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38200000101

第101章 称霸之路

前681年,齐桓公召集宋、陈、蔡、邾四国国君,在北杏举行了著名的“北杏会盟”,从此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先河。

然而这次齐桓公召集的可不止这几个国家,而从参盟的诸侯国看,除了作为主题国的宋国算是有头有脸的国家外,其他三国不是国家弱小,就是位置靠近南方,真正的中原诸侯国,例如郑国、卫国、鲁国等国,都没有听从齐国的号令。

这自然使得“北杏会盟”的含金量大大下降,同时也表明齐国在当时还未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为了尽快确立真正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急需要通过国际间的表现来树威,特别是征服那几个地位重要的,同时又没有顺服的中原诸侯。

那么从哪个国家下手呢?

其实这根本都不算问题,因为鲁国离齐国最近,在遵从周礼的国家中地位最高,如果不能将其收服,如何继续向外树威?所以收服鲁国便成了首要任务。

对于鲁国这个老对手,齐国这次并没有像以往一样一味的武力攻伐,而是采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先用军事威胁,即用强大的战力夺得鲁国的土地,使鲁国没有还手之力;之后在柯地与鲁国进行会盟,借此归还抢占的土地,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使得鲁国顺服。

结果虽然出现了“曹沫劫盟”这样的小插曲,但是总体来说实现了齐桓公的目的,那便是拿下了鲁国这个多年的宿敌。

收服鲁国之后,齐桓公又瞄准了郑国和卫国。

郑国当时的国君是郑厉公,他刚刚卧薪尝胆后迎来了复辟,之前用雷霆手腕压制了国内外的反对势力,当前急需要在国际事务中抛头露面,以期获得中原诸侯的认可。

齐国是大国中的大国,此时已显霸主气象,归于齐国麾下,自然对郑国只有好处没坏处。

卫国此时的国君是卫惠公,他是齐僖公的亲外孙,也是齐桓公的外甥。当年卫国国人因为憎恨卫宣公和宣姜,联合起来发动暴乱而赶走了卫惠公,致使他逃往了齐国。卫惠公不甘心就这样被政治清洗掉,于是怂恿齐国当时的国君齐襄公出兵,最终将其送回了卫国,继续做他的君主。

鉴于与齐国的这种关系,卫惠公自然是亲齐的,此时他复辟为君,也更希望借助齐国的权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如此一来,鲁、郑、卫纷纷投入了齐国怀抱。

然而就在齐桓公如火如荼地进行他的收心计划的同时,让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是之前已经归顺的宋国,此时也开始闹事了。

就在“北杏会盟”当年的冬天,也就在柯之盟后没多久,宋国觉得北杏之盟的内容有损宋国利益,于是主动背弃盟约。

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让宋国不满意,历史上没有交代,不过我们现在分析,当时的宋国爵位高,国人又觉得自己血统尊贵,骨子里也有称霸的愿望,所以对于吆五喝六的齐国,他们自然是不买账的。

对于宋国的背盟,齐桓公是既难过又气愤,宋国果真是有“白眼狼”的传统,之前自己费劲巴拉地为宋国安定而奔波,结果换来的却是宋国的背叛。

鉴于这种情况,齐桓公认为此风不可涨,于是决定教训一下宋国。

前680年春,齐国联合陈国、曹国共同伐宋,同时为了使这次行动更具名义,齐桓公派人到了洛邑讨要了王命,这样一来便名正言顺了。

之前郑庄公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时,都是借助王室卿士的身份,讨得王命来号召诸侯国跟随,这一招并不新鲜,但却非常实用,所以齐桓公这次也用上了。

然而王命也不是谁都可以请到的,国家没有实力,与王室没有亲密关系,王室怎会让你顶着自己的头衔来满足个人的需求?

