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8200000002

第2章 赢在团队

一个好汉三个帮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个自强自立的汉子,什么事情都喜欢独自承受,即使面对他人的排斥,也只是找个没人的地方独自落寞,即使面对战友的冷漠,也只是自我解嘲地尴尬傻笑。他实在是一个挑战了我们想象空间的人物,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诚如即将离开部队的班长老马所说:“许三多,带了这么些兵你是最让我惊讶的,你傻得像猿人进了城市似的,大公无私得跟个孩子似的,踏实起来跟个没知觉的石头似的……”

从入伍“投降”开始,许三多在众人唾弃中坚持,在孤独落寞中独行,一步步走向精锐,一步步迈向辉煌,成长为“兵王”。看起来,所有的光环笼罩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凭借了那份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严于律己,一心一意地训练,心无旁骛地奉献,最终走向辉煌。

但其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是优秀的许三多,也离不开战友的扶助,也离不开团队的帮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士兵突击》不是许三多一个人的独舞。

荧屏上的是一个个铮铮汉子,有血有肉有个性,深刻脑海的是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有拼有抢有帮扶,只能说,许三多是最幸运的一个:有宽容、坚忍、耐心的史今班长领他参军,带他训练,为他鼓劲;即使到了红三连五班,那个埋没人才的“基地”,也有诚实、善良的老马班长维护他、鼓励他,挡住队友对他的非议,给他一个安静的氛围,让他在自己的梦想里驰骋,在一方自由的天空里,创造修路的奇迹;因为修路,团长看到了潜藏在许三多身上的宝藏——忠诚、踏实、执著,为了不埋没这样一个好兵苗子,团长让他回到钢七连历练,甚至在钢七连解散后,让优秀的许三多守营房来磨炼掉他身上的稚气;袁朗,一个聪明睿智、硬朗洒脱、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老A,将许三多锤炼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为了能留住许三多,他做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了不抛弃许三多,一反常态耐心地为杀了人的许三多展开有理有序的心理辅导……

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绝对的主角,但在他所走过的路途中,留下了史今、老马、团长、袁朗这许多硬朗、可爱人物的烙印,毫不夸张地说,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悉心培养造就了许三多。看似一个平凡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平凡人的军旅生活,刻意避开了激烈高昂,选择了平淡中见神奇,却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叹、感动和感悟——没有谁能独自成功,看似是一个人的辉煌,背后其实都掩藏了无数与他同行的英雄在支持他,协助他。

一、求人莫若求己?

一日,书生去庙中拜佛,看到一位跟他拜的佛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也在跪地求佛,实在不解,就问他:“兄台,你怎么和这庙里的佛长得一模一样?”

那人双手合十:“实不相瞒,我就是佛。”

书生大惑不解:“你就是佛?!你是佛你为什么还要跪地求自己呢?”

佛曰:“那是因为,祈天不如求人,求人莫若求己啊!”

这个小故事包含了两层深意,第一层,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并不可靠,祈天不如求人,求人莫若求己;第二层,一旦正视自己的能力,舍弃要他人帮助之心,就会让自己上升至“万事不求人”的佛界。

在这种“求人莫若求己”文化熏陶下成长的我们,性格中自然带着孤傲、倔犟、自强与自制,即使到了火烧眉毛的紧迫时刻,也要硬撑着自己解决,坚决不向别人开口寻求帮助,深怕这偶尔的一次会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养成依赖他人的恶习。

但其实,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为,件件成功;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桩桩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亦有自己所短。在今朝今夕某个行业某个场景下,可能我们以强者的姿态居高临下,但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换个行业,我们可能就屈居人下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是会七十二变、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无法一个跟斗翻到西天独自完成取经重任,唯有在唐僧的领导,猪八戒、沙僧的帮助下,才最终取得真经成佛。因此,即使是样样精通的一个人,即使是能力超凡的一个人,一旦脱离了群体,也只能在成功的平台上小憩,时代的潮流会很快地淹没他。

提起比尔·盖茨,人们的脑海里很快会浮现两个词——“富翁”和“天才”,但就是这个开创了windows视窗的软件精英,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先供应商,面对管理时,却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以至于微软成立不久,公司就陷入了摇摇欲坠的境地。

深刻反省后,比尔·盖茨认识到,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仅有天才的idea是不够的,还得有良好的贯彻执行力、丰富的管理经验、果断的危机处理能力和强大的管理能力。思量再三,他找到了哈佛的高才生——史蒂夫·鲍尔默。

据他了解,鲍尔默是犹太人的后裔,具有非凡的经商能力,不仅知识面广,反应敏捷,而且非常善于把握商机,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上具有盖茨非常欣赏和认可的一种品质——忠诚,毫不夸张地说,鲍尔默是那个年代团队精神的典范。盖茨向鲍尔默发出了邀请,最终以5万美元的年薪说服鲍尔默加入了微软。

鲍尔默加入微软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自己崇尚的“和气生财”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团队中,他希望公司的外在形象能更加具有亲和力,公司的处世方式能更加和善,即使是面对敌手,也是随意开朗、愿意合作的姿态。正是鲍尔默这种特殊的气质,弱化了微软的霸主形象,在微软成为众矢之的,面临“反垄断诉讼”的那段时间里,使微软有空间战胜对手,有力量摆脱困境。

据资料显示,自微软公布鲍尔默接任CEO后,微软的财富就一直在直线上升。销售额由2000年的23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368亿美元,其现金储备也增长了2倍。

毫不夸张地说,盖茨这个计算机天才,如果当初非要坚守“求人莫若求己”的思想,不愿意向鲍尔默这个精明、和善的管理天才寻求帮助,那么仅凭他一人之力,或许很难将微软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公司,如果没有鲍尔默这个忠诚、踏实的“管家”协助他,“亿万富翁”对他来说或许只是个梦想。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正如联想总裁所说:“现在是‘打群架’的时代。”打群架,不就是要有一群强壮的打手、一名精明的军师、一个霸道的老大、一群忠实的下属共同对敌作战吗?即使是集十八般武艺、精明圆滑于一身的老大,不也需要一个能写会算的军师和一群老老实实的执行者吗?因此,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不盛行了,如果想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即使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即使是一个孤僻自傲决不向他人低头求教的人,也应该正视“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的分量,谦虚地低下高傲的头颅,虚心接受他人的帮助,要知道,这不是个人魅力的毁灭,而是团队精神的升华。

二、新龟兔赛跑的领悟

从小,用心良苦的长辈都会给我们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我们做人不能太骄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龟兔赛跑被人们演绎成了另一个暗合时潮、影射现实的新故事。

话说上次比赛中,兔子因为骄傲轻敌,在睡了一个大懒觉后败给了慢慢腾腾的乌龟。回到家后,兔子备感失望,异常懊恼,痛定思痛后,兔子认识到了自己太过骄傲、太过散漫。不服输的兔子找到乌龟,要求进行第二次比赛。乌龟一口答应了,但是提出一个条件——比赛的场地由乌龟挑选。兔子心想,挑就挑吧,这次无论如何都不大意了,答应你这个条件,到时候让你输得心服口服。就这样,比赛约在四天后进行。

第四天一大早,兔子来到了乌龟家,乌龟慢慢吞吞地带着兔子和裁判小猴来到比赛场地,讲清楚比赛路线后,兔子急忙上路了,连猴子的“带着渡河用具”的喊声都没有听见。

兔子这回可是一点儿都不敢大意,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往前疯跑。兔子告诉自己一定要全神贯注一口气跑完全程。但当一条长长的、宽宽的大河横在兔子面前时,兔子傻眼了。“我,我不会游泳啊!怎么办?怎么办啊?”兔子坐在河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兔子试着沿河跑了跑,发现要绕过这条河简直是天方夜谭。万般无奈下,兔子只有回到岸边,望着河对岸的终点兴叹。正没主意的时候,乌龟姗姗而来,一改往日的磨蹭形象,纵身跃入河中,不一会儿工夫,乌龟就到了河对岸,乌龟慢慢地爬向终点。兔子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取得了胜利,没有一点儿办法。

比赛完后,兔子曾一度陷入悲观沮丧中,兔子败得窝囊,败得不服,找到乌龟理论。乌龟听完兔子的咆哮后,慢慢吞吞地说:“你有什么不服气的?除了跑得快,你还会什么?”兔子一想,也是,乌龟虽然跑得慢,但是人家水陆两栖,比我强啊!于是灰溜溜地回去了。

没过两天,乌龟找到兔子,说:“兔兄,这两天我想来想去,还是想和你说说这次比赛的事情。”兔子说:“龟兄,我也正想找你呢!”

乌龟说:“兔兄,虽说两次都是我赢,但我赢得不光彩。要说跑得快,还是你啊!”

兔子说:“你谦虚了,龟兄。第一次,我们都是向自我挑战,结果我输在傲慢上;第二次,我们向自然挑战,这次我输得心服口服,因为,就算我跑得再快,不会游泳,我也永远赢不了你。”

乌龟和兔子都沉默了,陷入沉思中。突然兔子说:“龟兄,我有一个想法,不如我们两个联手,一起和自然较量一次吧?”乌龟一想,也是,兔子跑得快,我会游泳,我们两个合作,一定可以在这条线路上发挥出最佳成绩来。

于是,乌龟和兔子出发了。兔子扛着乌龟,一路飞奔,到了河边,兔子趴在乌龟身上,乌龟敏捷地跳入河中,哗啦哗啦地就到了河对岸,一起迈向了胜利的终点。和前两次比赛相比,这次抵达终点的时间明显缩短了,兔子和乌龟也明显轻松多了。

通过这第三次比赛,乌龟和兔子意识到,只有相互帮扶,共同努力,优势互补,通力合作,才能在这条路上取得最佳成绩。如果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谁都无法创造出这一记录。

虽然是则寓言,但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警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我们真的想成就一番与众不同的事业,还是将自己尽快融入团队中去,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让自己的潜能最大化地发挥吧!

