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55100000010

第10章 帝王皇权政治体制(3)

吴大帝孙权70岁(182~252年)后燕慕容垂70岁(326~396年)梁武帝萧衍85岁(464~549年)武周武则天81岁(624~705年)唐玄宗李隆基77岁(685~762年)吴越王钱80岁(852~932年)楚王马殷78岁(852~930年)前蜀王王建71岁(847~918年)宋高宗赵构80岁(1107~1187年)元世祖忽必烈79岁(1215~1294年)明太祖朱元璋70岁(1328~1398年)清高宗弘历88岁(1711~1799年)另有4人,据史书记载也活到了70或71岁,但实足年龄不够。他们是:汉武帝刘彻、南燕慕容德、唐高祖李渊、辽道宗耶律洪基。

帝王文学世家

我国历史上天子门第,擅长文学的,举出“三曹”、“七萧”。曹操、曹丕、曹植为建安文学的创始人。曹孟德是罕见的政治家兼文学家,诗风沉雄古朴,时露霸气而有新意,曹植则“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故有“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之誉。魏文帝曹丕才情不弱,他的《燕歌行》

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六言诗。《典论·论文》又开文学评论之先。曹丕异母弟曹彪、其子曹睿、孙子曹髦也都有诗名。这样算来,曹氏文学相袭有四代。

南梁武帝萧衍从小爱好文学,为“竞陵八友”之一。他登上帝位后,俨然以诗坛首领自居,他的八个儿子中,竞有萧统、萧综、萧纲、萧纶、萧绎、萧纪六个儿子能诗善文。其中以萧纲才气最大,他自幼聪颖,自述“七岁有诗癖”,他当太子时与庾肩吾、庾信父子等文人雅士唱和,开创了“宫体诗”。后来萧纲被俘囚禁,临死前还写出了《被幽述志诗》,可见他对文学的专注。另外萧统编的《文选》(世称《昭明文选》),对后世影响甚大。萧绎曾为名负一时的神童,五岁能背《礼记》篇章。后来萧绎瞎了一只眼,依旧博览群书不倦,他还擅长写回文诗。

南唐李氏父子都不是称职的天子,但却是历史上罕见的文学帝王。李昇其父李景,创立南唐国,治政有方,但也不乏才气,李昇9岁时写出了《咏灯》诗,李景的文学修养多少受到家庭的熏陶。李景长得眉清目秀,举止雍容儒雅,陆游赞他“多才多艺,好读书”,他10岁就作《咏新竹》诗行世。

李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小令,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安石认为其意境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上。李景的七子李从善、九子李从谦均能诗文,第六子李煜则是中国词坛上第一流名家,堪称词国皇帝。李煜相貌俊秀,风采飘逸,相传宋神宗观其画像,赞叹倍加。李煜词分两个阶段,前期的词文采洋溢,但情调不免柔靡;亡国后才知愁滋味,其词情真意切,不加粉饰,更兼他洞晓音律,擅长白描,将抽象化的感情形象化,以明净、优美的语言,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李煜的次子李仲宣,4岁能填词,是个早慧的神童。可见李氏四代,均与文学有缘。

