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19

第19章 培育谦和的气质

气质是人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这里不想从纯心理的角度来说明气质的要求,而是从一个人才成长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一个成功的人才需要的是谦和的气质,这是人才气质的一个最突出要求。

(1)谦和的气质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标志

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都具有谦和的气质。因为他们的实际本领无可置疑,用不着自己虚张声势、大加夸张。只有那些内功甚差而一心追求虚名的人,才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盛气凌人,对造势十分投入。这种态度,就不是老实的态度。

为人谦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早就概括出只有为人谦和事业才能成功的真理。《尚书》中就讲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也是谦谦君子。中华民族的礼仪内涵,就包含着待人要谦和的要求。

毛泽东更是一贯强调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依然强调:“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在这里讲的是全党的作风,也适用于每一位成功的人才。谦虚谨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作风,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发扬光大。

毛泽东还要求我们的干部和人才要学习鲁迅的谦逊作风。在1958年制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指出:“学习鲁迅。鲁迅的思想是和他的读者交流的,是和他的读者共鸣的。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决不许可摆架子。一定要打掉官风。”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难看到为人谦和的例子。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待人谦逊,作风质朴。而那些存在着知识缺陷和学术缺陷的人,往往盛气凌人,善于自吹自擂,令人不可接近。这反映了一个人的学问真假的问题,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真伪的问题。被称作“当代毕升”、“中国现代印刷之父”的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1980年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是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使得中国新闻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一位网友评论王选说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2003年,王选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但是,这样一个大发明家却保持着十分谦虚和气的态度。王选逝世后,他的助手回忆说:他很谦虚,在同学词事面前都没有架子。”他主持的方正集团给他配了汽车,他在家门口上下班,从来不坐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他的心态和气质在他的讲话中表达得更加清楚。他说:上电视说明科学生涯快结束了。“一个处在创造高峰期的科学家是没有时间频繁上电视露脸的。”他还说:名人是过时的人。“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知道自己是一个过时的人。”他还深有感慨地说:自己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全国处在最前沿,但是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今年自己68岁,虽然3年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从王选这些肺腑之言中,人们不难看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胸怀中的谦和气质。这就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的气质。我们应该在现实之中弘扬谦逊之风,拒斥和鞭笞虚伪的自我吹嘘和自我夸张的傲气。

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保持谦和的气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是不断吸取进步营养的需要,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形象的体现。谦和的作风实际上体现了一个干部民主的作风。气质谦和的人,能够听得进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群众中的各种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科学的综合。那些缺少谦和气质的人,则往往是听不得不同意见,骄横跋扈,一意孤行,动辄对敢于坚持不同意见的人实行打击报复,甚至明显地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作风,说明在这样的人的心目之中,虚荣心压倒了事业。这样的人才,即使暂时获得了某些成就,最终也是一个失败的人才。

(2)承认个人差别是谦和气质的前提

气质谦和的思想基础就是承认个人差别,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不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强加给别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厚德载物。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能够做到谦和,能够不计较他人与自己的不同点,能够担待许多压力和负担。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的特殊性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不同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重复或完全相同的事物。天上找不到任何两颗相同的星星,地上找不到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山脉之多,不可能同形;草木之众,不可能同色。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并非如此,莫斯科的乌鸦就是浅灰紫色的。事物总是具有差异性的。

人也是一样。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每一个人身上,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有差别的。因而,这些千差万别的个体社会关系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人们的不同个性。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事物、个人处境、个人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形成的个性,也就不同。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可能与他人一样。承认这个现实,就能够做到不以自己的个性为标准要求他人,对他人的个性特点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样才能有谦和可言。否则,认为天下只有自己的个性是最合理的、唯一正确的,就很难对他人理解和谦和了。同时,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就不可能找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谦和就无从谈起。只有看到差别的必然性,增加对事物和人物个性的理解,才能培育出谦和的气质。

