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300000047

第47章 学界巨子(1)

一、“一代宗师”之称誉

蒋天枢在谈到先师陈寅恪先生时尝谓:“先生于学,既渊且广。”确乎如此,陈寅恪先生的博洽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的。他通晓蒙、藏、满、日、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英、法、德等十多种语文,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他先后从事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研究,著述精湛,在学术上开拓了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我国20世纪的学术巨子,享有国际盛誉。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在《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中明确指出:“……寅恪先生为一代史学大师。这一点恐怕是天下之公言,决非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私言。怎样才能算是一代大师呢?据我个人的看法,一代大师必须能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世之先风,踵事增华,独辟蹊径。”季先生所言陈寅恪乃“一代史学大师”,亦即“一代宗师”之意。季先生在《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30页还写道:“陈先生是学术巨人,在他的范围之内,无法超越。”陈寅恪先生1926年至1937年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授课时有“教授的教授”的美誉,这是因为在他讲课时研究院主任吴宓风雨不误一定前去听讲,朱自清教授也前往听讲,北京大学的外籍教授钢和泰(1877-1937)虽然不懂汉语,但通过翻译也前来听讲,很少缺席;周一良教授曾到清华偷听过陈寅恪先生讲魏晋南北朝史的课,他回忆道:“第一堂课讲石勒,提出他可能出自昭武九姓的石国,以及有关各种问题,旁征博引,论证紧凑,环环相扣。我闻所未闻,犹如眼前放一异彩,深深为这所吸引。”(《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58-159页)当时清华大学部的教授及学生不来听讲的,是因为他们听不懂,凡是能听懂的青年教师则是一定要来听讲的。陈哲三在《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中转述蓝孟博的话写道:“民国二十二年我在日本,有天在东洋文库吃饭,饭后大家闲谈……白鸟(库吉)说:‘蓝君你认不认得陈教授?’

我答:‘是不是陈援庵先生?’

他说:‘不是,是陈寅恪先生。’我说:‘那是恩师。’白鸟一听马上隔桌趋前伸过手来。白鸟在日本史学界,被捧得如太阳,如何对陈先生如此佩服尊敬呢?他说了,他研究中亚问题,遇到困难,写信请教奥国学者,复信说向柏林大学某教授请教,而柏林复信说应请教中国的陈寅恪教授,当时钱稻孙度春假来日,正住隔房,他说可以代为求教陈教授,钱的春假未完,陈教授的复信已到,而问题也解决了。他说如无陈教授的帮助,可能至死不解。”(《追忆陈寅恪》第88—89页)从以上这些引文,足可见出陈寅恪先生绝对是无愧于“一代宗师”之称誉的。

二、“国宝”称谓之由来

我们有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传统,故将十分杰出的人才比喻为“国宝”。正如《荀子·大略》所言:“口能言之,耳能行之,国宝也。”(见《诸子集成》第三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328页)为此,称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为“国宝”就不觉得奇怪,反而觉得陈先生当之无隗。陈寅恪先生的弟子程靖宇在《国宝云亡———敬悼陈公寅恪先生》一文中说:“国事突变,(1948年12月)政府派飞机降落北平城中迎接胡公适之、梅公月涵、陈公寅恪、袁公守和(同礼)等‘国宝’,飞至京沪。(寅恪)先生因陈序经先生出长穗城岭南大学,强被邀至于羊城之河南。先生在战时应牛津之特聘,主讲东方汉学,全欧汉学家云集于奥格司佛城,女史学家陈衡哲先生评之曰:‘欧美任何汉学家,除伯希和、斯文赫定(地理考古)、沙畹等极少数外,鲜有能听得懂寅恪先生之讲者。不过寅公接受牛津特别讲座之荣誉的聘请,至少可以使今日欧美认识汉学有多么个深度,亦大有益于世界学术界也。’此评不为时人知,余战后在上海中研院办事处后住宅中,亲闻于衡哲女士者。”(《追忆陈寅恪》第240页)这是最早把陈寅恪先生称为“国宝”的文字记载;不过这已经是在陈寅恪逝世一年以后写的,当时程靖宇在海外,并不知陈先生辞世的讯息。当然,在陈寅恪先生还健在的时候,大陆也曾出现过传说他是“国宝”的事。其一,50年代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苏联访问,闲谈时斯大林向毛泽东打听陈寅恪这个人,从表情看非常关心;毛泽东答应回国后查找,后来经查知在广州的中山大学,便嘱广东当局要好好优待。其二,周恩来有一次在正式场合说过,光是凭陈寅恪不乘蒋介石派来的飞机去台湾这一点,陈寅恪的所有问题皆不成问题。

