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6100000055

第55章 心灵史(4)

果然,这个村落是重教的。白鹭村的族规里重视读书的内容从建村开始,一直持续到民国,具体的规定如下:当时,对考取了小学的人,大祠堂代交学杂费。(也就是说,穷人家的孩子只爱读书,考上小学,便是义务教育了。)考取了中学的,祠堂每年补助八百斤稻谷。如果考取了大学,祠堂对学生家里每学年补助一千斤稻谷。白鹭古村不仅仅有大祠堂,还有分户的小祠堂,就像现在的县乡村一般。各个级别的祠堂都会有所补助。

在旧时,教育几乎是一碗乡村子弟呕出的鲜血,“头悬梁,锥刺股”,那么多疼痛感的词语纷纷来说这样一件事情,除了对文化的敬重,更多的是,考取功名后的所得,比刺股之痛要甜美得多,也从容得多。

时代已经转换许久,在当下,学历仍然左右着乡村孩子的命运。

古村落里的这些旧式建筑,竟然一下让我想到奔波和命运的累积,想到在时光的深处,总有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让人们变得庸常而世俗。

出得钟家祠堂,看到一个妇女推着一辆独轮车,车板上放着两袋稻谷或者其他粮食。一个孩子在另外一侧跟着,哼唱着一句歌词。母亲模样的妇女着老色碎花的上衣,深灰色的裤子,拖鞋,将车子推得很快。独轮车需要左右掌握方向,不然,可能会左右摇摆不停,可是她很轻松地行走。仿佛是一个古人走错了时空,突然穿越而来。

旧村落里的人果然也使用这旧式的交通工具。陪同的人解释说,独轮车在江西的旧式乡村,仍然还常用。像白鹭村这样的村子,各个巷弄很深很远,汽车开不进去,摩托车呢,也带不出来。所以,只能用这种旧式的交通工具,才能将家里的肥拉到田野,又将庄稼拉回到家里。

乡村,说到底,只是田野的一个被窝,最终,它是要到田野里去的。

我们最终过了村子里的几个祠堂,站到了村子的高处:一个戏台。远望处是稻田,盛夏的稻田里有蛙声,有蝉的叫声。也有稻草人的叫声。

我坚持地认为我看到稻草人了,稻草人在稻田里和鸟儿交谈,和几个孩子交谈,稻草人是心理医生,治愈了这个古村落里的人的孤独感。

站在那个戏台上,我看着村后山上的竹林,以及村前的稻田,突然听到一声弦音。水流声里,码头上的船只停下来了,煮好的热鸡蛋的味道,以及马蹄声里叫着母亲名字的幼童声音。

如今,这个乡村败落了,码头没有了。只有那稻田里的稻草人还随着风摇摆着,像是被时光遗弃在此处的一个戏子,只是,她丢了自己的衣裳。

在江西的这群旧村落里,我一直想捡到一把旧铜锁,或者其他信物。这是我们可以打开自己的前世的钥匙。然而,我一直没有寻到。

看来,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选自《散文》2013年第9期

评鉴与感悟

赵瑜的散文我读过不少,他写生活中的小事,看似波澜不兴的一瞥,在他的笔下都有了惊鸿的意味。比方说,写坐公交车,他说他最喜欢“听学生和女人说话”。因为喜欢,所以他的笔下就总有意想不到的闪光。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故事,因了他的眼睛,趣味就出来了。他应该也见到了灰而暗的现实,但却不表露意见,至少涌现在他笔端的,是对人世的洞烛。《时光三种》也不例外。

四张脸

傅 菲

坐在屋檐下打瞌睡,是东梅奶奶多年的习惯。吃过午饭,躺在竹椅上,盖一条破棉絮,她瞌睡了。黑猫慵倦地蜷缩在她怀里,扑扇一对小耳朵,长长的银色胡须在抖动。屋檐斜斜地形成坡,阳光奔泻下来,柚子树荫也奔泻下来。她脸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静谧和安详。

这是一栋旧木房的一半,一个厢房,一个柴灶房,一个没有门的厅堂。另一半拆了,盖了楼房,属堂叔子水炎的。东梅奶奶孤寡了二十多年,无子嗣。丈夫水福死的那年,东梅奶奶种了这颗柚子树。现在,柚子树有钵头粗,四月,黏稠的花香挟裹着水蒸气,扑入人的肺腑。她喜欢毛茸茸的柚子花香。花香里有雨水的潮湿味,有生木的青涩味,有泥土的咸腥味。

