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0500000088

第88章

第六现前地亦七门同前

初释名者。摄大乘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无性释意及梁论等并同此说。解云由加行智引根本智。证于真如无染净法界令现前故。解深密经现前观察诸行流转。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前名现前地。解云此有二义。一现前观察诸行流转。二由多作意令无相观方得现前。庄严论云。不住生死涅槃观慧现前。名现前地。十住论云降魔事已菩萨道法皆现在前。仁王经名为法现。成唯识同摄论。瑜伽同深密金光明等。更无异说。十地论等如前已辨

第二次第者亦有三义。一前位寄声闻。此明缘觉。寄法过前。是故次来。二四地虽出世不能随。五地能随世间而不能破染净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彼见故。是故来也。三唯识论云。前五地中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中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地去纯无相观。今此地于无相观退少入多。是故须来

第三所离障者依十地论微烦恼习障。解云以此位中修无相观多。障与此违故说微习。又形前地障说此为微。理实即是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细染净。违于六地无染净法界故以为障。良以五地超于三四染净别位合令同处。而二相未尽。至此方除故说微细。唯识论云名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则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解云初愚执苦集流转门。后愚执灭道净相门。金光明云。一行相续了了显现无明。二法相数数行至于心无明。解云此后无明还灭净相数于心现。违彼长时多无相观故以为障。梁论深密瑜伽同唯识辨

第四所证者依摄论证无染净法界。世亲释云。本无杂染。性无染故既无杂染。即无清净。唯识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无性中边并同此释。又中边论云。由了达此知缘起法无染无净。摄论云。了知此义入第六地

第五别行者十度中当般若行。当地中缘起观增上慧行。庄严论第六住不起染心。而依缘起受生故。寻下文

第六别果者梁论通达无染净法界。得自他相续无染果。金光明六地发心得日圆光焰三昧。当地行果及位果。寻文可知

第七释文中三分同前。初赞请分中十八颂分五。初二菩萨闻法供养赞叹。次二诸天欢喜供养。次二天王眷属供养。次十一天女歌乐叹佛功德。于中初二总叹说益。次三叹大智证空。次一叹大悲摄物。次四叹理行无碍。次一天女静默下一上首请说

