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6100000028

第28章 读书会(7)

托宾在某次采访中提及他在布鲁克林时的生活,虽然他写了《布鲁克林》,但是异乡感对他来说始终是个问题。“我其实不太了解布鲁克林,小说里的布鲁克林是我想象出来的。为了写书,我和朋友去了布鲁克林的教堂参加弥撒,做完弥撒我们就去吃饭。于是我就研究了一下教堂。我还在书中用到了朋友的房子,还用到了一家百货商店。我把它们全都放在《布鲁克林》里。”没错,别以为只要用心或者努力就能够融入异乡,陌生和疏离感是无法摆脱的。但是规律与节制却最容易在陌生的环境中养成。托宾说他在纽约很少晚上喝酒,因为这会影响他第二天清晨六点起床写作。

我相信这种克制的写作方式所产生的效应,海明威也提到过他每天都会把写作的字数列在纸上。所有的坚持本身都是件长期消磨人意志力的事情,因此孤独就变得格外重要。我不相信不孤独的写作者,他们根本不懂得沉默,这就太没劲了。

到了最后一个月,睡不着觉这件事情也已经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我想起三四年前还写过那篇一直在豆瓣上被人转来转去的讲孤独的文章呢,结果人总是在往纵向里越走越深的。当灰情绪都成为常态以后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更规律化的写作。

在尝遍超市里所有的食物之后,日常生活变成一件非常容易且不需要选择的事情。牛角面包,豆子,芦笋,酒,各种可以直接扔进烤箱的肉类都自觉地在购物单上排好队。而且一到包装袋上标记好的过期时间,它们就纷纷自杀,发霉的发霉,腐烂的腐烂,绝不拖泥带水。洗头水和卷筒纸这类玩意儿的消耗都是匀速的。每天去的地方都也没有什么不同,最远就走到河边(那条河叫什么名字我始终没有考虑过),到了河边就看到桥上都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人,于是就不想再往前走了。河对面有什么呢,我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其实。反正我明白,我不想走远了,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走得更深入些。

我现在自然会再次想起都柏林来,像是又闻到了那股洗衣粉味道,或者在暮色里开车听到拉娜德蕾的歌,再或者在上海的玛莎百货里看到那些当时每天都吃的食物。只不过这儿的牛角都是冷冻过从英国坐了飞机过来的,看起来像是借尸还魂。而《空荡荡的家》的中译本已经出版了。

在都柏林的时候准备过一个给当地华人团体的讲座,讲爱尔兰的当代小说,但是临到要讲的那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小雪。最后只来了一个中年女人。于是我们在办公室里泡了杯茶,聊了会儿天。在准备这个讲座时我搜索翻阅了很多读者写的评论。有段话被我摘在了记事本里是关于克莱尔?吉根的。

“这种低温并非来自故事和人物,也许是作者疼痛的阈值太高,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都特别狠心。所以,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活得异常清醒……这里如果有些许犹豫和不舍反倒是种缓冲,或是润滑,可是没有,只能眼睁睁地干痛。本来生活就沉闷,一潭死水,心又迟钝,日子怎么过。所幸天气是寒冷的,痛苦又锋利,所以主人公日日夜夜地醒着,有种非自然状态下的病理性亢奋。”

这话说对了一半,可是在低温的状态下日日夜夜醒着的人根本不会有病理性的亢奋。那么湿冷的天气,把人刮得飘起来的大风,所有不遂人愿的现在和过分美好的过去产生的并不是什么绝望感,太冷了,没有必要牵动那么强烈的感情。

所有灰情绪也好,孤独也好,都担当着就是了。

选自《鲤·与书私奔》,2013年1月

评鉴与感悟

同样是年轻人谈论阅读,周嘉宁又属于另外一种:安静。安静并不等于她没有热情。她看似随性的笔下,却有烂漫的识见。那些属于她的小小欢喜,都在这里了。

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

张嘉玮

许多人觉得,古龙的风格很易学。因为一个普通读者读古龙,乍看之下,不会觉得他有金庸或梁羽生那么厚的功底——你可以轻松从金庸书里读出他喜欢《水浒》、熟稔《红楼》,他对希腊戏剧、莎士比亚、大仲马、《三言二拍》、《史记》、诗词歌赋等无数东西,都烂熟于心。而古龙,乍看只能说,这位对诗挺熟,尤其体现在人名儿上,比如白玉京,比如叶孤城。

