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94400000003

第3章 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研究(2)

二、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公众参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有关的制度极不完善,影响着公众参与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的主体不明确

第一,现有法律未明确参与主体的范围。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主体的规定带有模糊性,由谁来参与不明确,虽然实践中采取的是由利害关系人来参与的方式,但是,由于决策中缺乏明确标准,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有多大,决定权掌握在了行政机关的手里。与此同时,受决策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利害关系人的理解有所差异,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本应参与的人未参与,对此不感兴趣、关系不密切的人却成为了参与主体。这样一来,参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例如,2006年北京市召开出租车涨价听证会,在此听证会召开之前,各种媒体的随机采访都表明大约70%的公众和出租车司机都不赞成涨价,而听证的结果是参与听证的代表有56%赞成涨价,政府据此提高了价格。这种公众参与根本无实质意义,政府是“先做决定,后找根据”,所选定的代表根本不具有广泛代表性。这种参与方式其实比没有参与更糟,不但是对民主的亵渎,而且是对公众参与期待的一种挫伤。

第二,代表产生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公共决策,我们不能采用全民参与的方式,目前我国决策实践中采取的是利害关系人参与的方式,然而利害关系人常常人数众多,难以全体参与,需要产生代表人。但是代表人如何产生,名额如何分配,在官方文本中均未作任何规定。与此同时,现有的代表机构名不副实。由于行政决策参与主体多以个体形式出现,就必然出现公众“人单力薄”的局面,这样的参与与实力雄厚的行政决策者相比,话语权明显地一边倒,即使公众提出意见,我们也很难期待这声音有多大的穿透力。这就需要形成代表机构,只有他们的声音足够大才能让决策者听到并引起重视,然而我国各种代表机构(如工会、妇联、消费者协会、律师协会等)被控制在政府手中,其代表功能受到抑制,其治理功能被政府行政权力同化和吸纳,成为官僚体系中贯彻统治任务的一环,无法有效地发挥代表成员利益的功能。

第三,专家专制的出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阻止行政专家越出技术领域,专家会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代替大众的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又和专家自身利益相勾连。专家们可能以行政官僚的利益或垄断组织的利益代替公众的利益,较轻微的影响可能是价值上的偏差导致事实认定不全面。严重的情况是,公共行政成为利益集团的营利行为,行政机关被各种强势集团“俘获”而失去自身的独立性、中立性,最后,专家则成为实现私利的代理人,在这些情况下,专家知识的运用可能导致“专家专制”。

(二)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的启动权缺失

目前,除了少数地方性法规规章对行政决策公众动议权有所涉及外,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均未作任何规定。可以说,我国行政决策启动权基本上被行政机关所垄断,带有浓厚的职权主义特色,公众只是公共决策程序的承受者。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十条规定:“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可以看出,妇女联合会并无启动权,只是在有关国家机关立法或者制定政策时,被动地服从召唤,发表意见。决策启动权是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第一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缺少公众参与,决策机关就可以我行我素,需要公众装点门面时就启动参与程序,不想让公众参与时就不启动,这样,公众参与就成了政府决策的装饰物,行政决策的民主性显然会大打折扣,公众表达参与决策的意愿也会严重受挫,并且还破坏了决策进程的完整性。

(三)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单一,形式主义严重

目前政府采用的公众参与方式主要有公示、公开听取公众意见、展示和咨询、民意调查、座谈会和听证等,方法简单,形式有限。而这些形式使用起来也非常僵硬,有的成了装饰性的形式主义。如城市规划已经规定规划草案必须要有公开展示,但实际上一些地方做的目前最多是在规划大厅搞一个公告、展示。公众看不到、也看不懂那些规划图纸。没有动员、激发和用公众可达性的方法作公众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众参与。公众反映最多的听证会,已经被广大公众认为是一种假戏假唱的形式,在价格听证方面使听证会惹上“逢听必涨”的不好名声。很多听证会连公众据以作出判断的基本信息都没有披露,如车票涨价必须披露的运行成本都没有告诉公众,甚至公众索要都得不到,这种听证只能是“瞎听”。而在形式上,听证会搞得兴师动众,豪华喧嚣,公众可看而不可及,脱离了听证作为一种十分普遍收取民意的方式的本意。公众参与在中国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公众参与呈形式化、表演化和被操纵的危险。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使得一个普通公民真正能参与到决策中去的方式十分有限,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十分微弱。

(四)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的意见得不到反馈

现有法律未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因此,对听取的公众意见采纳与否,不采纳的是否应说明理由、如何说明理由等均缺乏必要的约束性的具体规定,完全由行政决策主体自己决定。如此一来,公众参与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会导致公众不相信公众参与的效力,让公众对政府的诚意表示怀疑。美国的做法则是行政机关在决策过程中对每一位公众的意见都要认真阅读、分析、归纳、整理。分类归纳整理后,对每一类意见是否采纳作出统一的说明,采纳的还要在法规草案上划出黑线,标出采纳的内容,没有采纳则说明理由。特别是对直接利益关系人或组织一般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回复。这是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的完善

针对我国公众参与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完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机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行政决策程序中公众参与的主体

