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5000000022

第22章 新诗的创格:新月派浙江诗人的现代诗美追求(2)

余冠英实际是说,面对早期新诗写作缺乏艺术自律意识等偏误,徐志摩们开始了作某种反拨的努力。徐志摩后来也指认了这一点:

我的第一诗集——《志摩的诗》——是我十一年回国后两年内写的;在这集子里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减,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什么诗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这问题一直要到民国十五年我和一多今甫一群朋友在《晨报副刊》刊行《诗刊》时方才开始讨论到。一多不仅是诗人,他也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一个人。我想这五六年来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的作者的影响。

这里既突出了《晨报副刊·诗镌》的标志性意义,也揭示了《晨报副刊·诗镌》作者群在诗艺追求上的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新诗美学合法性的寻求,徐志摩偏向于在集中与节制中陶冶情感,对客观物象做有距离的审美观照,情感的表达得到有效地控制,建构起新的诗美范式。而这种范式首先体现为“理性节制情感”的原则。

“理性节制情感”是徐志摩新诗美学主要的精神指向。他驳斥放纵感情和情感泛滥的伪浪漫抒情,倡导新体格律诗。他认为“感情不经理性的清滤是一注恶浊的乱泉”,要求在情感“这头骏悍的野马的什背上”,“谨慎的安上理性的勒索”。徐志摩借理性的价值与光芒,烛照人本主义的情感。他强调情感一定要受理性相当的节制与调剂,以情感的自然喷发让位于深层心理的开掘,对情感作有距离的审美观照,将情思寄托在客观形象中,以客观化的手法、规范适度地表达情绪,有力地矫正了诗坛放纵情感的倾向,体现了艺术的自觉精神。

徐志摩新诗美学的基本范式同时体现为“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格律的谨严”是新月诗人新格律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格律与西方诗歌的现代格律之间寻找结合点,试图提高新诗的表现技巧。饶孟侃很早就试图运用西方诗歌格律理论的某些概念来“翻新”汉语诗歌的形式问题:“其实一个字的抑扬轻重完全是由平仄里产生的,我们要抛弃它即是等于抛弃音节中的节奏和韵脚;要没有它的那种作用,一首诗里也只有单调的音节。”饶孟侃此论一出,很快就有人担心关于“新诗的音节”的提倡,可能会导致“一种新诗旧诗间的东西”的产生,削弱“新诗”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此,饶孟侃辩称:“诗根本就没有新旧的分别”,应该扬弃那种“把新诗和旧诗看作两种绝对的标准,认为丝毫不能容混”的非新即旧的二元对立逻辑。他还进一步指出:“新诗的音节”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模仿的阶段(以模仿外国诗为主),只有完全摆脱模仿,“新诗的音节”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闻一多是一个熟谙中国文化传统的诗人,他在《诗的格律》里首先驳斥了那种认为谈格律就是自我束缚的看法,认为:“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做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变成了表现的利器。”从而把格律问题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在新诗格律美与形式美的营构上,徐志摩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有永久的继续的创造性,诗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一种工具”,诗人们为思想的灵魂“构造适当的躯壳”,就要不断寻求“新格式与新音节”。为此,徐志摩自觉地追求诗歌艺术的完善,讲究形式的精美,注重和谐、匀称与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他在《诗刊弁言》中说:“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最高的艺术形式与本质是不能分开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气韵节奏融会贯通,“我们也感觉到一首诗应当是一个有生机整体,部分与部分相关连,部分对全体有比例的一种东西;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它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匀整与流动”。他在创作中努力用一种内在的和谐,形成诗作整体意义上的均齐感,如《盖上几张油纸》:

虎虎的,虎虎的,风响

在树林间;

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

独自在哽咽。

形式的长短与音顿的跳跃结合起来,并在结尾有意识地设置重复结构,诗行间的参差错落更增添了诗歌的流动美。

徐志摩后期诗歌进一步扩大了对形式美的追求范围。他广泛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创作优长,不懈地追求诗歌艺术精致的表现技巧,呈现出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

