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12000000010

第10章 “大师”的包袱

陈四益老弟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了一篇很精彩的杂文:《闻过则——》,劝说那些“大人物或自以为大人物的细人”,要学学子路这位孔门粗人,闻过则喜,勇于改错。虽然这种劝说未必会产生什么效果,但此文命意甚佳,我也想来凑几句热闹。

这些“细人”何以不能“闻过则喜”,反而常要“闻过则怒”呢,我以为是“大人物”的包袱背得太重,而传统思想又太多之故。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凡大人物,是生下来就与众不同,而且是永远正确的。古谚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虽然是一句宽容的话,但于无意间却透露出另一层内在的意思,即圣贤是不会有过的。所以凡立志要做圣贤或其他大人物的人,总要把自己装扮成“无过”之人,而事实上一个人又不可能没有缺点,不可能不犯错误,于是就有许多讳饰,叫做“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这就要文过饰非,来把自己打扮得一贯正确,天生神圣,如果有人指出他们的缺点、错误,就要狡辩,并加以反扑。讳饰的极致,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但可惜头上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所以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阿Q虽是虚构人物,却是现实生活深刻的反映。但阿Q毕竟是弱者,所以发怒的结果,总是自己吃亏,而那些权力者就不同了。在“文革”期间,江青、张春桥为了掩盖他们在三十年代的丑史,连那段时期的报刊都成为禁区,有人违禁查阅,就说是整理他们的“黑材料”,有人略加议论,就定以“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之罪,还可以扣上“反革命”的帽子。为了掩盖这段历史,不知迫害了多少无辜的人。

现在虽然不大封“圣贤”了,也不再公开标榜是什么司令部的人,却代之以“大师”的封号,于是“文化大师”、“国学大师”、“艺术大师”、“科学大师”之类的桂冠满天飞。在各行各业中,堪称“大师”者,本来极少,现在“大师”泛滥成灾者,其实只是一种商业炒作,正如鲁迅在《“商定”文豪》中所说:“商家印好一种稿子后,倘那时封建得势,广告上就说作者是封建文豪,革命行时,便是革命文豪,于是封定了一批文豪们。别家的书也印出来了,另一种广告说那些作者并非真封建或真革命文豪,这边的才是真货色,于是又封定了一些文豪……”这种炒作,根子是在卖钱,被炒者只不过商家手中的一种商品而已,原无什么学术或文化上的意义,不幸有些人被捧得不知所以,当真以“大师”自居,就容不得别人提意见了。

即以陈四益文中所举的那位以“文化散文”名家的人为例罢,文坛学界围绕着他的争论可谓多矣,但归纳一下,无非是两条:一是指他“文革”时期参加过上海市委写作班,写过一些错误的文章;二是说他的“文化散文”中,颇多文史知识上的错误。这些都是事实,但也不是说不清楚之事。在特定历史时期做的错事,只要有所反省,提高了认识,别人是不会揪住不放的,但他却绝口否定既有的事实,有位一同写作过的人出来指证,他反而态度蛮横,指斥人家别有意图,这当然要激起公愤。其实,当事人都还健在,他们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发言或不愿发言而已,但他们并非是不能发言的,一旦开口,你何以自辩?至于文章中的资料错误,那是常有之事,即使是真的大师,也在所难免,只不过这位作者书中的错误太多了一些,但如能虚心接受意见,马上改正,也是一种进步,值得欢迎。可惜他百般狡辩,死不认错,甚至还倒打一耙,指责别人的指谬是出于嫉忌,甚至还把文化批评与盗版商人联系起来,似乎批评者是“文化盗贼”的同伙或帮凶,甚至把他们指为“文化杀手”,真不知从何说起?既然本人死不认错,难免要激起公愤,与之辩论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甚至还出有专书来指谬,这对文化发展来说,其实也是好事。

这种在证据面前死不认错的行为,用上海话来说,叫做“硬撑”。为了“硬撑”,难免就要弄虚作假。不但做过的事可以抵赖,将有说成无,如写作班的事;而且没有的事也可以说成有,那又是无中生有。如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在“文革”初期与造反派彻底对立,决定与外校联络,去寻找不赞成造反的伙伴,经人引见,找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某某同学,“他正在中文系组织一个会议反对造反”。这段回忆,使我大为惊讶,因为当时在复旦中文系的人都知道,这位某某同学,是复旦有名的老造反,是红革会的头头,后来还以造反派代表的资格进入校革命委员会,并当上了中文系革委会主任。他怎么可能组织会议来反对造反呢,岂非反对他自己?这难免使人怀疑回忆者“误忆”的原因,是由于该同学有些政治背景可供利用,所以要编造出这个情节来,以示亲近。但文人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很可悲的了。

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文人的态度贵乎真诚,艺术批评的真、善、美标准,也是把“真”字放在首位,一旦离开了“真”,其人其文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这本是文学的基本常识,有些人不是不懂,而是明知故犯。为什么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大做其假呢?有人说是面子观念在作怪,这当然也有些道理。但是悠悠众口,难以封尽,假言一旦戳穿,不是更没有面子了吗?这也是很明白的道理,何以毫不考虑呢?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有所恃也。