承认差别是正确对待不同个性的起点。对待个人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对待不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也是这样。任何文化、宗教和国家,都应该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个性特点,不能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强制推行自己的文化。这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强行把自己的文化或价值观推向其他国家,结果必然失败。这是世界历史屡证不爽的真理。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交流,是平等的对话。这才是21世纪应该具有的国家风范和文明韵味。这种宏观的个性交流和认同,也是个人谦和心态的延伸和发展。

中华民族一直善于包容各方,与各种不同个性的文化、宗教、民族谦和相处。中华民族历经五种社会形态,而从来没有被灭亡,就应该归功于中华民族胸怀宽大、谦和包容的风格。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之中,不断吸收了各个不同图腾的一部分,最后集结为龙的图腾的。牛的头,虎的口,鹿的角,蛇的躯体,鱼的鳞,都是来自不同图腾的一部分,最后转化成为龙的形象的一部分。可以说,龙的图腾本身就是一种团结的象征。我们的祖先,发生过炎黄之争,但中华民族的后代,根本不看重当时的政治分野,而是宽容地自称是“炎黄子孙”,足以见到民族谦和的伟大胸怀。今天,我国56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平等,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既有现实的正确的政策导向的作用,也有历史文化积淀之中的谦和宽容的传统的作用。

在中国,与西方一神教的宗教排斥传统不同,而是宗教融和或和谐相处。在中国,儒教与道教就是和平相处的。后来佛教传人中国之后,也是和平相处的。这三大宗教,儒、释、道,在中国并行不悖,相安无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

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庐山有个仙人洞,里面同时供奉了儒释道三家信仰大神,故亦称“三仙洞”。后来的基督教各派、穆斯林教,在中国都有相当规模的发展,而且各个宗教之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这些事实在世界宗教史上都是罕见的,也足以看出中国人谦和宽容的传统和现实。

(3)嫉贤妒能,社会不容

与谦和的气质相反的心态是嫉贤妒能。嫉贤妒能是几千年小农意识的反映,在本质上是对自己的进步丧失信心的表现。嫉贤妒能的内心判断是: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嫉妒对象的水平或成就,只好采取这种忌妒别人、败坏别人、拆别人的台的行为。这种嫉贤妒能的心态不克服,就会对人才带来极坏的影响。虽说存在嫉贤妒能心态的人不一定是坏人,但是嫉贤妒能本身毕竟是一种丑行,一切人才应该拒斥这种心态。

中国古代的许多伟大思想家都对嫉贤妒能这种心态和品行深恶痛绝。荀子曰:“世之灾,妒贤能。”“士有妒友,则贤交不集;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荀子把忌妒的心态和品行看做社会的灾难,一个人身边是否存在忌妒的人,决定了他是,否能够聚集人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曾经慨叹:“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忌妒。”可见,忌妒之心,源远流长,也算是具有某种历史的传统。

忌妒一直是损害贤良、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好处。忌妒者那种心胸狭隘的眼界,常常导致自己事业的失败。《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就是一位嫉贤妒能的专家。他自己觉得文武双全、才高盖世,不允许世界上存在高于他的人。当他觉察到自己与诸葛亮的巨大差距之后,便不顾联合抗曹的大局,因忌妒心而生杀心。他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可见,他最终还是一个死不改悔的嫉贤妒能的人。最后,他硬是气闷而死,成为人们的千古笑柄。《水浒传》里有一个“林冲火并王伦”的故事,说的是最早在梁山泊落草的“山大王”王伦,没有什么真本事,多次考秀才而不及第,蹲到梁山当山大王。由于没有本事,又要维持山大王的虚假的威严,所以此人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不能接受任何具有真正本事的人。当曾经担任京都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被逼无奈,上山人伙时,王伦便嫉贤妒能,生怕林冲的到来占了他的上风,取代了他的地位,便借口说“寨小粮少,屋宇不整”,硬是要把走投无路的林冲送走,不容林冲落脚。不过,虽百般刁难,林冲最终还是勉强留了下来。后来,当晁盖、吴用等七位豪杰上山落脚时,气量狭小的王伦嘴上说着“晁天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之类的客套话,同时则借口“蔽山小寨”、“一洼之水”、“粮少房稀”,加以排斥,不肯相留。矛盾达到了激化的程度,林冲站出来大骂王伦:“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说毕,林冲一刀结果了王伦性命。可怜一个王伦,竟然以嫉贤妒能失去了性命。

