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9400000011

第11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太子之争,是专制王朝权力斗争的一个聚焦点。

汉景帝上台后,他的正娶夫人薄夫人成为皇后。可是薄皇后没有能为汉景帝生育子女。在母以子贵的封建宫廷,她很快就一败涂地。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栗姬一枝独秀,赢得汉景帝的宠爱。她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刘荣。汉景帝四年(前153),刘荣被册立为太子。

按照常理,太子的母亲迟早会被册立为皇后,有一个人便想乘机巴结栗姬,此人是汉景帝的姐姐刘嫖。刘嫖工于权术,经常给皇帝进献美女,在宫中呼风唤雨,权势极大。她向栗姬示好,希望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如此一来,等刘荣登基成为皇帝,女儿就是皇后。栗姬仗着有皇帝宠幸,不把刘嫖放在眼里,断然拒绝她的提亲。然而,栗姬低估了刘嫖的能力,最终遭到惨败。

薄皇后终于被废黜,谁将是下一个皇后的人选呢?栗姬自认为是不二人选,但是,她通往皇后之路,却被刘嫖堵死了。

刘嫖在弟弟汉景帝面前大肆诋毁栗姬:“栗姬忌妒心很强,遇到其他受宠幸的妃子,她就在背后吐口水,诅咒她们,搞歪门邪道。”久而久之,汉景帝开始对栗姬产生厌恶感。

要不要册立栗姬为皇后呢?汉景帝迟疑了。一个女人忌妒心太强,又手握大权,会有什么结果呢?想想吕后当年如何折磨戚夫人的旧事,汉景帝岂能不担惊受怕?万一自己去世,后宫这些女子,会不会一个个变成戚夫人那样的“人彘”呢?有一回,汉景帝提及爱妾以及她们的儿子们,对栗姬说:“我百年之后,你要好好对待他们。”不料栗姬醋意大发,一脸怒气。她显然忘了,要皇帝只对她一个女人忠心,这真是天方夜谭。这件事对汉景帝是个刺激,从此他不仅疏远栗姬,还考虑废黜刘荣的太子位。

刘嫖打击栗姬的同时,也在寻觅皇后的人选。最终,她看中汉景帝的另一位宠姬:王娡王夫人。

说到王娡王夫人,绝非一般女子。她的故事,颇为传奇。

王娡的母亲叫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汉初最先谋反的异姓封王,后为刘邦击杀。臧荼死后,臧家没落了。王娡长大成人后,母亲臧儿把她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普通人家,结婚数年,生有一女。臧儿很迷信,她找人算命,相士说她两个女儿都是贵人之相。臧儿心想,只有在宫中才可能大富大贵,便把女儿从金家接回,把她送入太子宫中。过了不久,王娡的妹妹王姁儿也被送入宫中。

在众多的太子妃中,王娡与众不同。她曾为人妇,为人母,不仅光彩照人,而且成熟,富有风韵。很快,她就成为太子刘启最宠幸的女人之一。她为刘启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刘启成为皇帝后,儿子刘彻被封为胶东王。

刘嫖看中王娡的潜力,决定扶植她取代栗姬。王娡冰雪聪明,当刘嫖找上门要求把女儿嫁给刘彻时,王娡没有迟疑地满口答应。其实,当时刘彻只是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远不到结婚的年龄,刘嫖的女儿陈阿娇也只是未成年的小女孩儿。这只是一个政治上的婚姻,只是两个强势女人联合的标志。

据野史载,刘嫖曾经抱着小阿娇,问刘彻说:“你想不想讨个媳妇呢?”刘彻乖巧地答道:“想啊。”刘嫖指着身旁的其他女子:“这些人你喜欢吗?”刘彻都摇头。最后她指着坐在自己膝上的小阿娇问道:“阿娇好不好?”刘彻笑着说:“好。若讨得阿娇为媳妇,就盖个金屋藏起来。”这就是所谓“金屋藏娇”的来历。刘彻的乖巧令姑妈刘嫖欢喜得不得了,她多次游说汉景帝,终于把这一对小男女的婚事定了下来。刘嫖与王娡结为亲家,使王娡在后宫斗争中获得强有力的支持者,为她取代栗姬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嫖开始执行她的第二步计划,在汉景帝面前极力赞称刘彻。确实,刘彻虽然年纪小,但聪明乖巧,连汉景帝也十分喜欢。不过,废黜太子终究是件大事,汉景帝不能不小心谨慎地考虑。

