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1500000016

第16章 “阿波罗”登月:人类“登天”的壮举

1.美利坚之梦成真

60年代初,美国在太空竞赛中,屡屡败给苏联。1959年,双方进行着激烈的载人太空飞行竞赛的同时,苏联又把目标对准了月球。1959年元月2日,苏联成功发射“月球1号”无人探测器,重361.3公斤,没有命中月球,而是从距月球表面7500公里高处掠过月球,成了历史上太阳系的第一颗人造行星。9月12日,“月球2号”命中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的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使者,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从一个天体到另一个天体的飞行。紧接着,重278公斤的“月球3号”于10月4日发射,三天后它绕到月球的背面,拍摄了40分钟的月球背面照片。胶卷在探测器里自动洗印后,照片由无线电送回地面。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与其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有其固定的一面对着地球。苏联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月球背面的照片的国家,并据以绘制了月球背面的地图。

前苏联加加林首闯太空的消息传来后一个多月时间里,美国就下定了登月决心。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作了特别演说,正式宣布“阿波罗”登月计划。他说:“由于苏联首先开始发展大型火箭,使他们有相当一段时间的领先;同时可以看出在最近的未来他们将继续在此方面发展并获得重大成就。因此,无论如何,现在我们应该开展我们的新计划……

我认为我国在这10年间应完成送人上月球,并且安全地返回地球等计划……我相信我们必定会登上月球。”只可惜这位积极推进“阿波罗”计划的年轻总统后来被暗杀身亡,没能看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壮举。欢迎返回地球的登月英雄的已是尼克松总统了。

究竟用什么方法登上月球呢?肯尼迪的国会报告后几个月,专家们先后提出了五种登月方案。经过唇枪舌剑的论战,综合权衡了所费时间、经费和安全性,宇航局认为霍博特博士提出的第五种方案是最好的方案。

这个方案大体是这样的:用一具“土星5号”火箭,将载有三人的“阿波罗”飞船从地面上发射到太空,飞船飞向月球,进入月球轨道后,从飞船上放出一艘月艇,载着两名宇航员向月球着落,第三名宇航员留在母船上,驾驶船绕月运行。登月宇航员结束月面工作后,利用登月艇的下半截作发射架,再次开动艇上火箭,从月面升上月球轨道,去与母船会合、对接。对接成功后,两名登月宇航员过渡到母船里,再将母船与登月舱分开,登月舱被弃置于月球轨道。母船开动火箭,返航地球。这个方案的优点很多,可以减轻登月船的重量和返航飞船的重量。因而可以利用较少的燃料做到登月和安全返回地球。

1962年7月11日,美国宇航局决定采用“月球轨道会合”登月方案。

2.与月亮女神预约

由于地月相距约38万公里,加之地球大气层对人们观测月亮的影响,人们从地球上无法看清月亮的真面目。月亮对地上的人说来,就像戴了神秘的面纱。

究竟能否安全登上陌生的月球,当时人们心中并不清楚。

1959年12月21日,美国确定了“徘徊者”月球探测计划,目的是使无人探测器命中月球,在撞月之前的降落过程中,无人探测器将对月面作电视摄像、传回地面,而后,把月震测量仪送到月面上。“徘徊者”计划,是美国探测月球的第一步。

1964年7月28日发射的“徘徊者7号”,第一次获得成功。它命中了预定的着落点“云海”,在硬着陆前17分钟里,它的6架电视摄像机拍了4308张月面的近距离照片,这些照片被无线电传回地球,它们显示了小到直径1米左右的月面坑穴和一些直径不到30厘米的岩石。这些月面特征,是从地球上用望远镜无法看到的。

接着,1965年又发射了“徘徊者8号”和“徘徊者9号”,都非常成功,向地球发回了12951张高质量的月球照片。2月17日发射的“徘徊者8号”命中“静海”,3月24日发射的“徘徊者9号”坠落在“云海”附近的火山区。

这样,“徘徊者”计划宣告完成,把对月球正面的探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参加这个计划的有5万人,全部费用是2.6亿美元,每次发射费用为2800万美元。