三、没有谁能够独自成功

几十年前,英格兰的天空中飞舞着一种美丽的生灵——蓝蝶,它美丽的翩翩倩影给暖春的天空增添了温馨浪漫的色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蓝蝶翩翩飞舞的季节,期盼已久的人们却发现,美丽的蓝蝶竟然消失了,再也看不到那美丽的蓝色花朵在天空翩翩起舞。

这是为什么呢?自然爱好者展开了调查,他们惊奇地发现,蓝蝶竟然绝种了,而引起蓝蝶绝种的原因,竟然与一种小蚂蚁的灭绝有关。

在英国,有一种被称为蝶蚁的小蚂蚁,它们非常喜欢蓝蝶幼虫腹部腺体分泌出的一种甜蜜的汁液,这种汁液对蝶蚁来说是理想的美味佳肴。每当蓝蝶幼虫分泌出这种挥发性物质后,产生的香味就诱引蝶蚁来到蓝蝶幼虫身边大快朵颐,就这样,蓝蝶幼虫成了蝶蚁的食品供应者。

为了保证这种美味的食物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聪明的蝶蚁竟然主动承担起“保姆”的职责。每当它们在草地上发现蓝蝶产的卵时,它们都会派出工蚁来专门照顾这些幼小的生命,静静守候着它的孵化。不仅如此,工蚁们还要“派兵”轮流驻守值班,以防其他的昆虫来掠夺这些幼小的生命。蓝蝶的卵孵化后,这些工蚁们并不离去,它们还要像农夫一样来“放牧”这些蓝蝶的幼虫。蓝蝶的幼虫是吃树叶的,蝶蚁们就将这些幼虫放在树叶上,每吃完一片,蝶蚁们就把它们抬到另一片新的树叶上让它们进食,直到幼虫吃饱为止。每当冬天来临,工蚁们还会把蓝蝶的幼虫请进自己温暖舒适的蚁穴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它们。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备受优待、照顾的幼蓝蝶,竟然会恩将仇报,吞食蝶蚁的幼蚁。就算这样,蝶蚁们非但不责怪、屠戮这些幼蓝蝶,反而不惜血本,任其吞噬。

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在蝶蚁们照顾下的蓝蝶渐渐成长,直到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蝴蝶。当蓝蝶们从茧中钻出时,曾经悉心照顾它们的蝶蚁已经成为可怕的攻击者,它们会不留情面地噬咬蓝蝶。幸运的是,这时候邮票大小的蓝蝶身体表面附着一层细小的鳞屑,当凶恶的蝶蚁用颚去攻击它们的时候,附着的鳞屑纷纷剥落,像滑石粉一样保护着蓝蝶不受伤害。就这样,蓝蝶不慌不忙、姿态优雅地摆脱困境,飞上天空,留下踉踉跄跄的蝶蚁在空气中乱抓一气。

蝶蚁与蓝蝶的这种共生关系,经历了漫长时间的考验,也发生了渐渐的演变。蓝蝶在这种共生关系中慢慢优化自己幼虫的表皮(其表皮比其他蝴蝶幼虫的表皮厚60倍),防止幼虫的身体被蝶蚁那铁钳一样的颚咬穿,以更适应蝶蚁的照顾。发展到后来,蓝蝶甚至必须要凭借蝶蚁的刺激才能在醋酸类植物上产卵繁殖。

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陆地上爬的蝶蚁和天空中飞的蓝蝶,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竟然结成了联盟。当自然环境变化,蝶蚁的栖息地被毁了,蝶蚁渐渐消亡后,与之同生共死的蓝蝶也渐渐灭绝,成为人们脑海中永不磨灭的美好记忆。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的年代也不久远。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警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是整个环节中的一个个节点,相互依赖,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消失了,我们将面临不可估计的灾难。

这虽然是自然界生物链上发生的故事,但生活在这个生物链顶端的我们,也应看到这个真实故事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寓意——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独自成功,离开他人的帮助和关怀,我们可能一文不值。

因此,不要羞于张口寻求别人的帮助,也不要吝惜自己对他人的帮助,不管我们愿意与否,事实上,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接受着别人的帮助,也总是或多或少地在帮助着他人,作为地球生物链上的我们,谁都逃不开这个“宿命”。我们只能与蓝蝶、蝶蚁一样,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达到共赢。

团结别人,才能被人团结

许三多流着眼泪对老马说:“我想我真的很招人讨厌。”

木讷的许三多伤心是有理由的,为了树立老马的典型形象,李梦、薛林,甚至老马自己都找到许三多,希望他能作些牺牲,将修路的功劳让给老马。许三多或许是明白的,但仍然是一副茫然的表情,这表情让队友们怀疑他、防备他,甚至排挤他。

面对排斥,许三多伤心了,确实,不管被人排挤的理由是什么,不管被人防备的原因是什么,这种不被大家团结的感觉是让人沮丧的。

其实许三多没有错,自己的功劳被别人抢去了,还要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地庆贺吗?善良的他又不愿意反驳队友,除了装傻,除了装作茫然,他还能怎么做?

但其实队友们也没有错,他们为难许三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老马能够继续留在部队,说起来,他们也是为了红三连五班这个小团队。

真要说错,错就错在许三多虽然从不与人争执,但却不善团结。当老马建议他修路时,他只是一个人寂寞地独行,出发点很单纯——要活得有意义。面对队友颓废的生活,他却没有给予一点点的建议和帮助,更没有号召队友们与他一起修路。没有队友相伴的道路上,注定是寂寞的,没有团队支持的氛围中,注定是孤单的。缺乏团队意识的许三多,虽然总是以傻笑面对世界,却换不来队友们回报的笑脸;没有主动团结战友的许三多,自然得不到队友的团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类似的事情。面对排挤或非难时,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团结他人,这不仅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更是一个团队成功、发展的需要。因为不管个人的能力有多么强大,如果不懂得协作,不懂得团结,总是以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形象出现,就不能形成一人振臂高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就不能将团队的威力发挥至极,也不能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点。

《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行为庄重矜持,从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而不结党营私的人,才称得上是谦谦君子。孔子的这句话,就是强调合群这一品质在做人做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能够团结、照顾别人的人,以“群而不党”作为自己与人交往的道义准则,一定能够被人尊为谦谦君子,以自己高尚的道德修养吸引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同行。

一、我们都有跑失队列的时候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选择不同的方式前进,或奔跑,或漫步,或快走。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一旦确定,就进入了某种生活,即使遇到困难,也有相应的处理的方式,或坚持或放弃。

但是,我们每个人碰到的困难有难有易,我们碰到的事情也有大有小,对与错的选择,是与否的坚持,或许仅仅是一念之差。正如《士兵突击》中的成才所说:“我只是草原上跑失了的一个兵,我跑失了我的队列。”

成才是《士兵突击》一剧中,争议较大的人物。他幸运,因为拥有许三多这样的好友替他向袁朗说情;他圆滑,一个口袋里揣三包烟;他世俗,为了当士官不惜做第一个跳槽的兵;他聪明,是钢七连最受器重的尖子兵;他上进,即使做了不光彩的事情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他也理智,在袁朗的点化、许三多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慢慢地改变着自己的价值观。

虽然成才跑失了他的队列,脱离了原本美好的轨道,却因为善良的队友许三多、明智的领导袁朗、宽容的团队老A,最终在实现了梦想的同时,回归了正确的轨道。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成才”。他们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聪明。但是,聪明也给他们的成才之路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和曲折:因为聪明,对成功的渴望更加迫切,希望自己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成功;因为聪明,对事情的看法更加灵活,觉得有舍才能有得,在得与舍之间抛弃了很多东西;因为不恰当的抛弃,渐渐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追求什么。

面对这种跑失了队列的队友,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回归。毕竟人无完人,谁能说自己永远不犯错呢?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呢?因此,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允许他人抛弃,允许他人失败,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团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负荆请罪”的现代意义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大将,骁勇善战,深得赵王器重。廉颇风光无限的时候,蔺相如不过是赵王宦官缪贤的一名门客。蔺相如因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任务,而深得赵王赏识,被拜为上卿,地位犹在廉颇之上。

廉颇认为一个出身低微的人,仅靠嘴皮子功夫,地位竟上升至他之上,非常不服气,大放厥词,说如果碰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让他知道尊卑有别。

面对廉颇的嚣张,蔺相如不仅没有针锋相对,反而处处忍让,即使在路上碰到,也绕道而走,以免发生争执。

蔺相如的门客们看到自己所投靠的人竟如此懦弱非常不理解,纷纷找到蔺相如,要求回家。

面对众人的指责,蔺相如问道:“敢问各位一句,廉颇和秦王,哪个更令人感到可怕?”

“这还用说,当然是秦王更厉害,更令人感到可怕了。”

“那请各位仔细想想,我一个人深入秦宫,敢当着秦国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大声呵斥秦王,使秦国的脸面都丢尽了。虽然本人不才,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我会怕廉颇吗?”

见众人不语,蔺相如接着说:“你们肯定会疑惑,既然我不怕廉颇,为什么对他还要唯唯诺诺呢?你们想想,强大的秦国迟迟不派兵侵略我们赵国,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惧怕我和廉颇啊。如果我接受廉颇的挑战,与他势不两立,两虎相争的结果就是必有一伤,到那时,秦国对我们赵国不再忌惮,必会派兵侵略,国家的未来将不堪设想!我一味地对廉颇容忍退让,就是因为我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将私人的仇恨恩怨放在脑后啊!”

众门客听后,深受感动,这种以国家为重、以私人感情为轻的精神值得尊重。

不久,当廉颇听家里的门客复述蔺相如这番深明大义的话时,如当头棒喝,从心底敬佩蔺相如拥有如此高尚的情怀、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他立即解衣露臂,背负荆条,步行到蔺相如府上,说:“我是个没有长远见识粗陋浅薄之人,没有体会到您的良苦用心,还步步紧逼,请您责打我,并宽恕我吧!”

蔺相如赶紧为廉颇解开绳索,扔掉荆条,说:“廉将军言重了,蔺相如当不起。如今外有豺狼虎视眈眈,以后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抗敌,旧事不再提!”

从此以后,两人成为誓同生死的好朋友,一心一意治理国家,而强秦慑于二人的威力,一直不敢对赵国轻易用兵。

多谋善辩的蔺相如,目光长远,胆略过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忍辱负重团结廉颇,最终成为一段佳话,而为人们广泛传颂。

而廉颇放下自尊,负荆请罪的行为也值得我们称赞,因为他没有辜负蔺相如的期望,在蔺相如先伸出了团结友谊之手后,断然斩断自己高傲的想法,放下架子,为了国家利益,抛弃私人成见,主动示好。

“将相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其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形象地阐述了“万事以和为贵”这一儒家思想;其被人们口笔相传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建立和谐、协调的人事关系,可以产生战胜强大对手的力量”的道理。正如古人所说:“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两千多年前的蔺相如都具有如此广阔的胸怀,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团结廉颇,协调双方关系,共同为赵国出力;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负荆请罪”的现代意义?