嫉贤妒能的思想根源,往往是把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个领域,视为自己的独霸的王国。为了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不受威胁和挑战,醋意大发,嫉贤妒能。这种人,不是把招贤纳才看成事业发达、队伍壮大的好事,而是把能人和有才干的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加以排斥和压制。轻者搬出王伦那样的借口,不许进门,重者便勾结私人势力,一心把别的人才压垮或赶跑,有的甚至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没有一个不失败的。

嫉贤妒能的心态不是坏人专有的心态,一些好人也难免产生这种不好的心态。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最容易产生嫉贤妒能的心态。一种是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往往容易对后来居上的人产生嫉贤妒能的情绪;另一种是业绩平平的人,对身边脱颖而出的人,也容易产生嫉贤妒能的情绪。只有注意克服这两种情况,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因此,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不要压制后来居上的人;业绩平平的人,不要嫉妒脱颖而出的人。

在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嫉贤妒能导致矛盾激化,导致人才失败的教训不胜枚举。在S省D市的市政府某局,有一正两副三个干部。其中的正局长被提拔为市级领导人之后,组织部门对两位副职的提拔问题深感为难。这两个人论年龄、资历、业绩、能力,都是不相上下,旗鼓相当,很难说谁更加优秀,谁更应该早一点被提拔。但最后,经过讨论决定,还是有一位即将被提拔为正职。消息传出后,那位没有得到提拔的副局长坐不住了,他很难承受别人被提拔而自己却没有的现实。他的嫉贤妒能的心态无限膨胀,终于失去常态,走向了严重犯罪的道路。他为了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竟然雇凶杀人,用8000元买通了一个杀手,让他在很短的限定时间里杀掉那个被提拔了的副局长。凶手果然得逞,因为职务变更引发的一起恶性杀人案就这样产生了。当地公安部门很快侦破了此案。杀人者和支使杀人者都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值得人们研究汲取。

虽然嫉贤妒能的程度不至于都达到上述案例的严重程度,但是在同事之间出现的嫉贤妒能也往往历经漫长时间的内耗,害人害己,破坏人才的成长,更损害共同的事业。在某院校P学院,少数几个人为了抵制引进人才、维持自己旧有的优势而结成帮派,对新引进的专门人才大加压制和排斥。每当新引进的人才遇到评审职称、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奖励的时候,这几个嫉贤妒能的人就不惜采用书写匿名信的方式,捏造材料,到处散发,以所谓“部分革命群众”的名义散发匿名信,对他们攻击的对象上纲上线,大打出手。在正式的党的会议上,根据党组织的统一要求,这位新引进的人才结合党性分析进行了自我检査式的发言,此时嫉贤妒能者便公开用小录音机进行现场录音,以留存材料的手段对其进行长期的威胁。鲁迅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但从来不能成大事。”这些行为虽然不能成什么大事,但严重破坏了该学院正常的人才成长氛围,耗尽了该学院发展的良好势头。有这样一股势力,谁还愿意在这里工作呢?随着许多人才要求并实现调离,这位新引进的人才最终也离开了这个地方。该学院为嫉贤妒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也损害了学院和学校的社会声誉。这是很可悲的。嫉贤妒能者扮演的,实际上就是害群之马的角色。一个健康发展的单位,是不应该任凭这样的人施展威风的。否则就搞乱人心,涣散队伍,败坏了事业。