斯大林为何提起陈寅恪先生呢?据说原来在他的著作《中国革命问题》一书中,引用过陈先生著作中所提供的一些资料。这的确是十分荣耀的事。称陈先生为“国宝”的典故即源于此。后来在经济困难时期,时任中南局书记的陶铸和著名学者、当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的杜国庠皆称陈寅恪先生是“国宝”,并亲自下令予以特别照顾。如此看来,“国宝”之说,谅非虚假。(参见贝司《一面之缘———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追忆陈寅恪》第347页)1963年3月18日,中山大学向询问陈寅恪情况的广东省委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详细开列了每个月护理和照顾陈寅恪生活所需开支的费用及物品,请求省委拨专款。这份报告其中有这样的内容:“1.考虑到附单所列药物和副食品不少是进口,请省委每月拨些专款作为购买食品和支付护士工资费用。2.每月所需副食品亦请省委批转有关部门按月供应。陈教授每月所需副食品和费用(附单)鸡:四只,估价三十二元,约一星期送一只。鸡蛋:五斤,十元,每天二只。水果:十五斤,十二元,每十天送一次。鱼:十斤,二十元。蘑菇:十五斤,十五元。黄油:一斤,二十元。护士:三人,一百五十三元。合计:二百六十二元。另:进口老人牌麦片一罐,进口可可粉一罐,陈教授需用药物(进口)。”(原件藏广东省档案馆,见《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版,第390-391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计划给陈寅恪先生供应的食品,这个分量,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算过得去,更何况是1963年。中国高层对陈寅恪的询问确是厚待了这位公认的“国宝”,这是历史的事实。我之所以绕了这么大的弯子引述学界对陈寅恪的评价的文字,就是要说明陈寅恪先生的确是一代宗师,当然也是国学大师。但学界也有人认为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而是史学大师。他通晓数十种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字大师,这比国学大师更加难能可贵,更加值得尊敬。(见《文汇报》1997年10月14日蔡尚思文:《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其实,在我看来,史学大师其实也就是国学大师了,国学大师乃近现代中国有学问的大宗师之意。因之,以训诂考据为特征的“汉学”,固为国学,以探究议理心性为特征的“宋学”及兼擅汉宋者,亦为国学。前者如康有为、章太炎、刘师培、黄侃,后者如陈寅恪、马一浮、柳诒征,而以中学(包括经史子集)为依傍,以西学为镜鉴,旨在会通和合建构新的学术思想体系者,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熊十力、冯友兰、钱穆、牟宗三、梁漱溟等,当为更具时代特色之国学。陈寅恪先生辉煌的学术成就,继承和发扬了清代乾嘉学派和欧洲近代研究梵文、佛典的传统,以其深厚的文、史、哲以及语言文字知识,融会贯通,纵横驰骋,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史证等方面达到了堪称世界一流的境界。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汪荣祖教授尝谓:“我感到陈先生可以超越,又不可能超越,可以超越,固陈先生之后必定还有伟大的中国史家出现。但陈先生不可能超越,固陈先生的特殊成就不可超越,就像没有人可能再写一部超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正是因为如此,上海师范大学虞云国教授感慨万千,撰写了一篇题为《世间已无陈寅恪》的文章,其文末尾指出:“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文化巨人陈寅恪构建的文化意象也将是永远绝后的。”认为陈氏是无法超越的,也就是空前绝后的。陈寅恪先生在1965年秋天曾作一首七律,当时他的传世巨著,“自验所学之深浅”及抒发心曲的《柳如是别传》完稿一年,也正是“文革”引而未发的时节,他写道:“新秋景色旧山河,七六年华一梦过。蜗角风云金鼓振,牛衣涕泣病愁多。武陵虚说寻仙境,子夜唯闻唱鬼歌。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陈寅恪文集·诗集———附唐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5月版,第17l页)诗的最后“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两句,正是陈寅恪自叹无人传薪,由此亦可表明“一代宗师”———“国学大师”,无人能企及。故我说“一代宗师”已包括“国学大师”矣,如果非要将“史学大师”与“国学大师”分开不可的话,那么,我说陈寅恪既是史学大师,又是国学大师,二者皆兼于一身。

三、卓越之成就与精进之方法

下面,我们将从陈寅恪卓越的学术成就与精进的研究方法介绍来进一步了解陈寅恪。

同类推荐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红星照耀中国(少年版)

    红星照耀中国(少年版)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红军的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由于其对历史的权威记录,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准确预见,本书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名著,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2016年,本书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
  • 古诗咏赣榆

    古诗咏赣榆

    《古诗咏赣榆》收集了古代吟咏赣榆的诗词作品,并加以注释,另作了作者简介、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栏目,增加了可读性,便于读者理解其中的意蕴。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大美赣榆、山海奇观、夹谷啼莺、徐福逸韵、民生物语。
  • 忘不了那栋蓝房子

    忘不了那栋蓝房子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对十几名留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种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特别详述,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王枫的父母在国营企业里工作。她小学毕业那年,武汉取消了考试升学制度,改为直升初中,就近入学。但教育资源有限,家长们的眼睛还是死盯着那几所重点中学。取消升学考试的初衷无疑是良好的,其目的是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但结果丝毫不会使竞争淡化,只是改变了方式而已,把竞争由孩子转嫁到家庭,家长的压力突然增加,也更加无奈。比如家长会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班、体育班,因为各种各样的证书会增加孩子进入重点中学的砝码。
  • 我的天空你的城

