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8000000002

第2章 Heritage 重视传统

——积淀先人智慧哈佛校训给学生的24个启示

启示1:继承苏格拉底的遗训

被暴政杀,为真理死

苏格拉底对于自我信念的坚持传给了他的学生,还有他的学生的学生们,从柏拉图开始,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几百年后,这种理念成就了哈佛人的精神。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的创建者们将此作为校训表明,他们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蕴涵着永恒而深远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它要求在哈佛的每一个学子,要与两位伟人为友,要重视传统,继承先人的智慧,厚积薄发。

知道哈佛校训的这一旨意,你不能不知道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能不知道苏格拉底。他们三位被誉为“希腊三贤”,是希腊文化,也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了解他们的故事,你会更深刻地理解哈佛精神的起源,从而在哈佛精神中得到更深刻的启示。让我们的视角回到二千年前希腊街头的一幕:

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雅典,街头、广场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每一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劳作着。突然,大家纷纷驻足静听两个人正在进行的一场激烈的争论,其中一位长相十分难看,厚嘴唇,狮子鼻,大肚子,但他却思维敏捷,不时地抓住对方话语中的矛盾,层层批驳,最后竟使对手理屈词穷,低头认输。人们对他那雄辩的口才、高明的见解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一位旁观者悄声对其同伴说:“那位苏格拉底先生真是天神对我们雅典的恩赐啊!”

原来这位其貌不扬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苏格拉底的长相丑陋,衣冠不整,但是他本人并不在乎这些,就像走在哈佛校园里的穿着褶皱文化衫,蓬头垢面地忙碌的学生们一样,苏格拉底是一个更注重自己内在的人。苏格拉底喜欢探讨各种问题,他思索着关于人、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期望能对更多问题获得真理性认识: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做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当时的希腊,文化界思想活跃,学术界辩论成风,苏格拉底喜欢通过街头辩论,获得真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也有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因为在他的思想中有着对传统的颠覆和对真理的追求。在学生们眼里,苏格拉底是一个最和蔼可亲的人,在那些保守派眼中,他是一个危险分子,但是他不怕恶势力的威胁与陷害,执著地坚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成了雅典人的精神领袖。

尽管苏格拉底一生在学术上建树颇丰,颇受尊敬,可是他的正直和对自己主张的执著追求也使他得罪了不少人。

公元前406年,雅典海军在阿吉牛西之役大败斯巴达人。政客们却以阵亡将士尸首未能及时收回为由,对10名海军将领提起诉讼,并操纵公民大会判处其中9人死刑。苏格拉底担任此次大会的轮值主席,他认为审判不合法,投了反对票,因而得罪了民主派。公元前404年,战败的雅典被迫接受寡头制。柏拉图的舅父和表弟(他也是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都是寡头制“三大僭主”的核心人物。苏格拉底虽然不赞同民主派的做法,但对寡头们的暴力统治也深感不满。

有一次,寡头们命令苏格拉底去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冒着受极刑的危险断然拒绝执行命令。然而,民主派复辟之后,苏格拉底却被视为政敌,他们罗织了“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条罪名指控他。以下就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发表义正词严的申辩和被判处死刑从容而逝的历史一幕。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早晨,一个由500人组成的法庭会开始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法庭外,人头攒动,近万名公民呐喊,要在这位演说家命运的天平上加上自己的一个砝码。这位街头演说家的罪名有两条:第一,他不信奉本城邦所信奉的神,而是宣扬一种新神;第二,他腐蚀青年。控诉者是三个普通的雅典公民:一名叫墨勒托士,地方诗人,拙劣的悲剧和歌剧作者;一名叫赖恳,演说家和修辞学家;一名叫安尼图斯,皮革商,是控告的主要煽动者。

安尼图斯这个人对被告心存怨恨,因为被告曾劝说过他的儿子,放弃他父亲的制革职业,献身哲学事业。控告者坚决主张,将被告处以死刑。第一轮审判下来,500位陪审员以280票对220票宣告被告有罪,判处死刑。在当时情形下,这位街头演说家完全可以逃脱一死。

按照雅典的法律规定,被判死刑的人可以选择流放或缴纳罚金来代替死刑。苏格拉底的几位有钱的朋友也花钱买通了看守,如果他愿意,他就完全可以逃走,可是他不愿意这样做。他告诉朋友们,在当元老院议员时,他独自一人站出来,与公众作对,反对对10位未能掩埋将士尸体的将军处以死刑,这也有生命危险;僭主克里底亚执政时期,他拒不执行僭主要他缉拿“民主反叛者”勒翁的命令,不怕招来杀身之祸。现在,真的走向了死亡的边缘,他一如往昔,毫无惧色。他以自己的良知和人格与法庭对立,拒绝承认罪过,拒绝向法官求情。

他在法庭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诸位先生,你们谁都清楚,我的言行一直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法庭不仅不应该审判我,而且应该赐给我荣誉,让我到卫城的圆顶餐厅上免费就餐。”

而在当时,征得法官同情是最有效的开脱罪名的办法。他宣称,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慷慨赴死!

