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98300000013

第13章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论五泄所宜气味

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

脾泄者,腹胀满注,食则生呕逆,三证宜和剂、淡剂、甘剂、清剂之类。

大肠泄者,肠鸣切痛,先宜寒剂夺之,次甘剂分其阴阳。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宜寒剂夺之,淡剂、甘剂分之。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剂、寒剂夺之,后以淡剂、甘剂分之。或茎中痛亦然。

金匮十全之法

飧泄: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暮食不化,亦成飧泄。风而飧泄者,先宜发剂,次宜淡剂、甘剂、分剂之类。

洞泄: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泻下褐色,治法同上。又宜灸水分穴。湿气在下,又宜以苦剂越之。

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利。洞泄属甲乙风木,可灸气海、水分、三里,慎勿服峻热之药。小便濇则生。足肿腹胀满者,死于庚辛之日。如尸臭者,不治。

注下:火气太过,宜凉剂,又宜淡剂调冰水,令顿服之则愈。此为暴下不止也。

支满鹜溏,上满而后泄,下泄而后复上满,可服木香槟榔丸,青皮、陈皮。久则反寒,治法同寒中。如鹜溏而肠寒者,亦斯义。风湿亦有支满者。

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

天之气,一也。一之为用,风火燥湿寒暑。故湿,六气之一也。相乘而为五变,其化在天为雨,在地为泥,在人为脾,甚则为泄。故风而湿,其泄也胃;暑而湿,其泄也脾;燥而湿,其泄也大肠;热而湿,其泄也小肠;寒而湿,其泄也大瘕。若胃泄不已,变而为飧泄;飧泄不已,变而为洞泄;洞泄不已,变而为脾泄寒中,此风乘湿之变也。若脾泄不已,变而为霍乱;霍乱不已,变而为注下;注下不已,变而为肿蛊,此暑乘湿之变也。若大肠泄不已,变而为(月真)胀;(月真)胀不已,变而为肠鸣;肠鸣不已,变而为支满鹜溏,此燥乘湿之变也。若小肠泄不已,变而为肠澼;肠澼不已,变而为脏毒;脏毒不已,变而为前后便血,此热乘湿之变也。若大瘕泄不已,变而为脱肛;脱肛不已,变而为广肠痛;广肠痛不已,变而为乳痔肠风,此寒乘湿之变也。凡此二十五变,若无湿则终不成疾。况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胃好饮,脾恶湿,此泄之所由生也。凡下利之脉,微且小者生,浮大者死。水肿反是,脉浮大者生,沉细者死。夫病在里脉沉,在表脉浮。里当下之,表当汗之。下利而脉浮滑,水肿者,脉沉细,表里俱受病,故不治也。凡脏血便血,两手脉俱弦者死绝,俱滑大者生,血温身热者死。王太仆则曰:若下血而身热血温,是血去而外逸也,血属火故也。七日而死者,火之成数也。夫飧泄得之于风,亦汗可愈。或伏惊怖则胆木受邪,暴下绿水,盖谓戊己见伐于甲木也。婴儿泄绿水,《素问》有婴儿风,理亦如之。洞泄者,飧泄之甚,但飧泄近于洞泄。洞泄久则寒中,温之可也。治法曰:和之则可,汗之则不可。盖在腑则易治,入脏则难攻。洞泄寒中,自腑而入脏,宜和解而勿争。水肿之作,未遽然也。由湿遍于大肠,小溲自濇,水湿既潴,肿满日倍,面黄腹大,肢体如泥,湿气周身,难专一法,越其高而夺其下,发其表而渗其中,酸收而辛散,淡渗而苦坚,用攻剂以救其甚,缓剂以平其余,如是则孤精得气,独魄反阳,亦可保形,陈莝去而净腑洁矣。彼豆蔻、乌梅、罂粟囊,勿骤用也。设病形一变,必致大悞,或通而塞,或塞而通,塞塞通通,岂限一法?世俗止知塞剂之能塞,而不知通剂之能塞者,拘于方也。凡治湿皆可以利小溲为主。诸泄不已,宜灸水分穴,谓水谷之所别也。脐之上一寸半,灸五七壮。腹鸣如雷,水道行之候也。凡湿勿针,《内经》虽云缪刺其处,莫若以张长沙治伤寒法治之。盖泄者,亦四时伤寒之一也。仲景曰:上涌而下泄,表汗而里攻。半在表半在里则宜和解之。表里俱见,随证渗泄。此虽以治伤寒,其于治湿也同。仍察脉以视深浅,问年壮以视虚实,所投必如意矣。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下谓下焦肝肾气也。夫守司于下,肾之气也。门户束要,肝之气也。故诸厥固泄,皆属下也。厥谓气逆,固谓禁固。气逆上行,反固而不禁,出入无度,燥湿不恒,皆由下焦失其主守也。

治法

夫大人小儿暴注泻水不已,乃火运太过之病,火主暴逆之故也。急宜用水调桂苓甘露散、五苓散、益元散,或以长流水煎过,放冷服则愈。慎不可骤用罂粟壳、干姜、豆蔻、圣散子之类,纵泻止,则肠胃不通,转生他疾,止可以分阴阳利水道而已。

