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5600000055

第55章 迁都长安

董卓因华雄战死,勃然大怒,想要大征天下之兵,讨伐山东诸侯。尚书郑泰上书劝谏说道:“自古以来为政之道,在于以德服人,而不在于兵力有多么强大。”

董卓不高兴地说道:“照你这么说来,军队是没用的了?”

郑泰说道:“属下不是这个意思。要消灭山东诸侯,不用再征天下之兵,就凭朝廷目前的兵力也足够了。明公您出自西凉,从小就从军和羌胡打仗,对军事非常熟悉精通。”

“反观关东诸将,袁绍是公卿子弟,对带兵打仗那是一窍不通;张邈以忠厚长者自居,平常就在家中枯坐,目不窥堂;孔伷觉得自己是圣人之后,每天只知道高谈阔论,嘘枯吹生。其余诸人,更加不值一提。这些人临阵对敌,岂是明公的对手?”

董卓听着觉得顺耳,心情这才好转过来。郑泰继续说道:“况且他们起兵作乱,尊卑无序,纯属乌合之众。时间稍长,必定各怀私心,根本不能齐心协力,上下一心。还有,山东一带地方承平日久,民不习战,而明公的将士来自关西,那里经常遭遇羌胡入侵,妇女儿童都能挟弓而斗,西凉勇士更是为天下所畏惧。”

“以明公现有之兵讨伐山东诸侯,如同鼓烈风以扫枯叶那样容易,又何必再四处征兵以惊扰天下百姓呢。如果全国征兵,那些不愿服兵役的下民必定铤而走险,相聚为盗,那样对明公的德政是不利的,请明公三思。”

董卓听了郑泰的这番吹捧,很是受用,于是打消了全国征兵的念头。李儒献计说道:“现在华雄刚刚战死,我军虽勇,但士气受挫;而孙坚取胜之后,叛军势头正盛,因此现在不宜和叛军正面作战。主公不如迁都长安暂时避其锋芒,假以时日,等到他们内乱产生,自然土崩瓦解。”

长安距离董卓的老巢西凉更近,更加有利于控制局势,董卓欣然同意。

公卿大臣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加上无缘无故背井离乡,谁都不愿迁都,却又谁都不敢站出来反对,最后推举德高望重的杨彪和黄琬二人出面说话。

董卓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表面上仍要大会公卿进行商议。董卓说道:“昔日高祖定都于长安,传了十一代;光武定都于洛阳,到目前也恰好十一代了。按照‘石苞室谶’上面的说法,应该再次迁都长安,才能应天顺人,从此天下太平。”

百官默然。司徒杨彪说道:“迁都改制,天下大事,不可不慎重。长安遭遇王莽之乱,残破不堪,因此光武帝重新定都于洛阳。经过了这么多年,洛阳繁华富庶,百姓安乐,如果无故捐宗庙弃园陵,恐怕百姓惊动生乱。‘石苞室谶’不过是妖邪之书,岂可相信!天下动荡起来非常容易,但要安定下来却很难,希望明公慎重考虑。”

董卓哪里听得进去,变了脸色说道:“杨司徒想要阻挠国家大计吗?!”

太尉黄琬上前说道:“正因为迁都是国家大事,杨司徒才大胆直陈。明公执政,应该顺应天意民心。”

董卓沉下脸来,厉声说道:“你们这班所谓大儒,不要动不动就拿天意民心来吓唬我。难道你们说的就能代表天意民心?孤身为相国,尚且不敢如此自以为是!”

“近日洛阳街头有童谣唱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如果说‘石苞室谶’代表天意,这首童谣代表的就是民心。迁都回长安,正是顺应天意民心之举。谁再阻挠,必按军法严惩不贷!”

司空荀爽担心董卓杀害杨彪、黄琬两人,连忙上前劝说他们道:“其实相国大人心里也不愿意迁都啊,只因山东叛军短时间难以消灭,迁都不过是从大局出发,采取的临时措施,两位大人何必认真。”

董卓听了这话,板着的脸方才稍稍放松下来。杨彪、黄琬见势不妙,也只好闭上了嘴,迁都大计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众人散后,董卓仍然余怒未息,对李儒说道:“杨彪、黄琬这两个糟老头子,平时装作一声不吭很老实的样子,现在公然跳出来唱对台戏,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胆子?”

