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6000000067

第67章 回望插队岁月(61)

我们的邻摊卖的是羊杂碎汤,摊主是从延长县那边过来的,吆喝得格外动听:“葱花花,油煎煎,辣子调上红艳艳,谁吃谁言传。”我们觉得摊主吆喝得有趣,便学着他的腔调韵味大声续了一句:“谁吃谁掏钱!”摊主扭过头来笑道:“对嘛,不掏钱不得行,羊杂碎汤不能白喝,你们那瓜也不能白吃吧!”

在摊主的热情邀请之下,我俩来到他的杂碎汤摊前。循着香味伸过头去一看,那口大铁锅里漂浮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随油翻滚着一块块诱人的羊杂碎。我和钟年年已经垂涎欲滴,问明一碗三毛钱,便一人要了三碗。摊主念我们知青卖瓜不容易,特地在每碗里多加了几块杂碎。我俩就着杂碎汤吃馍,各自风卷残云般把三个馍、三碗杂碎汤吞下肚。还不太饱,想再吃几碗羊杂碎,兜里却没有属于我俩的钱了。卖瓜的钱倒是有,可那是生产队的,说什么也不能动。只得咽一口唾沫作罢。那一刻觉得,真要吃个够,我俩每人非得再加三个馍、三碗杂碎汤不可。

正回味着刚才享用的美味,一位大模大样的不速之客出现了。此人是40岁上下的壮汉,头上勒个手巾圈。他刚一蹲下来,不问价就叫切瓜。我们给他切了一个十斤瓜,他三口两口不用一袋烟的工夫就吃完了。他抹抹嘴,理直气壮地对我俩说:“你们是下熟畔的吧?把账记上,可别记在我名下,记在你们队长杨福财名下,他欠我钱哩!”

我们当然不信,坚持要他掏钱,或是告知我们他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壮汉拗不过我们,只得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我们还不罢休,又说:“你该不会编个假姓名假村子哄我们吧?”壮汉被我们问得不高兴了,正色道:“好娃嘞,你们该知道,咱陕北人、宜川人从不哄人!”看他说得诚恳,我们半信半疑地放走了他。

到了散集的时候,我们的瓜竟然一个都不剩,全卖了出去。数了数钱,有30多块!这在当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因为我们辛辛苦苦干一天活,挣九分工,工值才两毛七分钱。

回到下熟畔,交了卖瓜钱,村里人都说我们俩干得不错,卖了这么多钱,还记了这么些账。趁杨福财看账本时,我们问他认不认得那壮汉,欠不欠那壮汉的钱?杨福财想了想,点点头说:“他给咱村治过牲口,虽说没治好,也该给他钱。就把他那瓜账记在生产队开支里吧。”

钟年年指着账本问:“这些瓜账什么时候收?”杨福财说:“我看你两个都记全了,等秋后割倒了庄稼,到各村收回来就对了。”我说:“隔那么久,赖账咋办?”一旁的明珠子肯定地说:“咱这地方,穷是穷,可不会有人赖账。”

忙过了秋庄稼的收割、打场,杨福财说:可以去收瓜账了。按照我和钟年年记的瓜账,欠账人分布在北起延长县雷道河,南至秋林镇,西至交里公社、云岩公社的地域。于是决定分两路收账,我和八珠子去西边的交里、云岩公社,钟年年和根海南去秋林镇北去雷道河。还瓜账既可以付现钱,也可以用粮食折抵,所以我们需要吆喝着驴去。

收账过程很顺利。每到一个村,当初吃了瓜的人都无异议,个别人付了现钱,大多数人用刚收获的粮食折抵。有的人还记得我这个卖瓜的知青,会说上一句:“这后生卖了瓜还来收账,顶个人用哩。”有的人家男主人不在,家里的婆姨也认账,我们说该折抵多少斤粮食,那婆姨会如数拿出糜子或谷子或玉米,倒在我们预备好的装粮食的布袋里。