三、矛盾无处不在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甚至发展到现在,仍是振兴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正如现在所大力倡导的“和谐”之风一样。从家庭伦理上来说,要做到“家和万事兴”;从商业经济上来说,要做到“和气生财”;从政治仕途上来说,要做到“政通人和”;从与人相处上来说,要做到“和以共处”,总之,现代社会方方面面都要求我们以和谐为本。

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我们的社会不可能处处和谐,因为,矛盾无处不在。

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可能身处两个战壕,代沟明显;生意上,同行可能是冤家;政途中,朋友间钩心斗角的事情屡见不鲜;社交时,尔虞我诈经常会让我们措手不及。这就是生活,处处有地雷,时时有矛盾。

即使在一个团队中,矛盾也如影随形。两位领导出台的政策可能相互制约,两个搭档合作的时候可能相互排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决办法。当这些矛盾干扰我们的时候,如果我们注意协调,约束自己而主动去团结别人,这些矛盾或许就变得无足轻重,不会影响我们了。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拥有一支和谐、团结的队伍不仅保证了团队具有强大的外部竞争力,而且保证了团队具有友善的内部亲和力,在这种氛围下建立的团队,会给管理和决策的执行提供必要的合力和动力。

四、因势利导,化解矛盾

小A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投资公司任职,不幸的是公司正处于低谷时期,业绩下滑,人心涣散。在这种令人昏昏欲睡、缺乏激情的团队中,小A几次动了辞职的念头,但都迫于经济压力而作罢。

总经理其实也并不满意目前的状况,当初高薪聘请小A进公司,就是为了改善公司目前的现状,但怎么改,如何变,一直困扰着总经理,令他迟迟不敢动手大行变革之道。

经过五个月的观察和谋划,总经理找到小A,征求他对公司的意见。小A毫不遮掩,说道:“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单一且不能落到实处,是造成员工不满的直接原因。而公司内部不团结,造成了公司的外部竞争力减弱,引起了公司业绩下滑。一环套一环,一旦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只有靠大换血才能激励士气,提高业绩了。”

小A看总经理听了自己的一番话后若有所思,就接着说道:“以公司名义接下来的项目,都要分配到各个项目组,再由项目组具体执行,完成细节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成员本应该通力协作,形成一个由公司到团队,由团队到个人运作流畅的价值链,也就是个人通过项目组来实现自身价值,公司亦通过项目组来实现公司利润。在这条价值链上,每个员工和公司及项目组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每个员工和公司目标结合的方式却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虽然每个人都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努力的程度不同,努力的结果不同,个人操作项目的能力也不同,就造成了个人收入分配也不同。这种时候,矛盾撕裂了和谐,出现在团队中。如果这种分配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即使有矛盾,也能很快化解;但如果这种分配令众人不服的话,矛盾就会在比较中暗暗深化,最终演化成冲突也说不定。在我们公司,这种状况尤为严重。”

总经理打断道:“举个实例好吗?”

“这种情况在公司随处可见。干活多,言辞木讷的员工经常得不到奖励,而偷奸取巧、善于沟通的员工却能捞到很多便宜。比如上个月办公室发半年奖,办公室主任回家生孩子,不仅工资照拿,奖金还要领最高的那份。这就说不过去了,办公室主任拿半年奖的依据在哪里?她为公司作杰出贡献了吗?没有,因为她不在岗位上;她对公司起到表率作用了吗?没有,因为她在请假休息。这点让员工们非常不服,认为公司太人性化了,不用制度管人,这让他们工作起来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这一切是否能够得到公司的认可,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总经理沉默了,过了良久,他对小A说:“我明白了。过一阵子,我就会推出一系列的新政策。我想,这会对公司有帮助。”

公司很快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将过去的提成比例由5%提升至40%,并制定了相互制约的奖金申请签字制度。新制度一施行,公司员工的工作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原来上班时间员工们怨声载道,如今上班时间员工们兢兢业业,每个人都迸发出了令总经理意外的潜能,原来的那些矛盾自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总经理很明智,面对矛盾冲突时,他选择了因势利导而不是彻底打压,这让公司员工的愤懑情绪得以发泄,在公司新制度的框架下,使自身的怨气和员工之间的冲突得以化解,矛盾消失于无形。

当矛盾的力量能够瓦解团结时,人心宜疏不宜堵,应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将冲突化解,才能重建具备竞争力的团队氛围。

五、和谐在矛盾中沉淀

徐先生MBA毕业后,选择到一家规模不大的小公司任职。经过系统的学习,徐先生深刻认识到团队是否团结、和谐,关乎公司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因此,徐先生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团队和谐氛围的建设中。同事间有冲突时,他总是用以大局为重的观点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自己和同事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也总是以自己的退让解决矛盾。最初,公司一片祥和,大家都觉得徐先生人不错,因而尊重他、服从他。过了半年后,徐先生认为自己的忍让结束了,该是收网的时候了,渐渐显露了自己的威严,也不再以一副退让的姿态处世。结果,不出半个月,徐先生就发现和谐的表面隐藏着汹涌波涛,同事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却暗中结成了小团体,一旦徐先生出现,原来的窃窃私语立刻变得鸦雀无声,甚至有人大胆地露出了防备的神色。徐先生意识到,风平浪静下隐藏着员工对自己的不满和不忠。

在周一的例会上,徐先生宣布今后将每月评选一次先进和落后分子。对先进分子,公司给予金钱奖励,对落后分子,公司给予批评并扣发当月奖金。然后,他让每个员工拿出一张纸为彼此打分,并宣布统计结果将在周末开会时告知每一位员工,奖金当月兑现。周末,公司没有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每个人心里都惴惴不安地揣测着结果。开会现场,徐先生公布了评选结果,无巧不成书的是,两个最好的朋友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而和第一名关系最糟糕的小陈倒数第一。徐先生为了渲染气氛,当场就发放了500元的奖金,并宣布这种评选活动一个月一次,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经公司审核合格后当场发放。

公司的竞争氛围一下就热烈了起来,而那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也成为了竞争的对手,谁都不愿意落后。第一名的荣耀和奖金在向每个人招手。就这样,上班时间再也没有人窃窃私语了,也没有人对徐先生品头论足了,因为,大家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着,赏罚分明的制度让看似团结的小团体彻底瓦解了,员工们从一致对“徐”的亲密联盟战略关系转变成了普通的工作关系。

诚然,团队中的和谐固然重要,但如果从和谐演变成了小团体主义,将直接对团队的领导力提出挑战,对团队的竞争力产生影响。而徐先生针对下属形成的小团体采取了制造矛盾的做法,让整个团队保持斗志,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激发了公司的上升动力,让公司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锁定目标,奋起发展。

其实,和谐也需要矛盾,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你来我往中,才能渐渐健康地成长。因此,一味地强调团结,不允许矛盾抬头,对于团队的建设来说,或许也并不是好事,而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用辩证的态度去对待。

六、团结他人三步走

既然矛盾无处不在,和谐需要理解,那么我们团结他人的方法和步骤就值得好好探究一下,以免发生“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一步:端正态度

团队中,经常出现各种矛盾,矛盾处理得好,团队成员之间一团和气,团队氛围融洽热烈;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人心涣散、钩心斗角等问题。面对矛盾,我们应该端正态度,正视“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这一客观事实,用心去沟通和解决矛盾。因此,面对矛盾,我们首先要树立“三不”信念——不害怕、不放任、不回避。不害怕面对矛盾,将其视为必然现象;不放任矛盾激化,让矛盾在控制和疏导下,渐渐消失;不回避处理矛盾,即使程序烦琐、过程复杂,也要坚持与矛盾作斗争。

在“三不”信念的支持下,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壮大团队力量,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步:适用“二八”法则

在国际管理界,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人们发现,20%的人拥有世界上80%的财富,而80%的人却只拥有世界上20%的财富。引申下去,人们发现这一规律适用于大多数场合,更衍生出“企业80%的财富是由企业员工中20%的骨干力量创造的”这一管理定律。

其实,“二八”法则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道出了一个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界的哲理——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平衡,努力和结果、付出和回报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

团队建设中,“二八”法则其实也适用:既然企业80%的财富是20%的骨干力量创造的,那么我们只要抓好对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就可以提高企业团队的效率。

因此,20%的管理者,管理着80%的员工,我们建设团队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那20%的管理者身上,让关键人员去抓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按原则办事

团结他人时,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路和原则,才能使我们的团队具有凝聚力。否则,我们团结的行为会很容易被他人误解甚至排斥。

首先,我们要尊重他人。“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建设团队的时候,要关注20%的有用精英,适当舍弃80%的无效多数。在实践中,那20%会是我们的同事、朋友、搭档,我们要把他们始终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信任、包容、配合,从而自觉自愿地与我们打成一片,结成团队。

其次,我们要赞扬他人。既然我们的同事、搭档是那20%的精英,无论他们是不是最优秀的,我们都要以信任的态度去赞扬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信任,让他们在我们的“赞扬”暗示下,朝更优秀的方向发展。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赞扬并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而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褒扬,否则会让对方感到很假。

最后,我们要对我们的团队有信心。不管我们的搭档是否是那20%的精英,我们都要在心底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即使队友不是最优秀的,即使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坚信,我们组合在一起,就是无坚不摧的,就是最优秀的!”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们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团队合作中出现的许多矛盾,我们将会以团结奋进的姿态共同面对我们的目标。

七、包容错误——以退为进的团队策略

团队精神崇尚包容,因为包容是团队成员得以通力协作的基础。包容他人的错误,给他人一个重新来过、重拾信心的机会,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团队策略。

东方朔在《答客难》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姓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意思是,水太清澈了,鱼就很难在其中生存;做人太精明,对别人要求太苛刻了,就没有真正的朋友。君王戴的冠冕前有玉旒垂下,用来遮蔽视线;冠冕的两侧有黄锦制成的小球垂下,用来填充两耳。明明视力敏锐,却要垂挂玉旒以示不看无谓之事;明明听觉灵敏,却要用黄球“塞耳”以示不听无益之言。要尽量欣赏、发扬别人的优点,包容原谅他人的过失,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现实社会里,一个能够分辨是非善恶,明察秋毫的人,是值得我们欣赏的;但如果这个人太过苛刻,总是要求我们按照他的心意完成工作,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力求十全十美,那就令我们难以容忍了,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他敬而远之。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方式,如果一味地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要求每一件事情的结果都达到自己的预期,这是一种心理很不成熟的表现,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人是不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

相反地,如果以一种包容、谅解、欣赏、鼓励的方式来与他人合作,就会让合作者觉得在这种氛围下,能够互敬互助,即使偶尔犯了错误,也能够得到队友的包容和谅解,即使有了难以解决的困难,也能够得到队友的支援和体谅。而这种彼此包容、和谐共处的合作氛围,能让每一个团队成员专注工作,真正能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在某公司年会的聚餐中,老员工肖毅向副总经理谢文恭敬地敬酒,让周围的人一阵唏嘘。