唯美主义、颓废主义、早期象征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及“世纪末”等文学现象,是有机的统一体,这些现象被整合并通称为“唯美——颓废主义”。由于中国社会现状,以及诗人特定时期经济状况窘迫和家庭生活的不和谐而造成的信仰的幻灭,使徐志摩后期诗歌充盈的是无限的苦闷与虚无思想,正如茅盾的评价:“《猛虎集》是志摩的‘中坚作品’,是技巧上最成熟的作品。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喟追求。”

徐志摩常提到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拉德,他称赞康拉德擒捉文学的能力,认为他的语言华美而富于色彩感与官能感觉。徐志摩“重视语言的官感,在遣词造句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铺张却不累赘,奢华而又新鲜”。如《我等候你》将官能感觉、抽象意念和炽热情感三者合一,实现情绪的知觉化,诗人从听觉、视觉、感觉的角度来幻想“她”的到来,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听到“你的步履”,看到“你的笑语,你的脸”,触到“你的柔软的发丝”、“你的灵活的腰身”。诗中流泄着对情感的饥渴和等待的热情与虔诚,将抽象的思绪幻化为具体的官感,想象丰富而又新鲜具体。

以怀疑、忧郁为特色的王尔德式的颓废唯美情调也影响了徐志摩。

王尔德将艺术置于人生之上,他说:“人不爱艺术则已,若爱之,则应该把他爱得比一切更重要”,并且将爱与艺术等同起来。

徐志摩评价:“他的特长就是他的‘酣彻的肉欲’与不可驾驭的冲动,在他生命中艺术即是恋爱,恋爱即是艺术,生活即是官觉的活动,没有敏锐的感觉生活就是空白。”他偏重痛感与快感的凝合,用肉感的纵欲达到精神的满足,最后在生命的毁灭中达到快感。徐志摩的《情死》就体现了他的怀疑与忧郁气质: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

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诗人对生命与爱的疯狂加以毁灭的征服,最后在猩红的鲜血中达到生命与爱的融合与升腾,死是爱的再生,这是欲与爱不可逃脱的惨剧。徐志摩从颓废唯美思潮中悟到艺术与生命之爱的真谛。

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对徐志摩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早期白话诗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变动。胡适的“八事”受惠于庞德的意象理论;周作人较早注意到西方象征主义诗艺,他在给刘半农的诗集《扬鞭集》所写的序言中谈到,象征“这是外国的新潮流,同时也是中国的旧手法;新诗如往这一路去,融合便可成功,真正的中国新诗也就可以产生出来了。”波德莱尔及其名作《恶之花》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诗坛上异军突起,他一反浪漫派对美的歌咏和自由情感的礼赞,而以堕落的巴黎街头的种种罪恶为诗的题材和创作的灵感,从丑中创造出美,从恶中挖掘出诗意,这种美丑并置的原则对徐志摩产生了很大影响。1924年徐志摩翻译了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死尸》,称赞它是《恶之花》集中“最恶亦最奇绝的一朵不朽的花”,有“异样的香与毒”,徐志摩采撷西方诗艺的目光一开始就远远超出了19世纪英美浪漫派的范围,他对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又是现代主义的预言家的布莱克的倾慕,导致了他对西方现代诗艺认识的自觉。他翻译布莱克以象征手法歌颂神秘惊怖美的The Tigee,并将这首诗的标题作为自己诗集——《猛虎集》的书名,开始了他对象征、暗示、隐藏的审美追求。徐志摩在早期诗歌创作中就有象征的意识,从《猛虎集》开始,不仅较多模仿象征主义的诗歌艺术技巧和表现方法,而且诗歌精神也受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如《秋虫》、《西窗》、《生活》、《残春》等,十分典型地表现出象征主义的影响。梁宗岱说,象征诗的两个特性“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底惝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是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徐志摩正是以感性个体与表象世界的契合沟通,拓展了诗歌的深层意味空间,使诗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无穷的意义指归,强化了朦胧美感。

徐志摩以“理性节制情感”、追求“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为内容的新诗美学探索,将民族传统诗艺作为桥梁对西方诗学进行融合,体现出极具现代意义的艺术自觉精神。他在新诗美学合法性寻求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之成为新诗发展史上的一座界碑。

