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6100000054

第54章 心灵史(3)

村庄临一河水,河里有野鸭子三两只,飞起来,钻入对岸的草丛里。流水声便传了过来,那么清澈的水声,总是会让我们想坐下来。

过一个旧城门,果然遇到两个静坐的老人。两位老人相对而坐,和那道临水的旧城门成黑白照片。同行的张鸿默默坐在石凳上,风吹来,她微笑着看我。用两只手的拇指与食指交叉,摆出一个相机框的样子,示意我不要声张,偷偷地将她与阿婆拍个合影。

对面的阿伯深眼睛,笑着看我拍照。不发一言。我们几个人就那样坐在古桥下,听了一阵子流水声,大约是想和老人说说话的。可是,说些什么呢?

年龄?生活的现状,还是孤独感?一切纠缠于内心的情绪,都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在古石桥下闲坐,已经表达了他们的孤独。他们临着河水,既是安静地和夏天相处的方式,也是凭吊自己过往的方式。我们的到来与他们的安静并不融洽。好在,这个古村落并不缺少游客。他们见惯了我们这样的,对村子里的石头和草感兴趣的,趴在地上拍一只惊人大小的爬虫的,又或者,急忙忙地追着一头驴子拍照的。

城市将我们规训成一个坐井观天的青蛙,来到乡村,我们得到纠正。所以,种种内心里的压抑获得释放。在羊角村,也是如此。我们坐在那古桥下的石凳上,看着桥上的砖石被风雨消磨的痕迹,以及句子模糊的留言,觉得,像是和岁月进行了一场对话。

河的对岸有竹子,风吹过去,远远的,舞蹈一般。我们别了老人,去看那竹子。

河水清澈,夏天因为这流水声而凉了下来。夏天怕水,像个孩子。我们也像孩子,在河边拍照片,竹子在后面,镜头放大,要将竹林拍进来,将夏天的某个清凉的细节刻在心里。

村庄墙上的标语多是经了年月的,上世纪70年代的,80年代的。现在的标语也是有的,但在那些斑驳的墙上,显得谐谑,像是在一头驴子上装了电动的喇叭,有喜剧感。

村庄有骑摩托车的人经过,谁家的孩子够着头出来看,一看不是自己的父亲。大笑着又进了院子。

村庄大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村庄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消化孩子的吵闹和老人的安静呢。

羊角村的孩子也多是安静的,我们在一个院子里看到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他们来回掷一个用纸团成的球,女孩子力气小,得到男孩子们的嫌弃。

我拍下了他们玩耍的瞬间,便拍下了一群孩子的孤独。家里的老人在田地里耕作,父亲和母亲大多进了城做工。孩子们的衣服以及所用的文具,大抵是城里的父母亲带回来的,一如城市孩子的用具。乡村文明正是这样被城市文明所侵占,一点一点一颓败、稀释,渐渐将传统丢在斑驳的古桥下,丢在老人的咳嗽声里,和孤独的背影里。

有一个老人,在土屋里居住。见到我们,便庄严地背诵着事先预备的话。我们不懂,他一边说,还一边指着门前的联系牌大声说话。方言,如同知了飞上枝头留在树干上的蝉蜕,空了,且丢失了最能表达感情的内核。凭猜测,我们也知道,老人错误地意会了我们,以为是上面派人下来做调查的。他呢,定是吃够了苦,如今,得到了一些补助,便不停地说些好话。

牌子上有具体的人名和电话,这是具体到个体的温暖任务。

也好,我们看着那土墙上已经零落的阳光,觉得,每一片安静背后,都储满了时光的苔藓。

巷弄里有做作业的孩子,还有洗菜的少女。有一个庭院挂满了孩子们的衣服,运动服以及小号的T恤衫。那些衣服被水洗得发白,在阳光下,像是四个孩子在河边跑累后的样子,又像是下雨天里,被雨淋湿后的孩子拼命拍着院门,而爷爷奶奶熟睡听不到叫声时的孤独。

那些衣服破旧,和土墙旧院一样,是时光慢慢暗淡时的一声叹息。

村落里,几乎,每一个院子里,都晒着粮食,或者在一个筐子里,或者在片长方形的竹席上。排成长队的鸭子从院子里出来,经过小巷弄,出了古桥,消失。

这是羊角村的夏天,村口头的三个女孩仍然坐在那里,她们看着远方山坡的绿草发呆,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火车以及汽车站。对于远方,她们仿佛只能想到河对岸的竹林,或者自己田地里的几株不按时长大的庄稼。