凡泄泻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泄之。或病人老弱气虚,可用无忧散泄之。再观病势强弱,候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以治其风。如不愈者,更服桂枝麻黄汤汗之则愈。《内经》曰:夫风之中为肠风飧泄。启元子云:风入胃中,上熏于胃,故食不化,而下泄:又云:暮食不化为飧泄。又经云:春伤于风,夏为飧泄。故风宜出汗。肠中鸣者,风以动之,动而有声,慎不可用罂粟、豆蔻、干姜大燥之药。病微者燥之,去其湿则愈。病甚者攻之不动,反能为害。经曰:其减则渐,其加则甚。可用五苓散去猪苓加人参散服之。

夫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峻热之剂,遂令三焦闭溢,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否肿,面黄腹大,小便赤濇,两足按之,陷而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寒凉,宜于暖室不透风处,用火一盆以借火力出汗;次以导水禹功散,量虚实,泻十余行,湿去肿减则愈矣。是汗下吐三法齐行,既汗下吐讫,腑脏空虚,宜以淡粥调养肠胃二三日;次服五苓散、益元散同煎,灯心汤调下。如势未尽更宜服神助散,旧名葶苈散,可以流湿润燥,分阴阳,利小便。不利小便,非其法也。既平之后,宜大将息,忌鱼、盐、酒、肉、瓜果、房室等事,如此三年则可矣。如或不然,决死而不救也。

泻利之疾,岁岁有之,医者不察,便用圣散子之属,干姜、赤石脂、乌梅、罂粟壳、官桂、石榴皮、龙骨、牡蛎之属,变生小便癃闭,甚者为胀,又甚者,水肿之疾。间有愈者,病有微者也,甚则必不愈矣。

大暑未上,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利,及赤白相杂,水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此。四之气,病宜渗泄,五苓散之类。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五十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超正经的末世游戏

    超正经的末世游戏

    一觉醒来,她被重生的王牌狙击手,列入仇杀名单。“我恨你,但更爱你,纵使前世屡遭辜负,仍愿你此生与我共白头。”末世爆发,丧尸横行,他将她困在别墅、绑在床头,却始终难下杀手。“我不清楚你是否会伤害我,但至少,我不会伤你。”她用苦肉计绝境反击,最终却替被迷晕的男人,披上自己的上衣。——前世你为何执意杀我,不惜与我同归于尽?他满心怨念,直到惊觉真相。——既然对我心有怜惜,又为何屡次冷言冷语?她进退两难,直到忽然撞破他温柔的一面。“要么爱,要么死。”他附在她耳边,不容置疑。
  • 皇后要从陪读做起

    皇后要从陪读做起

    自她嫁入太子府的那一刻起她就决定要搅的这里鸡犬不宁,调教后宫,拆房上梁,杀鸡给猴看,太子府里养“男宠”……皇后要从陪读做起,看一代嚣张五姑娘是如何练成皇后的。
  • 顶天记

    顶天记

    酒淡一醉忆流年,流年销愁又几千!舞剑灭仙亦屠魔,情在我心心不变!前世我为仙,今生我成魔!前世天亡我,今生我破天!天下掌职手中剑,千秋基业为我奠!孤身一人,手持一剑!我欲顶天,我欲破天!
  • 恐龙谜团

    恐龙谜团

    为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天下谜团,普及科学知识,大华文苑根据中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本套《破译天下谜团》丛书。本套图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练、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这本《恐龙谜团》就是该套丛书之一。恐龙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时期,它们是中生代的主宰者。恐龙种类繁多,它们充分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远古生命世界。翻开《恐龙谜团》一书,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并揭开恐龙的神秘面纱。
  • 沙漏之世界

    沙漏之世界

    沙漏世界,结合了龙与地下城元素的虚构世界!主角巴尔在这个世界中的冒险故事。通过冒险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故事!
  • 麻辣童养妻:国民老公难搞定

    麻辣童养妻:国民老公难搞定

    景小娅是被救下的孤女,从她进顾家的第一天起,她就多了个身份,顾家少爷的童养妻。在顾年眼里,她是不折不扣的麻烦。在学校里,可以有人不知道顾年,但绝对没人不认识景小娅。身为军三代,顾年以为进了军校,就可以摆脱那个麻烦,殊不知,他前脚刚进军校,她也紧随而至,好吧,或许他这辈子也无法摆脱这个女人。可当有一天,突然多了个男人在她身边时,他傻眼了。“景小娅,别忘了你的身份,你是我的童养妻!”他气咻咻向她宣告主权。只见她,不屑的嗤笑,“是谁说,全天下的女人都死光了,也不会娶我!”“……”
  • 一季雪花过

    一季雪花过

    她身为郡主,他身为将军,两人却在彼此最为混乱时相遇。从人生低谷走向人生巅峰,这是一部成长文。别的不多说,入坑不亏!!!
  • 少年游乐山

    少年游乐山

    该作品讲述的是隋唐时期,在暗潮涌动、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以一个流落江湖却率直随性、快意恩仇的女子为代表的少年豪侠扶危济困、解救苍生的壮志义举。该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对联骈文均是作者原创。
  • 仙侠:风流大少的非常甜心

    仙侠:风流大少的非常甜心

    那个憨傻呆笨、长相平庸的书呆子,难道就是他的未婚妻?那个突然从来天降的MM,总觉得很熟悉呢?这边才刚向自己告白,那边就开始忙着和美女亲亲我我。什么?!我未尽到身为未婚妻的义务?!也罢也罢,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本“魔女”的厉害,接招吧。
  • 混元帝主

    混元帝主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留有遁去的一线生机。盘古开天,诸圣出世,护人族血脉为洪荒主角。万劫不灭,不沾因果,不入轮回是为混元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