肖毅在公司出了名的难缠,他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从公司成立做到现在。就因为这点,公司的领导都敬他三分,所有员工也都惧他三分。因为被人捧惯了,肖毅变得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专横,别人对他稍有非议,他就打小报告。因为肖毅的这些陋习,公司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交往,大家都对他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

谢文也经常被他刁难,但生性豁达的他,总是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肖毅的不良作为。

直到有一次,谢文以他广阔的胸襟和不凡的领导气度“征服”了不羁的肖毅。

公司派肖毅和谢文参加投标活动,但投标方要求审核公司资质,竞标当天必须拿着公司所有有关资质的原件参加审核。

公司将所有原件交给肖毅,让他保管。

到了竞标现场,谢文突然发现:肖毅两手空空,什么东西都没拿。

当肖毅意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的时候,他腿一软,差点晕倒。这个标的公司跟了很久,也与竞标方作了充足的沟通,公司的每个人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现场竞标,公司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念。没有公司资质原件,意味着完全丧失了竞标资格。

谢文让肖毅赶紧冷静下来,回想自己抱着原件去过哪些地方,肖毅晕头晕脑地想了半天,说可能将文件丢在一个小卖部了,因为自己曾在那里买过一包烟,但不记得是否抱着原件。

谢文快速开车至小卖部进行寻找,却没有找到。突然,肖毅一拍脑门儿,说记起来了,自己抱着原件到小卖部买烟,掏钱的时候,将原件放在小卖部的一堆废纸箱上了。小卖部老板一听,说:“你们赶紧追啊,他还要沿着这条街收废纸呢!或许追得上。”

谢文让肖毅慢慢开着车寻找,自己则逐家逐店地询问,终于,谢文找到了那个收废纸的。当谢文将公司资质原件放在肖毅的手中时,肖毅感激万分。

等他们赶到竞标现场时,竞标活动已经结束了。回到公司后,总经理一怒之下,准备开除肖毅,正当公司员工全都拍手叫好的时候,谢文竟然找到总经理,要求网开一面,给肖毅一次机会。

从此以后,肖毅成为公司最努力、最谦逊的员工,并在多次竞标活动中表现出色,为公司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试想一下,谢文如果也像公司其他人一样,将鄙视的眼光、埋怨的话语砸向肖毅,肖毅可能会心怀怨恨地离去,而他的离去并不能力挽狂澜,将公司失去的竞标机会追回。肖毅离开公司后,甚至还有可能加入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别的公司的竞争力。即使肖毅不加入其他公司,这件事情也很可能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小的伤害,沮丧、消沉、绝望可能会伴随着他。因此,如果谢文没有以宽容的胸襟来原谅肖毅犯下的错误,驱散弥漫在公司的排斥情绪,公司和肖毅,总有一方会成为受害者。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心灵。谢文以他的包容让肖毅尽快融入团队,这不仅使公司的业绩更上一层楼,也成就了肖毅个人能力的提升。

包容错误,并不代表向错误妥协、向肖毅示弱,它体现的是一种坚强的团队精神,它包含的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团队战术,让团队整体发展,为个人提升奠定基础。

八、有了包容,错误也是甜的

金老师最近非常忙,当着高三的班主任,还教着三个班的数学,自从迈入高考冲刺阶段,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支撑他站在讲台上的动力就是台下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纯真无邪的眼睛,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希望学生们高考能考个好成绩,每个人都能圆自己的大学梦,班集体的成绩能够名列前茅。

但是,批作业一直是金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作业布置得越来越多了,批改量一天一天在增加。

有一天,金老师站在讲台上,正在讲解作业,突然,肖蔚举手了。

“什么事情?”

“老师,我发现您最近老是讲错。您是不是太累了?”

金老师大吃一惊,疑虑地看着同学们,很多同学悄悄地点着头。

金老师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看到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自己,顿时慌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情。毕竟,身为一个老师,竟然给学生教错误的知识,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几分钟过去了,金老师的脑海里还在飞快地转着,心想如果主动承认自己错了吧,威严何在?如果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吧,诚信何在?

考虑了很久,金老师决定说实话:“首先,我恳请同学们原谅我。最近,工作任务太重了,备课花费的时间就相对来说少了,尤其是讲解作业的时候,更没有什么时间仔细研究了。出现了一些错误,影响了教学质量,非常抱歉啊,给同学们道个歉。接下来,我们讲……”

金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肖蔚轻轻地说道:“老师,其实我们都很理解你,也知道你这么辛苦都是为了我们。今天,我们并不是要挑您的错误,我们都很理解你,毕竟,工作量很大的啊!”

金老师“扑哧”一下笑了,这些孩子,连什么“工作量”都说出来了。

其他的同学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的休息时间不够!”“老师的工作任务太重了!”“三个班呢,老师太辛苦了,我们理解你,老师!”听着这些同学们为自己找的理由,金老师的心里暖洋洋的,看到这些孩子如此包容,金老师的心里备感温馨。

从那以后,每次一想到要给这个班的同学们上课了,金老师的心里就甜丝丝的,上起课来也特别有感觉,讲得眉飞色舞,而同学们也越来越用功,在金老师的课堂上,你教我学,气氛热烈。在融洽的班集体里,金老师竟有了久违的自己高考时与好朋友并肩作战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年轻了十岁,更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了十倍。

即使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金老师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而学生们的包容也激发了金老师的工作动力,使他一心一意以同学们的学业为重,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同舟共济的班集体氛围下,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地向高考冲刺。最终,金老师带的高三(2)班在高考中,总平均成绩排在全市第一。

无独有偶,金老师的同事张老师也和同学们发生了冲突。

张老师发现,在上课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总是低着头,一堂课下来,连头也不抬一下。张老师就纳闷儿了,不看黑板,不听老师讲课,自己在钻研什么呢?有一天,趁这名学生不注意,张老师悄悄地走到他身后,一看,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画漫画呢,画上的人不是别人,赫然是自己。更可笑的是,画中的自己,竟然拿着厚厚的一沓钱,瞪着眼睛在手指头上吐唾沫准备数钱呢。

张老师拿起画,憨憨地笑了起来,这个学生画得还真是像啊,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的形象太糟糕了,一副财迷的样子。学生诚惶诚恐地看着张老师,心里扑通扑通的,生怕老师责罚他。张老师把画还给学生,笑眯眯地对他说:“再加工加工,然后送给我作个纪念吧?”

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画过画,各门功课也都有很大的进步,在高考中发挥出色,考进了知名的艺术院校。

同一个学校,不同的场景,学生包容老师,老师包容学生,被包容的老师充满动力为班集体忘我贡献,被包容的学生充满激情认真学习报答老师,在相互给予包容的同时,各自实现了人生价值。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偶尔犯错的时候,以一颗包容的心,容纳他人,以一颗关怀的心,感化他人,在给别人一次重生的机会的同时,给自己留下了一方晴朗温馨的天空。有了包容,错误也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错误也在我们心中弥漫着甜甜的滋味。

九、放弃寻找碎片

有这样一个童话:

有一个小圆圈,被人劈掉了一块,变得不那么完美了。小圆圈看看自己的缺口,非常自卑,总是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找回那片属于自己的碎片,像别的圆圈一样完美无缺,快乐地生活。

就这样,它踏上了漫漫的寻找碎片之路,为了不遗漏一丝一毫,它滚动得非常慢,偶尔,还有闲心四顾一下美丽的风景,倾听一下小鸟的歌唱。沿途中,它找到了很多的碎片,但遗憾的是,这些碎片都不是自己的。就这样,它经历了四季的轮回,却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碎片。

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那块碎片,拼回自己身上的时候,是那么完美。它高兴极了,歌唱着一路小跑,但它发现自己完美了以后,就滚动得非常快。沿途的风景、小鸟的歌唱都在瞬间消失在脑后,忙于奔跑的圆圈,感受不到一丝生活的乐趣了。

聪明的小圆圈,意识到了完美的身体或许并不能带来完美的生活,它毅然抛弃了属于自己的碎片。

潜意识中,我们总是力求完美,孜孜不倦地寻求着属于自己的那块碎片。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还想方设法地替别人寻找属于别人的碎片,或劝导别人努力寻找碎片,做一个完美的人。但其实,力求完美,并不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甚至会让我们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变成一个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

寻找自己的那块碎片,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梦想。但当我们真正拼接上我们的碎片时,我们可能会像那个小圆圈一样,因为奔跑的速度太快而脱离了群体,无法与别人进行通力合作;也可能会因为苛求完美而脱离了团队,无法成就某项事业,最终一无所获。

因此,与他人合作时,我们不要总是致力于寻找那块碎片——自己的抑或别人的,因为,抱着这份苛求,我们会陷入种种误区,使我们与团队成员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因而也无法形成和谐的团队去成就某项事业。

抱团儿,拒绝一个人的战斗

成功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个人价值的实现,意味着美好生活的展开,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升。正因为每个人对成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追求,因此,如何才能快速成功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点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攀上成功的高峰呢?

我想,除了须具备聪明才智、踏实肯干等素质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协作素养,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在高绩效、超能量的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解读成才的老A之路

看《士兵突击》时,对许三多从高空坠下的那段情节很不理解,觉得这是整个剧本的败笔,太混乱的思维、太难懂的对白、太青涩的描写,临至结尾,竟有这么一段失败的情节,让我觉得遗憾。

直到看到第三遍,才突然明白,原来作者在此伏笔,原来这是整部剧的升华……

当成才质问袁朗“我和他,我们只是您用得上或者用不上的工具”时,他真的痛恨袁朗,为什么不去营救许三多?为什么将许三多作为取得胜利的工具?

看到这里,我有着和成才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不营救?任凭队友受伤,这和成才当初抛弃伍六一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这不是违背了贯穿全剧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了吗?袁朗只是一个伪善者,严于律他,宽以待己?

袁朗问:“他为什么不呼救?”