明人张溥曾说:“帝王之家,文章瑰玮,前有曹魏,后有萧梁。”似乎还应该加上“南唐二李”。曹、萧、李三家的文学相袭,大概也是一个奇迹。

中国封建王朝之最

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公元前221年建立。

最后一个王朝:清。1912年灭亡。

版图最大的王朝:元。占有亚洲大部和欧洲东部。

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王朝:唐。有“盛唐”之称。

屠杀开国功臣最多的王朝:明。朱元璋把帮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几乎杀光。

屠杀知识分子最多的王朝:清。屡兴文字狱,杀死的知识分子不计其数。

社会秩序最乱的王朝:西晋。其存在的36年中,无一年平静。大乱有前后16年的“八王之乱”及延续14年的反晋战争。

受外欺凌最烈的王朝:南宋。从建立之初就不停地受北方金、元的侵扰。

与外国订立屈辱条约最多的王朝:清。

货币制度最乱的王朝:新。王莽期间,货币种类极多,换算困难,比价不合理,造成经济混乱。

娃娃皇帝最多的王朝:东汉。14个皇帝中有12个在18岁以下开始当皇帝,其中6个在10岁以下开始当皇帝。

帝王最多的王朝:商。自汤至纣,共历30帝。

帝王最少的王朝:王莽的新朝、北朝的东魏、南沼以后的大天兴、大义宁、大中等。均仅历1帝。

帝王平均寿命最长的王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岁。

帝王平均寿命最短的王朝:北朝时的北周。平均每帝仅年22岁。

延续最久的王朝:东周。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共历515年。

存在时间最短暂的王朝:大天兴、大中、北辽。均仅1年多。

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长的王朝:清朝。自公元1644年统治全中国至公元1911年灭亡,历267年,传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短促的王朝:北辽。自公元1122年3月立国至公元1123年11月灭亡,仅历19个月,传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个月。

帝王结局最惨的王朝:十六国时期的西燕、南朝的梁和隋朝。西燕的7个帝王中6个在内争中被残杀,1个国亡被杀,无一善终;梁朝的8个帝王全部在内乱中被杀;隋朝的5个帝王中1个在内争中被杀,4个国亡被杀。

帝王结局最幸运的王朝:南朝的陈朝。5个帝王中病死位终的3帝,被废后病死的2帝,无一横死。

十岁皇帝的课程表

明穆宗时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在穆宗死后,辅佐10岁的小皇帝神宗当政,还是神宗的老师。他曾为小皇帝规定了如下一张课程表:

——每日接续讲读《大学》、《尚书》,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

十遍。

——进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奏章,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所问,即召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

——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官恭侍皇上,进字毕,若皇上不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不进暖阁,巨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

——进午初时,进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

——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下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

——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工夫不致间断。

——查得先朝事例,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本日若遇风雨,传旨暂免。

“垂帘听政”始于何时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金銮殿宝座处理政务大事。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此类事在东汉不乏其例。至于太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皇帝的服饰

礼仪之邦的古中国,礼义的繁密特点主要是由朝廷、皇家展现出来的,尤以围绕皇帝的一切事务礼仪最繁密。皇帝在何种场合穿何种衣服,都有礼仪上的正式规定。每个新建立的朝代都要重新制定本朝的舆服制度,规定服色(即以何种颜色为尊)。人们印象中的皇帝形象,都是头戴旒冕的庄重模样,其实那种妨碍视线、左顾右盼就要敲脑袋的沉东西皇帝最不喜欢戴,在平日和后宫燕居时,皇帝自然不会戴那个累赘物。所以皇帝的服饰大致可分为礼服与常服。

皇帝的服饰是由饱读经史的义臣们去规定和解释的。中国古来的舆服制度卷帙浩繁,有时又语焉不详,皇帝无暇对此作全面的研究。因此皇帝在服饰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例如唐高祖曾向令孤德提问:丈夫冠、妇人髻都那么高耸是为什么?令孤德答称:冠、髻都在头顶,象征君主。晋代将亡时君弱臣强,因此江左的女子也上衣短而下裳长。宋武帝登位后,君主的尊严重振,人们的衣裳就随之改过来了。这是前一段历史的验证。把冠服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是古人常有的思想方法,因此更使冠服制度意义重大了,也更令人难以索解。

为了使国家永远昌盛、自己的地位永远安稳,后世的君主无不想穿上尧、舜的冠服,但又不知是什么样子。周成王就问过周公:“舜戴的是什么冠?”周公回答得很玄妙,但仍未说出舜冠究竟是何种结构。同样的问题由鲁哀公向孔子提问,孔子答不上来,却说:“舜之为君好主恶杀,任贤授能,您不问这些却问冠,所以不予回答。”后来鲁哀公又见孔子,注意到孔子穿的衣服,问:“夫子穿的衣服就是儒服吧?”孔子又答非所问。古人常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何种衣裳不得而知。