王娡是个有心机的女人。她知道栗姬在汉景帝心中的地位已一落千丈,为了彻底扳倒栗姬,又想出一个火上浇油的计划。她暗地里怂恿一些大臣向皇帝奏报,请求立栗姬为皇后,有的大臣不明底细,向皇帝上疏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太子的母亲,应该尊为皇后。”

汉景帝看到大臣的上疏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栗姬为了当上皇后,勾结大臣,拉帮结派,他怒气冲冲地说:“这事是你能说的吗?”下令处死该大臣,并废去刘荣的皇太子位,贬为临江王。

至此,栗姬完全失宠,连见皇帝一面也不可能,最后郁郁而终。

皇太子刘荣被废六个月后,汉景帝终于将胶东王刘彻立为皇太子,王娡也被册立为皇后。在这场太子之争中,王娡与刘彻最后成为赢家。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登基称帝,便是著名的汉武帝。

刘彻的性格,与祖父刘恒、父亲刘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刘恒和刘启都相当推崇文治,以黄老之术治国,萧规曹随,比较平淡;刘彻则崇尚武功,富有激情。他的性格更多继承母亲王娡,而非父亲。王娡作为一个帝国叛乱者的后代,作为一个曾经嫁过人、生过子的女人,竟然在入太子宫后,能奇迹般地爬升到皇后的地位,她的聪颖、胸襟、富有激情可见一斑,这些性格又遗传给了儿子刘彻。

少年刘彻文武双全。他爱好儒学,同时又非常尚武,勇猛过人。他喜欢在狩猎场上与猛兽搏斗,他对狩猎的过度热衷,经常遭到大臣的批评。他是一位勇敢、有魄力、坚忍不拔、不拘一格的皇帝,正是他的奋发有为,终把大汉帝国推向前所未有的强大与繁荣,无论在文治还是武功上,均有卓越的建树。

在文治上,汉武帝大力推崇儒学,使得儒学凌驾于诸子百家之上,这便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七国之乱”后,地方诸侯的势力遭到空前打击,为汉武帝时代的高度君主专制、高度独裁打下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百家就是“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史中,学术思想最为发达的时代乃是春秋战国。当时,学术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鼎盛局面,百家意指当时主要的思潮学派,主要有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九家,其中以儒学、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最为著名。兵家偏重于军事思想,而名家偏重于逻辑思想,故而在政治思想上影响深远的,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

百家争鸣思想的产生,主要得益于宽松的政治环境。春秋战国时代,周室没落,诸侯纷起,整个社会权力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诸侯国为了保持强大的竞争力,竞相改革变法,这也成为催生不同政治思潮的温床。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中国两千年的专制时代。专制的政府,必然要统一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故而秦始皇展开一场焚书大行动,“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只有医药、卜筮、种树这类实用性的书册才可以流传民间。这实际上树立了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秦的暴政很快被推翻,被禁绝的各种思想得以死灰复燃,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黄老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汉初七十年时间里,黄老思想成为最重要的政治思潮,这也是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经历了秦的暴虐统治与楚汉战争后,新兴的汉帝国百废待兴。此时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休养生息,老百姓不希望有大规模的政治运动。这时,“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便成为时代的主流。

最初把黄老思想成功应用于政治的,是汉初著名的宰相曹参,所谓“萧规曹随”就是对他无为而治思想的形象说明。史书有一段中肯的评价:“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汉文帝、汉景帝时代,推行“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的无为政治,皇室带头勤俭节约,“文景之治”遂成为古代盛世之典范。

汉武帝即位后,社会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央集权的程度加深了,皇帝的专制权力大大提高;其次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财富增加,国力空前强大。这些政治因素,加上汉武帝自身的勇猛进取,故而“进取有为”逐渐代替“无为而治”的政策。

儒家思想取代黄老思想,成为大势所趋。虽然儒学中包含有“仁政”的思想,但它恪守君臣之道、强调社会等级秩序等因素,又成为专制独裁者的福音。儒家在捍卫皇帝尊严与权威方面,是大有好处的。

