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66500000008

第8章 千年果

那是近20年前的事。1981年4月,林业部邀请张天民、张笑天、古华和我去西双版纳访问。在领略了热带雨林的风光、参加了激动人心的泼水节之后回到昆明。他们去四川攀枝花,继续原定的行程;我却因与胡铁卿有约,要去川西参加考察大熊猫的活动。刚巧,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催《呦呦鹿鸣》的校样,尚有一半没看完,那时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假期有限。权衡一番,只好与朋友们分手,在昆明看完校样,然后赶往成都。

到达成都的第二天,铁卿就和我踏上了去川西的行程。先去平武的王朗,然后去九寨沟、黄龙,再过草地到马尔康,经夹金山翻越巴朗山,到卧龙……雪域高原奇异的风光,悍豪放的民风,大熊猫神秘的生活,胡铁卿那种献身于自然保护事业的精神,都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也是在卧龙结识了大熊猫专家胡锦矗,以至引发我以后五六年中多次深入川西,参加对大熊猫的考察。这也是后来写作《大熊猫传奇》的原因之一。

记不清是在卧龙,还是在途中,我和铁卿谈到去云南的收获,同时也流露了没能去成攀枝花的遗憾,因为已听说那里有一片天然的苏铁林。不仅是因为铁树古老、珍贵、稀有,仅想象一下,五六万棵拂动着青翠羽叶的铁树林,那该是多么蔚为壮观的景象!

铁树又名苏铁,据说它非常喜爱铁元素。如果有铁树萎靡不振,埋铁在旁,便能使它苏醒奋发。其羽状叶特别迷人,初生时面上密布金黄色的茸毛,长大后向四面披拂。挺拔的树干,扶苏般的绿叶,特别惹人喜爱。

他安慰我,有心者事竟成。攀枝花并不遥远,一定有机会去。然而,攀枝花在川南,川西的山道又是那样艰险,几次都没去成。新的生活视野,已淡化了对那片铁树林的怀念。

大约是第三次到川西。有天,胡铁卿很郑重地说:“送你一件礼物,把手伸出来。”已是很熟悉的朋友了,当然遵命。

他将一个宝贝轻轻放到我的掌心。粉红色的,没有一丝杂色,如鸽蛋一般大小,是那种非常流畅的椭圆。很美,是宝石?分量并不重。是鸟蛋?也不像。

是什么珍贵的宝贝,才值得他如此郑重呢?

我将它小心翼翼地翻来覆去打量,又迎着阳光照看,并不透亮。川西是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常有你意想不到的事物堵在你的面前。

“千年果!”他微笑着说。

我更迷茫了,刚才也想到了香榧果、榛子、银杏果,但形状和颜色都不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千年果”。

“平时常说什么花千年才开?”他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法了。

“难道是铁树的果实?”

“要得,要得!对头,对头!”川腔、川语、川调。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喻义为难得、千载难逢、吉祥如意。铁树的种子有理由称之为“千年果”。《西游记》中美猴王猎食的美味蟠桃,为千万年开花、结果,只不过是神话。其实,铁树也并不千年才开花、结果,甚至可以两年开一次花。它的故乡原在热带地区,生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不耐寒。水多了,土的渗水性能不好,容易烂根。它不分枝,只在顶端才生发出如凤凰尾羽的一簇绿叶,绰约的风姿,备受人们的喜爱,又有美名“凤尾蕉”“凤尾杉”。在北方,气候较为寒冷、立地条件又不好,几十年开一次花也是难得的,以致有“铁树开了花,哑巴也说话”的民谚。

他真是个细心的真挚的朋友。几年前的事难为他还一直放在心里!是他托朋友从攀枝花带来的。没见到那漫山遍野的古老植物,也没想到它居然有宝石般的种子,温馨甜蜜之情油然涌动。我带回家中珍藏,这确是一颗对大自然的向往、友情的宝石。

1998年7月,再次探访西双版纳。从中缅边界热带雨林架设的“空中走廊”回来后,又一次到达勐仑热带植物园。近20年的时空差距,使我几乎已认不出这片栽种奇花异木的地方了。当年采访过的几位朋友,多已到领导岗位或外出考察。保护区的刘林云找到了小何。他是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我们首先从热带植物布局谈起,尤其是对如何培育以根包石、塔包树的园艺,以及所取得的专利谈得非常融洽。我们也兴趣盎然跟随,听他介绍如何利用榕树气根绞杀其他植物。在热带雨林中,榕树气根就是利用缠绕,将番龙眼、青梅、团花木绞杀,争夺一片可贵的立身之地和阳光。而园艺家们却异想天开,以它造出奇特的景观。这种巧夺天工的构筑令人叫绝!