(4)谦虚与竞争并行不悖

在实行以物质利益和市场机制为社会运转规则的社会里,由于充满竞争的要素,竞争的风气,有人对谦虚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怀疑。他们往往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个讲究竞争的社会,谦虚已经失去了意义。如果大家都谦虚,竞争怎么进行?这种想法不懂得竞争与谦虚的辩证关系。实际上,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谦虚与竞争都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具有谦虚作风的,往往是富于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具有骄傲或骄横作风的,往往是没落或本质软弱的。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谦虚实际上是对待外部信息和知识的一种主动学习和吸收的基本态度。这是一种时刻觉得自己不成熟,时刻准备吸收知识和能量的精神状态。一个谦虚的人,才能觉得学无止境,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谦虚态度支配下的人,是不断进步的人,是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人。谦虚起作用的过程,就是吸纳能量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在平时具有谦虚态度,不断积累能量,才能在竞争的时候释放更多的能量。获得竞争的优势。

很难设想,一个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人会学到什么新的知识。也不曾听说,有哪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在竞争中获得什么优势。“楚汉相争”中刘邦与项羽这两个角色的不同特点和命运,就充分说明了谦虚得天下、骄横失天下的道理。按照一般的竞争预测,明显的优势应该在项羽一边而不是在刘邦一边。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农家子弟;项羽受过正规的军事指挥训练,刘邦集结的多是乌合之众;项羽声势如日中天,占据中央要害,而刘邦地处偏远的汉中。然而,历史的裁决却由其他因素决定了。刘邦谦虚谨慎,军至灞上,对军队约法三章,对老百姓秋毫勿犯;而项羽自矜功伐,骄傲自满,狂妄不羁,竟然组织了对官员和老百姓的公开抢劫。刘邦礼贤下士,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谏若水。他可以在自己洗脚的时候接见儒生,儒生说几句过头的话他也不太在意。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他本来要废太子刘盈,但发现“商山四皓”四个老者愿意辅佐刘盈,就放弃了废太子的打算。这种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是真正的谦虚态度。而项羽则不是这样,一位叫做“韩生”的人批评他素质不高,项羽大发脾气,命人准备大锅放在广场中,煮了滚烫的开水,将韩生丢入锅里烹煮。这种残酷对待不同意见的做法,虽起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实际上却是使自己恶名远扬。楚汉相争最后的结局,是项羽以32岁的英年兵败乌江,悲号、别姬而自刎;刘邦尽收天下,高唱大风歌,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这是自大虚荣与谦虚谨慎两种作风在竞争之中的不同结局。

毛泽东曾经向中央领导同志谈到刘、项不同的风格及其不同的后果。他说:“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丼,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篇。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看来,毛泽东同志是赞成“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刘邦,而不赞成骄横跋扈的项羽的。在激烈的楚汉相争过程中,谦和战胜了骄傲。

为了纪念明朝灭亡300周年,郭沫若于1944年3月19日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本意是以明末腐败的历史,讥讽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至于把它当作一面历史镜子,并列人整风文献,告诫共产党人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这是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当时,国民党认为这篇文章“影射当局”,并于3月24日,在《中央日报》发表了题为《纠正一种思想》的社论,指责《甲申三百年祭》是“出于一种反常心理,鼓吹败战主义和亡国思想”。这篇文章在延安却受到了高度重视。延安的《解放日报》转载《甲申三百年祭》之后几天,即4月22日,毛泽东在《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中提到《甲申三百年祭》。他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其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我虽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人物,能够主动地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戒除骄傲的错误,让郭沫若等人看到有什么错误就“随时示知”,这就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谦逊风范。

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毛泽东特别讲到了要谦虚的道理。他说:

“所以我们必须谨慎谦虚,不要骄傲急躁,要戒骄戒躁。谦虚就不骄,就可以戒骄。从前讲‘大贾深藏若虚’,做生意的人本钱大他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我们也是这样,我们要保持谦虚。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教训,就是大不得,小了就舒舒服服,没有事情,一大就胀起来了,脑壳胀得很大,骄傲起来了,心里也躁了,躁得很。急躁和骄傲是连在一起的,骄傲就要急躁,急躁的人没有不是骄傲的、不谨慎的、粗枝大叶的。我们现在学会了谨慎这一条。”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前夕,依然十分强调谦虚的作风,防止骄傲的发生。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来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这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和态度,赢得了全国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在与国民党专横跋扈的作风相比之下,赢得胜利是必然的。