建元元年(前140),年轻气盛、一直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下诏征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由皇帝亲自策问古往今来治理国家的方法,总计有一百余人参加应对。这次应对以庄助为第一,被提拔为中大夫,六十岁的儒士公孙弘被任命为博士。从这次对策可以看出,政府在取材上已经有明显的偏向性,凡是学申(申不害)、商(商鞅)、韩(韩非)的法家,以及师法苏(苏秦)、张(张仪)的纵横家,一概不予录取。

曾经盛极一时的法家思想,怎么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呢?秦帝国的快速没落,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其原因,秦帝国只讲强权,只讲严刑峻法,不讲仁义道德,大失民心,最后只能被推翻。秦的垮台,法家也随之凋零,在汉初被视为“乱国政”的思想,故而汉武帝上台后,对法家学派之人,一概不予录用。

汉武帝本人喜爱儒家学说,他提拔窦婴为宰相,田蚡为太尉。窦、田两人均崇尚儒学,推荐儒学大师申培的门生赵绾、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赵绾又向汉武帝推荐恩师申公,汉武帝求才若渴,以厚礼迎接申公,授太中大夫。

不过,汉武帝推行儒学并非一帆风顺,最强有力的反对者就是祖母窦太后。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最喜欢读《老子》,并奉之为经典,她不仅自己读,还要儿子、家人都认真读这本书。老太后极度仇视儒学,她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儒者“文多质少”,只会夸夸其谈,其实没有多少本事。

汉武帝上台后,虽有雄心壮志,但不敢得罪严厉的祖母,事事都得向窦太后禀报。新上任的御史大夫赵绾不知天高地厚,冒冒失失地上疏汉武帝,建议皇帝不要事事向窦太后禀报。窦太后大怒,派人暗中调查赵绾与王臧,收罗一堆不利于赵、王两人的证据。

窦太后突然反击,把收集来的证据出示给汉武帝过目,并训斥他不应该任用儒生。汉武帝不敢得罪窦太后,只得将赵绾、王臧两人下狱,这对师兄弟在监狱中自杀身亡。推崇儒学的宰相窦婴与太尉田蚡因举荐不当被免职,赵绾与王臧的老师申公被解职还乡。

这是汉武帝登基以来所遇到的最大挫折。年轻的汉武帝知道自己还不能与窦太后发生正面冲突,遂小心翼翼地避免明目张胆地任用儒生,以免遭到窦太后干涉。

建元六年(前135)五月,窦太后去世。

仅仅过了一个月,汉武帝再次重用儒家分子,他迫不及待地将田蚡扶为宰相。窦太后之死,意味着黄老政治时代的结束,儒学政治将迎来春天。

第二年(前134),汉武帝再次下诏,举贤良文学,皇帝亲自问策。著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参加对策。董仲舒是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治春秋公羊学而著称,在汉景帝时曾担任过博士。他精进好学,据史书记载:“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在这次对策中,董仲舒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同。这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改变,也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又一次对自由思想的遏制。从此,儒学成为西汉的官方之学。虽然汉武帝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手段,压制其他各家的学术,但儒学作为正统学术思想的地位由此得以奠立。

汉武帝为什么欣赏“独尊儒术”,大力推崇儒学思想呢?在诸子百家中,儒学思想最有利于专制统治,换句话说,最容易被统治者所利用。黄老思想崇尚寡欲,清静无为,主张节省财力民力,真正能实行黄老思想的帝王并不多见;墨家思想则有平民化的倾向,扶弱除强,强调社会正义,更多反映下层民众的政治要求,向来不为帝王们所喜欢;法家思想推崇君权,固然迎合帝王所好,但赤裸裸地标榜权力,容易引火烧身,秦帝国的迅速没落就是一例。与上述三家相比,儒家思想既标榜“仁义”,又强调“尊卑”秩序,这就容易为帝王所接受。

这里必须指出,汉武帝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儒者。他外表爱好儒学,骨子里则是个法家分子。表面上看,汉武帝排斥法学分子,实则不然。武帝时代最正直的大臣汲黯对皇帝有一句大胆的批评:“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一针见血地剖析汉武帝伪儒学的本质。汉武帝的统御术,其实说穿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儒家的招牌,沿袭法家的治术,外儒而内法,因而在武帝一朝,酷吏横行,一手遮天,严刑峻法实为汉朝之登峰造极。