皇帝的服饰,头上的种类有:冕、冠、弁、帧、帽、巾、缨、簪;身上着衮、袍、中衣、单衣、裘、衫、裳、裤褶等种类,装饰着带、佩;脚上是舄、靴、履、袜。

冕是皇帝最重要的礼冠。冕的规定形状是前圆后方,前低后高,作俯视状,前后各有十二旒。早期的冕长六寸、宽六寸,到东汉明帝时更定为长一尺二寸、宽七寸,成为长方形。东汉冕上呈黑色,里裹朱色,以白玉珠为旒,悬彩色的组缨。皇帝在戴冕时,要头戴玉簪,还要以黄主纩(黄色的丝棉)塞耳,以防听到非礼之语。唐代的冕根据不同场合之用分为几种,最大的一种冕长二尺四寸、宽一尺二寸。宋代初沿唐制,后更定冕统一为长一尺六寸、宽八寸,顶上是用青罗绘制龙麟图案,里面用红罗绘紫云白鹤。明代又将冕规定为前圆后方,旒珠用五彩玉。清代皇帝不再戴冕。

冕通常和衮服一起用,合称衮冕,和大裘配用称大裘冕。

衮冕用于祭庙、登基、纳皇后、元旦受贺时穿用。唐代还包括战事遣将及征还时用。

裘冕,一般在祭天时穿用。东汉用于祭上帝。唐代裘和无旒的冕配用祭天地,宋代在衮冕和裘冕的用途上大臣们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祭天在冬季可服裘冕,而祭地在夏季则应服衮冕,有的认为裘不如衷庄重,裘应罩在衮服里面祭天。

衮服为玄衣绛裳,缥是缥色,即上黑下红。衮服上绣着十二章纹。关于十二章纹,唐宋规定为上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裳有:藻、粉米、黼、黻。明代规定,上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十二章纹的意义是: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麒应变,华虫(雉鸟),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为斧形,取其决断;为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清代皇帝的衮服上绣着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围团,还绣有日、月、万寿篆文及五色云。龙袍上绣金龙九个,十二章纹及五色云,下幅是八宝和水波纹。

除衮冕、裘冕以外,还有次一级的重要礼服用于礼仪场合下穿,唐代规定有骜冕、毳冕、绣冕、玄冕。

皇帝最重要的礼服称作祭服,衮冕、裘冕就是祭服,次于祭服的称朝服、常服和杂服,后三种服基本归为常服,与礼服相对应。

冠通天冠是皇帝冬至受朝贺到平日上朝和燕居时所戴,既用于礼节又用于平日。不过,皇帝在后宫燕居时多不戴冠,例如汉武帝在内廷头上仅带簪子与丞相公孙弘谈话。通天冠的形制是高九寸,正面竖立,前面是展笛,顶部向后倾斜,后有一个铁卷梁。唐宋时冠高一尺,冠上卷梁二十四道,梁宽一尺。为了更加美观,施以珠翠,用玉、犀簪横贯于冠,后面垂着黑中(黑介帻)。

刘邦在民间时,曾用竹皮做过一种冠,自己戴用,称为刘氏冠。即位后,刘氏冠地位提高。刘邦的后代在祭祀时才用此冠。

唐太宗也发明了一种冠,叫做翼善冠,在朔望(初一、十五)上朝时俪戴。

弁弁的形状是长七寸,高四寸,如倒置的杯子,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尖,如两手相合状。皇帝服用的弁多为鹿皮制成,叫做皮弁。东汉皇帝在辟雍行大射礼时服用。唐代皇帝在每月初一上朝时戴皮弁,在讲武、出征和阅兵、大射等活动时戴武弁。明代皮弁蒙上了一层乌纱,前后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一颗;武弁为赤色,也缀以五彩玉。