“我不知道。”成才回答道。

袁朗:“你知道。你们都是一种人……真是不幸,百万大军数年心血,人走人留抛家舍业,一切数据和非数据的结果都要在这几天检验,最后得不出一个公平的结果,因为我的战士要在战场上和他的朋友重拾友谊。”看到这段不着边际的话,顿然醒悟……

是的,许三多为什么不呼救?因为百万大军数年的心血,战斗还没有结束,为了团队取得胜利,许三多不仅不呼救,甚至放弃医务人员的救援。

袁朗为什么不营救许三多?因为战斗还在继续,为了团队胜利,为了不暴露目标,只有抛弃许三多,友谊在此刻,已经变得苍白。

“不抛弃,不放弃,你倒记住了,你也这样告诉许三多,”袁朗近似轻蔑地做出成才当时做出的手语,“那么先想想,做到这六个字的人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想吧,现在。”

袁朗在这段话里,道出了“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的真谛——不抛弃团队目标,不放弃为团队努力的每一次机会,这是绝对的;不抛弃队友,不放弃帮助队友的每一次机会,却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赋予不同的理解。

许三多将这六个字的精髓理解得很透彻,因此,他作出“为了不放弃团队目标,抛弃自己”的选择,袁朗痛苦地将这六个字贯彻到底,因此,他作出“为了不放弃团队目标,抛弃队友”的决定。而成才,仅仅理解了这六个字的皮毛,用自己的浅薄责怪袁朗的“无情”。

其实,成才的老A之路,就是对这六个字最好的诠释。

在老A的选拔赛中,成才自愿与伍六一、许三多结为一组。历经千辛万苦,在最后冲向那片槲树林终点时,在完成团队目标的前提下(地图测绘作业已经完成),成才为了能顺利进入老A,抛弃了自己的团队,放弃了伍六一,独自一人冲向终点。

成才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本无可厚非,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老A是一支特殊的部队,随时面临着真枪实弹的考验,随时要在真正的作战环境中战斗。面对成才这种队友、这种做法,不由得让人展开联想:在实战中,团队目标也许从来没有进过他的脑子,面对最后的生还机会,他也一定会再次作出这样抛弃战友的选择吧?在战场上,这种战友岂不是比敌人更加危险?这样的战友,有谁愿意和他成为一组,共赴战场?

其实袁朗目睹成才抛弃伍六一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给成才下了定论,他知道这样的兵,他不敢要,团队更不敢要。正因为袁朗对成才根深蒂固的否定,才让成才进入老A之路充满曲折,充满坎坷。

后来,当袁朗面对拓永刚的挑衅行为时,事实又一次验证了袁朗对成才的判定。别人不了解袁朗的实力,都想看他出丑,所以未加制止是情有可原的,可成才知道袁朗的射击技术,说到用枪这里没人比得过他,他一枪就曾让成才失去做狙击手的勇气。但当成才面对站在旁边的27号无异于自杀的挑战行为时,却视若无睹,眼看着战友走向绝路,竟然没有伸一下手拉一把。或许,在成才的心里甚至暗自庆幸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这一次,袁朗毫无意外地对他又一次失望。

在评估前的最后一次演习中,成才在漆黑绝望的环境下,他的自我又一次为他自己作出了选择——放弃了任务,逃到了远离任务区域的地方,坐着。这一次,袁朗对他彻底绝望。

袁朗对成才失望,完全合乎情理。因为,战场不是由得理想与希望飞翔的地方,作为指挥官,要费尽心思地设下骗局,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来考核所有加入老A的成员。而成才这个聪明的小伙子,无一例外地一次次放弃任务,抛弃队友。在战场上,放弃任务就意味着举手投降,抛弃队友就意味着背叛盟友。试想,这样的战士,哪个指挥官敢派他上战场?哪支部队敢容纳他?

成才走了,抱着遗憾与不甘,回到了红三连五班,找回了自己的碎片,低调着努力,终于,对“不抛弃,不放弃”的感悟又将他拉回到了老A的又一轮选拔赛中。这一次,成才理解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皮毛——团结战友,因此,在成才质问袁朗的时候,袁朗对他的回答是:“我对你的评价不合格!仍然!”

这句话不是对成才考验失败所下的结论,而是指出了成才仍然不能理解团队精神真谛这一事实。这时候的成才,仍然只是一个具备了特种兵躯壳的普通兵,不具备接受枪林弹雨实战挑战的特种兵素质。袁朗被俘虏后,为了完成演习任务,成才选择了袁朗曾经的选择——再次抛弃许三多,顺利完成了摧毁敌军指挥中枢的任务。及至此时,成才明白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真谛,也真正完成了从普通兵向特种兵的飞跃。因此,袁朗最后接受了成才,并告诉他:“路很长,比许三多还要长,你会比许三多有更多的迷茫。”

成才的老A之路走得异常艰辛,完全是一个被人打败后灵魂重组的过程,这个重组的灵魂就是对“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透彻领悟,是对“不抛弃,不放弃”真谛的彻底体验。截至全剧结尾,我想,“不抛弃,不放弃”已经烙印在成才、许三多的心中,成为永不消失的精神明灯。

商场上,生活中,成才这种人是否可以合作?实在令人不敢贸然肯定,毕竟,这是一个将团队精神看得比友谊还轻的人,毕竟,这是一个将友情看得比利益还轻的人,与这种人合作,就像身上揣了一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将自己炸伤。幸运的是,成才是一个可以教化的聪明人,彻底领悟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抱团儿,拒绝一个人的战斗;抛弃,拒绝无原则的坚持。

二、抱团儿战斗,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小苏是温州人,18岁就从温州来到南京做生意,如今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在汽车配件行业中远近闻名。说起自己的成功之道,他有自己的感悟。

小苏认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温州人的天性——吃苦耐劳,抱团儿战斗。温州虽然是个沿海城市,但地处浙江东南部,那里山多田少,地理位置较差,自然资源也较为稀少,这就使得温州人必须靠外出挣钱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温州人渐渐向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发展,力求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

在温州人不断向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善于“抱团儿”结成彼此信任的社会关系网,这也成为温州人能在异地他乡发展、扎根的最重要因素。

小苏刚到南京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身上所带的钱也不多。不甘于替人打工的他,在积攒了些钱后,就盘算着自己开个店铺。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人脉,怎么着手创业呢?

小苏记起了临走的时候,父亲对他说的话:“咱们温州人,喜欢‘抱团儿’,到了南京,如果有了非求人不可的困难,去找族亲,如果没有族亲,去找朋友或乡邻。”于是,小苏给父亲打了电话,要父亲凑点儿钱,自己准备开个汽车配件小卖部。父亲一口答应,找到了乡邻借到了一笔钱。

资金是有了,但人脉呢?初来乍到的,谁都不认识,开起来了,没有人来照顾生意怎么办?如果买家培养不起来,自己的配件卖给谁啊?利润从哪里来?

小苏通过温州商会开始摸找在南京从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家逐户地开始拜访,并请他们为自己的配件商铺介绍生意,并一再承诺以服务质量取胜,绝对不丢温州人的脸面,更不会专门坑害熟人。小苏的诚恳打动了很多温州人,就这样,一张几百户的“老乡网”形成了,顾客带动顾客,慢慢地,小苏凭借诚信的经商风格、热诚的服务理念,获得了所有“老乡”和“老乡朋友”的认可,一传十,十传百,朋友带动朋友,小苏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分店也越开越多。

就这样,聪明的小苏利用温州人的“抱团儿”心理,赚取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桶金”。而初尝成功滋味的小苏,决定将温州人的“抱团儿”意识发扬下去,如果有初出茅庐的温州人找到他,请求他帮扶一把,他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因为抱团儿战斗,会使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他的感悟、他的理念。

三、敢于牺牲,才能使损失最小化

森林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许多动物都被困在其中。鸟类、大型哺乳动物都飞快地逃生了,只剩下蚂蚁和一些小型动物在火中挣扎。突然,众多的蚂蚁开始朝蚁后聚拢,它们越聚越多,渐渐地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黑团,然后开始像雪球一样飞速地朝大火滚动。熊熊山火仍在燃烧,地上到处是动物的尸体,蚂蚁们视若无睹,毫无畏惧,像飞蛾扑火般,滚向火海。“噼里啪啦”的烧焦声、焦臭的味道,并没有让蚂蚁停止滚动,它们仍然抱成紧紧的一团,似乎对同伴的生死完全不顾。

就这样,一团黑色滚出火海,外面的蚂蚁被一层一层烧死,当蚁团滚动到安全的地方的时候,成群的蚂蚁抱团儿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处是蚂蚁的残肢断臂,但裹在内部的蚁后和一些蚂蚁却安然无恙。只要蚁后没死,只要还有幸存者,就意味着这个蚂蚁小王国可以浴火重生,再建家园。

这则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让我们见识了蚂蚁抱团儿的力量和协作精神的伟大——为了蚂蚁王国的整体利益,每个蚂蚁都抱着牺牲自我的精神,围绕在以蚁后为核心的团体中,即使被烧死,即使被呛死,也动摇不了它们团结一致、对抗大火的决心,更动摇不了它们为了集体利益、为了王国牺牲小我的信念。

但这则故事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什么样的蚂蚁能够围绕在蚁后的周围,成为大火中的幸存者?我想,是那些身强体壮、能战胜弱小的、努力往里钻的蚂蚁,这样它们才能够钻到最里面,才能够存活下来,才有资格和能力承担起重建家园的任务。

放大来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层含义:

第一,蚂蚁们自愿抱团儿是为了拯救王国,这个整体利益包含了每个蚂蚁的个体利益。

第二,能钻到最里面的蚂蚁,担负着重建家园的重任,身上背负着死去的蚂蚁的所有期望,虽然它们要用弱小的蚂蚁作为逃出火海的“救生圈”,但也只能含泪抛弃,痛心割舍,因为在整体利益面前,个人得失已经不成为考虑的重点,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面前,不切实际的谦让只会使王国整体灭亡。

第三,外围的蚂蚁们以整体利益为导向,将个人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躯体开拓出整个蚁群的求生之路,这种精神让所有的人感动。

一只只小小的蚂蚁,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人类用一根小手指就可以将其置于死地。但当它们面对灾难时,却表现得如此团结,战胜了连人类都畏惧的大火,这委实让人震撼,令人深思。

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坚强,射杀动物,攀登高峰,遨游宇宙,但其实,那往往都只是表象,当我们真正被触及软肋时,我们通常会表现得手足无措、无奈沮丧。这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完美和必胜的把握。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学学蚂蚁那乐于抱团儿、敢于牺牲的精神,这能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学学蚂蚁那勇于放弃、敢于抛弃的精神,这能让我们以最小的牺牲,博得最大的利益。

四、挑战“阿波罗现象”

由一流的聪明人组成的团队必定攻无不克吗?答案或许会让我们失望,现实中,聪明人组成的团队成功的几率仅有5%。

这种奇怪的现象,后来被人们戏称为“阿波罗现象”。“阿波罗”意指最聪明的人才组成的团队,毫无疑问,“阿波罗团队”中肯定人才济济,每个人都能够挑大梁,每个人都能够成大器,但为什么患有“阿波罗”病毒的团队有如此高的死亡率呢?