(5)谦和与待人宽容

为什么谦和的气质就能够待人宽容呢?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不足,才能做到不苛求他人,才能做到约己严而待人宽。

宽容实质上是对他人的一种理解,一种通融,一种善意的原谅。宽容是对不同风格的包容,也是对原则界限的一种把握,更是对人们的过错的理解和既往不咎的态度。

心胸开阔,谦和容人,才能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中华传统的精华之一就是“厚德载物”。在中华民族祖先当中,虞舜算是一个典型,因此尧帝愿意把帝位禅让给他。《尚书》里记载了他的宽厚的仁德。当尧帝问到谁能够取代自己的王位的时候,四方诸侯之长和众人都举荐出身卑微的虞舜。四方诸侯之长介绍虞舜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他的后妈说话也不忠诚;他的弟弟叫象,傲慢无礼;而舜能够和他们和睦相处。他以孝德感化他们,又时刻注意自己的修养,不流于邪恶。可见,身处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又能够被众人识别和举荐,虞舜的人格是很高尚的。一个命运本来不幸的人,经过努力修养,成为继承帝王大业的人,虞舜靠的就是谦和宽容、厚德载物的品质。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需要宽容的。这与严格要求、执行原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对立起来。

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以体验宽容的必要:我们在南京长江大桥宽阔的桥面上,能够轻松而潇洒地漫步,走到大桥的另一端。但是,具体测量一下每个人走过大桥所需要的实际路面的宽度,大概不超过一米左右。严格地说,人们走过大桥实际上不需要多么宽的路面。但是,如果严格按照人们实际需要的路面的宽度,截取一米左右的宽度的路面,让人们从上面走过去,人们是不敢走过去的。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严格按照人们实际需要的宽度,人们却胆战心惊不敢走了呢?这就是人们需要宽容的意义。

一个懂得宽容别人的人,才是一个具有谦和气质的人。一个具有宽容心态的人,才能产生凝聚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同类推荐
  • 低调不低能平凡不平庸

    低调不低能平凡不平庸

    “低调”与“低能”,“平凡”与“平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反映出做人做事的不同态度及结果。本书从七个方面论述了“低调不低能,平凡不平庸”的正确的人生观念,有理有据,论述流畅,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以一颗纯净的心灵感悟人生,在父爱、母爱的亲情环绕下感悟友情、爱情,童年、恩师、故乡、智慧、平常心,不一样的感悟,一样的感动……
  • 哈佛公开课:性格决定命运

    哈佛公开课:性格决定命运

    本书从你的命运谁在掌舵、寻找成功人生的轨迹、没有避风港的人生更成功、改变就在这一刻等内容,讲述性格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和起到的作用。
  • 生命中不可错过的精彩

    生命中不可错过的精彩

    本书用散文般的细腻让读者娓娓描绘一件件生活彩插,请暂时停下您忙碌的脚步,看看周围的世界,是否发现原来生命别有洞天,原来生命如此精彩!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本书通过时下最流行的百度引擎搜索,整理出了人们感触颇深的50个幸福关键词,同时配备了二百多则精练动人的故事美文,内容涉及心态、心理、淡泊、宽容、尊重、爱、友谊、善良等诸多方面。行文旋律优美流畅,语言细腻清新,为各方的人们搭建一个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热门推荐
  • 绝命星途

    绝命星途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这一切无法阻挡这一切也无法挽回若的尊严,那么需要铁与火的考验若的力量,那么需要生与死的抉择神秘来袭,青铜祭坛无声出现,地球瞬间进入高武时代,这一切该何去何从,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 我是稻草人

