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92700000015

第15章 教育创新知识(3)

5.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利于创新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如组织科技小组、开展小发明竞赛等,使学生把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实践相结合,无疑,这对开拓创新性思维大有裨益。如日本从1954年就创立了多所“星期天发明学校”,后来又创办了“少男少女发明俱乐部”等组织,学生经过学习、培训后,发明创新的效率提高了许多倍。

高等学校是我国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在高等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中进行的创新教育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力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推崇“述而不作”、“坐而论道”的“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对学生的创新、革命精神比较忽视,这明显与当代高校的教育功能观不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高校与产业的结合,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等,都有着几所甚至数十所大学作为技术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加大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结合力度,使学生在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中,培养实际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型方式。当然,除注重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生产的创新活动外,还要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和方法的训练等。

二、实施创新教育应注重坚实的基础

创新力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它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二是知识基础。

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脑结构可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而右半脑则具有感性认识的优势,执行着形象思维的功能。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新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然而,目前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基本上都“左脑化”了。从小学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法上,都存在着重言语思维,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而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恰是创新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右脑的重要功能。因此,创新教育要从发掘人的生理潜能出发,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潜力,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有利于锻炼发展右脑功能的课程。多采用直观教学,并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大脑左右并用,健康和谐发展,从生理基础着手,为学生的创新力发展奠定基础。这大概也是美国37个州免费给孩子们发音乐带、以色列让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计算机的原因之所在。

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还有赖于深厚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缺乏依据,人们的发明和创新也就失去了基础。从知识构成的角度看,可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层面,创新教育对这两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美国曾对113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这些人才大多数是以博取胜,很少有仅仅精通一门的专才。因此美国主张在加强基础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由于受前苏联文理严格分科的影响,学生学得越来越专,越来越窄,对知识面的开拓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当然,在强调知识面的同时,也要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厚,培养既精通专业又知识面广博的新型人才,正确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以“精”驭“博”,一专多能,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基础。

三、实施创新教育应发挥教育者的示范作用

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和带动受教育者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教师比创新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要使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力培养比现状更好,就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比现行的更加灵活、更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创新性较强的教师会主动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以良好的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出创新能力较高的学生。另外,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性精神也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把创新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和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四、实施创新教育应变封闭性教育为开放性教育

传统教育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这里所讲的创新教育的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创新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也要体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体现出其时代性和新颖性,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

其次,创新教育的开放性还应体现在国际化方面。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就是知识化和全球化,在我国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消化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为我国的创新教育打下基础。另外,还要树立国际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创新活动,进而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

此外,创新教育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教育者的开放性以及教育方式及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

五、实施创新教育应坚持民主性原则

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学生自由发展度等方面。以上论述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也提及了这一点,这里主要从具体的教学过程这个微观角度论述。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恰是这些观念和思想给学生创新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托兰斯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力对教师的几项要求,即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给学生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等五项民主性建议。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另外,创新教育的民主性还应体现在教师身上。在教学管理中,要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性活动,这才能实现上面所讲的示范性原则。

六、实施创新教育重在启发和引导

针对创新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而言,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启发和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时片面强调繁琐的练习、盲目的抄写、过多的背诵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致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早在我国《学记》中就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强调了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这对当今培养创新性人才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己寻找规律,使之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以上从实施创新教育的不同侧面论述了创新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除以上几点以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改革当前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采用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只有在教育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的创新教育才会日益走向成熟。

总之,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站在历史的潮头,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创新教育将历史性地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本书内容包括:从村落到国家、新石器时代、史前先民的居址、古代聚落的内部结构、不同地区建筑的差异、建筑的进步、食粮等,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
  • 大国思维

    大国思维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本书主要内容有:试论构建中华话语研究体系、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东西方语言研究传统——相抵还是互补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令归云传

    九令归云传

    南灵朝时期,南灵王为求长生不老,搜寻天下奇人妙方,终得九重真气,但因九令真气霸道无比,吞人心智,南灵王越加暴政,荒淫无道,江湖人士纷纷讨伐,最终被杀,九重真气无法控制,飘散中原各地,妖兽横行,九令真人为拯救天下苍生,耗百年时间,封印九重真气到九块令牌之中,由于真气过于霸道,无法销毁,九令真人只好将九令令牌藏于中原各地,而五百年后,拓跋司云为统治中原,率先使用火煞之令,九令令牌重回众人视野!苏零本爱学文,不爱武术,认为学武会导致更多的人无辜的人牺牲,认为学文能为更多的人避免牺牲,多点幸福,但因为亲眼见证自己的妹妹死于自己眼前,他才明白学武亦能保护很多人。
  • 享受健康睡眠的140个妙招

    享受健康睡眠的140个妙招

    本书较为详细、科学地介绍了日常自我防治失眠的方法,包括膳食疗法、起居疗法、运动疗法、按摩疗法、艾灸疗法、音乐疗法、香熏疗法、药物疗法等。全书所选方法简便易学,适于失眠患者和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陆爷的娇气包

    陆爷的娇气包

    作天作地小能手殷作作终于把自己作没了,A市那些富家子弟正想普天同庆,可她殷作作又回来了,顺带了一个他们都惹不起的大佬,在大佬面前继续作天作地。大佬不仅没反对还任由殷作作的胡作非为。最过分的事,强行摁头吃狗粮了解一下?对陆宋来说最听不得的便是自家娇妻突如其来的撒娇——陆爷,抱!自家小妻子身上软软的,没有什么是一个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上小娇妻的kiss1v1,双c十岁年龄差简介无能本文练笔,全文免费,缘更
  • 古典舞大佬在现代

    古典舞大佬在现代

    当明玉发现自己穿越了的时候,其实是不想活了的。前世国破家亡,哀莫大于心死。然后她就见到了她前世死去的哥哥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她面前……活着简直太好啦!明玉临死前曾发誓,若有来生再不跳舞。和哥哥重聚没几天就面临重大升学压力的她表示:嘻嘻,跳舞真好,我爱跳舞!【古穿今】这其实就是一个从小浸淫舞蹈的女子穿越到现代,将古典舞发扬光大的故事。
  • 古剑之树也妖娆

    古剑之树也妖娆

    当年祝融取瑶山之木制琴,制得凤来,皇来,鸾来三琴介化为灵,那么祝融所取瑶山之木的那颗树呢?“汝为梧桐木所化,面容清丽,气质温婉,从今天起你就叫木婉清吧。”太子长琴如是为她命名。本文属游戏和电视剧混合,仅是本人突发奇想之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正确之处敬请见谅女主初期可能有点小白,后来会有变化说明一下本文为无cp说的是女主没有cp。至于副cp目前暂定为男男,女主在其中也算是半个红娘的状态。PS:人家是新手更新可能会比较慢,请手下留情QAQ此文为晋江首发,http://www.*****.com/?onebook.php?novelid=2315770
  • 写手穿越星际成为主播万人迷

    写手穿越星际成为主播万人迷

    一枚蓝星写手穿越星际成为网红直播万人迷的故事主受视角,随性更文,不喜勿喷,有缘江湖再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见你温暖我

    遇见你温暖我

    阴差阳错之下,活泼开朗,家境殷实的女大学生邂逅儒雅温柔,家境贫寒的建筑设计师,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爱恨情感纠葛,最终他们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