我们几个人,轮流和三个女孩合影。她们一直笑着,羞涩,又伴随着被重视的欣喜。

我们靠着旧城砖,指着身后的云彩说,天空也要拍上,云朵好看。几个人一起回头,看那云朵,几个孩子也是。那一刻,时间突然停滞了。

有一个孩子突然从高台上跳下来,对着其他两个女孩说,要回家了,奶奶做的食物好了。

隔着这个村庄的墙与房屋,那个孩子闻到了她奶奶做出的食物的味道。

一阵风吹过来,半个村庄都沉浸在食物的香味里,我们突然觉得饿了。

之二:南庐

茶是那种乡下极为普通的茶了,汤色混浊。一吃,却微有甜意,再品,是山间里泉水的味道,细细地回味,能在这茶水里喝出竹叶飘落雨湿蝉声的清凉。只是这茶叶片是粗糙的,像极了乡下的日常生活。

乡村的日常生活景象自是粗粝,却有体温。比如在这片黄家大屋里,一进院落,便看到老人在天井的阴凉处乘凉,脸盆架上挂着的毛巾是灰尘的颜色,只有塑料制的椅子的颜色是鲜艳的,在院落里,显得格外世俗。

相比较时光里遗留下来的这些黛黑的生活方式,当下生活的诸多痕迹(塑料制品、一应的生活用具)都是世俗的。包括我们这些匆忙来到的游客。坐在这个客家人的旧院落里,我有时间的幻觉。总觉得,后院大约会有一场来不及清扫的抒情,然而,走到后院便看到一堆农具。

农具写着名字,黄姓,墙壁照旧是剥落的,像一首诗的高潮部分,让人总想着靠近。

这个院落是修整过的。主人家的介绍模糊,方言总是这样,它保留了文化的地域性,却总会让我们这些外来者迷失。

可以想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院落主人曾经在这里堆放了他们丰富而细腻的生活细节。只是,没有人做记录和整理。等到多年以后,我们到来,却只能凭着时光在墙壁上剥蚀的印迹来猜测。

照理,每一个写作者都是一个猜测者,对旧时光,对音乐,对陌生的地域,生活中突然失踪的友人。写作,是对时光的重新梳理。现在,我们几个人,坐在一段旧时光里。彼此沉在自己的心事里,长时间沉默。

蔚文兄看上了院落里一款旧脸盆架,蓝色的漆已经褪了大半,在两进院子里的中间过道里放着,有光线照在它的上面,像是在博物馆里。

这个叫作“南庐”的黄家大屋,位于江西赣州,石城,村镇的名字也都好听。说一次,便记得住。村子叫作大畲,镇的名字叫作琴江镇。

大屋共有前后五进院落,九十九间半房子。半,一听,便知是旧年月里对数字的敬畏。不敢将事情做得过度了,圆满了,怕惹得神妒恨,于是只能建九十九间半。这些遗失了确切证据的言说我们都喜欢听,这是文学的,模糊的。

南庐屋是刻在院落牌匾上的字,大约是过于书生气了。当地人读不惯,当地人一直是称作黄家大屋的。这名字易记,有些土腥味,像是当地野生的一味草药一般。

我们蔚文兄在院子里拍照,她手摸着一个筷笼子,回眸笑着。那笼子里盛满了筷子,但是,院落里却并没有多少人。那么,客家人将筷笼子放满了筷子,定然有他们特殊的隐喻吧。比如,希望在外的人也能饮食安康,又比如,希望这个院子里能有更多的人出生,这里有的是筷子,有的是食物。

南庐屋后面依一座山,前面呢,有一座旧庙,有一池月亮开头的人工湖。这样依山傍水,便有了诗意。当年,黄家的祖上将大屋起了“南庐”这个名字,显然是一种避世而自得的陶渊明心态。

山的名字好有气势,叫作通天寨。是南方丹霞地貌的一个典型旅游地。通天寨的由来未知,那个通往天空的柱子性格别具,和男人的生殖器形似。山体的岩石也有特点,似乌龟的背一般,裂纹均匀。这自然的布局神秘,让人想起当年黄家的先人选择居住地址时的谨慎。

我们和一个老人聊天。

问一句,她会答无数句,找陪同的人翻译过来,发现,答与问并无关系。老人安详,喜欢与陌生人坐在一起说话。她孤独,她的孤独让我们想起夜晚,这些旧建筑在月光下来回摇动。窗子里一只猫跑出来,又或者谁家的一句梦话,都会让整栋楼动上一动。

我们一群人坐在她的面前,说一些与旧式建筑有关的见闻,那老人认真听着。大约听不懂我们的口音。一边听,一边又温和地朝着我们笑。

天色便暗了起来。

照相机在光线不足的情景下拍不了,我给老人拍了一张照片。她坐直了,轻声地说了一句话,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端庄地笑着。