“让我们像面对生一样,勇敢地面对死亡……我的法官,困难的不是逃脱死亡,而是躲避犯罪,因为犯罪是比死亡来得更快的,它会更快地抓住我们……我已经被死亡追上了,而指控我的人也已经被罪恶抓住……我服从对我的判决,他们也将受到应得的惩罚。”

这种不畏死、不让步的态度,深深地激怒了“公正的”雅典人,这一次更多的人投票判他死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的学生们到监狱去看望他,并极力劝说他逃走。苏格拉底却说:“我一生都享受了法律的利益,我不能在晚年做不忠于法律的事。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尽管法律也有不对的地方。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死。”

在另一个世界中,“没有谁会因为他提出意见而被处死……所以对我的离去应该高兴,不必悲伤,当你们把我安放在坟墓里的时候,你们埋葬的仅仅是我的身体,而无法埋葬我的灵魂”。

太阳快要落山了。这时,狱吏拿着毒酒走进来。“请您不要记恨我,您知道,恶毒地要害死您的是别人,而不是我。”

狱吏一边说,一边把酒杯递给苏格拉底。就这样,苏格拉底的学生们看着他饮下毒酒而死。

伟大的人物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理念,欣然为真理而死,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是第一个自觉地实践被他称为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追求被他称为善的生活目标的哲学家。至今,也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为一种正义的生活而死。但是在历史上,为了捍卫真理而死的人却比比皆是,苏格拉底将他对于真理的坚持传给了他的学生,还有他的学生的学生们。从柏拉图开始,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几百年后,这种理念成就了哈佛人的精神。

哈佛启示

何为人生?何为生命的意义?从苏格拉底的一生,我们可以获得启示: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一个人一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信念,那样即使为之付出生命,也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人敬仰的。

认识你自己,为无知而求知

苏格拉底认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这样的认识也最终促使他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而这些正是哈佛校训的精髓。

尽管苏格拉底死了,但他的思想却留下来了。在当时,苏格拉底思想之深邃是无人能匹敌的。在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中,最著名的就是他所谓的“自己知道自己无知”,也即“认识你自己”,这也成为哈佛学生们努力不息的原动力。

凯勒丰是与苏格拉底相知极深的朋友。有一天,他特意跑到特尔斐神庙,向神请教一个问题:世上到底还有谁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神谕曰:没有谁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凯勒丰高兴地向苏格拉底展示了神谕的内容,可是他从苏格拉底脸上看到的却是茫然和不安。

苏格拉底不认为他自己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于是,苏格拉底要寻找一位智慧声望超过他的人,以反证神谕不成立。

他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政治家以知识渊博自居,和苏格拉底侃侃而谈。苏格拉底从中看清了政治家的自以为是,其实是无知的真面孔。他想,这个人虽然不知道善与美,却自以为无所不知,我却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看来我似乎比他聪明一点。

苏格拉底还不满足,依然继续着他的求证。他找到了一位诗人,发现诗人吟诗作赋全是出于天赋,而诗人自以为能诌几句酸诗便目空一切。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向一位工匠讨教,想不到工匠竟重蹈诗人的覆辙,因一技在手便以为无所不能,这种狂妄反而消除了他所固有的智慧之光。

最终,苏格拉底悟出了神谕:神并非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而是以此警醒世人——你们之中,唯有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最有智慧,因为他自知其无知。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两千年前对人生和自己的最高认识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什么样的认识反应什么样的人格境界,什么样的认识将导致什么样的行为。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说明了他对自己探索真理要求之高,他认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这样的认识也最终促使他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而这些正是哈佛校训的精髓。

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不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意义在于自我反省,人世匆匆,自以为是的人大有人在。有几人能像苏格拉底那样虔诚地求证自己的无知呢?

人生最大的智慧也只有像苏格拉底这样的智者才能认识到,那就是自己的无知。因为一个人假如能够认识自己,就是一生中很了不起的事。可幸的是,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者——哈佛人,做到了这一点。

哈佛人注重自身的文化积淀,每个学生在校园里都在拼命地学习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害怕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成为无知的人而被嘲笑,而有愧于这所享誉全球的名校。无论是哈佛的历史名人还是一般的哈佛学生,他们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学科知识,不仅每个人都具备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多个学位。比如,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1910年留学哈佛,他不仅精通八国语言,而且还主修了数学,选修了物理、生物、心理学、音乐、科学史等课程。很多在哈佛任教的教授都拥有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这种广阔的学科背景使他们能够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自由游走,从而能够在学术上有更高层次的见解和创新。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特尔斐神庙上的名言,曾赋予了苏格拉底一种深沉智慧的目光。而今,苏格拉底的证明则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许多时候,认识自己,或者认识真理,都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

哈佛启示

越有能力的人越谦卑,就像很丰满的稻穗都是垂下的。苏格拉底是先哲,他还在求证自己的无知,而我们做出一点点的成绩时怎么能狂妄自大呢?认识你自己的无知吧,做个谦虚的人,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智者。

知识即美德,无知是罪恶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而向善则是美德之源,但是向善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善。学习知识,只有懂得更多的知识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还是恶,才能作出是为之还是不为的正确选择。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用这句话来形容哈佛学生也是最恰当不过的。在高手如林的哈佛校园里,无知不仅是让人羞耻的事,而且也是一种罪恶。在哈佛的某堂政治学课上,一位教授以这样一个故事开始他的讲义:

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达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哪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后,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像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作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说自己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你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得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获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教授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就告诉学生们苏格拉底关于学习知识的深远意旨。他说,在社会分工如此之细,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如此之紧密的今天,你们必然充当社会的一个重要角色,你们依赖着别人的行为而生活,你们的每一个行为也决定着别人的生活,所以你们对你们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对别人的人生负责。反之,假如你们的行为是错误的,必然为别人的人生带去坏的影响。所以苏格拉底先生说“无知即是罪恶”,“知识就是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也唯有行所当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我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何者是对的。这是人何以必须不断学习的原因。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所以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一个人必须接受教育,他只有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获得幸福。因为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而向善则是美德之源,但是向善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善。学习知识,只有懂得更多的知识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还是恶,才能作出是为之还是不为的正确选择。

因此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先天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性烈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

……

这位教授这样教导哈佛学生的用意,在于告诉他们学习知识是保证行为正确的前提,对人类而言,这也是一种美德。哈佛大学用苏格拉底的思想教导它的学生们要踏踏实实做学问与做人,这才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并且使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

哈佛启示

“知识即美德”,先哲斯言,于我辈应该受益良多。学习知识,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同时我们也获得美德,成为高尚的人,同时也将避免为恶的倾向。这是教育的更高层次的目的,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人的另一项必备素质。

苏格拉底留给哈佛的镇山之宝

苏格拉底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苏格拉底就是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引导着他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中,得出结论,获得真知。

苏格拉底留给哈佛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是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哈佛大学从19世纪末开始将此种方法运用于法学院的教学中,此后获得巨大成功,最后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并在整个学校的各科教学中推广开来,成为哈佛大学教学方法的镇山之宝。那么,什么是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呢?

让我们先看一个苏格拉底与一青年的对话。看看苏格拉底是怎样教学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

那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

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

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

青年回答说:“您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

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苏格拉底的意思是,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类似的对话在苏格拉底的教学生涯中随处可见。它通过双方的辩论,一问一答,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否定自己原来已经肯定的东西,以求得一般的概念,这其中包含着科学的辩证思想。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最初几个问题往往是为了引导出后面的问题。这样,教师要么将学生引导向更高层次的对真理的探索,要么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

这个过程是一个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已经存在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思考,对任何问题都要作进一步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只重复权威和前人说过的话。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用辩证的方法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并且在反问和反驳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

苏格拉底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苏格拉底就是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引导着他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中,得出结论,获得真知。

哈佛大学将这种教学方法由法学院而广泛运用到它的案例教学中,培养了学生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求知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成为各个领域中的精英和领袖。可以说哈佛从苏格拉底那里找到了真理,世界又从哈佛找到了真理。

在哈佛的课堂上,为了能够发言,有力地驳斥他人的观点,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必须认真钻研老师发的案例汇编,查阅相关的资料。正如哈佛大学郎得尔教授曾指出的:“如果你阅读了大量的案例,特别是判决正确的判例,真理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案例教学把“马拉松式”培训变成“集中轰炸式”培训,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在哈佛学习的这段日子里,除去周末,学习日只有20天,共研读了60多个案例,平均每天要研读3个案例,每个案例短则十几页,长则几十页,同时还有指定的大量相关知识材料要在第二天上课前读完。由于通常每天上课6小时(上午和下午各3小时),大量的阅读工作只好在晚上进行,白天没有自学时间。如果在哈佛攻读公共政策硕士学位(MPP)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在为期2年的学习中,学生一般要分析200多个案例。如果在哈佛攻读2年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至少要学完800个案例。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拼命地、废寝忘食地看案例,看得你眼花缭乱。这锻炼了学生的耐力和毅力。通常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案例要3-4个小时,加上上课时间,每天大概要学习12-18个小时。一半以上的案例要在第一学年完成。经过一年的严酷训练之后,学生在第二学年准备案例的时间基本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虽然第二学年的必修课程数量不及第一学年的1/10,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学年的案例容易些了,实际上,案例通常是更长、更难了。在经过了第一学年的几百个案例分析训练之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案例教学的要领,更善于抓住案例的核心,更善于分析案例中的关键因素了。

那么,案例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呢?案例教学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辨和推理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思考和分析,教授进行案例教学不是例子加理论的简单描述和说明,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案例涉及的“命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的过程。围绕案例中的一些事实,教授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抓住学生的身心,强迫学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每当一个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后,教授往往会立刻提出反证,把学生的观点击得粉碎,除非学生的观点无懈可击。恰是这些反证,折射出教授的渊博知识和极强的思辨能力。有时教授会对一些基本原理性的东西问为什么,而这类的问题又是最难的,要回答好它需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行。在案例分析中,教授通常不给出标准答案,即便是告诉学生案例中决策者的实际做法,也不意味着这种做法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事实上也不存在什么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提问式的案例教学法,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去思考,如何做决策。

哈佛启示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在学习时主动地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让自己有独立思考和思辨的精神。

启示2:追随柏拉图的理想

在心中种一个理想

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是他在播种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孕育的思想却被他的万千门徒传承了下来,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肥沃发端,这其中就有哈佛。

哈佛是一个能够帮助有志者实现理想的理想之地。在哈佛,有的人选择了科学,把探索大自然奥妙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有的人选择了法学,把以法律维护正义作为人生的信条;有的人选择了商学,准备未来在商界搏击,叱咤人生;有的人选择了佛学,让自己的心灵在宗教研究里获得安宁……尽管每一个人理想都不同,但是来到哈佛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哈佛的这个传统精神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先哲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柏拉图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在年轻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而且是一位勇猛的战士。