二、新诗“创格”:徐志摩诗歌艺术的形式美

朱自清曾说,徐志摩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而且“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中国新诗在徐志摩这里,开始了一个“创格”的时代。徐志摩鲜明地提出:我们信我们这民族这时期的精神解放或精神革命没有一部像样的诗式的表现是不完全的;我们信我们自身灵性里以及周遭空气里多的是要求投胎的思想的灵魂,我们的责任是替它们抟造适当的躯壳,这就是诗文与各种美术的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见。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始于1921年,同郭沫若等诗人一样,属于五四新诗潮直接影响下开始创作的新一代青年诗人。因此,他的早期作品虽然用白话口语,能做到明白晓畅,但也留有古典词曲和乐府歌行的声调痕迹。对于诗体,则如那时的诗人一样,自然成形,并无特别讲究和追求,但他又属于较多受到欧美浪漫主义诗人艺术观点和诗风深刻影响的诗人,当新诗在行进中愈来愈显出诗美缺陷的时候,他马上以一份特有的艺术自觉,试图以欧美(尤其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艺美来弥补自己以及整个中国新诗的不足。他的“创格”的诗体,即是这种影响的直接产物。其中比较成熟的诗格,也是在此影响下经过悉心锤炼的结果。

同郭沫若一样,徐志摩也把诗歌看作是个人生命的表现。

他说:“艺术一定从真丰富的生命里自然地流出来或是强迫地榨出来的”,“艺术的问题,就是生命的问题。艺术与生命是互为因果的”。但他同时又主张诗要有“完美的形体”,“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这与郭沫若的“裸体美人”说,即“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衣裳都好,不穿衣裳的裸体更好”,主张诗的形式的“绝端自由”论,又大异其趣。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别,首先当然是因为郭沫若要表达的是他所感受到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故而有冲决一切形式的束缚,尽情宣泄的要求。徐志摩要表达虽则也是时代的情绪的反映,但毕竟因为多局限于个人情感的天地,低吟浅唱,气荡肠回,为求其宛转多姿,波澜曲折,自不免要有一点形式上的讲究。其次则是因为他们之间既存在着上述差别,在新诗的初创阶段又都不可避免地要从域外有所“拿来”和“借取”。这样,他们虽同属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对域外浪漫主义同行的态度,却又有远近亲疏的不同。郭沫若倾向于采用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泻无余的自由体,作感情的“喷火口”;徐志摩则倾向于借助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富于韵律的格调,诉一己的柔肠衷曲。

留学“康桥”时期,是徐志摩的人生情趣、文学追求与个性气质形成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文学观念上,徐志摩受到了布雷克、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丁尼生、白朗宁夫妇、王尔德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广泛影响。其中的有些诗人、作家如曼殊斐尔、哈代等,或先或后,他还与之有过直接的接触,一起讨论过文学和诗歌创作问题。这些诗人、作家的影响成了他诗艺的摇篮和温床。卞之琳说他“一落到英国,英国的19世纪浪漫派诗境,他的思想感情发而为诗,就从没有能超出这个笼子”,“他的诗思、诗艺几乎没有越出过19世纪英国浪漫派雷池一步”。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和20世纪初的哈代等,对徐志摩的“创格”影响更大。如果说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等人使徐志摩成了一个亲近自然、歌唱爱与美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话,那么,丁尼生、白朗宁夫妇和哈代等,则使徐志摩进一步成了一个讲求精美的形式的浪漫主义诗人。丁尼生的整饬的诗形、交错排列的诗行和基本的押韵方式;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体;白朗宁先生的“戏剧化独白”体;哈代的诗格的多变等,都在徐志摩“创格”的过程中留下了各自的痕迹。陈梦家说徐志摩的诗在形式上“很像英文诗”,“他的吊‘哈代’的诗和他所译的‘哈代’的诗,很有相似之处。他所译白雷克的《猛虎》很像他自己的诗的作风。在他集子内,创作和译作很融和的印在一起”。这都说明徐志摩的诗格深受英国诗人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华择吉

