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07800000008

第8章 快乐墓地

有一些这样的地方,它们的存在,似乎是为了帮助人解答生命中的某些大谜。由于机缘凑巧,一些人来到这里,徜徉盘桓、目接神交之间,原本埋藏心头已久的某种纷乱模糊的东西获得了澄清,至少是显露了基本的内在轮廓。

譬如快乐墓地。

它位于罗马尼亚北部马拉穆列什县,一个叫作瑟彭的边境乡村。地方十分僻远,隔着一条界河,对面乌克兰的果园和村庄清晰可见。大概极少有东方人来这儿,我们一行几人到处都成为众人目光的聚焦点,用当今时髦的话说,是充分吸引了眼球。仅仅因为这处墓地,偏僻的村子得以遐迩闻名。这显然是由于话题本身的分量。墓地是死亡的寓所,而死亡是每个人早晚都要面对的,它并不遥远,而且无可逃避。

墓地紧邻贯穿村子的一条街道,旁边和对面都是人家的院子。它是个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间乡村教堂。墓碑整齐地排列着,横平竖直,相互间的距离不大。我数了数,每排大概是十二个,共十几排,几百个。墓碑之间,墓穴之上,花木丛生。墓碑高低错落,大部分都有两米多高,用山毛榉木雕凿而成。墓碑顶部是十字架,为了遮挡雨水,上面罩上了坡度陡峭的小尖顶。墓碑是被雕凿而成的,再被彩绘上多种颜色,以湖蓝色为主。碑身上半部,是介绍死者生前职业、性格和嗜好的绘画浮雕,下半部则是成行排列的诗句,既富于幽默感又充满哲理。整个碑身上装饰着各种图案,红绿相映的花卉、颗粒饱满的麦穗、飞舞的小天使、成对的鸽子等。还有各种几何图案,圆形、三角形、曲线形、等边菱形等。

我在墓碑间随意走动,丝毫没有置身墓地的阴冷凄凉的感觉,倒像是在欣赏一处民间艺术馆,周身放松,心旷神怡。初秋的午后,阳光暖洋洋地照射着,四周明亮温暖,静谧安详。陪同我们的中国驻罗使馆年轻的外交官小耿,很认真地介绍着碑身上的文字。其实通过朴拙的画面,已经能够基本了解死者的大致情形。一位健壮的男人正在扬鞭驱马犁地,显然他生前是一位农夫;一位男子坐在拖拉机上招手致意,不用说是位拖拉机手;其他,像全神贯注搓线的妇女、正在刨平木板的木匠、打开蜂箱取蜜的养蜂人、挥刀刈草的夫妻……都栩栩如生地写照了主人在世时的职业和生活。不少画面还介绍了死者死亡的原因。一块墓碑上有三幅画面,第一幅画的是死者在果园里采摘果子,第二幅是后面有一个人用枪顶着他的头,第三幅是死者的头被那人拿在手里,身子躺在地上。文字介绍说,他死于二战时期,是被入侵的匈牙利人杀死的。另外一块墓碑上,正面画着一个埋头读书的女学生,背面画着她正走出屋门,前面是一辆大卡车。猜测她死于车祸,一问翻译,正是如此。有些墓碑,在十字架的中心位置还嵌上了死者的照片,或平静或微笑地望着这个他们业已离别的世界,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

画面下的文字,都是模拟死者的口气,用第一人称写下的。行程匆促,我们所看到的有限,但都一反痛悼、哀伤、凝重的气氛,而代之以一种欢快的、有时是调侃的口吻。有一块墓穴,主人是一位名叫伊利耶的老人,墓碑画面上的他身穿民族服装,精神抖擞地跳舞,当地两位著名的兄弟歌手在为其伴奏。碑文这样写道:“村中我最老,生平喜舞蹈……我能活到九十六,祝你活得比我老。”诗句幽默诙谐,老人生前一定是个乐天开朗的人。