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他青少年时期热爱戏剧诗歌,写过颂诗和抒情诗,表现出文学才能。与当时贵族子弟一样,柏拉图也热衷于政治活动。当时准备从政的青年都要向智者学习论辩术和修辞。柏拉图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但苏格拉底与智者不同:智者自诩是“有智慧”的人,但却不爱智慧,智慧只是他们用以炫耀和赚钱的手段;苏格拉底自称是无知的人,但却热爱智慧。后来,“哲学”由此而得名。

正是在苏格拉底的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影响之下,柏拉图放弃了从政的理想开始了他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哲学事业。据书中记载,苏格拉底在与柏拉图相识之前,夜里梦见一只小天鹅飞到他膝下,发出一声嘹亮鸣叫之后冲向蓝天。苏格拉底把柏拉图当做是梦见的那只天鹅。柏拉图果然不负所望,他把宣扬苏格拉底的思想与人品作为终生的目标。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让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他开始转向寻求一种理想的政体,并让它付诸现实,从而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理想国度,在那里所有的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行其是。然而西西里之行不仅没有使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实践他的理想,反而使他成为了阶下囚、人口市场上被卖的奴隶,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柏拉图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选择了回到雅典办学,传播他的哲学、教育、政治理念。在此后的生涯中尽管艰难、危险时刻伴随着柏拉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美国诗人休斯有这样一个描写梦想的诗句:

紧紧抓住你的梦想

一旦梦想消亡

生命就像断翅的鸟儿

再也不能飞翔

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但是他在播种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孕育的思想却被他的万千门徒传承了下来,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肥沃发端,这其中就有哈佛。

一个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散发着一种魅力,这是一种自信、努力、奋斗集于一身的魅力,这个时候的人是最高尚的,也是最值得人敬重的。哈佛教育它的学子们,要像柏拉图一样种一个理想在心中,带着这个理想,走进哈佛,在哈佛为它浇灌甘甜雨露,让它慢慢成长,若干年后,再带着这个理想走出哈佛,去实践它。时至今日,哈佛学子不论是辍学生还是在校生、毕业生,血液中无不渗透着柏拉图的精神,无不在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哈佛的这一理念。

哈佛启示

请相信,心中不曾播种理想的人,不可能收获。只要你心中有理想,你终将会走向成功。就像柏拉图一样,命运即使不能帮助你实现心中的愿望也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偿你,让你的耕耘有收获。

实践,不畏惧艰险

柏拉图的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无疑是最深远的,但他为了心中的理想不畏艰险、决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值得后代子孙继承的宝贵遗产。这是柏拉图留给哈佛的精神,也是留给我们的启示。

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是为了寻求真理。他不像我们今天,读书四年拿了学位快快走,而是打算一生一世跟着他的老师,直到他的老师被残害以后,他才不得不走。当时柏拉图只有二十八岁。可以想象如果苏格拉底不走,他就会跟苏格拉底学到底,可见当时的人对真理的爱好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他不是单单为了学位,为了一时的名气快快学完,不是的,他的学习乃是一生一世追求、钻研、探索,他明白坚守的叫做真理。在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Cyrene)等地以寻求知识。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意大利访问时,听人说西西里风光迷人,便决定去西西里看一看。

柏拉图第一次来到西西里时,西西里正处在狄奥尼修一世的独裁统治之下,狄奥尼修一世是一个野心勃勃、刚愎自用的独裁者,他一方面在国内实施专制暴政,疯狂搜括民脂民膏,另一方面,又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在宫廷内招募大批文化名人。柏拉图刚到西西里的第二天,他的好友狄翁便上门拜访,请他到狄奥尼修的宫廷里辅佐执政。他告诉柏拉图,狄奥尼修本人正在寻求贤才,帮助他制定政策法律。柏拉图利用狄奥尼修的名望,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国。而这些正是柏拉图心中一直渴望的,于是柏拉图便随狄翁到了宫廷。

事实上,狄奥尼修接纳柏拉图是想把这位声望极高的人拉到自己身边来,装饰自己的门面,扩大自己“尚贤好士”的名声,至于对柏拉图的理想,他没有丝毫的兴趣。到叙拉古宫廷的当天,狄翁把柏拉图引荐给狄奥尼修。狄奥尼修从他那高高的龙椅上站起身,说:“听说你精通国家法律政治,到我这儿来服务吧。”

柏拉图见他傲慢无礼,心生不快,就发问:“请问陛下,伟大的叙拉古是靠什么建立起来的?”

“武力!”狄奥尼修手一挥。

“武力也许可以开国,却不一定能够立国啊!”

狄奥尼修没有接柏拉图的话头,他示意别的臣子递上奏本,把柏拉图晾在一边。从那以后,柏拉图几乎每天和狄翁在一起,商议以更妥帖的方式,向狄奥尼修灌输他的理性观念,引导他去追求最完美的政治形式。

有一天,当柏拉图像往常一样给他滔滔不绝地讲述道德是治国之本时,狄奥尼修从椅子上“呼”地站起来:“告诉你,我请你来是让你帮助我制定法制,敛取更多的钱财,而不是请你来当慈善演说家的。”

柏拉图针锋相对:“我的陛下,你自以为得计了吗?你武力征伐,鱼肉臣民,人们慑于你的威力,也许会默不作声,但物极必反,当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当社会稍有动荡的时候,他们就会从地上跃起,掀倒权威。”