但是齐国不是普通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周王室都不会驳这个面子。

齐国是大国中的大国,其祖上姜太公又是大周建国绝对第一位的功臣,周武王都要尊太公为尚父,同时还有征讨四方的诏命,地位不可谓不尊贵;另外,周王室自身衰微得厉害,随着郑国的衰落和不服管束,王室需要另外依靠一个大国来帮它维持统治,而齐国这个一直以“尊王”为目标的超级大国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出于这样的考虑,周王室不仅给了齐国王命,而且还派大夫单伯率领部分王师一同参加了这次战斗。

结果可想而知,宋国不得已低下了高傲的头,在认清了自身的实力之后,彻底归附了齐国。

齐桓公自然高兴,毕竟宋国地位在那摆着,而且追随它的附庸小国还有不少,收服了宋国,自然连带这些小国一并收服了,这个实际效果确实很可观。

为了避免出现上次那样的状况,齐桓公乘热打铁召集宋国国君宋桓公、郑国国君郑厉公以及卫国国君卫惠公在卫国的鄄地(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北)再次结盟。

宋桓公是宋国动乱之后拥立的国君,自然是受到齐桓公支持的,虽然有之前的小不愉快,但是结果是好的,他也最终归顺了齐国,所以齐桓公在盟会中很看重他,排位次的时候将其排在自己之后,以彰显宋国的特殊地位,可以说是给足了宋桓公面子。

由此可见,此次会盟要比之前北杏会盟分量更重,与盟之国都是当时中原响当当的诸侯国,几国的外交态度可谓中原众多诸侯国的晴雨表,几国联合,自然对其他国家的归附意义重大。

这次盟会过程中,还有一个尊贵的来宾不请自来,这让齐桓公既受宠若惊又诚惶诚恐。

这位贵客正是之前参加讨伐宋国的周王室的大夫单伯,很显然,这是周天子让他代表自己出席的。

既然多次说到了盟会,那么在此普及一下古时盟会的相关知识。

春秋时期的盟会分为三种:遇、会、盟。

所谓“遇”就是不在规定的日期临时性的国家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见。《彀梁传·隐公八年》中记载:“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不期而遇”,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也就是意外碰见。

“遇”常用于在正式会盟前,心意投合的两方或多方诸侯间的相会,一般为了统一思想,不会形成文件性质的资料。

“会”则是在规定的日期进行的国家领导人的正式会见,一般来说只是两国,会见之后出台一份文件性质的会议记录,以作为会议备忘录。

“盟”则要隆重得多,一般来说“盟”至少要三国以上国家领导参加,而且要有一个主盟者,也就是盟主。“盟”的仪式感很强,有着复杂的流程,大体要经过祭告天地、领导人磋商、形成决议、歃血为盟这四个步骤,而歃血为盟这个步骤最为关键,目的就是让各方承认所形成的盟约,以向神灵发誓的形式来约束各方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在之后会专门讲到。

《彀梁传·隐公八年》中记载:“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诸侯之参盟于是始,故谨而日之也。”

这里记载的是前715年,齐僖公为了缓和郑国与宋国、卫国的矛盾,而召集宋国和卫国在瓦屋进行盟会。《彀梁传》为此专门解释,以往如果不是有鲁国参与的盟会,一般不会记载盟会日期,之所以这次例外,是因为这次盟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两个以上诸侯国进行的盟会,为了显示重视而记载了时间。

我们之前讲过,这次盟会虽然也没有周天子的参与,但是因为没有主盟者,所以并不能算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而直到“北杏会盟”时才由齐桓公开了这个先河。

那么单伯的这次“不请自来”又传达了几层意思呢?

首先是周王室对于齐桓公想做大表现出来的担忧。王室是想扶立齐国成为霸主,从而可以统领诸侯来尊王,但同时也怕齐国势力过大,从而凌驾于天子之上。派个大夫前来参与盟会,实际上是来给齐桓公提个醒,这个天下还是大周的,你搞盟会以后要注意请示汇报,不能越过我这个上级。

齐桓公和管仲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之后所组织的盟会,齐国必然去向周王室报备,并请求王室派代表主持或参与,以显示齐国“尊王”之心。

当然周王室需要的就是这份虚荣心,齐国给足了,自然也不会再找麻烦,见好就收。所以我们发现春秋之后的盟会,除非非常重大的册封霸主的盟会,周王室都不会再派代表参加,同时即便是参加,为了以示与诸侯的区别,王室代表往往只“与会”,而不“与盟”,借此保留王室的最后尊严。

第二点便体现的是周王室对于齐国的重视和认可。齐国作为大国强国,是周王室的依仗,派代表参加自然是为齐桓公捧场,意思就是王室承认齐国的地位。

因为如郑、卫、宋这样的中原较大诸侯国都参加了这次盟会,所以鄄之盟让齐桓公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中原大国的荣耀,在这之后,他依然没有过足瘾,于是第二年(前679年),他再次在鄄地召集宋、郑、卫进行盟会,不过总不能无理由地瞎折腾,于是这次又额外邀请了陈国,美其名曰欢迎新加入的盟国。