如何看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

当专制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思想专制是大势所趋。专制制度必定要有一个官方意识形态,就算不是“独尊儒术”,也会是像秦朝那样“独尊法术”,或者“独尊道术”“独尊墨术”等,这些先秦伟大的思想都避免不了被改造利用。只要思想被专制,再伟大的思想,也会成为暴政的借口。

汉武帝“独尊儒术”,可有没有“罢黜百家”呢?其实没有。想要“罢黜百家”的是董仲舒,他认为对儒学之外的学说,要“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并没有实行,他没有像秦始皇那样采取严厉手段打击异端思想。

自秦始皇一统中国建立专制政权之后,百家争鸣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光荣已经远去了,秦汉之交时,墨家几乎就已绝迹,名家也不知所终,连儒家的经典都残缺不全,还谈什么百家争鸣呢?在学术衰落的背景下,汉武帝似乎没有必要采取强权手段打击异端思想,他的做法,实际上是独尊儒术,让其他各家自生自灭罢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汉武帝推动了学术发展。在武帝一朝,有几本重量级的著作问世——《史记》《淮南子》《春秋繁露》。《春秋繁露》是儒学大师董仲舒的代表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书,《淮南子》则是混杂多家思想的巨著。因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提法,并不太确切。

“独尊儒术”的提出,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不可避免地引导学术传统转向儒学,使儒学的地位一下子跃居于其他学派之上,成为思想领域的权威。之后两千年,虽然各思想流派之间势力在不同时间段彼此消长,但儒学作为主流,特别是官方意识形态,这一点大体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思想,跳不出前人所界定的框架,在没有强大的异端思想挑战的背景下,也难以维持其活力。

道家思想固然在“独尊儒术”的背景下遭到重创,但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墨家思想在专制的土壤下已经无法生存,而法家思想则在“儒家”的外衣下,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汉武帝时代,真正受到致命打击的,是民间盛行的游侠精神。

有人认为,中国的侠义精神,源于先秦的墨家思想。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暂且不说。韩非子说过:“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儒学一旦与政治同流,成为立法的根据,便完全合法化了;而以锄强扶弱为己任的侠义思想,必然走向强权政府的对立面,成为强权专制政权的眼中钉、肉中刺。

侠士在初汉时还很有社会影响力,随着君王专制的发展,这些以武力行使道义的人,越来越被政府所深恶痛绝。这点我们从《游侠列传》中可以看出端倪。汉景帝时,皇帝派遣使者诛杀以豪侠闻名的济南人瞷氏、陈地人周庸;一代侠客郭解的父亲也是侠士,在汉文帝时被诛杀,而郭解本人则在汉武帝时被诛杀。

汉代武帝时期,政府对侠士的打击,不仅仅是因为侠“以武犯禁”或“杀人”,而是“为任侠行权”,就是侠士公然行使君王法令之外的一套权力。这一点无疑极大地刺激君王“履至尊制六合”的尊严与权力。所以,以尊卑定秩序的儒家思想一兴起,游侠精神便一蹶不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虽然是大势所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加剧了中国思想领域的保守色彩。此后君权愈盛,而民权愈衰矣。直到两千年后,西学东渐,民权、自由的思想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儒学,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同类推荐
  • 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

    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

    《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是一本优美的散文体历史读物,从大量的优美诗词中挖掘出从高堂之上至江湖之远的、形形色色的历史记忆,可谓“话中有词,词中有话”。本书分梦华、百事、闲乐、红颜、婚育五大主题,向读者娓娓道去宋人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它是一本有内涵接地气的枕边书,也是一段有料有趣的历史记录,打开它,你会领略到一片意想不到的风景。
  • 有味道的唐朝

