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300000018

第18章 学冠清华国学研究院(3)

王国维在教学中坚持依事实说话,反对凭空推断,这是王氏一贯之风格,也许是由于考据的治学习性养成的此一作风。姜亮夫在回忆清华国学研究院上课之情景时说:“王国维先生讲课,非常细腻,细致,讲的是《说文》,用的材料许多是甲骨金文,用三体石经和隶书作比较,这样一来对汉字的研究方法细密了,而且还知道许多相关书籍。”姜亮夫在谈到王国维做学问的特点时又说:“王先生做学问有一个特点:他要解决—个问题,先要把有关这问题的所有材料搞齐全,才下第一步结论,把结论再和有关问题打通一下,看一看,然后才对此字下结论。这中间有一个综合研究方法,他不仅综合一次,再经过若干次总结,方成定论。例如总结甲骨金文中的资料研究殷周两代的一切制度,就是总结殷周两代个别问题的综和。这个问题我在清华读书时,不是太了解,后来我出来教书、做科研工作越来越感到王先生的教导对我帮助很大。”(姜亮夫:《忆清华国学研究院》,载《清华旧影》,鲁静、史睿编,东方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12页)上课时,王国维操一口浙江“海宁官话”,这更促使学生们能够聚精会神地聆听。按照姚名达之说法,当天九时上第一课,听先生讲《说文》,大家就被他之“妙解”惊服了。但最令同学们敬佩的地方,还在于王国维平时亲切平等对待后学,王氏不以名家自居。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老实态度,对待学生。王力回忆他那时留着辫子,戴着白色棉布瓜皮小帽,到了冬天,棉袍上勒了条粗布腰带,一副私塾“冬烘先生模样”。王氏讲书经(即《尚书》),当堂告诉同学“这个地方我不懂!”谈到学术问题,他直率地说:“我的研究成果是无可争议的!”这就更加赢得了师生们的敬重。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首届的即有杨筠如、余永梁、吴其昌、刘盼遂、周传儒、徐中舒、方壮猷、高亨、何士骥、姚名达等近三十人。第二届的有谢国桢、刘节、陆侃如、王力、戴家祥、卫聚贤、朱芳圃、姜亮夫等三十余人。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在人文学术领域皆作出了杰出贡献。回顾昔年受教于王国维,大家皆敬仰不止,并由此而养成敬业乐群之学风。王氏门人徐中舒尝谓:“民国十年,余在上海得瑞安孙仲容先生所著书,其《名原》一篇,雕刻窳劣,所引古文字,率以墨钉替之,每一执卷,辄难卒读,因广搜彝器款识龟甲兽骨文字以补其阙,遂于上虞罗氏所刻雪堂、云窗两丛书及英人哈同所刻‘广仓学窘丛书’中,得读先生所著书不下数十种,于是始知并世学者中乃有谨严精深之大师如先生其人者。民国十四年秋,北京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成立,延先生主讲席,余遂决然前往就学,欲以偿积年愿见而无缘相见之大师焉。初余在南中,颇闻先生尚留辫发,至是验之而果然。先生体质瘦弱,身着不合时宜之朴素衣服,面部苍黄,鼻架玳瑁眼镜,骤视之几若六十许老人,态度冷静,动作从容,一望而知为修养深厚之大师也。时先生方讲《古史新证》,以钟鼎款识及甲骨文字中之有关古代史迹者,疏通而证明之,使古史得有地下材料为之根据,此为先生平生最著名之研究。盖取旧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殷周制度论》诸篇,增定而成。先生操浙江音之普通话,声调虽低而清晰简明可辨。当先生每向黑板上指示殷虚文字时,其脑后所垂纤细之辫发,完全映于吾人视线之前,令人感不可磨灭之印象焉。”(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第455—456页)可见,王国维的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何等之深刻!王国维非常重视直观教学,他尝谓:“教育者,非徒以书籍教之元谓,即非徒与以抽象的知识之谓。苟时时与以直观之机会,使之于美术、人生上得完全之知识,此亦属于教育之范围者也。自然科学之教授,观察与实验往往与科学之理论相并而行,人未有但以科学之理论为教授,而以观察实验为非教授者,何独于美育及德育而疑之?”(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页)王国维在强调教育的直观性时将“美育”提到了一个属于培养什么样人的高度,早在1903年时,他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他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中详细地论述道: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性育)是也。”(《王国维论学集》第373页)