但我感到,小何还没展示他的最得意之作。刚在绿树中拐了两个弯,小何驻足,我差一点撞到他后背。循着他的目光看去,眼前陡亮:

灿烂的阳光下,一片碧绿的羽叶,如孔雀开屏,似凤凰展尾,树前几簇艳丽的树叶、花朵,将其衬托得耀眼夺目。它们两两相依,中间有石,石上“铁树王”鲜红的石刻如雷火电石,激在心灵的深处。近20年的思念,相见时却是如此突兀,惊喜交加。我做了几次深呼吸,希望平息心潮的涌动。

铁树是常绿乔木,它在两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与恐龙同时在植物界称霸于地球。恐龙突然消失之谜,人们至今还沸沸扬扬地争论着。铁树虽然历经了严寒,残酷的生存竞争使它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仍然还生存着,共有9属100种,分布于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我国有1属9种:云南苏铁、四川苏铁、攀枝花苏铁、海南苏铁、篦齿苏铁、华南苏铁、叉叶苏铁、苏铁。

此处铁树,当为云南苏铁。小何说,它的树形和叶子,比之其他苏铁,特别优美。铁树是雌雄异株。你们看这四棵两两依偎,外侧的是雄树,里侧的是雌树。雄树高大,雌树端庄,他正俯身,向她倾吐心扉,虽然默默无言,却又柔情万种。

一群熙熙攘攘的游客来到树下,争相留影纪念,打断了小何朗诵的美丽的爱情诗。

“铁树王高寿多少?”有位小青年来问。

“我们测算过,估计在一千三四百年!”小何答。

他一伸舌,但又说:“树不高,只不过五六米;也不粗嘛,直径六七十厘米的样子!”

“树高是7米。你见过比它更粗、更高的吗?”

那青年也无以为答。这大约也是最好的答复。但小刘诡异的微微一笑,还是没逃过我的眼睛。

1981年来时,没见到它。我希望能引出故事。

小何说:“它是1990年才移来的。西双版纳是搞植物引种和园艺设计、种植的乐土。我们每年在山野的时间多,大自然是最慷慨的,只要你不畏艰苦,收获总是在向你招手。

“那天,我在勐养大渡岗乡小河箐一带考察。时近傍晚,正准备返程时,云中露出夕阳,顿时霞光满天,映得傣寨后的一片山野特别美丽,翠绿的蕉林燃成了红艳,在迷离的光彩中,有种树冠很惹眼,仔细看去,晚霞瞬息变幻……

“第二天一早,我又去了。在一片香蕉、槟榔的山坡上,发现了我从没见过的高大的铁树。那种喜悦就像探宝的人,突然见到了宝藏。傣族老乡说,这是他家的自留地,没有把它们伐倒,是因为它长得很美,又是寿星,图个吉祥。而且,它的嫩叶还是爽口的蔬菜。傣族人民对森林的认识饱含着哲理,常令人叹服和惊讶!森林就是他们的家园。粗略地统计和考察之后,我急急赶回来了。我去向老先生们请教,他们都有几十年的野外考察经历,证实了确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最高大的铁树王。

“经过一段思考和筹划,我想在园里建立铁树王小区,使这古老孑遗、树形优美的植物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异地保护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项重要的措施。说实话,我们都担心铁树王的命运。我将计划正式申报。计划当然非常诱人,经过论证后,最大的担心是工程太大、太难,移栽后能否成活,万一有个闪失,那就成了‘千古罪人’!但是,有位搞引种的王老支持我,又去实地勘察、测量、选择迁移路线,制订了详细的方案。

“我们在园内先选了块地,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地方,挖坑、消毒、施肥。

“听说要将宝树运到植物园供人观赏,全寨子的老乡都来参加修筑道路。那份热情让人感动,我也感到了压力。大型机械是无法开到山上的。首先是架起了20吨重的滑轮吊车,并且根据树的高度,造了个很大的木床。为了增加成活的几率,尽可能地多带原土,挖了3米多深。球状的根部,直径竟有2米多。仔细地将根部包扎好,然后用滑轮慢慢吊,一分分、一毫毫地往上提,再慢慢放倒,置于特造的木床上。然后再使木床往山下滑动。傣族老乡、移植工程人员没日没夜地苦干,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它运到了公路上!那半个月,真是食无味,夜无寐!