第一,科学设定参与主体的标准。如何确定参与行政决策主体的标准,使参与者既不失代表性,又体现典型性,目前各国一般以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仅以利害关系为标准是否合理呢?举一例来说:某市欲制定烟花爆竹燃放条例,由于燃放烟花爆竹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但同时也可以增强节日气氛,弘扬民族文化,这样说来全市人民都为利害关系人。当然,由于顾及行政成本与效率,不可能让全市人民均参与,而会选举代表参与,那么,是否可以任意选取一位市民?也许他对是否燃放烟花爆竹并不关心,认为过节时放不放烟花爆竹都可以,那么他所提出的意见对此条例的制定并没有多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仅以利害关系为标准显然并不合理。

其实,除了利害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会影响决策效果,那就是参与主体对各项决策项目的关心程度。由于参与主体与行政决策的利害关系和对其的关心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参与主体的选取上及意见的采纳上要区别对待。笔者试以图示的方式来拟定参与主体的标准,根据与决策的利害关系和对其的关心程度对参与主体加以分析,可以分为4个区域。

以利害关系为纵轴,距离原点0越远,则利害关系越大;以关心程度为横轴,距离原点越远则关心程度越高。E点是对该行政决策关心程度的分界点,F点是公众与该行政决策利害关系的分界点。从E点向上的垂线和从F点向右的水平线把第1象限分成4部分,即4种公众类型所在的部分。A区利害关系和关心程度都很强,B区利害关系很强但关心程度较低,C区利害关系和关心程度均较弱,D区利害关系较弱但关心程度较高。A区如:制定房屋拆迁办法中的被拆迁户和开发商;B区主要是对现有决策规定较为满意或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而不关心、不愿参与的公众;C区如:某市政府制定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对于既无出租车,又很少打的的公众;D区如:某市政府在制定有关文物保护条例过程中要拆迁一部分民用房,其中未涉及拆迁但久居此地的市民多属于此类。

以上只确定了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基本类型,在行政决策中最终由谁来参与,还要根据决策的不同阶段来决定。

一般来说,决策分为四个阶段,即:动议阶段、论证阶段、审议阶段、实施阶段,由于A、B、C、D四类公众与行政决策的利害关系和对其关心程度不同,行政决策机关在选取公众代表和对其意见的采纳所占比例应根据上图作区别对待。如在动议阶段,假设要选取40名公众来参与决策,处于A区的公众在数量上应大于等于20人,B区、D区的公众则应当适当选取,但C区的公众则不宜选取,对代表意见的采纳也应遵循上述标准。

同类推荐
  •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 发现抗战

    发现抗战

    保卫钓鱼岛活动参与者王锦思最新作品《发现抗战》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发现抗战》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 政务工作全书(中)

    政务工作全书(中)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舰御天下

    重生之舰御天下

    一场车祸让心御回到了三年前,《舰御天下》刚开服的日子。新的开始,新的征途。看这个前世第一公会的会长,如何踏舰道,唤弟兄,力抗深海,契约舰娘,纵横天下。
  • 万族侵略

    万族侵略

    古神话中的生物一一现世,万族从宇宙各地来往地球人族的科技也意外获得机械神族留下来的科技和古老的传承许七杰一意外获得传承,加入抗争外族的七人小队
  • 先生今天又来了

    先生今天又来了

    【作者第一本书,写的不好请多包涵】江珏过世的奶奶因为担心江珏照顾不好自己,死前将她托付给了远在京城的越家。对于江珏来说她迟早是要去京城转转的,早去晚去都一样。只是没想到季家不仅地势好,就连人也是眉清目秀————*季让遵循自家老爷子的命令去了个穷乡僻刚的地方接人,听老爷子的口气那人应该是个上了年纪有些神奇本事的老奶奶谁想他带回去的是位恰在花季的少女本以为就是个长得好看但行为有些诡异的小姑娘然而当少女一拳拍死一个浑身冒着黑气不人不鬼的东西后季让“……”这一天天的三观无时无刻都在被刷新都市灵异1V1he
  •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路之我穿成了反派的师傅

    穿越之路之我穿成了反派的师傅

    闲的无聊找乐的文,别提什么文风题材,就是爽
  • 那些年所我们错过的爱情

    那些年所我们错过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所错过的爱情,错过的刻苦铭心的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桃运天尊

    都市桃运天尊

    在神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在人的眼中他就是神!一个穿越时空的修真者来到了现实生活中看他是如何逍遥混世的。现实中他如何让自己的帮派通天?远古修真者是怎样美女成群的?逆天的杀手组织是怎样的肆无忌惮?
  •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甜宠、1v1】前世,她本是天之骄女,岂料红颜薄命死于非命。意外重生,她成了人人唾弃的丑肥婆,怒打白莲花,脚踩贱渣男是日常,她恶名远扬,人人避她如蛇蝎。可权势滔天的他却独独对她宠爱,替她挡风遮雨。再摇身一变,她成为了人人艳羡的漠太太,有记者不怕死的问:“听闻漠少是您霸王硬上弓才得到的男人,请问是否属实?”“……”夏七七一个眼刀递向台下矜贵的男人:去他喵的霸王硬上弓
  • 史上第一逆袭之刘邦心路历程

    史上第一逆袭之刘邦心路历程

    “刘季,休跑----”,项羽身着铠甲战袍,手持长戟骑着乌驹马追着我,我用余光斜视感觉他的兵刃就快抵住我的屁股,身边黑白无常拿着锁链等着索命,而我只能跑,骑着马跑或坐着车跑,心急如焚丧家之犬的跑,跑慢了随时就进了鬼门关。这一幕是我一生的梦魇,每每把我从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