照片有些虚。

然后出院落去看荷花,就在南庐的院落外面。大面积的莲花正在盛放。莲花是县里面有意种植的,妖娆得很,像是一场音乐很大声的舞会。夏天里,一池莲花的确是一场音乐会。

果然,有拍婚纱照的人,她们在莲花池边,以南庐屋作为背景。摄影师在那里喊着,亲密一些,再笑一下,再笑一下。

我们一群人便笑了。

一辆车路过我们,是山歌。我们几乎同时叫出声来,是的,一个女声,唱得温和而柔软,大概的四句词是这样的:

有心为哥做双鞋,

又冇鞋样来剪裁。

撒把石灰大路上,

只等阿哥走过来。

一下子,我们被这四句唱词迷住了。这种慢节奏的爱情故事,像极了那南庐屋上的木雕,只有在那时间非常宽裕的旧年月里,才会有。

我们的现实呢,是快捷到没有诗意的时光区间。只要用手机拍下这些旧式的房屋,几乎在一分钟内,微博或微信上的朋友便都可以看到了。这种将时间极度挤压的现代技术手段,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侵略。我们依赖这些快速抵达目的地的技术的同时,也被这些时光机器绑架。总有一天,我们老了,跟不上时间的奔跑时,我们才会懂得,在一间旧房子里闲坐着,喝一杯浓浓的茶水,摘几个山野的果子,坐在一册旧书前,翻开来,重新打量自己的一生,该是怎么惬意的人生啊。

我们总有一天,会回到像南庐屋一样的旧式时光里。又或者,我们的生命需要重新切割一下,我们需要将一些并不急着翻阅的记忆分割开来,分别存放在现在和过去等不同的区域里。这样,如果我们有空闲打开记忆,我们还可以安静地走到这些旧院落里吃茶,说话。

之三:白鹭古村

几个孩子骑着车子在村子里一个小广场上追逐,云彩慢慢飘着。有一朵云,就挂在马头墙角的屋檐上,远看,似一幅水墨。这安静的背景和活泼的孩子构成了剧场一般的效果。吸引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观看者。

村子曲折得很,像一道摆放在时光里的谜语,走进去,转弯又是一条巷弄。

安静,这个已经存留了数百年的古村落,如今只剩下安静。

想来,乡村的安静与时间有关系,在乡下,时间的参照物是树影,是季节,是阳光的位置。甚至与耕田的人的饥饿与否相关联。在乡村,只有饭时,或者节日里,才会有热闹看。平时,忙碌的村人去田野里演出,只剩下孩子和老人守着村庄。老人靠着黛色的砖墙,有一句没有一句地聊着张家李家的后生们出息了,而孩子们一味嬉戏,他们正紧张地将童年挥霍掉,来不及和老人或者外人分享他们有限的快乐。

这是下午的白鹭古村,我们刚刚行走了整个村庄。动人而幽深的巷弄,让我想到了黄山脚下的西递或者宏村。

这里的建筑样式和徽派的建筑有相似的地方,比如马头墙。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格局已经有了实用的意识,住户除了风水的需要,一般家庭都会将厕所和厨房设计在主屋的两侧,且用走廊相连,这样,即使是阴雨天气,去如厕,或者从大堂里出来去厨房,也不必撑伞。这样的设计,完全是实用的。

古村的前面是白鹭溪,在旧时,是一条连接江西与浙江、福建的交通要渠,所以,白鹭村的居民也是见多了世面的。这从村子里的建筑上也可以看得出。陪同的当地旅游局的人向我们介绍说,村子里的建筑不仅有江西传统的天井式建筑,以及徽派的马头墙外观,还是浙江民居中的木雕。村子里的洪宇堂的廊门是白鹭古村里保存得最好的木雕范式。

我们便去看那木雕,路过一个空旷的柴场,堆满了劈好的木柴。想来是村子里谁家过冬时取暖用的。那些木柴整齐地堆在那里,像艺术品。张鸿兄在那里拍照片,忍不住,我也拍了一张,我真想就此躲在这堆柴火后面。幼年时,我就藏在这些柴火堆里,等着小伙伴们来找到我。一眨眼我和那些小伙伴们失散了。

