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6100000056

第56章 心灵史(5)

女儿葬在油茶山上,二婶天天在晚边时分去哭,蹲在油茶树下,哭了一年多。大儿媳妇凶悍,常常吵架,砸锅摔碗,扇儿子耳光,对天诅咒。二婶躲在我家哭,扯自己的头发,用头撞门板,哭一个下午,又去女儿坟上哭。

短短的三年,二婶老得很快。先从胃部老,饭量下降,一餐吃一小碗;再从膀胱老,一天上七八次厕所,半夜还上两次,她经常对我母亲说起上厕所的苦恼,到菜地种菜,中途还要蹲在墙底下放松一下;最后从脸上老,水分流失,像一根树抽干了水,树枝干硬。她的脸和经历了霜冻的墙体差不多,手一碰,粉浆壳连片剥落。脸是她对生活的一种指认。

两个孙女坐在水沟边,把脚伸进水里,划动着。孙女大的七岁,小的三岁,都拖着长长的鼻涕。鼻涕黑黑的,有灰。我带水果回家,也端几个给这两个小孩吃。我吃水果,她们站在我下巴下面,仰着头看。我嚼动嘴巴,她们也嚼动嘴巴。有人送包子上门叫卖:“一块钱三个呀,热的。”包子是小包子,肉馅。我买两大碗,大家吃。二婶忙不迭地对卖包子的黑炭老婆说:“仙妈,我拿六个,钱等老二回家还上。”二婶托一个铁碗,把包子放在碗里,拉着孙女回家吃。二婶返身来我家坐,孙女又跟了出来,说,包子吃完了,还想吃。二婶从地里捡了一根竹梢,打大孙女,责骂:“你个死吃的,都不知道留一个奶奶吃,一下子吃完了,你爹哪有那么多钱买。你爹做累死了,也救济不了你这两张嘴。”两个小孩呜呜地哭,在地上打滚,满身灰尘。我把包子塞进她们的嘴巴,哭声没了,羞答答地爬起来,又坐在水沟边玩水。二婶的脸阴沉下来,压着乌云。她原本宽阔的脸,已经完全收缩,皱皱的脸皮塌陷下来,颧骨突兀,嘴巴显得大,两个门牙暴出来。她的额头有三条深深的沟壑,眼睛凹进去,看起来像个远古的人。

选自《百花洲》2013年3期

评鉴与感悟

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在看他画肖像画,甚至连光线的对比变化也要再三斟酌。当然,他写的还是散文,他关注微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力求客观、准确、内敛。在这隐忍的背后,仍能看到他的态度:他贴着他生活的土地,呈现时代之殇,悲天悯人。

笛安

火炉

我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我的意思是说,有时候她叫不上来我的名字,她知道是我,她记得我的声音,听到我叫她“姥姥”她就会很开心,因为她想念我。可是她就是没有办法在听到我的声音的第一时间想起我的名字。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如此。我总是更愿意使用这个拗口的音译过来的词,因为这种病还有一个更通俗,但充满歧视性的名字——老年痴呆症。你说谁痴呆,你才痴呆。这些患病的老人只不过是丢失了记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谁都说不好。我只记得几年前的某个夏天,有一天,她心血来潮炒了一盘虾仁,非常开心地对我们说:“这是我第一次炒虾仁,你们尝尝好不好吃。”那时候,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我爸爸。爸爸说:“你在说什么呀,我1979年第一次来家里吃饭,你就炒了虾仁。你已经炒了二十几年了。”她愣了一下,摇晃着白发苍苍的脑袋:“不可能,没这回事儿,我不记得了。”后来我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讲给我的朋友们听。那是因为,我始终拒绝承认她患上了这种不可能痊愈只会越来越严重的疾病。直到有一天,她非常着急地指着我问:“你叫什么……你叫什么来着?”——我才不得不承认,她是真的忘了太多的事情。可是我在心里总是跟自己强调着:她并不是忘了我,她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我的名字。

我只是一直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我从小跟着她长大,她曾经那么能干、敏捷,不久以前,她还穿着白大褂偶尔去医院的专家门诊。她一直都是个神采奕奕的老太太,直到今天都是。她穿着一条自己找裁缝做的、墨绿色的旗袍式连衣裙,还有白色的平跟鞋,兴冲冲地出去逛街。她说她想去买新鞋子。出租车司机都会说,老太太精神真好。听见人家夸她,她就会很开心,会很热闹地跟人家司机说,她原先是眼科大夫。可是再过一分钟,这个司机就会发现,她根本没办法准确地说清楚她想去哪里。