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造就一个“完全之人物”,要造就一个完全之人,教育就必须在智育、德育、美育方面下大力气,方可实现这一目标。关于智育,王国维说:“人苟欲为完全之人物,不可无内界及外界之知识,而知识之疆度之广狭,应时地不同。古代之知识,至近代而觉其不足;闭关自守时之知识,至万国交通时而觉其不足。故居今之世者,不可无今世之知识。(《王国维论学集》第373页)关于德育,王国维说:“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同上注,第374页)关于美育,王国维说:“德育与智育之必要,人人知之,至于美育有不得不一言者。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人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同上374页)这一时期,王国维在上海《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不少关于教育和倡导美育的文章。此处不引。

七、最早提出“美育”的人

王国维在详细深入地分析智育、德育、美育的功能之后,明确指出:“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之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同上374,375页)王国维并附加了一个图,说明教育之宗旨。王氏图式内容为:教育之宗旨,包括体育和心育两个方面;心育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三个方面,最后才能成为“完全之人物”。由此可知,王国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美育,同时倡导德智美体四育并举,而且鲜明地提出教育之宗旨就是培养“完全之人物”。

但是,长期以来,学界总有人说:“蔡元培是我国第一个把美学理论应用于教育的人,是美感教育的首倡者;”(周天度:《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44页)“在我国‘美育’这个名词最早是蔡元培在本世纪初从德文译出的。”(《蔡元培的全民教育观》,载《光明日报》1982年1月13日)不少书刊亦皆如是说。蔡元培先生在《二十五年中国之美育》一文中也说:“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译出的,为从前所未有。”最近还有人提出“最早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教育思想,是近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蔡元培。”(《文明的呼唤———蔡元培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内容提要”)然而,包括蔡元培先生在内的这些说法皆不确切,均有很大误会。应该说,在中国最早提出“美育这个名词的人是王国维。蔡元培第一次提出“美育”这个名词,始见于《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其后发表了此篇文章。先后刊登于《民主报》1912年2月8、9、lO日,《教育杂志》第三卷第十一号(1912年2月10日出版),《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号(1912年4月出版)。可见,蔡氏在发表和出版此篇文章时,已是王国维在《教育世界》杂志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九年以后之事了。

1920年,蔡元培出国考察,在新加坡南洋中学作题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讲演,他说:“前年我国审查教育会,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一)养成健全的人格,(二)发展共和的精神。”他提出此一观点后,又进一步地予以了阐释:“所谓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四育,都宜时时试验演讲,要一无偏枯,才可教练得儿童有健全的人格。”(《文明的呼唤———蔡元培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2l、124页)这是蔡元培第一次明确提出体、智、德、美四育并重,并提出了较王国维更为完整先进的教育宗旨。但即使这个教育宗旨是“前年”(1918年)制定的,亦是王国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十五年后了。王国维与蔡元培之兴学思想,既有时代之差异,又有历史之传承关联。王氏的兴学思想并未超越晚近“变法图存”之思想范畴,他所要培养之“完全之人物”,是以封建道德观念为“德育”之标底的,与蔡元培“养成健全的人格”与“发展共和精神”之兴学思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王国维在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美育,首倡德、智、美、体四育并举,并提出在当时较为先进之培育“完全人物”之教育宗旨,这无疑是对我国现代教育的杰出贡献。