“满腔的希望和铁树王一道栽下了。几乎每天我都要来看一看它,外出考察归来,先是来看望它,然后才回家。是的,它的叶片依然碧绿,但理智、科学告诫我:这只是假活,成功与失败,要两年后才能见分晓。

“两年过去。有天,我突然发现它的顶端已孕出了花蕾,乐得手舞足蹈,逢人便说。不久,2月中旬,那花开放了。鲜黄的花序焕发神采,雄树花序为圆锥状,像是成熟的玉米棒,高达七八十厘米,直径有20厘米左右。雌花花序为扁形球状,由一蓬羽状心皮组成,高在二十八九厘米,直径有二十四五厘米,初带绿色,渐为淡金。远远看去,像是一朵硕大的黄菊。可以说一件趣事,铁树花蕊中的精子,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仔细观察,肉眼可见,有0.3毫米长,似只陀螺,能在花粉管的液体中自由游动。花清香,引来蜂蝶。花期之后,雌树结出了果实。

“花与果实有力地宣告:铁树王移栽成功!

“顺便说一点,铁树王移栽的成功,其中的技术与经验对目前正在兴建的昆明世博园里的大量的植物移栽,也不无借鉴。”

小何娓娓细谈时,一拨一拨的参观者在铁树王下拍照留影,毫无疑问,这是公民在投票、在嘉奖!

我们原来并没想到移栽一棵树竟然有如此浩繁的工程,需要动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通过小何的叙说,我才知道移栽的过程,就是人类和自然的颂歌,就是一次保护自然的宣言!

探访了闻歌起舞的“跳舞草”、美艳的雀舌花、奇异的鹿角蕨、见血封喉和血的圣药龙血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植物园,因为还要去石灰岩雨林考察。

傍晚,赶到了濒临澜沧江的橄榄坝,也是了却久已向往的心愿。1981年参加泼水节时,因为采访日程的冲突,没能与几位同伴由景洪乘船来此,一直深为遗憾。寺庙金光闪闪的佛塔、槟榔的婆娑风姿、街头摆满的热带水果的浓郁芬芳、傣族姑娘的花伞,无处不洋溢着傣族风情。

散步时,我有意提起植物园的铁树王,小刘忍不住了:

“那只是他们那时见到的最高、最古老的铁树王。”

我放慢了脚步,只是偏过头来注视着他———那表情中有些委屈,甚至愤愤不平:

“在植物园称王的,不才7米高吗?很平常。我见过的有16米高的。”

我停住了脚步,很急切地问:

“哪一年,在什么地方?”

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调整了一下情绪,才说:

“1996年,我在野外进行课题考察。到了勐源,那是片石灰岩山,喀斯特地貌很典型。石灰岩雨林的特色,你们已看过了。也是一天的傍晚,我们发现了一片天然的原始铁树林,面积有1平方公里多。粗粗地看了一下,树高大多在六七米。还有更为高大的,那么一大片羽叶,那么一大片古拙的树干所组成的景象,不是亲眼见到,是难以想象的壮观,难以说清当时的感觉。离小腊公路还有七八公里,又没带野营的装备,我只能草草结束考察返回。

“过了一段时间,我邀请了植物园的陶老师再次去那里考察。其中最高大的一棵铁树,高16米,离地9米左右,分了四杈。我伸开两臂还没能环抱过来,基围有2米多。羽叶组成的巨大树冠浓郁、奇特。树龄应在1500年以上。陶老师兴奋不已,连说:‘真正的铁树王在这里!’

“我们正在计划,建立一个天然的铁树王植物园。

“在西双版纳对生物的多样性,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我们在野外考察,每年都有新的发现,这是片神奇的植物王国!”

小刘慷慨激昂的结束语,很具震撼力!