帽帽是由有帻的冠和弁发展来的。曹操时天下凶荒,为节缩开支,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武弁,按照古代皮弁式样,用缣帛制成帕帽。曹操常效着此帽召见属下,当时被认为有失威严。后来南朝的皇帝多爱戴这种帽,南朝皇帝在宴会和私下常服用白色的帕帽,用白纡制成。估计与南方气温较高有关。流传下来的梁武帝画像中,梁武帝戴的就是白帽。不过在古人观念里,白色是丧服专用颜色,因而是不祥的,可见南朝皇帝十分开明。

冕、冠戴在头上的功能是笼制头发的,发簪从冠、冕中部穿过。而帽则覆盖整个头,较为美观,特别是那些中年秃发的皇帝更需要戴帽。王莽当年为了掩盖秃顶就用帻在头上做了个屋状。所以帽子出现后越来越受欢迎。清代的皇帝帽子有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三个等次,内分暖帽、凉帽。吉服冠中的暖帽用海龙、薰貂、紫貂制成;凉帽用玉草、藤竹丝制成,里面是红纱绸,顶上缀朱纬,衔大珍珠一个。常服冠的顶上是个红绒结。行服冠的暖帽用黑狐或黑羊皮制成,凉帽顶部是黄色,前缀一珍珠。

下雨时皇帝戴笠状的雨帽,清代叫雨冠。分冬夏两种,冬用的雨帽顶高,前沿深,夏用的雨帽顶平,前沿敞。两冠都用明黄色,制作材料是里面为缎子,外面用毡及油绸(冬用)、羽缎(夏用)。

幞头幞头是从北周兴起的,又称折上巾、软裹。折上巾本是北方民族为便于骑射所戴,北周武帝作为皇帝首先戴幞头,与士庶同样。隋文帝受禅让登基后,上朝时也戴幞头,与群臣相同。北方战火不断,胡服包括幞头简易自如,被广大中原士庶所接受,皇帝也未能免俗。其实幞头与汉末流行的巾有继承性,幞头是用一幅黑巾向后把头发笼住,脑后垂两个中角,另两个巾角折上去。唐太宗发明的翼善冠与幞头很相似,后来直接取用了幞头。今人能够见到的唐太宗像和《步辇图》中的唐太宗都头戴幞头。

幞头是临时裹上的,可以裹得松一些也可紧一些,形状平或高或前后倾,随着流行样式而变化。人们在裹幞头前,先在头上加一个巾子,后来在巾子中包上桐木作的固体形状物,裹上幞头就显得高而整齐。

唐中期以后,皇帝开始把幞头的两个软角变成硬角,两角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便翘起。唐末兵荒马乱,为了节省裹幞头的时间以应付紧急情况,宫中改革了幞头的形制和戴法,裹头部分用木制材料包成一团,外层是原来的黑纱幞巾,内层是纸绢做的衬,两角以铜铁为骨。这样的幞头转变为一种帽子,随戴随摘。

沿五代至宋,皇帝戴的就是两角平直的幞头,角内以桐木作骨。明代皇帝戴的帽子对宋的形制作了继承和改变,顶部较圆,两角也短而圆在脑后向上翘,名称叫做翼善冠,颇有返古之意,不过和当年的幞头相去就远了。

袍袍是由先秦两汉的深衣演变来的。古人上衣和下裳分开,上衣下垂部分遮住裳,留出裳的下幅。深衣则将衣裳连为一体。有了深衣以后,“袍”

的名称便出现了,据说周公抱成王燕居时最早用袍。战国前后深衣颇为流行,袍则是一直垂到脚面。袍,包也,包裹全身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文学名家(上)

    文学名家(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具体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与整个大社会相比,社区显得具体可感,易于把握。
  •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当代的中国电影进行对比,反思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电影发展走势等。
热门推荐
  • 恶龙的奴仆