瞌睡之后,东梅奶奶背一个扁篓,到各条巷子里捡易拉罐、塑料瓶、废铁丝,也捡木块、柴枝。废品堆在厅堂的大木桶里,卖给废品站,木块柴枝烧锅。有时,她越过水沟,到河滩去捡。河滩有一个驾校,每天有十几人在那里学开车。水沟有一米多宽,她跨不过去,搬来石块垫在脚下,用手扶着矮墙,把扁篓扔到墙垛上,一只脚搭上去,钩住墙垛,然后整个身子滚上去,爬起来,用手拍拍衣服上的尘土。一天下来,东梅奶奶能捡五十多个废瓶子,在节假日,能捡一百多个。

“东梅嫂,你去敬老院住呀,吃住都不要钱呢。还有人照顾。”有人这样劝东梅奶奶。村主任雇人用货车把东梅奶奶送去敬老院,带上衣物,住了一个多月,又回来了。东梅奶奶说,不习惯,白菜煮得又黄又烂,难吃,服务员用竹梢打人,打脚,骂这些老人老不死。孤老的人,不愿去敬老院,服务员态度差,打人,冷言冷语讽刺人,还饿人肚子。前年,一个老人死在床上,第四天才被人发现。没钱给,谁愿意苦心伺候老人呢?东梅奶奶找了几个堂侄儿,说,谁愿意养我终老,我把房子、田地留给谁。可谁也不愿意,破房子不值钱,田地不值钱,三分田五分地,不够一场大病的花销。

孤寡着,在半栋旧房子里,东梅奶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说话。她说,死了多好。她又说,死,真难。她自言自语:“活在世界上,真好。”她的脸上有许多油疮,一粒粒斑红的小泡泡,有的已经结痂壳。痂壳脱落下来,留小圆圆的白斑。白斑花花的,像苍耳子的花。脸门窄,像小脚女人的鞋样,皱纹像晒干的粉皮。她的眼睛有白翳,看人的时候,看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有时反光,她用手遮住眼角看。她用一块印有枣花的青布,把头部扎起,整个脸突显在虚无的空气里,让人一眼确认出她内心的真相。

2012年中秋节,东梅奶奶躺在竹椅上打瞌睡。黑猫伸出长长的舌苔,舔她的脸,喵喵喵地叫。她的脸有一种疲倦消失后的平静。潮水退去,裸露出风蚀的礁石。她一直瞌睡到月亮盘踞在柚子树上,被人抬上了木板床,被一条宽大的白布遮盖。猫在床上跳来跳去,最后趴在她身上睡着了。

“你怎么还挑尿桶浇菜呢?”2012年12月31日,我回枫林,去表哥砖厂玩,回家的路上,我遇见了棺材伯伯的老婆,惊诧地问。“她不挑桶,谁挑?”我母亲在边上应了一声。“那棺材伯伯怎么不挑呢?这么重的活儿,不是你能干的。”我说。

“我多挑几趟就可以了,每担挑少一点。”棺材伯伯的老婆用尿勺伸进桶里,把尿匀洒在白菜的根部说:“棺材就是一副棺材,把我赶出门了。”

我听了有几分愤懑,说,哪有结婚一辈子,临老把妇人赶出门的。棺材伯伯比我父亲大两岁,今年七十九岁,他老婆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他家离我家只有一百多米。棺材伯伯早年丧妻,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娶了同房的侄媳妇做续弦。房侄婚后三年早逝了,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叫豆亮,女儿叫英国。棺材续弦后,生了一个女儿,叫时春。时春比我小三岁。我年少的时候,棺材伯伯经常和我父亲开玩笑,说,以后时春嫁你儿子旭华,时春也喜欢旭华。十六岁后,我离开枫林,哪还记得时春呢?事实上,快三十年了,我也没见过她。

菜地在我家门口的溪涧边,白菜茵茵。一垄垄的菜地,齐齐整整,看得出种菜的人悉心栽种。我问:“豆亮不种吗?”

“豆亮十四岁开始学做木匠,一直在义乌做,差不多做了三十多年了。每年正月十五出门,到了过年才回家。”棺材伯伯的老婆说。她比母亲小九岁,看起来比我母亲苍老。她身材矮小,踮起脚尖才能挑尿桶。她把尿桶的绳子多扎一个死结,刚好挑起。尿桶前后晃,她身子也前后晃。她走三十几米,歇一下,哈呼哈呼地喘气。她的两个肩膀,像一座小小的石拱桥,桥上长满苔藓和杂草。

“谁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呢?过年就七十岁了,被人用扫把赶出门,嫌我光吃不做,嫌我老年多病。”棺材伯伯的老婆说,说得咬牙切齿,把尿勺狠狠地击打尿桶的木板。她说,做了四十年多的后娘,把孩子带大,嫁人娶媳妇,一手操办,现在好了,自己倒成了一堆甘蔗渣,甜味吸完了,随地一吐,满嘴渣,扫到菜地里当肥料。

