的教育问题和社会文化氛围同样令人深思。正如作者所写:“在这教育的高风险时代,这本书写给愿意‘拨冗’反省的大人看。”
  • 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

    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

    本书为作者晚年学术成果的精选汇辑。内容包括马列文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思潮研究三部分。
热门推荐
  • 谁让我心动

    谁让我心动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厨皇妃

    美厨皇妃

    太子、王爷、状元、将军、教主、皇帝、大富豪,各类型帅哥、无数佳肴、一点宝藏,还有老皇帝的宠爱!当代金牌美女厨师萧香香的奇妙古代行。艳遇不断,游山玩水,欢声笑语,连吃带喝,惬意的生活!喜剧有点惊险的幸福人生。
  • 内线0a

    内线0a

    故事根据许嵩歌曲内线改编:她是敌人派遣到他身边的细作,来到他身边只为完成主上交给她的任务,以此来换取家人的平安。在两人的相处中她用她的“爱”慢慢融化了他那颗坚硬无比的心。使他逐渐对她卸下心防,陷入她所编织的温柔陷阱当中,在一步步取得了他所有的信任后,最终如愿以偿的杀了他。可是当任务完成,她却后悔了,看到他死在自己面前时,心痛到无以复加。那一刻,她才明白,原来她是爱他的。只可惜,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像他那样无条件的对她好了……
  • 少年自风流

    少年自风流

    本文的主角是一个效忠皇帝的六扇门密探,本文主要讲述主角为斗宦官,下江湖帮皇帝笼络江湖势力的故事。本文故事基调少年热血,不乏风月,权谋,酣畅得很啊~~~
  • 钱筱筱的咸鱼翻身记

    钱筱筱的咸鱼翻身记

    由于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了,再加上跟网站的合约到期了,所以这本书是彻底坑了,只有5万字而且也没有结局,大家不用看了。以后可能会重新发文,但是也要什么时候工作不加班了之后……现在是彻底坑了……大家拜拜……
  • 白衣神君:剑海腾龙

    白衣神君:剑海腾龙

    本文由花雨授权英俊聪明的龙中海,身负血海深仇,虚心求教于明师,苦练两仪心法,参研电剑心诀,内力与艺业终臻化境。几经生死,几度悲欢,在众侠士的协助下,终凭一颗赤子之心斩除邪恶歹徒,扫清祸患江湖的“龙虎风云会”。双亲之仇得报,同时赢得了素素与银凤的忠贞爱情。其间的格杀争斗,令人瞠目;缠绵蜜意,使人羡慕;缱绻柔情,叫人心醉。
  • 天道燎原2

    天道燎原2

    末日降临,预言重现!!仙术魔法注定碰撞,幻界神界接连浮现,树妖精灵纵横战场,剑侠神佛气冲山河,战魔灵、斗恶魂,千万强敌能奈我何?精彩纷呈的超凡世界,神奇莫测的召唤绝技,空前绝后又包罗万象的征途即将启程,你,准备好没有?……
  • 《绯闻什么的都去死吧》

    《绯闻什么的都去死吧》

    关于绯闻什么的,讨厌绯闻的孩纸都来看看吧!!!
  •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