有的人家还让我们喝碗水,招呼我们吃饭。但八珠子对我说:“水咱可以喝,饭可不能吃人家的。”他接着解释说:“你想啊,咱收瓜账,人家如数给了,咱再吃人家的饭,不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吗?那就不对了。”我觉得八珠子说得有理,在收账的日子里,我们总是吃干粮充饥。

几天以后,我们吆喝着驴,驮着几口袋糜子、谷子、玉米回到下熟畔。

再过几天,钟年年他们也从北边回来了。钟年年他们的收账之行也很顺利,收回不少粮食来。

我和钟年年交换情况后都有些感慨:宜川人也好,延长人也好,留下的人名、村子名都不是假的。看来,还真叫那壮汉说对了,陕北人哪有哄人的?

(作者曾在陕西省宜川县高柏公社下熟畔村插队,退休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

梦幻青春

王侠

1976年4月6日,我们十八九岁,五男五女,全部来自北京,插队落户到陕西省宜川县寿峰公社桌里大队桌里小队。

大山之中寿峰川白水河蜿蜒流淌汇入黄河,河水绕山转一道弯儿,朝南的山坡上坐落一个村子,好似一条彩带上镶嵌着一串珍珠。桌里大队有五个小队(亦即五个自然村),就像彩带上的五颗珍珠。

桌里村有60多户,200多人,在川里算是大村了。桌里到宜川县走公路1976年4月摄于桌里知青小院。前排左起:杨丽娟、张爱民、王侠、张锦秋、李文华;中排左起:邱刚、书记李克勤、干部、干部、做饭婶婶及小孙子、队长李复兴;后排左起:王群、张革、记者、刘景伟、杨光伟、记者、记者、副队长薛宝山、方沈朝。

(土路)100多里,要翻老虎梁。若去公社要往下游走15里。

河下游与我们村相距11里的后峪沟村还有一个知青点,有十几个来自北京和西安的知青,大多比我们早来两年。这两个知青组自然而然像亲戚一样,来往密切。

县里的车把我们送到村边,有社员夹道欢迎。队里早就收拾好窑,烧了炕,还打了只羊鹿子招待我们。我们被引到知青点,这是一个川道上的小院,有3孔石窑给知青用,大的向阳窑是女生宿舍,侧面稍小些的是男生宿舍和厨房。

开始,队里派了个婶婶给我们做饭,待教会烧火蒸馍后,我们就自己排值日。每天留一人挑水、磨面、做饭、洗碗,其他人上工。

组长李文华,党员,大我们两岁,开始主持组务。屋前墙角种瓜点豆。

孵小鸡,买猪仔。组里决定十天一个休息日,干家务、开生活会。

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吃的记忆

我们是春天到的,虽然队里给知青分了两分菜地,但还没来得及种,冬我们的小院(1976年4月,方沈朝画)储的萝卜已所剩无几。当地人没有种菜的习惯,既买不到,也无法“化缘”,所以过了一段吃不到蔬菜的日子。有人拿出瓶辣酱,吃顿辣椒面,那就是过节。而我从小就不吃辣,只能眼馋地看着,照旧吃馍蘸盐。后来学着老乡到山上采点野蒜,润润口舌。

插队第一年,知青是有食用油指标的,但十个月了仍没发下来。当时队里不允许种芝麻,种了也得给拔了。猪也是不能随便杀的,要收购。因为它们都属于“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坚决割掉。老乡吃的都是蓖麻油,我们也入乡随俗吃蓖麻油。蓖麻油也得省着吃,十个年轻人炒一柴锅菜,油在锅底摊开只有乒乓球的直径大小。现在想来,蓖麻油吃多了会拉稀,少吃也是正确的。

这样过了几个月,肚里的油水少了一层。大姐李文华想了个主意,绕村不是有条河嘛,去抓螃蟹啊。大家兴致勃勃地跑到河畔,翻开石头,果然见到纽扣大小的螃蟹在四处乱跑。我们七手八脚地抓了二十来只,煮了一大瓮汤面,美餐一顿。