当然这次王室没有再派人参加,原因是齐国一早就跟王室进行了报备,王室很满足,齐国很顺心。

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前679年的第二次鄄之盟,才是齐桓公开始霸主生涯的起点,此次参加的盟国无论从地位还是数量都是历史之最,有此观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左传》的作者也有此观点的明确表达:“(鲁庄公)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这里的复会,便是指的第二次鄄之盟。

到此为止,齐桓公的争霸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他把中原主要诸侯国基本都拢在了自己的周围,使原来搞小圈子小集团的中原,走向了他所倡导的以齐国为中心的尊王大团结时代,这自然就是齐桓公和管仲所倡导的“大一统”模式。

但是往往家业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国与国也是一样,虽然看起来都在一个圈子里,但是毕竟还是有看不对眼的,郑国和宋国就是个例子。

我们之前讲过,郑国因为地势的限制,它想要发展只能经营东方,而它的东边就是高傲的宋国。

郑庄公在位时,就曾经联合齐国、鲁国一起攻打过宋国,后来两家便成了世仇。再之后宋国帮助郑厉公回国夺位,成功之后郑厉公反悔而不兑现对宋国好处的承诺,从而使得两国积怨更深。

在齐国用会盟的方式调和之下,两国还算是给足了面子,没有将这种矛盾表现出来,但是这并不表示两国没有矛盾,而这种矛盾在这种压制之下只会越来越严重。

终于,压制到一定程度之后,矛盾还是爆发了。

前679年,紧邻宋国的小邾国不知因为什么得罪了宋国,导致当年秋天,宋国向盟主齐国请求出兵讨伐,齐桓公不能不答应自己小弟的请求,于是动用齐、宋、邾三国军力联合攻打小邾国。

这里提到了两个国家,邾国和小邾国,为了更好的区分,有必要将其中的瓜葛讲清楚。

邾国,又称邾娄国,因“邾娄”联音为“邹”,所以又叫邹国,位置也就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境内。

相传颛顼的后裔陆终娶了鬼方国君的妹妹女嬇(kuì),后来一下生了六胞胎,而这六人个个都是人才,我们之前以及介绍过老大昆吾、老三彭祖、老四会人,这里要说的就是老五曹晏。

曹晏是陆终第五子,又称曹安,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曹官”,后以官为姓,是为“曹”姓始祖。

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曹晏后人曹挟于邾地,从而建立了邾国,也因此曹挟也被称为“邾挟”,他就是邾国的开国始祖,也是日后“朱”姓的主要得姓始祖。

虽然立了国,但是邾国到春秋早期的时候都没有受天子册封,因此没有爵位。

到邾国第七位君主时,当时的君主是邾武公(因为没有爵位,所以这个称谓是邾国后世给他改称的,当时称邾娄颜、邾子夷父、夷父颜),因有功与周朝,所以周宣王又封其子友父于郳(ní,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史称郳国。

此时正是周宣王时期,我们之前讲过,周宣王因为干涉鲁国立太子一事而使得鲁国发生动乱,而邾武公因为掺和鲁国动乱一事而被周宣王所惩罚,国家被攻破,邾武公死于战火。

此后,周宣王废除了邾武公儿子夏父的继位权,而另立了邾武公的弟弟叔术为君。

前782年周宣王崩,此时叔术成为邾国国君已经十五年,因为没有了周宣王的掣肘,他便将君位还给了夏父,自己则出居到了滥地(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而滥地面积较大,相当于当时邾国五分之一的疆土,后来时间长了滥地就成了一个国家。

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郳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史称“三邾”。