因为,聪明人最大的特点是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正确性,因此,“阿波罗团队”中的每个队员都只关注自己的正确率,努力挖掘每个成员的弱点来证实自己的实力,而忽略队友优点的结果是每个人各自为政,互相攻击,互相排斥,原本应该优秀的团队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变得不堪一击。

即使我们现在没有遇到,将来或许也会在我们的团队中遇到:一个才华横溢的聪明才俊,或一个能力超强的业务俊杰,身上却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让其他的员工难以适应,对他敬而远之,虽然每个人都对他的能力十分敬佩,虽然领导对他的才干大加赞赏,但当他特立独行时,当他傲慢不羁时,还是让团队的成员觉得头痛。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认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还必须是真正能做事的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有才能的人毛病多,这几乎是人类的通病,由于我能容忍他们的缺点,所以他们才能在我手下愉快地工作。”

诚然,有才能的人,往往是具有明显缺点的人,会引起人们的争议,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诚如古语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才,不一定是全才;有能,不一定具全能。“峰高谷低”,优点突出的人,往往也会具有明显的缺点,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有才干的人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人才”,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因为他们身上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某项过人之处。

因此,当这种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时,我们应该对他们的优点用放大镜去看,对他们的缺点用镇定剂去自我安慰,将他们视做一匹脱缰的“野马”,用恰当的方法去驾驭。如此一来,聪明人组成的团队不一定会感染“阿波罗”病毒,即使感染了,也一定能自我修复,获得成功。

1943年,在洛克希德公司就职的33岁飞机设计师强森,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180天内研制出美国的第一架喷射战斗机,目的是对付德军的轰炸机。接到这一任务的强森立刻向公司提出自己的要求:从工程师、机械师中挑选精英人才组建一支属于高度机密的工作部门,这个工作部门只负责一系列秘密的飞机设计和试验计划,并只对下达这个任务的客户——美国空军总部负责。

就这样,强森的秘密小队顺利建成了,全体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奋斗,终于在第143天制造出了P-80A流星式战斗机,比预期提前了37天。

强森领导的小组如此神速,不仅与团队成员优秀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更与其独特的领导能力有关。

俗话说,每一个天才的团队,都会有一位强势的领导。很幸运,强森就是这样一个天生强势的人,开导、说服员工似乎是他的天性,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摸清了这支优秀队伍中奇形怪状的人都有哪些需求。雷厉风行地,他马上针对这些人不同的需求制定了十四条守则,而这些守则正适用于“聪明人”的团队。正是凭借这些守则,他们的团队才得以生存发展,并创造出了卓越的成就,为美国的打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他要求公司赋予团队领导绝对的控制权,并提出,只有少数英明的领导者才能参与团队管理,这样一来,就将一些不懂技术、不懂管理的局外人隔离在团队之外,保证了团队决策的高效性和运作的有序性。

其次,他为那些天才员工创造了非常利于创造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工作报告流程,随意的工作着装要求等,让这些天才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研制出一架创新的、飞得最好的飞机”上。

最后,他开创了一种新的与公司签订契约的方式——宣誓法。即凡是被邀请加入的团队成员,都必须向公司作出口头的个人承诺,承诺个人会竭尽全力让公司的研制飞机计划得以成功执行。但这种誓词或宣言并不是形式上的强制规定,往往隐而不宣,只有公司和承诺者知道。但凡是作出这个宣誓的人,都不会违反诚信来推翻自己的承诺,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这是一项值得他们付出劳力、时间和才华的任务,他们会尽其所能地让自己的新技术达到完美。

在这种氛围下,强森领导的团队环着光圈,被他相中的人,身份尊贵得就像得到爵位,就像贡献杰出得到奖赏的人一样,他们怀着期待和信心,加入计划,决不退缩。

正是这十四条独特的管理守则,使得这些加入计划的高素质人才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研制出了P-80A流星式战斗机,这是当时飞得最好的飞机。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十四条守则,这群智慧超群的人会和任何团体中的人一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内部争斗中去,投入到争宠邀功中去。但在这十四条守则之下,在特殊的签订契约方法之下,团队成员在肯定自己的能力卓越的同时,就会将恶意中伤、相互诋毁看得无足轻重,抵消了其他团队看来难以忍受的许多事情。

强森这个天才的领导者,挑战了“阿波罗现象”,这样一个热爱天才并追求卓越的人,独具慧眼,凭借对天才的了解和对管理的透彻领悟,创造了一个让他们一展所长的环境,将这个天才团队领导得如此出色,这种管理模式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学习。

五、管理制胜——驾驭“野马”的良术

德国安联保险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其麾下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中也不乏桀骜不驯的青年才俊。是什么让这些曾脱缰得让人难以驾驭的“野马”安于被安联公司驯服呢?一套实效管用的管理方法是安联公司“对付”他们的法宝。

当安联公司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时,他们会仔细研究该员工的个人简历和档案,深度挖掘其所有才能。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先确定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培训;另一方面,也是在替员工寻找其性格中的“盲点”,把他们自己都忽略的经验或才能挖掘出来,以便于今后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培训,有张有弛地发挥其个人才能。当确定这是一个值得拥有的人才时,安联公司会仔细考虑,为其安排甚至创造一个能让他胜任的职位。当这名员工呈现出特立独行甚至桀骜不驯的性格时,安联公司会鼓励其缓和与其他队员的关系,并就团结这一课题直率地与之讨论,提出切实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需要团结,并且授权给其团队的同伴一定的权限,帮助其解决和谐问题。并且让他记住,安联的原则是一切都对事不对人。

如果这一切还不能让他顺利地融入团队中,安联会将其调离原来的职位。因为公司领导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一个桀骜的、不合群的、毛病多的“家伙”循规蹈矩,或许一切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如果非要将其局限在规范的圈子内,不仅不会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功效,还有可能让他对工作和同事产生愤恨的心理。相反,另外寻找一个更适合他的工作岗位,给他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少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或许能使他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很好的效益。

当然,安联公司的“善解人意”并不是无限制的,当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实在难以“驯化”的人才时,就会慎重对待。因为公司非常清楚,桀骜的人才就像一个异类鼓手,发挥出色的时候,能为乐队的演奏增添精彩,但如果抱有情绪,则他的举止会对其他的乐队成员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更会因为在演奏中冒出杂音而导致整个演出失败。

因此,如果对这个人才给予最大限度的空间,他却还是对命令百般挑剔,对任务敷衍了事,那他的消极抵抗与纨绔作风一定会影响到团队的其他成员,势必会涣散人心,瓦解斗志。当团队的和谐面临严重挑战,当团队的核心面临严重冲击时,如果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那么忍痛割爱将成为安联公司最终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即使身在同一团体,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立场完全相同,利益走向完全一致,但如果要想实现团队的胜利,坦诚相见是必不可少的,鼓励、交流、帮助是帮助团队发挥巨大力量的催化剂,而这个友好的氛围要由团队的领导者来营造。天才组成的队伍并不会百分之百地失败,要想成为那5%的团队,我们需要制定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激发团队中天才的潜能,来创建团队中和谐的能量,形成一支优势互补型的团队。

因此,具有独特战略意识的领袖、发掘主内与主外型人才的眼光、培养技术型人才与业务型人才,这一系列的搭配都不可偏废,而团队的搭建更需要人性化,更需要创造性。毫无疑问,安联公司给团队提供了这样一个人性化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即使是有“野性”的天才也能快乐驰骋。

六、区别对待≠破坏团结

1961年,通用电气研究所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25岁的杰克·韦尔奇,年薪10500美元,职位是化学工程师。优厚的薪资待遇,体面的工作职位,这些都让刚组建小家庭的韦尔奇感到非常满足。

但是,当他发现整个办公室四个人的虽然职位不同,工作有别,但薪水却一点儿区别都没有的时候,非常诧异,每个人的学历、工作任务都不同,却拿着一样的薪水,这如何能刺激员工的积极性?

抱着这个疑问,他找到了老板,将这个情况进行了反映,并期待得到老板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令他大失所望的是,老板没有任何表示,并告诉他没有解决方案,这就是公司的制度。

韦尔奇非常沮丧,这打碎了他大展拳脚的梦想,毕竟,谁愿意出力不讨好呢?谁又愿意多做事少拿钱呢?年轻气盛的韦尔奇毅然决定辞职。

恰好在此时,韦尔奇的上一级领导鲁本·加托夫来到他所在的研究所里视察工作。加托夫对韦尔奇的印象非常好,由于二人曾在几次业务会议上碰过面,韦尔奇每次都能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看法和创意,这些意见和创意总能超出加托夫的预期,带给他惊喜。所以,对于韦尔奇这个小伙子,他一直在默默地关注,期待有一天能将他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才。

当视察工作的加托夫得知韦尔奇将要辞职的消息后,加托夫竭尽全力地挽留他,并发誓要尽自己的努力来杜绝公司再次出现这种官僚作风,给韦尔奇带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他提供一个能让他大展拳脚的舞台。喋喋不休的游说,一直持续到夜里一点。韦尔奇和妻子已经进入梦乡时,加托夫却还在为留下韦尔奇作着各种努力。

韦尔奇动摇了,在欢送他的聚会举行之前的几分钟,他作出了自己的决定,留下来。这个决定成就了一个商界传奇人物,重新定义了通用电气。

受到加托夫的感召,自从决定留下来之后,韦尔奇就再也没有动过离开通用的念头,区别对待成为他进行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靠着“区别对待”这个理念,他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在短短20年间,使通用电气的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了4500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10提升到第1;以“区别对待”为管理基础,他演绎了全新的领导艺术,领导着通用电气创下了一个接一个的收获和利润的纪录,成为了全世界企业家和经理的榜样,享受着“全球第一CEO”的美誉。

很多人认为,区别对待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团队的团结精神,但通过韦尔奇的经历我们看到,这并不是绝对的,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区别对待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团队。瞧瞧足球队,每个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司其职,边后卫防守边翼,边锋负责侧翼进攻,前锋负责射门,守门员负责防守,每个位置对球员的素质要求都不同,训练时,也需要区别对待。比赛中,哪个教练能有效地配置最好的运动员,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哪支球队就能够获胜。这一点对于商业团队来说,没有任何不同。

成功的团队来自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并不能建立和谐无间的团队氛围,恰恰相反,反而会打击优秀成员的斗志,加重落后成员的惰性,彼此之间的不满也就从这里展开,团队中团结的氛围终将被破坏。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一个人再完美,充其量也不过是宇宙中一颗微小的沙粒、沧海中一滴弱小的水珠,没有建造浩瀚的能力,没有会聚成川的力量。唯有团队,才能创造完美,形成规模。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成为形形色色的团队的一分子,家庭、学校、社会、公司、国家……

我们一生中拥有的一切,都要在团队中去实现,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团队,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团队中,去奋斗,去付出,去拼搏,去收获,就这样,在努力与付出之间,在回报与得到之间,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展现个人的魅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一、袁朗也有被俘的时候

看《士兵突击》,最赏心悦目的就是看袁朗。一个男人,拥有如此的胸襟、智慧、能力、人性,实在已经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高度,堪称完美。

但就是这样一个个性完美、聪明睿智、技能高超的人,在剧中却两次被人堵截,沦为俘虏。

第一次,有点儿冤。

袁朗坐在地上,坦然却又自负地对高城说:“我好像有点儿冤!”