“棺材伯伯一时糊涂,会贪恋你的好,把你接回去的。两个老人在一起有话说有照应,分开,两人老得快。”我说。我母亲用鼻子哼了一声,说,不嫌老太婆死得慢,都算有良心。我母亲说,年轻的时候,棺材伯伯吃饭,蹲在长板凳上,看见老婆吃第三碗,用筷子抽打桌子,啪啪啪,亮开嗓子骂:“吃的饭比人重,浪费粮食。”妇人再也不敢吃,等大家吃饱了,妇人把剩下的菜汤喝掉填肚子。棺材伯伯的老婆听我母亲说这些事,眼睛红了起来,说,吃过的苦,十天半个月也诉不完,他哪会念情分呢?念情分,我也不至于这样,被她女儿骂贱妇,挨她筷子打头。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擦眼睛。她的右颧骨上有一块皮癣,像剥了鳞的鱼皮。她蔴白的头发垂了下来,遮了耳根。脸干燥,枯色,风吹时,头发一绺绺地掀动。脸凹进口腔两边。脸上有很多麻斑,露出小白点,卤花一样。圆圆的脸,现在干瘪了,和一个柚子掏了瓤差不多。她的神色有些微变化,但无法察觉,一闪而逝。

我陪母亲回到家里,母亲坐在板凳上嗑南瓜子,嗑出一地的壳,碎碎的。鸡围过来,啄壳吃,咯咯咯,边啄边叫。

月秀哭的时候,泪水像屋檐水一样,披挂下来,一滴连一滴,串成绵绵的雨线。泪水干了,脸上布满渍迹,和一张细密的蜘蛛网没区别。

这一生,她哭得太多。七岁,她父亲建房子,从梁上掉下来,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撒手而去。九岁,她母亲下堂,嫁到枫林,做了石凳的老婆,月秀随母亲来到枫林。十七岁,她母亲难产,淌了一床的血,婴儿的脚露出半截,母亲无力生产,浑身湿透,水泡了一般,被继父用一条烂草席裹上了山。二十岁,月秀嫁给本村的杀猪佬田七,生了五胎,前面四胎是女儿,生一胎女儿,挨一次棕绳打,吊在花床的架上打,打得全身青肿,火烧一样痛。三十六岁生下儿子。月秀把儿子当宝贝,天天抱,抱到两岁,儿子还不会走路,也不会拿勺子,到省儿童医院检查,查出儿子脑瘫。杀猪佬再也不回家,要回家也是醉得死猪般嚎叫,嚎叫停了,用棕绳打老婆。

用棕绳抽,啪,啪。月秀再也不哭了。她的眼睛空了,像个阴寒的山洞,吹出冷飕飕的风。风打在人身上,令人不可控制地打寒战。风从月秀的内脏里,钻出来,穿过眼睛幽深的洞口,射出来。也从她脸上的每一个细胞射出来。月秀的脸已经干裂——水泡过的泥浆,晒干了,有密密麻麻的缝隙——有石灰刷过后的粗糙感,像块日晒雨淋的瓦。雨打在瓦上,四溅而散,吧嗒吧嗒。她的脸上蒙着一层阴影,厚厚的,冰寒的,阴影投影到她的全身,加重了她身体的重量——她慢慢地走路,整个头缩在脖子上,身子缩在窄小的衣服里。她晃晃头,努力把头从衣领里挪出来,反而落下去更深。她手抄进衣袖里,移着步子走路,低着头,别人叫她,她也听不见。她不聋。她把头发光洁地梳成一个簪,簪上插一支黄塑料发夹,额门整个袒露出来,扁塌,像一块荒了多年的地。

杀猪佬田七躺在厢房里,再也起不来了。他得了中风,还患有哮喘。月秀一天喂两餐给他吃,用勺子舀饭,塞进他嘴巴。十五岁的脑瘫儿坐在一个木桶里,看电视。电视是一个亲戚送给月秀的旧电视,屏幕有杂色的波纹,嗞嗞嗞的杂音。脑瘫儿看着看着,尿从木桶里的缝里洇湿出来,沿着桶板,湿了一地。

四个女儿早早出嫁了,月秀操持一个家。她习惯了操持。当她听到儿子的哭声时,泪水就不断翻涌,但流出的不是泪水,而是风,风把眼球吹干了,吹得枯涩。她抬头望一眼天空,天空是空的,比眼睛更空。风在她脸上呼呼叫。