“徘徊者”拍到的月球正面照片,澄清了有关月球表面性质的一些争论,人们确信月面许多平坦区可供登月舱降落。但是,人们无法肯定月面是否足够坚固,能否支持15吨重的登月舱。人们也不清楚,月球表面是否布满尘土,是否多孔易碎,火山是否活动。这些疑问,需要另一种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后的探测结果来回答。在“徘徊者”计划之后,美国又成功地搞了“勘测者”月球无人探测工程。

加州理工学院研制的第二代月球无人探测器“勘测者”号,是有三只脚的月球软着陆器,发射时重约1吨,落在月球时重270公斤。在快到月面时,它上面的逆射火箭开动,实现整体在月球上的软着陆。

1966年5月30日,“勘测者1号”发射,飞了63.3小时,在月面“风暴海”软着陆成功,4分钟后,它的旋转式电视摄像机开动了,在漫长的月球之夜降临前,它向地面发回了11150张黑白照片。这些照片的分辨率很高,可以辨认月面上1~2毫米的物体。这些照片表明,月球表面看来像是一种土壤,没有深厚的灰尘层,地面和地中有岩石块和土块,可以承受登月舱的降落。

到1968年一共发射了6只“勘测者”号,除了2号和4号失败外,其余4只都很成功。它们除了拍照,还用小铁锹在月面上挖沟,用辐射线方法分析月球土壤,取得了月球表面物理、化学方面的数据。最后一只“勘测者”是1968年1月9日降落在月球上的。到此,该计划结束,美国实现了无人探测计划的第二步,得出结论说:“对人类的行走来说,月面并不过于柔软;对登月飞船的着陆来说,也不过于坚硬。月球的土壤具有粘着力,有一种像潮湿石砂似的感觉。”

为了选择安全的登月地点,美国又发射了“月球轨道飞行者1号”探测器于1966年8月10日从地面发射,4天后到达距月亮4600公里位置时,逆向火箭开始喷射,探测器成了月球的卫星,轨道近月点为208公里,远月点为1855公里,它在月球轨道上空飞行,集中拍摄赤道以南9处预定的登月地点。为了拍摄月面详细情况,8月21日它的近月点降为56公里,25日降为40公里。“月球轨道飞行者1号”,共拍了215张月面照片和另外2张从月球附近看地球的照片。依据地面发出的指令,10月29日,探测器上的火箭再次点火,使它撞上月球。这是为了防止它和以后的探测器的信号发生混淆。

以后,每隔3个月,“月球轨道飞行者”就发射1次,一直发射到第五号,都获成功。其中4号和5号飞越月球的南北极上空。1967年8月,美国完成了月球无人探测的第三步。到此也就结束了月球无人探测的说法。

整个无人探测计划,验证了登月的可能性,绘出了精确的月面地图,到1967年底,为第一次登月选择了5个最有希望的登陆点。

为防止月面的高温把月球图纸烧毁,宇航局用特殊的耐热塑料制成了月球地图,供登月宇航员使用。

4.双子星座计划:研究登月的技术

1963年5月,美国开始了双子星座计划,目的是研究人类登月所必需的技术和试验人类在太空中飞行的耐力。

双子星飞船一共制造了12艘,分别用高27米,重136吨,推力35吨的大力神2型火箭发射。

最初两艘双子星座飞船的飞行,并不载人,目的是对大力神2型火箭和双子星座飞船进行飞行试验。1号于1964年4月8日发射入轨,2号于1965年元月发射入轨。两次无人驾驶飞船的发射和重返大气层的试验,表明火箭性能稳定,飞船能耐住返回地球的考验。

1965年一共发射入轨了5只双子星座太空船,主要是为了逐渐延长飞行时间。“水星计划”的最长飞行时间是一天半,而双子星座4号就延长到4天,双子星座5号飞行了8天,到7号,延长到了14天,在当时,这是惊人的记录。这表明,人类完全可以禁受前往月球的长时间太空飞行。

此外,1965年双子星座载人飞行还试验了宇航员外出到太空漂游及太空船编队飞行。1965年6月3日发射的4号飞行了4天,绕地球62圈。飞第二圈时,怀特利用喷枪喷气推力,在舱外太空里作了20分钟的“漫步”,在太空里聊天、说笑和拍照。太空“漫步”,除了试验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能力外,还对宇航服的安全性进行试验。