狄奥尼修从没有受到过这种奚落,于是命人将这个妖言惑众的腐儒推出去杀掉。在狄翁和几位与柏拉图交情颇深的臣子的求情下,柏拉图才幸免一死。

后来连续几天,柏拉图和狄翁沉浸在失败的沮丧情绪里,柏拉图最终还是决定多留几天,再试一试。但是狄奥尼修利用刚刚来访的斯巴达使节玻利斯要回国的机会,给了玻利斯一笔钱,要他带着柏拉图,在归途中将他杀死。玻利斯于是带着柏拉图同行,在途中有几次下手的机会,他都放过了,因为柏拉图当时已是希腊世界的名人,杀他于己名声不利,他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把柏拉图带到埃癸那岛,交给当地人处置。

因为埃癸那人自古以来就同雅典人不和,对于踏上该岛的雅典人,不分好歹,都一律处死或者卖为奴隶。玻利斯把柏拉图交给了埃癸那人。被套上枷锁时,柏拉图痛苦地闭上双眼,自思道:老师的遗愿尚未完成,如何相见于九泉之下啊!

柏拉图被收押的第二天,埃癸那人就把他带到集会上审判。柏拉图从容地走上审判台,立在被告的席位上。无论法官提出什么问题柏拉图都一言不发,并且有一抹淡淡的微笑挂在脸上,眼神里透着坚毅和无畏。他的神情感染了法官和观众,他们决定不处死柏拉图,将他卖为奴隶。柏拉图随后就被拉到奴隶拍卖场。

“五明拉,底价!”拍卖人叫道。人群中一位中年人举着钱冲到前面,把二十明拉塞给拍卖人。这个人是柏拉图的朋友安里凯里。柏拉图在安里凯里的帮助下,当天晚上到了他的一个朋友家里,第二天才顺利踏上雅典的归途。

西西里无疑是柏拉图的噩梦,但是柏拉图并没有被威胁吓倒,这次之后他又分别于公元前367和361年两下西西里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次年又返回雅典。回到雅典,柏拉图噩梦如昨,游历中所见历历在目,这让他不得不思考,有哪个城邦治理得完美无缺呢?有哪一个政治形式是以至善为目标的?有哪一个政治家是理性的使者?

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使柏拉图认识到光一个人的力量,实在难以完成他的政治理想,他于是决定建立学园。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他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探讨哲学和政治,这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是中世纪时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柏拉图也因此成为西方第一个开办私人学校的人。

这位可爱的老头为了实现理想,为了感化世人,风尘仆仆,从东国走到西国,走南闯北,不怕被砍头,不怕被世人唾弃,不怕路途艰险,只为了心中坚定的信念而走下去,说下去。柏拉图的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无疑是最深远的,但他为了心中的理想不畏艰险、决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值得后代子孙继承的宝贵遗产。这是柏拉图留给哈佛的精神,也是留给我们的启示。

哈佛启示

理想是美好而诱人的,但是要把它变成现实必须付诸实践,然而在实践中它将不再变得那么简单,因为有阻力、有困难、有失败、有绝望,这时候唯有不畏艰险、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不抛弃,不放弃

哈佛告诉它的学子们,柏拉图是你们的典范,你们不一定要有他那样的学识,不一定要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是一定要有他那种对理想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哈佛教给它的学生们,柏拉图关于民主政治的伟大构想固然重要,但是这只是学术层面的探讨,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了心中建构起的政治理想,舍生忘死、奔波一生始终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每个人都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示范一遍,并微笑着对大家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过去后,苏格拉底再问那些信誓旦旦的学生时,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做了下来,这个学生不是别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在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把梦想坚持一生的,唯有柏拉图一人。柏拉图曾经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纵观柏拉图的一生,他放弃了安逸和舒适,选择了为自己的理想奔波一生,即使环境再险恶也没有让他退却,他对自身理念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还表现在他对爱情的追求上。

柏拉图说:这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从天堂被扔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人,他的美好能够让你唤起对天堂的记忆,这就是爱。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思想才是最好的。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人性的存在,人性强调精神的交流,而兽性注重肉体的占有和体验。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这就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他对爱情这种纯净的追求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的高尚和明洁。但是柏拉图不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坚定执著于这个近乎完美得不存在的理想,终身未婚。

无疑,柏拉图有资格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领袖,成为哈佛人敬仰的对象。并不是因为他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而是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忠实,对理想的笃定和坚持。哈佛告诉它的学子们,柏拉图是你们的典范,你们不一定要有他那样的学识,不一定要达到他那样的高度,但是一定要有他那种对理想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今天,在美国乃至世界政界、法界、医学界、商界到科学界等等各个领域都有哈佛学子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理想教育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才取得了成功。

我们能把梦想坚持多长时间?口头承诺的矮子可能无数,但是行动上的巨人却寥寥无几。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有多少人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各种挫折、失败后而选择了退缩;有多少人在热火朝天的奋斗中,遇到了太多选择而放弃了自己最初的追求;有多少人在离成功一步之遥的时候,由于心力交瘁而选择了放弃;有多少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由于不停地徘徊而感到困惑;有多少人在残酷的竞争中,由于害怕和恐惧而使内心崩溃;有多少人在漫漫人生路上,因遇到了种种苦难与障碍而选择了逃避……

