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100000014

第14章 古代音律知识(1)

【五声】又名“五音”,古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阶。近似现代乐谱中的1、2、3、5、6。后又加上二变: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乐谱中“7”,变徵近似现代乐谱中的“4”。这样,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就叫“七音”或“七声”,从而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另,古人常把五声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

因此,在古书上常会见到写某季节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季节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如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就是把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合的。这种配合反映了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其实并无科学道理。

【六律】乃古代律制。古称六律,实为十二律,即古乐的十二调。律,本指定音的竹管,即用十二个长短不一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又叫“十二律”。各律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由低到高依次为:①黄钟(C)②大吕(#C)③太簇(D)④夹钟(D)⑤姑洗(xiǎn,E)⑥中吕(F)⑦蕤(ruí)宾(#F)⑧林钟(G)⑨夷则(#G)⑩南吕(A)(11)无射(yì,#A)(12)应钟(B)。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称“六律”;偶数为阴律,称“六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不过,古书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指阴阳各六的十二律。另,上古时代,又把律与历附会,即把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把十二律和十二个月配合。查《礼记·月令》记:“孟春之丹,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孟夏之月,律中中吕;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孟冬之月,律中应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季冬之月,律中大吕。”“律中”就是“律应”。如《秋声赋》:“夷则为七月之律……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由此,后世也常用十二律名称代表时令月份,如曹丕《与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其中“蕤宾”即代指仲夏五月。

【律管】古人用管、钟、弦定音,故有管律、钟律、弦律之说。律管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后世又用铜管),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来确定乐音的高低。律管的长度是固定的,长管发低音,短管发高音。蔡邕(yōng)《月令章句》记:“黄钟之管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唯大小无增减。”以黄钟为准,黄钟管三分减一,为六寸,是林钟管长;林钟管长三分增一,为八寸,是太簇管长;太簇管长三分减一,是五又三分之一寸,是南吕管长;南吕管长三分增一,是七又九分之一寸,是姑洗管长。以下顺序为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中吕。除由应钟到蕤宾,由蕤宾到大吕都是三分增一外,其余皆为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增一。这叫十二律相生的三分损益法。十二个律管长度有一定比例,十二个标准音也就有了一定的比例。

【乐调】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第一级音。若以“徵”为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5)、羽(6)、宫(1)、商(2)、角(3)。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即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式,意即以商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其余以此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同样,七声音阶就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如《史记·刺客列传》载:“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此处所写的是变徵调式和羽调式。说明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再是,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没有绝对高度,只有相对高度。它们的音高要用律来确定。如把黄钟定为宫音,叫“黄钟宫”;把大吕定为宫音,叫“大吕宫”,其他以此类推。黄钟宫音就比大吕宫音低。宫音确定,其他各音用哪个律就确定了。理论上十二律都可以用来确定宫的音高,这样就可能有十二种不同音高的宫调式。商、角、徴、羽各调式仿此,即各有十二种不同的调式。五声音阶的五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各得十二“调”,共六十“调”。同样,七声音阶的七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可得八十四“调”。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组合,实际并不全用。古人把以宫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音的调式统称为“调”。隋唐燕乐只有二十八宫调,南宋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二调,元代北曲只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南曲只用五宫八调。常用的是五宫四调,通称为“九宫”。

【工尺谱】乃传统的记谱法之一。约产生于隋唐,由一种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成。常见的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高八度各音加“亻”旁作标记,如“仩、伬、仜”等;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别改为合、四、一外,其余均在末画带撇表示。节奏则用板眼记号“、”、“×”、“·”、“。”、“△”等表示。

【八音】乃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钟等属金类,磬(qìng)等属石类,埙(xūn)等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zhù)、敔(y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管、箫等属竹类。

【钟】古代乐器,属八音中金类。青铜制,悬挂在架上,用槌击则鸣。西周中期开始有用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钟组成的编钟。也有单一的,叫“特钟”。有的口缘平,有悬纽,又叫“镈(bó)”,盛行于东周时代,是从钟发展来的形式。如《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又:“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再如《日喻》:“他日闻钟,以为日也。”三如《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yuè)之音。”

【歌钟】古乐器名,即“编钟”。因古代唱歌要先奏钟,故叫“歌钟”。悬钟十六个为一肆,三十二个则为二肆。如《石钟山记》:“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无射(yì)】本指古十二音律之一,又指周景王所铸的钟名。据《国语》载: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铸成“无射”钟。因钟音合于无射之律,故名“无射”钟。如《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钲(zhēng)】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钲声”又叫“金声”,是古代军队中退兵的信号。如《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镗(tāng)】即“小镗锣”,乃古乐器名。如《石钟山记》:“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镗鞳”声,泛指钟鼓声。

【钹(bó)】是一种打击乐器,铜质圆形,中心凸起,两片拍打发声。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铙(náo)】古代一种打击乐器。青铜制,体小而短阔,有中空的短柄,插入木柄可执,以槌击之则鸣。三个或五个一组,大小相次。又:一种铜质打击乐器,形状与钹相同,比钹大。

【磬(qìng)】古代石制乐器,属八音中之石类。用美石或玉雕成,悬挂在架子上,以物击之则鸣。商代已有单一的特磬,周代常有以十几个大小不等的磬依次组成编磬。如《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又如《西门豹治邺》:“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磬折”是说弯着腰像磬的形状。另外,佛寺中状如云板的鸣器也叫“磬”,用来敲击召集众僧。又,佛寺中钵形的铜乐器也称“磬”。