邾国一直以来都没有爵位,直到齐桓公争霸时期,邾国坚定地力挺齐国,这使得齐桓公很欣慰,于是向周天子奏请,邾国才得以册封子爵国,开始位列于诸侯。

而郳国命也挺好,在前653年也被周天子册封为子爵。此时郳国因与邾国爵位相同,又是同宗,为表示自己的国家由同宗邾国分立而建,遂将国名改为小邾国。

而滥国就没有这么好命了,直至灭亡都没有封爵,实际上就以邾国的一个边邑形式存在。

虽说都为同宗,但是邾国和小邾国关系并非像当年大彭国和豕韦国那般莫逆,反而因为利益需要而经常有摩擦。所以这次齐桓公要教训小邾国,邾国自然紧跟步伐。

齐国大军浩浩荡荡攻伐小邾国,此时宋国国内空虚,这让郑厉公看到了机会,于是他心一痒,出兵偷袭了宋国。

这是明目张胆破坏之前订立的和平盟约,齐桓公为此非常生气,于是转过年来(前678年),他亲自率军会同宋军、卫军联合攻郑。

面对汹汹而来的三国联军,郑厉公自知不是对手,不得已向齐桓公请和。

郑国毕竟也是春秋前期争霸国家,实力还是摆在那儿的,真要不依不饶惩罚于它,逼得兔子咬人,最后对称霸不利,鉴于这种情况,齐桓公决定放郑国一马。

为了避免以后这种情况再出现,齐桓公决定再进行一场隆重的盟会,以此宣扬共同和平发展的愿望,同时促成郑宋和解。

于是前678年十二月,齐、鲁、宋、郑、卫、陈、滑、滕等国的国君,在齐桓公的要求下齐聚宋国的幽地(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从而进行了“幽之盟”。

幽之盟参与国达到了历史之最,由此说明齐桓公很好的把中原诸侯国拢到了一起,其称霸的进程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就这样,在管仲这个舵手的掌控下,在齐桓公这个船长的指挥下,齐国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稳步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得齐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位列诸侯之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但是真正的霸主并非是用拳头打服别人,也非用经济国力碾压别人,而是能真正聚拢别人,使别人能真心实意跟从自己,实现共同的目标愿望。而在这点上,齐桓公和管仲总觉得缺点什么。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时期,一个新的历史变故发生了,这个变故的适时出现,促使着齐国走向了真正称霸之路,齐桓公真心帮助盟国的高大形象从此树立。

这个变故就是北狄入侵,因此就有了齐桓公“抗击北狄”,或者叫做“存邢救卫”。

同类推荐
  • 热血德意志

    热血德意志

    一个医学奇迹造就了新生命体的诞生,张天一,作为上帝的宠儿,穿越到了19世纪大征时代的欧洲,见证了普鲁士的崛起、德意志的统一、帝国的称霸……风流才子,千古美人,一段佳话。国之精英,手握权柄,纵横天下。普俄英法,列国并起,战场杀伐。一代天骄,顺天称帝,一统天下。
  • 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

    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

    赵信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小说中,成了书中的昏君大反派。这昏君竟然沉迷酒色,留恋后宫从未上朝,以至于奸佞权臣一手遮天!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各地揭竿而起,烽火连天。奸佞跪舔,将军倒戈,昏君最终会被自己的宠妃虐杀!“朕不要当反派,朕要反转剧情,朕要逆天改命!”熟知剧情走向的赵信,将小说作者大骂千遍,誓要逆天改命。开局直接杀妃证道!灭宦官,斗奸佞,夺皇权,镇天下!主角?朕要诛他九族!
  • 明末忠臣

    明末忠臣

    以明末为主题,讲述世代镇守云南沐王府的沐家的故事,主角以沐家世镇云南280为基础,扛起明朝这杆大旗。
  • 子桓的三国

    子桓的三国

    建安六年初,一道来自后世灵魂一头扎进了这汉末乱世,成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魏文帝曹丕。(本书又名《桓魏》)
  • 盛世的黄昏:乾隆(1736—1757)

    盛世的黄昏:乾隆(1736—1757)

    这一本别具一格的乾隆史,轻松、幽默且发人深省。作者挖掘《清高宗实录》《清史稿》清宫档案等史料,正文部分选取乾隆登基以来至1758年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还原,包括防堵非议皇室言论、打击朋党、炮制文字狱、捉拿传教士、废科举、海禁锁国、整顿吏治等。附录部分则结合时下热点,选取乾隆朝的14个事例,例如北京房价、冤案平反、女性平权、难民处理、考试舞弊、出轨离婚等,畅谈乾隆朝的社会百态。通过这些生动的事例,作者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亲身感受乾隆帝在政治、军事、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雷霆手段,立体感知乾隆的帝王生涯轮廓及他治下的官场与民间百态。
热门推荐
  • 静待南风起