“你看,这双鞋好不好?”她问我。“好。”我说。“但是——”她脸上掠过一丝隐约的为难,“你外公一定会说不好。这双鞋上有朵花,他一定会说,老太婆穿那么花干什么。”她的表情简直是羞涩的,她已经快八十岁,但是还总是维持着一些少女的表情和说话的方式。“别听他的。”我很认真地说,“只要你自己喜欢,就买下来。”“我喜欢。”她微笑着,用力地点头。“那就把票给我,我去付钱,算我送你的。”“哎呀不要,”她急了,“你哪有钱,你还这么小。”“还小啊,我都已经——”我突然问她,“你说得上来我今年多大吗?”“你……”她迷惑不解地陷入了回忆,忘记了追究谁来付钱,“你二十一,不对,二十三,你有这么大吗?二十几来着……反正,”她又从这件事情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你该结婚了吧。”

可能在她心里,我一直都是那个每天早晨赖床,要她强行按在早餐桌前梳小辫的小姑娘。我不喜欢喝牛奶的时候,她会像所有老人一样说:“挑拣什么呀,现在的小孩子,要是让你回到1960年,还由得你不喝牛奶,连窝头都没有。”但是紧接着她又会说,“不过呢,都说你们现在的小孩子幸福,其实你哪有我小时候的好日子,那时候我们在天津的英租界的洋房那么大,家里光是厨子就有三个。”“那么好……”小时候的我羡慕地说。“当然了,”她得意地扎紧了我的蝴蝶结,“我小的时候梳小辫子,我妈妈都不会动手的,都是奶娘来梳。”然后她突然意识到要给小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急忙补充说,“可是呀,那些不重要。一个人只要自己劳动,自食其力就是好的。”“那后来呢?”我更关心的显然还是不需要自食其力的好日子。“后来……”她的神色暗淡了,“后来日本人打进天津,所有的好日子都完了,我们就开始逃难了。”

小的时候,往往是讲到轰炸的时候,我的牛奶喝完了,于是回忆结束,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到了。其实后来的日子,也很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说完了。

她离开天津,在乡下度过了充满战乱记忆的青春期,然后去解放区,念了医学院,在那里她遇到了我的外公——一个像孩子一样天真热情,又像孩子一样固执冲动的男人。他们一起扎根在一个陌生的工业城市,她陪着她的男人忍受了所有的困窘、动荡和磨难。她像那个年代的很多女人一样,允许自己的男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允许他像个孩子那样任性下去,直到耄耋之年。外公永远不记得自己的衬衫放在什么地方,不记得自己到底该穿哪件外套。突然有一天,他一直依赖的那个人渐渐丧失了记忆,渐渐地连十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不再记得,他也安之若素,像往常那样依赖她,从依赖她的体贴,变成了依赖她的遗忘。有一次,外公跟我说:“去问你姥姥,我的身份证到哪里去了。”我说:“她现在不可能记得了。”外公突然倔强地一挥手:“算了,丢了就丢了,大不了重新办。”好像如果是因为她的遗忘而丢失的东西都是不要紧的,他宁愿过丢三落四、乱七八糟的生活,也不愿意承认那个女人已经失去了照顾他的能力。

我写的书,姥姥都会看。看得很慢,也永远看不完。因为她看到第三十页的时候就想不起来前面二十页究竟发生了什么。然后再转回头去看前面,到了第三十页,遗忘又一次发生。因此我的书一直堆在她的床头,可惜永远只看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她总是认真地说:“我觉得你写得挺好,真的挺好。”一次她对我说:“我有个故事给你,是我自己十几岁时候的,你将来把它写到你的小说里面去,一定要写。”“你的意思是说……”我看着她因为兴奋而染上红晕的脸庞,“你认识我外公以前,认识的……别的男孩子吗?”“说是男孩子,若是活着也得八十多岁了。我不告诉你。”她笑,“等我想说的时候我再说。”我说过的,在她的脸上和眼神里,总是会呈现出一种属于非常年轻的女孩子的表情。我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让那个少女时代的自己穿越了大半生的坎坷和风尘,依然存在于自己的灵魂中。我不知道这种东西能不能遗传,如果能那就太好了,我也希望我可以像她一样,直至暮年依然恪守少女的自尊、矜持和娇嫩。

