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0500000009

第9章 别把曾国藩当“人”(2)

秘籍四:建立人才库,赏罚分明。

曾国藩除了是一位拥有一套缜密的用人选将哲学的识人用人高手,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培训大师。

对于真正的人才,对于给湘军做出贡献者,曾国藩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提携简拔的。当然,他对于将才的标准,也有严格的界定。他认为,将才必须具备四条标准:第一,才堪治民;第二,不怕死;第三,不急名利;第四,耐受辛苦。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曾国藩自称为觅得良将,“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一旦遇到可心之才,他又成为善于发现、使用和培育良将的高手。一旦拥有了人才,他又善于提供其发挥才能的舞台。

对于手下的将领与幕僚,在管理和交往中曾国藩也有自己的原则,即宽严相济,“应宽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因战功而奖赏、保举时,他毫不吝啬,也不太较真;涉及“礼”“义”等他所认为的原则性问题时,则毫不留情、从严处理。通观整个湘军发展史,可以看出曾国藩对部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时候居多,很少对他们施展雷霆手段。

[经典案例]论功行赏,自建功勋:全军备受激励

要想人才死心塌地地为你所用,就必须赏罚分明。曾国藩是很懂得利用自建功勋,来激励士气的。据史料记载,有一回,当湘军在连续攻克湖南岳州、湖北武汉与汉阳之后,曾国藩为打了胜仗的湘军将领向朝廷申请了该得的封赏后,忽然觉得自己个人也该向这群陪着他出生入死的湘军弟兄表示感谢了。

在想了整整一天之后,他终于有了一个极妙的可以让全军都受到鼓舞激励的招儿。他找人打造了100把精美的腰刀,并在刀面上刻上了“涤生(曾国藩的号)曾国藩赠”字样,还为每把腰刀打上了编号。在颁奖前一天的晚上,他最终决定只颁发50把腰刀,以彰显立功者的身价。

曾国藩安排了一个隆重的授刀典礼。他把近400名湘军军官集合到了操场上,所有与会军官都穿着正式的朝服,大家都翘首期盼着曾国藩即将颁发的奖赏。这时,兵勇抬来了一个沉甸甸的木箱。曾国藩从木箱里取出了第一把腰刀。现场所有的人都睁大了眼睛,注视着曾国藩手中的腰刀,心想到底这把编号为第一的腰刀是要颁给谁呢?很快答案揭晓,是湖南水路提督塔齐布!接下来,剩余的49把腰刀也陆陆续续地找到了它们各自的主人。

从此,曾国藩所赠的腰刀,成为了湘军重要奖励的象征,每个人都拼命地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以期争取到这难得的荣誉。

二、曾国藩是一条“狗”:忠心耿耿

君王喜欢忠臣,犹如人类喜欢看家护院的狗。

在世人心目中,狗往往被作为对主人“忠诚”的代名词。狗可以帮助主人保护其财产免遭侵犯,因此,没有主人会不喜欢维护自己利益的狗。当然,站在敌对的立场上看,对敌人忠心耿耿的狗,就会被称为“走狗”。但这也证明了“走狗”是多么维护主人的利益。

忠臣,其实就是君王的“看家狗”。当然,也有不少忠臣认为,自己是为天下老百姓看家的狗。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为什么几千年来会有数不胜数的臣子,像狗一样对其君王忠心耿耿呢?因为“忠”可以使“狗”名利双收。

事实上,“忠”不仅是一种道德律令,而且还是成就人生的黄金法则。以“忠”字自修,可以安顿心神,培养刚强之气;以“忠”字待人,可以交到真朋挚友,互济互助;以“忠”字办事,则有一种专注精一、勇往直前的精神,无坚不摧。

“忠”字实乃升迁晋职的必由之径,也是名垂史册的不二法门。试看古往今来,又有谁会讨厌忠心耿耿之人呢?