中国是一个民主观念还不很发达的社会,易于进行造神运动。权力者为要造成对自己的个人崇拜,总喜欢弄虚作假,将错误推给别人,将功劳归于自己,用权力封住别人之口,而且居然会取得成效。林彪甚至进行总结性的概括,说是不讲假话不能成大事。在这种政治哲学的熏陶下,弄虚作假成风,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文人没有权力,弄虚作假要难一些。但知名文人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一种力量,可以起到某种压制的作用,他们要以“大师”自居者即为保持某种震慑之力也;再者,就是向当权者靠拢,借助权力的保护。这种做法,每每可以取得成效。他老是标榜某领导对他如何欣赏者,即此之故。

但真正的大师,是不向小百姓逞威风,也不向权力者送秋波的。比如章太炎,他能在光绪皇帝的治下,大骂其“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在袁世凯当政时,“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鲁迅语),而对于学生晚辈,却和蔼若朋友然。这才是大师的风范,知识分子的榜样。可惜时下有些自以为“大师”者,却恰恰与之相反。

此外,还有许多缺乏理性思考的“粉丝”,也是支持造假的一种社会力量。他们对某些作家和明星的盲目崇拜,到了迷信的程度,明显的错误,也要维护,还要对指谬者大肆攻击。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文革”期间的个人崇拜之风,以及所谓“三忠于”、“四无限”的狂热气氛。这种盲目崇拜的风气,恐非社会之幸,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也不应追求和欣赏这种崇拜。

何时人们能学会尊重自我,能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的社会也就进步了,一些“大人物或自以为是大人物的细人”们,也就没有造假的市场了。

——发表于2006年11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同类推荐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永远的普罗旺斯

    永远的普罗旺斯

    朱一龙推荐,继《普罗旺斯的一年》,彼得·梅尔又一部普罗旺斯系列作品!一把椅子,一缕时光,一颗摆脱焦灼的心,跟随梅尔在普罗旺斯留驻安宁。那一年,梅尔移居法国普罗旺斯,难抑对当地风情民俗的喜爱,写下《普罗旺斯的一年》,成就经典,在全球掀起追求质感生活的风尚。几年之后,沉浸在普罗旺斯生活中的梅尔,滤去初来的新鲜,用朴素又浓烈的文字,记下这片土地上最寻常不过的生活趣味、人情故事,展现独特风景下普罗旺斯人的独特情怀,是为《永远的普罗旺斯》。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奥地利作家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 南京往事

    南京往事

    南京的地方民风、习俗,生活习惯、方式,都与我的家乡有着许多相近之处,令人对它很容易产生亲近感。而与它长久相处之后,更是被它的历史、文脉,气质、风韵所吸引。城市处处可见宫殿、衙署、学宫、梵刹、府第、园囿的身影或遗迹,还有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石头城头的星河横空、乌衣巷里的堂前燕子、朱雀桥边的夕阳野草……这些都会把人的思绪引向辽远的时空。南京雄浑、刚毅、质朴、洒脱、温润、灵秀、风雅、苍凉的气质与韵致,也格外令人迷恋、沉醉。
热门推荐
  • 器灵之我从轮回中归来

    器灵之我从轮回中归来

    万物有灵,人为其长,夺其灵而铸之于器者视为器灵。传说古代有一种不为人知的铸造技能,可以将具备特别血脉的少女魂魄剥离出体内,铸造于武器之中,这类武器在具备血脉共性的人手中可以产生翻江倒海的本领。
  •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找大夏帝国

    寻找大夏帝国

    五千年前,文明起点,一块玉璧,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 绝尘红锦

    绝尘红锦

    冤死的丞相遇上迫嫁的新娘,在这动荡的大国里,相互帮助,各取所需,终坠入爱河,阴阳相隔的他们又该如何相守。
  • 我要在异世界当魔法师

    我要在异世界当魔法师

    一个体弱多病博学擅吃,对,没看错是吃,的男人重生在异世界学习魔法的故事。
  • 从此不再为难自己

    从此不再为难自己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而我们正在被同化。20岁的时候,我们不动脑子动感觉;30岁的时候,我们不动脑子动感情;40岁的时候,我们不动脑子动经验……因此,生命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每一场痛苦背后,都是自作自受。动脑子,不是不动感情,也不是只动感情,而是要学会控制我们的情绪。幸福成功的信条里,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没有谁能左右你的情绪,只是你自己不放过自己。
  • 终极控水者

    终极控水者

    谁说男人就应该掌控火的异能,就是这么一个小子独树一帜,掌握着控水的能力,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这是我第一次写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多多收藏啊!!
  • 超神制卡师

    超神制卡师

    这是一只程序员在异世界‘刻光盘’的故事。PS:新书书友群(783084289)
  • 那些值得回忆

    那些值得回忆

    每个人的高中三年都是在青春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三年。小说主要描述三位主人公的青春往事,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在经历着他们的青春。
  • 各自青春各自悲喜

    各自青春各自悲喜

    我是起点罢罢这文是我之前写的一篇文想转到起点和我的重生之墨色放在一起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分享它而已我不能与专业写文者比不为佣金只想分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