我出国那年,我跟她说:“什么时候,你和外公来欧洲玩,你们来看我。”她很庄严地说:“我一定去。”但是现在,她不记得她自己说过这句话,外公衰弱的身体也让这个遥远的旅行变得不可能。她一直盼着我回家去,盼着我回去住那个童年时代的房间。当她心满意足地站在这个承载着很多岁月的房间里,看着我打开箱子挂衣服时,她拿起我的面膜看了一眼,嘟哝了一句:“其实这些一点儿用都没有,你们年轻人就是喜欢乱花钱。”然后她又羞涩地一笑,“我也不好意思说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乱花钱。那时候每个人的工资都差不多,别人每个月都能攒下一点钱来,我就不行。”然后她叹了口气,“你回来了,真好。你还是赶紧结婚吧,人总是得结婚的。只要那个人品质好,懂得心疼人就行。千万别太在乎有钱没钱。有钱和没钱的日子我都活过了,人家对你好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我会尽力的。我之所以说尽力,是因为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全依赖我一个人。但是我会尽力,让她参加我的婚礼,让她看着我穿上嫁衣,在她彻底遗忘我之前。

选自《读者》2013年20期

评鉴与感悟

怀旧的话题最易引起共鸣,却也容易落入窠臼。幸好她是笛安,她自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但细细读来,击中人心的恰恰并不是她擅长的叙述技巧,而是那种朴素的情感。她并没有想着要迎合,而是有节制地回忆她的姥姥。这种祖孙情感非她独有,但只有笛安把这么一个故事写得如此百转千折,直揪人心。

在遗忘之前

不器

冯唐

有时候,人会因为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美好暗暗渴望一个巨大的负面,比如因为想有机会用一下图案撩骚的Zippo打火机而渴望抽烟,比如因为一把好乳或者一头长发而舍不得一个“三观”凌乱的悍妇,比如因为一个火炉而期待北京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我怕冷,我把我怕冷的原因归结于我从父亲那边遗传的基因。我老爸生在印尼,长到十八岁才回国,十八岁前没穿过长裤,更别说秋裤了。北京夏天最热的时候,我老爸带我去龙潭湖游野泳,我下水没几分钟,上来,面朝下最大面积地平摊在水泥湖岸,后背最大面积地接受阳光,两瓣小屁股还是冷得筛糠一样颤抖,仿佛一条刚从湖里打上来的大鱼。

记忆里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每个人穿着同一个颜色和式样的衣服,像是一个个丑陋的柜子在街上被搬来搬去,树枝里面包着的春花和女人衣服里包着的奶光似乎永远不绽放。北京漫长的冬天里唯一的喜庆颜色是“两白一黑”,“一白”是白菜,北京冬天的主菜,通常的习惯是买半屋子,吃整整一个冬天,醋熘、清炒、乱炖、包饺子、包包子、包馅饼,百千万种变化,不变的是白菜还是白菜。另“一白”是白薯,北京冬天唯一的甜点,买两麻袋,吃整整一个冬天。“一黑”是蜂窝煤,堆在门前院后,那时候北京大面积的没有市政供暖,整整一个冬天的温暖得意就靠它了。

我常常因为烧蜂窝煤的火炉而想念那时候北京的冬天。

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炉子安放到屋子一个角落,烟囱先向房顶再向一面墙蜿蜒而过,最终探出屋外。烟囱在屋外的一端要安个罩子,防雪防尘。烟囱在屋里的一段要逐节密封好,否则一觉醒来,一家已经在天堂。为了伺候炉火,老爸自制了很多钢铁工具,夹煤的、捅煤的、掏灰的、钩火炉盖儿的,其中捅煤的钎子常常被我们拿去滑冰车用,总丢,老爸总是做多几个放着备用。蜂窝煤似乎有两种,一种是主流,数量多,含煤少,一种数量少,含煤多,贵,用来引火,先放在煤气炉子上烧着,然后放进火炉最底层,最后再放上普通蜂窝煤。蜂窝煤烧尽,要从下面捅碎,煤灰随重力落到炉底,用煤铲掏走,再从炉子上面加一块新煤。最考技术的时候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是个手艺,留大了,封的煤前半夜就被烧没了,下半夜全家被冻醒,留小了,不热,一夜全家受冻,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少更难控制。老爸的解决办法是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常常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几声暗咳声,吐一口痰声,喝一口水声,铁钩子拉开炉盖儿声,铁钩子合上炉盖儿声,撒尿声,脱鞋再上床声。