这真是一次崭新的体验。墓地,在最好的情形下,也浸透着伤感、悲痛和悼念,是魂催魄伤之所。即便贵为帝王,为了死后能够延续生前的显赫荣华,陵墓建造得富丽堂皇,也依然掩不住砭骨浃髓的肃杀萧瑟。不论是南京明孝陵墓穴,还是北京十三陵地宫,带给人的感受都是潮湿阴冷、凄凉黯淡。就连艺术也不能改变这种深重的底色。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那幅著名的《墓地上空》,全景式的、气势恢宏的画面下方一角处,是一方破败的墓地,几个十字架或歪斜趔趄,或干脆偃卧在地上,气氛死寂凄凉,烘托的是人世的渺小、人生的无助。更何况,墓地还常常笼罩着晦气的、不祥的氛围,是许多邪恶事物的发生地或背景。远的如孩提时候听到的鬼故事,近的如当前影视片上许多鬼祟气十足的场面,墓地出现时,总是和阴森、恐怖、阴谋、恶意等连在一起。一句话,墓地不论是具体的真实的存在,还是作为一个意象、一种修辞,都是蓬勃欢乐的生命的反面,意味着死亡对美和生命权利的剥夺和虚无化。然而在这里,在快乐墓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大相迥异的一幕。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身后世界的令人不快的消息,被消解掉的,是所有那些臆想的、自我恐吓的情景和情绪,甚至生者对死者的怜悯——他们已经通过豪迈爽朗的画面和文字,表明他们不需要怜悯。相反,大加张扬的是现世生活中的美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缕缕留恋。你不由得会想,这些画面,在生平写照之外,更是死者对生者的殷切寄语,仿佛在说:活着的人们,珍惜生活吧。我们在这边等待着你们到来时,带来曾经真实地、充实地生活过的好消息。我们曾经那样热爱它们,你们也不要辜负上天的馈赠呵。

看来,将此处命名为“快乐墓地”,的确是名实相符。在数不胜数的墓地陵园中,它无疑是一个异数。早已化为骸骨的亡灵们,在九泉之下,在阻隔阴阳的那堵看不见的墙壁之后,还在赞美生命的快乐。它将死亡映衬得衰弱无力,至少成为一种当其降临时可以坦然领受的状态。所有这些,和我们观念中的死亡,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产生了巨大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不论东方西方,从来都是“生死事大”。远的不说,单单这个说法本身就足以佐证——将一瞬间完成的死亡,同整个漫长而复杂的生存相提并论,足以表明死亡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人们被本能的恐惧牢牢控制住,不敢正视它,连睿智如孔夫子者,都以一句“未知生,焉知死”轻轻带过。这实际是一种躲避,以所谓实用理性的借口,掩盖无力破解的尴尬支绌。但回避躲闪并不能使对象不复存在,它暗灰色的影子反而变得越来越大,黑黢黢一片,最终似乎拥有了巨大的体积和重量,令人心悸的品质,无法想象的威力。人的胆量、心智都无法承受、进入,更谈不上剖析和厘清。

然而在这里,却分明显现着另一种解读。生与死的判然分明的鸿沟不复存在,死亡成为生的一种转化形式。二者之间不是尖锐突兀的对立,而呈现为一种很自然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流畅的接续。当然,没有一块墓碑上的文字是这样写的,但你却能够从墓地的气氛中体验到这点,那种弥漫氤氲的安详、恬静,便是最好的注释。死者好像是跨过一道肉眼看不见的界标,到另一个地方休息去了。没有呼天抢地的抱怨,没有牵肠挂肚的系念,那情形仿佛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午后,去不远的邻居家聊天,一去,就永远留在了那边。

原来死亡并不总是幽暗、凄清、孤寂,它也可以透射出这样的色调:温暖、慵懒、安详。那么,这也就等于说,死亡并没有原本的、固定的面貌,而取决于每个人如何描绘。

这些墓碑最早的设计者,是村民斯坦扬·珀特拉什,有将近二百多个墓碑出自其手,最早的一块竖立于1913年。这样的墓地,据说在罗马尼亚全境中独一无二,仅凭这点,就堪称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做出的巨大贡献。未能找到有关这位民间艺术家的更多资料,但我猜想他必定是个乐观而睿智的人,对于生和死有深刻的、独到的理解。如果向更深层的背景探测,这也许与民族性有关。作为征服者罗马人和当地民族达契亚人混血的后代,罗马尼亚人具备鲜明的拉丁民族的特性,风趣、浪漫、乐观。他们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而以豁达的心态来对待和迎接它。这如果按中国古人的说法,该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艺术家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追求,将这种精神特质发掘出来,表现出来,在写照了民族特性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名声。

一朵巨大的白云飘过,将影子投在墓碑上,造成弯曲的、明暗相谐的荫翳。但云朵很快飘过,墓地又是一片灿烂。

这些有关死亡的感悟,最终还是指向和作用于此岸的生存。我想,至少对一些人,这样的心灵嬗变是可能发生的:本来一直是怀抱一种忐忑的隐忧,等待必将降临的死亡,尽管这种担忧并非经常袭扰,但它每次浮现在意识中时,总像是晴朗天空中飘来的一片阴霾。如今却忽然发现,死亡原来一点也不可怕,想象中那副狰狞的面容原本只是心造的幻影。他于是长吁一口气,内心深处的郁积消融殆尽。从此,他会以一种坦然超然的心境,过好他的每一天,不再担心那最后的日子。哪天它来了,很好,跟着走就是了,就像陶渊明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不止一次从报刊中读到过,那些曾与死神觌面而挣脱回来的人,都变得更热爱生活,对死亡无所畏惧,那该是一种与此处的精神相通相洽的灵魂体验。那么,虽然是匆匆过客,我们不是也应该抓取些感悟,携带回去,以引导今后的日子?在生死意义的标尺丈量下,地理上的相隔万里,充其量只等同于一个毫微米。离开之前,我以墓地一角为背景,请同行者拍照留念。我头顶的上方,是一株繁茂的苹果树,树冠如伞,枝叶间无数成熟的果子垂垂累累,金黄火红,光彩闪烁。