承蒙大自然眷顾,我们还成就了另一顿美餐。一天,山上的老乡惊呼着到知青点来求助,原来是两条蛇扭在一起从窑背落到灶台上。蛇在当地被奉为鬼神不许冒犯,知青则大胆妄为,一位男生上去用锄剁下蛇头拎了回来,众男生兴高采烈剥下蛇皮,拿出珍藏的酱油膏,红烧蛇段!火太旺了,竟然把柴锅也炒裂了。在家都没做过菜,蛇好像很瘦,味道一般,可是精神盛宴很美。晚饭过后,大家都去政治夜校了,院子里留下值日的我收拾残局。碗里还有块蛇肉!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周围黑黢黢的,不是城市中能想象的黑,只有煤油灯的一星火苗在摇曳,……恐惧在上升,鬼灵精怪的佳肴亦不能浪费,……“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仗着《毛主席语录》打气,我一口吞食了那块美食!

下乡五个月时,我被调到大队林场,离知青组有七里地。林场在半山腰,山下一条公路(土路)曲折而过。一天,传来远处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我知道有知青来了,因为开拖拉机的大多是知青。果然,远远看到同组知青杨光伟开着手扶由远及近,到林场下面即大喊:“王侠!回村!”“玉米仓子倒啦!”看他很兴奋的样子,我问:“那有啥可高兴的?”“压死了一只鸡!”他立刻回答。

可怜仅剩的两只下蛋鸡还压死一只。我又问:“那也没啥高兴的啊?”“回去吃鸡呀!”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无语,他们男生比我们更盼油水呢。为了品尝一只鸡,还不忘喊我回去。我在想,正是远离家乡,才把我们变成了兄弟姐妹。

因长期少油水,且干体力活,年轻的我们各个饭量很大,男生有的一顿吃一斤半黄馍(玉米面发糕),女生也要吃七八两。我到县里学习,一天供应两顿饭,每顿一个小枕头大小的白馍(白面刀切馒头),有半斤吧,还是吃不饱,可想而知,无论是老乡还是知青,粮食都是不够吃的。一般早饭吃红薯、南瓜。干活时,胃里红薯会作怪,不断反酸水,导致我后来回城后二十多年不吃红薯。午饭比较实在,一般是黄馍,小米粥,咸菜,炒土豆、茄子、萝卜什么的。晚饭以稀为主,小米粥、汤面,配以黄馍、红薯、南瓜等。全年小麦很少,一年每人只能分到一升麦子,过年时做一两顿白馍。晚上的汤面一般是白面掺豆面做的。

各家可以养鸡、猪、狗、牛、羊、驴都是集体养的。我们也拿鸡蛋请老乡的母鸡给孵化成小鸡,但不断有各种天灾人祸,能活到下蛋也很不容易。

我们也养猪,但知青不会打猪草,又很抠门,牙缝里给猪剩下的很可怜,那猪像狼一样苗条矫健,能一下蹿出一人高的猪圈,跑到地里偷吃,屡屡被队长抓回百般斥骂也不思悔改。

下乡约半年时,在黄河东岸山西吉县农场劳动锻炼的父亲来村里看我,在县里和知青办的干部吃饭,我晚到了,父亲送走客人回来看我享用残羹剩饭。

在家连肉皮都不吃的我不仅高兴地吃光了所有的剩菜,还用馒头蘸汤把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第二顿饭,我吃不下了,连声遗憾地说天太热路太远,没法带回知青组给兄弟姐妹们解馋。后来听说,父亲回家后是流着眼泪对母亲讲述此事的。

