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92700000036

第36章 成功校长的科学决策能力(2)

校长要决策的问题,应该是全局性的问题。所谓校长要办该办的事,就是指这个含义。学校里的问题多得很,几乎天天都有问题要解决。比如,某个教师突然病倒了,需要有人去代课;某个班某节课上师生冲突起来了;某个学生从学校出走了,没有回家,以至总务处购进一批粉笔都是劣质产品等等。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甚至是迫不及待的,但未必是全校性的问题,应该由某个部门或按规章办事,或由部门负责人去想办法,决策一下,当然有的可能要通过校长去协调,或者只需要把问题及处理结果报告校长就可以了。

校长需要决策哪一类问题呢?比如,学校的高中部分是继续办高中文化班呢?还是改制办职业高中?还是到了高三年级进行分流?这需要校长来决策。再比如,学校的副校长退休了,是从年轻的主任中选拔一个呢?还是从外校调入一个?如果从本校教师中选拔,选甲好呢?还是选乙好?这是校长要来决策的。又比如,上级改造基础薄弱校,拨下来一笔专款,是盖一个实验楼呢?还是盖一个图书馆?还是修缮装修现有的教学楼?这些是校长要决策的。所以说,有的问题还要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全局性的问题,一旦判断认为是一个全局性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进入了校长认真思考的范围,也就开始进入决策的酝酿之中了。

三、具有战略性利益的问题

学校中有的问题可能是全局性的,但不一定具有战略意义,小到突然停电或者报时的电铃系统坏了,大到流行性感冒影响到多数班正常上课。这些问题虽都影响全局,但毕竟是一个暂时的、突然出现的、不会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类问题,校长可能要出面,要出主意,甚至要做出某种决定,但不能称之为决策。

什么问题是具有战略性利益的问题呢?那就是要改变学校某一方面的面貌,或者打开某种局面,或者做出的决策会在三五年之内起到作用,这就属于具有战略利益的问题了。比如,学校的外语教学质量一直不高,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问题,学校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是花一笔钱建造一个语音教室呢?还是花一笔钱把外语教师都送出去培训呢?还是在双休日把学生叫回到学校里来,付给教师加班费呢?要不就是花一笔钱,开辟一个外语阅览室,让学生增加阅读机会,提高学习外语积极性呢?总之,只有一笔钱,干了这个就别干那个。

另外,如果现在学校提出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水平,在学校里成立一个与教务处平行的科研室问题,这个问题牵扯到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学校编制问题、人员配备问题、处室职责及隶属关系问题,这既是全局的,也是具有战略性利益的问题。

四、有所取舍的问题

如果出现了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只有利,没有弊;一个是只有弊,没有利。那就无须决策了,采用前者就行了。在决策时,往往遇到的是两难问题,必须权衡利弊,当然人们往往总想出个万全之策,双方的利全占,双方的弊全免,但事实中是不可能,折中方案,往往是最容易的,也可能是最无效的。比如,学校实行结构工资制或奖励工资制,或者住房问题上,往往是向青年教师倾斜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教师积极性。老教师说:“辛苦了一辈子,结果好事还让年轻人占了,他们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向老教师倾斜吧,年轻的有意见,会说:“我们正在干事的年龄,应该照顾我们”。有的甚至以跳槽、下海相威胁,年青教师不稳定也不成。如果一折中,又是平均主义,什么作用也不起,两头不说你好。所以决策时,必然要取此舍彼,或者舍此取彼。利弊关系摆出来,使大家认识到,让大家对最后的方案认可。

五、有一定风险的问题

如果没有风险,也不存在决策。决策时不可能把周围的一切问题都弄清楚,也不可能对在执行过程的种种变化估计得十分清楚,尤其对事情结果的成败不可能有十分的把握。决策只有在许多不定性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如果是只有一种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完全确定性的问题,那就无所谓决策了。比如,看见房子失火,后果是明确的,无须决策,组织救火就是了。组织施工就不一样了,天气预报是50%降雨概率,如果估计是晴天,把工人请来了,结果是下雨了,非但不能施工,还要支付一天的工资;如果估计是雨天,不叫工人来,结果没有下雨,延误了一天的工期,也是损失。由于有了不确定因素在起作用,如何决策都可能有风险的,决策后的风险,必须由决策者承担。