言归正传,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对皇帝最忠心耿耿的臣子,曾国藩绝对可以被列为候选人之一。因为曾国藩不但在维护清廷统治上呕心沥血,还把“忠”字发挥到了极致——愚忠。事实上,曾国藩确实是晚清统治者手下维护主人权益最为得力的“狗”。

1.满门愚忠,以忠诚为天下倡

晚清的社会动荡,给传统的封建秩序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与从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湖南的经济文化一直比较落后,一方面是由于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另一方面,也很少跟得近代风气之先的南方沿海地区发生联系。这就使得此时的湖南人在思想上相对比较保守,传统文化中影响最深厚的三纲五常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在学术文化上,程朱理学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湖南这种浑厚的理学氛围对曾国藩的影响非常大,另外曾国藩的不少好友,例如左宗棠、罗泽南、郭嵩焘、刘蓉等都是在湖南接受的传统教育,共同的生长环境,共同的文化气氛,造就了他们在思想道德、人伦价值方面的认同感,这也是后来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办好湘军的一个重要因素。曾国藩对于这一点也非常肯定,在他看来,社会风气的转变,要有几个中心人物,由这几个中心人物作为垂范,社会风尚才会慢慢好起来。

千古以来的无数事实证明,社会风气的好坏跟贤哲的垂范有关,榜样的力量再借助国家权威的强化,往往很容易成为普通民众的楷模。联系到他自己贡献了大半生精力的湘军,他更是深有体会,如果不是他和一帮朋友坚决地竖起忠义的大旗,创办湘军,就根本不会取得镇压太平天国的胜利。

1860年以后,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内外交困的局面使统治阶级头痛不已。曾国藩作为受儒学伦理教育的知识分子,理所当然地把维护君主统治当作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从这种道德榜样的理论出发,曾国藩强调要加强对官吏“忠义”的教育与培养。

曾国藩在刚刚开始在京担任官员时,就对当时的吏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的曾国藩初出茅庐,社会影响力太小,因此没有受到什么重视。后来曾国藩奉朝廷的命令,兴办团练,组织湘军,逐渐拥有了军事大权,其理论才开始有了实践的渠道。

在曾国藩周围,有着为数众多的受过传统封建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和曾国藩都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忠义之才,他们对于清政府来说,就像是一粒粒种子,在不断地传播着封建伦理,不断地培育出为国尽忠的将帅之才。

当然,曾国藩的“忠”基本上局限在非理性的范围内,也就是所谓的“愚忠”。曾国藩自己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1863年初,曾国藩在给自己死去的弟弟作墓志铭时,思考了一个晚上,还是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反而想出了一副挽联: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皆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这副挽联,恰如其分地揭示了曾国藩一家人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立下的不朽功勋,同时也点明了曾国藩愚忠的角色。在曾国藩的眼里,君可以不仁,但臣不可以不忠,臣子要无条件地服从君主的意志,维护君主的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臣对君的忠就被称为了“愚忠”。

2.忠孝持家,奠定人生基石

作为一个饱读经史、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染的人,三纲五常在曾国藩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家族里,他非常重视处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强调以孝悌为本,始终将“孝友传家”作为自己家族的优良传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曾国藩希望通过这些准则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进而达到家族关系的团结和睦,从而使曾氏家族长盛不衰、香烟永传。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也是一个很传统的知识分子,他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们通晓孝敬祖先的道理,他还非常注重处理好亲族邻里的关系。曾国藩的祖母则是一个很懂得传统孝道的妇女,她专心致力于相夫教子,不与妯娌们争利,忍辱负重。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因为资质不高,屡屡受到曾玉屏的责骂。对此,曾麟书的态度仍然是“毕恭毕敬”,没有任何反抗之意。后来,曾玉屏病重,曾麟书又朝夕服侍,毫无怨言。

有如此家学渊源,养出一个像曾国藩这样的封建时代标准的忠臣孝子,自然顺理成章。

曾国藩强调的孝悌为本,是“忠”在家族内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对整个家族负责,对家庭尽忠,不要做对不起家族、不利于家族稳定和发展的事情。为家族尽忠的原则,更多地强调了家族成员对家族的义务,从思想根源上断绝了家族成员维护个人利益的企图。这种以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整体利益的做法,就是几千年来封建秩序得以维护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家族不可能完全无视家族成员的存在,也要关心他们的生老病死,以此来显示家族的亲情,但这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超出家族利益的范畴。而且,在个人利益和整个家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家族的领导往往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维护整体利益。这就是“忠”字的基本内涵。