蔬菜短缺的情况后来有了好转。我们推举王群带领大家种菜,我母亲寄来北京四季青公社的菜籽。王群边看书边指挥大家整地、打畦、下种、浇水、施肥、拔草、间苗、打芽……奇迹出现了,黄瓜、西红柿刚长出几片叶子,还黄黄嫩嫩的,离地才一掌高就开始挂果了。而老乡的瓜果郁郁葱葱长到一人高还不开花。是种子好啊!在老乡的提醒下,男生们赶快进山砍了些细长树枝当黄瓜架。老乡选的树枝直溜溜的,搭出架子很整齐,而知青砍的树枝七扭八歪,搭的架子很丑,但挡不住硕果累累啊!我们把六个最先贴地长出的黄瓜留种,直长到哈密瓜大小,完全变黄了,才摘下来放在窗台上晾干。

结果只留下半只,其他全被老乡分了。我们的西红柿不仅结得多,而且个儿大还不酸,旺季一天能收获一筐。我们还种了扁豆、芹菜、莴苣、茄子、青椒、韭菜……知青的菜地绝对是全村最茂盛的。老乡频频讨要菜籽,王群也被誉为“王菜农”。后来队长也来要白菜籽,队里种了一大片大白菜,但地太凉的缘故吧,北京的大白菜在这里不包心。

粮食还是不够吃,一年过到三分之二时,组长李文华开会说:“粮食不够了,我们回吧。”于是,大家分拨回家。回家的人带回了各家家长到处找肉票买肥肉熬炼的大油。

秋天,队里分给我们两棵柿子树,自己打下来,将柿子做成柿饼,是我们一年的零食。队里还分核桃,新鲜核桃仁剥掉嫩衣甜甜的,再蘸上新鲜蜂蜜,其美味至今难忘,其新鲜、有机、绿色,更在今日上下求索而不能得啊。

上工

村中大树上挂着一块铁轨,就是钟了。每天干活分三晌。早上天刚亮,队长就敲早晌钟了,干到八点多。早饭后干前晌,中午由队长看日头照在崖上的影子决定啥时收工回家吃饭。后晌要干到天擦黑。收工后还要干干自家自留地的活儿。可以说是披星戴月。

男生每天的工分是10分,女生是8.5分,这是队里壮劳力的最高分,很照顾的。

播种方法很古老,最前头一个小娃牵牛;牛后面一个外前人(男人)赶牛扶犁拉壕;一个女子娃紧随其后撒种;后面一个外前人脖子挂着装满粪土的大笸箩,用手捧着粪抛撒;最后面又一头牛拉着个荆条编的片子,人站在片子上面前后摇摆,把土抚盖平;这一连串的人和牲畜缓慢前行,播撒着一年的希望。我当然是撒种的了,这活儿也不易。撒麦种要很均匀地一把一把地撒过去。玉米种子要一脚挨着一脚量着地,一步一点头地点下去,一天下来保准头晕眼花。

锄麦时,大家一字排开,每人四垄,气势磅礴地往前推去。我只锄两垄,麦草不分,还跟不上。

比较烦人的是起圈。牛圈,脚下的粪稀糊糊的;羊圈,跳蚤一蹦一人多高,此起彼伏;送粪需肩挑担子或推架子车,对刚下乡的女生是个考验。

比较高兴的是摘花椒,满树红灿灿,香气袭人。但要小心刺扎手。

冬天,一般搞农田基建,土方活儿,要些力气。

后来,队里给我们分了工,杨光伟个高体壮开手扶拖拉机,我去了大队林场,方沈朝去了水利隧洞工程,杨丽娟去养猪场,王群当队会计,张爱民当赤脚医生……

同类推荐
  • 点滴

    点滴

    本书收录作者1934年至1935年2月间的散文和杂感,大部分作品是作者旅居日本期间所写。作者说,这里有他“一点一滴的血”,也是“一个活着的现代青年的话”。旅日期间,法西斯阴云密布,国家内忧外患,这些在作者的文字中都有反映。晚年编集时,作者认为《关于翻译》、《几段不恭敬的话》两文讲了一些不公正的话,移作附录。本书于1935年4月由开明书店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回归的江河