    静待南风起

    我想,每个人的人生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他(她)陪你一点一点长大,陪你走过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或许不是每个时间段都待在一起,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有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想起……顾南风对于李星觅而言便是这样的存在。故事开始在一座小城里,初遇顾南风时,李星觅不过是茫茫人海中最为平凡的一个,而当时的顾南风却已经是校园风云人物。那一年李星觅16岁,刚刚步入高中而那一年的顾南风已经17岁,以他出色的样貌和才华成为当时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李星觅觉得她永远不可能和这么优秀的人扯上任何关系,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故事便由此开始,从此以后便是无休止的牵扯与纠缠。
  • 第一瞳女

    第一瞳女

    她,从黑暗中来,却被宠在手心里,活得灿烂、张扬。他,从光明中来,却被无视、嫌弃,过得暗淡、艰辛。当两人相遇,她守护着世界,而他只守护着她。
  •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性格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性格

    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塑造的,因此,只要选对正确的培养方法,就能够让青少年拥有健康良好的性格:本书运用了大量古今中外教子的案例,为青少年读者指出了培养好性格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 狐狸精养成记

    狐狸精养成记

    花心不是指某个人,歆艾一直指的根本就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品性,不是你是不是花不花心,而是你敢不敢花心。想到就做,从前歆艾不敢,现在......
  • 青梅竹马别跑小青梅

    青梅竹马别跑小青梅

    “哥哥,为什么电视上的叔叔阿姨要亲亲啊?”当一个4岁小毛孩说到,一个霸气侧漏的男孩说“因为我们是娃娃亲。”“老公,为什么我们要亲亲啊?”当一个20岁的美女说到,一个腹黑傲娇的帅哥说“因为我们是夫妻”……
  • 华阳故梦

    华阳故梦

    某楉:什么?国玺被盗?某瑨:是的,你没有听错,国玺被盗了某楉:那还不快找回来!你这皇帝怎么当的?还有功夫在这儿喝茶?某瑨:不过一个国玺罢了,有什么好担心的某楉:……行,既然如此,那您请快走……从前,他们因华阳国事分道扬镳;现在,所有错乱的一切,又因华阳国事复归原位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何时才能落下帷幕
  • 魔王的成长笔记

    魔王的成长笔记

    命运裹挟着滚滚大势向你压迫而来的时候,我们该当如何抉择?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这是一个渴望平凡却被生活戏弄嘲笑不得不反抗的魔王成长笔记。
  • 魔君驾到:妖孽王爷极品妃

    魔君驾到:妖孽王爷极品妃

    (全文已完,放心收藏)她,本是二十一世纪师父门下最宝贝的徒弟,天生一身灵力,世所罕见。一朝穿越,居然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废柴?被欺负、被抛弃?天下笑谈!从来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何时轮到别人欺负她。她会让世人看到,什么是废柴的崛起,天才的陨落。本是无心无情的她,无意中惹上一个邪肆妖孽,自此,甩也甩不掉,逃也逃不掉。他邪魅一笑,“宠一生,爱一世,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想要也得要!”当妖孽遇上腹黑,冷酷对上无情,是谁应了谁的劫,而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 一个路人熄灭一盏灯

    一个路人熄灭一盏灯

    我怕你生命中留了太多人而我不过是一盏灯掩盖了上一人,照亮了下一任。一盏灯,幸福而愚蠢。你怕我生命中错过了太多人而你不是一个路人开的灯不只我一盏赶得路不只我们这一站一个路人熄灭了一盏灯很多时候一件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会成为你某一个生活阶段的全部你的喜怒哀乐,都将由此而来。
  • 狮子座的暗恋

    狮子座的暗恋

    童媛豪门出生、顶级财运、完美相貌,日子一直顺风顺水,只是情路上坎坷多年十五岁那年,她对一个男生一见钟情。这一喜欢,便是五年,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原来他早已有未婚妻,她不甘心,找来弋晞假扮男友,弋晞缓缓抬头注视着她,沉默两秒。“我喜欢了你很多年。”“......”大哥你用这么冷静的声音告白谁信啊?等等,她们才认识一年啊!哪里来的很多年?PS:前期男追女,后期追夫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