后来,随着曾国藩事业的兴旺发达,曾氏家族的声望也逐渐达到顶点,此时的曾国藩不仅没有骄傲自大,反而处处谨慎小心。在家书中,曾国藩曾不断地告诫家人,要夹着尾巴做人,不可欺凌族人,也不许欺凌乡人。如曾国藩在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三日的家书中就曾强调:

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后辈洗净骄惰之气,各敦恭谨之风,庶几不坠家声耳。

曾国藩在家庭中推行的孝悌同“忠”是密不可分的,治国与治家只是大小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家族内部讲求孝道,推而广之,就是对国家的尽忠。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忠臣孝子是中国几千年来人们的道德楷模,入则孝,出则忠,是忠臣孝子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入则孝,出则忠,这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家族内部,家长会从小就培养子弟们的孝道,以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为国家尽忠,为君主尽忠。

曾国藩的儒学修养很好,忠君报国的思想自然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他极力推崇“忠义”二字。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写道:

吾辈所以忝窃虚名,为众所附者,全凭“忠义”二字。不忘君,谓之忠;不失信于友,谓之义。

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曾国藩思想中的忠是忠于君主,也就是忠于国家民族。在曾国藩的眼里,君主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君主。

太平天国起义后不久,因母丧守制在家的曾国藩,受命到长沙帮湖南巡抚办理团练,抵抗太平军的节节进犯。从此,曾国藩从一个知识分子逐渐转变成带兵打仗的军事将领,开始了在他一生中占有很大分量的军事生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曾国藩个人的生死已经同封建王朝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大清王朝,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就成了曾国藩为国尽忠的基本形式。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严格以“尽忠报国”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不断地克服战斗中的艰难困苦。他信奉“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也就是说,作为大清王朝的一名臣子,不论君主怎么样,是否信任自己,是否重用自己,臣子都必须对君王忠心耿耿。正是靠着这一点,曾国藩作为一个汉族地主才得以取得清政府的信任,从一个帮办地方团练的编外人员逐步爬上了封疆大吏的重要位置,手中握有军事、财政、行政大权,其势力所及,遍布东南半壁江山,用“权倾朝野”四个字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曾国藩之所以会取得如此显赫的地位,固然跟当时清政府面临的险恶军事局面有关,更根本的还是曾国藩表现出的赤胆忠心使清政府放心让他去担剿灭太平军的重担。

随着曾国藩地位、影响的提高,他为国尽忠的观念更加强烈。他不仅要求自己做到“忠君敬上”,而且要求他周围的人也这么做。他认为在礼崩乐坏、王道不兴的乱世,只有各级官吏都把“孝悌仁义之经”作为教化天下万民的工具,使人人都懂得纲常伦理不可违的道理,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在曾国藩写给兄弟子侄的家书中,他更是屡次强调为国尽忠的大义。要求他们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远游,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都要关心国家大事,想方设法维护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为此,曾国藩专门写了一副对联:“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曾国藩一生尽忠报国,克己省身,器量过人,战功赫赫,功高盖主。在长期的作战生涯中,他发现培养了不少精忠报国之才,如江忠源、罗泽南、李续宾等战死沙场,塔齐布、李续宜、江忠义死于勤劳。另外,曾国藩的不少幕僚偏将,或者从书生投笔从戎,或者由很低的职位被提拔重用,他们都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最终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不遗余力、忠心耿耿。

湘军和后来的淮军的势力不断地扩大,成为了遍及东南半壁江山的庞大集团,而曾国藩则是这个集团的精神领袖。如果没有曾国藩及其训练的湘军,清政府的绿营、八旗兵是不可能战胜来势汹汹的太平军的。

曾国藩打败太平军,占领南京,在军事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在事业上达到巅峰之时,有不少知己朋友和幕僚劝他趁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自己当皇帝。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人都曾经向曾国藩试探:“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同类推荐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热门推荐
  • 说好的下辈子变良善

    说好的下辈子变良善

    “好吧,刚刚一定是我的错觉,怎么会以为你突然变良善了呢!”“等着我下辈子变良善吧。”“这么惨要等到下辈子啊。”第一次相遇,他们莫名其妙;后来,又莫名其妙地将对方视为很重要的人。可是,当感情定位突然跑偏,他们该如何应对?是迎上还是逃避?敬请期待墨墨的新作——《说好的下辈子变良善》
  • 遥远的过去