    回归的江河

    本书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多年努力和付出的总结。通过书中案例,展示了通过景观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代表性工程包括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重庆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世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世博轴及地下空间综合体工程等。
  •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董大中文集·第10卷:董永新论

    董大中文集·第10卷:董永新论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青华仙鬼箓

    青华仙鬼箓

    他单纯又无知,不懂人命是什么,她阴毒美丽,一心想要将他炼化,但是在危机重重的仙术与鬼道的世界,谁生谁死还说不定呢!仙术与鬼道,光明与黑暗的二重奏,将奏响九州的悲歌……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余生牵你的手

    余生牵你的手

    (全文免费,收藏不后悔)在他没转来之前,她是一中学霸,是老师们的宠儿,在他来之后,她开始慌了,第一名的位置不保呀,她开始每天都认认真真的学习,甚至跑到他家去补习。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这个有才有貌有钱的男生对她有意思,她誓死不从。姜辞:“安宝,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呀”说着并向乔安安投去一个媚眼。乔安安受不了暴击立马变身小狗腿,“嘿嘿,抱抱。”伪高冷学神vs甜甜小学霸高甜。原名(甜系小学霸)
  • 听雷2: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

    听雷2: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

    1966年1月由海外华人带给091的吸血鬼活体样本被运送至091总部,是人?是鬼?是神?奇异的吸血鬼女子到底有怎样的身世?而他的背后又与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生物兵器开发有怎样的联系,传说中关东军血缘基地到底隐藏着什么骇人听闻的秘密?谜团接踵而至,这是一个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战线,这是一场超越了人性与信仰的残酷战争,当命运已经注定的时候,人,是不是可以改变它?
  • 步步修罗

    步步修罗

    贫穷富有痛苦享乐世间所有的所有,放进时间长河里,都如鸿毛般,随波转瞬而逝
  • 蚕月破

    蚕月破

    蚕食着水影中的月影,处心积虑。就像蚕吃着桑叶,一口一口。却不知,谁人打破这水中平和,碎了月,虚化一空。自己建立的产业,用家外的身份娶得自己脱离苦海。却不知出现意外······
  • 夺心契约:BOSS别来无恙

    夺心契约:BOSS别来无恙

    (全文完结)要她爱上他还把心留下?笑话!她会爱上自己的仇人?他不该是腹黑霸道如恶魔般的么?为什么要放下身段为她做那么多事!甚至还一而再的为了她涉入险地!他不是只想施行他的复仇计划,让她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吗?为什么……他突然的温柔让她的心狂跳不止?
  • 花与梦的我们

    花与梦的我们

    洋溢着青春味道的校园,少女心中爱恋的因素。让自己的青春由自己主宰,我们一起来打开一场梦幻游戏与青春校园的故事吧。
  • 契约驭灵师

    契约驭灵师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拥有逆天的颜值,更让人为之感慨的是这群年轻人拥有的智慧与才华。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均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前程无量,但偏偏均不为凡尘俗世所累,显赫的家世和多金的背景,让他们拥有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也因为这些满载的好奇心,让他们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却又无限美好的探宝之旅……
  • 不屈铭章

    不屈铭章

    这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策略类励志小说,全本26万字。讲述的是主人公胡征,在人生的第一次战争中就失去了自己最好的兄弟。他变得怯懦,自闭,没有勇气,在一直很看好他的首长和战友们的期望下,他依旧无法打破心里这黑暗的枷锁而站起来。这种挣扎完全不亚于在战场上受到皮肉之苦的疼痛。他不想让大家失望,但是内心里由衷而来,且不可避免的阴影和恐惧,无时无刻地不拖拽着他前行的脚步。渐渐地,他发现,逃避和恐惧,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没有人能代替自己站起来,而一直把自己内心里的不愿和矛盾,当成自己前行的借口,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文章主要是以阐述勇往直前,鼓励人们生活也好,工作也罢,拿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