第二正说分中。论同前地科为三分。但前却为异。谓前地趣地方便。及初住地同名胜慢对治。此中初住地入不住道行胜摄。以渐胜故。初胜慢对治者。以前五地观四谛法染净相故名取染净障。是故十平等通观一切法平等也。文中有三。初牒前起后。二何等下正显十行。三如是下结行入地。就正显中。此十平等分以为三。初八以无破有。次一以有破无。后一有无双破。又初一是总。余九为别。前中言一切法者。论名十二入为一切。以蕴中不摄无为法故。界处摄尽故。初十二处解一切法。以根尘境识此皆不离三无性故。是故云无性故平等。论经名无相者无性相也故。论二十二入一切法自性无相平等故。下九别中。论主立九种相对治现无相。初一句明十二入自相。但是妄想所作实无所有故云无相。论经名无想者。为明彼相即是想故云无想也。二外疑云。既所取唯想可说相空。想能现相。想应是有。论云念展转行相谓念犹想也。释意明此想念还依妄相展转无体。故云无生平等也。余经云从心想生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此之谓也。三疑云。既说想相展转互依。是则诸法生成建立岂是空邪。释明相依想故所取不成。想还依相能取不立。互依两坏故云无成平等也。此上破于迷苦谛执。四疑云。苦是所生可说为空。集谛能生岂非是有。论云染相故。释明惑业本寂自性离故云平等也。此文在第八句。准论应在此处故此辨耳。五疑云。苦集染法可说为空。灭道净法岂非是有。论云净相故。释明染法既空无染可翻。不可说净故云本来净也。上来遣相。六疑云。若染净俱空即不应起种种言说。既有名言。明知即有所目之义。论云分别相者名言分别也。释云但名依义立。义由名现。观彼义因不见名果。又观名果不见义因。为此世间有得名不得义。有得义不得名。故知寻名取义。俱是妄想戏论故云无戏论平等。七疑云。若染净名义一切皆空。何故菩萨舍染求净。既有取舍。岂无诸法。又云妄法既空即验。真理是可证取。论云出没相者。净法可取名出。染法可舍名没。释明妄法即空无可舍离。真理离念不可取得故云无取舍故平等也。摄论云。若于生死非舍非不舍。若于涅槃非得非不得。又维摩云。若达生死性即是涅槃。于其中不取不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是此义也。八疑云。上起真妄有见。故以无破之。若尔断无二谛应当正理。论云我非有相。问此我非有。岂非正理。何故以为所治之相。答以取此我非有之相。同断灭无故是失也。释如幻缘起不碍存故。不同断灭故云以幻等故平等也。九疑云。我先取有即破为无。我复取无复说幻有。是故我今取亦有亦无应正道理。论云成坏相者。成是有相。坏是无相。释有二途。云我前破汝谓有故说无。非谓法体实是无。破汝执无故说有。非谓法体如情有。是故正理非是有无故云有无不二故平等也。一云我前说无。是不异有之无故非无。又我前说有。是不异无之有故非有。是故离无无别有可与无为二。离有无别无可与有为二。故云有无不二故平等。此中非是有无互遣名为不二。亦非有无合名为不二。亦非总无有无名不二。但是有则是无。无则是有。故名不二。思之可见。三结行入地中。初总结入位。二菩萨如是下别结。别结中如是观等牒前所观十******观。言能忍者忍受正理远离障垢故。又忍证深理无分别想故名忍也。随顺者谓此观智随顺平等真如法故。明利者能对治微细慢故。前四五二地亦同得顺忍。除障未细不名明利。以四地所除解法慢障最粗故。得耎品顺忍。耎犹下也。五除身净慢。中故得中品忍。此取染净法分别慢最细故得上品忍。故名明利。下品能对治上品所治。乃至上品能对治下品所治。障治相翻理必然故。言无生忍未现前者。以七八地上是无生忍位。此地非彼故云未现。然顺彼忍故名顺也。理实初地亦得无生。为寄五忍以配诸地。故作是说。谓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名为信忍。四五六地寄二乘位名为顺忍。七八九地是菩萨位名无生忍。十地及佛地因果究竟名寂灭忍。此地是顺忍中上品故名明利。胜慢对治竟。第二是菩萨下明不住道行胜。于中有二。先就初住地以明不住行。二作是念下就正住地以明不住。前地劣故唯正住地方名不住。此地胜故初住地即明不住。就初住中二。初观一切等牒前起后。二大悲等正现不住。论经四句。初三明能观之心。后一所观生灭。此经略无大悲满足。然此三心释作六重。一辨相者。愍心创起故云悲首。论中以殊胜大悲摄三世众生故也。二求果愍至称为增长。又上求佛果名为增长。论中以于所知缘起令智清净。即此净智为佛果本故也。三厌离有为心。论中观一切种微细因缘以生厌离。缘观细极故云满足。二明次第者乘前观空便念众生虚妄所缠故。先起悲。以悲念故求佛果智。以益众生。次起增长佛智。必由离过而成。是故末后起观缘生过患终极。三约二利者。初一利他。后二自利。四约二护者。前二护小乘。一护狭心。二护小心。后一护烦恼。五约因果者。初后摄因中一求果。六约不住者。初一不住涅槃。后一不住生死中一俱无所住。就所观生灭中。十二缘生顺生逆灭故云观世间生灭。此是总观。下以十门别观彼法可知

二正住地中。广显缘起义略作四门。一总明法界缘起。二别辨十二有支。三料简分齐。四正释本文。初法界缘起略有三义。一约染法缘起。二约净法。三染净合说初中有四门。一缘集一心门。二摄本从末门三摄末从本门。四本末依持门并如别说。二净法缘起者亦有四门。一本有。二修生。三本有修生。四修生本有。如下性起处说。三染净合说者亦四门。一翻染现净门。二以净应染门。三会染即净门。四染尽净泯门。亦如别说第二别明十二有支者具如别章

第三料简分齐者作三门。一就本经。二约释论。三经论对摄

初中本经内有二重。先别明十观。后显名重结。何者十观。一因缘分次第。二一心所摄。三自业助成。四不相舍离。五三道不断。六观先后际。七三苦集。八因缘起。九生灭缚。十随顺无所有尽观。于中各有顺观逆观。故有二十门也。谓顺观大悲不住涅槃。逆观大智不住生死故名不住道。前五地中观四谛染净。以明不住此地胜故。唯于染法起逆顺观以明不住故也