    遥远的过去

    本书不仅讲述了契诃夫写作和成名的过程,同时透露了契诃夫漂亮的妹妹(即本书作者)为什么终身未嫁,为什么契诃夫自己的婚姻在去世前几年的41岁才降临,更描绘了契诃夫的极其独特和吸引人的天性。
  • 做我的氟西汀

    做我的氟西汀

    她是抑郁症患者,每天活在绝望中。他是一名残疾人,活在科研事故的阴影下。她不顾众人反对嫁给了他,却被他宠成了公主。“那请问,苏小姐愿不愿意嫁给我呢?”当所有人都在嘲笑她的时候,他一身白色西服高调出场,惊艳了所有人的眼。“做我的氟西汀,永远别离开我,好吗?”婚礼上,她抱住他,在他耳边轻轻呢喃。“遵命,我的苏小姐。”
  • 神武级巅峰

    神武级巅峰

    不求所有,只求在这大陆有我一片席位,此生无悔。
  • 总裁情深不浅

    总裁情深不浅

    苏软软被袁立琴送上李承烨的床上,本准备利用其帮助自己的女儿苏糯糯上位,谁知却被李大少爷看中带进家中沦落为‘贴身佣人’还债。当小绵羊面对大灰狼,柔软的毛蹭的一刻,冰冷的心从此变得火热,她插翅难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暖日时光

    暖日时光

    她的母亲,瑛是一名所谓的“风尘女”但是却给了她最美好的母爱,告诉她最真挚的道理。瑛死前她才三岁当她母亲送她去福利院的时候,她嚎啕大哭,她每天站在楠书下等待着……后来她出生社会才知道她的母亲是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生存下来,但她靠她的乐观和倔强最终走向成功。面对人心的险恶,社会的昏暗,污浊了她双眼,就算是眼睛盲了她的心也会永远纯净
  • 璎珞知几许

    璎珞知几许

    天女出,人界乱。两国交战,天女重伤。两国太子亡,东临太子归天位。北燕太子魔位。天女被曾经救过的狐狸带走。天女因重伤失去记忆,多年后成为白云山庄的大小姐。又因为情敌推入水中。恢复记忆。寻找当年两国交战刺伤自己的原因。两国交战的缘由另有其因,天女是否能够顺利找到缘由?黑人又为何想杀天女?黑衣人妄图毁灭三界,想成为一方主宰。天女和小狐狸是否能够成功阻止黑人的阴谋拯救三界于水火。一朝缘起,一朝缘灭。离去时,爱终于成伤,凄凉的笙歌,忧愁穿了三生石上清浅的青苔,人生若只如初见。天女又是否?能与白狐走到最后。????????????收藏不迷路。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我。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指我的文章里面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我可以改。????????????????????????????
  • 塞那维亚可可罗

    塞那维亚可可罗

    元素的气息充斥着整个世界。能力者们调动着元素之力,成为世界的霸主,征服了世界。帝国军就此诞生。他们统治着无法使用元素之力的普通的人类。在帝国军的压迫下,普通人无法喘息。某日,一种可以调动自然之力的机械装备被发明出来,普通人得到了与能力者帝国军抗衡的能力。在妖兽一族的加入下,战争越发激烈。某天,由于不明原因,一名男子从坐落于万米高空的皇者岛上坠落了下来。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 小村长的大世界

    小村长的大世界

    生活总不能一成不变,人生总得有点追求,传奇或许无法复制,但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创造奇迹的那个人呢?金长锁第三次回村竞选村长终于如愿以偿,新官上任三把火,金长锁意气风发,磨拳擦掌大干一场,没想到第一把火便烧着了自己的屁股……
  • 阴阳神判

    阴阳神判

    一支笔写出生死,一把剑斩断阴阳。主角叶山天生脚踏阴阳,拥有阴阳透视眼,能看穿天地灵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叶山邂逅了他的第一个鬼友关九,从此走上了一条法师之路……这里有你情我爱,这里有你奸我诈,这里有热血沸腾,这里有淫蝶浪花,且看一个法师怎么游戏红尘,肆意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