第一次编队飞行是由6号和7号实现的。1965年12月4日,以飞行两个星期为目标,将7号射入轨道。宇航员是鲍曼和拉斐尔。11天后,即12月15日,又成功地将6号射入轨道。发射后6小时,6号飞了4圈,距离7号只有30米远了。随后,6号飞船逐渐接近了7号,最近的接近距离为1米,两艘飞船的宇航员可以通过窗口相互看清对方的面孔。在以后的5个半小时里,两只飞船保持数米距离,编队飞行,绕地球4圈。第二天,6号先返回地面,7号继续完成了飞行14小时的目标,而后返回地球。

1966年,又成功发射了5号双子星座飞船,侧重于试验宇航服和会合时对接技术以及宇航员操纵飞船的本领。

1966年3月16日,先发射了无人飞船“阿金那B”进入轨道,然后又将双子星座8号送入轨道,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

8号一进入轨道,就去追“阿金那B”飞船,飞了4圈后,终于接近了它。在宇航员的操纵下,8号的突起的鼻部成功地插入“阿金那B”的对接口里,首次对接获得成功。可是,对接不久,8号的姿控小火箭的一支错误地点火,急速地喷射气流,使得飞船乱跳乱转起来。接到地面返航命令后,阿姆斯特朗镇静地设法将飞船与“阿金那B”分开,而后成功地返回地球。他们在太空里飞了不到一天时间。

1966年6月3日发射9号飞船入轨,宇航员是斯塔福德和塞尔南,他们驾驶飞船用三种不同方法和一个目标会合,没有能进行对接试验,因为目标的对接口没有从保护罩中露出来。在返回地球前,6月6日,塞尔南在太空“漫步”了128分钟,以试验宇航服的可靠性和人在太空中的活动能力。

1966年7月18日,约翰·扬和柯林斯乘10号飞船作了三天飞行,他们先与自己的目标靶“阿金那B”会合,又追上8号的目标靶,与之会合。最后,他们和自己的“阿金那B”实现了对接。这次飞行中,柯林斯先后两次出舱,共活动了87分钟。

1966年9月12日发射入轨了11号飞船,宇航员是康拉德和戈登,他们飞了近三天时间。他们先和一只“阿金那”对接,然后开动了“阿金那”上的主火箭发动机,将对接体推进到更高的轨道。戈登出舱活动了44分钟,又打开舱盖130分钟。

最后一次发射的双子星座飞船12号是1966年11月11日进入轨道的,先进行了会合对接试验,而后奥尔德林出舱活动了149分钟,又两次打开舱盖,半露出身体在太空中进行照相。这样,奥尔德林露在太空中的时间有5个半小时。

双子星座计划是阿波罗计划的一个分方案,10次载人飞行都完成了各自的飞行目的,考验了人在太空中行走和长时间飞行的耐力,试验改进了宇航服。同时,也考验了地面设施和宇航工程管理队伍,这些是阿波罗计划的精彩一页。

5.“土星——阿波罗”的研制

美国宇航局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研制了“土星5号”大型运载火箭和第三代载3人的飞船“阿波罗号”。

“土星5号”火箭是冯·布劳恩为首的马歇尔太空中心的技术人员们研制成的三级运载火箭。“阿波罗”飞船就安装在它的顶端。发射前,在飞船顶上再安放一个紧急脱险火箭。这样,“土星—阿波罗”总长就达111米,相当于25层楼房那样的高度,比一个足球场还长25米。

“土星5号”火箭于1967年11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取得了成功。三节火箭都按时点火,当第三级火箭停止燃烧时,即发射后11分钟,安放在“土星5号”顶上的无人阿波罗太空船模型便围绕地球飞行了,这次试验飞行,同时检验了指令舱重返大气层时的防热措施的可靠性。

因此,到1967年底,“土星5号”火箭已做好发射“阿波罗”登月飞船的准备。

第一次载人飞船“阿波罗1号”的试验是1967年1月27日在卡纳维拉角进行的。这次,飞船安装在72米高的“土星1B”火箭的顶上。火箭没有加注燃料,也不准备发动它。因为只对飞船做地面静态试验,模拟整个发射过程。执行试验任务的宇航员是怀特、查飞和葛里森,后者曾驾驶过“水星”和“双子星座”飞船。

