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07800000009

第9章 急管繁弦

一种感受的降临,一种觉悟的到来,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样,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蒙田写道:万物皆有自己适宜的时机。兴盛有时,衰亡有时,相应的慨叹憬悟也便油然而生。就像田埂上的一棵树,随着日头升到不同的高度,投在地面上的树影的形状、大小、长短等,也都在不断变化,此一时辰和彼一时辰,可以大相迥异。

生命行进到中途,感觉骤然间提速了。好像一首曲子,由轻拢慢拨,转入急管繁弦。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在智力、悟性方面,我总是比别人更愚钝些、更迟缓些,是在踏入不惑之年时,才较深切地感知到这种生命的匆促感的。在那之前,也并非毫无感受,但却是浮光掠影式的、雾里看花般的,并没有浸润到内心深处去,化作血肉筋脉的一部分。没有成为一种骨鲠在喉那样的异样、长久的存在之感。没有转换为某种浸泡灵魂的汁液,使之战栗或者肿胀。更多时候,它们是来自于别人的感慨,传递到自己心中时,信号已经弱化了不少。这和自己发自内心地叹息唏嘘,其实是两回事,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然而当四十岁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却可以说,我的意识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蜕变。

我听到了重重的岁月脚步声,挟带着匆忙和慌乱,正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造成一片回声和共鸣。不去理会都不行,都不可能了。

这当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在人类感受的库存中,有关时光匆促的叹喟,算得上是最为普遍、最为典型的了,随手翻开一页古诗词,字里行间飘荡缭绕的,多是这一类的气息,时时刻刻,黏滞住你的目光,让你的呼吸变得重涩。人们习惯于品尝玩味它们,就像一日三餐中的米和面。但这并不是说,它已经重复熟腻得难以拨动人的神经了。就像诞生和死亡的经验每个人只会遭遇一次一样,这种中年人生的滋味,当落到每个具体的人头上时,也具有一种全新的性质,一种发现的意味。

通常情况下,是渐渐增长的年龄,架设了一架通往感悟之域的桥梁。

除去极少数特别聪慧和特别愚笨的,所谓上智与下愚者,在大多数人的生命坐标系上,作为横轴的年龄和作为纵轴的感悟,二者所呈现的那种关系图式,应该是大致差不多的。酒在地下窖藏多年后,才会醇香绵软,因为只有在时间的流程中,酒液才能发生某种生物化学变化。同样,岁月也是最可靠的感悟孵化器。当一个人经历的步伐抵达某个年龄里程时,才能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因为渗入了足够多的时间。时间就如同冲洗照片所使用的感光剂,使得生命中原本幽暗隐晦的某些东西,渐渐显现,变得可以辨识和分析。在这之前,他最多只是拥有一些来自于外在客体的观念,是同真实的生命体验相隔膜的。

十多岁时,谁不把生命看作一座花团簇拥四季常青的花园?不说死亡,衰弱都是不可理解之事。二十岁,都知道人会衰老也会死亡的,但总认为那是遥遥无期的事,而且潜意识中,似乎觉得自己会被赦免。三十岁,在浪费了许多光阴后,对未来的乐观仍然不曾有根本的改变,觉得曾经虚掷的终归还可以获得补偿。十几年前,在一次大学同学的聚会上,当某个同学感慨时光无情催人老时,引出一片戏谑的笑声,大家都认为他小资情调过浓了。如今想来,他实在只是比别人更敏感而已。几年前读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一个短篇,看到这样的一个句子——“这些三十五六岁、生活中已经没有多少可能性的人们”。不由得有些愣怔,因为当时我正是这个年龄,自我感觉尚属良好。好像被一根小棒杵了一下,有一些钝痛,一些忐忑。但或许因为乐观和自信那时尚有足够的储备吧,那一缕不安很快就散去了,觉得这个说法未免颓唐了些。

然而,那种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总有一天会被证明是浮浅且盲目的。液态的水,可以汽化,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因为分别到达了两个不同的临界点,一百度和零度。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写照人生。只要到了合适的时间,生命面孔上那些伪饰虚假的成分也会剥落殆尽,像一堵风侵雨蚀褪掉了彩绘的墙壁,显露出原本的颜色。

总之,秋风拂面的感觉,此刻是鲜活酣畅地体会到了。

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呼啸而过,飞快流逝,杳无痕迹:这就是当前的生命图景。日晷的运转蓦地加快了速度。过去感觉中悠长散漫而各自独立存在的日子,像是忽然被挤压、浓缩在一起了,成为一连串夜与昼的飞快连接,高密度呈现,也许其间的界限就是那些清浅的、常常夜半无来由地醒来的睡眠?被外面的光亮映得微明的一方窗帘,是打在两个相邻的日子上面的一个骑缝章。另一方面,所有连缀在一起的日子又像是被切割了,成为比自身的物理单位更为细碎的片断,因为缺乏完整的特性。当然,这些碎片有着冠冕堂皇的名字,责任或者义务什么的,但也许只是许多鸡零狗碎的算计和争斗,为蝇头小利和蜗角虚名所驱使。