同类推荐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情到深处即为诗:诗人的眼泪

    情到深处即为诗:诗人的眼泪

    《情到深处即为诗》不是一本鉴赏诗词的学究书,这是一本充满悲伤力度与情感慰藉的人文读本,本书用忧伤的笔调、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从诗人的泪水、悲伤这个角度出发,精心为我们描绘了古代诗人旖旎多彩、真挚感人的生活画卷和情感经历。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通过描绘分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其中包含的心理学成分,解释基本心理学概念,让普通读者掌握一些了解自身性格特点的方法,了解心理学上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 公安卫士的情怀

    公安卫士的情怀

    王华聪是红土地上公安战线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异常勤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牵手缪斯,用心情浸染文字,写下与发表的诗词作品达300余首之多。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8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8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热门推荐
  • 银河帝国10:裸阳

    银河帝国10:裸阳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穿越孪生:惑君侧

    穿越孪生:惑君侧

    曾经是特别组织一员,而现在是神秘而深居简出的女首富叶爱,因为夺得了与国际天之骄子肖墨漓的合作而招来杀身,穿越墨清朝。她成了墨清最神秘的百叶宫宫主、是尚书府千金、又是不知名的神秘女子,一身多份,迷惑君王身侧,他能否看清她?
  • 远古纵横

    远古纵横

    大千世界强者无数,等级分为:斗者,强者,高级强者,超级强者,盖世强者,巅峰强者,绝世强者…看绝世天才叶天如何在中原大陆修炼,从亿万人当中脱颖而出,突破极限巅峰、纵横中原大陆。
  • 努力,从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努力,从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朋友圈刷存在感,想证明自己过得很好的人,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有的是因为虚荣,有的是因为不甘心,有的可能仅仅只是无聊。如果只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好,请放下手机吧,去做些让自己真的感到快乐的事,远比刻意发朋友圈证明自己过得很好更重要!幸福和快乐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需刻意证明给别人看,毕竟我们都是为自己而活。本书精选50个醒脑故事,只为刺痛安于现状却又不甘平庸的你。你必须明白,我们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与他人无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神请入魔

    女神请入魔

    倒霉的楚凡,路见不平救了个美女,没想到,此女居然是某大公司ceo闺蜜,还是现任什么部门经理级别。这算是上天的考验么?面对如此的权色诱、惑,楚凡是否禁得起考验,靠此关系走出自己的绯闻人生、与闺蜜ceo老板续写上一段佳话........
  • 重生地球做大佬

    重生地球做大佬

    柳浩重生回地球,无意间让灵气提前复苏,改变了地球向着科技发展的步伐,让修仙时代到来,从此修仙跟科技结合,在他的带领下地球日渐强大。微博:冰河入梦本尊书友群:536175199(欢迎大家!)
  • 降临龙之后裔

    降临龙之后裔

    平凡的主角子渊从地球穿越到了异界魔武大陆,同时还觉醒了龙神的血脉,然而这个世界龙神就是这个大陆强者的禁忌,平凡已经与主角无缘,他只有在坚毅中迎接各种战斗,在九死一生中战胜强敌,不断提升自我,灭九幽,压五绝,战主神,成就不世强者之路。
  • 傲世长空

    傲世长空

    更名《踏天行歌》,欢迎各位书友评阅。
  • 杀戮曦

    杀戮曦

    黑暗是他的栖息地,绝望是他的食粮,与孤独长伴,享受着孤独。与杀戮长存,享受着杀戮。长眠于黑夜,清醒于晨曦。救赎?他不需要。
  • 九型人格使用手册Ⅱ

    九型人格使用手册Ⅱ

    你是新入职的菜鸟?不知道如何应付工作中的难题,不知道如何得到上司的赏识,刚入职时的踌躇满志被打击得烟消云散?你是“熬”出头的老员工?终于坐上了梦寐已久的主管位子,却发现昔日的同僚,如今的下属,处处反对你,团队建设搞不好,上司又在责你?…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答案是九型人格!掌握了九型人格,看透职场不再是难题。本书将九型人格的理论与众多案例紧密结合,让你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及提升的途径,让你懂得如何跟上司相处、如何管理员工、如何时刻保持工作的驱动力,最终在事业上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