    有味道的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 代鼎

    代鼎

    曹操脸白心不黑,男儿有泪不轻弹!诸葛亮运筹帷幄,机关算尽终是空!关羽忠义两肩扛,一代武圣下神坛!吕布醉卧美人膝,方天画戟落尘埃!庞统鸾回凤舞鸣,涅槃重生谋天下!典韦护主传古今,待吾古之恶来归!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二十四名将,二十四谋士,纷纷登场,英雄无悔,枭雄无泪,天地转,光阴迫,百年太久,只争朝夕!一场旷古烁今的版图之争由此拉开帷幕...新人新书,暂不设QQ讨论群,小祖们可以留言加牛耳微信。低调且又高调,嘎嘎~
  •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蒙古帝国的奠基人。那么,他是如何崛起于蒙古大漠的?又是如何统一蒙古大漠,建立蒙古帝国的?这里,我们就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 匪宋

    匪宋

    我叫宋疆,不是宋江!疆者,界也!非江之流动之物。早就看宋江那小子不爽,到手的江山却要送掉!既然有幸穿越到北宋,大家看我带领小弟们大杀四方!三妻四妾本就是男人的梦想,留下谁好呢?是潘金莲?是白秀英?你说要我留下扈三娘?再说吧,反正老子的格言就是:只有错过,绝无放过!漂亮MM们,哥哥来了!本书书友讨论群:60114066另外,介绍一本朋友完本的书和它的续集,《烽烟三国录》和《烽烟三国录之群雄逐鹿》,喜欢YY三国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热门推荐
  • 寻道我逍遥

    寻道我逍遥

    在这个世界里,逍遥天地间,万物任我变,凌身至高点,宇宙亦须瞻!这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可是...想要做到,却是千难万难!名为逍遥,心亦逍遥的青年,在这个世界中,会有怎样的遭遇呢?名为逍遥,心亦逍遥,但...真的逍遥,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达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洪荒之鲲鹏绝不让位

    洪荒之鲲鹏绝不让位

    洪荒世界,重生鲲鹏老祖。上一世紫霄宫中鲲鹏被迫让座,这一次,我鲲鹏绝不让座!修仙问道,本就是步步争夺机缘,一步让,步步让,因此鲲鹏不但不让,还要去争!争那紫霄宫首席大弟子的位置!鲲鹏纵横,扶摇天地,既然重生洪荒世界,那就要轰轰烈烈,参悟最强的大道,过最逍遥的生活。遵从本我,问鼎大道!大家可以来嗨皮哦:573344604(催更什么的,估计作用不大,哈哈)
  • 萌妻养成路线

    萌妻养成路线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爱与和平,请和我谈恋爱!”“不,我拒绝和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谈恋爱。”“.......”
  • 我的棒球生涯

    我的棒球生涯

    欧阳的棒球人生。从国内起步,经历理工附中和清华大学的锤炼;接着转战日本,踏上了“传说”中的球场;然后去了韩国,其实是为了追女孩;最后会登上美国大联盟吗?
  • 千年劫,今生恋

    千年劫,今生恋

    她怀着仇恨来到千年之后,接受一个神秘任务,已是无心之人,想使他爱上自己,可没想到自己先动了情。他是自己的哥哥啊!好不容易要放下你了,你却告诉我:“宸儿,哥一直都很爱你!”上天,你为什么对我开这么大的一个玩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煞星郡主

    煞星郡主

    一朝被巨石给砸死在崖底,她穿越成为这个人见人怕,鬼见鬼躲的长平郡主。要不要这么悲催!老天爷再怎么惩罚她也不带这样的啊!出生克死亲娘,一岁克死奶娘,两岁克死丫鬟,三岁克死暗卫。你说什么?最后连亲爹都没有放过!喂!怎么人数突然间增加了?再是天煞孤星也不可能一晚上克死那么多人吧!她这是得有多忙!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侠客长成记

    侠客长成记

    北洋军阀时期,燕京大学学生韩湘意外跟本地帮派地龙帮结仇,争斗之下潜入地龙帮大闹一场,因此结识了江湖中人张轩跟杨文远,并结拜为兄弟,成为生死之交。韩湘因为被迫参加比武,因此不得不南下拜师学艺,中途邂逅了神秘美丽的女子苏蔚,道法高深的小道士张宝林。并且因为苏蔚的关系,跟江湖上大贼曹家大战一场,结下仇怨。韩湘在终南山学艺又成,正值革命形式风起云涌,因此加入护国军,历尽艰辛。后革命成功之际,得知北京城内风云突变,不得已回到北京,跟自己结拜兄弟做最后生死决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