失去了完整和恢宏,时间的流淌自然会让人觉得快了。日子与日子之间,面目模糊,大同小异,相互重叠交叉,好像一条没有落差、体现不出跌宕之势的河流。一家人围坐着吃年夜饭时,还记得去年此时饭桌上的情形、一些细节、某个戏谑的说法出自谁的口中,而中间却分明已经隔开了三百六十个日子。“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现在再来读朱自清的《匆匆》,感慨甚至比作者本人还要深切。他写这篇文章时,还只有二十多岁,少年的轻愁,毕竟难比中年的悲凉。

这个时节,人际间的交往互动,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微妙的功能:他人会成为一面镜子,映出的是你自己的容颜。这是一个从外物回返自身的过程。那些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繁茂起来的白发、稠密起来的皱纹,虽然生在别人的头上脸上,所激发出的情感波澜,却是在你的灵魂的方寸之地中撞击不已。一颗善感的心,会生发出博大的同情,那是一种物悲其类的同情,这一个族群面对的是一个叫作时光的共同的敌人。左顾右盼,瞻上视下,孩子的成长、老人的衰弱,此时都拨到了加速挡,驶入了快行道。对这点,你在这个生命阶段体会得最为深浓。时间真是铁面判官,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用最昂贵的化妆品、保健品,都无法贿赂它,不但得不到赦免,想缓刑都很难。

“你还年轻吗?不要紧,很快就老了。”

这个时节,忽然就理解了张爱玲的这句话。过去,最欣赏的是它的机智俏皮,属于修辞的艺术。此刻再念起来,却对其间蕴含的那种沉痛和无奈有一种切肤之感。是的,“很快”,就两个字,却有千钧之重。古人们的感慨就更有力度,因为除了浸透了心血而格外凝重外,还添加进去了他们身后的漫长时光的分量。理解了三闾大夫的惘然:“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理解了古诗十九首的哀伤,“人生寄一世,奄乎若飙尘。”理解了李白的气急败坏,“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一次同一位长者聊天,说到十年一晃而过,来不及端详。他是一家报社的负责人,每天忙于开会、传达、审稿、看版面,一应琐碎的事情满满当当,充塞了每一天的每个时段,就像城市里水泥沥青覆盖了每一寸地面。这样,一些感受和思索的种子,多数都来不及发芽就夭亡了,少数好不容易抽出几个叶片,因为缺少浇灌,就又枯萎了。感受是奢侈的东西,从感受中生发的思想就更宝贵,都需要充足的时间来沉淀、结晶,就像一株植物,有一个开阔的空间才能枝繁叶茂。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年龄段,我们的感叹可以很多,但感叹的内容却又总是很苍白。

此外,对于此时每每体验到的生活的单调乏味,还应该有这样一种解释:太阳底下无新事。小时候,心灵就像一张白纸,空空的,对一切都热切地敞开,每幅风景、每次遭遇、读到的每本书、听到的每首乐曲,都带着清晨露珠般的新鲜感,都有着美妙的滋味,都能够作为生动的精神财富而被书写、被记录、被吸纳、被藏储,自然不会知晓厌倦为何物。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曾经是全新的经验和感受,都变为重复的出现了。内容重复、感慨重复,对什么都不再惊讶、不再新鲜,当然日子就显得短,短了,自然也就快了。可以举相反的例子作证,譬如旅游,是对于常规生活的暂时逃逸,旅伴、风景、风俗,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是新的,因此隔了许久仍然能够留下印象,虽然只是短短几天,在记忆中却具有了可观的长度。而同样的几天,搁在平时,却如同炎炎烈日下的一星水沫,倏忽即逝,谁会记得?

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

从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

足音已逝的青年时代,看待事物的方式,大多不是按照它的实际样子,而是按照自己愿意见到的样子,去挑选视野里的目标。年轻的美好可贵,正表现在这里:他可以有意识地遗漏掉不喜欢的东西,同时又把那些可心如意的加倍放大,这样做时,他神色坦然,丝毫未觉得有什么不妥。这都是基于生命力的旺盛。而前行若干里路,到了云雾缭绕处的老年阶段,随着生命力的衰减,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被启动,使得一切选择都具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意味,记忆中大量痛苦、尴尬的内容被筛选掉了,只留下温馨蔼然的部分,因为这个年龄负荷和容纳全部的真实是一桩困难的事情——一定会是这样的,但这却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虚假。

只有中年,既消失了不着边际的幻想,又尚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承受令他倍感失望的现实情形,因此他看到的是本真,是原貌,是对立迥异的存在: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别墅。

外面景色是这样了,这时候,他会更多把眼光回返自身,来观察自己生命中迄今业已成形的那一片风景。它是按照他希望的样子呈现的吗?多少人会感到无憾呢?有,但肯定会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体验是强烈的:曾经幻想过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成,而且眼看就做不成。失败的恐慌,于是有了真实的形状,沉甸甸的分量。

