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100000025

第25章 古代什物知识

【席】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古人席地而坐。席的长短不一,长者可坐数人,短者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义词,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区别是:筵比席长一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席”成为一词,是用来专指酒席。

【衽(rèn)】床席。即“寝卧之席也”。如《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又,衽,还指衣襟。如《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微,没有;被,披;左衽,衣襟向左掩,是周代少数民族的装束。意即没有管仲,我们早就被外族统治了。

【榻(tà)】是一种供坐卧的家具。四足,比较低矮。小的,供一人坐;较大的,可坐也可卧。有的榻上两面(后面、左面或右面)有矮屏风。榻前放案,可以放吃的东西。后来,榻上三面设屏风。如《孔雀东南飞》:“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琉璃榻”即镶嵌琉璃的榻。榻,又特指备客留宿的床。如,扫榻以待。又,王勃《滕王阁序》:“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穉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穉(zhì)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后来用“陈蕃下榻”作为尊礼贤者的托辞。

【几】指矮或小的桌子。古人席地而坐或坐在矮床上,用以饮食、读书、写字、休息或搁置物件等。几,比较小,几面狭长,下面两端装足。还有一种几,坐累了可以倚伏在上面,叫“凭几”。“凭”字就是人(任)伏在几上的样子。

【案】狭长的桌子。有食案和书案。食案有长方形和圆形的,可以放在地上。食案形体不大,足很矮,实际乃古人用以进食的托盘。如《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这里的案,即指有脚的托盘。此外是书案,长方形,两端有宽足向内曲成弧形,不很高。到南北朝时,案足逐渐增高,由矮曲状逐渐变直。如《赤壁之战》:“因拔刀斫(zhuó)前奏案。”《失街亭》:“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这里的“文几”,即是文书案。

【镫(dēng)】是古代盛放熟食的器具。因其形状类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起名为“镫”。镫,又同“灯”,古代照明的器具。古时的镫,用青铜制成,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也有盘下有三足,旁有三足的。盘内是用来盛油的。镫的样式很多,有树枝形的,每枝上有一镫盘;有人形的,如长信宫灯;也有动物形的,如朱雀灯、羊灯等。古人点灯用膏(兽类脂肪)。如《楚辞·招魂》:“兰膏照烛,华镫错些。”后来才改用植物油。

【耒耜(lěisì)】上古时翻土工具。《周易·系辞下》:“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说文》:“耒,手耕曲木也。”耒,起始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利用天然曲木制成的木棒,后来才知道“揉木为耒”,并在靠近尖端处绑一短横木,操作时脚踏横木,将尖端刺入土中,掘翻土壤。起初是单齿木耒,后来加以改进,变单齿为双齿。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现有双齿耒的遗迹。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将耒齿改进为板状刃,成为耜。最初的耜,是用石、骨或蚌质制成,有长方形、桃形或舌形等不同形状。耜柄仍用木制,类似现在的锨。随着冶炼业出现,耒耜即改用青铜或铁来铸造,翻地的效率便进一步提高。后世常用“耒耜”来作为各种耕地农具的总称。

【鼎(dǐng)】古代用来煮肉盛肉的炊具。多用青铜制成。盛行于殷周时期。鼎,一般是圆形,三足两耳。如《赤壁之战》:“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这是用鼎足来比喻三方并峙的局面。鼎,也有长方形四足的,叫方鼎。鼎口两耳,可以穿铉(xuàn,抬鼎用的杠子)。鼎下可以烧火,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贵族每餐要有好几样肉食,分几个鼎来煮,叫“列鼎而食”。按贵族等级,列鼎有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之分。贵族进食还要鸣钟奏乐,所以形容富贵生活又叫“钟鸣鼎食”。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贵族生活的奢侈。

【镬(huò)】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无足,像锅。《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luán)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又“汤镬”,乃一种酷刑,镬内煮水,把人投入沸汤中煮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鬲(1ì)】古代炊具。上古煮饭用鬲。鬲,形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可举火炊煮。商、周时,除陶制外,兼用青铜制。

【甗(yǎn)】古代炊具。是陶制和青铜制,盛行于商、周时期。当时煮饭用鬲,蒸饭用甗。甗,分上下两层。下层似鬲,内盛水,烧火煮沸,使蒸气上升;上层似甑(zèng,底部有孔的蒸器),内放米谷之类。上下两层之间,有个带有许多小孔的横隔,叫箅(bì)子,既便于蒸气上升,又免得米谷漏下。也有上下两部分可以分开的。