但稍微看看他的随笔或评述,就会发现,这厮对福楼拜、海明威、杰克伦敦这些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大人物,了如指掌;尤其是后两位,他许多作品里会出现一些类似的手法。在若干篇宣言般的文章里,他都会赞许这两位。至于日本剑侠作家如柴田炼三郎等,古龙更是熟到可以随心所欲化用的地步。最后,他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想象中,都更熟悉金庸。原话是:

我自己在开始武侠小说时,就几乎是在拼合模仿金庸先生,写了十年后,在写 《名剑风流》 《绝代双骄》 时,还是在模仿金庸先生。我相信武侠小说作家中,和我同样情况的人并不少。这一点金庸先生也无疑是值得骄傲的。

所以,世上那么多人觉得古龙易写,而终于世上也只有一个古龙的原因,就是这个:这个疑似好酒散懒的浪子,读的书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许多人,只看了几册古龙,就仿着他路数写,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说到底,终是不读书之过。

被误解的小说家,不只古龙一个。我第一次知道巴尔加斯·略萨,是通过莫言的《红高粱》,余占螯父子处理尸体时,作者自注提了一句;而《四十一炮》的后记里,我又看到他对君特·格拉斯的一段评价。余华三十来岁时,写了许多极有洞察力的散文,主要关于音乐和小说,显见他对博尔赫斯、福克纳、霍桑、川端康成们,极有心得。王小波作品里零星出现的名字,比如莫迪阿诺、马尔库塞、杜拉斯、昆德拉、卡尔维诺们,就够我一一收罗了。海明威20世纪20年代在巴黎的阅读量极其可怖,那段时间,他上到对陀、托、荷马,近到舍伍德·安德森们,几乎滚瓜烂熟。

当然,许多人很容易被糊弄,被莫言小说里反复出现的高密农村,或是余华的许三观、福贵和刘镇李光头,或是王小波的王二及陈清扬、小孙这些没谱青年,或是海明威那些渔夫、猎人和到处溜达的尼克·亚当斯们欺骗,以为这些小说家们,也仅仅是小说家而已,而忽视了他们都有文艺评论家们的敏感和天分。比方说,像王朔这样,把无知者无畏贴脸上到处耍的,随手列一小说书单,都能让人瞠目结舌。早80年代,他那些吐槽全世界的论述,已经把他磅礴的阅读量给透了底——

简单说吧,这伙人的阅读量和读书见识,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只是大多数时候,人家不露出来而已。

贾宝玉这样好逸恶劳的纨绔子弟,谁都想找机会给他上一课。贾政带他看大观园,见宝玉喜欢“有凤来仪”胜过“稻香村”,觉得他觉悟不高,立刻发作:

“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哪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然而宝玉那死孩子,振振有词,说田庄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还说什么:

“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之后挨揍,也是活该。但这事上,可见这小畜生歪理一大片,春风吹又生。妙在这孽障,左一个不读书,右一个不用心,可是引用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给丫鬟起名字,张嘴就是“花气袭人知昼暖”,唱歌行令,随手就是唐乐府里“雨打梨花深闭门”。薛宝钗跟他一样,满嘴里都说不读书,唱个《寄生草》、听个《牡丹亭》,都是张嘴就来。说不读书,偏读得满肚子书。老爹贾政,被他硬生生呛得说不出话来,咳,终是不读书之过。

以前说过,贾宝玉爱杜撰这事,和苏轼有点像——苏轼当年考试写文章,杜撰了个典故,被梅圣俞问起,就说“意其如此”。这事常用来佐证苏轼天马行空,信手拈来,别出机杼,不拘一格。但这玩意,不是凭空而来。他自吹《汉书》就抄过三遍——哪怕打些折扣,这也很恐怖。关于苏轼的积累量,一个故事。

当初,苏轼黄州回朝后,去做翰林学士知制诰,写圣旨,凡八百余道。圣旨这玩意,常要引古之经典,以姿润色。常见格式如:朕听荀子说,张佳玮打起架来,不是螃蟹的对手。蟹犹如此,人何以堪?今特赐尔螃蟹八百只,卿其勉之——类似引语,可都是不能错的。苏轼之后,洪迈接了这职位,每天写天子诏书。洪迈也是大有才学之人,有一天刷完二十余道诏书,闲了,去庭院散步,遇到个八十来岁的老仆。

老仆:“听说今天文书多,学士一定很劳神。”

洪迈颇自得:“今儿写了二十来道呢!”