生活中的故事,真是层出不穷,起伏跌宕。

新千年的1月初,我和李老师乘火车去深圳,《深圳科技》主编、朋友徐世访到东莞车站来接。他途经光明农场办事,罗场长热情相邀。得知我醉心于大自然,他叙说了在故乡偶然发现一棵钙化木化石的故事。之前,我只知道有硅化木。在新疆卡拉麦里山,瞻仰过硅化木的风采,那棵硅化木很粗壮,直径有1米多,红色的,如玛瑙一般,树纹、年轮历历可见。可惜,我们却坐过了站,没能去探访数十平方公里遍布硅化木的大戈壁,深感缺憾。去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一眼看到一巨型建筑物门前,陈列一个面已打光的硅化木标本,我立即猜想那不是地质博物馆就是自然博物馆。后来问翻译,她证实了我的猜想,但却无法回答它来自何处。一座国家博物馆,以硅化木作为徽标,足见其价值。现在又听说有钙化木,当然惊喜。因为罗场长说是经过专家鉴定的,又特意取来了一块,那结晶体与硅化木确有不同,色泽也明亮得多。他甚至说,有位识宝者说,钙化木的上品已是宝石一类了。谈话间,世访说,深圳有化石森林区,我更惊讶。记忆中,在我国还没有哪里建立过化石森林区,他们无法回答是哪种化石,这也更引起我去探访的愿望。

在完成了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之后,海天出版社旷昕总编辑邀我们去出版社小住。旷昕是位热情、诚挚的书生,为出我的一本书,前年曾见过一面,相互通过几次电话和书信。他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类出版物很有见地和胆识。我和他感到心灵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与他交谈是件愉快的事。同时,出版社还有几位朋友也很想看看深圳的红树林,特别是化石森林区。

化石森林区在深圳仙湖植物园中,植物园在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麓。出发时,旷昕和于志斌同时遇到了急事。我请他们让我自便,因为徐世访已在联系那边植物研究所的一位教授作向导。快到沙头角了,车才向左边拐去。

植物园的大门建在山口。进去找到了植物研究所,一问,才知那位教授去海南考察未归。既是山口,至少有两条路,幸好买票时要了张导游图。仔细看了导游图,才知道化石森林区在植物园的最深远处。我俩长期在山野中跋涉,习惯于徒步登山。以野外的经验,我想从山林中穿过可能是条捷径。李老师考虑到几天来在野生动物园工作得很累,又背了较重的摄像器材,下午还有别的项目,最后选择了左边的公路。山不陡,路却漫长。到达高处,才看到左边有一山谷,似是农场;右边有一大山谷,一湖绿水映着环山,才知整个山谷构成了植物园的主体。水仙湖是核心区,风光绮丽。植物园正在兴建中,杜鹃区的品种不算多,且有的是刚栽不久,药用植物区正在施工。它的主旨,似偏于旅游。寻找化石森林区时,登高眺望,李老师突然发现,远处山坡森林,竟是一幅中国地图,原来是香港回归纪念林。下方,石林参差,应是化石森林区了。

弃公路,从山间小道下山,过十一孔桥,眼前一片化石林立,工人还正在竖立新运来的化石。这些都是沉睡了一两亿年的古老森林中的成员,其色有灰白的、黑色的、赭红的。高者有一二十米,低矮的都是断裂后留存的。断裂较严重的,只好横卧地下。有主干矗立,也有保存了杈枝,树节、树洞历历可见。也有数块横断面已经打光,游人争相去数年轮。

我和李老师分头考察,从已标明的说明看来,都是硅化木,产地主要来自辽宁、河北、内蒙,只有西北角一棵是新疆的,虽无说明的标牌,但因我曾在新疆见过,一眼就能认出。它的树节断裂后留下的横断面上纹理最为清晰,显然是棵松类的树。这些化石的原木,有紫杉型的、云杉型的、新丘叶枝型的、宽孔异木型的,不由得使人想起,在白垩纪和侏罗纪的一亿至两亿年前,当年的辽宁、内蒙、河北还是林木参天的富饶丰美之地。

时间已近中午,我们也找不到解说员,只能和正在施工的工人聊聊,很不满足地离去。

依导游图上的路,想寻一吃饭的场所,然而到达湖边,却没有找到。吸引我们来此的化石森林区已经看过,干脆出园吧。询问一位保安,说是上面有中巴可乘,只好循着一片竹林小径前行,见一片棕榈园,绿草茵茵,假槟榔、大王棕亭亭玉立,非常喜人,不禁放慢了脚步。刚出林,坡地上铁树鲜黄的花盘耀眼,树虽只有二三十厘米高,但羽叶厚密,尤其是难得目睹铁树鲜花怒放。这是一棵雌树,扁圆形,是由团成一簇的似是花蕊的羽状心皮组成。当时只觉得是意外的收获,李老师很兴奋。在她频频按动照相机的快门声中,一种奇异的感觉突然闪现。我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就大步爬坡,向另一方向转去;没走多远,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喜得大叫:

“李老师,快来!”