    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知识。
  •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历史悠久,是川东地区长江水系人类的发源地和文化的摇篮之一,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本书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宁厂古镇的历史演变、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自然环境、聚居形态、建筑空间、装饰艺术、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进行讨论。力求把握该类型山地小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城镇聚居形态下的建筑学构成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以期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来的稍稍迟

    来的稍稍迟

    夏钦让捡到一个小男孩,话很少,很冷漠,但喜欢跟着他。夏钦让觉着自己可能母性大发,像对儿子一样疼他。可疼着疼着,看着旁边睡着的一脸纯良无害的“儿子”,夏钦让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人,心里默念了八百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来,身为夏氏集团总裁的夏钦让被一个长得很像他“儿子”的女明星撩了。???!!!夏钦让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女人,“小孩,你去做变性了?”路怀允:......你才变性了,老娘本来就是女的!校园+娱乐圈,HE,年龄差两岁。
  • 有缘相伴

    有缘相伴

    经历过一些对于她来说是人身重击的事情后,她从一个善良单纯的人变成了冷酷的、虚假的、没有灵魂一般。因为一次奇遇,让她拥有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力量。因为一次醉酒,让她和他扯到了一起。每一次的遇见,让她慢慢地找回了自己的身份、、、、、、
  • 踏破神川

    踏破神川

    百年前煜先生将莫亚封印于神川峡谷中,百年后莫亚在度来袭,这有次谁来守护神川大陆呢?五国之争,谁能拔得头筹,许下的愿望为何没用实现请欣赏【踏破神川】
  • 冷酷校草的迷糊小神偷

    冷酷校草的迷糊小神偷

    俺归来了,没看过的不要看,看过的可以选择继续也可以选择弃文,劝那些好奇我的简介为什么如此而手贱打开来看的孩子,你还是忍住你的一时冲动,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没他们说的那么好看。OK~~欢迎大家扔豆腐。
  • 秋天的微风

    秋天的微风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林烈觉得她最好的运气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秦昊
  • 网王之淡淡生情

    网王之淡淡生情

    一个异世之魂在网王世界淡淡而有趣的生活,进而与某某相处而明白情为何物O(∩_∩)O哈哈~
  • Songs of a Savoyard

    Songs of a Savoy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对抗杀手娇妻惹不起

    豪门对抗杀手娇妻惹不起

    她是高高在上的天才杀手,国家最年轻的上将军官。他是惊才绝艳的冷面总裁,百年家族的唯一继承人。三年前,他们无爱结合。当她全身心沉溺在他的柔情中时,他的情人却有了他的孩子。她落魄离去。—————————————————————————她遭遇暗杀时,名扬为保护她而死。而他,却在享受天伦之乐。她在原始丛林里接受训练,几乎被全世界遗忘;而他们一家人,却频频现身新闻报纸,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她在地狱里奋力挣扎,曾经的良善早已被恶魔吞噬。—————————————————————————三年后,他们在清城相遇,她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谈笑风生……如果有人伤害她一点,她就会在那人的心上“插一刀”
  • 素影私语

    素影私语

    生活中发生了特别多的琐屑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将我的心全部填满。随心所欲,素影私语,在这等你
  • 穿成后宫独宠

    穿成后宫独宠

    作为一个智谋与武功于一身的女强上官玥儿最痛恨的就是迫害他全家且逼宫上位的镇南王燕礼成除了躲进乡下隐姓埋名过苦日子,还认了一个土豪干爹一朝从一个农家女摇身一变成了富家小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继承了孔家千顷药田,与燕北辰一起筹划报仇,复国,除掉燕礼成燕北辰:你别跟着我,皇宫太危险上官玥儿:你别忘了,去皇宫的路我也知道燕北辰:???在救出燕北辰的母后,冲破无数凶险,辗转到了楚国机缘巧合下医治好了楚王头疾有人逼死了楚王女婿,囚禁了楚王女儿,更是重金悬赏他外孙的人头,他当然不愿意楚王:我要燕礼成血债血偿,将他挫骨扬灰燕北辰登基的第二天,桃花便催道:赶快成亲,就今晚,而且后宫他只能宠你一人【种田+权谋/女强复仇复国的日常/斩杀丑态万千,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