八、装古史与西北研究的卓越成就

王国维给人的印象似乎天生就是一块做学术研究之好料子,一到清华国学研究院执教后,其学术方向即转入治蒙古史和西北地理,致力于四裔金石文献之考释。1925年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教授马衡赴洛河考古,所获甚半,遂将“汉魏石经残石拓本”数十种送王国维考研。他知道王国维会喜欢的。王国维对马衡如此慷慨提供这些珍贵资料,十分感佩,当即致信感谢,并告以初步所得之见解。9月9日,在致马衡的一封信中说:“顷何生士骥到校,携来所赐汉魏石经残石拓本共近七十种,百朋之锡何以加之,敬谢敬谢。询之何生,知兄上月返京并未再赴雒阳,想发掘事尚未有成议。此次所得残石至六七十片之多,可谓大观。然非兄亲往恐亦不能运至此也。汉石经中其一块有阳字及弭字者,乃《小雅》、《采薇》、《出车》二篇之文,弟才阅一过仅能知此,想兄必已考出也。(魏石经中似尚有《无逸》残字,不止《民命》一石,尚未细检。)小字隶书究系何物,兄已考出否?”(《王国维全集·书信》第420—421页)马衡接到王国维之信后,亦将自己“考出”之成果告知了王国维。此后之一段时期,他们多次信书往来,交流学术研究之心得。10月,王国维假沈宝熙藏芗楂书室抄本《蒙古源流》,以校光绪中刻本,复以《元秘史》、《元史》、《明史》等书详为校注。刻本错字累累,端赖抄本正之,王国维原拟写定为校注,与蒙古史料四种并行,后因找不到善本及蒙古原本比勘,未能如愿。门人赵万里说:“余顷见漠南汪睿昌译本,较沈藏抄本尤善,文字多与先生校语合,恨先生不及见也。”(《王静安先生手校手批书目》,见《王国维年谱长编》第458页)王国维的终生至交沈曾植著有《蒙古源流笺证》一书,由张尔田校补付印。张尔田在序文中说:“嘉兴沈乙庵先生与洪文卿、李芍农二侍郎同治西北舆地之学,而于此书研殷尤勤,洪、李书行世最早,先生著述矜缓,丹墨丛残,及身多未写定,其偶落于人间者,吉光片羽而已。先生既归道山,与始与亡友王忠悫相往为之理董。”又在附记中说:“此书写成后,复从赵君万里假得传录亡友王静安校本,静安自识云:“乙丑重九,假沈庵官保所藏芗楂书室抄本,比勘竟,抄本亦有脱落,然文字颇胜于此本也。……细审其本脱误,亦与通行本同,实未大远于先生所据诸本,惟静安简端签语郅精,颇有可与斯笺印合处,今遴其当及小有意者,都载笺中,称王静安校以别之。”(《蒙古源流笺证》,见《王国维年谱长编》第458—459页)可见,王国维在此一学术领域用力甚勤。当然,说王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后转向此一领域,并非自此涉足这一学术领地。其实,王氏长期一直即致力于此,只不过根据教学之需要,将多数精力向此一领域倾斜罢了。如王氏除了蒙古史和西北地理学研究之外,是年秋,还撰写了《克鼎铭考释》,复草成《元朝秘史地名索引》,并写成《元朝秘史》跋,稍后,又跋《蒙鞑备录》,撰《鞑靼考》等。其实,王国维不论在什么时候,皆是多学科同时并进。只是在某一个阶段,他的学术表征之方式有所差异而已。就在这一年的12月16日,王国维正在研究元史,急需《黑鞑事略》等一些参考书,遂致信罗振玉,信说:“造辟之言,不知能有效否?近日风云又变,故道途恐有阻滞,故不敢赴津。前借之书,现已由上海寄到,故可无需矣。公前所印《黑鞑事略》如有存者否,乞赐一本。内人返南,殆已一月无音信,目下或者北来,稍迟则道路或不通矣。李文诚《元秘史注》纰谬甚多,与其所著无异,培老(沈曾植)乃盛称其人,殊不可解也。”(《王国维全集·书信》第425页)此前,王国维亦尝写信给罗振玉,说自己近来“颇力于元史,而功效不多,将来或为考异一书,校之凤老之《新史》,或当便于学者。”(同上书第424页)王国维的确精力饱满,学业成熟,著作彪炳。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尚能有丰厚的学术成果问世,这在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之教师中是不多见的。王国维作为载誉国内外的国学大师,其学术遗产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所研究。他撰写的《清华学校研究院讲义》,前些年被发现,其内容共二十八篇,有的不过虽尝发表,但已不易见到,多数则没发表过。它是王氏研究甲骨钟鼎文之结晶,复系统记录着王氏在清华的学术生涯,是研究王氏的一部重要文献。现在,该讲义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书后附有吴其昌、刘盼遂等门人的“讲授记”或“学书记”,还有北大教授裘锡圭撰写的《前言》和季镇淮撰写的《跋》。该书“简介”称《古史新证》系王氏在清华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代表了一代大师学术生涯之终点,书中所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影响至为深远。