中饭,晚饭,二婶端一碗饭站在我家门槛边吃。我母亲把碗筷都收了,二婶才开始吃。她靠在门框上,和我母亲闲聊。二婶是邻居铜头的老婆,陈坑人。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做石匠,受过摔伤,头歪着,满头白发,现在给票务公司卖票,一个月一千两百块钱,媳妇嘴巴鼓起来,扁头,骂人能从早上骂到晚上睡觉,嘴角有长长白沫。二儿子做油漆,和媳妇一起,出门七年了,把两个女儿留给奶奶带。二婶每餐吃一大白碗饭,饭面上放一些菜。菜一般是白菜萝卜,或者咸菜酱椒。她老头帮邻居盖房子或修厕所。铜头是个石匠,常年忙碌,干一天八十块钱,下雨的时候,他找喇叭炎和癞痢打麻将。铜头六十岁才开始学麻将,学会了,对老婆说,世界上最好玩的东西,是麻将。二婶问他玩过世上哪些东西,铜头说什么也没玩过,手里只拿过锄头、刀、扁担、铁锤、泥刀、耖。铜头打麻将基本上都是输,打一次输三四十块。他不打大麻将,一个胡五毛。输了还想打,赢了更想打,觉得赢钱比做工来得快来得轻松。二婶骂他:“总有一天,你死在麻将桌上。”二婶女儿,小我四岁,在她二十二岁那年,怀孕时去世。她怀孕全身浮肿,到了八个月,在去医院的路上死了。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是从没做过检查,一家人不知道。

同类推荐
  •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内容介绍:在绚丽的舞台之外.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远比演出更精彩。他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西北的荒漠,只为种下绿色的希望;她将最好的时光留在寒冷贫瘠的高原。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的机会;她曾为革命历经九死一生,纵被世人误解亦不改初心;深爱的恋人在动荡的年代失散,彼此等待与寻找了数十载,终却为爱选择不见……爱与守护、迷茫与挣扎、选择与追寻,交织在他们的梦想中,照进了现实。世界纷繁嘈杂,但总有些梦想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净土,总有些梦想让我们深深其鸣。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
  •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本书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大背景下,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上,将亚非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注意到亚非文学在发展的成熟阶段,内部形成三大文化体系,并相互影响。根据亚非文学发展的这些特点,采取历史断代的编写方法,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状四编。每编在简要阐述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特征之后,列专章专节评述有较突出成就的国家(民族)的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对作家的评述,着重于创作道路和创作倾向的分析,对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重点评介。
  • 灵与趣的意境

    灵与趣的意境

    本书通过对晚明小品文中所包含的与审美问题相关的资料的分析研究,考察晚明时期人的审美趣味与社会审美风尚的演变与发展,并对其与当时社会的艺术与文化精神的关系加以剖析。同时对小品文的价值、其创作与欣赏的审美特点、尤其是它与传统主流文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橙子味的约定

    橙子味的约定

    青涩的橙子到底是甜还是酸?18岁以后你还好吗?
  • 力灌星河

    力灌星河

    生活的枯燥和压力,使每个人都会有些奇妙的幻想,而我的幻想便是一个少年改变命运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生树

    复生树

    人类是否能够真的拥有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
  • 我能看穿万物

    我能看穿万物

    大家好,我是郝剑,天下第一好看的男人,我重生了。然而重生后的我居然能看见天地万物的弱点,这下好玩了!你说仙道第一高手居然是女儿奴?魔道巨擘怕老婆?千眼妖王有密集恐惧症?嗜血女鬼渴望被关爱?这些还我都可以忍。可是你又说二郎神怕狗,哪吒恋父,雷震子怕打雷,十殿阎王都是胆小鬼……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 火影忍者之新术者

    火影忍者之新术者

    自己看着玩就行,凑个字数,没别的想法,所以随便写写
  • 冷公主的复仇恋爱季

    冷公主的复仇恋爱季

    她们本是豪门的小公主,却亲眼目睹了母亲自杀,原因是她们的“父亲”。她们摔门而出,参加了杀手训练。10年后,创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伊沫帮和泪雪集团。再度归来,转学夕夜,却遇见了暗羽帮帮主,当爱来临时,公主和王子们会有什么样的抉择呢?
  • 冷情毒妃:指染江湖

    冷情毒妃:指染江湖

    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她不懂感情,也没有感情。然而一个偶然,她来到叫风华的地方。她本不想与这里有太多牵连,只想玩转江湖。一个偶然,一场交易,她放弃了潇洒,用血染的手指穿梭于江湖之中。一个个阴谋席卷而来,神秘的迷天宫,百年前的惨案,黑神的瑰宝,影杀教的阴谋,她在逆流中潜行,喋血江湖。
  • 穿越终极一家之叶凝

    穿越终极一家之叶凝

    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叶凝,因为一场车祸,意外的穿进《终极一家》里,醒来后变成了自己8岁时候的样子,在这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无奈下,叶凝只能抱紧修大师的大腿,以求平安。
  • 异形世界

    异形世界

    我要这天,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埋不住我的心!我要这恶灵族属帝,一一消散在我眼前!看高富帅男主,历经世间坎苦,受尽无数折磨,成为天地间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