她气喘吁吁地跑来:

“啊!好高好大的铁树林!”

是的,确是一片铁树林!挤满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山谷,约有几十棵。上方还延续到深山,因有山坡和树林遮挡,无法看清。

还留有支撑的木架,显然是异地移栽的。粗壮的树干顶端的羽叶虽不甚丰满,但我们刚从严寒的北方而来,那翠绿特别耀眼夺目。

“苏铁皇!”李老师有新的发现。

一点不错,一棵树下岩石上确实刻有“苏铁皇”三字。又是一棵铁树王!设计者是否知道西双版纳已有了“王”,因而另选了“皇”呢?

称皇者,高有七八米,胸径总有六七十厘米,挺拔、雄伟,像是棵雄树,其旁还有棵身高稍逊者,但却比它粗壮,似是棵雌树。但因没见到花,无法断定。正寻找园内工作人员时,才发现了“国际苏铁保存中心”的标牌。尽管想方设法也没能找到人向我们作最简单的介绍,但苏铁的珍贵以及在国际植物学界的地位,已从标牌中表露出来。然而,作为国际保存中心,每棵铁树下竟然没有树种说明的标牌,毕竟是件非常缺憾的事情。我们既有喜悦,又怏怏不快地离开了那里。

晚间看电视,深圳地方新闻栏播报了在塘朗山上发现野生仙湖苏铁种群的消息,画面上出现了它美丽的形象。太巧了。据说,这种苏铁因仙湖植物园栽种了两棵而得名,多年来并未发现野外还有生存。专家们只是估计在广西、广东和湖南交界处可能有,但一直没有找到。那两天几乎各报都在刊载新发现的各种报道。

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深圳了,正在收拾行装时,电视上又播报,因前面的报道,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报告,说是另一条山沟有众多的类似植物。再去探查,是一个更大的野生种群,至少有200多棵。经中科院华南植物所刑福武教授鉴定,确实是仙湖铁树的野生种群!

寻找铁树王的故事竟然如此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但我决心还是要去攀枝花,看野生的最大的铁树林!我相信这个故事肯定还没完,人类对大自然无尽的探索,使得其自身不断发展!

若要知道这故事情节怎样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后记:2006年12月,我应邀又来到了西双版纳。在和当地一位朋友闲谈中,他说,见到过比我写的更高大、更粗壮的铁树王,其年龄应在千年以上。我问:“在哪里?”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却沉默,很久反问我:“你知道我们古人卜居吗?”

开头,我被问蒙了。这与铁树有何关系?转而一想,安徽的徽州、池州就有这风俗,造屋人家,先选三四处宅基地,然后同时种上樟树,3年后再去察看。选樟树长得最好的地为宅基。借樟树强大的生命力来求得家族的兴旺发达。

他说:“一切生命对环境都有选择。这棵铁树能在那里生活千年以上,至今依然蓬蓬勃勃,这说明那块土地,以及周围生长的芭蕉、龙眼、缅桂、犀鸟、长臂猿等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对它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是那个特殊的生态造就了这位寿星。”

我仍然不解。

他说:“这就是我不能告诉你它在哪里的原因。甚至连这个发现,我对任何人都没说过。对你说是因为读过你写的书,知道你热爱自然,也算是对你的回应。但我怕你不经意中写出来。”

“为什么?”

“我不愿让它离开那片土地,搬迁到任何地方,哪怕人们把新居营造得再好,对它都是灾难。为什么还要让这位寿星。今天人类唯一能看到的生于千年之前,至今依然鲜活的生命再遭一劫!你还不知道有些人为了攫取财富,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若是知道它在哪里还不想方设法把它掠走,移到什么园,哪个馆!”

我突然想起燕窝创造者金丝燕的发现人、中山大学郑教授对我的警告:绝不能写出金丝燕的栖息地!

人更怕“人”!