是啊,他确实有点儿冤,一个绝对的王者,老A中的老A,却被一个不按常理出牌、连高城都拿他没辙的愣头小兵——许三多捉住。而小兵下狠心逮住袁朗的原因更让他哭笑不得:因为他毁掉了成才做狙击手的勇气。为了替友报仇,许三多被人用枪指着头却还不肯认输,穷追猛打,被树枝抽了一脸的血印子也在所不惜,百折不挠,三番五次跟袁朗绞做一团,一副连命都豁出去的架势。袁朗虽然冷酷,但绝不冷血,看着这样一个坚忍的兵,他无奈了,最终说了句:“这么玩命,值吗?”

第二次,有点儿诡。

“S3请求通话,发现阵地雷达。”

通话器中传来许三多小心翼翼的声音。

没有任何回应。

袁朗挺身翻上快艇,毫不拖泥带水地干掉了背对他的驾驶员,并跃上驾驶位置试图操艇,但当他看到驾驶员得意的表情时,他明白了,自己被俘了。

仍然是高城,但这次的被俘,让高城觉得有点儿玄,问道:“你……的被俘是不是早有预谋的?”

其实高城不问也应该知道,袁朗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特种兵大队队长、将每一次演习都当成真实战争情境的老A,在没有遇到“异类”对手的时候,能轻易被人俘虏吗?

果然,袁朗牺牲了自己,完成了任务。这一次,他确实凭借自己的被俘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虽然两次俘虏的原因不一样,但事实是,袁朗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在战斗中,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一个人,不管有多么过人的智慧、多么博学的知识、多么超人的能力、多么丰富的阅历,也不可能在某项事业上独自获得成功。这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面面俱到的能力,当他一心多用的时候,注意力一定会分散,总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拥有各种优势互补的人才,团队的每个成员互相弥补不足,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二、合作能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

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当我们将不同类型的人组合在一起后,就能组建出一支能发挥每个人潜能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草原上,狼以其血腥和残忍著称,它们个头不大,身手一般,却能让狮王畏惧,为什么呢?因为,狼群是一个讲究合作和团结的团体,它们驰骋在草原上,以强者的姿态成为战神。就是这样一个本就合作无间的组织,在必要的时候,却仍能够放下姿态,“狼狈为奸”,与草原中猥琐的动物——狈合作,狼的合作精神可见一斑。

动物界,并不只有狼才具有如此强烈的合作欲望,大雁也将合作视为自己的本能之一。大雁是一种候鸟,春天要到北方繁殖后代,冬天要到温暖的南方过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每年,大雁都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完成这段空间上的跨越。

每到春天或秋天,我们总是能看到成群的大雁从我们的天空中飞过,要么排成一个“V”字,要么排成一个“一”字。为什么会是这两种形状?我们大多数人从未留心过,但细心的科学家却对这个独特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雁以这两种方式飞行要比自己单独飞行多飞12%的距离,而其飞行的速度也是单独飞行的1.73倍。

这体现了大雁的合作本能。不管是排成“V”字飞行,还是排成“一”字飞行,都会有一只大雁飞在队伍的最前面,而这个任务一般由一只比较强壮的大雁担任。

飞在最前面的大雁其实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在前面开路的时候,能帮助后面或两边一同飞行的大雁形成局部的真空,这就减少了其他大雁飞行时的阻力。同时,领头雁还担当了鼓励、激励同伴的领导角色。它会时不时地回头,发出不同的叫声,鼓励其他的大雁努力飞行,不要轻易掉队。

当领头雁体力不支,感觉疲倦无力时,马上会有另外的大雁及时补上,接替它的位置,让它跟在队伍后面轻松飞行。如此轮换,飞行的速度能一直保持,而每只大雁也能得到良好的休息。大雁正是凭借这种合作无间的团体协作精神,才能熬过漫长的、痛苦的苦行僧般的飞行生活,最终到达胜利的目的地。

每只大雁都善于飞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每只大雁都有良好的体能,可以在长途飞行中保持一致的速度飞到终点吗?我想,没有一只大雁可以做到。但,结成一个团体后,巧妙地利用自然科学,大雁的群体做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大雁也做不到的事情——团体飞行的速度是单独飞行速度的1.73倍。

我们要想获得成功,要想能够长足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大雁的合作精神,在领头雁正确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共同进步,要像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强壮的大雁照顾弱小的大雁一样,相互帮扶,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带动团队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价值。

三、团队是个人发展的坚强后盾

团队是个人发展的坚强后盾,因为,没有团队的成功就没有个人的成功。团队,是一堵厚实的承重墙,承重、抗压,能抵挡风雨,若遭到破坏,整个“墙体结构和承重”将遭受严重的影响,而搭建“建筑”的每一块砖也难体现其应有的“建筑”价值。

“没有团队就没有一切!”中挪之战后,中国女足快马张鸥影在比赛失败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于张鸥影的感慨,素有“球门前的冷血杀手”之称的韩端深有感触:“我不想就此说得太多,但我们每一位国脚都应该知道这样一句话:没有团队就没有一切!一个人表现得再好,但球队没有出线,也就没有用处。我伤心的是,你看看张鸥影、谢彩霞、潘丽娜、韩文霞这些年过三十的球员们,都是有伤有病的,足协费了多大的劲儿请来她们打比赛,她们又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重新出山的呀!但世界杯就这么结束了,因为不可能再打下届世界杯了,所以中国队出局后她们哭得多伤心。”

韩端绝对是个不喜欢家丑外扬的人,她发表上述感言,并不是为了含沙射影没有合作、协作精神的球员,她仅仅是为了重申“没有团队就没有一切”这一核心价值观。诚然,一个球队中,某个成员的球技再好,表现再突出,但球队没有赢球,团队没有胜利,个人的所有发挥都是枉然,个人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因此,绿茵场上,每个球员都必须以整体为基础,以团队为力量,才能在团队胜利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成功。

团队,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坚强后盾,还是个人能量的加油站。累了,我们可以在队友的耐心倾听下吐露我们的心声,获得归属感;疲惫了,我们可以向友善的队友寻求帮助,获得安全感;沮丧了,我们可以向上进的队友寻求鼓励,增加力量感。同时,团队还可以是我们的练兵场,一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团队广袤的操场上摸爬滚打,在队友们宽阔的臂弯里伤感,在领导者睿智的引导下步入成功。团队中,失败了不气馁,成功了不骄傲,快乐了不狂妄,伤心了不颓丧,团队,能够带给我们的,或许远远不止这些……

*组合了成员优点、摈弃了成员缺点的团队,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带领团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可以带领团队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

*团队成员一旦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和参与感,一定会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将个人得失抛在脑后,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成就团队的成功。

*团队提供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让每位成员的技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团队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团队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在发展中完善自我,并能给团队成员提供足够的尝试机会。

*巨大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可以刺激团队成员产生更有创意的工作方法和成果,可以刺激成员更好地表现自我。

*当团队成员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向团队求助,从而获得其他成员的鼓励、支持与帮助。

*团队管理者凭借杰出的领导才能,能制定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团队目标,并获得团队其他成员的一致赞同,团队里明确的分工能使团队目标顺利地执行下去。

*团队成员的协作配合意识可以产生巨大的合力,使每个参与者获得挑战自我的勇气和超越自我的信心。

*团队内实行信息共享及互帮互助的合作方式,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令团队的工作效率发生深远的变化,使团队成员朝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努力。

*“我是团队的一分子”这一意识,使得团队成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为了团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使得团队和个体双赢。

*团队文化能塑造成员的个性,规范成员的行为,协调成员的关系,能够使个体更快地适应环境,拥有更多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团队的成员间可以相互影响,在彼此之间形成默契。彼此欣赏和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共同进步,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最终结果是高度协作,共同完成所需完成的各项团队任务。

四、利用团队“翘动”成功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体的力量只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自不量力地去承揽我们个体难以完成的任务,也不要不知疲倦地一个人孤独地奔跑,加入团队吧,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建一支以和谐、共进为目标的团队,利用团队杠杆来翘起成功,聚合名利。

成功人士总是知道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利用合适的人选,凭借合适的经验,来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利用团队,翘动成功,这是他们之所以能快速成功、得到“第一桶金”的秘诀。

一粒沙,风吹过无痕,雨打过无印,放在干净整洁的房间内,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将它们聚拢在一起,就会形成广袤无垠的沙漠、一望无际的戈壁、高耸直立的山峰、坚不可摧的岩石,任凭风雨侵蚀,都会静静横卧,抑或巍然不动。我们每个人都像那一颗颗微小的沙粒,毫不起眼,微不足道,但当我们抱团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能形成杠杆,翘动地球,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如果我们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一定可以集众志成城的力量,翘动成功,实现个人财富、能力、地位的大丰收。

1911年发现超导电性后,就有五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希望研究清楚发生超导的原因,他们作过大量的实验,甚至尝试根据量子力学和金属电子论来对它进行微观的解释,但都未获得成功。而最终夺得这项成果的,竟然是三个人: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他们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多边综合、多边互补的小团队。巴丁成熟稳重,阅历丰富,是团队的舵手,负责把握方向;库珀年富力强,才思敏捷;施里弗富有创新精神,眼光独到,方法灵活。就这样,三人团队齐心协力,废寝忘食地作研究,作实验,最终在1957年建立了正确的微观理论,即BCS理论,对超导电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三人也因此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也成为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BCS理论能够解释大量的超导现象和实验事实,毫无疑问,他们三人建立了一个伟大的理论。

如果当初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三人各自为政,即使潜心研究,也不一定能发现这个理论,三个人都将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团队成为他们成就个人成功的阶梯。

五、将人才“捆绑”组合

爱控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软件开发和销售公司,公司一直采取将销售和技术分为不同职位类型的方式进行管理。销售人员主要负责接洽客户,签订合同等事宜,技术岗位则需要在售前为客户提供技术讲解服务,与客户进行沟通,满足客户的需求,售后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维护服务等事宜。