李儒说道:“主公看得太准了!这些人平时装老实,不过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见山东叛军杀了华雄,我军气势稍挫,主公又要迁都回避,他们误以为我们不行了,于是开始蠢蠢欲动。像他们这样的人还不少,在此非常时期要加强监视,防止他们形成气候。”

董卓心中一动,牙床一咬,脑海中闪过除掉弘农王和何太后的念头。

既然袁绍等人以弘农王被废为号召,那么就让你们失去目标,从而师出无名,打击你们的士气,同时也警告了朝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异己者。

董卓主意打定,便命李儒立即去执行。

李儒带领武士直闯弘农王府。何太后、弘农王以及唐妃三人,正在房间里满面愁容地窃窃私语,一见李儒气势汹汹破门而入,又见他身后武士手中拿着白练、短刀等物,顿时明白今日凶多吉少。

李儒将三瓶鸩酒放在桌上,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寒气未消,董相国赠送烧酒,为三位御寒!”

弘农王与唐妃闻言,浑身颤栗不止。何太后脸色惨白,泪流满面。回想去年自己几次三番阻挠何进清除宦官,从而使得没有头脑的何进召集董卓进京,才落到如今的地步。

大错已经铸成,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了,还不如死得干脆一点,为自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刻,留下一点体面。

何太后想到这里,脚步踉跄地走上前去,拿过一瓶鸩酒,却双手颤抖拔不出塞子来。

李儒使了一个眼色,一个武士上前,帮她拔出塞子。何太后用怜爱的目光,最后看了一眼踡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儿子,心如刀绞;当年自己鸩杀献帝生母王美人的一幕,又同时浮现在眼前。

何太后突然明白了:人世间的一切,都不过是因果循环,往来报应的结果。她仰天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在众人惊愕不已的目光中,将满满的一瓶鸩酒一饮而尽。

何太后的勇敢吓晕了她的宝贝儿子,却激发了十五岁儿媳的勇气。唐妃将昏厥过去的弘农王扶起,让他靠墙躺着,然后向桌上剩下的两瓶鸩酒,伸出了纤纤玉手。

李儒噜了一下嘴,刚才开瓶的武士又麻利地打开一瓶,递给唐妃。唐妃举瓶欲饮,忽然左手抚摸了一下腹部,顿时泪如雨下。

腹中还不足三月的小小生命,因为担心泄漏消息,她只悄悄告诉了婆婆,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丈夫。

李儒见她迟疑,假惺惺地说道:“你有什么遗言,但说无妨,我可以转告你父母。”

唐妃摇摇头,手指昏厥中的弘农王,哽咽说道:“我想说,王爷已经是一个没用的废人了,求你们放过他;可是我又想,他既然是废人了,还是死了好!”

唐妃说完,也是将鸩酒一饮而尽,然后一头栽倒在已经七窍流血的何太后身上。

李儒命武士拿着最后一瓶鸩酒去灌弘农王,可是他牙关紧咬无法灌下。李儒一挥手,另外两名武士手执白练上前,将弘农王活活缢死。

李儒命武士将三人的尸首拖走掩埋,然后返回相府向董卓复命。

第二天早朝,董卓宣布献帝旨意,罢免黄琬、杨彪的职务,任命光?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董卓声色俱厉地说道:“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当前适逢国家多事之秋,正是检验我们每个臣子的时候。忠臣自然能够与国家共患难,同命运,而那些怀有二心的人,也不可避免地露出了他们的狐狸尾巴!弘农王刘辩,与山东叛贼内外勾结,已经于昨日伏法,大家引以为鉴!”