梦想和现实之所以存在差异和距离,排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多数原因是因为我们把它随意放弃,以至于走得太远,丢失了自我。要知道有了坚持,桑叶才能够变成丝绸,滴水才可穿石。把梦想坚持一生,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一生坚持去做一件事,这应该是对自己生命最好的交代。

哈佛启示

“不抛弃,不放弃。”只有短短的六个字,可背后所渗透出来的意义却绵长无比。对于学子们而言,“不抛弃,不放弃”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不管在这个路途中遇到怎样的挫折,也要充分相信自己。始终相信:把信念坚持下去,梦想总能实现。所有的成功就是来自于对结果的信奉和坚持。

启示3:发扬亚里士多德的个性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敬重老师但也决不会因为爱老师而宁可让真理受到损害,而是恰恰相反,为了真理,宁可反对老师,而决不姑息老师。

亚里士多德跟柏拉图及苏格拉底同为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他于十七岁那年迁居到雅典,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就读。

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得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想法的人。

在学园期间,亚里士多德敬重老师但也决不会因为爱老师而宁可让真理受到损害,为了真理,他宁可反对老师,也决不姑息错误。

亚里士多德同注重理论的老师不同,他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在思想上存在众多分歧,可以说他们研究的接入点不同,使得他们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反,因此他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建立在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这以至于使后来的学者不是把自己归为柏拉图派就是亚里士多德派。这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派》里面得到了精妙的体现,画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被众学生包围,柏拉图的右手朝上似乎是在向天神寻求真实,而亚士斯多德的右手平伸似乎在暗示着真实就在你周围。他并不如柏拉图一样认为概念是独立于事物的形式而存在的。因而亚里士多德更注意在可被观察和检验的物质世界入手,醉心于眼里的现实自然。

他曾经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论,但是这样的争论只是学术上不同观点的碰撞,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他仍然能在柏拉图学园学习和工作20余年之久。公元前307年,当柏拉图逝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钟情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才离开雅典。这就充分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尊重老师而不迷信老师,处理好这样的关系是不容易的。学生反对老师的思想必然让老师不高兴,但所有有很高地位的大哲学家,他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推翻导师的理论。柏拉图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但他强调数学等形而上学的思辨,他的理论以自己人为定义的非常抽象的“理念”为核心,这使他的理论非常晦涩难懂,难以被许多人接受,又难以应用。亚里士多德看到了这一缺点,所以他一改这种学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注意力从抽象概念转向实际的事物,同时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就可以把理论从玄学转向实用。他注重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真正的科学应该说在他这里萌芽。柏拉图看到他的学生如此离经叛道,有时候也会表现出不满,攻击他,而亚里士多德仍非常尊敬柏拉图。伟大的哲学家里,不论是黑格尔批评康德,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还是德里达批评海德格尔,都没有亚里士多德处理师生的意识冲突让人感动。亚里士多德在与老师柏拉图的关系处理上,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亚里士多德不迁就权威,独立追求真理的个性受到了柏拉图的赏识。在所有学生里面唯一把老师辩得体无完肤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没有办法,他不得不承认,我的学园里面所有的学生,“只有两种东西构成,第一就是所有学生的身体,第二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头脑”。换句话说,柏拉图承认整个学园里面只有一个脑,其他的只有脑袋、空袋、有袋无脑,而整个学园里面有这么多的人只有一个脑,就是敢和他辩论,敢反对他的这个脑。他当然也不大舒服,但是内心之中真正看重的只有这个人。

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来看我们自己的传统,在我国一般有这样的惯例,无论如何总是老师对,总是年纪大一定对,无论如何不能和他辩。但是西方不是,西方鼓励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权威,西方主张言论自由,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辩论,表达自己的意见,西方文化就是受到了这几个人的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哈佛,你会看到不仅是学生和学生之间,教授和教授之间到处充满了争辩,在学生和教授之间也经常争得面红耳赤。

哈佛启示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在西方这一文化精髓面前,我们不能不有所反思。敬重老师是做人的本分,因为他们传授给我们知识,也是我们的长辈;坚持真理,是做学问的品格,因为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不能歪曲,要说出自己的本意。

批判权威,成就权威

亚里士多德在权威面前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不盲从、不迷信、不文过饰非,尊重事实,坚持真理,这使得他的影响超过他的老师柏拉图而成为中世纪欧洲更有影响力的人。

柏拉图学园出了一个在哲学史上可以和柏拉图相提并论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从十七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二十年之久。他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也深爱着他的老师柏拉图,甚至在悼念柏拉图的诗文中情真意切地写道:“对于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坏人连赞扬他的权利也没有,他们的嘴里道不出他的名字。正是他,第一次用语言和行动证明,有德行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们之中无人能与他媲美。”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每和柏拉图辩论一次,亚里士多德受到的攻击就越多。有的学生联合向柏拉图提出请求,将亚里士多德赶出学园,他们认为亚里士多德大逆不道,竟敢背叛师训,因为在当时柏拉图学说已被社会广泛接受,是社会舆论的权威,批判老师的学说无疑要冒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虽然这危险不会来自柏拉图本人,但在雅典被神化了的柏拉图的社会力量,常常会做出许多不理智的举动。就在学园里,当时许多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谩骂和围攻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柏拉图护着亚里士多德,告诉大家,学问正是在论辩中成熟起来的,学园里可以畅所欲言。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马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对于自己的反叛将会遭受的后果,亚里士多德早有预料。但是亚里士多德对同学们说:“我确实非常热爱崇敬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我们为了保卫真理,最好有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特别是我们是哲学家,更该如此。”因为亚里士多德发现老师的学说虽然很辉煌、崇高,却太遥远、太抽象,解决不了社会中的任何问题,诚想:有谁会去为一个抽象的“相”奋斗终身?亚里士多德觉得柏拉图的学说应该更世俗一些才好。