二释论科者。论主通于此十番缘生作三门分别。一就厌离有为心中释此十番。此即是前大悲满足观。二就深念众生心中释此十番。名大悲随顺观。此即是前大悲为首。三约求佛心中释此十番。名一切相智分别观。此即是前大悲增上。此三与前三次第不同者。前约生心次第。今约正行次第。谓先自离过。次念众生。后求大果。与前别也。此三门中各观十番即有三十门。复各有逆顺故有六十门分别缘起观。三经论对摄者有二门。一相对。二相摄。先相对者。上论主但取经中初住地处三心。分别十门缘起。各具逆顺为六十门。今寻下文彼果分中。更以三解脱门观因缘集。即验通前成一百八十门分别缘生观。又释论主所以不依经中十门次第解释。乃更改势作彼三门别解释者。意许经中十门自释十二缘生义。已显现不待释故。初住三心历此十门。义隐难知。须释方现。是故别作此三门释。由此当知。经论合举。总为四重释此缘生。一一各十。即为四十门。各有逆顺。即为八十门。以三空观之。总成二百四十门。分别缘生法。应知此意。二相摄者。论初门内开为三段。一名成答相差别。此摄经中初因缘分次第观。二名第一义谛差别。此摄经中第二一心所摄中半门观。三名世谛差别。此摄经中后八门半。于此三中。初一现妄我非有。后二现真俗非无。义理周备故。第二大悲随顺观中分十为四。一名观众生愚痴颠倒。摄十中第一门也。二名余处求解脱。摄第二门也。三名异道求解脱。摄其次四门也。四名求异解脱。摄后四门也。第三一切相智分别中分十为九。一名染净分别观。摄初半门。二名依止观。摄初中后半门及第二门也。三名方便观。摄第三门。四名因缘相观。摄第四门也。五入谛观摄第五门也。六力无力信入依观摄第六门也。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摄第七门。八无始观摄第八第九二门也。九种种观摄第十门。释相并准思可知。第四释文者。释此十门即为十段。一一门中皆作四门解释。一依经别释。二依论。初约厌离有为释。三约大悲随顺释。四约一切相智分别释。如是四重依经及论收摄方尽

同类推荐
  • 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法要解

    禅法要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othen

    Eoth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藏一览

    大藏一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始星球我为王

    原始星球我为王

    这里有恐龙,泰坦蟒,史前巨鳄,会喷火的鸟,拥有神秘力量的异兽,还有原始人……这是一颗未曾出现文明的星球,这里的生物崇拜力量……夏禹来了,带来了文明的火种,还有野心……(这是一本争霸文与种田文的合体,希望大家喜欢。)
  • 末世夫妻一起流浪的小日子

    末世夫妻一起流浪的小日子

    前世宋琰为了何露熙引开丧尸群不幸成为一个新丧尸,何露熙一个人离开后孤独终老,最后的时刻唯一遗憾的就是还没有跟宋琰老公滚床单,找一个非常传统的老公有多么的不容易啊。不过如果老天再给何露熙一次机会,这次一定要提前把老公拐到手,然后…嘿嘿嘿…
  • 三国之最帅最强

    三国之最帅最强

    一代纯种屌丝陆小羽,对暗恋十年的女神表白失败后,心中很是悲愤抑郁。那难以发泄的屌丝郁闷之气,让他开始暴走手游三国杀传奇,泄愤!不眠不休,大战百天百夜,陆小羽竟然….将游戏服务器硬生生的打爆了去…….
  • 斗罗之血影骑士

    斗罗之血影骑士

    当一位国家顶尖骑士穿越到斗罗大陆龙王传说会发生怎样的精彩故事呢?请敬请期待。
  • 快穿男神请轻宠

    快穿男神请轻宠

    打脸那些自以为是的重生女,顺便撩一个漂亮的小哥哥,和他结婚,她一直以为自己撩的小哥哥是一只小奶狗,可谁知道,奶狗的外表,内心却是一只大狼狗。
  • 长寿就这么简单

    长寿就这么简单

    本书《每天一堂长寿课(长寿就这么简单)》亮点包括:十二时辰,时时蕴涵养生之道;从头到脚,处处直言长寿真经;21种另类养生方,方方奇妙;33个养生好习惯,个个灵验;……?如果您觉得这些还不过瘾,那么还有——7部国学经典为您的健康掌舵;12位国学大师亲传长寿之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制度自信与大国治理

    制度自信与大国治理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书主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重要性、决定因素、方向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全书内容紧跟党和国家最新精神,并附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重要文件,是广大党员干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能力不可多得的理论学习读物。
  • 我一脚踩进了修武世界

    我一脚踩进了修武世界

    一次冒险的盗墓行动让落魄少年继承了秦始皇的衣钵,当他走出封印大阵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发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陷入一片混沌,混沌之后一个名叫玉墟界的修武世界诞生了。人依旧是那些人,可是整个世界的构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历史上不曾记载的古武时代!洛小北呼吸着新世界的空气,嘴角微微一笑。既然这是一个以武为尊,强者至尊的世界,那我就痛痛快快的杀出一片天吧!从此之后,他左手东皇钟,右手和氏璧,左脚踩着恶人,右脚踩着敌人,然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大魔王!我一脚踩进了修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