【釜甑(zèng)】是配合起来使用的炊具。它盛行汉代,有铁铸的,也有铜或陶制的。釜似锅,敛口、圆底,或有两耳,可置于灶口用来煮饭。甑似盆,底部有许多透气细孔,可置于釜上,用于蒸煮,如现代蒸笼。釜甑之间也有另外加箅子的。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刀俎(zǔ)】指刀和砧(zhēn)板,本为宰割用具。俎是一块长方形小木板,两端有短足支撑。古人食肉时,先用匕从鼎内将熟肉取出,然后放到俎上切割着吃。所以古文中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后人也常以刀俎比喻宰割者。如《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俎豆】俎与豆皆为古时祭祀用的器具。俎是祭祀时盛牛羊的礼器,有青铜制的,也有木质漆器。豆,盛行于商、周时,形似高脚盘,有的有盖,本是盛黍稷的,后来用以盛肉酱或肉羹。上古木豆叫豆,竹豆叫笾(biān),瓦豆叫登。如《中山狼传》:“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其“俎豆于贵家”即成为贵家俎豆里的食品。

【簋(guǐ)】古时用以盛食物的食器。盛行于商、周时代。古人盛饭菜不用盌(碗),而是用簋。簋,圆形,有圆口、圆腹、圆足(足在腹底,成圈形),无耳或有两耳,也有四耳、方座,或带盖的。

【箪(dān)】是古时竹制或苇制的用以盛饭的器具,类似后世的竹篮。如《论语·雍也》:“一箪食(sì),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后来,常用“箪食壶浆”称群众欢迎军队时用来犒献之物。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箸(zhù)】筷子。但在先秦时吃饭一般不用筷子,而多是用手把饭抟成一团送入口中的。不过,在一定情况下也用筷子。如《礼记·曲礼上》载:“羹之有菜者用梜(jiā),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就是木头筷子。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起筷子。

【觚(gū)】上古时常用的一种饮酒器。青铜制。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陶制的觚,多用作随葬的器物。

【尊】酒器。青铜制。形似觚而中部较粗,鼓腹,侈(chǐ,张大)口,高圈足。形制较多,有的作圆形,有的作方形。也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如《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尊,后来也泛指一切酒器。如陆游《杂感》:“一尊易致葡萄酒,万里难逢鹳雀楼。”

【觥(gōng)】古时盛酒器,同时也是饮酒器。青铜制。器腹椭圆,有盖及鋬(pàn,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底有圈足。也有整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初期。

【缻(fǒu)】同“缶”。古代盛酒用的瓦器,小口大腹。也有用铜制的。秦人歌唱,常击缻为节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为赵王击缻。”

【爵】酒器。青铜制。用以温酒和饮酒。爵有流(便于液体流出的嘴)、柱(柱状把手)、鋬和三足。下可举火。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如《鸿门宴》:“‘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斗”,是一种大的酒器。

【杯】古同“桮(bēi)”,一种盛饮料的器具,既可用以饮酒,也可用来盛羹。椭圆形,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shāng)。质料有玉、银、铜、漆等。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不胜桮杓(shuó),不能辞。”(杓,酒器)。又:“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桮羹。”

【槃(pán)匜(yí)】古盥沐用具。槃,同“盘”,承盘。古书上常见槃匜并举,二者乃是配合起来使用的盥洗器具。青铜器匜,像瓢,有鋬,有盖,有足,出现于西周,盛行于东周。古代祭祀燕飨(xiǎng,用酒食款待人),有沃盥的礼节,即用匜浇水洗手时,下面用槃接住水。所以《说文》解槃为“承槃”。槃,也用于饮食。上古槃与现代盘不同,前者是用青铜制的,后者是瓷器皿。