    我的天空你的城

    和风乍起,吹皱一纸桃花笺,梵音如水,看不尽草长莺飞。在时光签上写下有你的凡尘,从夏云冬雪到秋之斑斓,关于青春和爱情的记忆终将沉淀,凝固成一幅斑驳的画。滚滚红尘中寻找岁月的痕迹,青春的稚拙翻出词牌中久违的感动,一个梦让烟花不落,理智的剑挑不断牵肠挂肚的情结,一城终老的愿几世流转,年华是辗转的落寞,醉了相逢的泪眼。云淡风轻,鱼书凭寄,空等的轮回开出寂寞的莲花。水过无痕,青丝暮雪,弹不断相思的五月。躲在繁华背后看笙歌散去的黄昏,跋涉的足迹散落在彼岸,寂静的夜,刻画一个有你的细节……行走在季节深处,寻找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热门推荐
  • 幻陇

    幻陇

    26世纪,世界格局发生巨大的转变,各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古老的帝国制,而当今的人类也日益强大起来,经过了数万年的演变后,一种奇特的物质在人体中衍生——幻陇,新的时代,新的纪元,新的征程就此拉开帷幕。
  • 魔法奇师

    魔法奇师

    诺,魔法的意义,你认为是什么呢?No,No,No,不是在于这个魔法的威力也不是在于魔力的使用而是在于使用魔法的内心。然而魔法学院中微不起眼的导师居然是??详情请看本书。
  • 天使计划..more

    天使计划..more

    薰衣草不再单纯地等待爱情,薰衣草少女童曦努力地去争取爱情——用自己的温暖去融化他冰封的心。酷帅又冷酷的何天羽遇上单细胞动物童曦,似乎看到当年的薰衣草,莫名的熟悉与记忆涌上心头。上帝与天使们亲自下凡,(是不是太夸张了??)为这段姻缘牵起久违的红线……
  • 通天神相

    通天神相

    为了一本相书,一夜之间,方家被灭门。只剩下方烨主仆二人前往宗门。此后,方烨通天命,悟神武。原本只为了复仇的方烨,却命中注定遇到更强大的敌人。算得宝物尽收囊中,推出功法应有尽有,曾拥有绝世佳丽,也曾踏过无数枯骨。一忆便是千古事,一眼望去未知路。此生无限拥有,也无限失去。看过无数人眼中的痛苦,尝过无数人心中的幸福。此生无愧为神相二字。所以便成,通天神相。
  • 快穿之这个系统有猫病

    快穿之这个系统有猫病

    墨羽烟,身为快穿位面总部的特级执行者,步入自己从未涉及到的女配界面,凭着自己从女主位面学到的技能,把整个界面搞得翻天覆地。墨羽烟:我很善良的。某系统:呵呵,我信了你个鬼。墨羽烟一脸不在意:我跟你一点都不熟好吗?我堂堂鬼医圣手,还会怕你一个小系统!?且看她如何在这些个位面中活得潇潇洒洒!嗯!?帅哥你谁?歪歪歪!哪怕你长得很漂亮,你也不能上来就动手动脚啊!某系统一脸怨恨:这个狗粮我吃够了!
  • 绝品桃运高手

    绝品桃运高手

    莎士比亚说过,大丈夫男子汉能屈能伸,陈皮不仅能伸而且还能硬。五年带着使命走出长白山,陈皮重回都市,一洗五年之仇。
  • 幺弦孤韵

    幺弦孤韵

    “我时常在想:要是这个世界,没有了我会怎样,你们还会不会为情所伤……”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她们离得这样近却又是那么远,天涯——咫尺——天涯,只可谓是千山万水访君难。她假装自己变成世界而他却再也回不来了,她是那么容易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失无所失,是的,她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 旷世医仙之归来

    旷世医仙之归来

    阳城空降了一名女医仙,那医仙奇怪的很,常以面纱遮容。阳城里的人以为,是怕她那副丑容貌挡了她的生意。某日突然传出女医仙嫁进了御史府,世人皆叹:真是可惜了夜阑公子那副好皮囊~但是夜阑并不这么认为,他的这位新娶的夫人可是个大美人。直到有一日他才发现,面纱下的真相竟然是复仇。他,最爱的夫人,亲手设计杀死了他所敬爱的父亲。“琉璃,你走吧,我怕我会忍不住杀了你。”“……”当二人再次相遇:……——今生原为戏中死,余世何如一梦中。
  • 上古群英谱

    上古群英谱

    盘古开天,巫妖大战,封神之战,后羿射日无数的史诗再现洪荒时期的故事,缓缓为你打开
  • 山贼改造计划

    山贼改造计划

    啊,穿越到山贼窝?啊,契约了山贼头? 啊,还要接管山寨? 不,我辈学子,正道的光! BGM!起! —— 本文又名《开局就成亲?契约的女山贼头子怎么这么强!》 《正道的光!照在了修真界!》 《我真没想在修真界开火锅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