再举一个学校的决策案例:北京海淀区某中学率先提出国有民办的体制。几年后,该学校以“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拨款”,换来一个办学“五自主”的政策。这就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学校的质量、声誉下降了,没有这么多的自费上学的学生怎么办,自费生的生源被私立学校抢走了怎么办等等,一切可能都会发生的。这说明,决策成功的同时,必须伴随着风险的承担。因此,决策时就有争取最大利益的乐观性原则,也有避免最大损失的悲观性原则。

六、自主选择的问题

如果是不允许选择,方案是唯一的,那么就不存在着决策。比如,学校中的必修课程,就不存在校长决策的问题。因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都由国家规定好了,没有可选择的余地,那就照办,不必讨论决策。要决策的问题,就是要自己拿主意的问题,必须要有选择的方案,所以决策的本质就在于选择。比如一个机遇到来了,干还是不干,是选择。诸葛亮治蜀,是宽还是严,也是选择。邻国间的纠纷是打还是和,是选择。没有可选择余地的决策是最糟糕的决策。决策之后,必须要去化为目标,制定计划,采取行动,使现状有所变化。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例,继续实行阶级斗争为纲,还是全党、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决策。决策之后,就提出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这就是目标。每五年制定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每年又制定一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去奋斗,这是行动。二十多年中,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结果。这是一个最典型、最成功、最完整的决策典范。

第三节 成功校长科学决策的方法

决策的方法,也称之为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步骤。大体上应分这样十个环节,但要说明一下这些环节,有的可详,有的可略,这要因事而定;另一点说明,这些环节,未必都是一个进行完毕,另一个才开始的,常常是混合进行的。比如说,一般是从提出确定问题开始,最后以实施执行计划结束,不可能在一开始时,毫不去思考执行计划环节。如果说,在开始酝酿方案时,就明确的预见到了,在执行中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那何必在前面的过程中去费如此多的气力呢?为了表述方便起见,一个一个来论述,但决不可像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完成一步才可做下一步。

一、提出问题

问题是如何提出的,这并不重要。是校长发现的?是校长想出来的?还是上级交给的?还是下属提出来的?这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决策性的问题?是不是应该由校长来决策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由校长来决定的。校长如何来决定呢?那就应该按决策的条件来衡量、来判断。确实是一个学校全局性的、影响学校长远利益的、有所取又必有所舍的、冒着一定风险的、可有不同方案加以选择的问题。那么就要由校长亲自主持这个问题的决策。

二、收集材料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要把与此问题的一切有关信息,最大可能地收集到。包括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学校周围社会环境提供的种种条件,学校内部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与此相关的信息。就是在某方案中,可能使哪些人得利,另外的方案可能使哪些人受益等都要了解到。所以说,决策过程中,预见性是很主要的,“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在收集信息时特别重要,一个问题的解决,一定与许多相关方面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促进的、制约的、赞同的、反对的。作为校长,一定要对影响这个问题的决策的各方面因素都预见到,并把一切信息收集到,正像前面系统科学里讲到的,有了信息就增加了确定性,减少了不定性。在决策的过程中,不定性的因素越少,决策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收集材料,掌握信息,就是一个“知”的过程。在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仓促决策,只能是盲目的决策、错误的决策。所谓科学决策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应该是在占据了尽可能占据的大量的、可靠的材料之上所进行的决策。

三、确立依据

科学决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决策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决策时,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论证其可行性、可靠性。论证的基础,除了前边讲的大量信息之外,就是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实验依据、历史依据、趋势分析依据、人心依据。当然依据与信息不能截然分开。比如,学校决策盖一幢楼,设计结果,超过了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高度,结果是一切前期投入,全部付之东流。

四、民主参与

民主管理是当今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甚至是管理成败的关键。民主管理表现在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民主参与决策,只有在决策之中,才真正提供一个产生主人翁感的真实环境和条件。也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才能保证决策的成功。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界,也十分重视民主参与决策的过程,美国的弗隆和耶顿,根据决策的问题性质,研究出民主参与决策的模式供管理人员参考。表221中的A为一类,个人决策类;C为一类,小群体参与类;G类,为整体决策类。

参与程度类型代号说明、无AⅠ管理人员独自做出决策。

单独AⅡ管理人员向下级了解情况,但独自决策,可能告诉也可能不告诉下级是什么问题。

协商CⅠ管理人员把问题向下交底,向他们了解情况,也征求他们的意见。召集只有少数人参加的小会,但不会召集全体会议,然后管理人员离开大家,单独去做出决策。

群体CⅡ管理人员和他的下级,作为一个群体,一起来开会讨论问题,不过仍由管理人员最后决策。

高G管理人员和他的部下们一起开会,讨论问题,由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制定决策。