还想实现什么愿望,做点什么事情吗?差不多是最后的机会了。凉风已经从遥远的死亡山谷飘来,拂动鬓边的茎茎白发。下一步就将浸入肌肤,然后又该是刺入骨髓了。要抓紧,赶在体温还没有冷却、热力还没有散失之时。再也经不起观望和试探、犹豫和拖延,排练和预演的权力不知不觉间已经被儿女辈们夺走,仿佛发生过一场静悄悄的宫廷政变。这个生命是一杯已经续过几道水的下午茶,茶叶中的成分已经渗出差不多了,但毕竟仍能够泡出一些余味,现在就倒掉是可惜了。

当然掣肘和羁绊也是前所未有的。实现目标需要昂扬的意志、奔跑的步伐,但理想的情形和实际的境况、所欲和所能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是走下坡路的健康和精力,以睡眠不足、步履滞重作为标志,另一方面,是被四十年的岁月流水侵蚀得沟壑纵横、疲惫不堪的心境,把麻木、倦怠、淡漠的表情写在脸上。董桥曾感慨“中年是文章越写越短、杂念越来越长的年龄”。短下来的岂止是文章?雄心、梦想,都被渐渐消磨,犹如一条消逝于沙漠之中的季节河。悖论式的生存,正是中年人生诸种况味中最浓郁的一道,哀乐交并错杂如同光和影的韵律。

西方神话中希绪弗斯的故事:他因触犯天条而遭天谴,被罚推巨石上山,快到山顶时巨石滚下,于是他回到山脚,重新开始,没有尽头。这当然是对于人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一种极端化的比喻,是对人类的根本处境的本体意义上的观照和把握。推石上山,哪怕它一次次滚落——在对这种境况的平静的认可和接受中,人显示了自己的尊严和力量。中年的人,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多数,对人对事,都已经是无可无不可了,但仍然有一些人,秉持自己的原则,不想就此舍弃,愿意竭尽全力,拼最后一把。

当暮年的沉沉阴影降临时,回忆便成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那时,倘若回眸中年岁月而感到欣慰的,一定是这样的一些人。

同类推荐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表现了鲁迅的文艺思想就是不依附政治,要独立思考。而“独立精神”是鲁迅的一面旗帜。鲁迅特别强调文学的批判性和战斗性。鲁迅觉得政治希望社会统一,文艺希望社会分离,而只有分离,社会才能进步。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逝去的年代

    逝去的年代

    本书通过对民国知识分子思想和生平事迹的考索,以丰富的资料、平实的文笔描绘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命运,塑造了萧乾、费孝通、钱端升、梁思成、梁漱溟等知识分子面目鲜明个性丰满的群像。资料丰富而翔实,语言平易而真实,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和女儿一起长大

    和女儿一起长大

    作家池莉,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每个父母都应该读的大爱之书。我们只有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学校老师、知名教育家、明星妈妈、BTV及各大书单真挚力荐!我和女儿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看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我们一起听各种鸟儿的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一起听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我们一起养蚕宝宝,一起在窗台上种盆花,一起偷偷观察蝴蝶在我们家的橘子树上产卵,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化蛹成蝶的过程……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黑道女神

    重生之黑道女神

    传说中的夜后,冷情的她竟也品尝到爱情的甜蜜,可是妹妹的嫉妒却让她在未婚夫生日当天玉殒香消。醒来后她重生在季悠然的体内,从此再与愚笨丑陋绝缘。再遇当初的未婚夫时,惊讶的发现不管自己变成什么模样,那触及灵魂的爱情还是让他一眼认出。
  • 似水流年之花开一瞬

    似水流年之花开一瞬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你总是习惯了以面具示人,让所有人都看不穿你面具下掩藏的秘密。水中月、镜中花……所有的一切皆是虚影,我从未触碰过真正的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作义要诀

    作义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岁屑

    岁屑

    青春像一把无形的刀,一刀一刀地割着我们的清纯,一刀一刀地毁了我们最真实的心灵面貌,让我们不得不戴上一个叫现实的面具
  • 港岛时空

    港岛时空

    生无可恋的21世纪“想开”肥宅寻死不成,反倒穿越了,还当了个警察……
  • 胆小大魔王

    胆小大魔王

    小鸡投胎到黄鼠狼窝怎么办?在线等,急!小张穿越为虚有其表的魔王,利用身份给自己安排好处。
  • 云海剑侠

    云海剑侠

    天涯路远!有多远?不过是云与海的距离……
  • 至尊神皇

    至尊神皇

    修炼一途,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退——在武者的世界里将意味着死亡!残酷的现实无法动摇武者的追求!在天道之下,武者们不断追寻那没有痕迹的生机。生死桥,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使得众多修炼者望而却步,但即便如此,仿若过江之鲫的强者,还是一往无前的踏上这条不归路!而跨过这天堑的武者惊愕的发现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