【缻(fǒu)】同“缶”,瓦质的打击乐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此处“缻”乃盛酒的瓦器,小口大腹,秦人歌唱时,常击缻为节拍。

【埙(xūn)篪(chí)】埙与篪皆古乐器名。埙,吹奏乐器,属八音中之土类,陶制,故又名“陶埙”,也有用石、骨或象牙制成的。殷以前有球形和椭圆形的数种,音孔一至三、五个不等。篪,管乐器,属八音中之竹类。用竹制成,单管横吹,专用于雅乐。此两种乐器合奏时,声音和谐,故有“如埙如篪”之说,后来,则用“埙篪”和“伯埙仲篪”赞美兄弟和睦。

【鼓】打击乐器,古属八音中之革类。远古时以陶为框,后世以木为框,蒙以兽皮或蟒皮。也有用铜制成的。形状大小不同,有一面蒙皮的,如板鼓、八角鼓、定音鼓;有两面蒙皮的,如堂鼓、书鼓、长鼓等。“鼓”在古代用在军事上,击鼓是进军的号令。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国殇》:“霾(通“埋”)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

【枹(fú)】鼓槌。《石钟山记》:“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左传·成公二年》:“右援枹而鼓。”又,《国殇》中“援玉枹”的“玉枹”,意思是枹好如玉,有人也解释为“嵌饰珠玉的鼓槌”,但并非说是玉做的枹。

同类推荐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思想品德修养》旨在帮助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辨识良莠,正确取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本书从热爱祖国、弘扬传统美德、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境界、争做合格公民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途径和方法。
热门推荐
  • 神秘侧地球

    神秘侧地球

    科技侧、神秘侧是文明树上最大的两杈分枝,无论是搭载着恐怖武器的宇宙战舰群,还是弹指间星辰破灭的强大生物,在文明发展之初都有自己的磨难和抉择,其中任意一段故事都可以写成史诗的赞歌……环境的变化、神秘的复苏、未知的入侵让人类必须做出改变。时代的巨浪冲击着人们,对于平凡人来说,每一粒水珠都是不可承之重。但总有一些人,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
  • 杀灭日月

    杀灭日月

    浩瀚宇宙,沧海如尘。繁华世界,迷离众生。神秘大陆,无所不在。逆天舞剑,杀灭日月。这是一个修炼杀气的世界,一个叛逆少年,从地球穿越而来,从此踏上惊心动魄的斗杀征程……
  • 双面邪神

    双面邪神

    一个绝世天才,修炼狂人,被打落凡尘。灵魂一分为二,进入两个不同的位面转世轮回。当两个残缺的灵魂重生为两个无法修炼的普通人。命运将会给他们怎样的安排?当一个流氓与一个君子合二为一,他将拥有怎样的人生?当两个独立的人格融合到一起,他还是前世的他吗?一面谦谦君子,一面流氓无赖。美女喜欢哪一面,他就能展现哪一面。且看,邪神的双面人生……
  • 重生之一世凡人

    重生之一世凡人

    穿越而来的杨帆却发现自己缺失了五年的记忆,刚重生过来就差点死去,幸好,老天给了一个媳妇儿和女儿做补偿,看带着空间和系统的杨帆怎么做一个嚣张、笑傲世界的农民。超级外挂,不喜勿喷。。。。。。。。。。。。。。。。。。。
  • 都市仙尘

    都市仙尘

    一个优秀的私家侦探,在无意中吞下了一颗未煮熟的肉丸子之后,踏入了修真之路^_^
  • 你们都是棋子啊

    你们都是棋子啊

    你是狂刀战士,近战无敌?你是雷电术师,远程无双?你是多宝奶爸,辅助全能?你是操控大拿,掌控全局?骚瑞,在我弈天小圣手面前,你们都是棋子啊!
  • EXO甜蜜蜜

    EXO甜蜜蜜

    这是一部以鹿哥和韬为主的同人小说,BG非同人CP,随便写写,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各位家人们随便看看就好。
  • 苏瑶是只鬼

    苏瑶是只鬼

    苏瑶是只鬼……然后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只大灰狼……文案:苏瑶:“狗咬你一口,你还能咬狗一口吗?”黎恪:“孤可以把狗杀了,泄愤!”苏瑶:“……”救名嘤嘤~~~~
  • 小地主升职记

    小地主升职记

    【阅读方法及心态,请参考极品家丁】新媒体编辑江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睡成了异世小地主。看着光秃秃的手掌,WTF?说好的古朴的戒指和白胡子老爷爷呢?江安心头暗骂时空管理局吃方便面全是调料包,没有面,随后认清了自己这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爆的现实。呸,狗也没有。那又如何,谁说小地主不能中状元,斗门阀,杀外贼?且看异世小地主江安如何爆笑升职,走向人生巅峰。
  • 爱恨为欢

    爱恨为欢

    一个略带忧伤的故事,纠缠于抑郁症困扰下的真爱,如蝶醉飞花丛之中…….香港的夏如清为了寻找妹妹的死因来到北京,邂逅医生苏映霜,发生了难以割舍的婚外情,却不料得知苏映霜是害死妹妹的女人,于是,一连串惊愕的报复....,终有一天,真相大白,最恨的人却是自己应该最爱的人,但已物是人非,未来究竟如何.....出轨,家暴,婆媳战争,志趣不同,这样的婚姻缘何维持?全方位解密婚姻,当今抑郁症困扰下家庭深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