老仆:“学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见。”

洪迈得意了:“苏轼苏学士想来也就这速度了吧?”

老仆:“苏学士速度也不过如此,但他从来不用查书。”

洪迈赧然,后来跟别人说这事就自嘲:“人不可自傲,那时如果有地缝,我就钻了!”

咳,说到底,终是不读书之过。

傅雷先生除了翻译和给儿子写信,还写些别的。比如,译完《贝多芬传》,他自己私人给补了贝多芬作品全赏析;不论其艺术价值,文字本身就辞气慷慨,很是动人。他自己,二十二岁上,就写了很见功力的塞尚评传。三十五岁上,他能使文言文(当然,这是许多老派学人的功底)写一个黄宾虹问答集,兼谈中国古来画艺。四十九岁上,他自己在一个文章里认为,自己学问修养不足,终究是读书少了,云云。说到最后,就开始自叹了:

哎,终是不读书之过。

前段儿被人问起,说爱因斯坦大神都有语录了:“人在一定岁数后,阅读过多反而影响创造性”——原话:Reading, after a certain age, diverts the mind too much from its creative pursuits. Any man who reads too much and uses his own brain too little falls into lazy habits of thinking 。

实际上,我们见过太多类似言论,无非是“读书太多,人都读木了”之类。只是爱因斯坦来说这话,显得格外霸气。

然而,就像相对论更适合研究高速、量子力学更适合琢磨微观,而解释身旁日常的事,还是牛顿经典力学比较好一个道理,爱因斯坦这话,其实只适合他、波尔、费曼、泡利那堆近光速的家伙们。人家就像洪七公打欧阳锋,各家各派已有招式都烂熟于胸,在琢磨新创世界体系了。跟我们这样,连世界是怎么回事都还摸不着门道的凡人,没多大关系。套句现成句子,就可以这么说:

以大多数人读书之少,还根本没资格影响到创造性、想象力之类的。

这话说开了,其实很简单: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大大低估了大神们的阅读量。那些对多读书有微词的,若非骗子笨蛋,便是王朔或纳博科夫这样读多了书后撒娇耍个性的,要不然就是爱因斯坦这类读完了喜马拉雅山般浩繁paper的人,随口来句感叹,让那些一辈子读书不及枕头高的人,听了雀跃一番。我们绝大多数人在那里感叹天赋不足、创造不够什么的,其实都是幻觉。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归结到最后,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如此而已。

选自豆瓣网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谴责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谴责故事

    本书中节选了古代两部著名小说,小说中有为了钻营候补、不惜败坏伦常道德的欺诈行为,也有买通关节、贪赃枉法的鬼蜮伎俩;既有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奸计暗谋,也有迷信卜乩、置千里赤地和百姓生计于不顾的昏愦颟顸;既有遭逢民变、闻风丧胆的各种丑态,又有科场应试、千奇百怪的众生瘿相。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后存者101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7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等多种专著。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热门推荐
  • 小兽成长日记

    小兽成长日记

    本文标签:现言+异能+幻想+兽人+欢喜冤家+日久生情文中两对cp都符合这个标签哦~一个是暴躁冷漠的大猫X暴躁粗神经的兔子一个是花言巧语的老狐狸(没有那么老了)X严肃的学霸兔子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一次点餐机的操作失误开始,然后迎来了鸡飞狗跳和诡异危险的解密过程,而直到卷入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中,他们才渐渐意识到……这场阴谋从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 他是春风暖盛夏