【弈(yì)】围棋,是我国传统棋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颖达疏:“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春秋时已流行。围棋的出现,与战争有关,例如围棋着子的战略战术,最后计算胜负的方法,都符合古代的作战方略,因而,它可能是古代军事家所创造。魏、晋、南北朝,围棋达到了全盛时期。早期的围棋盘,有纵横各十一、十五、十七道几种。今天的十九道围棋盘,大约出现于南北朝。到唐代,围棋传入日本,并流行于民间,得以发展。至于“象棋”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有人说唐以前已有象棋,有人说它是唐初由印度传入的。其实,据专家研究,我国唐代象棋已有“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子。棋盘上有的有河界,有的无河界,棋子是放在格内的。到了宋代,我国象棋才定型为现在的棋制,棋子置于线上。

同类推荐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教师要把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与其职业生命相伴始终,而这种职责又是崇高的,不容推卸的。
  • 西夏地理志

    西夏地理志

    鲁人勇编著的《西夏地理志》是研究西夏地理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西夏史籍无地理志的缺憾,对西夏的疆域和边界划分,都城、州县建置,监军司的设置,交通运输,山川河流,在搜集大量文献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归纳。都城及各州县之下,还列具历史沿革、西夏古迹、物产等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尤为可贵的是,对西夏沿边堡寨的具体位置,对照史籍和遗址,参考文物部门和方志界的研究成果,纠正错误,重新予以考订。《西夏地理志》末附录有《北宋沿边军城考》,便于研究人员参考。
  • 只为你过得更好

    只为你过得更好

    本书由同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编辑同心县广播电视台《人口与计生》栏目而成。该书主体部分分五大类:情系计生终不悔,国策到户本小康,咨政询法进万家,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科学生殖保健康。内容丰富,可读性、实用性、服务性、情节性较强。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被鲁迅、柏杨等中国顶层知识分子评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热门推荐
  • 好久不见未来请多指教

    好久不见未来请多指教

    再次相遇,又会发生什么呢?是重新开始,还是不想往来,一切尚未可知……
  • 古神破星空

    古神破星空

    永恒世界中,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这些国家都被古神族统治着。古神族虽然是永恒世界最强大的种族,但一直都是施行仁政,深得臣民的爱戴,人类也在这种和平状态下,越来越强大。某天,古神族皇子烈煌在永恒世界边境,帮助附近村民猎杀巨型异兽时,忽然天降数十颗陨石,烈煌为救自己亲人,被一颗直径上百米的陨石击中,生命垂危........五百年后,烈煌在一个地下密室里醒来,不仅发现了自己身体被改造,还发现永恒世界变了.......无处不在的杀戮、人性的丑恶、陌生的“铁人”还有自己冷冰冰的身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剧情又崩了

    快穿剧情又崩了

    麻好好是一名扑街作者,因为扑街,所以任性,笔下虐文无数,本本be。于是天道好轮回,无良作者自有天收。系统:经鉴定,宿主笔下人物怨念值达到1000000点,特为宿主绑定“守护爱情”系统。请宿主努力打出happyending,完成剧情大和谐~麻好好:今日流的泪,都是写文时脑子进的水[微笑]。
  • 道元无上

    道元无上

    大道之始,始于武境,武道十境,破定九宫,先天九宫,宫开八门……始初极合,道至无上。因为一次刺杀失败身亡,地级杀手十三,意外地重生在痴傻少年林枫的身上。初识武道,发现前世的呼吸法,竟是高深的武道功法。一次奇特的梦境,发现了可以完善功法的神秘香炉。演员就位,金手指开启,且看林枫如何一步步走向大道之巅,开启那至高的无上之境。
  • 霸总和白莲的爱情

    霸总和白莲的爱情

    妖精和大魔王,究竟是谁征服了谁?权谋,心计
  • 总裁的王牌特工

    总裁的王牌特工

    王牌特工身负重任,本该低调行动,不留踪迹。却因邂逅美丽的女总裁,稀里糊涂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是有缘相遇,还是彼此利用?前方有想不到的危险和考验在等待着他们。
  • 试婚逃妈狠强悍

    试婚逃妈狠强悍

    被萌宝当妈,被霸道总裁勾搭?为了逃避逼婚,逃去意外调查公司坑……不,挣钱。没想到白家人还不肯放过她。她只好强迫霸道总裁娶了她~~什么,霸道总裁和腹黑萌宝纠缠她,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又甜又暖的甜文,还有跌宕起伏的爱情,更有大把的美男等着么么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体内有无数个怪物

    体内有无数个怪物

    太古一梦,执掌玉玺,化身阎罗,体内有无数怪物,力压诸天万界,横扫诸天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