那天下午,宇航员们身着太空服进入了“阿波罗1号”飞船,舱口密封后,座舱里加注了三分之一大气压的纯氧。下午6点半,进行倒计数时,突然飞船内起火了。

先是从宇宙飞船里传来“失火了吗?有焦味!”的声音。两秒钟后,怀特猛叫:“舱内起火了!”。过了3秒钟,又传来:“舱内起大火了!”以后的7秒钟内,燃烧噪音和人的模糊不清的呻吟声不断自电波传来,最后查飞高喊:“身上着了,快救我们出去呀!”可是,无论从里边和外边,都无法打开舱门。

3名宇航员就样被大火烧死了。

事后,查明了事故原因,原来是电火花引起的灾难,电路设计不合理,电线乱接,易产生电火花,引起舱内燃烧。由于阿波罗飞船庞大且结构复杂,必须十分仔细才行。而美国的登月计划又过于仓促上阵,飞船是赶制出来了,但有许多设计不合理。

一场大火,并没有烧掉美国人登月的信心,只是登月日程推迟了一年左右。设计者和工程师忙于对飞船进行重新设计。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设计和再试验,1968年又恢复了“阿波罗”飞船的载人发射和飞行试验。在这之前,曾用“土星1B”和“土星5号”火箭发射过5艘“阿波罗”飞船。因此,加上出事的“阿波罗”1号,美国首次发射的载有3人的飞船就称作“阿波罗7号”。

1968年10月11日,美国在卡纳维尔角用“土星1B”将“阿波罗7号”射入绕地轨道。当时,登月舱还在制造中,所以上天的只有指令舱、服务舱和乘坐指令舱的三名宇航员:史莱、肯宁汉和艾思尔。

“阿波罗7号”的宇航员们绕地球飞行了11天,共163圈。最初两天,忙于飞船的电力、导航、推进和控制系统的试验。服务舱的主火箭曾8次点火,使飞船8次变轨。飞行期,也进行了电视广播试验,向地球转播飞船内实景节目。他们还拍摄了几百张地球照片和一次台风照片。10月22日,三人驾着指令舱,安全地降落在百慕大以南的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到1968年底,“土星5号”和“阿波罗”飞船基本上通过了发射和飞行试验,一旦登月舱通过在月球轨道的试验,登月的目标就要实现了。

6.离月亮女神15公里

“阿波罗7号”的发射和飞行,载人试验了指挥舱和服务舱的可靠性后,接下来,美国宇航局又先后进行了“阿波罗”8号、9号、10号的飞行试验。其中最令人激动的要算“阿波罗10号”的绕月飞行了。

1969年5月19日,“阿波罗10号”在环绕地球一圈半后,“土星5号”火箭第三级点火,发动了5分钟,飞船离开低地球轨道,被推进奔月航线。就像9号飞船所试验的那样,宇航员们将母船(指挥舱和服务舱)与藏在第三级火箭顶上金属罩里的登月舱分开,而后将母船旋转180°,倒退过来与登月舱对接,再开动小火箭,将登月舱从金属罩里拉了出来。随即,“土星5号”第三级火箭被抛弃,落向黑暗的太空深处。整艘“阿波罗10号”以登月舱在后、指挥舱在中、服务舱在前的顺序向月球飞去。在奔月的途中,飞船的方向修正为登月舱在前、服务舱在后的飞行姿势。接近月球前,飞船再次调整为服务舱在前,登月舱在后的姿态。

发射后第三天,1969年5月21日,服务舱的主火箭发动,逆向喷射,飞船的速度减低,进入月球卫星轨道,其近月点为111公里,远月点为315公里。随后再次减速,飞船进入距月球111公里的圆轨道。次日清早,萨南和斯塔福德进入登月舱,约翰·扬留在指挥舱里。登月舱不久与母船分离,萨南开动下降火箭,登月舱下降到距月球14.3公里处。斯塔福德从窗子向月球表面望去,看到了静海里的预定的登陆点和许多其它较少的东西:大石块、小坑穴,还有深深的裂缝。

登月舱继续在月球的低空飞行,突然,爆炸螺栓自动引爆,将登月舱的下降段抛开,同时,上升段迅速旋转起来。原来是自动驾驶仪出了毛病;改为手动后,太空船逐渐平稳下来。很快,上升段又经过距月面4.3公里的地方。萨南说:“我们现在低到可以触到几座火山的山顶了。”上升火箭开动了15秒,登月舱上升段带着两名宇航员沿着一个向上弯曲的轨道去追母船,与母船会合,对接。