乡村一直是一堆又一堆柴火,如今,我们坐在这一堆柴火前拍照片,是精神回乡的一次尝试。

在白鹭古村的一个旧式建筑里,我有些幻觉。我看到那木质的楼梯间摆放着几双刷洗干净的动动球鞋,有一双鞋子,大约是太脏了,主人用一张卫生纸粘在了上面。

这双鞋子将我一下拉回中学时代,那时的我,正自卑,敏感,用白粉笔将洗干净的运动鞋涂白,然后,再用卫生纸粘在上面,以便鞋面干了以后,颜色是统一的。

女主人从外面回来了,原来是到村子南边的老井那里担水了。两只水桶,一只是油漆桶改制的,油漆桶外面的商标纸还没有撕掉。水清澈极了,我们轮流喝了一口,甜的。

乡下的一切都是甜的。

白鹭村的人大多姓钟,据说是钟绍京的后人。钟绍京是兴国人,我知道的,他是钟繇的后人,书法十分了得。那么,这样一个文人的后人,定是有家族训导的。

同类推荐
  •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是一本回忆录试的随笔。书中所有的一切,包括她采摘的新鲜蘑菇,品尝的普罗旺斯鱼汤,分拣的甜瓜和番茄都会唤起令人艳羡的满足感,使得《普罗旺斯》成为休闲时光的绝佳选择。她写的如此出色,从中我们可以品尝到热乎乎的松软奶酪,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暖,这种阅读体验会一直持续到全书的结尾。一部令人陶醉的作品。
  • 美国镜像

    美国镜像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林语堂全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
  • 月光下的土地

    月光下的土地

    在北方偏远的土地上,依旧坚守着文学的理想,坚守着文学的神圣领地。像他做农民的父亲默默耕耘着农田一样,他也在文学的领地里默默地耕耘,父辈们收获了粮食,而他收获的是文学和精神。从马广原身上,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寂灭,只要人类存在下去,文学精神就会延续。
  • 读陶丛稿

    读陶丛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陶渊明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出发,对陶诗艺术魅力的探讨,第二辑是陶渊明与阮籍及陶渊明与苏轼的比较。第三辑是关于陶渊明生平、享年、题署以及作品流传和品评的考述。
  •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是一部讲述楚大明同志一生主要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本纪实文学作品是一本有利于继承部队优良传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完成军队当代职能、使命的好书。
热门推荐
  • 武境巅峰升级系统

    武境巅峰升级系统

    ——2020最火爽文系列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远古龙族一夜被灭,只留下龙族龙烨一个后代,而龙烨竟获得两个系统!!“系统,升级”“叮,升级成功”“系统,给我兑换神级功法”“叮,兑换成功”“系统,杀死九品妖兽能升几级”“叮,五级”看龙烨如何阴差阳错带着两个系统复兴龙族龙庭!如何称霸大千世界!
  • 远山有木兮

    远山有木兮

    古风,言情这世上太多的美景让人心醉,可在我眼中最美的不过你转身对我的那一抹微笑!我愿陪你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陪你看尽世间繁花,为你挡去所有风霜,孤独!一声诺,一生守!
  • 日月珠

    日月珠

    一群来自2012年的大学学生会,一次偶然的集体郊游,迷失于荒野,无尽的迷雾没有出口,饥渴难耐的他们发现了一棵通体透明的果树,那是来自异世界的“恶魔果树”,血红色的恶魔果实能让食用者拥有可怕的恶魔之力这时一个黑洞出现,将他们带到了三零零零年后的地球,那时的地球受到外星科技强族“科洛天”入侵,已是满目疮痍,为了完成与恶魔果树的约定,为了能重回原来的世界,学生会的凭借得来的恶魔之力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挣扎,奋斗,肩负起拯救世界的任务。本书书群(142621520)果实能力觉醒,林洛发出惊天怒吼,他要复仇,他要杀戮。他身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血色咒印,一对猩红的大肉翅,这是“血帝”果实能力,变身。他双瞳血红,瞳孔中是一个血色“卍”字,那是“火瞳”一族的果实能力,开眼。爽文,科幻,异世界,未来,美女帅哥,喜欢的顶我吧!
  • 史上最怂轮回者

    史上最怂轮回者

    生命是沉重的,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还请负重前行。
  • 回收地球

    回收地球

    每个人都想拥有系统。可当全世界人人都能拥有,世界就乱了套。无数的屌丝在逆袭之后,都成为了罪恶的统治者,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而江成要做的,就是依靠着自己的最低级系统,打败全世界的系统拥有者,让世界和平!
  • 天界传说

    天界传说

    某年某月某日,一个名为《青龙》服务器的游戏开始老套的开始,不老套的情节此书,无定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定泽纪

    定泽纪

    这是一个单纯男子被不靠谱师父坑了之后,从而开始各种奇幻生活的故事。
  • 如果可以,就好了

    如果可以,就好了

    她,在这个花一样的年纪遇见了他,他,在雨一样的年纪遇见了她,但他为了保护她,而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她,她却误会了,她伤心过度自杀,本想就这样离开人世,却没料到自己重生一回,她决定这回她要精彩的活下去,故事从这开始了,,,,,,,
  • 王一博导师是前任

    王一博导师是前任

    “雨还在下像在说话他敲我的窗叮叮当当恋爱在一起的季节勉强不如放下雨还在下你听得见吗是我的思念滴滴答答滴入你的心就会想起我”-《下雨了》薛之谦星空会亮着,梦会醒的王一博,几年后相见你还会爱我吗?你还记得吗你说雨停了我们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