2008年3月10日

同类推荐
  • 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变形奇遇记

    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变形奇遇记

    四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告别了幼儿园轻松的生活,却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抵触。正当他们商量怎么才能不去上学时,他们的宠物狗小奇居然开口说话了,继而波斯猫、松鼠、啄木鸟也都纷纷开口。于是他们和这几只宠物互换身份,开始了一段惊险、有趣的旅程。在这段经历中,他们逐渐成长,用他们的勇敢和智慧将化身成人的宠物们从绑架犯的手中拯救出来,也知晓了宠物们会说话的秘密……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3)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三百千千——千字文

    三百千千——千字文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比利的秘密

    比利的秘密

    对孩子来说,严守秘密是件很困难的事,他们需要向某位可信赖的成年人吐露。比利和安东要对安东的妹妹保守一个关于她生日礼物的秘密。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好玩,慢慢地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了:安东利用秘密来为自己“报仇”;比利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汽车,却要安东为他保密。最后一切如何收场?安东的妹妹提前发现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了吗?比利会不会坦白自己做的事?安东如何保守秘密?
  • 鹤唳

    鹤唳

    《鹤唳》,是一部追踪报告式的动物小说,逼真地描述了一个鹤群一年中充满内忧外患的生活。作品不仅展示了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鹤的生存环境,更注重于对这种优雅、傲岸、酷爱自由的大鸟生命状态的考察。
热门推荐
  • 帝王之刃

    帝王之刃

    吾有一法,铸脉如刀,锐不可挡。吾有一刀,斩天裂地,所向披靡。刀者,当如霸王降世,踏无尽战火,登临绝巅。有一天,北方拖着把刀,笑着将无尽大陆的天,给捅破了……
  • 异次元的逐梦者

    异次元的逐梦者

    因为对人类梦境所蕴藏的精神力量的开发失败,吞噬梦境的怪物们自黑暗之中诞生。为了和噬梦者们作战,被选中的少年带着自己的梦灵和卡片精灵们穿梭于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梦境之中,展开了一场另类的冒险……什么?这简介不对啊!我看的难道不是个男主角带着可爱的卡片精灵妹子们四处秀恩爱秀后宫的狗血故事吗?!
  • 废后一笑很倾城

    废后一笑很倾城

    被父皇以母后的名义要挟,代替皇室里的姐妹远嫁。与情投意合的心上人分离,而他却是举荐的那个,为保护身边人不受到伤害,她选择了迎难而上。原以为等待自己的是一处安详之地,没有纷争,相互友好。岂料,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穴。怪只怪不该爱上那个残忍嗜血的帝皇,只是,谁又告诉过她,情之一字想要完好抽身而退,下场是支离破碎。
  • 不是男神是良人

    不是男神是良人

    当言诺和靳易终于携手踏进婚姻殿堂时围观婚礼的人都是感慨万千。靳易他妹:大灰狼终于把小白兔叼走了。言诺她妹:死心眼表姐终于等到她的男神了。某个女配角:凭什么十年陪伴比不上青梅竹马?!某个男配角:两个互相“迷恋”的幻象怎么能长相守?!一切等待不是因为“她”执着,而是因为“他”值得。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 普雷勒根木

    普雷勒根木

    #这是一个无理的赌约,这是一场荒缪的游戏(请无视分类,我真的不知道我分的什么类……)Doyouwanttoenjoythegame?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海界演义

    山海界演义

    自黄帝与炎帝(黄帝的哥哥,不是第一代炎帝)在上古时期他们率领部众于阪泉决一死战后,黄帝获胜,亲自用东皇钟将炎帝和他的部众放逐到了山海界中。几千年过后,炎帝已经在山海界中发展壮大,而已经成了山海界天道化身的黄帝不能出手,只好从几千年后的地球上用虚拟游戏的方式来寻找拥有自己血缘的后代。不过,地球上不仅有黄帝的后代,也有炎帝的后代.......(游戏类历史文,半架空,不喜勿喷)
  • 龙之劫

    龙之劫

    吾有玉皇经一部,修吾之法,可成神通之身,即无量身、自在身、不坏身、如意身等无上法身;身成神通自现,可放大神通光,即大慈悲光,大自在光、大如意光,大解脱光等无上神光…能无敌否?神通之身无敌!神通之光无敌!故而双修无敌!石云大叫:“妖月,我有一部双修之法,我们一起修炼…”妖月说:“双修是我吸你的真元在体内运转一周,你吸我的妖元在体内运转一周,你体内的真元塞牙缝都不够,我的妖元却能把你撑死,你也好意思和我双修…”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的神话

    我的神话

    特此声明我不是神仙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切勿模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