两名宇航员爬回指挥舱后,登月舱的上升段也就抛弃了。为了防止它妨碍以后的登月飞行,再次点燃它的火箭,使它进入一个远离月球的大轨道。

母船在月球轨道上继续飞行一整天。1969年5月24日清晨,服务舱的主火箭点火,母船加速退出了环月轨道,向地球飞来。

1969年5月26日,母船进入地球轨道,服务舱被抛弃,指挥舱钝端以一定的角度指向地球,外壳燃烧起来了。最后在降落伞的减速下,指挥舱安全降落在南太平洋上。

“阿波罗10号”的飞行,登月舱离月球只差15公里。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美国开始了以“阿波罗11号”为起点的登月活动。美国积8年之努力,步步为营,登月目标实现在望。

7.蟾宫折桂好风流

历史的一刻,举世瞩目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1969年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3时51分,“阿波罗”11号指挥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出舱门,站在小平台上,面对这个陌生而又满目荒凉的新世界凝视了好几分钟,然后伸出左脚走下扶梯。扶梯5米高,9级,阿姆斯特朗竟花了3分钟!

4时07分,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留在扶梯上。当他感到左脚陷入月面很浅时,才鼓足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他说出了人们等待已久的第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飞跃。”地球上几亿人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创造历史的壮举。尼克松总统用无线电话祝贺登月成功:“由于你们的成就,天空已成为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大家为你们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18分钟后,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面。他们两人不加选择地挖取一勺土壤样品,装入塑料袋,放进裤袋内。

他们身穿宇航服,像幽灵一样在月面“游动”。月球的重力只及地球的六分之一,因而他们在月面上行走并不费力,只是每走一步所花的时间要比在地球上长。他们在月面上的“行走”,实际上是像袋鼠那样在跳跃。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用尼龙丝编织而成的星条旗。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即使在无风的月面上,看起来星条旗也好像在迎风招展。他们在月面上留下了一块金属匾,上面写着:“1969年7月,地球人在此首次踏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而来。”然后,他们又在月面上安装了自动月震仪、激光反射器、太阳风探测仪,采集了20多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土壤。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共停留了21小时36分,其中舱外月面活动只有2小时24分。月面活动结束后,他们回到登月舱休息和睡觉。醒来后,他们开始准备飞离月球。月球,这个不毛之地,并非久留之地。为了减轻重量,他们把价值60万美元的宇航服、价值7万美元的3架摄影机等不需要的东西留在月面上,也表明地球人“到此一游”。

当地面发出“离开月球”的命令时,登月舱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爆炸螺栓炸开,上升段的发动机启动,上升段脱离下降段而上升进入月球轨道,并与指挥舱对接。他们回到指挥舱后,将登月舱分离。登月舱撞击月面,导致了一次人工月震。

三位宇航员乘着指挥舱返回地球。在返回途中,阿姆斯特朗高兴地说:“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去旅行,回家总是开心的。”他在太空中最后一次对地球观众发表的谈话中说:“一百年前,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一本关于月宫旅行的小说,他的宇宙飞船‘哥伦比亚’号从佛罗里达出发,结束月宫旅行之后,降落在太平洋上。现代的‘哥伦比亚’号明天就要同小说中的‘哥伦比亚’号一样溅落到太平洋上了。”飞船返回时,尼克松总统亲临太平洋,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迎接他们胜利归来。

同类推荐
  • 气象缩影

    气象缩影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科学发现与传奇故事

    科学发现与传奇故事

    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为配合国家科普进校园活动,我们组织多位经验丰富的学者精心策划、编写了本书。
  • 新课程百科知识-世界著名化学家

    新课程百科知识-世界著名化学家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文字,舞蹈,地理,自然,音乐,雕塑,丹青等文化知识。
  • 养花一本通(家庭休闲)

    养花一本通(家庭休闲)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同时结合了当前人们居住环境的多样化现状,分三章进行了讲解。第一章介绍家庭养花的一些入门知识,如花卉的生长环境、养花的一些必要准备以及基本养花种花技能。第二章主要从花卉装饰艺术的角度出发,分别讲解了花卉装点居室的艺术处理、艺术形式以及美化方法,手把手讲解了如何摆放花卉使居室更加美观、居住环境更加健康。第三章收集整理了目前人们常见的180多种花卉,分为观花、观叶、观茎和观果四大类,分别详细讲解了各种花卉的资料、种植方法等。
  • 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世界未解之谜大全