同类推荐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 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

    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

    《苏天赐文集一:著述画论卷》的字里行间表现出苏天赐先生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对于恩师林风眠先生、对于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对于终生为之献身的艺术教育事业独到的论述和发挥,见解深刻、感情真诚,体现出苏先生的艺术文化理念和重建中国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的信心。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中国农民思想家

    中国农民思想家

    这是一部介绍一位“农民思想家”破冰改革的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地描述了出生于江苏常熟的全国著名乡镇企业家袁勤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时,以人未思先思,人未行先行的精神,冲破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大刀阔斧对当时触动企业神经的各项制度进行改革的故事。
  • 刘洁岷诗选

    刘洁岷诗选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
热门推荐
  • 我升级大脑就是为了追诸葛大力

    我升级大脑就是为了追诸葛大力

    因为被高空坠落的花盆砸到主角庞铉意外升级了自己的大脑,开始了他的学渣逆袭之路。。。。。。女神是我的!!!庞铉:我本来就是个天才,可惜天妒英才。但我现在不是从前的我了,哥换了个脑子。。。。。。
  • 无助的青春

    无助的青春

    青春可以叛逆,青春可以挥霍,但更多的是无奈,无助。
  • 承认吧,你爱我

    承认吧,你爱我

    爱是人类情感的起源和终结。我们因爱而生,我们为爱而战,我们无怨无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道天帝

    御道天帝

    天界仙尊独子楚洛,被未婚妻所害,重生在下界,上一世,楚洛熟读各种秘籍,智慧无双,唯独天生缺脉,不能修炼,这一世,楚洛成就无上圣体,逆天崛起,携带太古道石,御万道,斩万敌。
  • 屠天曲

    屠天曲

    大正王朝立国于三百年前,始于大正太宗,源于神器屠城萧。亡国于三百年后,亡于大正哀帝。时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四国为争夺中原战乱不休,塞外异族,前朝遗族各有算计。且看主角如何在这群雄并起之时,用那失传已久的屠城萧演奏那一曲屠天曲。
  • 情感素材

    情感素材

    “酒吧和绯闻越来越多,朋友愈来愈少;睡眠和裙子愈来愈短,寂寞愈来愈长。无聊不请自到,爱情时常缺席,此中遗憾,就如张岱评西湖,有古刹无高僧,有红粉无佳人。再丰饶的人间市井,没有情感为素材,也是荒芜一片。爱得惊天动地也好,一地鸡毛也罢,就让我们鬼迷心窍谈情说爱。”
  • 败国大皇帝

    败国大皇帝

    辐射科技流第二部。记者:老伯,你幸福吗?老伯:我姓曾,不姓福,但我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记者:为什么老伯:因为科技发达了,工作好找了;房价降了,买得起房子了;医药费降了,不怕没钱治病了;食物无毒无害了,可以放心吃了:坐地铁公交不挤了,出行方便了;空气清新了,不怕得肺癌了;河水清澈了,我可以来河边钓鱼了……还有好多好多,我都说不完,但最重要的是我儿子在皇上从国外引进的一亿美女中找到了对像,终于不打光棍了。记者感叹: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了白天这个好皇上啊!是他用科技和政策改变了这一切,让我们活在了富强、民主、自由、团结、平等,美梦可以成真的发达世界。
  • 战族传说系列(九)

    战族传说系列(九)

    巢湖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艘甚为宽大的游船,若是细加辨认,竟可看出此船是由数艘小船拼接而成,却拼接得极为严密,浑如一体。在这艘奇异的游船中央,有一顶红色的怅篷,帐内透出柔和的灯光……
  • 瘦子(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瘦子(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尼克和诺拉,退休私家侦探和他有钱、聪慧、善良、对他过往私探生涯非常好奇的太太,来到纽约度假,没想到被卷入多年前的老主顾、发明家魏南特先生有关的一系列凶杀案件,而魏南特先生始终没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