众位大臣听话知音,担心董卓对黄琬、杨彪下手,都来劝解两人去向董卓低头认错。

两人想到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得已来到相国府,态度诚恳地向董卓谢罪。

董卓明知他们并非出自真心,但是碍于两人的名望,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任命他们为光?大夫。

董卓又想到,剿灭黄巾军的两位当世名将,皇甫嵩和朱俊身在外地,不仅朝野声望很高,而且手中有兵。如果两人有了异心或者受到别人的蛊惑,也是两大隐患,不可不防。

当时朱俊担任河南尹,位高权重,董卓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征召朱俊为副相国兼太仆,将他牢牢地控制在自己身边。

朱俊明知是计,但是以大局为重还是接受了。他只愿担任太仆,以能力不足为由辞谢了副相国之职,实际上是对董卓无声的抗议。

皇甫嵩时任左将军,率领三万精锐部队驻守在扶风郡。董卓故伎重施,以朝廷名义征召他入朝担任城门校尉。

董卓与皇甫嵩前些年共同奉命征讨西凉的韩遂,董卓为前将军,皇甫嵩为左将军,两人闹得很不愉快。现在董卓征召皇甫嵩入朝,谁都能一眼看出董卓没安好心。

皇甫嵩接到调令,进退两难。部下将领忿忿不平地说道:“董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现在征召将军入朝,大则有祸,小则困辱。将军不如趁其迁都之际,率军迎接皇上,然后奉诏讨贼,与袁绍诸人东西夹击,必能成就大功。”

皇甫嵩左思右想,最终没有勇气实施这一计划。最终只身一人来到洛阳,就任城门校尉之职。

董卓立即派出亲信将领牛辅接替了扶风郡的防务。这个牛辅和李儒一样,也是董卓的干女婿。凡是董卓信任之人,他都认作干女婿或者干儿子。

皇甫嵩屈服之后,董卓的心腹大患就只剩下太傅袁隗等人了。袁隗心里非常清楚,由于袁绍、袁术的原因,自己就是董卓放在案板上的一块肉,随时都有可能被拉出去砍了。

为了保住家里大小几十口人的性命,袁隗每天战战兢兢,对董卓百般逢迎,董卓一时也找不到借口。好在他一直都在董卓的掌握之中,还能利用来牵制一下袁绍,因此董卓也不急于下手。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董卓选择了二月十八作为迁都的黄道吉日。这天一早,董卓一声令下,献帝以及文武百官准时从洛阳起程,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向长安。董卓命张济、樊稠二将率五万人马一路护送。

献帝以及宫中等人的饮食起居,则由新任司徒王允全权安排。曹操逃走后,王允成了朝中最受董卓信任的大臣。

洛阳富户大多不愿迁移,不少人想方设法逃避。董卓大怒,命司隶校尉刘嚣,排查吏民中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者,全部逮捕处死,没收财产充入国库。

在这样的名义下,洛阳城中许多富人都蒙受了不白之冤,不但财富被洗劫一空,还丢掉了性命。胆小的一看,吓得再也不敢逃跑了。

其余普通百姓也被迫迁往长安,扶老携幼连绵两百多里,不少人死在半路上,哭声震天。

迁空民众之后,为了不给山东诸侯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董卓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和居民房屋全部焚毁,从洛阳到长安之间,室屋荡尽,鸡犬不留。

他又命吕布率军发掘各个帝王将相、公卿富豪的陵墓,收集墓中珍宝,搞得一路上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董卓自己率领其余军马,屯于洛阳以西的毕圭苑中,调度指挥。三月初,献帝的车驾进入长安,王允安排暂时居住在京兆府中,同时命人收拾修缮宫室,准备将来搬入居住。

王允做事尽心尽力,周到妥帖,受到董卓、献帝和普通吏民三方的一致信赖。至此,迁都基本结束。

同类推荐
  • 纵横驰骋之异世召唤

    纵横驰骋之异世召唤

    乱世出英雄,一个18岁青年本是地球上的中国历史专业研究生,意外穿越到了异世,这里完全相当于中国的古代的东汉末年,没有电器,没有热武器。但是超级召唤系统给了青年安慰。本书属于爽文。
  • 我在三国当龙神