    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世界未解之谜大全

    《新编世界未解之谜大全》内容包括:破译人类起源、破译政坛悬案之谜、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破译奇宇宙之谜、破译神奇飞碟之谜、破译神奇天文谜等。
热门推荐
  • 光的另一边

    光的另一边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抑郁者,有些人足够强大,有些人就比较敏感,容易被抑郁侵蚀,那些说着难过的孩子真的不是无病呻吟。
  • 盛世未央

    盛世未央

    是起于一时愤慨,还是决心羞辱?一道圣旨,宫门错,错宫门。从帝王到阶下之囚的少年。从奶娘到王后的五品女官。他南逃;她追随。夺君天下,笑看风云。夜如何其?长夜未央。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下圆梦城

    地下圆梦城

    我,夜郎,在此聆听你的愿望,五年之内,按照约定,我将实现“地成者”,你的愿望,即便毁灭世界。
  • 荒古尸神

    荒古尸神

    生命源于死亡的混沌,天下至阴至柔之力。天乾地坤,日阳月阴。逆天地而行,吞寰宇星辰,聚天地阴气,塑无上尸身……僵尸者,不老不死不灭,以血为力以怨为生.......我的肉体已死,灵魂犹在,六道之内无我容身,轮回之外任我逍遥。请诸君为我见证,让你我的思想驰骋荒古,共同谱写王者霸气《荒古尸神》
  • 傲娇男神强制爱:错爱88次

    傲娇男神强制爱:错爱88次

    她,就像淡雅的茉莉花一样的脆弱的玻璃少女,他,是世界的主宰者。他走进了她的世界,进入了她的内心,他把她伤得遍体鳞伤,把她的心踩得支离破碎。她失了魂,失了魄,失去了在乎的一切,也失去了拥有爱的资格,面对他的折磨,她不语,她冷漠,默默地接受这些不属于她应该承受的痛苦。这一切都因她爱上了一个恨她的人。他的沉情,把她的心伤了一次又一次。这个在黑暗中许愿的她,会怎样挽回属于自己的人生…
  • 天天酷跑:特务骑士署事件薄

    天天酷跑:特务骑士署事件薄

    【天天酷跑】这是一个人类和血族共存的年代,历经漫长而残酷的“神殇之战”后,人类重创吸血鬼,以极大的代价获得短暂的胜利。200年后战斗再起——经历了200年的发展,人类的技术发生了超越性的进展,各类高精尖的武器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同时神话时代遗留下来的神秘而强大的武器也引起了人类和血族的关注。作为人类的领导者——教廷,他们具有收回神话时代的武器,维护人类世界的和平,以及肩负对抗血族作战的使命。【国务院特务骑士署】:为芙蕾雅主教为了对抗即将复活的血族而组建的特别组织。处理各种疑似吸血鬼做出的各种事件,并要组织血族的全面复活。战斗即将开始,请各位不要移开你的眼睛。
  • 偶像腹黑少爷的水晶

    偶像腹黑少爷的水晶

    她身份千金为什么却离家出走?她背后又有怎样的难言之隐?他们是偶像天团为何解散,背后又是怎样的故事?他是她的偶像,她撞上偶像,这一切是被算计还是偶遇?腹黑迷人的他和骄傲娇人的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世界是自己的,活出你喜欢的样子

    世界是自己的,活出你喜欢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面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少困惑,这些困惑源于爱情、职场、梦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爱情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最终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Mr/nuoha.com;职场中如何“打怪升级”成为大Boss;梦想与现实我们该如何取舍;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如何处理才能不再困扰着我们……十点读书爆文作者、万九客栈沈掌柜结合自己的经历带着你重新思考,进而让我们认识那个昏昏欲睡又蓄势待发的自己,重新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 英雄联盟之娱乐至上

    英雄联盟之娱乐至上

    精彩的职业联赛千篇一律,有趣的恶心套路万里挑一。莫甘娜+拉克丝:军训姐妹花。兰博+火男:夏日烧烤二人组。努努+瑞兹:空降核爆。蛇女+机器人:有去无回。不正规的打法,制造出最恶心的体验。辅助不光是用来保护c位的,更是可以carry全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