公司销售岗和技术岗两个职位的薪酬也一直分开核算,销售人员按照底薪加提成的方法计算薪酬,其中底薪的金额非常少,大概在600-800元/月之间,提成根据销售额按比例计算。而技术岗位则实行底薪加奖金的制度,其中底薪的金额相对可观,约2000元左右,但奖金的数额则完全不与销售额挂钩,公司根据效益、个人表现考核发放,没有一个定性定量的标准。

渐渐地,公司发现几种现象:第一,技术岗位的职员都不愿意与销售人员一起与客户沟通;第二,即使迫于无奈,上门与客户沟通,也出工不出力。这让销售人员非常不满,因为没有技术人员的鼎力支持,销售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原因,希望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技术主管反映了员工的心声,其实,不愿意与销售人员一道出去,主要原因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合理。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根据不同的薪酬标准领取工资,技术人员的薪资不与销售业绩挂钩,因此,如果生意没能谈成,对技术人员一点儿影响都没有,但如果销售成功了,反而会增加工作量,工资却没有任何变化。缺乏动力的技术人员自然很难与销售人员配合,缺乏技术支持的销售人员又很难独自将客户拿下,即使拿下,也因为技术服务跟不上而引起客户怨声载道。

根据技术主管反映的情况,公司紧急研究对策,最终决定将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进行捆绑组合,每三个销售人员配备一个技术人员,组成临时团队。并改革公司员工的薪资结构:销售人员的工资发放方式不变,技术人员的工资构成由原来的底薪加奖金变为底薪、奖金加提成的形式。一个销售团队将产品推销成功后,公司将项目提成发放给团队,然后由团队按公司规定并依据团队成员的表现和工作强度来确定每个人的提成比例。

这样实行半年后,公司业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

很多时候,团队模式的推广,需要相适应的薪酬制度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在进行团队运作的时候,仍然沿用老的薪酬制度,必定达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也很难使员工自发自愿地为团队作贡献,毕竟,没有动力,谁愿意买团队的账呢?如果可以自己完成项目的运作,谁又愿意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钱平白无故地分给别人呢?因此,将团队成员“捆绑”组合,再配以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一定可以打造一个优秀的有竞争力的团队。

六、高效双赢团队的特点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这成为团队成员愿意与之生死与共、同进共退的支柱,因为,在这个灵魂的熏陶下,团队和成员之间,成员和成员之间形成强烈的共鸣,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在团队中,我是优秀的,我是很棒的,我是受重视的。在这种强烈的意愿之下,成员会将自己视为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而由衷地将自己与团队的前途紧密相连,愿意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全力拼搏,全身心地奉献。

高效双赢团队就是建立在这种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伙伴意识之下的,这样的团队能鞭策队友发挥出最优秀的自己,使团队的每个“机能”都处于高度运作的状态,这样就能带动团队做出最好的成绩,就能更好地利用团队的力量,让团队的能量最好地发挥出来。

总的来说,高效双赢的团队具体表现为:

*成员对团队有强烈的“荣辱感”。侮辱他所在的团队,比侮辱他本人的后果还要严重。

*为了团队,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

*对团队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归属感,最突出的表现方式就是经常守候在团队中,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和自己的个人享受。在他的意识中,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离开团队,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

*总是认为自己的命运与团队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团队兴则我兴,团队亡则我亡,为了团队的利益,可以全力以赴。

*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之间相互信任。

*团队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当有人犯了错误后,其他成员可以宽容地原谅他,大度地接纳他。

*团队的管理者是个民主、大度的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为团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尊重互谅的环境。

*团队内热情洋溢,每个人都充满了活力,彼此关怀,主动热情,互帮互助。

*团队有着核心的工作目标、稳定的领导理念、多变的工作模式、热情的团队氛围。

七、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管理学家发现的一个著名定律。意指由高度不同的木板做成的一只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水面的高低,不取决于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想提高整个木桶的装水量,不是去加高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应该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意思是要想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力和成功几率,需要将所有团队成员的能力拉高到同一个层面,共同提高后,整个团队的实力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这个定律揭示了:一个团队,只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才能建立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团队。而只有身处一个高水平的好团队,团队中的成员才能将自己的能力拔高,个体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如果很不幸,我们是团队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一定要虚心接受“长木板”的帮助来提高自己,甚至要倾听“木桶”的呼声来完善自己,不要拖累团队。而如果我们是团队中的那块长木板,我们也不要在短木板面前表现得得意扬扬,因为我们最终的收获与短木板的能力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所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短木板的高度。

同类推荐
  • 心宽路就宽

    心宽路就宽

    本书从心宽一寸,受益三分;命好不如心态好;学会放松,人生轻松;控制情绪,就能掌控局势;用平常心,面对平凡的生活;创造快乐,把幸福抓在手中;理智地选择,潇洒地放弃;相信自己,自信的人生最美丽;藐视困难的人,才能战胜困难这九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和一个个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向读者朋友阐述了怎样开阔自己的心胸、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怎样创造快乐、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勃勃……
  • 餐饮 食品 店铺 营销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下)(小额投资创业锦囊丛书)

    餐饮 食品 店铺 营销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下)(小额投资创业锦囊丛书)

    本书提供了300个涉及餐饮、店铺营销等的投资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本书详细阐述了“荣誉高于一切”、“忠诚是一种义务”、“没有任何借口”、“无条件执行”、“停止空谈,立即行动”、“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细节决定成败”、“永不满足于现状”等22条西点军规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对西点人及其案例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每一条西点军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渴望成功的读者认真阅读的好书,从中不仅能够获得人生启示,更重要的是获知了从普通人走向精英阶层的奥秘。学习西点军校的军规并在实践中运用,正如西点人最终脱颖而出一样,通过努力,你肯定也会远离平庸,拥有一个很好的人生。
  • 界限感: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秘密

    界限感: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秘密

    你弱你有理?我凭什么要帮你?我没有权利迁就你的过分。你还没重要到让我动用情商的地步。也许你并不知道,诸如此类糟糕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因为缺乏“界限感”造成的。“界限感”的基本原则是,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缺乏“界限感”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索取不愿分享,总是命令不愿商量,总是发泄不愿包容,总是破坏不愿维护……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欠你什么,想得到就要付出;你并不比谁高贵,想被尊重就要以礼待人;发泄情绪没关系,但不要伤害无辜的人;你的行为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掌握了“界限感”,你就会明白,亲密地保持距离,才是恰当的交际方式;圈子不同,不能强容;想跟别人愉快地做朋友,就不能强人所难;收回玻璃心,别人更愿意理解你……“界限感”是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魔力法则。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加藤信三原本是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小职员。有一天起床,他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不料,急忙中出了一些小乱子,牙龈被刷出血来。加藤信三不由火冒三丈。因为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已不止发生过一次了。他本想到公司技术部大发一通脾气,但走到半路上,他努力平息自己的怒火,并开始回想自己刷牙的过程,才发现自己一直都太急躁。同时加藤信三发现了一个为常人所忽略的细节:他在放大镜下看到,牙刷毛的顶端由于机器切割,都呈锐利的直角。“如果通过一道工序,把这些直角都挫成圆角,那么问题就接近解决了!”于是,加藤信三一改往日的急躁、粗心,在一次次试验后终于把新产品的样品正式呈交给公司。公司领导看后,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投入资金,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角。
热门推荐
  • 我的异能日记

    我的异能日记

    是真是假还是一场梦是假却又那么真实是真为什么梦醒之后什么也没有了即使你是来这地狱的恶鬼即使如此我也会爱上你笨鬼,我赖上你了
  • 星碎云荒韶光如梦

    星碎云荒韶光如梦

    看悲惨少女一步一步机关算计称王称霸同门师弟对她不离不弃,半路出来个机械小子暗许芳心
  • 刁蛮公主奇遇记

    刁蛮公主奇遇记

    一朝穿越,等待她的是光明,还是黑暗?当重重迷雾见光之际,她,该.......
  • 月光光,有鬼来帮

    月光光,有鬼来帮

    小宅男遇鬼,半夜敲门声不断,我可是天师传人,美貌的女鬼妹子别跑,交个朋友呗
  •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本书的编写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示范区工作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使各地广大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开拓思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推动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鹿城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不但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对失败教训加以分析。希望本书能为广大正在和即将从事、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士提供有用的参考,为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发挥积极的作用。
  • 邪王凶猛:扑倒火爆小妖妃

    邪王凶猛:扑倒火爆小妖妃

    嫁得好不如身怀法宝,田淼淼觉得自从自己得到三界争夺的法宝之后,千年寒冰的冥王为她红颜一笑:嗜血杀.戮的魔尊为了她不在杀.戮,邪魅狂.野的妖王为了她,改邪归正。“冥王,千年老色鬼吃我豆腐!”某女嘟嘴告状,冥王二话不说,直接灭了,连投胎的机会都没了。“魔尊,我不想生老病死!”魔尊上天入地,直接毁了她生死簿,与天地齐寿。“妖王,那只狐狸精勾.引你……”未完,只见那只狐狸精眼已瞎。
  • 加油吧!天才烘焙师

    加油吧!天才烘焙师

    一场阴谋暗杀,和前女友的舍命相助,天才烘焙师肖朗被时空魔法阵传送到了只有人族和精灵族的阿拉哥大陆。为了找寻回去的方法,肖朗邂逅了各系精灵,踏上了冒险之路。“我是烘焙师,为什么会到这个鬼地方变成冒险者?天啊!要不要这么玩啊?”“为什么契约精灵的方式居然是接吻?? 有没有搞错?好吧!为了回去也只能接受这种方式了。”“我超级讨厌暴力娘!!!”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奇遇事件后,肖朗终于获得了回去的方法,但是他是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三道兮

    三道兮

    仙道渺渺,人道苍苍,鬼道乐兮。万般修炼归于蜀,修仙路的尽头究竟为何样?天道究竟是恩赐还是劫难,一切都是说不准的...
  • 传说中的永生

    传说中的永生

    科技发展,脑部研究终究突破,“永生”就此而来,一场“意外”,巨头被困永生世界,这个世界不再永生,取而代之的是死亡的恐惧;精灵世界,千年之约,永生之战,即将展开...
  • 月亮山

    月亮山

    杨成林是一名矿工,七年前因为父母反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上人另嫁他人,年轻气盛且心灰意冷的杨成林果断娶了外乡来的戏班女子——一名名声不佳的秦腔演员。原本杨成林此举是为了恶心反对他婚事的父母及亲属,但殊不知这居然是他噩梦的开始。娶了这个名叫李桂枝的女子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开始走向另一个完全不由他左右的方向,这带给他一生的折磨!他拼命挣脱、试图改变窘境,但一切都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旧情人苏小琴的纠缠、电影放映员潘玉龙的暗算,使杨成林本就多舛的命运不可逆转的走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