同类推荐
  • 你好,小确幸

    你好,小确幸

    小确幸是怎样一种感觉呢?用四个字形容吧,“心生欢喜”。描述得复杂一点,它有一股子甜柔、丰饶、温暖的感觉,好像有只看不见的神秘之手把一勺充满花香的蜂蜜洒在心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流淌、漫溢、消失。每一枚“小确幸”的持续时间3秒钟——3分钟不等。当然,它不是凭空蒸发掉了,而是深入浸润了我们的生命。
  • 好天气谁给题名

    好天气谁给题名

    本书是仙枝的散文集,收录了在《三三集刊》上发表的51篇散文。作者围绕日常生活的主题,写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人情世故。天真烂漫的笔触里,蕴涵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清新隽永的描摹下,藏不住对人性的见微知著。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李白的选择

    李白的选择

    唐诗的迷人在于丰富,有发亮的激情,有缠绵的幽思,有昌盛时代的张扬,有繁华过后的怅惘,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引得无数学者迷恋。本书是作者对唐诗独出机杼的解读,他站在当下的立场研究唐诗,走进了古代诗人的诗心,把摸住了古代诗人的心曲。然后又带着我们回到现实,去感受唐诗的美,去构筑唐诗的精神世界。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腹黑妖孽妻

    末世重生之腹黑妖孽妻

    重生前,上官婉错付真心,一朝丧命重生,擦亮眼睛,收复真心。这一次,欠了我的,给我双倍还回来。在这个末世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没想到顺手救了个军长,结果被军长打包扛走,“女人,你是我的”“滚,我是自己的”男人挑起下巴,“你救了我,我就要以身相许”这一许就是一辈子。战斗篇韩冽搂着上官婉的腰,不高兴的摇摇“媳妇,老婆,你下次能不能给我留一只让我也打打,每次我还没出手,你已经把晶核都拿到手了”“哦,那就下下次吧,我一定给你留啊,乖!”(男强女强,宠文)女主保护了男主一辈子,而男主用特殊方式爱了女主一辈子。首部创作,个人构思,谢谢欣赏。
  • 我在异界的直播生涯

    我在异界的直播生涯

    这是一个高武世界。楚留仙语:没有什么事是一剑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剑。
  • 荒古剑画

    荒古剑画

    一卷荒古剑图,带来一个轮回...-------------------------------新书《天下狂徒》已发布,求观阅、求收藏。
  • 愿你世世荣华

    愿你世世荣华

    我第一次见到慕词的时候是在天牢里,母后指着他说,这是我的生死劫,我和他之间只有一个人能活,母后向我递过来一把匕首,我认得这把匕首,是蕃国去年进贡的,据说削铁如泥,母后向父皇求来了它,取名断情,我懵懂的接过断情,根本不知道,母后是想要我杀了慕词,后来我没有杀慕词,而是央了母后让慕词做我的贴身侍卫,
  • 偷天之录

    偷天之录

    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国企小职员,粗鄙、狡猾、无良、自私,胸无大志又带着点猥琐和邪恶,同学聚会中酒醉掉入下水道,穿越到魔幻异世界,对于莫名继承的远古血脉,以及强加在身的重现家族荣耀的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快穿反派大佬求饶过

    快穿反派大佬求饶过

    【1v1甜宠】任务本该是虐渣渣,怎么到最后都会和反派大佬扯上关系
  • 我們的existence

    我們的existence

    習慣用微笑掩飾自己的厭惡確在不知不覺中連自己最真實的微笑遺失我叫藍越煜,那鉨呢?鉨願意和我一起自己甚至改變世界麼?如果願意的話,就隨我來吧,進入我們所期待的堅强世界,來保護身邊最重要的秂吧?受傷樂會好那麽錯過樂還會再回來麼?作者QQ745646162要多提意見喲
  • 诸天星神鉴

    诸天星神鉴

    一面残破的神镜,能否成为映照虚空的永恒神鉴?踏过万千世界的他,能否成就至高不朽的无上神灵?那些年历经的感动和回忆,能否靠这双眼去见证,靠这双腿去接近,靠这双手,去拥抱和守护?
  • 历练大陆

    历练大陆

    这是一个崇尚实力的世界,不过它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有的只是血与肉。整个大陆就只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整个大陆,没有谁是真正的统治者。战争,嗜血,激情,背叛,胜利与死亡,在这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