    恶龙的奴仆

    这是一个恶龙虐我千百遍,我待恶龙如初恋的故事。史上最惨的高中生修仙,平凡高中生林泉误入龙渊深处,被恶龙剥皮抽筋刻骨头,还炼魂熬心磨神智。收获是林泉有了一具全新的,如钢筋铁骨般的肉身,他的灵魂宛如实质,还学会了自远古传承而来的“玄灵道法”,拥有了各种奇异的能力……龙渊三年,人间三天。在林泉出龙渊的那天,他因为不会游泳而被人送进了停尸间,当他再度睁开双眼之时……
  • 奥特之光暗并存

    奥特之光暗并存

    新手,不喜勿喷,感谢,内容不好勿怪,谢谢读者大人了
  • 凤舞一媚倾天下

    凤舞一媚倾天下

    她,傲世九天,一人独闯天界,她为爱付出,生死不相离;她执念根深,不管不顾。她是天才少女,凤羽依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她有一个最爱她的未婚夫容莲一日,凤羽依被她的未婚夫容莲壁咚了,凤羽依惊的喊了起来“莲公子,你也太霸道了吧”容莲邪邪的看着她“依依,你说我要是不霸道一点,你就跟别人跑了”凤羽依有点心虚的低头“哪里的事啊,你是我未婚夫,我怎么可能跟别人跑了呢,对吧”说完讨好的笑了笑容莲离她越来越近“是吗,依依,那君梓宸是怎么回事啊,嗯?”凤羽依眼睛转了转,嘻嘻的说了一句话,语惊容莲,差点把她膜拜。O(∩_∩)O凤九文章,四分宠,三分甜蜜,两份虐,一分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病娇宴少的夫人是隐藏大佬

    病娇宴少的夫人是隐藏大佬

    【男主崩人设,女主掉马甲。】金匮城豪门世家自来便有一则隐晦传言:闻家下一任家主闻晏中毒已深,命不久矣,可能活不过18岁。这则传言一年一变,活不过19岁,活不过20岁……闻晏29岁这年,还有人在传他活不过30岁。直到众人发现,闻大佬的身边突然多了个女人。女人身份成谜,却有一手十分罕见极其厉害的绝世医术。有人说她是医仙转世。也有人说她是仙女下凡。此后,鹿桃之的马甲一个接一个的掉,闻大佬的人设一个接一个的崩。众人这才发现,原来,鹿桃之才是隐藏大佬啊!【苏爽、无虐,1V1,双洁。】【架空背景,架的贼空,所以不要考究。】【一切的不合理的存在都是为了剧情服务,请直接忽略。】
  • 石头和棉花糖

    石头和棉花糖

    在林小雪看来,陈启华就像路边的石头。那么不起眼,却又坚硬不可缺少。在陈启华看来,小雪就是那丝丝扣入心的棉花糖,一点点甜,软软的。有一天,当路边的石头终于成为了高楼大厦。但是棉花糖却只能融化……
  • 葬剑天涯行

    葬剑天涯行

    携一把葬剑走天涯,想看尽人世间繁华。因缘际会,为情所困、所伤,为爱而怒、而强,只为她的,一颦一笑,嗔怪潇脱,无拘无束,因她而战,因她而叛,因她而守。只为与她白头。
  • 妇女常见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妇女常见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所导致的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根据四时气候特点、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的体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用一些具有保健和作用的食物,或在食物中配以适当的中,通过烹调,制成各种具有物和食物双重作用的膳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未来黑色世界

    未来黑色世界

    致敬三体,偏硬科幻,需高智商,方能看懂,剧情紧凑,不凑字数,每天一更,值得翻阅。懦弱、情感受挫、失业的男主角,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社会动乱、文明转变、道德变幻时期,在人类迎接新的自身定义的关键时期,怎么一步步逆袭,替人类做出选择。
  • TFBOYS王俊凯之因为遇见你

    TFBOYS王俊凯之因为遇见你

    喜欢他,是爱情,遇见他,是意外,离开他,是天意,在遇他,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