    我是稻草人

    我是人,我又不是人,关于人的定义千千万万。一个稻草人经历了春寒,触碰了夏热,仍旧在探索与怀疑中止步不前,直到别人使自己明白了自己是个稻草人,就有接下来的安分守己。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稻草人会怎样……
  • 他不会喜欢我

    他不会喜欢我

    “顾砚,你知道我最爱你什么吗?”女孩双手撑住下巴,笑眼弯弯。顾砚放下手中的笔,淡淡地瞥了她一眼,碎发掩住发红的耳梢。女孩眨眨眼,神神秘秘凑到男孩耳畔“最爱你不爱我。”
  • 冷帝的换脸新娘

    冷帝的换脸新娘

    结婚前夜,他夺走了她的初夜,一场婚礼却变成了她的葬礼,六年后,她以一个崭新的容貌,练就一身的功夫,以东南亚最大财团大姐大的身份出现在她们的面前,她们欠她的,她会一一的要回来;他们给她的,她也会一一的还回去……
  • 阎少受不住兽妻你别跑

    阎少受不住兽妻你别跑

    一次偶然阎少捡到一只狐狸,从此对她百般宠爱,日常生活如下:“叔叔,这是什么?”狐身时,各种撩拨阎少,几次引火烧身奈何年纪太小,阎少一再忍让。
  • 神器灭天

    神器灭天

    远古洪荒,曾有五大神器遗传了下来,这五大神器一出现便能引来天雷后来五大神器在天地大战之后下落不明,除了龙王弓被龙族保存了下来,其余的散落人间,不知所踪。
  • 武陵帝

    武陵帝

    这个世界,力士可搬山,佛陀能掷象,有道人下山,一指断江,大能者千里之外取人首级......那日,那人自天外而来而来!
  • 家有逃妻十八岁

    家有逃妻十八岁

    试了嫁衣她就后悔了,本宝还小,本宝还不想为人妻人母,咋办?那就逃!婚!吧!于是隋十八一路狂逃,一路捣蛋,一路……进了皇宫……啥?参加选秀?朝廷都腐败成那样了还有选秀?不行!玩也不行!于是君辞不淡定了,一路狂追,一路收拾烂摊子,一路……也进了皇宫……他们从此开启了一段你应我和,假戏假做之路。计公主,斗皇妃,谋皇权!唔,好吧!是帮人谋皇权!他们一路厮杀,直至夫妻携球两三把家还。小剧场一:十八一手抚着小腹不禁感叹,“完了,这辈子有了牵挂,以后就不能愉快的闯江湖了。”君辞闻言忍不住举刀,“夫人,依你的意思,为夫不是你的牵挂?”看着君辞微微眯起的眸子,十八打了个寒颤,连忙改口,“是是是!相公是为妻这辈子最大的牵挂!”君辞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继续去忙。十八嘘了口气,心下暗道,你高兴就好……小剧场二:“相公,看我这玉箫如何?”“还好!”“给你吹首曲子如何?”“好!”许久……“相公,听了这么久的曲子,你不困吗?”“哦~夫人想要睡觉啊?那直接说啊,何必这么大费周折?走,咱们现在就去床上!”“啊?不是的不是的,我……呜呜……”十八欲哭无泪,吹的明明是催眠曲,怎么对君辞就没用了?―――――――――――本文1v1,绝对身心干净。女主扮猪吃虎,玉箫在手,催眠一曲行天下。男主强大腹黑,称霸武林,天涯海角追逃妻。
  • 我家老祖真无敌

    我家老祖真无敌

    沐风坐化五百年后。他的灵魂意识在弟子们的祭祀中苏醒过来。【叮,宿主符合要求,无敌老祖系统启动!】……
  • 四方水君

    四方水君

    有鱼透过苍穹迅影,游过天地洪荒依万古长青;犹如时间一道阴影,悬河云隙流光刹明镜倒映;……倒影中的回忆,沉入深海;回忆中的倒影,化作云彩;只有你,你还在;只余你,你不再;