    我在三国当龙神

    三国时代,是华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雄争霸。刘大路表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一条蛇而已,拥有龙神系统的我,苟也能把你们苟死。你们打打杀杀,我来改变世界...
  • 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的关于太原的普及性质的图书。本书追溯太原的历史、发展进程、太原的特殊地缘特点以及特色的文化风貌,并且着眼现在看待太原建国之后的发展转型经历,展望十二五之后太原未来发展的规划。是一本纵观古今、并且涉及太原方方面面的内容的图书。
  • 季孙春秋

    季孙春秋

    春秋之末,吴越兴起,昔日的霸主渐次衰落,噩梦般的内乱正在各国之中悄然酝酿,而战国时代就此拉开序幕。来到此间,出身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意如,到底该何去何从?
  • 红颜三千

    红颜三千

    王彦,转生成了一个富家少爷,凭着一身不俗的武艺,在这大梁乱世,手持三尺青锋,胯下朱蹄扬尘,血染黄沙,且试天下!
热门推荐
  • 大明宁夜使

    大明宁夜使

    未来侦探胡志缉捕过程中穿越大明高科技侦探设备都变成了单机版姻缘巧合下成了宁夜使,不但搭上了修仙的车,还带歪了大明的科技树故事这就开场了
  • 一世任逍遥

    一世任逍遥

    任逍遥者,愿逍遥也。呜呼哀哉被神仙收去做了穿越试验品,进入一个莫名的异世。在这异世想要活得逍遥,则艺多不压身,经过多年苦学,一个全能才女新鲜出炉!何谓逍遥?知行合一,随心所欲!那么本性纯良的她,怎样才算逍遥呢?且看她如何济世救人、驰骋江湖、纵横商界、享誉文坛、马踏疆场!最终取得事业与爱情的双赢,逍遥一世!************第一次写文超没经验,头重脚轻了……文笔不优美了……各位大大海涵……
  • 快穿之拯救黑化小可怜

    快穿之拯救黑化小可怜

    自从颜熙被天道以去三千大小世界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为由,绑定了一个系统后,开始了系统的坑宿主之旅。系统:宿主你看这个人多可怜啊,我们帮帮他吧!颜熙:要帮自己帮系统:宿主看这个人快死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颜熙:麻烦,这不还没死吗系统:宿主我们要做一个有感情的人颜熙:你不是人系统:........宿主老是不按常理出牌怎么办…………
  • 星际之古武机甲

    星际之古武机甲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慕容家除创始人之外,第一个修成此功法的慕容柏,莫名其妙地穿越时空,来到两万年之后的大宇宙时代。身怀古武秘技,慕容柏如何在这个机器时代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以前真的没学过操纵机甲……你刚才不是演示过了么?我就是照着又做了一遍……那些动作很简单,看一遍还记不住么?”以古武入机甲,试看一个古武高手,如何成为一代机甲大师。
  • 侏罗争霸

    侏罗争霸

    侏罗纪,恐龙是这个大陆的霸主,而人类仅仅是恐龙的猎物罢了,经历几十年,人类在大陆一角修建了一道城墙,屠尽墙内区域所有的恐龙,他们暂时有了一个可以生活的栖息地,但是人类的好生活会长远吗?不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 杀出一条末世路

    杀出一条末世路

    面对突如其来的末世危机,含冤入狱的步云誓要杀出一条生路来……
  • 万灵体

    万灵体

    苍莽大地风起万灵拜天成魔逆天成神天不可度我地不可葬我唯我之心屹立苍穹
  • 五代逆天

    五代逆天

    避免两宋之颓废,重现汉唐之盛世,一切尽在《五代逆天》……
  • 饭桶小王爷记

    饭桶小王爷记

    安南王范敬宣第三子范统自幼聪慧,却在八岁被人暗杀,侥幸不死变成痴呆。十六岁失足掉入自家后院荷花池后感染风寒后被从现在穿越来的范统代替。身为现代人的范统又会在古代翻起多少风浪?能否在古代醉卧美人膝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