亚里士多德在学园一待就是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他从迷路于柏拉图宫殿,到从宫殿中清醒地走出来,是两种心情,两种感受,两种精神境界。时间很快到了遴选学园接班人的时候了,柏拉图把斯彪西波、亚里士多德当做入选的对象。

在最后宣布之前,柏拉图找到已近不惑之年的亚里士多德,试探亚里士多德的态度,问他能否将他的“错误观点”稍作修改。亚里士多德坚定地摇了摇头。柏拉图只好将学园继承人的位子勉强传给了斯彪西波。

亚里士多德在权威面前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不盲从、不迷信、不文过饰非,尊重事实,坚持真理,这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超过了柏拉图而成为中世纪欧洲更有影响力更权威的人。

也许你还记得伽利略比萨斜塔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具有讽刺意味地让反对权威的亚里士多德本人成为权威,几百年间禁锢了那些迷信权威的人们的头脑,但是其背景也说明了是亚里士多德作为当时欧洲的权威,几百年来几乎无人能够动摇的事实。另一方面,从亚里士多德挑战柏拉图,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到今天哈佛教授丽莎·蓝道尔挑战爱因斯坦,这一连串看似无关但又一脉相承的事件中,我们或许能够发现亚里士多德对后世除去知识外另一种有价值的影响。

哈佛启示

智慧的启蒙之时就是对权威产生质疑的那一刻,智慧的开启之刻就是摆脱权威产生自己思想的那一时,人生的启蒙并不在年龄的大小而在智慧的开启,有的人糊涂一生,有的人很小就掌控了自己的思维。

做最博学的智者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就是一个大海洋,我们没有骄傲的资本。尽管我们要了解整个世界是不可能的,但把自己专职的领域掌握摸透,还是需要好好努力,做一个博学的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个人,他身经百战、战无不克,用他的勇猛和智慧征服了整个东西方世界,他被世人誉为集战士、皇帝、英雄、神于一体,他在两千三百年后,名号依旧如雷贯耳,他就是希腊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

那是谁影响了或者说是造就了这样的一代枭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众所周知,亚历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师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从亚历山大十三岁至十六岁期间,在一个小山村里教他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进行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的博学与政治思想,无疑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当时亚里士多德只有四十二岁。

亚里士多德何以成为帝王之师呢?这是因为他在当时被誉为“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导师,由于他对各个领域广泛的兴趣而成为第一个博学之士。被古人称为“百科全书”的他概括和描绘了可以想象到的各种方面的学问:逻辑学、机械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形而上学和文学。现存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据估计有400多种,包括6部关于逻辑学,26部关于自然科学,4部关于伦理学和道德,3部关于艺术和诗歌,各有1部关于形而上学、历史和政治学,4部关于另外一些主题的书。他的学问涉及了与古希腊文明直接相关的各个领域,对每一个领域都有精彩阐述,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具有开创意义。恩格斯称其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尽管时代久远、命运多变导致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都失传了,但那些得以保存下来的著作却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曾经有人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三人头脑里所想过、闪现过的东西,可能全世界人的加起来也未超越过。”凡是人想过的问题都曾经在这三个人的脑子里面闪过了,你可以想象他们是多么博学的人物。而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写的书就超过一千本,包括了从上帝一直到各种生灵,连猫走动的时候腿筋怎么动,我们的血液怎么样循环,他都经过研究记载下来了。所以在一幅《雅典学派》的画中,所有的人都在大房子里面。只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虽然在大房子里面,但是他们脑袋的背后却是蓝色的天空,而且他们的头都被画得更大,因为只有他们的思想是冲出限制的,无限的,其他人的脑袋都在房子里面是有限的。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他始终都是各个知识领域至高无上的权威。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东征途中病逝。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为了“不让雅典人第二次对哲学犯下罪过”,他只好逃离雅典,最后在欧比亚终老,终年六十三岁。

亚里士多德死了,但是他在知识上所达到的高度和广度就是到今天也几乎无人能及,哈佛的教授们告诉他们的学生,今天科学发展的特点是极为细化的分支,每个人几乎用其一生只能从一个小小的角度探索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真理的一点,而世界或者说反映世界的真理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大科学,学科的分化虽然使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深化了,但是学科之间沟壑的加深,也使这一认识变得越来越狭隘,作为哈佛的学生,要想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要想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就应该避免这种客观限制,做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人,即使不成为亚里士多德,也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即通才。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就是一个大海洋,我们没有骄傲的资本。我们要了解整个世界是不可能的,但把自己专职的领域掌握摸透,还是需要好好努力,做一个博学的人。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博学让你不再无知。但是越是博学你就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所以要趁年轻,趁着有大把的时间,多努力多求知。

哈佛启示

无知的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仅是艰难的,而且也会是危险的。越是要知道真理,你就越应该消除无知,做一个博学的人。博学不仅让你更加自信,而且让你的人生有更多肯定的答案。