这个表上所列的模式,不是说哪一个比哪一个优,要看问题的性质。如,关于一个学校发展规划,全体教职工利益的问题,那当然是G类好,但是比如有关人事变化、商业机密(如产品转向),就不能全体人员来讨论。

作为学校,一般重大问题还是民主参与程度越高越好。优点有这样几个:

(一)增加透明度。从问题提出开始,就容易在讨论中取得共识,这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

(二)集思广益。大家在讨论中会提供出很多的信息,增加了决策的可靠程度。

(三)民主参与中,容易在不同方案中进行比较,减少感情色彩,增加理性程度。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理解视角,就更容易分析出不同方案的利弊得失。

(四)民主讨论中,容易听取不同意见。听取不同意见可以完善原来方案,甚至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产生出新的更完善的方案,或形成多个备选方案。

(五)在民主讨论中,可以发现人才。有人对方案细致思考后,形成可操作的计划,往往这个人就是执行该计划的最佳人选。

(六)估计阻力。在讨论中,也可以了解到漠不关心的比例有多大,强烈反对的比例有多大,如果阻力大于推力,就要从头思考一番了。

决策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群体参与解决问题,应该分阶段来活动,这一个过程,群体自始至终参与,并在每一个阶段中完成一定活动,达到一定的目的。美国的莫里斯和萨什金提出了一个有用的分阶段的综合式群体解决问题的模型,可供管理人员和群体成员运用和遵循。见表222。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荒谬人生之旅

    荒谬人生之旅

    人生充满荒谬与魔幻,一个平凡无奇的大学生,漫无目的,还存在感低。被天命选中,又将如何开启这世传奇人生……
  • 天网与沃克网

    天网与沃克网

    现代与异外世界的故事与战争,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灭绝。
  • 我与渣男皆过客

    我与渣男皆过客

    以前听到过一句话“永远不要陪一个男孩子长大”,起初的南柒不以为意,后来发现真的逃不过这个定理。或许两个人相处的久了,就会剩下亲情和麻木,以及无边无际的怨念。望各位宝藏女孩们擦亮双眼,识破渣男。
  • 美女警花的贴身高手

    美女警花的贴身高手

    无上剑道,一柄轩辕,他斩尽奸邪之人。上古医术,妙手回春,他专从阎王手上抢人。少年为找寻身世,执一纸婚约毅然闯入花花都市。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七星斩

    七星斩

    为了生存,无意之中偶然转动了命运的巨轮,王浩,一个人魔的混血儿,一个普通的弟子,在成为一名仙人之后,愤怒与仇恨同时迸发,他能否登上七大门派的王者宝座。宝贝承诺,新书《七星斩》的内容质量绝对会一步一步的提高,章节字数至少会在四千字以上,所以这本书会给你们带来很多的惊喜。
  • tfboys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tfboys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书的女主是三大女汉纸,想要知道她们是谁,就多多支持作者还有这本书。注:本书内容切勿上升到真人。本书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孟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荐阅阅读书系)

    孟子(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荐阅阅读书系)

    本版《孟子》特邀请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注译,紧贴广大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一个较为清晰、准确的文本,以增强读者的文本理解,培养国学素养。《孟子》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四书》之一,为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辩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尘在记忆里的时光

    尘在记忆里的时光

    “诱惑始终只是诱惑,很多东西尘封在心里早已酿化成信仰,信仰是不会轻易动摇的。”...“是不是发现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他丝毫不作任何退让,“廖梓博你就是个混蛋!”我吼道,“那也只是对你!”“你凭什么质疑我对一凡的感情,你以为看到我千疮百孔的另一面就是了解我吗?我告诉你,我的世界里只有他,你永远也进不来!”...“不要让我看不到你,无论你想做什么、去哪里,哪怕只想一个人待着,跟我说一下我会退到背后等你,给你空间、自由”
  • 我来替祖复个仇

    我来替祖复个仇

    锁龙图西北域已是阴雨连绵整十月。就在今晨,山风呼啸,奔雷震天。寿远山一个普通的二进院中,有一男子愁眉苦眼,他愁的不是大白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他是望着产婆泼出去的一盆盆血水揪心。“哇……哇……”似是被这宏亮的哭声惊吓到了,狂风隐了身,雷电避没了影。久违的青天白日从寿远山慢慢扩散向了远方。男子喜不自禁,喊道:“就给他取名叫白”八百年后,木白为祖复仇,入主域,灭赢秦、诛赢默,告诉他们:“我叫木白,赢木的木,我是来给你们讲讲这八百年的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