    他是春风暖盛夏

    指路同作者其他甜文:《白月光他又甜又盐》《影帝每天都在撒糖》《巨星在线崩人设》【短篇甜饼第一弹】温柔天才画家VS自闭美少年高考结束了,沐风的家庭也破裂了。听说江南山明水秀,他收拾行囊,独自一人去江南散心。在这里,他遇见了照亮自己人生的光。那个人从盛夏而来,便不曾离开。【小段子】沐风第一次收到情书,被盛夏丢进了垃圾桶里。沐风小声嘀咕:“丢了我的情书要陪我。”盛夏问他:“要情书还是要我?”沐风脱口而出:“要你。”于是盛夏就把自己赔给了他。
  • 废柴毒医之毒步特工

    废柴毒医之毒步特工

    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特工上慕倾心,却狗血的穿越了,却穿越到一个废材的身上,然后被某一个腹黑王爷看上了,慕倾心,心想“为毛我就这么悲催?”
  •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本书展示了马丁·路德求道的心路历程,论述了他在对传统学说的批判性思考和个人的实证中获得塔楼体验,实现神学突破,进而建立十字架神学的过程,分析了他在其“宗教改革四大著作”中阐述的更完善的神学思想。除此之外,还描述了他为捍卫自己发现的福音真道而与罗马教廷对抗,最终开宗立派的过程,并论述了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农民起义、激进的改革派的分化及其与当时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多角度地展示了其颇有争议的形象。
  • 繁汐尘落

    繁汐尘落

    繁花缘下,汐起尘落。穿越时空,21世纪的一线明星、习武高手——夜灵瑶,穿越成下灵域玄灵大陆昭阳夜族三小姐,成为绝世废柴。可是到底是天才还是废柴?另一边,易城北族天才小少爷北尘离却在默默注视着她。看她一路如何打怪虐渣渣,和男主、众多伙伴展开友情爱情的篇章,登顶高峰,开启玄幻之旅。
  • 无心年华

    无心年华

    萧岚晚为受诅咒的戈家千金,为帮其兄聚魂,穿越异世,在这里,她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
  • 神圣纷争

    神圣纷争

    他的邪恶乃是一个传奇,一场叛乱毁灭了他完美的人生,曾经的完美天才已经死去,只留下了极端冷酷的化身,发誓要毁灭所有号称正义的东西!但他并非一直都是如此新书等级灵者灵将灵帅灵尊灵王灵皇灵帝灵圣八个大段位
  • 和尚爱上了一姑娘

    和尚爱上了一姑娘

    前世因为意外他帮助她躲过了天劫,换来了两人的朝夕相处。后来他为了让她活着,而牺牲了自己,让她一个人等了五百年。今生,当两人再次站在一起的时候,却记不起前世的种种。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慢慢地喜欢上了对方。可他已然出家,怎给她一世的相守。而她也知道自古以来出家之人是没有爱情的。他们只是默默地爱着对方,有种爱在心底却不敢说,不可说。后来她为了救他,倒在了他面前,从此便长眠不醒。而他也明白了自己心里的那份爱,选择归隐山林,默默地守护者她。希望能感动上天,让她醒来,给她一世情深。
  • 天赐福妃

    天赐福妃

    二十一世纪末,智商爆表天才少女神秘失踪,几年后,超智能机器人T-709问世,地球迎来全息数据时代,Txe公司掌握全球命脉,却在一夜之间,爆炸崩塌。慕攸止,梓仓县令之女,大邕皇宫中最卑微的御女,凛冬之夜,被折磨至死。『系统警告!系统警告!连接到新数据,重新启动,扫描检测,结论:接收完毕,重启成功!』当T-709成为慕攸止,人生重启,超科技临世,六宫无妃。皇帝陛下躺于龙榻,衣衫半解,勾勾手指:“听说爱妃不想侍寝,朕便自己来了。”慕攸止不知所措:『接收指令,分析搜索,重复扫描,结论:系统崩溃!』【男女主1v1,身心干净】
  • 恶魔对对碰之腹黑公主

    恶魔对对碰之腹黑公主

    她原本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备受家人的宠爱与呵护,但是从一次受伤之后,她彻底变了,变成了一个不择不扣的大恶魔,一切伤害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他是流川集团的独子,对人从来都是万年冰山的脸,当他遇到了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