同类推荐
  • 性格的力量: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性格的力量: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古老话题。性格是命运好歹的先决条件,命运是性格导演的人生结果。相对而言,人们似乎更在意自己的命运,而非自己的性格。只有在晓得二者存在着如此密切而且非常内在的关系时,才开始对自己的性格格外关注和重视起来,这可能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势力心理使然。
  •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本书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心选编,值得品读,在每篇文章后设有“心灵悟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因而使得本书更富有人文气息和启发性。
  •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一书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哲理,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自卑、自信等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命运的话题人手,阐述了人生在世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的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自己有信心,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一本好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这本书适合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品读,只要打开此书,就会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意境,迅速营造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从中获得一份理解,一份感悟,一份智慧。
  • 左手老子右手孙子:千古成大事之道

    左手老子右手孙子:千古成大事之道

    本书以《老子》及《孙子兵法》中所阐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为人处事之道,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成就大事的人物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以老子的深邃智慧和孙子的超人谋略,从容应对人世间错综纷繁的屈辱与不幸、机遇与挑战,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当人的思想中不再有创新的观念,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唯有挖掘和激活人类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五彩斑斓,人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进步与改造世界。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让读者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以创新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启发,进而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热门推荐
  • 小小妃子太嚣张

    小小妃子太嚣张

    穿越成十五岁的奶娃娃!而且还是光着的!天,有木有这么倒霉!脚底抹油,竟被所谓夫君按压在床,上下其手!“小蝶儿,为夫要亲亲。”“亲你个大头鬼!”她拿起一把宝剑架在某男的项颈“再动,本姑娘不介意‘抹’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行者1:云起

    异行者1:云起

    她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大学生,如果没有他的出现。他原本应该继续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如果没有她的出现。当平静的生活撞上古老的传说,当平凡的人生遇上血脉中的使命,一切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波澜?——鸣渊
  • 燕少,请你消停点

    燕少,请你消停点

    被渣男出卖,被流氓讨债,走投无路之际,她落入了他的地盘。他执掌庞大的商业帝国,却是一位看不见的王者,只能在她的眼前呈现俊美的容颜。她是初入行兢兢业业的新人小妹,势单力薄,只能在公司底部任人搓圆捏扁。“想不想往上爬,坐坐我的位置?”有一夜,他食指轻佻地抬起她的下颌。于是,总裁的小鲜肉弟弟缺爱,她得去照顾;总裁的绯闻女友挑衅,她得去迎战;总裁的七大姑八大姨争财产,她得去打脸;甚至总裁的爹妈要给他相亲,她还得假孕冒充未婚妻!终于有一天,林小莹忍无可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义三分钱

    道义三分钱

    人心难嗅,在名利的长河中奔波逐流。纵观世间人性,所谓道义不值三分。变的是心性,不变的是对行则二字的满腔热血。
  • 我在横店当明星

    我在横店当明星

    本来只想当个群演,偶然机遇却被包装打造成了明星,从此屌丝逆袭,香车美女纸醉金迷的日子汹涌而来。
  • 婚程似锦:总裁的第三夫人

    婚程似锦:总裁的第三夫人

    她不知一场抱着以离婚为目的的婚姻能维持多久……一通电话,让她成功掉进圈套,家族的阴谋一下子将她打入婚姻的坟墓!婚后生活百态,小三小四不时来挑衅,她全身心应付!当婆婆领着大肚子的妹妹来到她面前时,当亲情和爱情共同背叛她时,她第一次痛哭出声!“姐姐,我和他交往了三年,而你和他才不过结婚一年,小三不是我,而是你才对!”妹妹捂着肚子,趾高气扬的炫耀:“而且姐姐,一年了你的肚子还没有动静,难道你是得了什么不孕症吗?”的确是不能孕,不过不是不孕症,而是——
  • 林俊夕

    林俊夕

    人生,短则一瞬,长则一生。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能扩大生命的宽度。如果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那梦与现实相连,不就扩大了生命的宽度。既然能活在梦里,为何又要醒来?
  • 你说那是爱情

    你说那是爱情

    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想把很多事拿到一定的公众平台上来说我很喜欢写文字经常一天就是好几千字的感想或者自己天马星空的领悟而如今我想让很多人看到我的文字我的故事这个文章只是一个书的简介总觉得文章题目和小说题目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这篇文章只是一个自己的感想自己的叙述或矫情或枯燥但是我想有更多人的支持我会写的很好并且每天写下去谢谢
  • 我在阴间开银行

    我在阴间开银行

    前世她被家族利用,惨死刀口。穿越现代学得一身本领,功力散尽,只为回到过去复仇。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依旧输了,既然如此,那么她便在地狱等着你们。本想着怎么在阴曹地府赚钱,结果转身就发现她就是个土豪,妥妥的!
  • 医毒双绝废材二小姐

    医毒双绝废材二小姐

    她,是A国的精英特工,因为男友的背叛一朝穿越,成为了将军府的废材大小姐,恶毒后娘欺她,狡猾庶妹压她。可别人不知的是她,天生混沌神体,修炼比常人快10倍之余。他,是皇朝的异姓王爷,南宫皓轩,同时也是决战巅峰的帝主,外界传他性格孤僻,冷酷,却唯独对她柔情似水。某天,“娘子,我要抱抱。”某人不要脸地说“你滚开!”“不行,娘子,你还没抱呢”“不抱!”“那直接亲亲吧”......(爱窝的读者请加群,群号码:59461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